可是没想到又林这会儿正巧也从这儿过,生生把她的好事搅了。而且这朱家哥俩儿的目光从头到尾都在又林的身上,连眼角都没瞄她一下。

李心莲心里不知道骂了又林多少句,她一时低头,一时侧脸的,总之是不甘心就被冷落在一旁。可是朱慕贤在于江住了也不是一天两天,和李心莲也碰上过两次,深知道这一家名声不好,又不喜欢李心莲举止轻佻,从来不与她搭话。朱长安眼界可高着呢,虽然一惯风流,可是风流也是分对象的,并非见着个姑娘就头脑发热,那就不是风流而是下流了。他一眼扫过去,就发现李心莲眉骨偏窄,两腮尖削,再加上眼睛四下乱看,明显是心术不正又缺乏教养,对她多一分的兴趣都没有。

“今天家里人多,实在是招呼不周。不过今天的用的酒,是我们家自家酿的桂花酿,你们可要多喝几盅。”

朱慕贤笑着应了句:“老太太的寿酒,敢不多喝么?再说你们家酿的酒是好,上次祖父还夸过,说仲秋时你们家送的酒和火腿都是最好的。”

“我们家也酿酒,喝过的人也都夸好呢!”

李心莲硬插了这么一句,又林只是好脾气的笑笑,朱慕贤不过微微一颔首,示意听到了,都没有回话。

“前院也差不多要开席了,你们赶紧过去吧,别回来管事儿的寻不着你们,得到处去找。”

“也好,那我们先往前头去。要是见着德林,我必定要替你问他几句功课的。”

李心莲再也插不上话,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朱家兄弟俩走了,气得直想跺脚。她满心恼火,刚想冲又林顶两句,又林已经先她一步微笑着说:“六妹在这儿站着小心吹风着了凉,到时候五婶岂不要替你担心?小英,去叫胡妈妈或是林妈妈,让她们陪六姑娘去歇着,再熬两大碗姜汤给六姑娘喝,记得要熬浓一些。”

小英脆脆的应了一声就去门口叫人。李心莲气得直扯帕子——她就算再气,也不敢和又林回嘴动手。一来她的盘算被又林撞破,心里发虚。二来,她深知道又林不是个软柿子。以前还小的时候,两人争东西,她还想和又林动手,结果没想到这丫头个子不大力气不小,还是个不吃亏的,没整到对方,反而把自己弄得灰头土脸。

吃一堑长一智,李心莲是没胆子和又林动手的。林妈妈来得很快,笑里藏着刀似的说:“哟,六姑娘这小脸儿煞白煞白的,肯定是着凉了——这手也凉啊。快快,跟我回屋去歇着吧。”

李心莲被林妈妈给掇弄走了,这一天不但盘算落空,寿宴也没吃上,林妈妈做事儿老道,绝不含糊,盯着她灌下去两大海碗浓姜茶,辣得李心莲眼泪直掉。而且一直有人有意无意的看着她,她再也找不着溜出去的机会。

李家姐妹这边不提,朱家兄弟这边也颇不平静。

朱长安逮着个空,笑着问:“没看出来啊,我一直以为你在于江是潜心读书要博取功名来着。你倒是惬意,这么早就吃透了书中自有颜如玉的道理啊?我瞧那李姑娘品貌不俗,家境也不错。怎么,你们什么时候…”

朱慕贤素来知道这个堂兄的脾气,也不因为他开这种玩笑就发火。

“三哥别乱说,人家姑娘还小呢。因为两家住得近,他们家长辈又是热心肠,所以平素常来常往。我和她可没有什么。”

“嗳嗳,别发急嘛,我又说别的。”朱长安搭着他的肩膀笑嘻嘻地说:“以前我当你是个榆木疙瘩,除了你那姚家表妹,别的姑娘都不理会。现在这样就对了嘛!天涯何处无芳草,旁的姑娘也各有各的好处。你以后啊,就别那么死心眼了啊。”

正好席上有人敬酒,朱慕贤一肚子话只能又憋了回去。

堂兄总是这样,可朱慕贤问心无愧。他觉得他和又林之间是坦坦荡荡的。又林没有兄长,他呢,妹子远在京城,平素来往也就是拿她当个妹子看待,绝没象堂兄说的那样,存了种种不可告人的心思。

这一天李家十足热闹,李老太太也被人敬了两杯酒。她平时不喝酒,今天破例。酒一下肚,脸就红了起来,倒是显得更年轻了几岁。

好话人人都爱听,尤其今天是她的日子,人人都捧着寿星。李老太太的笑容多了,话也比平时多了,散了席和几个老姐妹一起又去抹牌。其他的客人陆陆续续的告辞,仆妇们穿插来去,忙着收拾。又林听说李光沛也多喝了几杯,吩咐厨房准备了醒酒汤,亲自给父亲送过去。

第一百章

“父亲歇下了吗?”

“还没有呢。”

李福也压了声音说:“老爷今儿高兴,多喝了两盅,姑娘这端的醒酒汤?那快送进去吧。”

又林轻轻推开门,李光沛已经宽了长衣,正靠在窗边的榻上。又林进门的时候,李光沛眼睛微微睁开,看见是女儿,又闭了眼假寐。

又林把食盒放下,打开盒盖,把醒酒汤端了出来。因为这道醒酒汤是趁热喝才好发散,所以一打开盖子,腾腾热气就冒涌出来。那股酸辣鲜香的味道一钻进鼻子里,就让李光沛觉得身上的倦意和酒意被冲淡了几分。

“爹,喝口汤吧。晚上只怕还得应酬一场呢,您喝了汤,趁这会儿好好歇歇。”

“好好。”李光沛笑着坐起身来:“还是我闺女知道心疼爹。”

又林笑吟吟地把汤端到跟前:“您要知道我和娘会挂心,下次能少喝就少喝点儿。”

李光沛一笑。

他并不贪杯中之物,平时自己在家也不过烫黄酒小酌两杯,可是今天宾客盈门,是应酬,怎么能不喝呢?

醒酒汤热乎乎的,喝下去从肚子里一股暖意往外扩散。又林坐在一边看他喝完了,把碗收拾了,又取了薄毯替李光沛盖上。李光沛看着女儿忙碌的身影,忍不住感慨了一句:“这些天你也忙里忙外的,累坏了吧?”

“我才干了什么啊,就是给娘打打下手,帮帮小忙,大主意还都是您和娘来拿。再说,祖母过寿这是喜事,这是福气啊。”

女儿真的长大了,更懂事,也更贴心了。可惜却也留不了两年了,不说别人。就是表弟陆延宗,今天也透出口风来,被李光沛笑哈哈的给挡过去了。

陆伯荣也是个稳重孩子,也算是李光沛看着长大的。两家知根知底。可是这是当侄儿看,那自然哪儿都好。可是要当女婿看,那李光沛的眼光不由自主的就挑剔起来了。长女可是李光沛和四奶奶的心头肉,掌上珠,恨不得把能给她的好东西全给她。这挑婆家是一辈子的大事,当然不能轻许。

不过有提亲意思的也不止陆家一家,今天还有一位老相识也委婉的透出了这个意思。他家中两个未婚娶的儿子。一个二十,一个十七,老大稳重,老二机灵。这人同李光沛也相熟,知道李家姑娘很是聪慧能干。这人把话说得含糊,那意思就是两个儿子李光沛可以任挑,挑老大也行,挑老二也行。

嗯。晚上这事儿还是得和妻子好好商量商量。陆家也不错——亲上加亲,女儿嫁过去肯定不会受气。不过陆伯荣是长子,将来要顶门立户。担子重。嫁过去之后不但要奉养公婆,还要照顾下面的小叔子小姑子,将来再有了妯娌事情更多,所以人们都说长媳不好做。

嗯,总得再斟酌斟酌…

李老太太今天手气也好,连赢了好几把牌了。旁边一位老姐妹恭维她:“您今天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啊,又是做寿,又是赢钱,好事儿可都让你占去了。”

李老太太笑着说:“还不都是你们让着我,我领了你们的情儿。”

李老太太住的并不是李家最大的院子。不过格局朝向都好,三间正屋、四间厢房都向阳,屋后头原来栽着不少花树,只是现在天气寒冷,花木凋零,看不出好来。院子里本来很宽敞。不过今天收的寿礼满满的堆了了大半个院子,厢房屋里头也摆得满满的,连个插手的空儿都找不出来。

四奶奶过去大略看了一眼,吩咐人好生看管,等忙过了今天,明天再一一登记上册,抬进库房。她今天也累得不轻。要换成前两年身子骨不行的时候,肯定早支撑不住了。这两年调养得渐好了,可是硬撑了这么半天,这会儿也实在累狠了,腰酸,头也晕乎乎的。幸好外客中午都打发了,晚上就是家宴,除了自家人,也就是又林的姑姑一家。

又林姑姑这一天又是赶路,又是应酬,身体也很疲惫,可是精神却依旧亢奋。俗话都说,富贵要还乡。她今天听了不少的恭维话,总算把以前吃的苦受的气都找回来了。看着嫂子扶着丫鬟的手进屋,她忙说:“嫂子快坐下歇歇,这正好有热茶,让人端一盏来。”

四奶奶也不客气,在左首椅子上坐了。这一直站着还不觉得,一坐下来,顿时觉得全身的骨头都要散了架一样,酸疼排山倒海一样朝人压过来。四奶奶叹了口气:“真是不行。当年操持起事情来,连忙个两天,没怎么睡觉都不觉得累。现在这么半天功夫就吃不消了。”

“这会儿当然不能和年轻的时候比啊。”又林的姑姑体会也很深:“不说起来还真不觉得,今天一瞧,又林都成了大姑娘,眼看要出门子了,再过个一二年,没准儿嫂子你也就升格做了外祖母了,怎么能不老呢。”

四奶奶说:“今天还多亏了你回来,帮着我陪客应酬。我这当嫂子的也是没用,你回家来是娇客,却让你帮着操持忙碌。”

“嫂子快别说见外的话了,这不是为了娘的寿辰么。再说我以前年轻不懂事,没少让你们替我操心,我也没跟你道过一声谢啊。”

四奶奶很是欣慰。这个小姑子总算是有了年纪和阅历,说话行事都和以前不一样了。要搁在以前,别说这些知冷知热的贴心话了,只要她不惹事不闹脾气,四奶奶就要烧高香了。这人总得吃了苦栽了跟头,才知道惜福。

说话间又林也从外头进来了。

又林姑姑眉开眼笑,朝她招招手:“又林,过来,来姑姑这儿坐。”

又林也没推辞,走过去挨着姑姑坐下:“姑姑今天受累了。”

“嗨,我累什么啊。你今天也忙里忙外的,我看你刚才在席上也没吃几口,肚子饿不饿?找几块点心先垫垫。晚上没外人了,咱们自家关上门来好好儿吃顿好的。”

又林一笑,肚里也挺诧异。姑姑和上次来时相比,那真是判若两人啊。

“我不饿。姑姑饿吗?我看祖母她们正吃点心呢,,厨房单蒸的什锦糕,火腿馅儿的、豆蓉馅儿的都有,不象席上的菜那么油腻。”

“让你一说我也饿了,咱们也去揩点油。今天的人多,菜到席上都半凉了,味道也不好。今天那肘子端上来,我还动了一筷子,结果肘子火候老了,又凉了,真是一口都咽不下。”

摆大宴席,反而吃不饱肚子,这种体验又林也不是头一次了。再说今天处处留心照看,也没吃上几口。她吩咐了几句,白芷果然去厨房又取了一碟什锦糕来,又林姑姑喜欢吃甜食,又林选了一块儿火腿馅儿的递给四奶奶。四奶奶接过来,目光看怜地看着女儿:“我不饿,你自己吃吧。”

“我和娘一人一半儿。”

她把什锦糕掰开来,四奶奶只能接了那一半,笑着咬了一口。又林姑姑看着她们母女情深,不无感慨:“唉,这女儿和娘是最亲的。你表姐当初没嫁的时候,也全靠她处处帮衬我,替我分忧。现在她一嫁了,我老觉得身边儿空荡荡的,怎么都不得劲儿。”

四奶奶笑着说:“你也闷不了多久。过个几年,等你们贵儿娶了媳妇,你当了婆婆,可不早晚又有人服侍你了?再添了孙子,你想烦闷也没有那个闲功夫了。”

“那能一样嘛…”又林姑姑对着嫂子还是有什么说什么:“女儿嫁出去,一年里见不上几次面。就是这回她生孩子,我是白天黑夜的悬着心,不能时时守着她,连一碗汤都没法儿亲手给她做。就怕婆家人心里想得多,说闲话…这儿媳妇嘛,又不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就算孝顺,也是有限的,哪会和我贴心贴肺啊。”

姑姑说话虽然不中听,但倒都是大实话。

“我去那屋瞧瞧,娘今天高兴,不知道牌风顺不顺。”

她这人说话行事还是急急火火的,一阵风似的出去了。四奶奶笑着说:“你姑姑还是老样子,急脾气。不过这说话行事,比以前强多了。”

“人逢喜事嘛,表姐生了儿子,姑姑心里高兴,自然看谁都顺眼。”

四奶奶点点头:“你姑姑刚才说的话,也没有错。姑娘在家里头娇养着,嫁到了婆家,就算想和娘家人见面儿都不那么容易了。当人家媳妇儿,可不是件易事,得处处小心,一点儿都不能大意。”

又林低声应了一声:“我知道了。”

四奶奶拍拍女儿的手。她也不想说这些,可是这些话又不能不说。不说的话,将来吃亏的还女儿。

“对了,我听说,六丫头今天又干什么事儿?惹祸了吗?”

“那倒没有。”

小姑娘想嫁个富贵人家,并不奇怪。

第一百零一章

四奶奶摸了摸女儿的头发。女儿是很懂事,可是还有很多事情,她还不懂。

“我已经听林妈妈都说了。”把本家的姑娘等于硬拘了大半日,刚刚才放她家去,还使人“护送”的。其实说穿了,跟押送差不多。

女儿这件事处置得妥当,但是她却没把这事当成一件大事。

四奶奶语气淡淡地,讲的道理却很要紧。

“你只当这是小事?要说,也是小事,不过是小姑娘家思嫁心切,一时行事不检点。可是如果今天你没遇见,没拦着,真闹出事儿来,就不是小事了。到时候满院子宾客不明究底,加上那种唯恐天下不乱的人,不到天黑这件事就能传得全走了样儿。别人可不管她不是咱们家的人,她也姓李,又是在咱们家惹的事儿,你说说,那坏的是谁的名声?还有,她打着这种见不得人的主意,却偏偏被你撞破了,焉知她以后不记恨你?”

又林自己一回想,顿时出了一身冷汗。

可不是,真闹出什么事来,旁人只会说李家老太太过寿的日子,李家的姑娘和别人做下了丑事。至于这个李家姑娘其实不是她,旁人怎么会关心?

四奶奶放缓了语气:“这件事不能怪你,你也是小姑娘家,哪里想得到这其中的厉害。幸好今天也没出什么事,说到底,是她家教不严,行事不端,不过是同族,同姓一个李字,真在咱们家出什么事儿,那就说不清了。也是我今天忙得很,有些地方都疏忽了,没留神六丫头人大心大,竟然都会盘算这些了。”

就那点儿见不得人的心思和一点点儿小手段,四奶奶本不放在心上。可是偏巧是今天,偏是在自己家里。如果真让她堵上了朱家哥俩儿说些什么不三不四的言语,再被别人撞破,那真是一家子的脸都给丢尽了。要是这丫头是自家的,四奶奶真是打死她的心都有。可是偏偏她不是,只是同族的姑娘,打也不能打她,又不能对外人宣扬这事儿,只能暂且吃了这个哑巴亏。

而且那个六丫头和她那个娘一样,生性刁钻刻薄,偏偏做人做事儿都不会,是个蠢人。经过今天这事儿,要说她不会记恨又琳,那绝不可能。

这种小人,要她们帮什么忙成什么事,那是一千个不成。可是这种人怀恨在心,造谣生事颠倒黑白,乃至无中生有陷害污赖都干得出来,这个可是不得不防。

四奶奶这样想着,伸手理了理女儿的鬓发:“好了,今儿这事儿,我自会处置。你瞧你,头发都散乱了,回屋里洗把脸歇一会儿去吧。晚上可得打扮得精神儿点,让你祖母也多高兴些。”

等又林出去了,四奶奶脸色就沉了下来。端着茶盏,手在碗盖沿儿上来回拨弄。翠香从外头进来,先朝西屋看了一眼,因为屋里热,挂着半边帘子,能看见又林姑姑正坐在老太太身后帮着看牌,一屋人说说笑笑的。有两个小丫头靠着门角偷懒,见着翠香来了,忙站直了冲她讨好的笑:“翠香姐姐来了?”

“嗯,奶奶呢?”

“奶奶在东屋里呢,翠香姐姐是找奶奶回话儿?”

她们殷勤的给打帘子,翠香笑了笑进了东屋。

四奶奶也没抬头,翠香小声把林妈妈带回来的消息说了:“…咱们的人送六姑娘回到了嫁,五爷和五奶奶都不在,敲了半晌的门,是他们家那个瘸腿的老王来开了门,六姑娘就进去了。倒是没说什么不该说的话。”

四奶奶嗯了一声。

最近那一家闹的确实不象样,老五赌博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这会儿镇上里里外外已经没人不知道了。今天老太太过寿,他也只露了一面儿,衣裳皱巴巴的,头巾也不齐整,外头记礼单子的管事说,他就只带了两把寿面来,一看就不是早置办下的寿礼,肯定是在外头现买的。

这个赌字沾不得,瞧老五这个样子,是家也不样了,脸面也不要了。听说这些日子都不大回家了,整天混迹在赌场里,亏他早年还是读书的人呢,现在真是一点儿斯文脸面都不要了。五奶奶也是,整天盯着手头那点儿钱,为人贪婪吝啬。上梁不正,指望着这样一对爹娘能教养好自家女儿,那是痴心妄想。

翠香又小声说:“听那个王瘸子抱怨说,他们今天冬天原来许给说一人做一个厚袄子,到现在也没见影儿,五奶奶一时半会儿回来,看来这袄是做不成了。连家里的姑娘少爷都没有做新衣裳,更别说他们这些人了。”

翠香又回说:“胡妈妈已经让人给姑奶奶和表少爷收拾出屋子了,行李也都搬过去了。”

四奶奶只点了下头示意知道了。

又林有了心事,步子也慢。翠玉看了小英一眼,小英朝她摇摇头。刚才四奶奶和又林说话的时候小英也没在屋里,只知道奶奶是跟姑娘说了什么,姑娘回来的一路上就象是有心事。

翠玉和白芷她们今天也没闲着,今天家里来了这么多宾客,她们也都被分派了去帮忙,跑腿传话,端茶送水,中午摆宴更是跑前跑后端菜帮忙,一直忙活,中午就胡乱垫了两口,肉馒头原本好吃,但是拿到手里已经凉了,硬梆梆的,而且还没有汤水就着,只能干咽。

“姑娘可要歇一会儿中觉?这会儿离晚饭还有一个多时辰呢,姑娘睡一会儿养养精神吧。”

看又林点了头,翠玉过来服侍又林脱了外面衣裳躺了下来,又轻手轻脚走到窗边,把帘子放下半边来,四下里看了一下没疏漏,才出了里屋。

小英轻声问:“姑娘歇了?”

翠玉拉着她的手往外走了两步,两人站到门外边一盆晚霜菊跟前才说话。

“姑娘怎么了?看样子象是不大高兴?今天前头出什么事儿了?”

“也没有什么事儿啊。”小英满脸困惑:“本来今天挺好的,老太太也很高兴,来的客人也多…一直到散席都挺好。就是后来姑娘和奶奶说了一会儿话,我没在跟前伺候,不知道说的什么,然后姑娘回来就一直没言语。”

翠玉想了一想,今天是老太太的好日子,奶奶总不会赶在今天训诫姑娘——

“就没旁的事了?”

“哦,倒还有一件事。”小英把今天撞见李心莲的事简单几句说了,翠玉眉头一皱:“少爷们给老太太磕头拜寿,然后得回前院儿去吧?从老太太院子到前院儿就那么一条道,她偏偏站那儿,肯定不是碰巧。”

“可不是,朱少爷他们说话的时候,她还一个劲儿想插话,可没人理会她。”

翠玉低声骂:“丢人现眼的东西,真不知羞耻。”

小英不象翠玉一样能骂得出口,可心里也是这么想的。

“咱们老太太今天做寿,要是她真干出什么事儿来,那全家上上下下的人可都丢尽了。”翠玉说:“早就知道这家人都不地道下次她要敢再来,我就堵着门把她骂回去以前她和她妹子就手脚不干净,看着姑娘什么东西都好,都想往自己兜里揣。现在倒好,不光想偷摸东西,还想偷人…”

小英见她越说声音越大,连忙打断:“小声些,这种话可不能乱说。”

“我又没说错…”翠玉也知道在姑娘院子里不能说这些话。她虽然最近改了脾气,可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翠玉的本性还是个暴躁的脾气,遇着这种事儿她可忍不住。

“我猜姑娘肯定是为这事儿烦心呢。”翠玉说:“真是的…”

“好啦,少说两句。好在这事儿让姑娘遇着了,没真丢人丢到外头去。朱家跟咱们家素来关系好,朱少爷可不是那种贫嘴多舌的人,这事儿也不会传出去。”

看着翠玉还气鼓鼓的,小英笑着推了她一把:“行啦,你也别为这个生气。她怎么着也是姑娘,咱们是丫头,咱可管不着人家,左右有老太太、奶奶做主,这事儿肯定不会这么算了。你去看看水开了没,我去替姑娘预备衣裳。中午穿的那身儿在席上被溅了些酒,回来得送去浆洗一下。”

“好,我这就去。”

翠玉应了一声,风风火火地就去了。小英把又林换下来的衣裳拿到一边,从柜子里取出一件水红鸳鸯领夹袄,一条撒花素绫百褶裙来。袄儿倒是挺括,裙子上有两条折痕。白芷帮忙预备了烫斗,两人麻利的把裙子给烫平整了,搭在架子上晾着。

又林其实并没有睡着,虽然身体很疲倦,可是四奶奶刚才说的话在她脑子里来回的转,翻来覆去了好一会儿才有些模糊的睡意,外头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小英端了热水进来,轻声将她唤醒。

第一百零二章

  又林迷迷糊糊地应了一声,过了好一会儿才彻底清醒过来。

刚才她一直在想四奶奶说的话。李心莲今天做的事儿也幸好是让她撞见了,不然的话…现在回想起来,又林只觉得胸口象压着什么东西,闷闷的,堵得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