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庭儴想起梦里那时朝中有人戏称两人竟是同乡,只是他从没听进耳里,他查过对方的身世,对方是个天煞孤星,家中所有人于一场大火之中尽皆丧命。

陈坚,陈焕之,竟是他!

“……庭儴,你是不知他干过什么!”

薛庭儴沉浸在思绪之中,只听到最后这一句话,下意识问道:“他干过什么?”

毛八斗跺了一下脚:“罢,我本不想道人长短,且没凭没据的事,往外说也不怎么好。去年住在这间号舍中便有我三人,另还有一人今年没来学馆。我和大田还有那个叫王七的,虽家里都不算富裕,但也还算殷实。可他却是家境贫困,经常拖欠学馆中的束脩与米粮。这也就罢,我们三人还丢过几次饭票,当时都没注意这些,还是一次大田刚换的饭票搁在柜子里,却莫名其妙少了几张,我们才知道号舍中竟然有贼。”

这贼不用说,自然就是这陈坚了,反正毛八斗就是这个意思。

“我当时就想找他理论,可大田却说这罪名实在太大,馆主历来重视馆中学生人品德行,若是爆出此事,定然要将他撵出学馆。他本就家境贫寒,料想来此上学也是不容易,再加上之后我们暗中观察,他也未再故态复萌,遂我们三人都忍了下来,就是再不与之交谈。”

薛庭儴突然道:“你怎么就确定是他拿的?”

“不是他,还能有谁?”

毛八斗的这个逻辑并没有错,四人中陈坚家境最贫寒,经常拖欠束脩和米粮,而他又不合群经常独来独往,不是他还能有谁。

“难道你没发现中午在饭堂没看见他?他一日只吃两餐饭的,中午是不吃的。”毛八斗又道。

薛庭儴微哂:“反正我觉得应该不是他。”

“为何?”

“感觉吧。”

还真就是感觉,大抵可能还有梦里曾经的那种莫名其妙的惺惺相惜?

*

毛八斗劝说不得,又见有人打此经过,自然不再继续这个话题了。

三人回到号舍,那陈坚竟又伏案在看书。

互相也没说话,俱都低头整理着分下的书册,这些都是明日起要用的,自然不容出错漏。

“那套书我用惯了,你若是嫌旧,我与你换。”一个极为陌生而沙哑的声音突然响起,竟是那陈坚说话了。

他认真地看着薛庭儴,似乎不是作假。

薛庭儴正整理着那套书,这书虽是又破又旧,其中很多书页都已脱落,极为勉强地夹在书中,但让他见之甚喜。

因为这书中密密麻麻写了许多注解,笔迹有新有旧,明摆着是前面主人留下的。薛庭儴方才整理时顺便看了一下,发现颇有独到之处。要知道陈坚可是状元之才,哪怕是当年薛庭儴,也不过只得了一个二甲第二十一名。

“不用了,我觉得这书挺好。”

薛庭儴丝毫没有夺人所爱的自觉,也是他觉得陈坚既能写一次,自然也能写第二次。而他如今初学四书,虽是借着抄书的空档,囫囵吞枣地结合梦里的记忆了解了一遍,到底还是差了许多东西。

陈坚欲言又止,倒也没再说话,又垂头继续看自己的书。

很快就到了晚饭的时候,这学馆的作息时间很规律,算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所以在天还没黑之前,就要用晚饭了。

晚饭是面,荞麦面和高粱面做的,另还有些杂粮面的馒头供应,也是学生们半夜里饥饿难忍。

这一次陈坚也去了饭堂,却是打了饭后便找了个角落坐下吃,期间没和任何人说话。

饭罢回到号舍,还未来及站定,一名斋夫在门口叫着薛庭儴的名字。

“有人给你送东西,还是上午送锁的那个。”

薛庭儴接过那一小篓鸡蛋,毛八斗面带暧昧的笑,道:“哟哟哟,你那小未婚妻又来了,还给你送鸡蛋。”

“行了,别闹腾。”

薛庭儴提着小篓进了号舍,毛八斗跟着后头闹着要吃小未婚妻送来的鸡蛋。

晚饭吃的面和馒头,就着中午那点剩菜,里面连点儿肉星子都没有。毛八斗本就是个嘴馋了,可也不能顿顿吃小炒,此时见到有鸡蛋,本是笑闹,也是真嘴馋了。

薛庭儴也不小气,问道:“行,只是怎么吃。”

“那你别管。”

薛庭儴便捡了十个给他,毛八斗用衣裳兜着出去了,嘴里还叫道明早还能配粥吃。

不多会儿,他回来了,薛庭儴才知道他竟是拿到水房让斋夫帮忙煮了。

用井水浸了的鸡蛋,外壳很凉,捏在手里却有滚烫感。毛八斗虽没把自己当外人,却也不贪婪,只从中拿了一个,剩下都还给了薛庭儴。

薛庭儴给了李大田一个,自己拿了一个,正打算收进柜子里,他突然想到什么,又拿出一个,来到就着油灯看书的陈坚面前,递给他。

白中透着粉的鸡蛋,在晕黄的灯光下显得莹润而光滑,带着一种魅惑的光泽感。

陈坚下意识伸出手。

等他反应过来,对方已经转身走了。

可能因为之前陈坚说要和薛庭儴换书的话,毛八斗和李大田什么都没有说。

屋里很安静,陈坚也什么话都没说,只是垂下了头,又继续看起书。

可手心里却依旧捏着那颗蛋。

作者有话要说:说一下更新时间,一般都是早十点晚五点,有事会请假。

~~~

谢谢各位小仙女的雷,么么哒。

☆、第31章

第三十一章

天方破晓, 鸡鸣刚过, 号舍的学生们就都起了。

由馆主林邈领着祭完圣人,学生们对几位先生行了大礼,这一整套仪式便算完了。

之后都回到讲堂。

先生还未到, 大家俱都静默无声地埋头看书。讲堂里一片宁静, 只能听到翻书时沙沙的声音。

与旁人不同,别人都是读, 薛庭儴却是用抄。

他将条案用衣袖擦拭一番, 便打开书篮子掏出笔墨纸砚等物。摆好砚台,拿出墨锭并一个装了水的竹筒,在砚台里倒了些清水, 才持起墨锭磨墨。

之前薛庭儴已经抄了一卷《大学章句》和一卷《中庸章句》,现如今抄的是《论语集注》。这《论语集注》与之前两卷不同, 共计有十卷, 薛庭儴如今不过只抄到第二卷。

磨好墨后,他执笔蘸墨,便浑然忘我地抄了起来。

他的笔速并不快, 因为他要一面抄, 一面试图融合记忆。他在抄完那卷《大学章句》后,曾试着背过一次,虽不能完完整整记下, 但也能记个五六成。

应试之道考的是制艺文章, 也就是所谓的八股文。而八股文取题来自四书, 代圣人立言, 从朱子所著的四书集注中阐发,所以首先要做的就是能通篇能背下四书,并能将这些注释一字不漏的记下。

之前薛庭儴的记忆说不上好,一篇千余字的文章多费些功夫也能记下。可自打做了那个梦后,他就发现自己的记忆力飞速增长。可能是梦里那个他曾学过,现在他只需巩固一遍,便有事半功倍之效。

当然光这些还是不够的,可他之前的学业落下许多,如今也只能从此着手。

转眼间大半个时辰便过去了,先生孟文博方姗姗而来。

此人便是昨日发书时出现的老者,也是负责教授乙班的先生。据毛八斗说,此人最是僵化刻板,规矩甚严。别看能进此学馆的学生岁数都不小了,真犯了他的忌讳,说打你手板就打你手板。

这孟先生也是一名秀才,却是个老秀才。

俗话有云穷秀才,富举人。秀才若是廪生,还能得些廪米、膳金,可若不是,还是得自己谋生。除了可优免一定赋税和徭役,与寻常人并无不同。

像孟先生便是个很好的例子,只能指望学馆发下薪资度日,还要养活一家老小,日子过得极为清贫。从他的这一身已经洗白了青色长袍,就能看出些许端倪。

当然薛庭儴之所以会知道这么详细,还要归功于无事不晓的毛八斗。

孟先生讲课十分严谨,一视同仁的态度,从四书中的《大学》开讲。

先念诵一遍,而后开始逐字逐句讲其中的经义和典故,并时不时抽查一人站起来复述。

若是复述的对,自然是好,若是复述的不对,这名学生便会主动去了讲台,由孟先生亲自用戒尺打手板。只打左手,不打右手,因为右手要用来练字。

薛庭儴之前就听说这打手板,还只当是笑语,毕竟除了初开蒙之时,很少会有先生再打学生手板了,没想到如今入了学,倒是亲眼目睹了一次。

可不得不说此法甚是有用,之前有个学生因为复述的不对,挨了五戒尺。接下来孟先生再讲之时,所有人都不敢再开小差了。

之前开小差的人其实挺多,因为有的老生已经学过这大学了,可能还不止一次。如今又来,难免觉得没有趣味。

“别以为让尔等从头开始学是在害尔等,既然入不了甲,说明尔等学业不精。而四书博大精深,读一遍和读十遍,感悟体会俱是不同。而其中又以《大学》为重中之重,千经万论都离不开这个总纲领,学好《大学》对尔等日后有说不尽的好处。

“朱子有云:大学者,大人学也。懂得大学之道的人,才能做出大学问。而欲治人,先修己身,修了己身,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何为修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孟先生在上面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即是讲经,也是训斥学生。

而下面的薛庭儴思想却是开了小差,孟先生所讲《大学》,乃是朱子《大学》。自打程朱理学在前朝大行其道,这程朱理学就成了官学,读书人学得是程朱理学,考得也是程朱理学。

可在前朝之时,程朱理学却曾遭受过巨大冲击,那就以王阳明为首的心学一派。程朱理学讲究的是格物致知,讲究的是存天理灭人欲。而心学则是唯心则已。程朱的‘理’是世界万物终极本源,一切都逃不开这‘理’之说。而心学的理却是‘心’即是理。

程朱理学因受到冲击,日渐衰落,而心学大行其道。

可惜物极必反,到了晚期心学末流以无善无恶为性,以不学不虑为学的流弊,造就了许多文人的不良风气——厌恶平淡,追求新奇,结果自视甚高,却腹中空空,不识时务。是以程朱理学又大行其道起来。

而心学对理学的冲击,便是以《大学》而作为根本。

认真来说孟先生所讲的这篇《大学》是朱熹进行过改动的版本,而非原本。

不过经过前朝末期的战乱,建朝初期的百废待兴,以及先帝与现任皇帝为了加强皇权统治的遏制、查禁。现如今已经极少有人知晓这《大学》还有原本,世间还有心学,至少以孟先生这种身份是不得而知。

而薛庭儴之所以会知道这些,是因在他那梦里他另有奇遇,也是在那个时候他才知晓文臣与帝王的博弈早就开始了。

体现在方方面面。其中就包括心学遭受到查禁,帝王再度奉程朱理学为官学。

为何?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心学讲究的是唯心。你作为皇帝,你做得好,我心里便服你,承认你是我的君主。但如果你不好,我不认可你,我就不承认你是我的君主。或者就算我表面服从你,但我心里是不服你的。

可程朱理学就不一样了。你是我的君主,我就要遵从三纲五常,服从君为臣纲之理。无论你好与不好,你是君主我就得听你的,这是天理,也是伦常,违反者就是禽兽,服从者才是圣贤。

所以理学会再度大行其道,是可以想像的。

讲堂之中一片安静,只有孟先生的声音洒洒扬扬回旋着。

想到这里,薛庭儴突然讥讽一笑,什么理学、心学,说白了不过都是高位者用来争权夺利的手段罢了。

有势方可鱼肉他人,无势只能任人鱼肉。而如今他不过是千千万万鱼肉之中的一员,所以让学什么,就学什么吧,想太多也无用。

这么想着,薛庭儴遂开始认真听起上面的讲义。

*

孟先生足足讲了一个多时辰,才合卷让学生们自己理书。

所谓理书,就是自习。

一般进了书院,先生们除了讲经之外,并不会对学生的学业多加干涉。讲一遍,懂了就是懂了,不懂可与同窗磋商、讨教,或者自己查阅卷宗。

以自学居多。当然也可以讨教先生,这都是独立于讲堂之外的事了。

孟先生走后,过了一会儿,有悠扬的钟声响起,却是到了吃午饭的时候。

薛庭儴将条案收拾了一下,笔墨纸砚等物俱都放入竹篮里,才拿回号舍中。这期间毛八斗和李大田两人与他一起,两人都是一脸索然无味的样子,显然这《大学》两人不止学过一遍了,而方才孟先生所之言,两人俱没有听进心里。

三人去了饭堂,今日可没有人请小炒,各自打了饭便找了桌子坐下。

这饭堂之中也分了好几个小圈子,大多的都是交好的一处,边吃边聊。对于这个阶段的学生而言,可没有食不言寝不语的意识。用毛八斗的话来说,如此食而无味的饭食,不找些事来下饭,又怎么吃得进去。

这其中又以入了甲的两个小团体最为引人瞩目,这十多人学业超出其他人众多,已经学完四书五经,如今正在研习如何写制艺文章,以求在下场之后能取得功名。

这就好比已经念过书的学子,和还未蒙学的幼童,人家就算跟你坐在一处,也没有什么共同语言,都不是一个档次的。

反正在薛庭儴来看,这饭堂之中的焦点,就是位于那饭堂的东角处。

那里摆着几张桌子,明明那边还有空桌,可有的学生打了饭后,宁愿与他人拼桌,也没有人去坐那空桌子。

“看什么呢?那是于子友和胡连申,是咱们学馆里唯一身负功名的学生。”

毛八斗说的便是那两个小团体坐在最中央的两名学生,看模样都不大,也就十七八岁的模样。一个长相斯文,一个平和内敛,反正从表面上看,气度远超那贺明许多。他们都各自与身边人说着话,明明没有什么过格之举,偏偏一眼过去就能看见两人。

“功名?”

“是啊,他两人都是童生,虽未能一举考中秀才。想必下次考中,应该不是难事。”毛八斗理解地拍拍他肩膀,道:“羡慕吧?其实刚来时我也羡慕,不过日子久了,就知道人家和咱们不是一类人。”

“什么不是一类人?”

“这你都不懂?”毛八斗做了一个夸张的手势:“打个比方,若人家是鲜花,咱们就是绿叶,人家是那月亮,咱们就是那小星星,都是用来衬托别人的。”

李大田忍不住了,笑骂:“我可不是小星星,你愿意当小星星,你自己当去!小星星,也不肉麻你。”

毛八斗嬉皮笑脸地就扒了个过去,拈起一个兰花指,道:“田哥哥,你怎么能忘了你的心心儿,奴家可是你的小星星啊!”

他这副矫揉造作的模样,可把李大田给恶心坏了,连呸了好几口:“赶紧离我远点,你又看了什么话本子了?我可不要你这颗‘小’星星!再说了,庭儴初入学,又不跟咱们一样,你怎么就给人下论断就是小星星了,说不定庭儴也是个秀才之才。”

毛八斗一拍巴掌:“对哦,我也觉得庭儴一看就和寻常人不一样,以后定能超过那于子友和胡连申许多,下场一举就考个秀才,到时候我也能沾沾光。”

“大言不惭!”

声音是从背后传来的,三人回首看去,就见以贺明为首的三四个学生,正端着饭碗站在那里。

不过这话却不是贺明说的,而是他身边一个矮胖的学生。而此人一看就是代人言,因为明显贺明在听到这话后,露出满意一笑。

“就凭你们,还远超于兄、胡兄,不是大言不惭是什么!”

这声音有些大,饭堂里当即安静了下来,而东角处那两桌人的目光都看向这里。

作者有话要说:文章背景不是明,是明亡清人没有入关,还是汉人江山。后面会具体讲,现在还涉及不到这些。

关于视角问题,本文算是男女视角掺杂吧,女主后面不会当贤内助,只当一个官太太的,她也会有自己的事业。大女人vs小首辅,大女人不是说说哒,这次写个与以前都不一样的女主。

明天见。

☆、第32章

第三十二章

毛八斗没料到自己不过随口之言, 竟然惹出这样的乱子。

别看他平时不着五六的, 实则不过是个少年,也清楚什么样的人可以惹,什么样的人不可以惹。

这‘惹’的意思很宽泛, 例如受他尊敬、敬仰之人不可以惹。如于子友和胡连申这种, 别人比他学问好,人缘好, 也没有什么人品德行上的有失, 这种就是不可以惹的。

还例如像贺明这样的,学业倒是超出他许多,可惜德行不好, 气量狭小,这种人他嘴上从来不留情。

两人之所以会有嫌隙, 也是基于此, 当然也是有旧怨。

“贺明,你别让你的狗胡说八道,我可不是这个意思。”

“那你是何意?不是你说的, 这小子超过于兄、胡兄许多, 定能一举考上秀才,难道你这不是讥讽于兄胡兄没有考上秀才?!”这矮胖少年不亏毛八斗给他安上的‘狗’之名,光瞧模样也看不出如何, 没想到如此牙尖嘴利, 还会颠倒是非。

同样一句话, 不过只少了几个字, 就把意思全然颠倒了。

毛八斗被气得七窍生烟,却不知该如何反驳,而那边围坐在于子友和胡连申身边的几名学生,俱都出言斥责。

“真是不知所谓,如今这乙班学生越来越参差不齐了!”

“可不是,竟妄图和于兄和胡兄相比,恐怕天有多高低有多厚都不知。”

“所谓无知者无畏……”

所以说学问深的人就是不一样,骂起人也格外不一般。脏字一个没有,却比有脏字的要损人得多。

尤其入了甲的学生在学馆里本就是拔尖儿的存在,无不被乙班的学生推崇敬仰,都是巴不得与对方相交,寄望能得一二点拨。或是多条人脉多条路,说不定哪天对方便考中了功名,自己也能博个某某秀才的同窗之名。

与之相比,几个学业明显垫底者,自然受人摒弃。

“这毛八斗可真是狂妄,怪不得去年差点被学馆清退。”

“据说,是他祖父亲自来求馆主,馆主才容他留在这里。”

“哪里是据说,我可是亲眼看见的,你是没看见他爷爷求馆主那模样……”

嗡嗡的低声议论在四周响着,属于人性的恶意在此时展露无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