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墨古拙沉稳好似‘地’,罗墨飘逸灵动好似‘天’,这天地合不到一起去,若真要硬合一起,那便是五行紊乱,墨不能成。”李老掌柜沉思的道。

“爷爷,未必。”一边的李贞娘举着筷子。语出惊人的道。

“怎么讲?”李老掌柜看着贞娘,这丫头又有什么主意?边上罗文谦也一脸笑意的看着贞娘。

“地之蕴藏,能成万物,而人乃万物之杰,‘地’要于‘天’合,必须成‘人’,如此,才能天人合一。”贞娘道。

这是她刚刚结合得出的一个大胆的假设,墨在这个时代之所以为古人所推祟和收藏,其不仅仅是写字,以及雕刻技法,而是其整个制作过程中,近乎于一种道。天人合一,墨骨天成。

后世,李贞娘爷爷在研究古墨留下的墨骨时就曾说过,要懂古墨,就必须懂得古墨里面蕴含着的这种道。

“嗯,如此说来,要想合李罗两家墨技之大成,还得在李墨上面做文章。”李老掌柜沉思着。

“老爷子,你看是不是这样,李罗两家墨技,合天地之大乘,天地便是宇宙,上下东西南北就是宇宙,又称**…”罗文谦这时沉思着道。

“而地成人,人合天,此乃天地人三才。”贞娘紧跟道,她这说的是融合李罗墨法便是三才墨法。

这时李掌柜的也拍着桌子,一脸激动的道:“**三才?是了,先六和!!!!是这样了,我要把李氏四和墨改进成李氏六和墨。”

制墨和胶每一和便加一重难度,四和已是极出色的了,六和怕是要到极致了。不过,不管如何,这次经过几人的谈话,李墨极大乘的李氏六和三才墨的构思就出来了。

“当浮一大白。”罗文谦哈哈笑道。

于是众人都喝了酒,便是贞娘也喝了一杯,那脸便红通通的,烧的难受。

接下来几天李老掌柜的和贞娘这对爷孙俩便都好似魔障了,闷头就钻在李氏**三才墨的研究之上。墨坊里一应事务便由李景福和郑复礼处理。

而孙文杰这小子也争气,经过一个月日以继夜的学习,居然还真的连闯数关,得到墨坊各师傅的认同,对各种材料的认识非常扎实了,而这小子不满足于认识材料,下定决定,要制出上乘的烟煤,于这段时间,他又一头扎进了烟料坊里,专门学习烧烟。

而贞娘不知道的是,便是这一回,使得后世多出了一个孙墨来。虽未有清墨四大名家那么辉煌,但亦有着不俗的成绩。

时近十一月,因着要准备贡墨事宜,贞娘和李老掌柜等人就要先一步回徽州了。

(嗯,某糖在这里说一句,这个李氏六和三才墨这一段是某糖杜撰的,毕竟是小说嘛,当然,这种杜撰却是基于古人的理论的,没有太乱来,嘿嘿。而在这之前,其他的一些墨法和墨技,虽不尽全对,但大多都是查了资料有出处的。)

ps:

感谢asd11m,。窝窝。,梅舒,lenxinwind,平凡读者ao,静静猪囡的粉红票,向日葵风铃的平安符,谢谢大家的支持!!!!!

第一百八十六章 城门洞闲言

李老掌柜,赵氏,李贞娘一行人到得徽州时,已是十一月末了,而罗文谦因着去石州一趟,钱庄积下了不少的事情要解决,自要迟一点再回来,如此的,李景福便也在南京多守一点时间,到时跟罗文谦一起回徽州。

而随贞娘他们一起回来的还有罗平安和平安嫂。罗平安两夫妻早些回来是要来通知罗家的三叔公,帮罗文谦备齐年节礼,等罗文谦一到,就可以按规矩给李家送礼。

这种年节礼一般是女婿给岳家送的,从订亲就要算起,本来也只是普通的一个礼节,并不算什么的,只是因为这回李罗两家订亲是在南京,在加上当时也有些事急从权的味道,也就是简单的操办了一下。

而徽州这边一向重礼,如此的简单,难免会让人觉得罗家轻视了李家。所以,在南京时,罗文谦就跟李景福说好,这年节礼送重一点,场面也弄大一点,到时罗家三叔公也出面,然后李家这边的亲戚也都叫上,算是再走一次过场。

对于罗文谦这个提议,李家自不会推辞,毕竟这对贞娘是有好处的,贞娘克夫的名声且不说,终归是被退过亲的,之前订亲程序弄太过简单,还是李家七祖母主动到南京那边的,难免让人嘀咕着,那到时候,贞娘嫁进罗家,说不得也要被人看轻,因此,罗文谦这个提议倒是正合了李家人的心。

因此也就说定了。

此时,李家一行人在渔梁码头下船,天就开始飘起了碎雪。

“平安嫂。下雪了,你不如今天就先在城里等到雪停了再回村吧。”贞娘站在码头上看着天空灰蒙蒙的道,看这天,似乎要下大雪了。

“不了,我看这天是要下大雪了,从这里到我们罗村也不过七八里路,趁着雪还没下大。叫个车子,一会儿就到了。”一边的罗平安道。

“嗯,倒是也,我也瞅着这天要下大雪。早点回去也好,省得反而最后阻了路。只是这天气你叫车不好叫,这样,我们墨坊的车来接我们了,你跟我们一起到城门口,然后再让大牛送你们去罗村。”一边的李老掌柜的道。

大牛便是李家墨坊派来接李老掌柜一行的。

“嗯,成。听老爷子的。”平安嫂跟李家来往惯了,熟的很,也就不客气的点头。

于是一群人上了马车。罗平安就坐在车头跟大牛并坐着,一路朝城门口去。

而路过罗家罗梦真那贞洁牌坊时,贞娘才发现,当年去南京是看到的残败牌坊。此时已是坍塌了,几块大石也不见了踪影,显然是不晓的被哪一个拿回家里做地基了,牌坊没了,这或许也是天意。

丑婆的事情,那日喝过酒后,李家人自是跟罗文谦说了。罗文谦于丑婆相认,也是颇为激动,只是丑婆住惯了李家,再加上她的事情虽然不算太欺君,但大肆宣扬也就没必要了,总还是要顾忌着一点的。

所以,最终丑婆还是留在了李家,私下里,赵氏跟贞娘说,等到贞发娘嫁给罗文谦,到时候,丑婆自是要跟着一起回罗家了。

而果然的,等马车到得城门口时,那雪便纷纷扬扬了起来,最后竟是鹅毛飘飘。

“哇,这雪下的爽利。”坐在靠车门边的平安嫂道,在徽州很少见到这样的大雪。

“瑞雪兆丰年哪。”李老掌柜的也是有兴奋的道。随后李家几人就下了马车。

“这么大的雪,我们另叫马车吧,这城门口到李家大宅也还有一段路呢。”罗平安道。

“这雪这么大到哪里叫车啊?便是有车怕也不愿走,怕回不来。”李老掌柜的道,随后又说:没关系,我们从城门洞巷子这边走,这巷子里露天的地方不多,而出了巷口,再过去就并不太远了。”

李老掌柜说着又叮嘱赶车的大牛:“到了罗村,要是雪还大着,就让他先待在罗村,等雪停了路好走了再回来。”

“嗯,我知道了。”大牛应着。

见得李老掌柜的这么说,那罗平安也不再多说了,坐在马车上从李家人挥手道别,随后又跟大牛坐一起,罗平安也是驾车,正好换换大牛。

而李家一家人带着几个伙计和行礼便进了城门洞巷。

“老掌柜回来啦?”一巷子都是熟人,见到李家一行人都打着招呼。

“回来了,这不是快要过年了嘛。”李老掌柜的亦笑着回道。

随后一路走一路的招呼。

不一会儿就到了水伯的老虎灶前,老虎灶门口依如既往的蒙着水雾,都是水蒸汽闹的,尤其这个雪天,老虎灶里整日都烧着热水,一众人都聚在这里取暖。

水伯这时依然弓着背给大家添热水。见到李家一行人过来,便也打着招呼:“老掌柜,景福媳妇,贞娘…回家过年啦,景福怎么没一起啊?”

“水伯好,身子骨可还硬郎?南京那边还有些事情,我爹迟我们一步回来。”贞娘便上前道,随后拿出带来的一些礼物,补品松仁糕什么的全塞水伯手里,又分了一些糖果和瓜子给在坐的搭搭嘴。

“这可是喜糖啊,是吧?贞娘啊,听说你在南京跟罗家的罗文谦定亲了?这可真是的,我们大家听着传言,却也不知真假?倒是田家姑娘跟徐家定亲,那场面可气派了,连县父母都到了。那田家还专门把家里的大门漆成朱红色呢。”一边的马大娘道。

只是口气并不太真诚,更好象是看好戏似的。

一边的赵氏便要瞪眼,她住在这一块的时候,跟这马大娘吵过几架,这会儿自然是明白这个马大娘是嘲笑自家女儿这个订亲订的寒酸。

贞娘知道自家娘亲那炮仗脾气,便先一步笑道:“马大娘这话说的。哪个能跟田小姐比,徐家是相府门第,又岂是普通人家,场面大点是正常的嘛。我们普通人家要是弄的大场面,那还不让人说败家,不会过日子啊。”

一边李老掌柜的听着贞娘这话,点点头。这丫头倒底是历练出来了,不仅是做生意,便是这等家长里短的,也能连消带打的把话说的圆滑。让人抓不住一点错处。

“就是啊,昨天。街口那家迎新媳妇儿,弄了个四人轿,你刚才还在说人家爱现,不会过日子呢。”一边的怀德嫂也冲着马大娘道。

马大娘一翻话叫怀德嫂说漏了气,便一脸悻悻。

“雪下大了,水伯。马大娘,怀德嫂,我们先回家了。有空去我家坐坐。”贞娘看着前面露出的一线天,雪还是嗡啊嗡的往下压,本来因着下雪而亮堂了一点的天,这时却显得仍是乌压压的。

“好。慢走,有空来坐坐啊。”水伯笑咪咪的点头。随后李家一行人就走远了。

而随着李家一行人走远,水伯这老虎灶却是更热闹了。

“我听说徐家是先看上贞娘的,李家不愿意,最后便宜了田家小姐。”一边来打热水的大民媳妇儿凑上前道。

“不可能,徐家那样的人家若真是看中李家,李家能不愿意?我看是贞娘这丫头不想掉面子呗。才硬是这样传的。”一边的马大娘嗤着声道。

“马家妹子,你这话我不太听啊,贞娘那丫头实诚的很,她哪是会让人传这种话的人。”一边的水伯不乐意了瞪着马大娘道。

“行了,水大哥不东意了,那我不说了,不就是贞娘每回回来给你带着好东西吗,你老就被收买了?”马大娘哼了声道。

“我是说实话,你问问大家,贞娘以前是有些贪吃,不过,自那以后,什么样的行事大家都看在眼里,心里有数呢。”水伯有些不依不饶的道。

“哎呀,别管这些,反正田小姐定了徐家,贞娘也跟罗文谦定了亲,也没什么好争的了,倒是明年的贡墨,听说程家退出竞选,那李家和田家就是短兵相接了,怕是要拼个你死我活了。”一边一个烘火的汉子摆摆手道。他不爱听家长里短的,但贡墨竞选却是一场大戏。

“这还有什么争的,别看田家刚刚被夺了贡墨,可那程家不是也没讨得好,要不然干嘛退出明年的贡墨竞选啊,我看哪,有徐家在背后撑腰,明年的贡墨还是田家的。”那马大娘又道。

徽墨已经融进了每个徽州人的骨髓里,因此,每届的贡墨竞选那在徽州也是个大事,上到府正县正,下到贩夫走卒,都各有各的观点。

“那也未必,人家贞娘还是公主府的供奉呢,公主府对上阁老府,正好抵消,到最后还得拼技术,我看田家的技术是拼不过李家的,别说李家,当年,若不是什么神仙断墨的话,那贡墨早就落到程家的口袋里了,哪还能轮到田家。”一边的怀德嫂也道。

“公主府供奉怎么了,贞娘那到底也不过是公主府里的一个制墨差人罢了,人家田荣华,那可是徐家的媳妇儿,公主府能跟徐家一样出力?走着瞧吧。”马大娘一幅铁嘴神断的神情道。

“这贡墨贡墨,凭的就是墨技,于各人的身份又有什么关系?再说了,到时候,到底谁能得胜,那也不是墨务司和徐家能说的算的,还不得请来的各试墨师。”这时一边的水伯没好气的道。争这些没由头的。

就在这时,又听得嘣的一声,竟是不知哪家的柴棚倒了。

水伯又看了看天,仍是乌压压的下着大雪,也不耐烦这些人都窝在他这里闲言碎语的,便挥了挥手:“好一场大雪啊,别在这里磨咕了,都回家看看,这么大的雪,指不定柴棚啊什么的就要压塌了。”

于是众人便都散了。

或…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感谢花语人621的粉红票,谢谢大家的支持!

第一百八十七章 杜家兄弟

雪没一会儿就堆了起来,窄窄的弄堂也积了雪,皮靴子踩在雪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而撑着的油纸伞没一会儿就感到沉沉的,整个伞面全压了雪,李家一行人便需时不时的侧侧伞,让伞上的雪滑落下地。

“爷爷,阿娘,我先去叫门。”出了弄堂,前面就是四宝街,再穿过四宝街便到了李家大宅属于八房那栋屋子的门口了。贞娘便先行一步的道。

“好,慢点。”赵氏道。下雪天路滑。

刚下的雪,并没有上冻,其实路面并不滑,贞娘撑着伞急步穿过四宝街,转个弯,便到了自家门口,正要敲门,冷不防的那门就开了,两个男子穿着蓑衣,戴着斗笠就骂骂咧咧的从屋里出来,走的急,差点跟贞娘撞头,好在贞娘躲的快。

随后屋里便传来自家大哥瓮声瓮气的声音:“你两个少骂骂咧咧的,钱我已经给岳母大人了,你们两个大男人的,难不成还要讹我李家养不成。我可告诉你们,岳母手里的钱你们别打主意,若不然,我这个做姐夫的教训两位小舅子也是没有问题的,你们别惹火了我,瞧我敢不敢揍你们。”

说着,便是一阵急促脚步声过来。

贞娘听着这话,那心里更是一阵惊讶,自家大哥一向是好脾气的,如今竟说出这等硬话,显然的杜家两兄弟怕是做了什么连自家大哥这等老实人都发火了。

只是又奇怪着,杜家兄弟怎么回来了?随后一想,定是新皇登基,这一大赦的,便是连他们的罪也赦掉了。倒真是便宜他们了。

贞娘记得,后来万历登基时。张居正就否决了新皇登基大赦这一条,正是因为这一条十分的不合理。

此时杜氏兄弟听得屋里李大郎的声音,便是哼了一声,齐齐的朝雪地里吐了一口吐沫,又听到脚步声到了门口。于是两人便逃也似的走了,竟是连之前差点撞上的李贞娘也没注意到。

“呀,妹子回来了。爹娘和爷爷呢?”这时,李大郎已到了门口,只看到杜家兄弟的背影,那脸色亦是不太好,只不过转脸看到贞娘却是一脸的惊喜。

“爷爷和娘跟我一起来的,爹爹要迟一步,在后头呢。大哥去迎一下。”贞娘笑嘻嘻的道。随后却冲着远去的杜氏兄弟抬抬下巴:“他们怎么回事儿?”

一听贞娘问杜家兄弟。李大郎那脸色就难看了,摆了摆手:“一会儿再说,我先接爷爷和娘。”

李大郎说着便大步的出去了。

听自家大哥这么说,贞娘自也不追问,进了屋,六斤嫂迎了出来,一脸欢喜的接过贞娘手里的东西。同时扬着声朝着屋里叫道:“老夫人,贞姑娘他们回来了。”说着,又拍了拍贞娘头发上的雪道:“今儿个这雪可真大呀。”

“可不是,幸好这时候到了,要是这时在路上,可就麻烦了。”贞娘回道。

屋里的吴氏这会儿正烘着火,听到六斤嫂这一嗓门的,也是一阵“哎呀,哎呀”的惊喜,连忙就迎了出来,一边郑氏和杜氏扶着她。

一翻见面的问候自也不提,没一会儿,李大郎迎了李老掌柜等人也进了家门。喜哥儿扯着仍踉踉跄跄尚走不太稳的辉官儿和笑官儿三个便直接去翻行礼去了。找吃的去了。

而贞娘几个先进屋换了干爽的衣服出来,杜氏忙着上了热茶,一边郑氏则下了厨房煮了几个荷包蛋过来,这天冷,热呼呼的吃下去,就能从心底暖起来。

“对了,我刚才一路过来,好象看到杜家兄弟,怎么?他们没事了?回来了?”这时,李老掌柜的突然问道。

原来之前杜家兄弟往回走的时候,也碰到李老掌柜的,只是悻笑的打了个招呼,便匆匆的走了,李老掌柜的自不免有些奇怪,因此便问道。

贞娘还想着之前大哥的话呢,这会儿她也是竖起耳朵听着。

“新皇登基大赦天下呢,他们就没事了。”李大郎闷声的道,一边的杜氏低垂着头,竟是不敢看李老掌柜的眼光。

“这个大赦天下真是好没来由的,难不成你这皇帝一登基,这天下的坏蛋就都没罪了,没道理,这不是姑息坏人吗?”一边吴氏咕哝了一句。

“倒真是便宜他们了。”一边赵氏咬着一口荷包蛋,有些愤愤然的道,当初那一场变故,李家承受的压力可着实不小。

李老掌柜的最了解自家老伴,那一向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如今竟说出这样的话来,显然家里应该是发生了什么事情了,否则断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了。

便又皱着眉头:“家里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而这也是贞娘的疑惑,尤其此时,自家爷爷这话一问,一边自家嫂子脸色发白不安的样子,似乎事情着实不小啊。

“哎,也没啥…晚辈不懂事。”看着杜氏那表情,吴氏有些不忍便摆摆手道。

只不过这时,那杜氏却卟嗵的一声跪了下来:“奶奶不用顾忌,这事情是要说的。”说着,便把事情一五一十的说了。

却原来是杜家兄弟好不要脸,他们刚回来,见得李家油坊如今生意红火,听说在南京拢了个大客户,整个徽州的桐油生意几乎被李大郎一人占了,两兄弟眼红的出火。

居然找齐一批地痞无赖的,去李家油坊闹事,非说李家油坊是他们的,本来他们欺的就是李大郎的木讷。

只不过,如今的李大郎那自从做煤炉生意开始,又做为砚矿生意,后来接手油坊,那也是一步步从最困难的境遇开始。

那性子除了木讷之外,却更添了一股子不屈,要不然,当初在南京席大爷那边的那生意,李大郎就不会那么认准了不放。

总之如今的李大郎可不在是杜家两个兄弟可以胡弄的了,再加上他本身身壮力大。一干油坊的工人那也都是有一膀子力气的。因此的,那场架打的,杜家兄弟一点没讨得好,还被李大郎一顿胖揍不说,更揪到衙门去。李大郎更是又找了几个当初桐油中毒,又打算把杜家兄弟告了,朝廷可以赦。但苦主可以再告嘛。

最终杜家兄弟才服了软。还被打二十杖,自此再也不敢找李家麻烦了。

事情本来就此算了,可这两兄弟真不是东西。

那杜大的娘子本不是良家女,跟着杜大也是因为这厮在外面说有油坊的产业的,她便跟了他算有个栖身之地,可没想到了徽州,这才了解了杜家的实情。知道是一个大坑。

不过因着生了个儿子。沈氏平日里捧着她。而从贞娘大嫂杜氏这里弄的几个钱也全都贴到了那她身上。她到也算知得好,便安安心心的跟沈氏婆媳两个关起门来过日子,带着个小官儿,那日子也算是平顺。

可没想,杜家兄弟一回来,安乐的日子就没了,那杜大在李家这里吃了瘪。便迷上了赌,这输了钱,差点就把他那媳妇儿抵给赌坊了,他那媳妇儿自也不是省油的灯,见到这种情形,知道日子没法过了,便给沈氏磕了个头,卷了家里一些碎银做盘缠跑了。

而此后,杜家兄弟更是破罐子破摔了,认得一些人狐朋狗友的,做局挖坑的事情也没少干,不过那钱也多是左手进右手出,而没了钱了,却又逼着沈氏到李家这边来弄钱。

如此没完没了的。

李家自不想理会这些,但沈氏倒底是杜氏的娘亲,叫两个儿子这样逼,也着实有些可怜,李大郎也不能真的不管不顾。最后,便又找了中人,说好每月给沈氏三两银子,是她和小官儿的生活费。处处都做在明处。如此,杜家兄弟再想借沈氏来李家弄钱就说不过去了。毕竟三两银子,一家四口,一个月的生活费绰绰有余了。

如此,沈氏才算得了个安宁。

只是这两兄弟却还是常趁着这个节那个节的找由头来李家借钱,这也就有了刚开始贞娘在家门口看到的那一幕。

“这还没了王法了?!!!”一听杜氏说这些,赵氏气坏了,她没想到她在南京,家里竟是弄了这么一出。那杜氏也只是跪到那里呜呜的哭。

“起来吧,这事也怨不得你。这事也已经过去了,不过,你这对兄弟你可得防着,不要再糊涂了。”李老掌柜冲着杜氏道。却也敲打了一句。

“爷爷,孙媳妇儿清楚的。”杜氏这才抹了眼泪站起来。贞娘也叹气,自家这嫂子摊上这么一对兄弟,那真是着实无奈啊。只不过…

想着,贞娘拧了拧眉冲着自家大哥道:“大哥,当初案子的卷宗还有一干证据证人的你可都有?”这不怕贼偷就怕贼掂记着,显然的这杜家兄弟是不死心的。

现在他们拿自家没法子,可若一但有了机会,保不齐就要咬一口的,所以,得时刻防着。

“嗯,都有的,他们的事情徽州谁不知道啊,早就臭名远扬了。”李大郎沉着脸道。

“但不管怎么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贞娘道,商场的坑一个又一个的,若没有这份防人之心,那保不齐哪一天就被坑了。

“嗯,大哥晓得。”李大郎点头。

正说着,门房六斤又领着七房小文佑的娘亲孙氏过来,孙氏身后还跟着她家大嫂。

李家这边才结束了杜家兄弟的谈话,杜氏哭的眼红红的,这时自不好在见人,便扯着辉官儿进了屋去。

孙氏两人过来,自是来问孙文杰的事情。说实话,孙文杰的事情一传到徽州,孙家大嫂可是吓坏了,近千两的银子,那哪里赔的出来。只恨她自己当初为什么猪油蒙了心,一心要让文杰进墨坊,那小子吊儿郎当的,不出事才怪?

只是,事出了到如今,也没见文杰那小子回来,也没给家里寄一封信,她的心便没一刻安稳的。

这回在路上听说贞娘回来了,因此拉了孙氏就来找贞娘打听打听。当然也是有借着孙氏的面子讲讲情的心思。

贞娘倒也清楚她的心思,正好,来之前,孙文杰请她给孙大嫂带了一封信,她便从包裹里拿了出来,递给孙大嫂。

孙大嫂不识字儿,便把信给了孙氏,孙氏拆了信,里面便是当初那墨发霉事件的经过,以及贞娘的处理,还有如今他发奋图强的决心。

那孙大嫂本来还提着心思的,如今见儿子竟是争气的,那提着的心总算是放下了,孙文杰在信里也说了,只要他努力,当管事不是问题,倒是把孙大嫂听的美滋滋的。

虽然她当初求孙氏让孙文杰进墨坊,那是找了不少借口,打了不少心思,其实所图的也不过就是儿子能在墨坊当个管事,学得一技之长。如今,如果儿子能凭着自己的本事做到的话,那没有那一个做娘亲的会有意见的。

而孙氏,自是认为贞娘这么处理是给她面子,也心里高兴的很,这让她在自家大嫂面前也有了脸面不是。

最后,贞娘说好明天去给七祖母请安,孙氏便同孙大嫂一起高兴的离开了。

ps:

感谢书友090510211048587,晴霜若雪,不想长大的猴子,木木虫,xiaoq81,凊词,雪之冰林的粉红票,谢谢支持!!!!!

第一百八十八章 我一定会赢的

第二天,贞娘便一早去给七祖母请安。

李老夫人见到贞娘十分高兴,又拉着她的手问了关于申家那批墨的事情,贞娘自是一五一十的说了清楚。

“好,好,有申大人的墨评,这回贡墨咱们的把握就很大了。”李老夫人道。

一边的陈氏自也是应和着:“可不是。”那看着贞娘的表情也很高,昨天天孙氏回来,把孙文杰的事情跟她说过了,不管怎么说,这丫头,做事端是稳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