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暗暗摇了摇头。我不想告诉他,他想得实在是太简单,也太幼稚了。宫廷政变可不是那么轻描淡写的,结果也可能有很多种。

被赶下台的皇帝,像他说的那样封个小王爷,只是其中最好的一种。一旦宫廷政变升级,发生了流血事件,皇帝很可能首当其冲被除掉。

就算开始苟活下来,被封了王,也绝不可能像一般的王爷那样悠闲自在,养尊处优。因为,被废掉的皇帝,始终是新当权者心中的一根刺,非拔除而后快的。

我又想起了齐王的提议,试探着说:“那,我们借助宗室王的力量驱逐了杨氏后,就由臣妾来为陛下分忧吧。比如,皇上上朝的时候,臣妾在后面垂帘听政,代陛下决断朝政大事。回勤政殿后,也由臣妾帮陛下批阅奏章。陛下只需要在朝堂和御书房里做做样子就行了。皇上看这样行吗?”

他回头看着我笑道:“行,当然行了。这话我早就说过了呀。这样每天都能跟你在一起,什么事情都有你在一边帮着,我甚至可以坐在上面打瞌睡,反正你会认真听,会帮我处理嘛。还有,在御书房批阅奏章的时候,我还可以把蛐蛐带进去,你看奏章的时候我就玩,等你看完,我再写个“准奏”就行了。”

他又低头拨弄着蛐蛐说:“不如连准奏你都帮我写了吧,玉玺也交给你,你自己去盖。反正这天下本来就是我们俩个人的,还分什么你我啊。”

“您就这样相信臣妾吗?”

“当然啊,要是我连自己的结发妻子都不能相信,那我还能相信谁?”

“皇上就不怕我也揽权、专政,不怕别人说您成了皇后的傀儡?”

“不怕。”

“如果臣妾最后也把皇上架空了呢?”

“你总不会废了我,另立个男人当皇上吧。”

“当然,您说到哪儿去了。”

“那就行了。”

“您真的愿意把什么都交给臣妾?为什么这样相信我?”

“因为你是我的妻子啊,我已经是孤家寡人了。如果连自己的妻子都不相信,那我活在这世上还有什么意义?”

“就算别人跟您说,我做了对不起您的事,你也决不怀疑,决不听信谗言?”

“决不。”

“皇上”,我动容地抱住他说:“您对我太好了!臣妾前辈子积了什么德,今生能嫁给皇上。“

他笑了:“你是不是想感激夫君?“

“嗯。”

“那好,现在呢,就陪我好好玩蛐蛐,你管一只我管一只。我们打赌,看谁赢,赢的那一个,晚上负责侍候输的那个,至少要十种以上的花样哦。“

“臣妾遵旨。”

[本文来自小说论坛]

在小说论坛随时随地享受阅读的乐趣!

第六章 第十五节 杨济辞官(一)

永平元年五月初六,汝南王司马亮秘密入京。

张华奉旨连夜拜会了汝南王,通宵彻谈后,初七回报皇上说:汝南王亦十分渴望能为朝廷效力,帮助皇上驱逐太后党,重整朝纲。

既然双方已经通了气,达成了一致的意见,皇上就命张华拟诏,封齐王为大司空,汝南王为大司马。至于其他即将入京的宗室王,就等他们来了再一一封赏。

初八早朝,皇上突然命张公公宣齐王和汝南王上殿,然后当众宣读了册封诏书。

诏书读毕,两位王爷领旨谢恩。

百官猝不及防,纷纷做痴呆状。

这时,张公公大喝一声曰:“皇上自登基以来,深感各位大人为国效力的辛劳,圣心眷眷,特令,凡五品以上,皆加俸一级。钦此。”

百官本来还顾忌着杨家,不敢拜贺两位新加封的王爷。现在听说“加俸一级”,喜出望外,立即跪倒在地,山呼万岁。

诺大的朝堂上,顿时只有杨家三兄弟还傻愣愣地站在那里,一脸气愤兼一脸尴尬。

看“三杨”不下跪谢恩,张公公也就迟迟不喊“平身”。文武百官只得继续跪着。

一时,连空气都似乎凝结了。百官们看情势不对,也不敢交头接耳,只是伏在地上,暗暗地看好戏。

那情景,就可以想见了:朝堂之上,黑压压地跪着一大片人,只有三个家伙还孤零零地站着。

也因此,显得格外的不和谐。格外的突兀。

当这种局面持续超过一顿饭功夫后,情形又变了。

因为跪久了,未免不舒服。百官们这个挪挪膝盖。那个扭扭屁股。虽然还是没人敢说话,但动来动去是免不了的.

有些细皮嫩肉的官官。实在是跪得受不了了,又不敢站起来,只是拿一双眼睛哀恳地看着“三杨”。

朝堂上,眼波汹涌,怨念丛生。过了很久很久后。杨兆和杨济终于顶不住了,也随众跪了下去。

只有杨骏一个人,自始至终直挺挺地站着,脸色铁青。大概是气糊涂了,连基本地礼仪都不顾了。

张公公没办法,总不能让文武百官一直跪到天黑吧?只好喊了“平身”。

下朝后,杨骏破天荒地没有进勤政楼代皇上批阅奏章,而是气冲冲地回家去了。

皇上求之不得,正好把齐王和汝南王请到勤政殿好好地叙谈了一次。又一起用了午膳。

晚上皇上回明光殿后,把朝堂上发生的这一幕绘声绘色地讲给我听。

他几乎是欢呼的,雀跃地。

看得出。虽然他也希望有人帮他看奏章,但杨骏的跋扈和嚣张还是让他吃不消。一直都觉得很憋气。所以。今天看杨骏这样,他觉得很解恨。

就在他给我讲这些地时候。宫门外突然通报说:“小杨太傅到。”

我和皇上互相看了一眼:杨济这个时候来干什么?

因为杨骏和杨济都是太傅,所以杨济就被称为小杨太傅。

我本来对杨济的印象是很不好的。因为他当年做太子少傅的时候,和他的兄长一样,倚老卖老,对太子不敬。可是这天看到他,也许是年纪又长了十岁吧,他看起来竟然像个老成持重地人,甚至还有些忧心忡忡。

他一进门就跪倒在地,诚惶诚恐地行君臣大礼。

我和皇上倒不好意思了,赶紧让小太监把他扶了起来。他既是皇上的太傅,又是皇上的堂舅舅,是长辈。在内室之中,私人场合,原可以不用行此等大礼的。

我一面让太监给他看座,一面注意看他的表情,想知道他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杨济告坐后,先为兄长杨骏今日在朝堂上的失礼行为向皇上请罪。然后就开始深情回忆先皇太后的种种往事。讲着讲着,竟然滴下泪来,把皇上也弄得一脸凄楚。

哭了一会儿后,杨济突然又从椅子上滑到地下,跪倒在皇上的面前说:“微臣今日来,是有一事想向皇上恳求。”

终于来了!我就知道,请罪啊,怀念先皇太后啊,都只是铺垫,现在要上演地才是正头戏。

可我万万没想到,他说出的话居然是:要辞官?

一个大男人,跪在地下,淌眼抹泪地向皇上提出辞官。说他年将半百,身体又不好,现在只想“乞骸骨归”,带着家人回华阴老家去,落叶归根。

事出意外,连皇上也愣住了,一会儿看看杨济,一会儿看看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

见我可怜的夫君一脸尴尬像,我赶紧叫张泓他们去拉杨济。

可是这杨济,竟然赖在地上不起来了,几个人拉都拉不动,而且越哭越有嚎啕之势。

皇上脸上已是一脸黑线。

你想啊,看着一个大男人,而且还是身为长辈地老男人,哭哭啼啼地跪在自己面前撒泼说:呜呜,我不干了,我要回老家种地去,呜,你不答应我就不起来啦…

是不是别扭得让人想吐血?

明明是个声威赫赫、举世闻名的强横角色,铁腕家族中地三大铁腕人物之一,现在突然跟换了一个人似地。在皇上面前忏悔以往功名利禄心重,告诉皇上他只想快点回老家去,守着那三亩二分薄田,从此做普通老百姓,过清贫安乐的日子。这叫谁听了都会觉得假,都不会相信吧。

更绝地是,他叙述的方法,还像女人一样悲悲切切的,眼泪流不完。

我好笑地想:他不会是打算跟皇上来个“一哭二闹三上吊”吧?

杨济见我们面面相觑,情知是不相信他了,赶紧表白道:“其实,微臣一直都在劝告家兄,说皇上现在已经成年,应该归政于陛下了。可家兄就是不放心,说陛下年纪虽然大了几岁,可依然是孩子脾气。看过了三十岁以后,能不能放手,让他独自打理朝政。”

果然是为杨骏当说客来的!

照他那意思,杨骏还是千古的大忠臣了,有若诸葛亮当年写《出师表》的苦口婆心和赤胆忠心。

杨济又说:“微臣在家的时候,也一直劝家兄征大司空和大司马入朝辅政,自己退身避之,免得有外戚干政的嫌疑。可是家兄总听不进去。”

他说这话的时候,面色忧戚,态度也极为诚恳。让我有点疑惑,这杨济,是不是已经认识到了外戚干政的危险?搞不好就会像汉朝的窦家、霍家那样,虽然显赫一时,最终却落得灭族的下场?

又絮絮叨叨地罗唆了好久,杨济才起身告退。

走的时候,又提起了辞官的话,皇上自然不可能轻易答允。为安抚他,皇上亲自出送,再三抚慰。

因为这不是小事,需要跟齐王他们商量后才能做决定。而且,即使只是出于虚伪的客套,皇上也只能温言挽留。

到底是舅舅,不能他一说请辞,皇上立刻就说:好,那你快点滚吧。

虽然皇上和我都非常想那样说。

[本文来自小说论坛]

在小说论坛随时随地享受阅读的乐趣!

第六章 第十六节 杨济辞官(二)

没想到,杨济刚走,就有太监来报:太后请皇上去一趟长乐宫。

虽然皇上一脸不情愿,但太后懿旨,他作为晚辈,又不得不去。

回来后,我问他:“太后叫你去吩咐什么了?”

他闷闷地告诉我:“太后说,过几天是赵老太君的八十大寿,太后希望我能出席寿宴。”

“赵老太君?”哪儿又冒出来这么一位古董级的大人物啊。而且,听皇上那口气,似乎这个寿宴还是非出席不可的。

姓赵,莫非是,“赵太妃的奶奶?也就是给先皇太后喂过奶的那位赵家舅奶奶?”

皇上说:“可不就是她?除了她过大寿,谁还有那个资格请我出席啊。”

这下连我都不得不点头佩服了。他们还真想得出来,连这个老太太都被他们搬出来了。只是,“赵老太君原本应该不是住在京城的吧,不然,这么多年,为什么从来没听人提起过她?”

皇上摇头说:“这个我也不知道。”

说到赵老太君,就必须提到皇上的母后,也就是先皇太后。

据说先皇太后一出生,母亲就难产死了。那时候她的父亲还只是个十几岁的孩子,哪里会带小婴儿?刚好这时候她母亲的娘家嫂子,也就是这位赵老太君,生了一个孩子。先皇太后于是就被自己的父亲送到了赵老太君那里,请她帮忙哺育。

这位赵老太君是个非常善良的女人,她为了哺育先皇太后,甚至让自己的孩子吃米糊。

就因为这样,先皇太后进宫当上了皇后之后。就把自己的舅舅赵俊提拔为高官,把舅母封为诰命夫人,还把赵俊地女儿赵璨也接进宫..封为九嫔之一的充华。现在赵璨住安乐宫,已经进位为太妃。

如果是这位赵老太君的话。那皇上还真地必须出席了。因为,赵老太君等于是先皇太后的养母。

我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赵老太君办寿宴,是在杨府办?还是在…”

如果我记得没错,赵太妃地父亲好像并不在京城,而是在冀州太守任上。他家在京城就算有府邸。也没有男主人啊。

“就在杨府办。据太后说,赵太妃的父亲打算致仕回京了,所以先把老太君送了回来。正好老太君的八十大寿快到了,杨家就决定给她操办这场寿宴。”

我猜也是在杨府办,这样,很多事情才好安排嘛。

这时我心里一动,笑了笑说:“他们搞这个名堂,除了要拉近你跟杨家的关系,打破你跟杨骏目前的僵局之外。只怕还有别地目的。”

杨家现在已经慌了。他们本来是把皇上当傻瓜在糊弄的,以为不管在朝堂上还是在勤政殿中,他们都已经完全掌控了局势。也掌控了皇上。没想到,皇上会突然给他们来这么一手。让他们措手不及。连应变的时间都没有,眼睁睁地看着两位德高望重的王爷凭空而降。堂而皇之地进入了权力集团的核心。

“什么目的?”皇上立刻追问道。

看他的表情,我知道他也有点警惕了。就不知道他是不是也跟我一样,想到了几年前发生的那件事。

“你上次去杨府时发生了什么你忘了?你还丢了一条玉带,后来好不容易才哄回来。差点成为一辈子地污点证物。”

这下皇上的眉头都皱起来了,“你是说,他们又会故伎重演,把我灌醉,然后再让我跟云萝…”

“是不是跟云萝我不能确定,反正他们杨家的女儿个个美,最近几年是不是又养大了几个,准备当作秘密武器送给皇上呢?”

听到这话,皇上突然低下头说:“其实我刚刚去太后那里,给我斟茶地,就是太后的小侄女。我也是第一次见到地。”

“喔,难怪你去那么久地,原来是被杨家小美女迷住了。”

“才不是”,皇上急了,“是太后拉着我一直说一直说,说的又是我母后小时候地事情,我也不好起身走。”

我忙笑着说:“我开玩笑的啦,我知道我的夫君不是好色之徒。”

杨家还真是不死心啦,眼看着云萝这颗棋子走死了,现在又想推出新人。我敢肯定,太后长乐宫里的这位美人决不是凑巧出现的,只怕已经守株待兔多时了。只是皇上最近因为不满意杨氏的所作所为,一心只想抬出宗室王来与之对抗。既然要对着干,也就不会那么在意杨家人的看法了,所以,这阵子很少去太后的寝宫请安。

杨家也是黔驴技穷了吧,明知道美女攻势对皇上作用不大,为什么还一而再再而三地抛出呢?

不过认真想来,杨家出了两位皇后,靠女儿的美色享了几十年富贵了。他们会迷信美女政治,也在情理之中。

这时,小翠站在寝宫门外说:“皇上娘娘,已经亥时二刻了,该安歇了。明早皇上可是要五更就起来上早朝呢。”

这个小翠,还是在太尉府贾家的习惯,每天晚上稍微晚点,就会来催我们就寝。早上也是她第一个进来喊我们起床。跟她说了多少次了,这种事,交给其他的太监宫女就行了,何必要她天天赶黑清早跑来?她住在二道宫门外,要五更赶过来喊我们起床,她自己必须四更就起床梳洗。

可她哪里会听,总是说交给别人她不放心。我有时候忍不住说她:“你还说我是天生劳碌命,我看你才是。”

她总是笑着说:“我们主仆俩都是。”

我知道,我们不就寝她是不会走的,只好隔着门回答道:“知道了。你也快点回去吧。”

她在门外说:“等你们的灯熄了,我就走。”

唉,瞧我这管家婆,还非要看我们的灯熄了,她才肯走。

我只得催皇上躺进被子里,自己揭开床前的琉璃灯,一口吹灭了。正要躺下去,门外却传来了嘈杂声。

认真听了听,好像是,云萝的声音?

今天奇了,杨家的人都扎堆似地凑上来了。一晚上,就来了三拨。

只是这云萝,深更半夜地跑来,未免太不可礼数了吧。

皇上也坐了起来,看着门外问:“怎么啦?明知道我们要睡觉了,她们还吵?”我说:“好像是云萝来了,要见您,小翠她们拦着不让。”

皇上又下子躺了下去:“她疯了,半夜跑来吵我睡觉?你叫小翠她们请她回去,有事明天再说。”

我摇了摇头说:“恐怕不见不行。你听听她的声音,真的像疯了呢。”

[本文来自小说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