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要真的在这个时候退位可就糟了。朝廷已经够动荡不安了,怎么再经得起易主?而且换上去的,还是一个十多岁的养猪娃子,那不是拿江山社稷开玩笑吗?

我的皇帝夫君啊,人是很好,就是很傻很天真。

(广告,又见广告:别人穿越都能玩转世界,我变成美女王昭君,却成了妖狐妲己的九世转身,非得历经劫难,身边还得带着那臭名昭著的琵琶精,一路被神仙帅哥陷害,妖怪美男纠缠,书号172522《落雁传说》正在PK中,请各位多多支持!)

(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本文来自小说论坛]

在小说论坛随时随地享受阅读的乐趣!

第七章 第二十五节 超级选秀(一)

因为朝廷官员大换血,很多事都放下了,比如选秀。

当一个人连碗饭都捧不牢的时候,其它的事就会被自动忽略掉。

三个月后,官员的任免调换也差不多了。官帽保住了,饭碗保住了,那些人又开始蠢蠢欲动起来。

每天吃饱了饭总得找点事情做做好消食吧,不然官员们一个个肠肥脑满,人家会说我们大晋的官场好腐败。

这不只是个人形象问题,它关系到我们大晋的国际声誉!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于是,几份奏章呈上去,选秀一事,又轰轰烈烈地提上了日程。

大家一致表示,这是一件已经拖得太久,现在非办不可的大事。怪只怪前面的官员太无能、太人浮于事,这样事关皇家体面的大事,竟然一拖好几年!

不过现在好了。有英明的皇帝陛下的指导,以及各位贤明的大人的亲自部署,这次的选秀活动一定会取得圆满成功。

可惜,在一派紧锣密鼓、喜气洋洋的选秀气氛中,却出现了一个不和谐音,那就是英明的皇帝陛下的反对声。

他的理由是,我的身体不同往常,很容易疲倦,实在不宜主持这样重大的活动。他自己,又是万万不可能亲自主持什么选秀的,谁有那闲功夫啊。

如此一来,皇上就跟那些哭着喊着要选秀的——也就是家里有女儿要塞进宫的——大臣们杠上了

这回,我倒是支持选秀了。反正早晚都得选,那就选呗,谁家爱送女儿进来就进来好了。宫里的房子空着也是空着。给她们住住也没什么,顶多费点米粮。

我们大晋自灭掉吴蜀,统一中国以来。虽然局部地区偶尔也会动荡不安,但总的来说。形势是好地,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了新时代的两大主题。我们的老百姓这么多年不打仗只打粮,宫里多养几只米虫完全不是问题。

连我亲爱地夫君,也就是英明的皇帝陛下,都以当“每天吃饱了就玩蛐蛐地米虫”为最高人生理想。

抛开这些不谈。这几年,宫里实在太冷清了,也确实需要增加一点人气。皇宫本来就该是美女如云、香风拂拂的地方。不能空着一间间金碧辉煌的屋子给老鼠妹妹和小强弟弟做窝吧。

主意已定,我便劝皇上答应选秀。皇上本无可无不可的,只是怕我累着,也怕我心里不痛快。毕竟,宫里要涌进来的可是一个个活色生香地美女。她们天天在皇上面前晃啊晃的,要说我完全不心慌,那也是假的。

只是。到如今我也相通了。这种事,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没有不选秀的皇帝,也没有不塞满女人的后宫。我何不索性爽快点。让这事早点了结了,我也好安心乐意地生我的孩子?

皇上心里其实也清楚。那些有适龄女儿的大臣们是不肯放过这个机会的。选秀势在必行。但他还是一脸担忧地说:“你现在这样,怎么主持选秀呢?真开始选了。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小时候,母后主持选秀,我也在旁边听过,光太监念日程安排表就能念上半天,程序很复杂地。”

张总管在旁边补充说:“娘娘,从秀女进宫验身,初选,礼仪训练,到最后册封,一共有九道程序。整个流程需要三个多月呢。”

我笑道:“我知道啊,我既然准备揽下这档子事,就会先找宫里的老尚宫们打听清楚的。”

皇上不解地问:“你既然知道有多麻烦,那你还敢揽下?你想想,三个多月后,你都快生了,还怎么主持啊。”

我说:“那些催着喊着非要现在选秀地官员,正是瞅准了这个时机啊。三个多月后,我要生产了,那时候他们的女儿正好进来填补我地空缺。他们何尝不知道我和皇上伉俪情深?也就只有这个空子他们可以钻一钻了。若能利用这个千载难逢地机会成功地引诱了皇上,就有可能一举得男,那他家不就发了?”

小翠和山婉还有张总管都笑了起来。

皇上狠狠地白了我一眼说:“少拿我寻开心!你既然知道人家打的是什么主意,还跟他们一起起哄,催着我答应选秀,都不知道你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

我赶紧握住他地手说:“皇上事事都替臣妾着想,臣妾真的很感动。但皇上有没有想过,他们既然一心想钻这个空子,就一定会想尽办法促成此事。皇上又是这么仁厚的人,从不会严辞呵责臣下,他们心里没有了惧怕,就会不断地像苍蝇一样在皇上耳边劝谏。到时候,皇上光是每天听他们絮叨,都会烦死的。”

那些人遇到这种事会用什么方法逼皇上答应,我不用想都知道。最常用的手段就是“车轮战”,一个接一个轮番上阵,像绿头苍蝇一样在皇上的耳边不停地嗡嗡。

那景象端的壮观!奏章与口水齐飞,让皇上脸上的黑线与乌鸦一色,到最后忍无可忍、不胜其烦,只得答应了事。

一番长谈后,皇上终于松口说:“要选秀也可以,但你自己不能亲自支持,那太操劳了。你可以幕后坐镇,至于前台的主持人嘛,我给你推荐一个。”

“谁呀?”

“卫瑾。”

这我倒好奇了:“为什么是她?”

皇上坏坏地一笑说:“她不是号称大晋第一美人吗?有她坐镇,我看那些自以为自己很美的女人还敢不敢进宫来引诱我。”

小翠率先鼓掌:“好耶,皇上,您真是英明神武,聪明盖世。小翠对您的敬仰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

大家长时间鼓掌,经久不泄(对不起,打错了,是经久不谢)。

[本文来自小说论坛]

在小说论坛随时随地享受阅读的乐趣!

第七章 第二十六节 超级选秀(二)

元康元年六月,皇上正式下旨,酌令礼部即日起博选良家女子以充实后宫。

礼部仿先帝旧制,先下书禁天下嫁娶。

那段时间,宫中派出了许多宦官充当招选使,下到各州郡去亲自遴选。

各级地方官员也得到了朝廷的指令,务必要大力协助招选使办好这件事。民间女子有没有“败衣瘁貌以避”,我不得而知。至少,世族之女是很踊跃的,光送进来的画像写真就有上百幅之多。

那些送画像来的人,无非是想越过选秀那一关,直接由皇上御笔钦点。但皇上说了:“为公平起见,朕决定不私自钦点,一切交由礼部统一办理。”

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我终于可以安静地呆一会儿了。皇上未发话之前,可怜我的明光殿都快被那些夫人小姐挤破门了。一个个都想走后门,得到皇上或我的特别垂青,拿到一张直达通行证。

直达通行证没指望了,她们便改变策略,去走卫瑾的路子。于是,卫瑾的碧旒宫整天门庭若市,一下子成了宫里最热闹里最火爆的地方。

这样一来,那两个贵嫔有意见了。有一天她们结伴到我这里来,正巧碰到卫瑾过来向我汇报选秀的进展情况。我听她们和卫瑾说话,言语之间酸溜溜的,明是奉承,实为奚落。

因为,在她们眼里,卫瑾徒有美貌。其实还不是和她们一样,从未得到过皇上的宠爱。卫瑾的品级还不如她们呢,凭什么在宫里耀武扬威的?当然最主要地原因还是卫瑾不得宠。如果卫瑾得宠。哪怕她只是一个没品级的小宫女她们也不敢放肆的。

宫里就是这样,一切以皇上地喜好为转移。皇上喜欢的。大家都趋奉;皇上不喜欢地,再美丽也没有价值。

她们心里自然也怨恨我,把这么重要的差使交给卫瑾而不交给她们,让卫瑾出这么大的风头,得到了这么多人的奉承。收礼只怕都要收到手软了

我先只是在一旁听着,并未出一言阻止。我想看看卫瑾会怎么应对这种情况。

卫瑾的表现让我惊叹。不管那两个贵嫔如何冷嘲热讽,她始终淡淡地。淡淡的笑,淡淡的语气,镇定自若,波澜不兴。我看着她,不由得感概地想:如果当年我不横插一杠子,让她顺利地嫁给了皇上,现在也必是人人钦服的好皇后吧。

听够了也看够了。我才开口说:“让卫夫人主持这次选秀,并非是本宫的意思,而是皇上亲口提出来的。”

两个贵嫔立刻满脸妒意。连卫瑾都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情。我笑着告诉她们:“皇上说,有我们大晋第一美人坐镇。我看那些自以为自己很美的女人还敢不敢进宫来引诱我。这可是皇上的原话哦。”

卫瑾地脸轰了一下红了,两位贵嫔则露出了又羞惭又嫉妒的表情。若论美貌。她们比卫瑾可差得远。

过了好一会儿后,张贵嫔才发话道:“皇后娘娘,以前我跟您提过我表妹进宫的事,您当时答应了臣妾地。”

王贵嫔也急忙附和道:“臣妾也跟娘娘求过堂妹进宫的事。”

有吗?我怎么不记得啊?

我回头看了看小翠和山婉,她们不约而同地朝我点了点头。

好吧,既然我答应过——虽然我毫无印象——那到时候让她们进来就是了,进谁不是进啊。

让我万分不解地只是:这两个贵嫔自己守一辈子冷宫还不够,还要把表妹堂妹也弄进来大家一起守?

我看了看卫瑾,她依旧是那副波澜不惊地样子,空洞的目光无意识看向窗外,对我和两位贵嫔地对话恍如未闻。

那一瞬间,我有一种感觉:卫瑾,并非只是娴雅淡泊那么简单,她似乎已经心如古井,万念俱灰了。为什么?难道是为了她的弟弟卫宣吗?

我心里涌起了一股怜悯。在打发走了两位贵嫔后,我单独留下卫瑾,跟她一起用了午膳。

选秀进行到两个多月后,秀女们开始被陆陆续续地送进了掖庭。

掖庭是给未有正式封号的宫女们居住的地方,在皇宫的西南角。

这次被选入掖庭的秀女有三千人之多,其中的绝大部分,在入宫的第一天就被掖庭令直接发往各宫服役去了。这批人,多是出身低微,姿色也比较寻常的。

剩下的三百人,才是皇上的嫔妃候选人。

因为身体的原因,我只去过掖庭两次,大略看了一下卫瑾交给我的佳丽名册上画了红圈圈的前几十位。

要说呢,这些女孩也算得上是真正的美人了,但跟卫瑾一比,还是差了一大截。

每次想到这点我就会在心里暗笑:皇上那样淳朴善良的人,竟然也会想出这样“恶毒”的主意,这不是挫伤人家的选妃积极性吗?人家本来踌躇满志、势在必得的,结果才一进宫,就见到了一位绝色美人,顿时把她们衬成了庸脂俗粉。有这样的美人在,那她们以后还在宫里混什么?连掖庭令都告诉我,这次培训秀女,是他自先帝以来的几次选秀中最省力的一次。那些初进宫时自我感觉特别良好的美人,一看到卫瑾,马上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一个个乖乖地受训。

她们的受训期是一个月,主要是学习宫廷礼仪,当然也学些歌舞之类的东西。宫里有专门的教引嬷嬷做这项工作。卫瑾则和掖庭令一起,会合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嬷嬷们进行后几轮的筛选工作。

终于,选秀进入了最后一个环节。这时,还硕果仅存的,只有六十人了。

那天一大早,我刚送走皇上,卫瑾就到我的明光殿来了。她看我艰难地挪动着浮肿的双腿,担心地问:“您今天能去现场坐镇吗?”

我笑着说:“你放心,不管能不能,我肯定会去的。这段时间真是辛苦你了,本来该我做的事,结果都让你操劳了。”

卫瑾忙说:“娘娘您太客气了。说实话,有点事做我还觉得日子好过一些。不然,每天坐在碧旒宫里无所事事,人都快发霉了。”

我看着她的眼睛问:“卫瑾,现在这里也没有外人,我想听你说一句实话,你,心里怨我吗?是我硬把你弄进宫里来的,甚至还用了一点不光明的手段。”

卫瑾很认真地说:“不,恰恰相反,我很感激娘娘,是娘娘把我从那种进退两难的处境中解救了出来。”难?”我轻轻地重复了一句她的话。

她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语气幽幽地说:“有些人,见不到反而比见得到好。反正,见了也无益,只会徒增感伤。”

原来如此!我索性纵容自己的好奇心,再问出了另一个疑问:“那容我再冒昧问一句,你,是不是服食过五石散?”

卫瑾的眼睛慌乱地闪烁着,过了一会才低低地回答道:“既然娘娘都看出来了,那臣妾也不敢隐瞒了。是的,臣妾确实是吃那个的。”

我劝道:“那个东西吃了对身体不好。都说吃了能成仙,可是几十年来,我只见过吃死的,没见过成仙的。”

卫瑾的头越发低了:“这个我也知道,可是我戒不了。我也试着戒过,只要一断,我的皮肤就会变得好干好干,有的地方甚至干裂出血。”

我听了暗自心惊。这时张总管在旁边提醒道:“两位娘娘,这会儿该起驾到那边去了。”

我点头。卫瑾忙过来和小翠一左一右地扶住我。我交代了留下看家的山婉几句,就和她们一起走出了大门。

可惜,我最终还是未能亲临现场参加秀女的最后遴选。因为,我还没来得及坐上辇舆,就被一个哭哭啼啼地女人绊住了。

[本文来自小说论坛]

在小说论坛随时随地享受阅读的乐趣!

第七章 第二十七节 白云深隐何时归

那个哭哭啼啼的女人来求告我的时候用的姿势才是让我大吃一惊。她老远就跌跌撞撞地跑过来,然后猛地扑倒在我脚下说:“南风,这回只有你才能救我了,求你救救我!”

如果换了其他人,这样跪在我面前倒也稀松平常。可是,这个人却是全世界最不可能跪在我面前的人。就为了不给我下跪,她这几年几乎不进宫,一直躲在她自己的家里关起门来南面为

她不是别人,就是我的姐姐贾荃。

我自己弯不下腰去,只得让小翠扶起她。看她哭得脸上眼泪鼻涕纵横,我边拿出自己的手绢递给她边问:“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别哭,慢慢说。”

“他昨夜悄悄走了,留下一封书信说要出家。”我一阵心慌,这个他,不会是他吧?

可是另一个声音却告诉我,不是他,却又是谁?贾荃口里的他,只能是他了。

我努力用平稳的声音问:“那封信呢?”

她呈上信,我只看了一眼就知道真的是他了。他的字迹,就算化成灰我也认得出来。

信的字迹并不潦草,比他给我写的字幅还要工整。能用这么工整的字迹写诀别信,说明写信人并非一时冲动,而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

这让我更慌乱了。贾荃见我只顾对着信发呆不吭声,着急地说:“现在只有你能劝他回来了,求求你,去劝劝他吧。”

这时,卫瑾。张总管都在看着我。我只得对卫瑾说:“看来今天我是不能陪你去了,你还是快跟张总管过去吧。一切你自己拿主意就行了,我委托你全权代表。”

卫瑾凑近我耳边问:“是不是齐王出事了?”

我轻轻点头道:“是的。齐王跑到西山的白云寺出家了,现在还不知道剃度了没有我必须马上赶过去。看能不能赶在他剃度之前把他劝回来。选秀的事,就只好麻烦你了。卫瑾低头看了看我的肚子说:“可是娘娘现在这样,怎么去西山啊。白云寺在西山顶上,山路陡峭,娘娘这样地身子。要是出了什么事可怎么办?”

我也担心那,我现在腿肿成这样,连在屋子里走动都困难,何况是去西山。可是齐王的事,我又不能不管.

最后,不顾他们的苦苦相劝,我还是和贾荃一起去了西山。

车子是不能用地,太颠簸了。只能由太监们轮流抬轿子。可是在山路陡峭之处,我坐在摇摇晃晃的轿子里。看着下面地万丈深渊,反而心惊肉跳的,觉得还不如自己慢慢走稳当些。

等我一步一喘。颤颤巍巍地走到西山顶时,已经是日头正毒的中午了。

让人吐血的是。白云寺的主持却告诉我们。齐王根本就不在寺里。

贾荃怒声道:“不可能,他信里明明说要到这里出家地。是不是你把他藏起来了。故意告诉我们他不在这里?”

老和尚还是好脾气地合掌当胸道:“出家人不打诳语,齐王爷是真的不在本寺。”

贾荃急了,冲着老和尚喊:“我不信,肯定是他不想让我找到他,故意叫你说他不在的,对不对?”说到最后,她又哭了起来。

老和尚还是矢口否认。

我想了想,对老和尚说:“好吧,出家人不打诳语,本宫就相信你说的话。那你现在回答本宫,齐王爷昨晚来过这里吗?”

老和尚迟疑了一下,还是点了点头。

我紧追着问:“那么,是来过了,后来又走了?”

老和尚依旧点了点头。

贾荃马上哭着问:“那他有没有说他要去哪儿?”

老和尚低头致礼,不做回答。

估计是齐王交代了他,不让他说的。

我也不为难他,只是问他:“齐王应该还没有剃度吧?”昨晚来了就走了,仓促间,不可能那么快剃度的。而且,也从没见那间寺院是半夜举行剃度仪式的。

老和尚再次点头。贾荃听说齐王还没有剃度,总算宽了一点点心,暂时止住了哭。

我朝寺院外面看了看,只见松柏参天,清幽蓊郁。要是清修,这里倒的确是一个难得的好地方。

再认真一想:齐王昨晚来,那么晚了,山路崎岖难行,他不可能连夜赶回去。而他又没住在寺院里,难道这山上还有别地住处?

我忙叫过几个随从,让他们出去到处看一下,看山上可有别的房子。不一会儿,就有人来报:“娘娘,寺院后面新修了一栋房子,上面还有匾,叫白云精舍。”

是了,这肯定就是他为自己准备的清修之所了。我转头向老和尚投去一个询问地目光。他假装没看见。

好吧,我换一种问法:“这山上还有别的房子吗?”

他答:“没有了,除了白云寺和白云精舍,再没有别地地方可以住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