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衣问:“为什么?”

闵安期期艾艾地回答:“外面打雷,我很怕啊……”

“你不是女鬼么,应当是人怕你才对。”

“可是女鬼也怕遭雷劈啊……”

非衣不愿意再多费口舌与闵安说着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他知道通常再说下去,就会被闵安绕进话里。他掸了掸袖角,走到土炕前睡下,呼吸清浅,且许久不翻动身子,足见严苛的教养。

闵安坐在炕脚抱着肩膀缩成一团,抖抖索索了一刻,他见窗外不断划过亮惨惨的闪亮,忍不住将头扎进双肩里,低声说着:“妹妹不怕,妹妹不怕,哥哥在这里。”小声啜泣了一会儿,倦意袭上心头,他抹干眼泪,抓起炕上的一块软布枕头,轻手轻脚走到非衣厢房里的衣柜前,拉开门缩进了身子。这是他常用来躲避雷声躲避光亮的地方,如今被非衣占走了屋子,他还是熟门熟路地摸来了。

衣柜里有淡淡的熏香味,像是非衣身上的那股气息,薄而清凉,安抚人心。闵安缩在三尺见方的隔板上,觉得四处都妥实了,黑魆魆的感觉将他包裹得很好,他才慢慢地睡着。

土炕上的非衣睁开眼睛,听着闵安细碎的呓语逐渐停了下来,仍然了无睡意。他听见闵安低声说过“哥哥”“妹妹”的话,即使不愿意动心思去想,也大致猜得出来闵安身上遭遇了变故,极有可能是在这样的雨夜里,失散了他的妹妹。

闵州闵家,最显赫的官宦世家,据户籍记载,当朝曾育有一对龙凤胎。长子为兄,叫闵聪,次女叫闵安,长得聪明伶俐,极早就被定了娃娃亲……非衣心里念着从户部里看到的档案,淡淡皱起了眉。女娃才叫闵安,长相与兄长相近。可是看他身边衣柜里的人,明明是男儿身,却叫着妹妹的名字……

窗外响起的砰砰咚咚敲击声打断了非衣的臆想。非衣看向窗台,一道纤长的影子映在上面,在问着:“有人么……有人么……”

非衣不想再生事,冷着脸不答话。花翠的声音又传过来问:“没人的话,那有鬼进来了么……”

至此,非衣完全相信了花翠所说的“老爹身边没有一个正常人”这句话,因为来人花翠根本不问前因后果,只问有没有鬼,也是异常人一个。他听花翠叫得不休不饶的,拈起花种子弹向了窗台,在窗纸上发出扑的一声轻响。“他睡了,明早过来将他提出去。”

花翠敲窗的手一顿,顺势理了理头发。她轻轻问道:“那么,你们是睡在一起了?”

非衣有些后悔多管闲事答了花翠一句。外面花翠仍在细声细气地问:“你们是怎样睡的?她在哪边?左边还是右边?或者……是上边还是下边……”

非衣决定一定要睡着,他摒弃了耳边的声音,开始潜心入睡。

没听到回答的花翠纳闷地转过身,走向了自己的屋子。她边走边想,难道是她说错了什么?安子穿着束甲,睡在非衣身边,可千万别被打着胸了啊!

到底她睡在哪一边呢?

真是好奇死了!

阿花的贡献

雨过天晴,气息清新。半夜突发的离奇呼喊夹杂在冷风冰雨中,被巨大的雷鸣声吞没,并没有惊动整个黄石郡衙的人。当门吏敲响卯初一刻的头梆时,整座郡衙开始苏醒,按部就班地进行运作,除了沉睡不醒的闵安。

洗漱完毕穿戴一新的非衣打开衣柜门,看到闵安抱作一团缩在隔板上,毫不犹豫地推了推他的肩膀。闵安搂着布枕头翻个身又要睡,非衣在手上运劲,拉住闵安的衣领,将他拎出了柜子。

闵安睡功了得,在非衣手上挣扎两下,如同一条脱水后摆尾的鱼儿。非衣见他脸上还带着没有干透的泪痕,淡红薄唇紧抿,似乎在无声诉说着昨晚的委屈,手里的力道终究有了偏差,松了一下。闵安趁机落到地面上,将头搁上土炕脚踏,调整姿势又睡了过去。

非衣坐了下来,看着脚边的一团,没有说话。既然占了他的屋子,惹他眼嫌,他只能安静等着闵安醒来走开。

花翠一阵清风般地袅袅走过来,在窗口处唤道:“安子,该起身了。”

闵安动都未动,非衣更是不动。

“阿花昨晚被雷劈死了。”

闵安突然睁开眼睛,爬起身来,用枕头抹了下脸,匆匆走出门外。阿花的栏圈在师父吴仁那边的厢房前,顶上没有棚子遮挡,平时木门关得也不够严谨,吴仁班子三人任由阿花跑出去闲逛。黄石郡衙残破不堪,烂木柱镶着墨板,废椽子修饰红檐,破门破窗户不计其数。本来两三年来也很少有乡民告状,毕斯坐在公堂上闲得都快成了长草的泥菩萨,终于等到一桩正儿八经的田产纠纷来临,怎么不让他抖擞一把精神。他正大摆阵势升堂时,阿花轻巧出了圈门,一路经过边院、二堂、穿堂、大堂后门,径直找到了公堂公案前。它抬头一看都是熟人,自顾自地这里拱一下那里拱一下,把好好的一场威严而又盛大的公审搅黄了。闵安当时正在笔录,不等毕斯骂人,他就丢了笔跳起来到处抓猪去了。

历经过一次公审风波后,阿花被毕斯禁了足,只准在边院出入。

可是闵安没想到,这小小的一方天地,终究也没保住阿花的命。他像是丢了魂一样站在栏圈前,拈香看着菜叶稻草铺垫的猪窝,半天忘了将三炷香插进石窠里。非衣从窗口望出去,突然想起了闵安说过的话。闵安说过,经他豢养的动物都是有节操和灵性的,比如阿花,知道跑出去排泄,保持着草窝里的干净。有时师父打他打得狠了,阿花还会哼唧几声,让师父的怒火转移到它身上。

“阿花是我的拜把子兄弟。”闵安抬起头,失魂落魄地瞧着站在窗口的非衣,“它的祖籍是黄石坡,方圆十里都没有哪只动物能长得像它那样威武,我问过师父,师父也承认阿花是珍稀品种。”

非衣看见闵安难受的模样,勉为其难地接了句:“所以你就捡了回来?”

闵安回答:“我一般不出手,一出手就是逮着珍稀品种捡,你也是。”

非衣弹了一粒石子出去,将闵安的额头弹出一个包,再关上了窗子。闵安揉着额头,嘀咕说道:“好歹接句话呀,让我问清楚,你这珍稀品种到底是何方神圣再生气也不迟……”

他显然已经忘了将非衣与一头猪做同等格调比较的事儿了。

午饭时,还发生了一件事让闵安难以接受。比阿花遭雷劈死更残忍的是事情就是,通过现场痕迹勘查,花翠敢肯定昨晚闵安穿着白衫子,拉着一道鬼影子直奔非衣窗口而来时,极大地惊吓了阿花。阿花慌不择路跑到空旷院子里,才被一道闪雷劈中的,可是刚跳过低矮院门飞过阿花身前的闵安却没有任何危险。

当然这还不是最残忍的事情。

闵安痛定思痛,决定要配合师父治好自己的怪毛病。待他心怀愧疚之情转到厨房外的大通间准备进午膳时,却发现桌上多了一道烤酱汁猪的大菜。

小六已经听说过昨晚闵安扮鬼惊吓茅十三的故事,还有阿花的不幸,所以吃起大菜时非常卖力,以此来报复闵安的惊吓之仇。其余衙役争先恐后朝着阿花的残骸落筷,闵安看着餐桌欲哭无泪。花翠围着围裙端出一碗青菜黄针汤,低头在闵安耳边说:“这道烤猪是为小六做的,给他压压惊,再说阿花死了也没多大用处,不如装进大家肚子里,还能代你赔个礼。后面那截你夜闯非衣香闺的事情我就没说了,给非衣留个面子,也给你留个余地。”

闵安这才想起来抬头找非衣,问道:“他人呢?”

花翠答:“刚喝了一碗粥就被毕大人叫走了,听说是死了一个村民,叫非衣过去鉴定下伤痕,你也知道除了非衣,整个郡子没一个道上的高手,打杀方面叫他看看总不会错——”

闵安连忙抓起花翠的手巾擦净嘴朝外走:“两三年才出一桩命案,是大案子,我得去看看。”

村民穿着齐整的短衫长裤及草鞋躺在一块门板上,散着一股子烟火气。尸体是由路过的庄稼汉抬过来的,出事现场在黄石坡,由于人来人往,已经被破坏了痕迹。非衣站在穿堂里看了一眼尸体,已经估测出了个大概,问毕斯:“大人以为如何?”

毕斯摸着小胡子推断:“昨晚打雷下雨,闹得十分厉害,本官看这人多半是被雷劈死的。”

背对着毕斯的非衣皱了皱眉,却没有点破什么,只是顺意说道:“那就按照大人的意思来判决吧。”他不想搅进案子里,就准备这样不显山不露水地将麻烦事推了出去。

毕斯欢喜说道:“非衣认为本官是对的么?那就好,那就好……”正说着,闵安已经匆匆走过来,低头围着尸体转了一圈,再蹲下来细细查看死者口鼻、四肢情况。

毕斯揪着眉毛看闵安忙来忙去,最后,闵安站起来躬身施礼,说道:“恭喜大人不日就要破除茅十三那一伙匪贼。”

毕斯有些不悦:“小相公这又说的什么话?死了个人怎么扯到茅十三那伙人身上去了?”

闵安恭敬道:“大人是要听真话还是假话?”

毕斯吹胡子:“当然是真话。”

闵安挽起袖口,遮住了自己的手指,才揭开尸体上短衫说道:“通常被雷劈死的人一定会在身上留下焦灼烫伤的痕迹,即使是在最隐蔽的嘴里,也会有股烧灼焦味,决然不会像这个人一样,身上肌肤完好无损,还能穿着整齐的衣服。再者这人七窍并未流血,掰开他的口舌一闻,没有焦味,只有烟火气,鼻腔中可检验到烟灰,由此可推断他极有可能是被大火活活熏烤致死的。”

毕斯久久不说话,考虑着闵安所说的可能性,第一次遇见人命案,他也没有能够依循的经验,所能依靠的也只能是眼前的小相公了。毕斯迟疑道:“小相公一直跟着吴先生出工,学了不少他的本事,本官也是相信小相公的,只是这人的死,该怎样证明?”

闵安料到毕斯会有此问。他唤人去厨房取来加热的芝麻末,捏在手里朝着尸体的嘴巴及手腕处一吹,马上就有芝麻末黏在嘴唇四周和腕节上,比起身体其他的地方显得密集了许多。闵安拍了拍手说道:“这人嘴巴里没有烟灰,鼻子里却有,所以我想他是不是被人封住了嘴巴,用来阻止他呼救。他的手腕被捆住,大火一旦烧起来,热气熏过来,就会烤炙他的皮肤,那些被捆绑堵住的地方,体内油脂散不出去,必然会凝聚在一起,即使人死尸冷,依然能附着热芝麻。所以我向大人推断,这人一定是被人有意捆绑起来,活活烤死的,却又被抛到黄石坡,做成一副被雷劈死的假象。”

毕斯听后点头:“小相公言之有理。”他搔了搔额头,看看一旁站得十分镇定的非衣,又问:“非衣可认同他的话?”

非衣答道:“他很聪明,还能验尸,大人知人善用,手下无弱兵,是百姓之福。”心底却有些暗暗惊异,原来闵安验尸、推断案情时,并不像平日所表现出来的那样软弱糊涂。

非衣的官腔说得很地道,四平八稳地点到各方面,由他那种淡淡的口吻说出来,不会让人生出一种恭维之意,不着痕迹地夸奖,更是让毕斯受用。

毕斯心下熨帖了不少,又问:“那——小相公先前说的,茅十三那伙人又是怎么回事?”

闵安再恰到好处地开口提醒:“大人请看,这人染了绿眉毛,中宽边窄,正是茅十三一伙的标志。茅十三对外自号‘绿眉好汉’,团伙中染色越深,代表地位越高。从这人眉色来看,他极有可能是匪贼里的二当家,我先假定他就是二当家吧。现在二当家曝尸荒野,被人用不着痕迹的方法杀死,可见匪窝里没了茅十三坐镇,已经发生了内讧,凶手是个心思较精巧的人。大人这时抓住机会打过去,抓住凶手结案,一举端掉匪贼老窝,更是锦上添花的事情。”

毕斯听得点头:“那你先处置好与茅十三约定的文书,随后按照你的法子去打匪贼。”说完,他就吩咐其余衙役挪走尸体安顿,并拿出官印交给闵安。

闵安收好官印,看到非衣站在一旁,低声说:“大人害怕讨伐匪贼时没有高手保护他,所以才三番四次地迟疑。不如非衣跟着大人出使一趟吧,我保准大人付给非衣多多的赏银。”

非衣回道:“银子我多得是,要我给你多少,才能让你闭嘴不再来找我的麻烦?”他吝啬瞥上闵安一眼,径直走开了。

闵安见出动非衣的要求再次落空,叹了口气,焉答答地走到偏厅,一进门,他就恢复了该持有的面容。茅十三坐在一张椅子里,愁眉苦脸的,着实被昨晚那场女鬼索命的事情吓得不轻。

闵安依照道上的规矩,给茅十三备酒压惊,并出示一封盖了官印的约战书,约定十日后黄石坡一战,与茅十三讲定若战败,他必须连人带手下听从毕斯的处置。毕斯也会请一名高人来为茅十三做一场法事,驱散他身上的邪气。

闵安的文书里有个巧妙之处,若是他当面询问茅十三的手下在哪里,茅十三必然不会出卖自己的兄弟们。但是闵安以文书约战的形式提议与茅十三公平打一场,茅十三必定会带着所有手下出战的,到时只需闵安辅助好毕斯一网打尽匪贼就行,还能让茅十三输得心甘情愿。

茅十三经过昨晚那一惊吓,早就臣服在女鬼功力之下,哪有不答应的。再说他平生只服英雄气概,听见闵安说,毕斯要与他公平一战时,嘴里早就大呼起“好,这才是好汉的样子!”

至于毕斯那边,闵安经过两次游说,已经让毕斯完全听从了他的主张,也就是先放走茅十三,再约战,趁着胜利时机招安,妥善处置好茅十三那一伙人。

茅十三走后,闵安坐在偏厅椅子里,脸上熏起了一些酒气,像是新开的桃花那样红艳。他捧着脸,正在想着该怎样打动非衣随毕斯去黄石坡一趟时,非衣已经一脚踏进了大门。

非衣站在闵安身前,袖口透出一丝淡淡熏香,惹得闵安神颈偷偷去闻。“你还不消停?”

闵安抬头问:“怎么了?”

“我的窗前为什么多了一块坟包?”

“那是忠义阿花的埋骨地,生前为我挡骂消灾,死后为我证明被雷劈死的惨状应该是怎样的,它做了那么多的贡献,我就不能立碑纪念它么?”

非衣这才明了闵安当场看了一眼尸体,就马上判定那人不是被雷劈死的原因了。他根本没有联想到阿花死后所做的贡献上这些奇奇怪怪的门道上来,就在当时,他还有些惊讶闵安的洞察力竟然那么敏锐,简直要追得上昌平府的萧知情了。

非衣没有与闵安多费口舌,他赏了小六一锭小银子,小六就替他把事情办好了,直接将阿花的骨头坟包移到了猪圈里。小六哼着小曲压好土时,心血来潮,自作主张地为阿花立了一个木头碑,写道:一只好猪,死得其所。

非衣的银子是毕斯外出一趟换开的,最早时他给了毕斯一张作为食宿费用。这之后可谓钱源滚滚来,谁也不知道非衣到底随身携带了多少银票,能兑换出多少银两。所以每次非衣一出现的地方,必有公门里的人迎来送往,极尽所能侍奉好他,导致闵安想再次请动非衣出门办趟差事就变得难上加难。闵安本想冲到非衣窗前与他理论阿花骨头坟的问题,再趁机游说下差事,可是等闵安走进院子,却发现里面已经稀稀落落站了两三个衙役,正在培土稳固花架,花架上还吊着五个竹片记事牌,写得很清楚:

辰时一刻毕斯大人约定公子喝早茶。

巳时公子翻晒干花干草,闲人勿扰。

未时花翠进献莲子银耳汤,小六、小甲、老班头全程护卫,闲人勿扰。

戌时萧庄二小姐第三次约公子看星星看月亮,预先备好纸伞茶水瓜子,若邀约失败,可赠送给萧小姐讨要赏银,闲人勿扰。

今日院内当值顺序:小六、小甲、老班头。旁人预约应当在三日后,逾矩者诅咒死一户口薄,并附带值守茅十三夜班草签一根。

艳福不浅

午后,闵安见不到非衣的面,无奈转回了自己的吏舍,等待得闲的花翠进来抹粉、更衣。花翠外出买熬汤食材前必然会重新将自己收拾一番,觉得满意了,才如一朵妖娆的春花一般婷婷袅袅走出门。闵安想着非衣喜好花草,以养白骨开奇花著称的黄石郡肯定有些奇特种类,如果他托花翠去市集上向老农打听下,兴许能搜集到非衣没有的奇花异草。

不多久,花翠走进门装扮,见到闵安杵在一旁,笑啐道:“怎么今天对姐姐的花粉不过敏呀?”

闵安怎么可能没反应,他将袖子放开,连打几个喷嚏。花翠每次出了厨房,一定要把全身擦得香喷喷的,祛除油烟气。闵安与她一起生活了几年,还是受不了她的满身粉香,后来想了个法子,将姜片、白檀、清菊混合在一起做熏香片,每日早起晚睡之时,涂抹在鼻底,间歇时还喝凤尾茶,整治了两年,周身也落得一些清雅的香气,才能压制住花翠的粉香味道。

闵安从师父收藏的书籍里挑选了两三种花草图样,用笔拓下来,将画纸递给花翠,说了说请求。

花翠摸摸闵安的脸蛋,笑道:“哟,你对非衣的事情倒是蛮上心的,难道也看上他了?”

闵安慌得脸红摆手:“我是男人,怎能喜好男子。我是有求于非衣,才想投其所好,让他答应我的要求。”

花翠挎起篮子又笑:“你是求他把萧庄的小姐让给你吧?”闵安抿唇不语,回想起萧宝儿不分场地不分时辰抱着他不放的往事,着实有些难为情。他那张白皙的脸庞更像是染上了一片桃花红霞,竟透出几丝羞涩。花翠伸指点上闵安额头笑啐一句:“呆头鹅也想约姑娘看星星看月亮么?”说罢扬长而去。

屋子里的闵安松了口气,嘀咕道:“萧宝儿就是一个小霸王,我躲她都躲不及,还敢约她看星星看月亮?我是高兴她终于不来找我了,将祸害转移到非衣身上。”他觉得轻松异常,极高兴地趴在桌上着手绘制长木战车图纸,预备在十日后与茅十三的约战中使用,确保他的长官毕斯稳赢不败。

傍晚时,花翠回来带来好消息说,黄石坡下真的长着一株“紫美人”花树,采摘来花瓣塞进枕里可以安神助眠。闵安一听是黄石坡,属于萧宝儿时常出没打猎的地盘,央求花翠第二天与他一起去。花翠却以路远日头大会晒黑做理由,拒绝了闵安。

戌时夜幕有星无月。闵安拿着战车图纸给毕斯过目了,商妥好细节才走回吏舍。路过边院时,他习惯性地抬头看看师父那边的厢房是否燃上了灯,却发现了一道熟悉的背影站在非衣紧闭的窗前。

一个头戴珠玉流苏小花帽,身穿水红纱裙的姑娘正拿着鞭子抽打院子里的花架,嘴里带着哭声:“公子带我回去嘛!我要去看姐姐!”

闵安一听到萧宝儿的声音,连忙弯腰压低身子,擦着低得不能再低的矮墙边儿走。还没捱过转角,萧宝儿就提着鞭子跃出门来,喊道:“闵安,你给我站住!”

闵安哪能站得住,跑得比兔子还快,专拣夹院之间的小弄堂钻,衣衫上不可避免蹭上了一些青苔土坷。萧宝儿是有些拳脚功夫的,时常纵马打猎,身手练得比衙役还要厉害。闵安眼看快要钻到出口了,萧宝儿从旁院堵他,抵着他后退,将他堵在了夹院两壁之间。

闵安一看萧宝儿涨得通红的脸,立刻站定稳住脚跟,果然被萧宝儿疾驰而来的身影快要冲倒了。萧宝儿紧紧抱住闵安,摆头哭诉着,将满头无比璀璨的珠玉流苏晃荡在闵安的眼前,着实耀花了闵安的双眼。

“我十分想念姐姐,你带我上昌平府好吗?公子不愿意见我,更不愿意带我回去。”

闵安夹在两壁之间,被萧宝儿抱得死紧,动作不大灵便。他抬手拍拍萧宝儿的后背,想帮她顺气,可又发现她根本就是趴在他的胸前,做着一副小狗舔食的姿势,他再一掌拍下去,估计就能让她见到地底了。

闵安抬着手杵在半空问:“非衣是昌平府人么?是哪家的公子?”

萧宝儿因思念姊妹心苦过度,从闵安胸前哭倒在他的腰部上,哽咽道:“公子来头可大了,我们萧家都不敢动他,姐姐都得看他的脸色。”

闵安听着了关键处,哪还敢动,让萧宝儿像往常一样抱着他大哭一场,问道:“萧知府萧大人算是昌平府最大的官了,还要看非衣脸色?那他莫非是楚南王家里的?”

萧宝儿抬起哭得梨花带雨的脸,跪倒在闵安面前,向他看着:“你还别猜了,是要害我被爹爹打吗?姐姐写信过来,特地叮嘱了,不准泄露公子的身世。公子本来就生得不近人情,惹得他心烦,他还有更厉害的手段对付我们萧家,再说他顶上还有个世子撑着腰,那也是个不好相与的人物……偏偏姐姐又被世子捏在了手里,成了什么家臣……”

萧宝儿一连三年没见到亲姐的面,被萧老爷管制得极严格,不能出黄石郡。时间一长,正值十五六岁年纪生喜爱玩闹的小姑娘怎么受得了。萧老爷还宠着萧宝儿,对她三番两次要上昌平的举止可是不能容忍的,为此打了她多次。萧宝儿自小失了母亲,对唯一的姐姐极为依赖,所以她想找到一切能避免受罚的方式去昌平府。

闵安平时被萧宝儿缠了多次,知道她的心结,对此他也无能为力,只能耐着脾气安慰。萧宝儿叫他不要猜测非衣的来历,其实他已经差不多猜到非衣的底儿了,只是缺少证据去证明。

萧宝儿哭倒在地,把脸藏在闵安腰下的长衫里,顺便用布料抹了下眼泪鼻涕。弄堂出口那边,伸出了小六小甲的头,他们朝着闵安与萧宝儿一站一跪的地方瞧了瞧,将手里的灯笼举高照得清楚些,眼睛突然就变直了,过后又互相递交了个了然的眼神,再徐徐收回脑壳。

闵安猛然也醒悟过来,萧宝儿在他身上滑溜着哭倒,远远看去,先是“舔食”了他的胸,再是腰,再是双腿根部,那些姿势可谓暧昧之极。

闵安心急火燎地将萧宝儿打发走,还没躲进吏舍里,小六等人就围住了他,塞给他一些瓜子干果,说道:“小相公艳福不浅呐,非衣公子刚拒绝了萧小姐的邀请,萧小姐转头就跑到小相公怀里去了,伺候了小相公一回,那销魂的滋味惹得哥几个眼馋。要不小相公给说说中间的曲折,让哥几个过过耳瘾?”

闵安端起架子呵斥小六等人,想将他们吓走。他们反过来向闵安讨要瓜子干果的赏银,理由就是闵安撵走了萧宝儿,让他们备用的小茶点白废了。闵安不情不愿地拿出工俸给了小六等人,小六还嫌弃他太慢了,跳过去赏了他一栗暴。

闵安怎能忍下这口气,马上一掌击出,打中了小六胸口。他自小跟随吴仁学得武艺傍身,拳脚虽然比不上总镖局出来的花翠,对付寻常的角色可是绰绰有余,小六自然也不在话下。小六也不肯吃亏,再跳过去与闵安打斗,引得周围的衙役哄笑。

正在睡觉的花翠被吵醒,抄起一根压被絮的竹杠就走了出来。她横扫一杠,将所有人扫出吏舍院门,站在大门口说道:“再吵着姑奶奶睡觉,小心命不保!”

等夜色笼罩大地,闵安才敢偷偷摸进院门。他觉得明早要去探一探黄石坡的紫美人花,有必要磨出一把柴刀开山劈路。

花翠睡了半宿,院外光线惨淡,窗台下反射了一点冰凉的冷光,还有些霍霍的声音,听着怪瘆人。她披衣起身,走到院中,朝闵安后脑一拍,愠怒道:“大半夜的还磨刀,不能点个灯吗?”

闵安委屈道:“点灯又碍着你的眼了,你睡得不好。”

花翠叹气请小祖宗退到一边,三下两下就将柴刀磨好,还给他上了油蜡。院外丢进一个打更的竹梆正砸中闵安的头,接着传来小六的声音:“大半夜的还磨刀,吓死人,就不能点个灯吗?”

闵安将竹梆捡起来,揉着头去睡觉。天明时郡衙必须打梆报时,他匆匆穿过宅门、穿堂门、仪门、大门,在云板及梆筒上乱敲一气,提前将毕斯等官吏唤醒。毕斯看见小六惯用的竹梆留在过道里,大骂了小六一顿。

小六值守一夜,本该退到狱内住所休息,无端被骂受了冤枉气,将闵安与他争斗的点滴记恨在心。他和闵安一样,在郡衙里身兼数职,各县的文书传递也是他经手的。跑腿时,他还知道一则重要的消息,不过没有对闵安说明。

辅国监政的楚南王之子,已领世爵在身的世子李培南私服出游,来到楚州几座有名的郡县狩猎,各级官衙备好府邸迎接。

黄石郡狭小,所治民户不过三百户,没有人力物力养缮驿馆,哪里还去寻得一个好府邸预备世子光临。毕斯发愁此事,想和闵安商议,却听到小六说闵安去了黄石坡。

一场惊山动猴的邂逅

小雨霏霏,花草淡香,黄石坡上没有一点虫叫鸟鸣。

闵安用柴刀开路,齐腰长的深草窸窣作响,不知从哪里跳出一只金黄色毛发的小猴子,挂在树梢上一荡,取走了他的帽子。闵安掰下一根树枝戳小猴子,它也学他的样,用树枝戳他,将他的头发戳散。没了帽子的闵安只能任由一头黑发如乌云般披下,他走到黄石坡顶,费力地扒在树根上,伸出柴刀去砍紫美人的花枝,将仅有的一株捏在了手里。

突然旁边闪出一道黄色的影子,如圆球一般晃荡过闵安眼前,头上还戴着他的帽子。闵安受惊,抓起柴刀去砍来袭物,突然想起是刚才那只小猴子,马上又收了手。他的姿势本是不易稳住力道,又被惊扰了一次,脚下难免疏忽了一些,不禁朝下滑去,多亏他松手丢了柴刀,牢牢抓住一截倒生的树根才避免继续滑落。小猴子戴着帽子拍手吱吱叫,闵安挂在山坡上哭笑不得。猴子低头看他,帽子被吹落,它追着帽子跳下来,正好压在他的手臂上。树根难以承受重量,松脱开来,闵安和小猴子一起滚落下去。小猴子还没成年,在石头崖壁上找不到树枝攀援,惊得吱吱叫。闵安于心不忍,将它护在怀里,再抱着它重重跌落地面。

闵安吸了吸气,背部传来一阵巨痛,比起师父的棒槌敲打可厉害多了。他撑起腰身,将自己挪到一边的石头上搁着,对着呆站在一旁的小猴子做了个鬼脸。小猴子跑开捡起闵安的帽子,戴在自己头上,突然吱吱叫着,蹿到闵安背后,只从他肩头露出一点蓝汪汪的脸注视着远方。

闵安抬头去看,发现山路那头走来一支豪华马车队伍,车头插着锦青丝绣金龙旗,正迎风猎猎作响。车辕车身垂幔无不精致,随侍穿着一色锦袍,系着白玉章星腰带,笔直坐在马身上,目不斜视。领头的侍卫长得尤其英武,背缚着一个玄色锦帛剑盒,上面按了一道金漆徽印,显示出此利器的出处不凡。闵安看不到车厢里的人,但他辗转在外多年,练得多少有些眼力,当即就看出这支马队排场不大,勃发的王家气象却是独一无二的。

闵安考虑再三,背部实在是太痛了,迫使他不得不向这样威严的队伍求救。“诸位侍卫大哥,能否借在下一匹马?在下还要去前面的黄石郡衙赶差事。”他摸出怀里的镶铜木条牌记高举过头,用以表示他说的身份是真的。

整支马队没有人看他一眼,当他如路边草芥一般,除了打头的侍卫长。那人稍一停滞,身后的队伍就有了一丝迟缓,马蹄却依然不乱,足见平日严苛的训练。车厢里传来一道冷淡的声音:“不用停。”促使着马队径直走过闵安面前。

小猴子从闵安身后跑出来,看看马车消失的山道口,又回头看看痛得直皱眉的闵安。闵安朝它努嘴:“呶,呶,去那边拣根棍子来,棍子听得懂么?”

闵安抓起手边的细枝条砸小猴子,小猴子依葫芦画瓢,也抓起木棍草枝等物丢过来。如此互砸了一刻,闵安长衫与罩衣上都溅上了泥巴,其中还有一些绿草坷垃跑到了他的头顶上。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小猴子丢完了身边之物,回头探到了闵安想要的那根黒\\\\\\\木树干,双手拖抱过来,就待费力砸向他。

一阵不急不缓的马蹄声传来,打断了小猴子的动作。小猴子戴着帽子跳上树,想想不通,又跑到闵安身后躲起来。闵安好不容易够到了那根黒\\\\\\\木树干,支撑着站起。才勉力走了两步,树干折断,他重重跌向了路边水洼,溅了满身的黄土泥巴,白皙的脸上也抹上了一些污秽水渍。小猴子见他与自己差不多是黄色“皮毛”了,拍手吱吱叫。

刚才经过的马车队伍跑回来一人,正是领头的侍卫长。他跃下马,向坐在地上的闵安抱了抱拳,说道:“在下厉群,敢问一事,阁下手里拿着的可是紫美人花?”

闵安低头一看,这才发现经历过这么多的波折,他的左手还紧紧攥着那株紫美人花枝。那是他用来请动非衣出马的筹码,被他看得比命还重。

侍卫长厉群说道:“我用这匹白马换阁下的花,可愿意吗?”

闵安连忙摇头:“只有这一株了,不能换给你。白马我可以不要,反正等天黑,总会有人来寻我回去的。”

厉群踌躇一下,翻身上马,朝着来路奔去。闵安试着挪了挪腿,没法站起,又得诱使小猴子砸他更粗的一根树干。就在他与小猴子熟练地互砸时,刚才那顶气象威严的马车缓缓驶回来了,在蒙蒙细雨中深沉得醒目。同时,车内人也将全身脏乱的闵安与一头蓝脸猴子砸得乐此不疲的傻样子尽收眼底。

马夫停稳马,打开黑檀车门,铺上脚踏,再低头退向一旁,始终没有抬起眼睛。

一截紫袍衣摆先出现在闵安眼前,紧接着是一件拂散开来的罗纱蔽罩,下车的人长了一张俊美至极的脸,双眼如墨,唇若紫绸,堪堪看了闵安一下,就让闵安凝住了呼吸,大气也不敢出。

闵安知道自身脏乱不堪,忙抓下头顶的那些杂草土坷,勉力侧卧在水洼旁,无论他怎样调整手臂,都形成了一种蝼蚁之民应有的匍匐在地的姿势。

紫袍公子站在闵安面前,脸色如冰雪一般冷漠。见闵安再也不动,他取出一块雪帕隔住手,微微弯腰向闵安伸去。闵安闻到随之降下来的冷淡熏香,还有一股淡淡的气息,以为他要扶起自己,不禁呆滞一下。那名公子只是取走了闵安手上的紫美人花,用雪帕小心包着花枝,避免了闵安掌中的脏污。他看都不看一眼闵安错愕的表情,径直上了马车,吩咐马夫继续走。

闵安见唯一的花枝被拿走,忍不住喊了起来:“世子既然拿了我的花,就应当拨出一匹马抵偿我!”

车厢里问:“你知道我是谁?”

闵安恭声说道:“锦青龙旗是楚南王府御用的徽志,除了世子出行,其余王公大臣皆不能采用相同的制式。在这偏野之地,让我等乡民有缘见到世子尊颜,实在是三生有幸之事。”

车厢里,李培南再问:“你既然知道我是谁,为什么先前还敢拒绝我的要求?”

闵安低头道:“乡民一时驽钝,忘记这楚州一草一木皆是世子家产,斗胆推了侍卫大哥的换花要求,还望世子恕罪。”

李培南没有再说话,敲了敲车门。车夫马上甩了下缰绳,催动马匹前进。

厉群将马匹让出来交给闵安,伸手拉了他一把,低声道:“还没有哪个人见到世子竟是这样的不恭敬,阁下的身子实在是脏得紧呐。”闵安脸红讪笑一下,道声谢,站在山道旁等着马车队伍离开。他将长衫洁净的一面反铺在马身上,趴在白马上回到了郡衙。小猴子从草丛间蹿出来,戴着帽子吱吱叫着跟在后面。

毕斯正等在了大门前,看见一身落拓的闵安回来,也没问他的伤情,而是忧心忡忡地说了李培南此次来怕是不简单,黄石郡又没有像样的宅院款待他。

闵安趴在马上忍痛说道:“大人勿要忧虑,我在山头看到世子的龙旗朝东方去了,可见队伍已经出了黄石郡,不会在大人这里落脚了。”

毕斯喜上眉梢,想想又问道:“那世子路经楚州各州县,到底是个什么用意?”

闵安用心想了想,联系这三年来楚南王颁布的加强各级县治州治决议,说道:“世子不是爱游玩狩猎的人,此时来各地州县走动,可能是与楚南王的朝政决议有关。或者说楚南王在朝政上要有一番大动作了,先派出世子来试试各地反应。”

毕斯惊立:“王爷再有动作,那就是夺取——”他看到非衣走了过来,猛然记起此地还有第三人,连忙把“皇权”两字咽下嘴。

闵安本想微微一笑应和毕斯的推断,却被伤处痛得扯了扯嘴角,等到一身锦袍的非衣翩翩走到跟前时,他才开口问了句:“非衣觉得大人与我的推断正确吗?”

非衣淡淡道:“不可妄议朝政。”

“大人身在公门,责任一方百姓,怎能不推断朝政决议,替自己的子民做出有利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