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南持剑拍了拍闵安左臂:“不用管他,听进去了么?”

“痛啊痛啊。”闵安跳到一边吸气,注意力根本没放在李培南的叮嘱上,嘟哝着,“一家人都是个怪脾气,有话就不能好好说么。”

李培南抬眼看过去:“好好说你能听得进去?”

闵安站着想了一会儿,心里想,也对,只有师父、翠花、玄序的话我才听得进去,因为他们和其余人不一样嘛。他的心思无意被牵发开来,想到了玄序身上,令他低头微微笑了笑,一抹白皙的脖颈露出领口,配着他的这副儿郎羞态,实在是看得李培南直皱眉。

他冷声问:“你又想起了什么?”

闵安擦净了脸色道:“没什么——公子冷么?”

李培南转过脸不说话。闵安踌躇一下,捂着披风想走进花厅继续睡。

李培南下令道:“留在这里,陪我守夜。”闵安走到他身旁,伸头朝穿堂外看了看,黑漆漆的,隐约映照过来一点灯光。

闵安问道:“这有什么好守的?”依然得不到李培南的回答。他低头看了看,李培南坐得笔直,容颜迷散着一层朦胧的月色,在膝上摆放着寒光凛冽的长剑,像是看守满院冷清的孤王。他的心底软和了一下,陪着李培南值守了许久,最后熬不住睡意时,他干脆顺着椅背滑坐下来,靠在李培南的身后眯了一会儿眼。

迷迷瞪瞪时,一只手掌放在他的发顶揉了揉,紧接着传来李培南冷静的声音:“你等的人来了。”

第54章 反转

寅时县衙外马蹄响彻长街,自远而近像浪潮般卷来,两列银甲骑兵驱马跑过牌坊门楼,并不停步,依然一阵风地冲进县衙大门里,恢宏气势震慑住了驻扎在屏墙前后的郊野守军。

骑兵肃清道路之后,紧接着跑来金鞭络绎的仪仗队伍,锦青龙旗飘卷,长号一吹,声震霄夜。另有大批持刀侍卫如狼似虎地奔驰过来,若是遇见呵斥,必然手起刀落将来人砍翻。一路砍杀数十人后,围在县衙外的守军哗然朝后退一大步,惊得里面的官吏敲响行军鼓,将稍作休整的彭因新请了出来。

彭因新包扎好了颈伤,嗓音沙哑,已说不出话来。他站在县衙门口,朝着远阔的街道抬手拜了拜。黄白黑青四色旗队之后,缓缓行来两辆马车,当前的一辆,檀木作辕,白玉镶柱,幨帷绣金,礼仪格制自是不一般。第二辆马车装饰较为简单,青布顶盖流苏窗幔,车厢隐隐透着一股沉水香气。

马车停稳之后,车夫铺好脚踏,打开车门,躬身侍奉一旁,候着主人下了马车。楚南王李景卓身穿紫金袍束青玉绅带,一派冷淡地站在车旁,侍卫及骑兵齐齐翻身下马,右膝点地向他行军礼,声浪传向内衙:“有请王爷升殿。”

衙门原本只设了公堂,从未有宫殿的称呼,在这批亲随军眼里,请动摄政王进县衙,厅堂的格局还不够,所以被他们讳饰为殿堂。

李景卓年过四十八,面白无须,眉长目冷,容貌传自父皇,俊美之余,气势中总带有睥睨天下的锋芒。他堪堪看了彭因新一眼,彭因新就将双手抬得更高,弯下腰去,回避了他的目光。

李景卓站在大门前,所有禁军及官吏降阶相迎。他也不回礼,对着候在身后的昌平府府丞说道:“传圣旨。”府丞是李景卓亲自提点来的,从四品官职,依照官制,他不应该出州府地界,可是李景卓嘱托他事态紧急,若是等着宫中传圣旨出来,已是等不及,所以李景卓拿着国玺自己炮制了一份圣旨,无需三省官员附议,也无需宫中派出太监来宣读,他直接调来一名亲信官将自己的意思传达下去。

彭因新见是昌平府府丞宣旨,已知事情不合礼制,可是在楚南王严整的军队面前,也无法反抗。他思前想后,被迫后退一步,接了圣旨。旨令有云,毕斯系朝廷命官,身份干系重大,枉死一事需重新升堂审理,提交新证据由朝廷新派的御史大臣萧知情定夺。

彭因新抬头看了看,才知道第二辆马车里坐的是什么人——昌平府知府萧知情,世子府家臣,传闻极得楚南王及世子的器重。

她来,就预示着以罪名降服世子府势力的计划不可行。

彭因新甩了下袖子,暗想,审案子,最后还是审得功亏一篑,又能怨得了谁?他依照朱沐嗣的主意,牢牢控制住了行馆及县衙的动静,将李培南的通信兵隔绝在外,最终却不知怎样走漏了消息,惊动一手捏着政权的楚南王赶来了。

“晦气。”彭因新再也按捺不住,闷头走向公堂,站在了暖阁之外。李景卓已就坐,亲随军带刀上堂,驱散了禁军及郊野守军队伍。值守官吏敲响堂鼓,衙役们都退到了卷棚外,传达公堂内外的讯令。

青石砖台上列着三面青天红日屏风,公案稍稍右移,让开一片空地,摆上锦缎华椅,尊崇出了李景卓的地位。李景卓饮过一盏茶,仍不见李培南带人出来,不由得冷声吩咐道:“去请两位公子。”

一直驻守在穿堂栅栏后的李培南自然听得见县衙内外的动静。他收了剑,将闵安唤醒,朝花厅雕花窗那边招招手,待命一晚的厉群连忙跑出来,低声问:“公子有什么吩咐?”

李培南将蚀阳丢向一旁的侍卫手里,转头说道:“行军鼓之后还敲过长梆,表明有官员到场,你去看看父王带谁来了。”不大一会儿,厉群就跑了回来答道:“是萧大人。”

李培南顿步:“她来了么?也好。”说完他径直走进花厅里闭目养神,再也不见出来。

站在院子里的闵安疑惑不解地看着厉群,厉群稍稍解释:“萧大人出面,公子就不需要到场,完全可以将事情交付给她。”闵安听得咋舌:“好厉害的萧大人,若我有一日,也能让公子如此看顾……”厉群笑道:“走吧,小相公与萧大人是不一样的。”

闵安擦净脸,稍稍整理衣袍,跟在厉群身后绕过了公堂,站在候命的卷棚下。堂上两墙边驻守侍卫,到场的官员并不多,只有李景卓及彭因新两人。笔录书吏为避锋芒,将桌案移到了檐廊口。

闵安抬头看去,一眼就可看到李景卓居高临下坐在暖阁左侧,容貌冷峻,华服铺张开来,道出了皇家骄矜意味。他不说话,整座公堂就静寂无声,只有十二盏大灯笼挂在檐下发出簌簌轻响。

非衣一身轻便地走出来,对着暖阁高台行礼,李景卓动都未动,非衣自发退到一旁的椅子里坐下。

“升堂。”李景卓传令,清脆三声梆响传递出去,从大开的仪门外不紧不慢走来了一道瘦长身影。

萧知情绾发成束,箍在薄蝉金丝翼发冠里,露出了整个利落的脸庞。她的面容生得白皙,眉如墨洗,长而不媚,凤目稍稍游移过来,便透出一股神采。她穿着雪青绣花长袍,下摆裁出了一些褶子,与同朝官仕的衣制稍稍不同,她的长袍外还拢着一层纱衣,质地考究,足以体现了她的精巧心思,就是小到衣饰细处也要注重。

闵安心想萧知情是所有女官的楷模,不由得朝她多看了两眼。正巧萧知情走过卷棚,仿似知道他在看她,也将眼睛移了过来。他一对上她的凤目,微微一怔,她却掠动嘴角,像是笑了笑,头也不回地走上公堂。

一旦走到公案后,萧知情就向李景卓、彭因新、非衣三人行礼问安,礼节没有丝毫偏差。直至走过繁文缛节到达堂审关节后,她的精利就显露了出来,追着彭因新质问,三声连下,问得彭因新哑口无言。

“敢问彭大人,在人证已死、供词翻新、证物未曾呈堂的三大情况下,彭大人是如何断定二公子犯下血案的?即便是二公子犯下了血案,彭大人又为何不责令二公子写下申状,择日再进行堂审?若是彭大人心忧案情,需连夜审查疑犯,又为何将禁军安置在堂上,阻断消息传向宫中,甚至是禀文、申详也不曾送出?”

彭因新恼怒在心,闷了半天气才想着去回答,萧知情依照堂审规矩一一对他辩驳。彭因新吃亏在没有按照合理步骤进行审案,法理上还是有讲究的。随后,萧知情提出依法审查,请代表毕斯的苦主及代表非衣的受讼人闵安各自拿出新一轮的证据。

非衣坐完全场不说一句话,自然还是打着身体受了风寒,不宜听审的借口而避开冗繁审查。闵安说服主簿跑到昌平府请来楚南王等人,本来就是想借着楚南王的声威重审这个案子,达到不死人就能解困的目的。主簿果然不负所托,将县衙里的前后变故交代得清清楚楚,楚南王连夜带兵赶来,在声势上压制住了彭因新,使得闵安的目的成功了一半。

闵安代非衣辩驳,提出了一个有力主张。他对着堂上单手行过礼,侃侃说道:“诸位大人明鉴,若是将尸身冰存起来,再加热解开,就可隐瞒凶案发生的时间。此时尸身由于被冻过,且未改变倒地的形态,尸斑依然会落在原处,不会发生移动的现象。”

萧知情追问:“可否证明你的主张?”

“可以,请萧大人传唤另一名证人到堂。”

被闵安委以重任的郎中早就等在了县衙外。他看到重兵把守着大门,心底怕不过,不敢走近来敲响堂鼓。闵安左等右等,多长了一个心眼,请厉群外出查看,弄清原委后,厉群就帮郎中敲响了堂鼓。

堂鼓一敲,喻示着有冤情要申诉。郎中被衙役带上堂,向大人们证实了闵安的推断。他说道:“小相公委托我买来一头活猪宰杀,镇上冰块,再烧火解开猪身,所得的症状与案情一致。”说完后,他指着板车里放置的死猪尸体表明:“大人可走近查验。”

老书吏起身,查过猪身,与毕斯的尸单一比对,证明无误。

萧知情看着闵安,再追问:“你能辨驳毕大人死亡的时间,想必也有办法证明谁是凶手了?”

闵安一对上萧知情清亮的眸子,就感受到了一股迎面而来的压迫之力。他纳闷道,她怎么知道他有办法找出凶手,难道能读懂他的脸色么?正在迟疑间,萧知情手抚公案而坐,落落说道:“你一直用手按着腰包,很少去扶受伤的左臂,想必是有什么紧要的证物要拿出来了?”

闵安暗叹,好一副亮眼,再不迟疑,翻出了腰包的泥蜡,请萧知情批准驱动猎狗连夜查找南街外来民户聚集之地。

第55章 暗斗

萧知情询问泥蜡的来历,闵安原原本本讲了一遍他去乱坟岗搜寻证据的事情,并表明,他已将泥蜡味源缩小到了南街那一块地界里,请萧知情速速派人赶过去。萧知情撒下火签吩咐衙役调派猎狗公干,为防万一,又唤带刀侍卫一路跟随,她命令他们可当场抓捕疑犯,若遇抵抗,就地处决。

闵安细细看着萧知情行事,越发佩服她的雷霆手段,心想坐上四品官位,果然还是要一些魄力的。他退到暖阁外,得了一些闲暇,目不转睛打量着她,不想坐在对面的非衣轻轻一咳,将他的注意力引了过去。

闵安朝高台上躬身施礼,顾全了礼节后,再快步走到非衣椅后询问:“怎么了?”他顾念着楚南王还在公堂上,因此站在合乎礼度的距离外,再与非衣说话。

非衣稍稍侧身道:“王爷刚刚打量了你一阵,后面若是要提你问话,性子放拘谨些。”

“知道了。”闵安极快应道,内心稍稍诧异,为什么一晚未过,两位公子都提点他要小心应付楚南王,难道楚南王很可怕么?他悄悄抬头朝侧边瞧去,正好对上一双秋霜般的眸子,上头的人只掠过他一眼,就看向了一旁默不作声站着的彭因新。那眼光极为冷淡,看他和彭因新没有任何区别,就像是天神在俯瞰蝼蚁苍生。

闵安心里更诧异了,不由得低头看了看自己,不知是哪里引起了楚南王的嫌弃。非衣又低声说:“我回昌平府那几天,世子府里传来风声,说是王爷已经知道行馆里收留了你……还有那些不好的名声。”

非衣点到即止,闵安还是听懂了吗,暗想,原来楚南王赶来清泉县之前,已经听说过兔儿爷的传闻,难怪他对自己不屑一顾。想必在他们王府,还没有出现过此类有辱门风的事情吧……闵安想得额头滴汗,突然懊恼起自身的这一副脏乱衣装,落在楚南王眼里,更是跌了自己为人臣的风骨。

闵安内心忐忑着,听到非衣轻轻说“等会儿我带你去洗一洗”,又忙不迭地点头。这时,萧知情下令退堂,恭请李培南去内衙休息。李培南不发一语走向二堂,也不招呼非衣,非衣对着父亲的背影施了礼,看了闵安一眼说:“走吧。”

公案前的萧知情扬声道:“请小相公借一步说话。”

非衣见状又坐下,闵安走到公案前听令。萧知情却用一双清亮的眼睛看着闵安,微微一笑道:“方才小相公一直瞧着我,可是瞧得满意么?”

闵安脸红道:“一时不察唐突了萧大人,还望萧大人恕罪。”

萧知情正襟而坐,居高临下对着闵安,淡淡道:“容我提醒一句,小相公日后若还是这样瞧人忘了形,被旁人看了去,恐怕会忝辱世子府的名声。”

闵安羞成了大红脸,低头道:“萧大人教训得是。”心里想,下次见了她,当真要注意场合,哪怕她是萧宝儿的姐姐,也不能胡乱生起亲近的心思。他垂头站着,一截洁白的脖颈露出衣袍外,几缕黑鸦鸦的发丝滑出帽子,垂落在他瘦削的肩上,再加上他半晌不说话的姿势,给人一种受了委屈在聆听教训的感觉。

萧知情看到非衣瞟来的目光,笑了笑,决定要把面前的麻烦解决掉。她敲了一下桌案,引得闵安抬头,说道:“刚才派衙役外出搜寻泥蜡来处时,彭大人脸色很镇定,可见他已知道我们找不到人了。后面你还有什么想法么?”

闵安的注意力终于回转到案子上。他想了想答道:“若是抓不到疑犯,就无法指证彭大人;若是无法指证彭大人,就必须放他回宫。不如收买一个亲信,派他全程跟着彭大人,此次事情未成,彭大人想必有些心急,日后说不定还要找那疑犯商量事情。萧大人松他一尺,给他适当自由,他总归会露出马脚的。”

萧知情沉吟:“此法或许可行,我找王爷商议一下。”她是李景卓的耳目,又是世子府的左臂右膀,自然知道先前在清泉镇连番发生的案情。她和闵安都猜得出来,从宫中出来的彭因新决计没有时间亲自去实施凶杀,背后一定还有高人在帮他调度一切,运筹帷幄,无论那高人是谁,总归与账本一事、楚州贪赃案脱不了干系,若是联系起先前消失的朱家寨军师,他们甚至还能认定就是朱家寨的人在背后使坏,只是那人隐藏得深,至今没被抓到现行而已。

萧知情离开公堂之前,还向闵安透露一个消息,将闵安的心思撩到半空中放不下。她状似无意说道:“宝儿在我那内衙落脚,却整日跟着五梅出门游玩,乐不思返,你若是看到她,帮我劝劝,一个姑娘家哪能不顾着名声,净是跟着一个书生在外游荡的,连姐姐的话都听不进去?”

闵安犹如挨了一记闷棍,站在公案前半天说不了话,只在心里想着,宝儿难道是喜欢上了五梅吗,五梅那混小子,趁我不在宝儿身旁,竟然挖了我的墙脚。

当然,他理解的挖墙脚是指挖断了他住在宝儿家隔壁的心思,被五梅抢占了先机。毕竟宝儿要是喜欢上了五梅,他也不好天天去她家门口转悠,惹得小两口眼嫌。他站着抓了抓发红的耳朵,心里仍有些愤愤然,就像是喜欢了很久的宝物被人夺走一般,亦或是玉米被人抱走,害得他落下心痒难安的感觉。

非衣走过来问:“萧知情跟你说了什么?”闵安哭丧着脸:“宝儿喜欢上了别人。”非衣低眼看着他,却笑了起来,翘起的嘴角半天落不下来,他推着他走向吏舍,催促他清洗一下。

吏舍里已经备好了热水,非衣在门外说:“我给你守着,桌上有一套干净的衣服,动作快些。”闵安也没有推却,跳到浴桶里草草清洗过一遍,用牙梳梳好了长发,抹了些茶花发膏,将发丝结成一束,塞进了布帽里。他坐在浴桶里临水一照,看见自己也露出一张白皙而利落的脸庞,才觉心底有了一些底气,等会儿再见楚南王、萧知情等一批大人们时,不至于让自己显得那样落拓,还能多少显现出文生的儒气来。

闵安穿上书吏常年置办的衣衫走出门,带着一阵浴后的清湿气。他摸索着腰间的丝绦,打算系个腰结,非衣回头看见了,说道:“手伤要紧么,我来帮你。”闵安连忙退了一步,回道:“我自己来,等去了昌平府,我找师父上药去。”非衣按住他,淡淡道:“我唤侍卫已经预备好了药膏,不急着走,我先给你上一副。”

非衣堵在吏舍门口不让开,脸色淡淡的,让闵安十分为难。闵安牢记师父的教导,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切莫轻易给外人瞧去了身子,哪怕是一截手臂也不行。他和非衣正相持着,侍卫过来传话:“王爷请公子去花厅。”

“退下吧,我知道了。”非衣打发走侍卫,一点也不心急,依在门口看着闵安,淡淡道,“我有的是时间。”

闵安无奈走回吏舍,将衣袖挽起包住上臂,用带子系紧了,确保未多露出一寸肌肤,才唤非衣进门。非衣打开药箱,取出膏药煨热了,细细给他贴好。闵安咬着嘴忍住痛,撇过眼睛不去看手臂,非衣就逗他说话转移注意力。“玄序是谁?”

闵安咝咝吐气:“你怎么还记得他?”

非衣淡淡挑眉:“被你记挂上心的人,我自然要多问一下。”

闵安蓦地又想起先前被他放在心里的萧宝儿,神色不由得一黯,嘟哝道:“记挂了又怎么样,转头惦记起别人时,还不是乐得好好的……”

非衣笑:“难道玄序惦记起了别人?那你不用再想他了,转头看看,说不定你身边的人更好。”

闵安无精打采地摇头:“玄序不一样……非衣你还别问了,我不想说。”

非衣抿住嘴,将玄序这个名字吞进肚里去,暗想着就算掀翻整座清泉县,也要翻出这尊神看一看,为什么能引得闵安如此牵肠挂肚,甚至是两次推开了他的话题。他有了决定后,就不动声色地做着手边的事,举止应对如往常一样。

闵安满腹忧愁地坐在桌边,想着老东家毕斯无辜毙命、萧宝儿“移情别恋”、世子府流传自己不雅的声名、不知何时才能再见玄序等等琐事,一时也不想开口说话。

他们留在吏舍里安静地疗伤,却不知,已经引得花厅里等候的李景卓心厌。

两刻钟前,李景卓起身走向二院,特意挑了一个雅静的花厅休息。李培南就在他隔壁,脚边伏着一只豹子,比他更沉得住气。他饮过一盏茶后,见李培南仍然没有来拜见他这个父王的意思,干脆起身踢开隔壁的门,冷着脸走进去质问:“成何体统,竟然要父王来见你。”

李培南站起身慢吞吞行了个礼,又坐进椅子里,唤道:“给王爷看茶。”

侍卫走进来进奉热茶,再低声向李培南禀告:“二公子带着小相公去了吏舍清洗。”

李培南点点头,心道非衣也算做对了一件事,吩咐道:“去催一催。”

李景卓冷冷道:“见他做什么?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李培南转脸看李景卓:“这事与他无关,他也受了牵连,父王的嘴巴要牢靠些,别让外人看了笑话。”

李景卓脸色更冷:“从小到大只听见你帮他说好话,他有没有长进一些?”

李培南淡哂:“父王都不长进,我又怎能期望他长进一些?”

李景卓沉声道:“这就是你对父王说话的态度?”

“声音太大了,吵醒了我的豹子。”

李景卓捏起一盏茶朝豹子砸去,刚被惊醒的豹子提防不住一股热茶从天而降,结结实实淋了一身。它立刻弓起身,嘴里低吼一下,就待转头攻击,李景卓早有主意,袖口翻飞一下,手掌已掠过李培南面前那盏茶,他捏着茶盏再重重砸向了豹子的头。李培南眼疾手快接住热茶,抿嘴呼哨一声,将豹子支开,再轻轻放好了茶盏。

这一切动作都在电光火石般完成,李景卓的武力不容小觑,李培南的应对也及时。李培南本想再气气父王,可是转念一想,父王那个冷脾气向来是拿着他身边的人和家宠下手,再气着父王了,下一个惩罚落到闵安头上就不好。

李培南由此收了收态势,嘴里淡淡道:“父王要撒气冲着我来,我全数接下,少动我身边的人。”

李景卓冷冷看着李培南:“你当真以为翅膀硬了,我奈何不了你?”

李培南淡淡一哂,再不应话,此时萧知情敛容走了进来,朝着他们拜礼。

李景卓端坐如故,扬袖淡淡道:“免礼,坐吧。”

萧知情退向李培南身旁座椅之后,恭敬说道:“在王爷和世子面前,微臣哪有资格平身坐着,微臣能走进这间房里聆听训导,已觉是莫大的荣幸。”

李景卓不由得对李培南说:“你身边的人,就数知情最懂事。你也要学着些。”

李培南以手支颐靠坐在椅中,冷淡回道:“父王长进了我自然也能长进,还是从父王做起吧。”

此时有了第三人在场,李景卓的气度自是不一样。他看着萧知情冷冷说道:“行馆里的那个闵安,是闵昌之后,你将他带进府衙历练,让他做见习司吏。”

萧知情站在椅后躬身道:“遵命。”

李培南却淡淡道:“闵安要进世子府训练武力,哪儿都不能去。”

李景卓置若罔闻,只对萧知情说道:“请不动就派军官去请,再请不动,我调派禁军给你。”

萧知情愈加恭敬:“敬诺。”

李培南终于分神看了看自己的父王。李景卓侧脸冷峻,眉峰至唇形绷得紧紧的,就像是蓄势已久将要离弦的箭。李培南知道他正在控制着火气,经不得轻轻的碰触,若是一句话对不上,势必又要像以前那样,即使自己远避西疆,他也要送一些使者过来,宣读敕令,赐婚赏珍玩,烦得自己半个月过不上舒坦日子。更有甚者,他这个做父王的,会拿住世子府的豹奴狸奴问罪,导致随后的珍稀家宠无人照料,还倒毙了两头。

李培南想了想,决意将闵安隔远一些,最好不要落进父王的眼里。他唤侍卫清扫地上的茶杯碎片,没接着刚才那个话头朝下说,萧知情是个聪明人,马上站出来另提一事,说是毕斯那案子肯定无法追责彭因新,不如放彭因新回宫。她本想指明这是闵安的主意,见李景卓脸色不善,忍住了没继续说下去。

侍卫清扫碎片时,李培南问道:“人呢?”

侍卫低声道:“在给小相公上药。”

李培南再也顾不上什么,起身走出了花厅,李景卓随后问侍卫缘由,侍卫不敢隐瞒,简略说了说非衣体恤闵安给他换药的事情。

李景卓冷脸没说什么,心底隐隐生厌,还想起了沆瀣一气这个词,也不管是否适宜。

萧知情的目光随着李培南利落背影追了出去,又按抑着一丝苦涩之前,徐徐回转到花厅里。李景卓似乎懂了她的心意,冷淡说道:“一个小童算什么,只要你肯用心,世子府的主母位置就是你的。”

萧知情低声道:“多谢王爷,微臣一定尽心。”眼里不由得焕发出光彩来。

李培南疾步走向吏舍,跟在身后的侍卫追赶不及,踏出的脚步重了些,将动静传进了屋舍里非衣的耳中。非衣不为之所动,细心瞧了瞧闵安白皙手臂上,一些被粗木树枝夹板剐出来的伤痕,特意用布缠在了药用木板上,再给他细细别好。

李培南踢门走进来时,满怀心事的闵安才稍稍转神。他看到李培南的眼光一直落在他的手臂上,脸色似乎有些冷,又不知出了什么事,就想慌里慌张地站起来。非衣将他的肩膀按了按,示意他坐下,头也不抬地说道:“现在才想着来,先前做什么去了?又在手把手教导萧大人忙得没时间走开?”

李培南冷声道:“父王等你过去。”

非衣淡淡道:“有世子陪着已足够。闵安伤得不轻,他才是第一紧要的。”他一边说着,一边示意闵安捧着自己的手臂,等他拿布带过来固定夹板。

李培南再不答话,托袖拍向桌底,震得桌面弹跳起来,隔开了坐在左右的两个人。他在手上用了重力,底子薄弱的闵安就要掀飞出去,他早有准备,滑过脚步,抢到闵安身边用左臂抱住了他的腰,小心别开了他的伤臂。闵安一直插不上话,也不知道非衣在奚落世子爷什么,待他好不容易躲过风声袭击定睛一看时,已经在世子爷怀里。他要挣脱出来,李培南的手臂却很稳当,将他牢牢箍着,人却冷冷看着非衣,大有掌控一切的气势。

非衣脸色一冷,出掌切了过去,闵安惊叫:“公子别动手!”李培南转过身将闵安护在胸口,手上依然没有放松,同时踢出一脚,将桌木震碎,像是飞刀一般击向了非衣全身。非衣卷袖全数吸进碎木,身影一闪,掌风余力拍向李培南右臂。李培南为避免闵安受伤,硬生生受了这一记,非衣看到闵安在李培南怀里吓得脸色苍白的样子,心里一软,放松了掌势,就此撤了手。

李培南放开闵安,低声说:“退到一边去。”他刚受了非衣一半掌力,毫无血色的脸还未恢复过来,嘴角一抿,不着痕迹泅下了一口血气。闵安虽然不懂两位公子为什么突然打了起来,但两败俱伤的后果是可以预见的,因此他就势用单手抱住了李培南的腰,站在他身后嚷道:“非衣你走啊,世子爷我已经拉住了!”

非衣看着李培南丝毫不退让的眼睛,冷冷说道:“看在他的面子上,我先忍下这口气。”说完他头也不回地走出县衙,跃上牌坊门楼顶上,抿嘴呼哨一下。

一瞬间,从县衙街道远方跑来身穿黑衣的数十名暗卫,齐齐跪倒在门楼下。

非衣下令道:“翻开清泉县,找出一个叫玄序的牙医大夫来。”

第56章 心里话

吏舍里地面散落着桌木碎屑,可证明方才在这里发生过一场激烈的打斗,除此外,所有景况如旧。

闵安觉察到身前的李培南没有动静,连忙收了手,后退一大步,仿似手臂被烙铁烫过了一般。他作为下属,没有资格去质问世子爷为什么要对非衣大发雷霆,仅凭当时情况来看,两人对答一句就动了手,争论的内容似乎与他的伤势有关。

闵安现在回过神,恍然想到,就是自己受伤的左臂连累非衣被世子爷掌击,非衣避开那一记掌劈,脸色沉到了底,随后纵身离去,都未歇过一口气。

那他是不是觉得颜面掉光了?

闵安懊恼不已,弯腰拾起非衣裹了布条的药用夹板,坐在炕上,扯过一条带子给自己绑定。他想得心烦,还将手臂朝炕沿磕了两磕,死死忍住痛意,嘴里不去吸气,他那鲁莽的动作引得李培南掠过来按住他的肩,并冷喝道:“你这是干什么?”

闵安抬头,眼角已发红,他忍着不让泪水流出来,说道:“我内疚,痛两下好过些。”李培南看着他倔强的脸,不由得放了手,低声说:“不关你事,不准内疚。下次,我退让一些总成。”

闵安肯定不敢指望堂堂世子爷会为他承诺做些什么,一句话不说,就低头用嘴巴咬住布带一侧,费力缠过自己的手臂,很不灵便地裹伤。李培南待起伏的心思沉静下来后,走过去说:“我来。”闵安却猛地避开了身子,将左臂搁置在炕上,嘴里应道:“不用了,世子爷去看看二公子吧,我怕他受了伤。”

李培南冷冷道:“他好得很,是我受了伤。”说罢他就控制住气息,运劲一转,在额上渗出一点汗,脸色也涮得白了些。

闵安绑好自己的左臂,才抬头看了看李培南的脸,对着向来阴晴不定的世子爷,他不敢也不能说出什么安慰的话,只能默默地朝炕边挪了挪,给那头留出了一点位置。

李培南却不坐,苍白着脸站在闵安跟前,说道:“为了免你受伤,我实打实接了非衣一掌,手臂已经麻了,你帮我看看。”

闵安既然记得师父说过的不能轻易给人露出肌肤的教训,同理也会这样为李培南考虑,他站起身对李培南施了个礼,应道:“我去叫厉大哥过来。”

李培南堵在闵安跟前不让他出门,闵安朝左边挪动,他也朝左边去,闵安愣了愣,又闷头朝右边走,他再一步横移,将闵安撞进了怀里。

闵安抬头道:“公子到底想干什么?”

李培南言简意赅:“你来。”

闵安始终是拗不过主家公子的,不过他的应对往往出人意料。他抽出巾帕蒙上眼睛,摸索着伸出手,在李培南的右臂上抓了抓,然后又移动手掌,在李培南肩膀上捏了捏,替人疏通经脉的动作倒是极熟练。

李培南看着闵安认真的脸,忍不住将他帕子拉下。闵安却闭着眼睛推血化瘀。

李培南说道:“睁开眼睛要看得清楚些。”

闵安回道:“难以专心。”

“为什么?”

“对着您的脸,我心底很怯,更不提敢伸手摸到您,那可是极不敬的唐突之意。”

“你先前不是抱着我的腿不放手么?”

“公子又说笑了,那不都是一些陈年往事么,再说了,我都为了这些往事挨过罚,应该算是抵清罪过了吧。”

李培南想起闵安前前后后挨过的罚,随即安静了下来。他心里堵着一股酸涩的悔意,侧头看了看闵安白净的脸,闵安仍然在认真地替他拿捏手臂,没有一丝抱怨的颜色。他将巾帕朝上一提,给闵安蒙好了眼睛,也遮住了闵安大半张脸,才缓缓吐出一口气。

“差不多了。”静寂中,李培南开口说道,“你走吧。”

闵安忙不迭地走出吏舍大门,脚步稍稍急切,像是要摆脱满屋子的束缚力。李培南看着他如同逃脱一劫的样子,更是没有心思去应对任何事,又把他的父王晾在了花厅里。

李景卓坐在花厅里接见了左轻权,赞他年轻有为,并当场摸出两颗龙眼大小的夜明珠递了过去,说道:“通过宫中的武将选拔赛,就能获得禁军指挥使一职,好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