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西疆屯兵,超出了行制,太后那边始终不放心。回来后占了清泉郊野,私设军镇,恰逢幼帝宾天,太后怕我造反,加紧催促老臣言谏。我不让出一部分兵权,太后必定又要对父王施压,到时候处罚依然会落在我头上。”

闵安仔细想了想,说道:“即使公子把持了兵权,造成了祸害,也不至于被削爵为民吧?”

“那是最坏的打算。”

“希望不会走到那一步。”

“被削了也无关紧要。”李培南淡淡道,“成亲事大,你逃不脱。我说这么多,是为了告诉你我的决心,听懂了么?”

闵安无奈点头。

李培南捻捻她的衫子:“去换喜服吧。”

闵安快要跳起来:“哪能这样急!”她连拖一拖的机会都没有?

“喜服花烛一切备用之物已置好。”

闵安低头坐着磨蹭,不肯挪步去备亲。李培南推了推她,见她皱着眉抵触,只笑了笑,弹了一记她的额角。她受痛抬头,立刻又捞起另外一根救命稻草,问道:“非衣什么时候回来?”

非衣曾告诫她要远离李培南,若他在,一定会阻挠婚事。

李培南淡淡道:“不用起那些心思,他这两天是回不来的。”

闵安叹口气,几乎要瘫软在椅中。李培南唤莲叶等婢女进门,替闵安梳妆打扮,当真备起今晚成亲的事宜来。他本是算好了一切应对,却没料到非衣回来得早了,还带回一个令他身心大震的消息。

书房里,莲叶等人正在忙碌,李培南特意侯在了门外,防止闵安生变心。这时,几道院墙外传来马蹄,夹杂着侍卫重重的通传声音,李培南抬眼看过去,心知来人进府不下马,跑得这样急,必定是外面又出了变故。

闵安也听到了马嘶之声,推开莲叶,穿着一身素服打开门,正迎上非衣一张凝重的脸。

非衣跃下马后朝李培南行礼,直接说道:“影卫听我指派凿开船底,在水里劫了生辰纲,本要撤退,岸上突然来了一名女子,轻轻跃过,就提走了温水山石上培育的贡品丁香。那株丁香奇香无比,是王爷重金采办送给太后的香料底子,就这样失了太过可惜,难以让我在王爷面前交差。因此我发力去追那名女子,可是追了三里地,连她的影子也不见一个。”

非衣功力如何,李培南最为清楚。连非衣都追不上的人,可见有些来历。生辰纲也不是年年都会置办,只有他的父王李景卓在政令上有所更张,需要太后附和时,才会费心去采办一些女人家喜欢的衣料、香木、珍珠等,赶急着送到宫里去。

那名劫走贡品丁香的女人,竟然知道生辰纲的种目及运送时辰,不可谓不厉害。

李培南也知道非衣做事说话必定稳妥的性子,稳着身子听他把话说完。

非衣从怀中掏出一张画纸绣像,递给李培南:“她的功夫极厉害,只一跃就不见了踪影。倏忽间河风拂起她的斗篷,让我看到了她的脸。”

画像上是一名瘦削身形的女子,全身被灰扑扑的斗篷所掩盖,只露出一张俊丽的脸。她的双眼望向远方,似乎看穿了浮嚣世事,并未落在实处上,而她的挺鼻薄唇,像是映着瓷白色的月光,带着李培南惯有的冷淡样子。

看那画像,李培南身形终究动了一下:“你没看错,确是母妃。”行事魄力连他都难以抵挡的母亲。

非衣凝声问:“王妃竟然尚在人世,这二十多年来,她怎会避着王爷不见?”

李培南低声道:“此中必定有曲折,听父王说,母妃性子冷淡,行事向来无回转余地。她若现身,也必定是打好了主意,终于让父王知道她还活着的消息。”在这之前,他和父王多方查探无果,最后才相信她是真的离世,只能通过置办祭礼来寄托哀思。

非衣脸色越发凝重:“按理说,有人劫了生辰纲,王爷应该来事发处看一看的。可我在河边等了许久,都不见王爷的车马过来。”

一听这话,李培南冷了半边脸:“父王恐怕遇上母妃了。”

非衣看着李培南的脸色,不由得探问:“两人见面岂不是更好?”

李培南却不是这样想的,因他了解父王脾性,从而能想得更远。“父王一见母妃,无心过问他事,政务自然又会落到太后一派手上。他若是能回,朝中也翻不起大浪,只怕他追着母妃去了,将一切丢在身后,从此消没了‘楚南王’的称号。”

李培南的担忧立即见效了。

不多时,一贯追随李景卓的心腹侍从飞马奔回,向李培南禀告:“王爷见到一名灰衣女子走进林子,像是唤了一声‘小冰’,然后撇下我们一众人渡河追去。”

李培南又等了一个时辰,没等到任何后继的消息回传。他静静站在檐下,看着落日余晖,心里考究着随后会发生的事情。非衣走近说道:“世子既然如此担心,为何又不去看看究竟?”

李培南回道:“府里暂且交由管家主持事宜,父王那边,确实不能乱了方寸。”随后,他走进书房,对着闵安嘱咐几句,尤其提及婚事推迟之事。他不管闵安反应如何,径直又下了软禁闵安的命令,随后才纵马离去。

第110章 红颜未白发

连续两天,李景卓发力追逐那道熟悉的背影,只要认准了方向,就从来没有迟疑过。他追到一个市集上,环顾四周,遽然发现萧冰已经没了踪影。

夜幕降临,寒风突起,一路跟随的影卫跑上前,替李景卓披上了风衣。他们劝他歇息一下,向他禀告了飞信搜集到的消息。“王妃搭乘杂耍班子的马车向北行,半个时辰前刚在这座镇子落脚,王爷勿急。”

“她人呢?”

影卫指向前方小客栈,李景卓赶过去时,杂耍班子正在开台表演,马车里空无一人。李景卓下令搜查客栈,一道修长身影从围聚起的人群后走过,左手提着一个锦布龛盒,周身再无他物,侧颜极为冷淡。

李景卓看得真切,屏退影卫跟了上去。

萧冰穿着玄色衣裙,在衫子外套了一件灰白羊绒夹袄,普通行人装扮,偏偏让李景卓一眼就认出了她,且牢牢忘不掉。他顾不上别的,追过去一把抓住萧冰的手腕,沉脸问道:“为什么要躲我这么久?”

长达二十二年的时间里,让他饱受相思之苦。

他的苦楚从眼神里透露了出来,可是萧冰的眼睛却没有看他。她似乎透过了他周身的轮廓,看向了更远的夜幕,从未将心思放在他身上。

这就是李景卓熟悉的眼神,既冷淡,又带有一丝不屑。他想了她二十二年,可她依然像二十二年前我行我素,对他吝啬给出多一分的关切之情,甚至仅仅是多看他一眼都不曾有过。

李景卓习惯了萧冰的应对,他将温热的两手捂住她的脸,用拇指去触摸她素净的肌肤,不由自主说些软和话。“我已经老了,小冰还是这样年轻。”

萧冰确是二十二年前的样子,眼角未生皱纹,皮肤依然细腻,只是她的脸色过于苍白,唇色也相应地变得清淡了些。

睽晤二十多年,李景卓并没有一眼看出分别,他舍不得就此放开想念了如此久的身子,一直抓着她细细问些他在意的事情。“你住在哪里?为什么要避着我?现在又想去哪里?随我回去!”

萧冰一动未动,自然也是不应的。李景卓不以为忤,对着她,仿似又回到了年轻时,心里有用不尽的宽容和温柔。萧冰看了夜幕许久,直到夜空中升起一盏白纸扎的昙花风灯,她才转过眼睛对着李景卓说道:“你与郡公主圆房的那一夜,我就站在窗外。”

李景卓的脸上闪过一丝猝不及防的狼狈神色,萧冰说的境况,确是他不知道的。当年他被侍女下了药,失去理智与谢如珠共度一宿,事后他手刃侍女,弃谢如珠于不顾,已是显露出他的恼火与决心。但他万万没有想到,在如此尴尬的境地里,他苦苦寻觅的萧冰其实就站在了窗外,听着他与另外一个女人的事情。

李景卓捏紧了萧冰的手臂:“既然你在我身边,为什么不帮我醒药?”

那又何必。

萧冰断然不会对李景卓说出多余的话。对于改变不了的结果,她向来看得清,也避得远。她的冷淡,是在冰城苦守寒棺多年后,被冷气渗到骨子里而形成的漠然。

李景卓太熟悉萧冰的脾气,无论她应不应,他都紧抓住她不敢放手。萧冰却只是说完自己要说的:“我快死了,死之前见你一面,交付你两桩事。”

李景卓的紧张之情溢于言表:“你又怎么了?怎会分别二十多年,一见面就说这些要我命的话?”

夜空中的昙花风灯摇摇晃晃飘了一阵,后被灯油燃尽。

萧冰被李景卓抓持了如此之久,终于使她失去了耐心。她起劲一震,震得李景卓虎口发麻,顺便地从他手掌中挣脱开来,转身朝风灯消失的地方走去。

风拂落萧冰的斗篷,李景卓这才看到,她的发尾染了一层风霜,全部变得雪白。

红颜或许未老,青丝已然成白发。

李景卓抑住心酸之情,跟在萧冰身后,来到一座土房前。土房门口挑着一道黄布帘子,依稀可辨是医庐两字。

一个扎双髻的小姑娘迎出来,脆生生地说:“阿昙,药配好了,快来试一试。”

李景卓看见萧冰径直走进房子,没有一丝犹豫,突然醒悟到,小姑娘唤的“阿昙”

,原来才是萧冰的名字。

而他唤了多年“小冰”,她都不纠正,也没反应,可见她对他,确实是不上心的。

他心底的苦涩又多了一层。

小姑娘名叫双双,身子矮短,圆圆的脸蛋上长着圆圆的眼睛,腮部染着胭脂红色,使得整个面目瞧着非常喜庆。她偕着萧冰从容做着许多事,从头到尾没多看李景卓一眼。她们似乎当他不在场,也似乎知道他必然会跟来,总之在他跟前没遮掩什么,举止一切如常。

萧冰解开手上提着的锦盒缎布,从中提出一个造得精巧的琉璃龛来,龛内,又培植着一株白昙,昙花根部隐隐变色,叶子上已经挂了一些霜露。

萧冰既然将李景卓带到此地,也没有再隐瞒下去的心思。她径直说道:“我中了毒,试不出解药,将血水挤入这株昙花里,看它能熬过几时。它死,我必然死;它活,我或许活,一切看天意。”

双双朝李景卓行了个礼,微微笑着说:“阿昙找了多年,试过万千法子,终于打听到西疆出奇香丁香花,能克制白昙毒,所以才劫了王爷的船只,请王爷多担待吧。”

李景卓应道:“我只恨不得将整座华朝拱手送给她,还何曾担待过一株花。”

萧冰服下双双配置的丁香花药丸,安静坐在椅中,面色有些灰颓,就在气息越来越弱时,她望向李景卓身后,眼神像风,散尽在虚空。“阿循想娶闵安,王爷不可阻拦。西疆各族久来爱争斗,总兵无法镇住,王爷需将阿循放进西疆当王。”说完后,她就闭上了眼睛,身子虽端坐,头已缓缓垂下。

李景卓大恸,扑跪在萧冰椅前,紧握住了她已然冰凉的双手。心痛至极中,他不知该唤她“小冰”还是“阿昙”,只知道咬住牙,不发出哽声,却又无法止住眼角的泪水。

他将头抵在她的膝上,哑声说:“你知道如此多的事,平日里肯定就躲在我和阿循的身边,看着我们一天天地伤心,偏生不出来见我一面,为什么你要这样狠心?”

双双在后轻轻地说:“王爷节哀。”

李景卓哀痛到了极点,泣不成声。他只觉此生已无所望,除了紧握住萧冰一只冰冷的手,他也生不出其他的心思。

双双将萧冰的头扶靠在椅背上,用枕头垫好了,仿似害怕惊醒了沉睡的萧冰。她紧盯着李景卓的手,喝止了他的自裁动作,朗声道:“王爷就这样追着阿昙去了,难道不关心身后事吗?”

此时的李景卓紫金袍沾染了灰土草芥,眼神愁苦,实在是没有一副摄政王该有的模样,又何谈关心其他事。他不说话,双双却是冰雪聪明的,又抢声说道:“王爷总该先办妥阿昙生前嘱托的两桩事吧?”

李景卓忍住泪,闭眼想了想萧冰临死说的两桩事,咬牙答道:“我都依了她,办妥之后,我再追她去。”

双双淡淡一笑:“亏得阿昙守来了冰棺多年,早就看穿了生死,王爷却是看不破的人。”

从一个外人嘴里听到有关萧冰的事情,让李景卓心里一动。萧冰为什么避开他,为什么不曾衰老,为什么中了毒,甚至是更多年前,她从哪里来,做了哪些事,出身如何,他统统都是不知情的——他曾问过她的来历,她面有不耐之色且闭口不答,他就软了心肠不再追问,只要她愿意留在他的身边,他的心里就充满了欢喜,哪曾计较其他事。

正是因为萧冰来历神秘,引得他与父皇都查不到根底,由此父皇才强压下他的婚事,不承认他那来历不明的妻子。

他依然不以为然。

他与父皇不和的历史由来已久,也不会因为萧冰的到来而改变分毫。

可他最终抗争不过父皇的谕令,接下皇诏另娶一妻,无法保证萧冰的尊荣。

萧冰被迫出走。

这是他的错,他认这个错,心怀愧疚地找了萧冰多年。偌大华朝,他走遍每个州,都不见萧冰的踪迹,依然没想过萧冰会中毒死去。再历经数年后,谢如珠告诉他,萧冰已死,尸骸就埋在昌平府新宅后花园里,尸旁有他赠送的檀木手珠链为证。他请仵作验了骸骨,可推断出死者确是有二十六年骨龄,与萧冰岁数相符,由此他也信了萧冰已逝的事情。

他哀痛了这么多年,实在是难以想到,萧冰竟然未死,还能出现在他面前。在他来不及喜悦一分、对她亲近一寸时,她偏生又在他面前死去。

巨大的伤痛再次将他击倒。

双双等着李景卓清醒过来后,坐在坑边细细说了许久,让他听明白了一个漫长的故事。

“阿昙本姓商,只是去了萧家庄后,不愿透露来历,才顺着萧老爷的意思叫起了‘萧冰’。说起她的出身,其实还有一段隐秘……”

萧冰的外祖母本是北理皇族,从七十年前的宫乱中逃出,隐姓埋名,嫁与平民,此后逐渐隐没了出身。萧冰的生母亦是不知情,死了丈夫后,为躲避战火,她孤身带着萧冰远走域外冰城,受尽颠沛流离之苦。冰城由冰雪覆盖,是乌特尔族的地盘,萧冰生母抵抗不过寒冷,不幸抱病离世。萧冰年幼无依,由乌特尔族抚养长大,作为回报,她必须听从族长的安排,一个人走进最寒冷的谷底,去镇守历代族长殓身的冰棺,直到下一任守冰人进来才能离去。

“说起冰棺可奇怪哩。”双双笑了笑道,“里面装着冰团子一样的尸体,那乌特尔族偏偏说人没死,一两百年后还能活过来。”

双双把乌特尔族最为骄傲的殓身传统当作笑谈来讲,李景卓听得也皱了皱眉。

双双又说:“阿昙老老实实守了五年,本来还指望着有人来接替她,发现族里没那个意思后,忍不住逃了出来。她这一逃,就是无家可归,后来混进市井之中,做百工,用一身功夫养活自己。萧老爷看她可怜,收留她一阵子,凑巧就碰见了王爷您。后面的事,王爷已经知道了,我也不必多说了。”

李景卓转头看看炕上萧冰的遗容,悲从中来,哑声问道:“她离开我后,又去了哪里?”

双双轻轻一叹:“阿昙的性子虽孤僻了些,但她是个实心人。她离开王爷,又能去哪儿呢?总不是躲在暗处,继续看着王爷忙里忙外的。后来王爷近了如王妃的身子,阿昙才狠心离开了昌平府,打算回到冰城里去,完成她的使命。这点王爷别怨阿昙,阿昙自小长在乌特尔族里,依照那边的规矩,男人一辈子是只能娶一个妻子的,还要对妻子死心塌地。阿昙还没回到冰城,半路上就遇见了我,将我救下,后来就带着我四处飘荡。”

据双双所讲,她当时已有九岁,被家人卖到杂耍班子里讨生活。班主强行灌药,要将她炼成一个侏儒,她吓得放声大哭,萧冰听得于心不忍,就向班主讨要了她。班主故意为难萧冰,要她去西疆偷一具蜡尸给他变戏法,萧冰果真去了一趟西疆,钻进坟穴里背出一具干尸,无可避免就会吸进坟头地底的腐烂尸气,中了奇毒。此后,萧冰为了解毒,随身带着双双走遍天下,不断寻求解药。

“阿昙中毒之后就没再衰老,听大夫们说,这毒会激发人体血脉运行,让她保持吸食时的模样,但到了一定时候,会提前要了她的命。”

双双蹙眉看着萧冰的容颜,低低叹道:“果真如此啊。”

李景卓怒道:“西疆那些旁门歪道迟早被我铲除!”他迁怒于苗蜡族,已兴起灭绝之心。

双双对于苗蜡族,显然多了些了解。她说道:“那气毒能激发血脉运行,所以才能在二十年后唤醒坟穴里的一具具蜡尸,生出苗蜡一族‘养活死人’的奇异传闻来。王爷去了那边,多少要提防一下。”

李景卓听完萧冰所有的身世、经历,已无心应付双双的言辞,默然守护了萧冰尸身一夜。他常常伸手去探她鼻息,希望她只是睡着了。她的胸口尚有一点点余温,只是不见她醒来。

第二天,双双已备好马车,将萧冰放进一口薄棺材中,赶着马车走在杂耍班子之后,悠悠荡荡继续朝着北方冰城走去。李景卓失魂落魄地跟在最后,听不进影卫的劝告,也听不见闲杂人等的奚笑。

李培南日夜兼程赶到马车前时,李景卓已憔悴不堪,仅勉强站直了身子。他用手扶着棺木,头也不回地对李培南说:“你的婚事我准了,西疆那边,我会放一道诏,任你为兵马总统领,收缴百部异族兵力,成全你的‘独王’名声。”

李培南以不变应万变,扣手回道:“谢父王。”

李景卓伴在棺木之旁,不肯离开。李培南暗中使手法放倒父王,带着他回到昌平。

这一去一回不过大半月光景,消息传递难免滞后,府里却是发生了令李培南意想不到的变化。

第111章 生离

李培南外出期间,世子府张灯结彩,婚礼筹备如常进行。管家主持一切事务,自始至终依照李培南的心意,拒不应闵安面见朱沐嗣的要求。

直到几日后,大理寺审查案犯的期限来临。

李培南不在府里,管家招架不住太后那边一道道传下的懿旨,非衣也不便出面阻拦提审朱沐嗣过堂之事。

闵安寻到了便利,终于赶在刑车到来之前,见到了朱沐嗣一面。她能私下与朱沐嗣接触,也是应了管家的条件,必须穿戴好喜服才能走进地牢门。

可是她没料到,朱沐嗣已经不复她记忆中的模样。以前的玄序是一个丰神俊朗的男子,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决计不应该像现在瘫坐在地,如一团污泥一般在苟延残喘。

朱沐嗣听到走下地牢的迟疑脚步声,抬起头来,勉强露出一个笑容:“我极想坐起身来端端正正看着你,可是琵琶骨痛得厉害,因此十分对不住了,只能用这副模样候着你。”

闵安揪着长裙下摆,慢慢走近被锁链捆绑的朱沐嗣,眼中已含有泪水。在走进地牢前,她打听过朱沐嗣的情况,但亲眼目睹他的满身伤痕时,她无法抑制住悲痛之情。

朱沐嗣的脸在汗湿的黑发中越发显得苍白。他默然看着一身新衣的闵安走过来,细细打量了她的梳妆,才苦涩说道:“你当真要嫁给世子了?”

闵安蹲在朱沐嗣跟前,用手帕擦去他脸上的血水及脏污,含泪点了点头。

朱沐嗣的手腕猛的一动,带动锁链一阵响:“我只恨当日成亲之时,没有强压着你拜完天地,如今连你也要离开我,我活着又有什么意思?”

闵安哽咽道:“玄序,你先别动好么,我替你梳洗一下。”

朱沐嗣再听“玄序”之名,知她在心底依然留恋旧情,喟叹一声,不再抗拒。闵安打来清水,擦干净了朱沐嗣的手脸,又束好他的头发,将他整治出一副干净的模样来。

朱沐嗣闭眼盘腿坐了极久,以他玲珑心肝,已觉察到了异样之处。“是不是我的期限快到了?”

闵安涩然应道:“温小侯爷领太后懿旨,再次来世子府提你过堂候审,大理寺卿已备好案词,此次无论你应不应,大理寺都要治你的罪了。”

“也罢,总有这一天。”朱沐嗣淡淡道。

闵安凝目看着朱沐嗣:“既知如此,当初又为何要犯下逆罪?”

面对闵安清朗的目光,朱沐嗣偏过了头,嘴里木然应道:“你要知道,生在何种人家中,不是由得我的心意来的。我既是朱家寨人,自然要为朱家寨担当。朱家的盐铁营运出了差错,需由我出面解决麻烦,只要挡了我的道,我自然要铲除。”

闵安拽紧裙裾紧声问道:“所以你就能肆无忌惮地使出一些见不得人的手段,祸害一条又一条的性命?你助彭大人杀死含笑,用尸蜡裹住她身,反过来嫁祸给非衣;还有我那东家毕斯,死得冤,曝尸荒野,如今我想祭拜他,都没脸去他坟头看上一眼!你做这些事的时候,可曾想过我的感受?撇开其余的、被你祸害的性命不说,单看这么多身边的熟人,都与我脱不了干系,你怎么下得了手?”

闵安虽是在质问朱沐嗣,内心却是疼痛难当,她紧紧抓住裙裾,身子躬成半弓形,已经哭跪在地上。朱沐嗣瞧见她如此难受的模样,有所触动,不由得叹息一声,用手抚摸她的发鬓。“是我错了,害得你伤心,即使让我死,也不能抵消这份罪过。”

闵安哭得泪眼婆娑:“你当真错了,错得彻底,不留回头路,也不给我留一点盼头!我本来还指望求求世子,留你一条活路,可你做下这么多错事,害了世子,害了幼帝,害了宫亲贵族,害了百姓民众,哪里给我机会为你辩解一句?你也知道,去了大理寺堂上,最后只会判定为死罪,可你若是落得个死罪,我还能好好活么!”

朱沐嗣闻言大震,发力将闵安低垂的脸捧起,凝声说道:“你千万不可做傻事,我犯了罪,自然要担当责任,你与诸多罪事无关,不能一头撞进来自己寻死!”他急急说道:“如果你要这样犯傻,我宁愿你去嫁给李培南!”

闵安一想到朱沐嗣必然会被处死,哀痛不已。朱沐嗣提起的嫁人之事,又揭开了她的隐痛。她哽咽说道:“嫁与世子,非我本意,我挣脱不了,不如随你去。”

朱沐嗣长叹:“有你这份心,我已满足。余下的,不用再说了,听我一句,好好活着,说不准日后还能——”他讲到这里,突然顿住言语,只是再默默叹了口气,安静地抚着闵安的头发,用无声的举止来劝慰她。

闵安深知与他见面时间短暂,咬牙擦干了泪水,紧抿着嘴不敢应话。她只怕一旦开口,眼泪又要掉下来。

朱沐嗣凝视着闵安的眉眼,温和笑了笑:“我走后,想我时,就将我送你的绢扇展开看看,就当留个念想。”

闵安哑然不应,看到朱沐嗣哀求的眼神后,才点点头。

满室死寂中,铁门轻撞,传来一声响。

闵安回头看时,非衣穿着锦袍拾级走了下来,右手托着一副案盘,已经备好了纸砚等物。

闵安与朱沐嗣立刻明了非衣前来的目的。

试想,即使有太后懿旨开道,堂堂世子府,又哪能让疑犯容易走出去的?它的权势、威压,不会因为主人外出而降低半分,更何况后面还有非衣连同几千骑兵在镇守着。

非衣将案盘放在朱沐嗣跟前,说道:“朱公子身份干系不小,事关楚州举贪、刺官几桩案子,若想顺利走出世子府大门,需得写出证词来。”

闵安跪在一旁研磨,低声说道:“这是世子要的证词,主张用来应对都察院二审。你早些写吧,后面能图个清静,至少——他不会再折磨你。”

朱沐嗣低头思索片刻,执起笔,牵发了琵琶骨的疼痛,手腕在微微颤抖。非衣冷声问:“朱公子还在犹豫什么?”

朱沐嗣起身朝非衣落落行了一礼:“我信二公子为人,想请二公子做一件事。二公子若是答应,我必然痛快写出所有罪状,不再为难世子。”他将李培南的折磨反过来说是他的为难,言语中大有谦和之意。

非衣由此也缓和了语气:“说来听听。”

朱沐嗣看向闵安:“玄英认死理,我怕她做傻事,二公子在她身上,还需多费心。”

闵安咬嘴撇过了头,不让朱沐嗣看见她的泪水。

非衣看着面前两人的表情,稍一细想,已想明白其中的话意。他极快答道:“朱公子的悲悯情怀暂且放一放,证词的事才是第一桩。是否对她费心,也无需朱公子来指点,自会有人知道怎样做。”

朱沐嗣默然一笑:“想必玄英再嫁,二公子心里也是酸的。”

非衣皱了眉,冷冷道:“写是不写?怎能生出这多废话?”

朱沐嗣盘膝坐定,扶住右臂,忍痛写下一份证词,声称由他辅助王怀礼、彭因新等人,行贿楚州多名官员,并祸害毕斯、含笑一干人的事实。他痛快承认了来到楚州后所做的诸多暗事,将罪责揽到自己身上,不牵扯到朱家寨一分。他的证词写得流利简略,不仅撇清了他与温知返的关系,还点出朱八心生怨恨,毒害了宫亲贵族,将国难推到了朱八头上,直接来个死无对证。

非衣质问道:“朱八不过小小一名典史,宫里又不曾为难过他,他为何会心生怨恨毒害人?”

朱沐嗣淡淡道:“人各有志,他或许想得偏斜了些,为早先一批被先皇囫囵斩死的冤官们报仇,我又怎能知道?”

非衣再问,朱沐嗣却是不开口了。

这时,地牢外传来温知返宣读祁连太后懿旨的声音,闵安跪地听完,起身默然走向一旁,看着世子府侍从开了锁匣,将朱沐嗣架起来。朱沐嗣抗拒他人拖行,勉力朝外走去,再也不看闵安一眼,残破的身子在风里竟然直不起腰来。闵安心里又苦又涩,实在是念得紧了,不知不觉跟着走了出去。她一路紧咬着嘴,远远跟在官兵队伍后,目送朱沐嗣出了世子府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