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书听着,一味恬淡的笑。皇后果然老谋深算,恐怕太皇太后这儿是其次,得知皇帝回来了,怕皇帝恼了追究起来才是正经。这么颠儿颠儿跑了来干什么?一来是借着引荐宝答应探探虚实,二来好在皇帝跟前显出她贤后的作派来,干了错事儿,知错能改,这么高贵的地位来给个宫女赔不是,不是佳话是什么?

  太皇太后乐得成全皇后的计量,拉着锦书的手道,“你既然下气儿来赔罪,咱们丫头也不是拿乔的人,可光嘴上说不成,我和太妃瞧着的,你得给锦丫头找补回体面来,否则我可不依。”

  定太妃在一旁嗑瓜子儿,喝枸杞子茶,心道里头乱,也不插那一杠子,只忙里偷闲从鼻子眼里唔了一声。

  皇后忙不迭道,“老祖宗说的极是,我自然是要还她一个公道的。”吩咐身边的宫女道,“叫总管把给姑娘的赏赐送到值房里去。”

  太皇太后对锦书道,“好孩子,看在你皇后主子一片真心实意的份上,快别恼了。那些个不高兴的事儿过去就罢了,再别提起。主子操持多,总有疏漏的地方,难为你吃了冤枉亏,咱们心里都知道。快领赏谢恩吧!”

  锦书迈前几步给皇后请了个双安,含笑道,“奴才谢主子赏。奴才早说过,这事儿不怨主子,主子还搁在心上一刻不忘,倒折煞奴才了。”

  皇后拿帕子掩住她耷拉下的嘴角,一面虚应道,“该当的,回头上值房瞧瞧去,是我才嫁进南苑王府时敦敬皇贵妃赏我的头面。我也没别的可送你,那些东西素净,和你再般配不过,给你添个妆奁,也让你有个念想。”

  光这么点赏赐就挑费了皇后的大心思,这里头可有讲头,锦书在宫里舒舒服服当起了掌事儿,一不受熬可,二不用看人脸子,再过两天恐怕连自己姓什么都忘了。人一疏懒就废了,心气儿没了,思想也得跟着变,到时候皇帝也好,太子也好,专拣高枝儿攀,谁还拦得住她!打从她拨进慈宁宫当差到现在,细论她的性子,不是九曲十八弯的人,一腔子到底,也不会耍什么手腕。这样的人好打理,时不时给她提个醒儿,她恨归她恨,横竖也翻不起大浪来。叫她恨着有好处,她心里不痛快就不会搭理皇帝了,至于太子那里不用愁,自己的儿子是什么脾气,她再清楚不过。没上手的见天儿念着,等归了他了,发现就那么回事,转手也就撂了。小伙儿爱尖果儿,天经地义的。她那傻儿子还没开窍,不怪他闹腾,将来要做皇帝的人还能缺了那些个?他不是死活惦记吗?他要就给他,先往他寝宫里塞女孩儿,最不济想法子让他成了事儿,新鲜劲过了就完了。

  皇后一激动,捂着嘴闷咳起来。心里还想着,好主意!就寻个机会叫太子得手,等她丢了身子就不值什么了,太子怎么样是后话,至少皇帝这头好撒手了。

  定太妃看皇后咳得可怜过来照应,拂着她的背心道,“好好的又犯了,月子里作下的病真是得苦一辈子。怎么不请太医仔细调理?这么下去没个头了,多遭罪啊!”

  太皇太后忙叫人张罗滋肾丸来,瞧她日渐消瘦连连摇头,嘴里不好说,暗地里也琢磨。她这毛病寒热往来,太医院的院正说过,怕是要入痨症之门,一入痨门就难医治了,皇帝拿膏方给她吊着,恐也不是长久之计。

  皇后好容易缓下来,只道,“叫老祖宗和母亲担心了,奴才开了春总要犯几回,天热了就好了,没什么大碍。”等吃了药稍定了定心神,又说,“我来前,长春/宫的苏嬷嬷把老十五送到坤宁宫来了,说是奉了万岁爷的旨意。我看东阳,越看越欢喜,小身板结实,那小腿跟藕节子似的,甭提多有劲儿了!这会子才下过雨,我怕他路上受了潮湿,等外头干爽了再抱过来给老祖宗瞧。哎呀,那小模样,可人疼的!”

  太皇太后一提重孙子,就笑得脸上开花,“结实好,结实好养活,就是苦了通嫔了,儿子个头大,妈妈受罪深呢!还有你那儿,老十五长在你身边是他的造化,可你过于烦心操劳怕身子受不住,要实在不成就送到惠妃那儿去吧,晥婉大了,开蒙跟着哥哥们上了上书房,她眼下也闲着,她带着虽不及你,我到底是怕累坏了你。”

  皇后听了这话大觉窝心,不论怎么,这后/宫里总还有人真心实意的疼她,老祖宗虽有了年纪,却是八面玲珑,十样心思的,有她关爱着,自己干什么都有底气儿了。于是皇后温声说,“老祖宗只管放心,东阳有奶/子嬷嬷们照料,累不着奴才什么。奴才这儿有件事要和老祖宗商量呢!”

  “你说。”太皇太后和煦道。

  “奴才琢磨太子过了年十五了,说句糙话,这么个大小伙子还是童蛋/子,倒叫旗下人笑话。他这个年纪该当体人事儿了,奴才打发人上永巷里挑拣过,年下各州府派送的宫女里有几个模样周正的,懂道理,规矩也好。奴才想派进景仁宫伺候去,来讨老祖宗一个示下。”皇后不急不慢说着,边娓娓而谈,边有意无意拿眼角扫视锦书,见她脸色微变,愈发的撞进心坎里来了。

  第八十八章 欲知方寸

  “话糙理不糙,长大了,往房里接人是应当的。大好的岁月白白糟蹋了多可惜,皇帝在他这个年纪时已经做父亲了。只有一点,女孩儿要好好的挑选,别委屈了我们哥儿。”太皇太后笑道,“这孩子是我看着成人的,我心里最疼的就数他。我知道他的脾气,脸皮薄,爱面子,这是咱们宇文家爷们儿的通病,吃了哑巴亏也不吭声,所以你更要加着小心才行。”

  锦书听着她们嘈嘈切切的议论,只觉魂飞天外了一般,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各色滋味都揉到了一处去了。

  她轻轻叹了口气,这是迟早有的事,何必计较这些呢!别说和他能不能有个结局未可知,就算熬出来了,他也逃不过三宫六院去。帝王不以个人喜好为重,最要紧的是皇嗣,这是立国立家,关乎社稷的根本。要开枝散叶,要雨露均分,不可偏颇,要一视同仁。皇帝对待后/宫有基本的准绳,家宁则国安,如此方能河清海晏。要做千古一帝,就得面面俱到,他不是一个人的,他是大家共有的,再相爱也不能期望独占,除非不怕背负千秋骂名。

  这么想着也静下心来了,皇后有她的小九九,她只管去使手段,自己四月里要是能上昌瑞山去,两下里撂开手,倒也干净了。

  皇后高兴道,“老祖宗说的最在理不过,奴才也是这个想头。宗亲里他这样年纪的大多成了家,肃亲王家的正桓和咱们东篱一边儿大,上年年头上娶的媳妇儿,才满小一年,这不得了儿子,今早报宗人府来了。”

  “哟,真够争气的!”定太妃啧啧道,“是肃亲王哪个儿子家的?”

  皇后道,“不是孙子辈的,是老肃亲王的幺儿,虽然是太子的叔辈儿,可两人交情还不赖。桓公爷在吏部填了个缺,和太子常有往来。上回老肃亲王听了庄王爷的话,在王府里大肆操办了一回丧事,太子还跟着去吃了席,听说借着机登台打了鼓点儿,桓公爷还露脸唱了两嗓子呢!”

  这是什么乌七八糟的事儿!定太妃问,“肃亲王做生祭,又是咱们庄王爷给出的主意?”

  太皇太后道,“可不!他啊,哪儿有新鲜事儿,哪儿准有他的大名,都跑到云南去了,还写信给肃亲王介绍戏班子呐!”

  几个人聊着聊着好像跑了题,皇后忙端正了态度道,“我光听他们说就眼热,太子是储君,倒不如那些个宗亲子弟,岂不活打了嘴!”

  “是这话。”太皇太后颔首,“那就照你的意思办吧。太子妃的人选一时定不下来,房里也不该短了人伺候,老大不小的两眼一抹黑,大婚的时候失了体统。”

  正说着,外间的崔贵祥进来打千儿回话,“老佛爷,万岁爷那儿议政完了,这就过来。”

  皇后站起来对太皇太后福了福,道,“老祖宗,那奴才们就告退了。”

  太皇太后道,“不急,皇帝回来肯定还没去过坤宁宫,你们夫妻照个面,我留你吃饭。”

  皇后应个是,复又坐下。这时皇帝和庄亲王说笑着进来,皇帝原先满面春风,看见了宝楹脸色就不太好看了。他眉头一皱,瞥了皇后一眼,又不自觉往太皇太后宝座后看,锦书低头肃立,倒也看不出有什么情绪,只垂眼不瞧他。

  皇后见皇帝面色不善,心里咚咚打起了鼓,强自镇定了,笑着蹲了蹲身子,“奴才恭请圣安。”

  皇帝在太皇太后跟前不好上脸子,又顾念和皇后的结发之情,便上前在她和宝楹肘上各扶了一把,问道,“皇后过来了?这是带着宝答应来给老祖宗请安的?”

  皇后手心里渗出了汗,她勉力应道,“正是,按着惯例,内廷有新晋的小主都要带来给老祖宗掌掌眼的。”

  皇帝点了点头,心里冷哼了一声。还按着惯例呢!皇后什么时候起变得这样了?她就那么迫不及待的要给太皇太后敲警钟吗?急吼吼的叫锦书见着宝楹,不是打他的脸吗!

  庄亲王在后头看见皇帝背着的手死死攥紧了,吓得他心都要从嗓子里蹦出来了,忙不迭上去给皇后见礼,笑道,“臣弟给皇后主子请安了。长远不见,嫂子凤体可安好?”

  皇后侧身让了让,说,“劳王爷记挂,我这儿一切都好。王爷替朝廷办事,千里迢迢的从外省回来,一路上辛苦了。”

  庄亲王大剌剌道,“我是左手办差,右手游玩,名山大川跑了个遍,谈不上辛苦。”顿了顿又道,“我才看见内务府那吉往值房送东西,嫂子赏什么呢?”

  皇后哦了声道,“我今儿上慈宁宫来,一是带宝答应给老祖宗磕头,二呢,就是为上回错怪锦姑娘赔罪来了。她蒙了冤,受了皮肉之苦,还折了面子,我好歹要给她个说法。”

  皇帝听了不动声色,脸上和煦了些,对皇后道,“坐下说话吧。”又冲宝楹说,“你也坐。皇太后那里可请过安了?”

  宝楹心里怵皇帝,垂着眼拘谨答道,“回主子的话,还没有,过会子就过去。”

  皇帝的手指在膝头轻点,漫不经心道,“回来的路上走得急,你请过安就回去歇着吧。你身子不好,往后少走动,免得受了寒气。”

  这就是变相的圈禁了,不让随意出来走动,时候久了就没人记得了。皇帝神色温和,乍一听像是体恤温存的话,可细一品却比刀子还利,直割得人体无完肤,如坠深渊。

  太皇太后和众人都震惊不已,宝楹头埋得更低,手上微微颤着,起身曲腿应了个“嗻”。

  皇帝谈笑自若,对太皇太后道,“朕还没进屋就听你们聊得正热闹,在说什么呢?”

  太皇太后回过神笑道,“喏,皇后说瞧见人家老肃亲王家添丁眼热呢,打发跟前的嬷嬷上永巷挑了几个齐全丫头,打算放进太子房里去。成不成的先不论,只叫太子…习学习学。”

  皇帝一窒,几乎是立时的把视线投向锦书,她仍旧是雷打不动的做派,半阖着眼的迷糊样儿,几乎叫人怀疑她听没听见他们说话。

  皇帝微一哂,她和太子就这样的情分?若不是爱得不够深,就是她太会伪装。到底有没有触动?皇帝抿着唇乜起了眼睛,试图从那张脸上发现些什么。

  她是铁做的心肝吗?还是早没了心肝?他是该高兴还是该悲哀?对太子都不动容,对他呢?他翻谁的牌子,晋谁的位份,她是不是也是这样不哼不哈的无谓态度?

  终于那眼睫一动,她朝这里看过来,瞳仁儿乌黑,像一口井,轻而易举就把他的神魂吸了进去。

  她的眼里没有伤心,没有失望,没有愤怒,只有铺天盖地的无奈彷徨,那种忧愁直刺人心,叫他隐隐作痛起来。

  他仓皇别开眼,慢慢道,“该当的,皇祖母做主就是了。朕琢磨着谷雨的节令里选秀女,这趟除了往宫里充宫女,另择优给宗室指婚,太子妃就从里头挑吧,还有侧妃也一并定下来,大婚该怎么办,再请皇祖母定夺。”

  又是语出惊人,连庄亲王都愣住了,他道,“万岁爷,选秀是为充斥天子后/宫,您春秋鼎盛,怎么学那些上了年纪的老皇帝?荫庇宗亲不在这上头,要指婚也该是万岁老迈,力不从心的时候,这会子急得这样,叫臣工们怎么猜测?”

  皇帝知道庄亲王向来口无遮拦,不过也难免尴尬,忙咳了咳道,“庄亲王,你再混说仔细朕罚你俸禄!”

  庄亲王一听要罚俸禄讪讪的,挨到太皇太后身边说,“皇祖母,孙儿有没有说岔,您给评评理。”

  太皇太后已经是无话可说了,她叹了口气,“秀女年年选,今年留牌子的指婚,撂牌子的发回家自行婚配也使得。皇帝不单是垂恤宗族,对那些个应选的女孩儿也是皇恩浩荡,这是积德行善的大好事。”

  定太妃笑道,“我也赞成皇帝的意思,既要指婚,别忘了咱们庄王爷,嫡王妃去了好几年了,也该是续弦的时候了。”

  庄亲王留了山羊胡子的脸变得非常滑稽,他给皇帝打千儿,回禀道,“臣启万岁爷,求万岁爷把臣弟外放到陕甘做总督去,臣泣血感恩。”

  皇帝挑起了眉毛,“你做闲散王爷不受用了,想弄个封疆大吏的衔儿操劳操劳?总督可不是好当的,提督军务、粮饷、操江、统辖南河事务,朕恩旨一下,你的好日子就到头了,别图一时嘴上舒服,回头悔断了肠子。”

  庄王爷果然犹豫了,他扶了扶头上的红顶子和三眼花翎,干笑两声道,“那就容后再议吧。”

  他实在是放不下逛鸟市、在茶馆吃焖蚕豆,呷香片茶、花两个大子儿闲坐一下午和人逗牙签子的自在岁月。真要上了陕甘,整天在衙门里傻呆着,来往的都是酸丁穷儒,要不就是没一点儿情趣的粗人,大夏天穿着油靴,一走道儿满世界臭脚丫子的味儿,这他可受不了。

  万岁爷行伍出身,当年拿着通行关防到处溜达,吃住在军中,混得风生水起。自己不同,他擅长的是打小竹板儿哼京调,一高兴来一嗓子《小尼姑思凡》,开疆拓土还真没他什么事,这要是坐上总督的位置,非得活活熬死不可!

  皇帝看他打退堂鼓满不当一回事儿,他心里挂念的是锦书,他歪在圈椅里瞧着她拧起眉头,肚子里又恨又怨。几个通房不入她的法眼,这会儿指婚作配她怕了?她惦记的是太子妃位?野心不小,难不成还想夺回一半的江山去吗?

  皇帝咬了咬后槽牙,她把赌注压在太子身上不嫌远了点吗?真要有那念头怎么不冲他来?

  他怔怔的胡思乱想,突然悲哀的意识到,自己竟然到了这种地步。嫉妒太子,心甘情愿的被她算计摆布。他深深的疲乏,被恐惧和渴望吞噬着。他已经无能为力,也不愿挣扎了。

  第八十九章 不减春恨

  崔贵祥知道锦书在跟前伺候着熬油,自鸣钟上铛的一声到了巳正,他忙给太皇太后打千儿,“老佛爷,用膳的时候到了,奴才传侍膳太监排膳吧?”

  太皇太后应了,对屋里人道,“天大地大不及吃饭大,歇也歇够了,请皇帝皇后入席吧。”

  膳食由太监专门伺候,别的不相干的人都得退出来。宝楹位份低,家宴自然没她的座儿,就随众人一并却行出了偏殿。

  锦书虽然好奇,却也不至于覥着脸套近乎,便对她肃了肃准备回值房里去。

  “锦姑娘留步。”宝楹突然说,“我托姑娘传个话儿,姑娘请借一步。”因西边有铜茶炊,边说边往廊庑以东去了。

  锦书发愣,不知道她要说什么,入画扯了扯她的衣角道,“你当心些,我瞧着有猫腻似的,怎么和你长得那样像?她要说什么你可千万别答应。”

  锦书叫她一提也觉得心里没底,却咧嘴笑道,“不能怎么样的,要是打起来,我未必打不过她。”

  入画推了她一把,“没正经的!我都替你担心,你自己倒像没事人。快去吧,我在滴水下等着你,要是出了什么事就大声招呼我,还不信打不死她了!”

  锦书敛了袍子朝东边去,等到了抱厦前才看见她在石榴树下站着,青绿的芽映着她苍白的脸,神情恍惚得仿佛要晕倒般。

  她一悚,连忙迎上去,“小主身子抱恙吗?奴才伺候着往耳房去歇会子吧。”

  “你怕吗?”她突然说,“看着这张酷似的脸,你害怕吗?”

  锦书被她问懵了,想起前头皇帝要圈禁她的事,心里隐约不安起来,她茫然道,“小主这话是什么意思?”

  宝楹的嘴角拉出个苦涩的弧度,她捂着脸断断续续的说,“我害怕…我害怕…为什么我要和你长得那么像?这是造了什么孽!好好的,怎么走到这一步了!”

  锦书心里不是滋味,也不知怎么安慰她。长相是老天爷定下的,谁也没法子改变,不过真是可惜,长成这样老背晦了,这是一张叫人丧气的脸。

  “董主子有什么话,要叫奴才带给什么人?请主子示下。”锦书蹲了蹲身子,“奴才这就去办。”

  宝楹稍定了定神,并不答她的话,只问道,“你心里是知道的,万岁爷这么不待见我是为了什么?都是因为你!他要禁我的足,因为我得避你的讳。我有今天是拜你所赐,你不觉得于心不安吗?”

  锦书低头道,“小主这话奴才不明白,万岁爷自然是瞧小主得人意儿,才翻小主的牌子,晋小主的位份的。好也罢,赖也罢,这和奴才有什么相干?”

  宝楹冷笑道,“你倒撇得干净,不是因为你,我怎么能晋这个位?你是真糊涂还是装糊涂?我就是你的替身,是你的影子!太子爷为了保全你,把我送进随扈的宫女里,你瞧瞧,你多得势!爷们儿们爱你,疼着你,护着你,把我当靶子,有气儿朝我撒,把笑脸子都给了你。你可真够行的,我羡慕你!你为什么不从了万岁爷?你要是肯上他的龙床,何至于把我害成这样!”

  锦书大惊,怎么这事还和太子有关系?皇帝为什么宠幸这位宝答应,她多少也能猜到些,原本以为不过是机缘巧合,谁知竟然是太子一手安排的。

  她脑子里一团乱麻,这么论起来真是自己害了人家了。她万分愧疚,嗫嚅道,“这事儿我全不知情,倘或叫我事先知道了,我绝不答应他这么做。只是如今连累了小主,对不住了。”

  宝楹脸上笼罩着一片死气,她恨道,“你可真轻省,我的半辈子就这么毁了,凭你一句话就能补偿了?你们狠透了,种下去的不论是不是刺,收上来的是花就成。要剥皮,要抽筋,自有我替你去,死了一个我也不值什么,你是太子爷的心尖儿上的人,你金贵!你们只当把我推进去就能让你超生,那可打错了算盘!你逃不过,早晚和我一样的命!你想和太子双宿双栖?万岁爷连做梦都喊着你,你能往哪儿逃?”她说着,面露愁容,“我料想你的命肯定比我好,万岁爷爱你,他舍不得把你怎么样,对我就不一样了。他八成是恨着太子的,他是聪明人,知道我是太子送去的,就下了死手的折腾我。我一个大姑娘,干干净净的身子伺候他,他不拿我当人看…”

  锦书听了她的话转不过弯来,胸口突突直跳,喘气儿都带着累。皇帝除了刚才在夹道里出了格,以往他都是举止端凝的,瞧人连头都不带转一下,四平八稳到了家的作派,眼下竟有了梦话这一说,叫她大感意外。她晕眩着,心里又是酸又是苦。他是皇帝,他韬光养晦,十年砺一剑。他灭了大邺慕容满门,如今转头又来谈什么爱不爱的,不是天大的笑话吗!

  锦书戚戚然看着宝楹,不懂她所谓的“不当人看”是指什么,想来想去奴才当的那点差使,再苦再累的她都做过,还能是什么?除非是在侍寝上。侍寝的规矩她在掖庭榻榻里听春桃说起过,就是精着身从皇帝脚那头钻进去嘛!她脸红心跳,所有想象就只能到这个程度了,既然她说苦,肯定在她不了解的范畴。她怕戳人痛处,也不好发问,自己到底是亏欠她的,她要撒撒气儿自己就受着,人家一辈子都糟蹋了,就像她说的,自己拿什么都补偿不了她了,几句不中听的话算什么?就是挨上两下也是应当的!

  她越发谦卑的朝宝楹肃下去,“奴才这会子说什么都无济于事,奴才是微末之人,在这宫中也没有什么依仗,太子爷为奴才做的那些连累着小主了,奴才是一千一万个对不住。奴才不敢求主子原谅,只求主子给奴才指条道儿,奴才肝脑涂地的偿还主子。”

  宝楹冷眼看着锦书,暗道偿还?拿什么偿还?是能还她体面还是尊严?往后无穷无尽的冷宫岁月怎么渡过?还有宫外苦等了她四年的人…她仰起脸,正午的太阳照得人没了主张。她这辈子算完了,死不得,活着又受罪,还有什么可指望的?

  锦书几乎低到尘埃里去,宝楹不哭,可那悲恸催人心肝。牺牲了她又换回来什么?不过多个人煎熬罢了,太子这回大大的失策,自己在这内廷苟延残喘,本来谁都不欠,两袖清风,眼下却莫名背上了一身的债,她也该找个地方大放悲声才对。

  懊恼归懊恼,这事儿不能撂着不管。她小心的说,“董主子,奴才去求万岁爷,求他开恩撤了禁足的令。奴才没别的能耐,您既已晋了位份,宗人府上定然有了记档,指望着出去怕是不能够了,奴才只有托人尽力的拂照您,叫您吃穿用度上滋润些,算尽了奴才的一点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