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南风恍然。又觉得他都当哥哥的人了,对个这么小的婴儿作出这样的评价,也不好吧?

她说道:“长大了自然就粗壮了。就是不粗壮,那也没关系,跟他大哥二哥一样从文就好了。”

晏衡睨她,走开了。

李南风耸耸肩膀,回房又去逗小四儿。

小四儿另有乳名,叫阿仁,谁取的呢?一问,他三哥晏衡取的。因为晏衡当时正在吃核桃仁。

名字虽然不太好听,但李南风觉得晏衡没给他起成阿核阿桃已经算是手下留情了——这家伙压根就没长大!连亲弟弟的醋也吃。

而大名是靖王妃响亮地唤出来的:“叫‘晏谌’,是他大哥取的。”

谌,信也,若不是靖王妃交付出足够的信任,这一家子也融洽不到今日这地步。想来阿仁的这个大名,晏弘也是斟酌推敲过许久的。

李南风伸出手指点了点晏谌的脸蛋,晏谌咧嘴乐了一下。出生的三日的小毛头哪里懂得笑?不过是李南风觉得他连咧嘴的动作都透着可爱罢了。

出去又回来的晏衡趴摇篮边,静静看了晏谌半晌,说道:“怎么这么黑,吃点啥能变白?”

“才生下来是这样的,满月了就很好看了。”

晏衡连连调整了两个姿势打量了一会儿晏谌,忽然问她:“你想不想抱抱?”

李南风瞥他:“我不想,不过我觉得你很想。”

晏衡“切”地一声,负手又踱开了,没一会儿他又转回来,睨着摇篮道:“看着都没只猫儿重。”

李南风受不了他这磨唧,把晏谌抱起来,放到他手上。

晏衡脸一拉,一双手却很诚实,稳稳当当把这颗肉团子给捧住了。

晏谌哇的一声哭起来。

晏衡有点慌,下意识地在手上抖了几下,晏谌哭的更大声了。

“你干嘛呢?”

李南风正要纠正他,帘栊那边已经有了声音,晏弘与徐宁大步地走过来,一面冲着晏衡皱眉,一面把晏谌接了过去,哦哦地安抚哄逗。

乳母丫鬟都围了上来,随后进来的晏驰手里明明拿着只拨浪鼓,看到屋里这么多人,又若无其事地塞进了袖子里。

李夫人收回目光,笑着与靖王妃道:“家里有了小孩子,可真热闹。”

靖王妃笑叹:“你说我怎么就没有当岳母的命?”

第561章 谁敢接盘?

李夫人笑望着并肩而立的李南风和晏衡,说道:“当婆婆也好。儿子女儿都好。”

靖王妃顺着她的目光看下来,点头道:“说的也是!”

晏谌被这么多人围着哄着,果然就不哭了,被奶娘抱走喂饱了再过来,就变成了一团睡得很安静的肉丸子。

每个大人都情不自禁地放低了声音,放轻了呼吸,仿佛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一个小生命最温柔的呵护。

李南风看着晏谌,也想到了她自己的那双儿女,他们生下来时她也曾是这般尽着自己所有的心思,但终是母子缘薄,他们因为她而没能得到父爱,而她也没有从他们身上得到理解,说起来也许又是公平的。

熟悉的香露的味道盈进鼻腔,她偏头,在晏衡耳边道:“你长得比你弟弟好看。而且他将来肯定也没你有本事。”

晏衡侧首,一双墨瞳里瞬时就有暖风在流动。

李南风轻轻一笑,俏皮地轻咬住了下唇。

晏家四叔公们在晏谌出生的第五天到了京城。

而李南风去靖王府探访回来的第七日,李家几个长辈也都到了。

太师府里瞬间热闹起来,李南风提着裙子飞奔着去迎接最喜欢给她梳头的四老太太,和最爱带着她去金陵本地大户家里串门的五老太太。

这些都是她重生以来第一次看到的人们,老太太们也给李南风带了许多她爱吃的土产,拉着她问长问短。

是夜太师府里共设了四席,席间觥筹交错,言笑风生,其乐融融。

到了翌日,李存睿专门告了一日假,请到三位叔老太爷到园子里喝茶,由李清扬李济善陪坐,说到了两家世仇,又说到端王府,再把裴寂当初给的证据拿出来,这气氛就不由自主凝重了起来。

“虽然听上去合情合理,但口说无凭,此事牵系到你爷爷的名声性命,没有人证在,焉知那姓赵的不是胡说八道?”

“正是,就算是端王府干的,但赵旸也死了,何以证明这是桩冤案?”

三老太爷四老太爷明显不能接受这样的“真相”,毕竟这股恨意在晏晗身上已投射了近二十年。突然之间让他们把这股情绪给释怀了,再转移到端王府身上,怎么可能?

李存睿问五老太爷:“五叔怎么看这事?”

五老太爷斟酌道:“我来的路上听说这端王府还有后裔在漠北,想必朝廷应该已经派人去拿人,倘若是事实,那么要人证的话,应该不会很难。

“倘若是事实,自然是该言和。两家本就是世交,没道理解释开了还生份下去。”

“可父亲当年明明白白是在牢里送了命!”

四老太爷提醒他。

“是在牢里送命没错,但如今已有物证,只要有人证在,那自然没有执拗的理由。”

五老太爷不过四十多岁,比李存睿大不了多少,儒雅气质跟李存睿也有四五分像,说起话来不紧不慢的。

三老太爷和四老太爷年纪大些,又是兄长,不如他老幺软和,当下瞥了他一眼,不说话了。

李清扬缓和气氛:“今儿咱们就是先把事情跟几位叔父交交底,倒不是立刻就要拿主意的意思。

“去漠北拿人的是承恩侯,估摸着重阳前后也就到京了,几位叔父久别归来,舟车劳顿,此番定然要在京长住些日子,容侄儿们好生作作陪,再忆忆这燕京城里的好时光。”

都是读书人,哪里真会拗到拐不了弯?

三老太爷点点头,打趣道:“这京城咱们几个可不比你们陌生,想当年我们也是这燕京城里出了名的公子哥,那海子河边的太湖石壁上,只怕还有我与你三叔五叔当年留下的题诗呢!”

李济善哈哈大笑:“确实还在!如今还在为后辈学子们所欣赏!”

送走了老太爷们,李清扬李济善倒回屋里,问李存睿:“人接都接来了,事情来龙去脉也查到了,你还忧心忡忡的作甚?”

李存睿袖手道:“话是这么说,但我怕误会是解开了,这两家不能通婚的事还得被拿出来作文章啊!”

李清扬愣了愣:“你想通婚的事干嘛?谁要跟晏家通婚了?”

李存睿瞄他一眼。

李济善跟着二哥的日子多,这嗅觉灵敏多了,稍一思索便跟李清扬使起了眼色:“挚哥儿可马上成亲了,接下来可轮到蓝姐儿了啊!”

李清扬又愣了下,上下地打量李存睿:“你这是要把蓝姐儿嫁晏家去?”

李存睿睨他一眼:“我可没这么说,这是你自己这么想的。”

李清扬:“……”

这什么毛病?

见李存睿下了庑廊,他追上去:“你从前不是嫌弃人家衡哥儿来着?这怎么又想通了?”

李存睿恍若未闻,只管袖着手往前走。

李济善道:“嗨,你以为嫌弃人家就有用了?那俩打小打到大,活脱脱一双鬼见愁,他俩不在一起,还谁敢接他们的盘?”

“打住——”李存睿转身:“我女儿可有的是人追求!”

李济善立刻闭上嘴,还伸手轻拍了下,这才把李存睿的白眼给挡回去。

李家这边不咋地,晏家这边只有过而无不及。

靖王没李存睿沉得住气,晏家四老太爷到达的当天夜里,靖王就把话给他说明白了。

四老太爷初初听闻当然也是震惊的,一问他要证据,他证据拿不出来。再问他要人证,他人证也说还没有,四老太爷这爆脾气就上来了:“嘛都没有,你跟我说个叉叉!”

说完拂袖走了,把个靖王小可怜儿似的噎得半天没喘上气来。

这几日他便紧着大理寺那边催袁邺早些回来。只有袁邺早些回来,让赵柯招供出来的当年他们干的那些事儿,这“世仇”才能化解,世仇不存在了,跟李家的婚事才算有谱——

虽说不是马上就成亲,但是夜长梦多啊,不赶着衡哥儿眼下正被李存睿瞅的顺眼的时候订下亲事,谁知道他到时又有什么念头出来?

下晌听说有消息来了,当下把喂给靖王妃的汤三两下喂完,便赶到大理寺来。

却在进门时与后面赶来的人差点撞一块。他回头一看:“——老李?”

第562章 两个亲家

李存睿看到他,把伸出去的脚收回来,说道:“这么巧?”

“是啊,怎么这么巧?我是听说承恩侯快回来了,特地过来打听消息的,你呢?你怎么也来了?”

靖王有些疑惑,打从乱党案告破,最近大理寺安静得很,跟他太师也没啥瓜葛,他怎么还亲自往衙门来了?

“我么,我是来寻老段唠磕的。”老段就是大理寺卿段谊。李存睿说到这里咳嗽了一嗓子。

“大白天的上衙门里唠磕?”靖王看着外面天色,愈发疑惑,“南边洪灾善后的事你办完了?太子大婚的事你也张罗好了?”

李存睿有点不高兴:“你这心操的可够宽的!”

说完他也不再理他,跨门就去往段谊公事房。

靖王盯着他背影,连忙跟了上去。

李存睿先进门,正伏案的段谊看到他来便立刻撂下公文起身:“太师您怎么亲自来了?下官这正准备遣人把消息给您送过去——”

段谊说到一半就接收到李存睿猛打过来的眼色,戛然截断话头,还没来得及相问,门外便又进来一人,一双眼如同灯笼似的在他们俩之间照来照去:“老李你也是来探消息的?你探什么消息?”

李存睿拢着手,斜眼道:“我要探的消息肯定是机密,你又不是今天才当官,难道不知道不能随便告诉你。”

靖王望着他,眯起的双眼和微勾起的唇角处处都透着他的不相信:“机密?当下大理寺最机密的就是承恩侯押解赵柯进京这件事了,除此之外还能有什么机密?

“你不如直说你就是为着这消息来的?”说到这里他轻嘶了一声,仿佛明白过来了:“你说你为这消息来就为这消息来,有什么好遮掩的?”

李存睿当然是为这事来的,但原以为这呆子只有打仗抓贼的时候脑子才好使,没想到突然灵光起来了,便有点烦他。

他跟段谊道:“靖王说的不错,承恩侯这边消息的确也很要紧,既然他提到了,那你就说说吧。”

段谊不知道他俩耍的什么心眼,来回两边睃了几眼,就回到公案后拿来信笺:“承恩侯派人来信,赵柯人已经被控制,原本九月初就能到京,但意外又发现了一些事情,必须再耽搁几日,估摸要到九月中旬才能抵京。”

“还要往后拖?”靖王听完已不满了。“又出了什么事?”

“信上没说。”

李存睿把信接过来,一看之后神情也皱了眉头:“九月中旬?”

段谊道:“太师很急?”

靖王也撩眼看过来。

李存睿肃整面色:“我不急,我只是替家里老太爷们着急罢了。”

“你这就不坦荡了,你急就急,怎么又推到老太爷们身上?”靖王看到这样子的李存睿,一扫袁邺需要推迟回京的郁闷,乐得神色简直敛都敛不下去:“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我就是看出来了又不会笑话你!像我,我就很急,急得很!”

靖王心里很爽,想当初他因为衡哥儿扯蓝姐儿的裙子,说什么让衡哥儿叫他闺女姑祖奶奶,还让他在他闺女面前一辈子伏低做小,甚至还扬言要怎么怎么着,后来看到晏衡跟李南风在一块儿就吹胡子瞪眼,嘿!谁能想到他这家伙也有今天!

这真叫善恶终有报,天道有轮回,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

靖王心里乐翻了,袁邺不能按时回京已经完全不算什么破坏心情的坏消息了,能看这老狐狸翻船,他哪怕再往后推一旬也乐意!

老太爷们才不着急呢!

两家儿孙都出息,家族又兴旺,他们哪里用操什么心?在京城住着不知多安逸!

着急的只有他们这些当亲爹的!他会相信李存睿的话才怪!

李存睿看他这小人得志的奸相,一张脸越拉越长,简直已经坐不下去。

他把信还给两眼碌碌看着他们的段谊,起身道:“不知哪来的秋蝉叫不停,聒噪得很,我先走了,回头再过来寻段大人说话。”

说完便就背着手出了门。

靖王扭头看一下,也放了茶跑了出来。

李存睿听到他在后头的脚步声,加快了速度出门。两人一前一后小跑似的走得那么快,引来了一路目光。

李存睿不如人家是练过的,刚走出衙门口就被靖王超到前方拦住了。

“你走那么快干嘛?我又不会吃了你!”

靖王一脸的得意。然后道:“饭点了,要不咱哥俩在外头的找个馆子喝两盅?”

“谁跟你哥俩?!”

李存睿绕开他,负着手下石阶。

靖王又把他给挡住:“不是哥俩,那是亲家总成了吧?”

“呸!不要脸。”李存睿道:“你少来打我闺女的主意!我蓝姐儿不满十八岁,我就不许她出阁!”

靖王愣道:“你这也太狠了,满十八才出阁,谁家还能有合适的宗子等着她?”

“错了,”李存睿拢手,“许别人家孩子当然不用满十八,我立马就能张罗!”

“你!”

靖王被他气着了,“你个老滑头,你成心气我的是不是?!”

李存睿冷哂:“就是成心的,怎么着?有本事你别跟我当亲家!”

这老家伙明明知道彼此是要当亲家的了,居然还敢当着外人拆他的台看他的笑话,当他是吃素的吗?

搞搞清楚好不好,眼下要娶儿媳妇的是他晏崇瑛,不是他李存睿!就这点出息劲儿,真是连他家晏衡都比不上!

晏衡为了哄他高兴,早前还知道那么有眼力劲给他跑腿配合查案呢,这老东西,想拐他女儿回去当儿媳妇还不知道捧着他点儿,他不气他气谁呢!

看到靖王愣呆了的脸,他道:“还不让开?可别耽误我给闺女找夫婿!”

靖王白眼翻着,当然是没让开,他抬脚踏着石墩儿,说道:“你急什么急?除了我靖王府的世子,谁要敢去你李存睿家里娶亲,就是人上花轿了我也得把花轿抢进王府来!

“我说你也别使什么性子了,我请你上西湖楼,你想吃什么随便点,咱们好好说话!”

李存睿睨他:“随便点?”

靖王点头。

李存睿又冷哂一下,随后道:“这可是你说的。”

第563章 真有信心

靖王纵然不缺钱,可看到他这样子也禁不住心下一咯噔,嗅到了一丝即将被讹的气息。

西湖楼作为全京城一流的酒楼,菜有顶级的好菜,酒有顶级的好酒,甚至服务还周到,生怕主顾们为了点菜费脑子,还专门有现成的各种级别的席面,最贵的那桌是四百二十八两银子。

靖王对这些门儿清,虽然知道要从他李存睿手里抢闺女,注定得下些血本,但四百多两一桌的饭菜光两人吃,他心里还是觉得真没必要……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他心里另外那个小九九:他想,倘若他李存睿眼下在这八字刚一撇的时候就开始这么不留情面的讹他,那到来日三媒六聘的时候,他还不得把当年怎么辅佐皇帝南征北战那份才智都给重新拿出来给他设阻?

掌柜的点头哈腰捧着菜牌过来的侍候的时候,坐在对面的他注意力就全在李存睿的目光上。日后他这儿媳妇收的能不能顺心,从眼下这刻就能看出端倪来了!

好在李存睿眼都没眨地就把前面几页翻过去了,靖王松了口气,觉得老李就是刀子嘴豆腐心,嘴上损他损的厉害,实际上还是挺靠谱的。

又一想,就算是他想点,这一时半会儿四百多两银子的酒席也未必就能整得出来?

这么一想,他也就放宽了心。

“两个人也吃不了那么多,前面这些菜都太多了,给我上这桌六个菜的,再来两斤上佳的三花酿。”

靖王心里美,听到这儿都忍不住道:“六个菜哪够?必须八个菜!咱俩慢慢吃,怎么着你得吃好!不用给我省钱!”

六个菜的鲍参席才十两银子一桌,八个菜也不过十八两,就这一二十两银子的程度,都不好意思说是他晏崇瑛头一次以亲家的身份请吃饭!

“没给你省钱,”李存睿把菜牌给回掌柜的,抬眼看过来:“这十两银子一桌的席面,我订的是一百桌。”

磕着瓜子的靖王瞬时停住了:“什么?”

“一百桌,”李存睿耐心解释,“烦你先把账给结了,今儿咱们先吃一桌,剩下九十九桌留着以后我想来的时候再来,吃一次扣一桌,勉强也可以够我吃个三五年。”

靖王有点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一百桌就是一千两银子,一千两银子都够他付两桌半顶级宴席了!

“我想王爷一定不是心疼这点银子的人吧?”

夏天虽然已经过去,但这几日秋老虎,李存睿不紧不慢摇着扇子,不咸不淡看过来:“你靖王顶天立地一条汉子,可得说话算数啊。来之前你可是说过随便我怎么点的。——去,上王爷那儿收钱。”

一旁的掌柜哪里知道他们斗的什么法?

哪怕他对京城这些权贵早已经熟得跟半个自家人一样的了,也万万不敢在这时候吭半个字儿,太师大人让他收钱,他也不敢不听,就顶着副赔笑到快抽筋的脸到了靖王这边:“王,王爷恕罪,整一千两银!”

靖王看着悠哉游哉的李存睿,可算知道了什么叫有苦说不出来!

原来他低估了这老狐狸!也是啊,好歹也认识这么多年了,他怎么会过了几天舒坦日子,就天真到以为他李存睿是个良善之人呢?这阴损缺德的家伙分明就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卑鄙小人!

他深吸一口气,——罢了,不就千两银子嘛,也不是出不起这钱。说多了显得他小气不说,搞不好这老狐狸又给他整点什么幺蛾子出来!

他唤来侍卫:“回去找初大人拿钱,整一千两,两刻钟内送过来!”

侍卫去了,掌柜这便就立刻扣门下去备菜。

初霁见侍卫奉命来取的银子有点多,怕是有误,细细问了侍卫,侍卫知道的也不真切,只说是和太师在一起。

初霁一听觉得出不了大岔,就直接引着侍卫往账房来了。

碰巧檀香也在这儿取这个月各房的月例,问了一嘴,便又把靖王和李存睿吃饭要了一千两银子的消息带到了曦日堂。

近来晏家祖宅过来的一大帮家人亲戚,由四老太爷晏培明率队,这位四老太爷对靖王妃母子仨该说的话,该给孩子的见面礼,都给了,但晏衡就是察觉到他好像不是那么亲近。

而他观察晏培明对沈侧妃那母子仨,就随和亲切很多,府里偶遇了会停下说话,也会主动跟晏弘唠家常什么的。

当然,晏衡心眼儿并没有那么小,一个叔公罢了,亲近不亲近他们,喜欢不喜欢他们,又有何要紧?

不过心里总是有点硌应,让人惦记着。

先前自园子里回来,正好碰上四老太爷与晏驰在竹林下说话,他瞄了两眼然后到了曦日堂。

先在摇篮旁看了眼阿仁,然后到靖王妃床前道:“我刚看到四叔公又在跟驰哥儿说话,聊得还挺融洽,还说要上沈家拜访沈家老爷子。”

靖王妃一听这话就抬头:“什么‘驰哥儿’?没大没小!”

晏衡颌首:“是,是‘二哥’。”

靖王妃这才回应他道:“你叔公跟沈老爷子也是熟人,相互拜访很正常。”

“他们都熟,这就显得咱们像个陌生人。”晏衡偷瞄着她说。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靖王妃道,“沈侧妃跟晏家的渊源,咱们比不了,也不必去比。”

说到这儿她又看过来:“放心吧,别看你四叔公是个粗人,却跟你父亲一样粗中有细,你不用担心,等到真相大白,我相信他不会糊涂到拦住这门婚事的。”

知子莫如母,虽然晏衡确实是在担心她多想,但她又何尝不明白他实则是看到四老太爷在靖王心里的份量,担心四老太爷不喜欢他,而回头阻挠这门婚事呢?

被戳中了心思的晏衡有些赧然:“我倒没有,反正南风也还小。”

靖王妃扬唇:“真不急?”

晏衡一顿,脸上更不自在了。他别开头道:“其实小点也没什么,先成亲,过后再圆房我也是使得的。

“就是她想家了,反正您也不会拦住她不让她回娘家。再者你们不是想要闺女么?把她当闺女岂不是好。”

靖王妃佯装正色:“你怎么会对我这样有信心?我对自己都没这样有信心。”

晏衡收回目光。

靖王妃看到他眼里的怔忡,失声轻笑,随后温声道:“傻孩子,你是母亲的长子,陪伴母亲的日子注定是最长久的,你心里的,母亲怎么会不明白?

“即便不能提前成亲,可只要你与蓝姐儿两心相许,那母亲就是豁出去也要结成这门婚事!”

第564章 议个婚吧

晏衡一个大男人,心里被这席话烘得暖融融地。前世里缺失的母爱,在这一刻已满得都快要溢出来。

正要回话,门帘响了,檀香带着丫鬟进来,把月例银子给交了,接着就把靖王跟李存睿吃饭,派人来取千两银子的事也说了。

靖王妃道:“他俩又闹什么呢?”

“虽然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是王爷请上太师吃饭,那肯定是好事儿!”檀香笑着说。

靖王妃也笑起来,似也认同了。

李存睿敲了靖王一笔,好歹也给了这个巴上来的未来“亲家”几分面子,正经交换了一下彼此家里对“世仇”的态度现状,好好合计了合计。

虽然袁邺还得大半个月才能到京,好歹人证一到事情就能解决,这个不用担心。只是李存睿却不明白袁邺是因何故拖延了时日?

无论如何,在袁邺回来之前,当前的大事是李挚成亲。

八月廿七,延平侯世子与宋国公府的表姑娘顺利成婚。这是轰动京城的大事一件。

再一件是婚礼这日,靖王竟然领着三个儿子并大儿媳妇一道齐齐到了太师府赴宴道贺!

而李太师不但没有谢客,居然还满面春风地率领李清扬与李济善在门下恭迎晏家一行!

这可太稀罕了!

当日李家宾客盈门,为一睹这等奇观,竟齐刷刷放下茶点涌出来观看……

纵然这一日李家的叔公们未曾出来与靖王府的人会面,但终究是破天荒了。

更何况连一直在王府养伤,未曾出过门的世子晏衡也乘着软轿到来了,这霸气难掩的架势,这光芒四射的气派,再加上他无可挑剔的五官与身量,都不知引来多少少女痴望的目光!

也不知道从前谁说他是个不可一世的二世祖来着?谁说他是个不学无术之徒来着?

真是谣言害死人,那些乱造谣乱传谣的家伙,怎么不来看看他眼下目不斜视只对着嘉宁县主温柔而笑的样子?

嘤嘤嘤,要不是传的这么离谱,哪至于她们直到他立下这莫大功劳,大放了这么一番异彩之后才发现到他的稀罕?

晏衡所过之处“哀鸿遍野”,李南风都觉得他太招摇了,瞅着空档招手让他到花竹林下说话。

靖王眼观六路,早见着那俩人背着人在角落里窃窃私语,心里的美都浮到了脸面上,浑然不顾已招来李存睿的一记白眼。

晏弘与徐宁抿唇而笑,随后看向晏驰:“看来咱们家接下来就该议你的婚事了。”

晏驰斜眼:“关我什么事!”

徐宁脱口道:“怎么不关你的事?你不议,三弟怎么好越过你议婚呢?再说了,你也不小了,找个会疼你,还会跟你撒娇的人回来,不好么?”

晏驰搓了搓手臂上的鸡皮疙瘩,走开了。

晏弘夫妇既能考虑到这份上,自然沈侧妃也是这么想的。靖王带着儿子们去李家赴宴回来后,这几日她就琢磨着给晏驰物色媳妇儿了。

送媒人帖子往靖王妃这边来请帮着斟酌的时候,让正与晏眉父亲下棋的四老太爷看到了。

四老太爷道:“真给驰哥儿说亲?”

“自然当真。”沈侧妃笑着,“他也不小了,他大哥已经成亲,轮也轮到他了。”

四老太爷沉吟:“他这身子骨,一时半会儿能挑到如意的么?”

“四叔看来是还不知道,”听到这儿,沈侧妃笑了,“驰哥儿吃衡哥儿母亲亲开的药膳方子已经有大半年了,又让衡哥儿指点着习武强身,如今这身子骨可好多了。

“他不光是饭量涨了,夜里睡的也安稳,算起来,打从春上到现在,如今都入了秋了,竟还一次旧疾都没有犯过。

“我倒也不是催着他立刻成亲,只是先议稳当,隔个一年半载,他身子自然还能更强健些。”

“衡哥儿母亲给他开药膳?”这句话引起了四老太爷的注意。

“是啊,”沈侧妃索性道:“其实除了亲自给驰哥儿开药膳方子,她还做了很多很多。关键是处在她的位置,这些事她都根本可以不必做的。

“她不需要讨好丈夫,不需要做给公婆看,她伴着皇上和崇瑛他们一路征战过来,身为靖王妃,也用不着在乎外人怎么看她。

“可她还是掏心掏肺地做了,而且做的还很好,连驰哥儿那么别扭的性子都很服她。在我心里,也是早就把她当成亲妹子看了。”

四老太爷一听,扭头看向晏眉父亲,却听他也说道:“我沈家嫂嫂说的一点没错,我们只有一个亲大哥,却有两个亲大嫂,要说王府这内宅的关系,没有我林家嫂嫂的大度良善,根本不可能有如今的兴旺。当然我沈家嫂嫂的宽厚也非常人能比。”

沈侧妃笑了下,接他的话说:“四叔是才来,衡哥儿母亲如今又在坐月子,您还不知道,等日子长子,我到底说没说谎,你自己就能看出来了。”

四老太爷其实来了也有小半月了,哪怕没见着靖王妃,他成日在这王府里,哪能半点没听说?

说起来都是明媒正娶的侄媳妇,不过是因为沈侧妃是他看着进门的,作为晏家的长辈,对这一个难免有些先入为主的关切。

来之前他还以为经过王妃之位易主之事,王府内宅定然气氛僵凝,却没想到这些天他听到的看到的竟然是王府山下一派和睦!

别人的肯定也就算了,最要紧的是沈侧妃母子怎么看,可他无论怎么从他们嘴里寻找痕迹,看到的也全都是西跨院这边把那母子俩,不,是母子仨儿当最亲近的人在看待。

他实在百思不得其解。直到沈侧妃这一番肺腑之言出口,才由不得他不信。

其实林氏母子虽然还未曾回祖籍祭祖,但这几年四时八节,王府送去的礼,派人送去的问候都无不周到细致,林氏为人怎么样,已可见一斑。

而晏衡作为最年轻一辈的子弟,竟然能够给晏家门楣添上这样的光彩,也早已令他这个当叔公为之赞赏和骄傲!

——也罢,只要他们过得好,那就是真的好。

第565章 我很温柔

靖王妃对沈侧妃要给晏驰议婚的用意心知肚明,虽然她处处都在替晏衡筹谋,但是也不能不考虑晏驰。

“驰哥儿自己怎么想的?他可有中意的人?”晏衡成亲是要得到家里所有人祝福的,不能因为成就这门婚事就让晏驰心生不快。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还能怎么想?”

“那也得他自己心里欢喜。”靖王妃笑道,“说起来,你可有发现他青睐哪家姑娘?”

沈侧妃是个思想很传统的妇人,平日哪里会去留心这个。想了下她就回房来找晏驰。

那天在李家,晏驰被晏弘俩夫妻给挑明了议婚的事,这几日也犯起了心思。沈侧妃一进来,他几乎就猜到了她的来意,假装忙着练字,头也没抬。

沈侧妃把他手里的笔抽了,然后直接就把来意道明:“我挑的这几个姑娘,都是品行端正,又擅理家的,很适合你。你来看一看,哪个合眼缘?”

“光一个名字家世,合的什么眼缘?难道是要我看哪个名字顺眼不成?”晏驰转过身去。

沈侧妃噎了下,道:“那你又是怎么想的?”

晏驰没想法。前些年他天天不是读书就是吃药,又不怎么出门,连朋友也没有几个,他能有什么想法?

实在要问,那他的想法就是不着急。

可是他也犯不着去惹晏衡讨嫌,那家伙活了这十六年怕是就等着娶李南风回来的这日,他要是拦在前头,回头指不定又要寻他出气。

再说搞不好这次还是他跟李南风两个人一起上,惹不起惹不起,他可没必要去触这种霉头。

这么一想,他就把沈侧妃拿着的帖子挪了过来。翻了两遍,说道:“我先留着看看。”

那也行。好歹是有个态度。沈侧妃答应了。

晏驰拿着帖子翻了两天,到底选谁,他完全没主意。

这日上学,看到嫂子已经迎进门、并且还能有嫂子亲手做好吃的零嘴解馋的李南风快乐得像只花蝴蝶,他忍不住频频投去了目光。

李南风发现了,以为他也馋,便把正在吃的蜜饯递到他跟前。

晏驰道:“我不吃。”

“不吃你老盯着我干嘛?”

晏驰望她片刻,然后道:“梁家的三小姐,伍家的二小姐,以及宋家的大小姐,这些人你都熟吗?”

值得他们两家直接唤姓氏的人家就那么几家,李南风稍一琢磨就把人对上了号,点头道:“熟啊,怎么了?”

晏驰咕哝了一句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