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求情(一更)

六皇子一路上想着见到皇帝后,他是先辩解还是跪地请罪,可是什么都没等他做,迎面便撞上的皇帝飞来的砚台,一下子将他砸懵了。

脑门一个血洞,涓涓往外冒血,粘稠的血顺着他脑门流下,转眼糊了一脸。

他没觉得疼,只觉得头晕的很,是那种立即就死了的头晕,他心胆俱颤,立即从地上爬起来,一把抱住了皇帝大腿,惊恐骇然地求饶,“父皇,父皇饶命,父皇我错了,父皇,儿臣不想死啊父皇……”

皇帝一脚踹开他,将桌子上花似玉的供词砸他身上,“你睁大眼睛看看你,朕问你,这些事情,可都是你背后指使的?”

六皇子如今哪里还看的清,他只一个劲儿地说,“父皇,儿臣是不是要死了?儿臣不想死啊父皇,求求您,快给儿臣请太医啊父皇。”

皇帝:“……”

他如今想杀了他,还给他请太医?这个东西是脑子有毛病吧?

刑部侍郎和大理寺少卿:“……”

这位六皇子,脑门上是被砸了一个血窟窿没错,但也不至于被砸死,顶多是破相了,这个胆量,真是一言难尽。

皇帝看着六皇子的没出息样愈发地震怒,“朕让你看,你给朕好好看,否则,朕现在就将你拖出午门外斩首。”

六皇子立马用袖子擦了擦脸,露出血糊住的眼睛,抓起地上一张张供词,心里抖着,手也抖着地看,他一时有些看不清,但还是隐约看到了都是六皇子指使的话,他立马扔开证词,大呼冤枉,“父皇,不是儿臣,不是,儿臣没有,儿臣是冤枉的,她胡说。”

皇帝冷着脸问,“你说你是冤枉的?那么朕问你,难道这个花似玉说的是假的不成?”

六皇子立即说,“儿臣是冤枉的,不是儿臣,是方家,对,是方家,方家不甘心,鼓动儿臣,儿臣错了,父皇饶命啊。”

“好一个方家!”皇帝盯着六皇子,“你说,方家都让你干了什么?”

六皇子一梗,住了口。

“说啊!”皇帝怒喝。

六皇子身子抖如筛子,“父、父皇,儿臣若是全交代了,求您,求您饶儿臣一命吧。”

他如今是真害怕了,他不想跟二皇子一样被赐死。

皇帝看着这个不争气的东西,也开始怀疑了,如此胆量,也许真是方家鼓动的他。否则他这副样子,若不是没人鼓动,借他十个胆子,他敢犯这么大的事儿?

他哪来的脑子暗中谋划这么大的阴谋,先杀苏含再嫁祸楚砚再杀安华锦再乱南阳军?同时让漠北镇北王府失去个世子也打击了敬王三兄弟背后的靠山?

这副德行,以及他一直以来在一众儿子中根本就不出彩,可见方家是军师。

皇帝怒气倒是小了些,他最恨最怒的是儿子早早就惦记他的位置,如今这样的六皇子,他倒是没多大气了,“只要你全交代,朕可以酌情留你一条命。”

六皇子大喜,立即不再顾忌,如倒豆子一般,稀里哗啦一顿往外倒,将方家让他做了什么什么事儿等等,都倒了个干净。

与花似玉写的,有十之八九一样,有十之一二,是花似玉也不知道的。

皇子得到了六皇子证实,又愤怒起来,当即下令,“来人,去追楚宸,告诉他,将方家诛九族!”

一名大内侍卫应是,立即去了。

六皇子身子一歪,血糊的脸一下子凝住。

方家,他的外家,就这么直接被他送上了断头台,可是,他不敢求情,他怕他一开口,父皇反悔,他也得跟着方家一起陪葬。

皇帝怒火不散,“传朕旨意,从今日起,将六皇子贬为庶民,剔除玉蝶,将柔嫔赐…“

“父皇,不,求您饶了柔嫔一命,都是方家的错,与她无关啊父皇…”

皇帝话一顿,看着六皇子,他又重新爬过来,抱住了他大腿,没为自己求情,倒是先为他生母求情了。也还算有良心,没让他心寒到底。

皇帝心里门清,哪怕方家鼓动他,但六皇子若是不点头,方家也无可奈何,他将一切罪责都推到了方家身上,他倒是也乐见其成,但到底心里埋着怒火。

如今,他这般为柔嫔一求情,皇帝想到柔嫔素来柔顺可人,倒也舍不得下手赐死了。

“父皇,父皇……”六皇子抱着皇帝大腿不撒手,声声哀求,很是哀泣。

皇帝想再踢开他,一时因为想起柔嫔的美人脸,倒是下不去手了,他深吸一口气,“将柔嫔打入冷宫!”

六皇子松开了手,然后,猛地惊醒,又重新抱住,大哭,“父皇,父皇,您也将儿臣圈禁吧!跟大哥一样,儿臣如今犯的案子,也没有大哥私造兵器案大啊,父皇,您别将儿臣剔除玉蝶,儿臣生是楚家的人,死也要做楚家的鬼啊父皇。”

皇帝一脚踹开他,降下来的火又熊熊烧起,“你跟楚凌比?孽子!”

“父皇,儿臣为何不能和大哥比啊?父皇,儿臣不要被剔除玉蝶。”六皇子又哭起来。被圈禁了,他也是皇子,他除了见不到外面的太阳外,却能吃喝不愁,但一旦被贬为庶民,他就会被饿死了啊,他不想死。

“朕金口玉言已出,你休想让朕再改。”皇帝气的不行,“来人,将这个孽子给朕扔出去!将六皇子府的所有人,都给朕……”

他想说杖毙,张公公的声音传来,“陛下,顾大人来了。”

皇帝打住话,“让他进来。”

张公公挑开帘子,顾轻衍进了南书房,同时,有两个大内侍卫进来,将六皇子捂着嘴拖了出去,他看了一眼地上的血渍和扔的四散的花似玉的供词,面不改色地对皇子见礼。

皇帝压了压怒气,说了句,“免礼!”

顾轻衍直起身,“陛下喊臣来,不知所为何事儿?”

“关于苏含的案子,楚宸和刑部、大理寺查出来了。”皇帝示意张公公,“将地上的东西捡起来,给怀安看看。朕生了一个好儿子,不声不响地,做出这么大的事儿。”

张公公立马将地上的供词捡了起来,递给顾轻衍。

这供词就是从顾轻衍手里交给楚宸的,但此时他还是一本正经地从头到尾慢慢地看了一遍,看完后,他也很震惊,看着皇帝,“陛下,这……可别冤枉了六皇子。”

楚宸没在这里,若是在这里,一准一个白眼翻上天!准说顾轻衍你装什么装?

除了楚宸,这里的人都不知道,觉得顾轻衍震惊是对的,他们也都是震惊的。

“他亲口承认的,与这供词里面所说的都对的上。”皇帝脸色青紫,“朕没冤枉他。”

顾轻衍闻言可惜地叹了口气,不再言语了。

皇帝也缓了口气,“朕让人喊你来,是已经派楚宸带着两万西山兵马去诛方家九族了,六皇子贬为庶民,柔嫔打入冷宫,至于六皇子府的人……”

“陛下,六皇子府的人,可刑部和大理寺两位大人去查一查,若是有知情鼓动六殿下作案之人,可以罪论处,若是不知情者,可发卖或者遣散。”顾轻衍温声截断皇帝的话,声音平和,“无辜之人,不宜牵连,彰显陛下仁慈。”

皇帝顿了顿,觉得有理,点头,“好,就依你所言。”

他看向刑部侍郎和大理寺少卿,“两位爱卿,你们去给朕查,除了六皇子府的人,还有幕僚,客卿,但凡与六皇子府来往密切的人,都朕查一遍,有共犯者,以罪论处。”

“是。”二人齐齐应声。

他们不敢触陛下霉头,还是顾大人在陛下面前得脸面。

二人离开后,皇帝对顾轻衍询问,“关于十里堡和夜来香,怎么剿灭,朕想问问你的意见?”

顾轻衍立即说,“陛下可问了宸小王爷是怎么能够这么快破的案?”

皇帝一愣,“朕似乎没问,难道还有什么内情不成?”

他看到了证据后,就怒了,哪里还有闲心问。

顾轻衍点点头,温声说,“臣刚刚收到了一封安小郡主的来信,提了一两句,她说回南阳途中,被千水盟的盟主沈如风截住,沈如风受十里堡花似玉威胁,让他杀了安小郡主,但他仰慕南阳军为国尽忠,誓死不做大楚恶人,所以,就打算利用安小郡主投靠陛下,于是,安小郡主就给他指了一条明路,沈如风便拿了花似玉,押送进京,送给了宸小王爷。”

皇帝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

第三十四章 善恶(二更)

皇帝没想到,这里面,竟然还有安华锦的功劳。

他该说是安华锦运气好呢?还是该说是南阳军威名赫赫深得水匪的心呢?还是该说安华锦和顾轻衍人都离开这么远了怎么还有书信来往呢?

皇帝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只看着顾轻衍,“所以,你让朕知道此事,是何意?”

顾轻衍微笑,“陛下,您问臣关于十里堡和夜来香,怎么剿灭,可有什么意见?臣想说的是,不如启用沈如风,他本就是江湖人,如今举报十里堡,缉拿罪犯花似玉,是一大功劳,为国尽忠者,心向朝廷者,一定要赐赏的,也是要给绿林江湖上的各个势力立个标榜,不如陛下就给他一道旨意,此事让他来办,办的好,陛下就好好赏,据小郡主所说,他从三年前开始,似有醒悟,如今做的都是清白的营生。”

皇帝一听觉得不错,心情豁然好了些,“好,就依你所言。”

他看着顾轻衍,“那沈如风如今在哪里?”

“应该被宸小王爷安置起来了吧?陛下若是想见他,派个人去问问就是了,应该就在京城很好找。”顾轻衍道,“毕竟,他也是证人,手里似乎还有十里堡的很多证据。”

皇帝点头,转身吩咐,“张德,你带着人去找沈如风,让他来见朕。”

“是!”

张公公领命去了。

皇帝看着顾轻衍,“怀安,此事小安儿也有功,你说,朕该怎么赏赐她?”

顾轻衍浅笑,“小郡主给臣书信,也就随口说说,显然没想对陛下邀功,否则她也是有资格对陛下上请功的折子的,陛下若不是喊臣来询问,此事臣也没机会对陛下供出,臣觉得,陛下就不必赏赐她了。”

皇帝气笑,“她啊,倒是不贪功,什么都与你说。”

顾轻衍笑笑。

皇帝看着顾轻衍,他怒气虽然平复了,但心里也烦闷的很,除了一个儿子一个方家让他生气外,还有安华锦和顾轻衍的关系是不是太近了也让他郁闷。他还想再说什么,但此时也没法对顾轻衍再说什么,他们二人占着未婚夫妻的名头,哪怕他是帝王,也管不着二人书信来往。

他气闷头疼地摆摆手,“罢了,此事朕先心里给他记一功,以后给她找补回来。你下去吧。”

顾轻衍笑着告退。

顾轻衍离开后,御书房安静了下来,皇帝一屁股坐回硬邦邦的椅子上,靠着椅背闭上眼睛,想着他还没老呢,他的儿子以及他儿子的外家就都一个个坐不住了,想要争夺他这个位置了。

看来,是不是立太子迫在眉睫了?否则,他得再损失几个儿子才算完?

不过,皇后不上道,楚砚也不上道,他都说了,只要他们同意说服安华锦嫁给楚砚,他就立马立楚砚为储君,同时立安华锦为太子妃。若是皇后和楚砚劝说成功,从安家这边反悔,那么顾家只会对安家不满,不会觉得是他从中作梗。

可是,皇后和楚砚实在太气人,只他一个人一头热,那二人宁可看他不松口立储,也不从中使使劲儿。果然是不会讨好人的母子俩。

顾轻衍在将花似玉送给楚宸后,便将藏着的沈如风做了一番明显的安排。所以,张公公不必和顾轻衍通话,很快就找到了沈如风。

沈如风已做好了心里准备,跟着张公公身后,第一次踏进了皇宫。

第一次见皇帝的人,难免都会紧张,沈如风这个千水盟的盟主也不例外,但顾轻衍提点了他一两句,他谨记在心,将小紧张在面对皇帝后,便伪装成了大紧张,在跪见时,做出了连头也不敢抬的样子。

皇帝很满意这样的沈如风,江湖草莽得入殿堂,就该是这副俯首称臣的模样,不能是不怕不惧,为君者,当天下威仪,四海称臣。

“你就是沈如风?”皇帝看了两眼,吩咐,“抬起头来。”

沈如风抬起头,惶惶然地看了一眼皇帝,又连忙垂下头。

皇帝一眼也看清了,是个长的还算不错的年轻人,比较顺眼,他询问,“朕问你话,你要如实回答。”

沈如风点点头。

“朕听说,是你截了安小郡主,投靠朝廷?”皇帝起个话头,“你仔细与朕说说经过。”

沈如风点头,将早已在心里过了两遍的草稿挑着能说的全说了,不能说的一句没说,对皇帝说了一遍。

皇帝听完,皱眉,“你说,安小郡主还带着善亲王府小郡主?”

“安小郡主说她带的姑娘是善亲王府小郡主。”

“胡闹!”皇帝低喝了一声,“你可知道,她是怎么将善亲王府那小丫头拐带去了南阳的吗?”

沈如风摇摇头,拐带?这个他真不知道。

皇帝转头问张德,“你可听说了?”

张公公“哎呦”了一声,“陛下,奴才听说了啊,奴才十日前,还与您提了一句呢,不过您当日在惜贵人处,没上心,臣以为您没想理会。”

皇帝想了想,隐约想起有这么一回事儿,当时他满脑子都是惜贵人那张柔媚的脸,心神驰往,哪里还会管楚思妍去了哪里?哪里还管什么据说善亲王气的不行,还要揍楚宸,后来楚宸躲了没被善亲王揍着,楚思妍已走了,善亲王也就作罢了等等。

皇帝皱眉,“楚宸为何要将楚思妍送去南阳?”

张公公知道,立即笑着说,“回陛下,据说是宸小王爷恼怒安小郡主不辞而别,送个妹妹去给她路上作伴玩。”

皇帝气笑,“楚宸的弯弯肠子,大约是打的和小安儿打好关系,有个亲妹妹在身边,随时知道小安儿在做什么吧?”

“也许吧。”张公公笑呵呵,“宸小王爷很喜欢安小郡主。”

皇帝冷哼一声,“有谁的份,也没他的份,等他回来,朕就给他选一门亲事。”

张公公不说话了,暗想着,七公子巴不得您赶紧给宸小王爷选一门亲事儿呢。不过善亲王和宸小王爷都不是吃素的,怕是不会同意。

皇帝又看向低着头跪在地上十分安静的沈如风,沉声说,“若是朕给你一道圣旨,让你剿灭十里堡和夜来香,你可能做得到?”

“在下一定谨遵陛下旨意,全力去做。”沈如风很是沉得住气。

“嗯,那此事朕就交给你,做好了,朕有重赏。”

沈如风心中一喜,但还是压着喜意,“是!”

皇帝摆摆手,沈如风出了南书房,由小太监领着,送出皇宫。

宫外,顾轻衍的马车没走,正在等着他。

沈如风来到马车前,拱手见礼,“顾大人。”

顾轻衍挑开车帘,看了一眼沈如风,“可顺利?”

“一切顺利。”沈如风如实以告,“陛下给了我一道圣旨,剿灭十里堡和夜来香,事成之后,有重赏。”

顾轻衍点点头,眉眼淡淡,“你有陛下这道圣旨,回了千水盟后,就可以找上当地官府配合你。十里堡数千人,夜来香也有数百人,陛下说的剿灭,是指十里堡和夜来香再没了名号,罪有应得之人,应该以罪论处,但无辜之人,也要宽大处置,此中善恶,你当把握好。”

沈如风一愣,细微琢磨了一下,懂了,“多谢顾大人点拨,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嗯。”顾轻衍面上有了一丝笑意,“沈盟主是聪明人,但凡走正道者,一定会被上天所爱,沈盟主如今在陛下面前过了眼,立了号,以后万勿要心正,你也看到了,哪怕是六皇子,转眼间,也成了庶民,哪怕是方家,一夜间,也要被诛九族。你剿灭收服了十里堡和夜来香后,你的千水盟,势必要一家独大,但,若你心不正,他日的下场,也不过如此。”

沈如风心神一凛,“顾大人说的是。”

顾轻衍落下帘幕,声音温和,“祝沈盟主此去顺利,后会有期。”

“顾大人后会有期。”沈如风再次拱手。

目送顾轻衍马车离开,沈如风后背出了一层薄汗,暗暗想着,顾轻衍果然是名扬天下的顾家七公子顾轻衍,果然是安华锦看上的顾轻衍,他只不过是把一个花似玉带到了他面前,他不过半日,就让六皇子的根基势力快刀斩草般落了幕。

这一刻,他似乎明白了,为何安华锦那样的人,会为顾轻衍心折了,这样厉害的顾大人,又长了这样一张姿容,天下哪个女子不心折?

第三十五章 试探(一更)

镇北王世子苏含进京截杀案,真相大白之日,同样震惊了京城内外。

六皇子贬为庶民,柔嫔打入冷宫,楚宸带着皇命,第一时间前往江南诛方家九族,沈如风带着圣旨,离京去剿灭十里堡和杀手组织夜来香。刑部和大理寺配合,清查六皇子党羽。

各方出动,以雷霆之势,同样闹了二十多日,此大案才轰轰烈烈地落了幕。

这二十多日里,苏含的伤早已好了,他先是进宫谢了恩,又去拜见了皇后和和美人。

皇帝早就答应了敬王,一旦苏含进京,他见了苏含后,就趁机提和美人的位分,如今借着给苏含压惊和安抚镇北王府的机会,他趁机将和美人封了空缺已久的四妃之一良妃,同时赏赐了苏含一堆东西,以示看重。

从美人一跃成为四妃之一,和美人自生下十皇子用自己的封赐给敬王换了爵位忍耐多年后,终于,将她的位分还是得到了。

后宫一片哗然震动。

皇后倒是不惊讶,因楚砚数日前就与她提过,楚砚气的陛下砸碎了最爱的一套茶具,恰恰楚澜碰巧赶上给找补上了,陛下不会白得楚澜的孝敬,再说这么多年,楚澜还真孝敬了不少,在陛下面前人也讨喜,升和美人的位分,早晚的事儿。如今借苏含截杀案这个机会升,也没什么可说的。

皇后虽然没什么意见,但后宫的其他女人心里就不舒服了,一个个关起门来骂和美人狡诈,她接连生了八九十三位皇子后,非推辞了陛下给的位分换儿子封爵,如今儿子爵位有了,她的位分有了,这个女人可真是既能忍又有心机。

良妃对陛下实实在在感激涕零地道了谢,敬王也进宫去南书房对陛下道了谢,之后,敬王又特意跑去了苏家老宅对苏含道谢。

苏含似笑非笑地看着敬王,“敬王殿下不必谢我,陛下早就有提良妃位分的心思,不过是借了这个机会而已。就算不借这个机会,早晚良妃娘娘的位分陛下也会给的,毕竟,这么多年,敬王殿下在陛下面前,做的实在很好。”

敬王还是诚诚恳恳地道了一番谢,“没有苏世子,这个机会虽然早晚都会来,但晚来,总不如早来,谢还是要谢的。”

苏含挑眉,“敬王如此见外?”

敬王顿了顿,露出笑意,“母妃出身镇北王府,多年来,十分惦念王爷和王妃。今次世子被人截杀受伤,本王却没帮上什么忙,反而因苏世子而升了母妃的位分,哪怕是亲如一家,这谢礼却也不能少了。”

苏含点头,“行,这谢礼我就收下了。”

敬王松了一口气,试探地问,“世子打算在京待多久?”

“不知道。”苏含摇头,“待够了就回去。”

敬王看着苏含,“不知世子来京时,王爷可有什么话让世子与本王说?”

苏含进京后,一直在养伤,他来看了几次,苏含都神色恹恹没精神,似懒得跟人说话,如今看起来,伤势虽然好了,但不知道是受惊吓了还是怎的,同样看着不活蹦乱跳,据他所知,苏含可是个闲不住爱玩爱闹腾的主,来了京城,不该这么乖才是,最起码,要玩个痛快,可是他没有,他几乎都怀疑这么多年他对镇北王府对苏含的了解有误了。

以前,他年纪小,只能做到和镇北王府保持联系,谈不到什么争位大事儿,如今,他觉得,时候也该差不多了,他想知道镇北王府对他是个什么心思。

他觉得,镇北王府不该无动于衷,否则,如今不年不节的,也不会这个时候让苏含来京了,苏含来京的目的,显然是镇北王让他来探查京中形势的。

可是他等了二十多日,苏含对他什么也不说,他却坐不住了。

趁着这个机会,他怎么也要问问。

苏含端起茶盏,喝了一口,又放下,摇头,“父王只说让我来京长长见识,见见世面。”

敬王眉头一皱,不太相信地看着苏含。

苏含耸耸肩,“敬王殿下不信?”

敬王压下心底的疑惑和不开心,笑着摇头,“没有,本王多年没见王爷了,母妃常年惦记王爷和王妃,我以为,苏世子进京,王爷和王妃总要对母妃和我交代些什么。”

“噢,我想起来了。”苏含轻轻地敲了一下额头,“我父王是说了一句,若是见了敬王殿下,告诉殿下一件事情。”

“什么事儿?”敬王立即打起精神。

“我母妃与南阳王世子妃是手帕交,十六年前,南阳王世子妃身怀六甲北上镇北王府借兵,欠了镇北王府一个恩情。我母妃曾笑言,说若是我娘生个女儿,不如两家结亲。”苏含漫不经心地说,“父王让我告诉你此事。”

敬王愣了愣,“王爷的意思是?”

苏含身子向后一靠,打了个哈欠,“我也不懂父王什么意思,就要靠敬王殿下自己领会了。”

敬王琢磨了一下,觉得此事可不是小事儿,他从来没听说过,一时间也品不出镇北王什么意思,只能回头再琢磨,又问,“那王妃可有说什么?”

毕竟此事与镇北王妃有关。

敬王看了他一眼,似不介意与他多说一点儿,“八年前,玉雪岭一战后,老南阳王来京,与顾家结亲,我娘听闻后,很是后悔,说她若不是在南阳王世子妃病重时,正好怀着我二妹妹,无法去南阳一趟见她最后一面,否则,也许与南阳王府小郡主结亲的人,就是我了。”

敬王神色一凛。

“敬王殿下可还有什么要问的?若是没有,我困了。”苏含又打了一个哈欠。

敬王见苏含哈欠连天,不着痕迹地皱了皱眉,多说了一句,“那么世子呢?世子告诉本王这些,可有什么想对本王说的?”

苏含摇头,很是干脆,“没有。”

“那世子对安小郡主……”

苏含捻了一下手指,笑了一下,“我来京,就是奔着安小郡主来的,看看她多有趣多厉害,毕竟传言是传言,百闻不如一见,可是来京后,她人已经走了。我便琢磨着,是不是要去南阳一趟,才能见着她?”

敬王心思一动,立即说,“苏世子对安小郡主十分感兴趣?”

“嗯,很感兴趣。”

敬王眯了一下眼睛,“安小郡主应该很快还会来京的,世子不妨待在京中耐心地等等。”

“哦?”苏含挑眉,“你知道她什么时候再来?”

敬王摇头,“我虽然不知道安小郡主什么时候再来京,但是知道如今的顾大人和顾家十分看重安小郡主,二人已到了适婚之龄,不会一年半载不见一面的。”

他顿了顿,猜测,“据说顾大人和安小郡主相处的十分和睦,如今六月初五,距离七夕,还有一个月。顾大人离不开京城,但安小郡主会不会来,还真说不准。”

“嗯?那我等着她来。”苏含立马来了精神。

敬王告辞出了苏家老宅后,回头看了一眼,苏家老宅在夜幕中十分安静。

他坐上马车,落下帘幕后,脸色不停地变幻着,想着镇北王府到底是个什么打算?是支持他争位还是不支持?镇北王让苏含告诉他此事,是什么意思?镇北王妃曾经真有心思与南阳王府结亲?那么如今呢,对于南阳王府,对于安华锦,如今的心思歇没歇?想不想与顾家夺人?

他一时想了不少,直到马车回了府,却也没捋出个头绪来。只知道确定一点,那就是苏含对安华锦很有兴趣,且十分有兴趣。

就凭这兴趣,他该如何利用?

他忽地又想到楚宸和楚砚,楚宸喜欢安华锦,说动了爱孙子的善亲王进宫说项,反而引发父皇想要取消安顾联姻让安华锦嫁给楚砚,这是明明摆摆的想立楚砚为储君的心思。

他一定不能让楚砚娶了安华锦,至于取消安顾联姻,他觉得若能取消最好,若是将安华锦嫁给苏含,镇北王府与他与南阳王府结成纽带的话,对他也有利。

但对他最有利的,其实还是杀了安华锦,让老南阳王归西,收服南阳军。这样一来,楚砚没了靠山,也就完了。至于他的其他兄弟,他不觉得与他有一争之力。

第三十六章 南阳(二更)

安华锦离开千水山后,带着楚思妍,安平,五日后,回到了南阳。

在楚思妍的想象中,南阳贫瘠,荒凉,狂风,黄沙,尘土纷飞等等,不是人待的地方。京中很多人心中想的嘴里提到的南阳,大多如此。

她虽然很期待跟安华锦来南阳玩,但也只是来玩来长长见识而已,心里已做好了无数次心理建设,哪怕吃苦,她也不怕。

所以,当她一路跟着安华锦踏进了南阳的地界,看着雄伟壮观、神奇瑰丽、地域辽阔、地貌壮观的山川河水,繁华的大城小镇,热热闹闹的商贾贸易车队行人往来,以及恢弘气派偌大的南阳城时,她惊呆了。

她抓着安华锦的袖子,不敢置信地追问了好几次,“小安儿,南阳怎么和她们说的不一样啊?也和我想象中的不一样。”

安华锦笑着瞥她,“南阳是南齐和南梁以及大楚的边境,在不兴兵时,三方贸易一直互通,若不是南齐和南梁每隔几年就骚扰一次南阳城,试图侵略,如今的南阳,比你现在看到的,应该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