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候的人端来早饭,楚砚陪着老南阳王用早膳。

老南阳王没有食不言寝不语的习惯,一边吃着饭,一边与楚砚闲聊,多是老南阳王问,楚砚答。

饭后,楚砚询问,“外祖父,我带您逛逛我的府中?”

“成。”

老南阳王是个十分健谈的老人,身子骨虽然不甚健朗,但一生睿智尽在言谈中,他随着楚砚逛了大半个时辰后,来到一处观景亭歇息,他坐下身,用帕子擦了擦额头的汗,感慨说,“楚砚啊,外祖父老了,再也没力气骑马上阵杀敌了。”

这话透着无尽的沧桑。

楚砚一时沉默。

“外祖父这一生,大大小小的战役,打了几十场。”老南阳王道,“真不知我还能活多久,是否能在活着的时候,看到大楚真正的太平盛世,百姓和乐安康,再不见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能的。”楚砚这时又问,“外祖父,外面的百姓们,当真过的如此之苦?”

“的确是过的如此之苦,若非怀安让我瞧瞧百姓们过的如何,若非我亲眼所见,也还不相信。”老南阳王见身边无人,声音沉重地说,“我只是从南阳到京城一路走来,所见百姓十之七八日子都苦,试想,天下诸多地方,大概都一样。”

“大体是父皇在位二十年,无功无过之由。”楚砚昨日自老南阳王与他提了一句,在老南阳王住进院子里歇下后,他叫来两个亲近的幕僚,询问之后,一夜之间,也想明白了。

陛下无功无过,天灾人祸,不作为,已足够百姓们水深火热。

“正是!”老南阳王讶异了一下,瞧着楚砚,“没想到你这么快便想明白了,我一把年纪,却还不及你,还是怀安与我说分明,我才晓得。若是早知道……”

老南阳王想说什么,转了话音,“早知道又能如何?怕也不过是空忧心,俗话说,在其位,谋其政,楚砚,你告诉我,你是否真想要这个大位?”

楚砚垂下头,沉默。

他从小就长在皇帝身边,对朝政事务,对人心把控,对朝臣百面,看的多了,见的多了,对大位,也不过是身份所固而已,因从小很多他身边的人都对他说,七殿下是嫡子,将来如何如何,他也一直被推动着做着这个身份应该做的事儿。

他从小到大,必须优异于一众皇子,否则,别人就会诟病他母后诟病安家。他的兄弟们想把他除去,铲除拦着他们路的挡路石,他不能软弱,否则,他的母后和安家也因此受牵累,于是,他要做好这个身份该做的事儿。

从来没有一个人问他,他心底深处到底想不想要大位。

如今,老南阳王问他了,可是他该如何回答?

说不想?

那他想做什么呢?有什么事情是他能做的?若是他不登上大位,安家和他的母后,以后该怎么办?有哪个人,能够容得下他容得下安家?

宫宴那一日,他面对安华锦时,心底生起的渴望似乎又在这一刻涌了上来,本以为已被他压在了心底了,却原来,轻轻一挑动,就会蹦出。

不过他没沉默太久,事实容不得他说不,他抬起头,笑了一下,“外祖父,有哪个皇子,不想要大位的呢?”

老南阳王毕竟是个睿智的老人,虽然人粗,但心不粗,他在楚砚短暂的沉默中,已揣测了一番他的心思,但终究没点破他。这是个聪透又让人心疼的讨人喜欢的孩子。

如今的安家,退无可退,如今的楚砚,也避无可避。

身为皇子,他终将面对他的身份带来的的残酷。

老南阳王伸手拍拍他肩膀,“你既要大位,那安家就不遗余力地支持你,但你要向我保证,将来在其位,谋其政,为天下百姓造福祉,天下大安,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啊。”

楚砚颔首,“我向外祖父保证,在其位,谋其政,我尽我所能,为天下百姓造福祉。”

“嗯,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老南阳王叹气,“可惜,我老了,帮不了你太多,不过臭丫头是个有本事的,她虽生于安家,丹骨子里有逆鳞,能做到我做不到的事儿,只要有她在,你只管坐稳这个位置,当可无后顾之忧。”

第二十三章 王牌(一更)

楚砚微笑。

他也相信,安家只要有安华锦在,他就能无后顾之忧。

她的信仰传承于安家人,但又不同于安家人,她的志向是大楚千万百姓安居乐业,但不是一味愚忠于君主,她的性情,不会轻易被人把控,否则,也不会在宫宴之日一怒之下杀了花似玉了。

她的反抗,堂堂正正,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过几日,让怀安过府一趟,给你见个人。”虽然相处日短,但是老南阳王还是十分相信自己这个外孙的品性的,毕竟,流着一半安家的血脉。

楚砚好奇了,“外祖父让我见谁?”

老南阳王眉眼笑开,“暂且先不告诉你,总之你会乐意见的。”

楚砚失笑。

他觉得老南阳王这个老头,真是一个宝藏老头,让人与他相处舒适合宜,怪不得能教养出安华锦那样子的性情。

“既然外祖父不说,那我就等着好了。”楚砚猜想着什么人会是他乐意见的,尤其是让顾轻衍带来,一时也想不出。

祖孙二人相处的愉快,一日两日三日匆匆而过。

三日里,老南阳王第一日上午熟悉了七皇子府,中午睡了一觉,下午与楚砚一起待在书房,对着大楚的山河图议论了一下午,第二日,老南阳王准时准点起来,楚砚已早早来等他了,二人一起去了后院的练武场,楚砚的功夫不错,但也仅限于轻巧剑法武功,不是老南阳王在军中戎马一生所学的真正的战场功夫,刀枪剑戟、斧钺钩叉,十八班武艺,老南阳王拿起哪个,都炉火纯青,让楚砚受益匪浅。

三日里,皇帝一声没吭地说让老南阳王入京觐见,似乎把他给忘了。

而老南阳王似乎也忘了自己来京是干什么的了,安然地待在七皇子府,享受与外孙培养感情带指点骑射战场功夫,还能与他谈山河土地,国之大事,兴致起时,楚砚问他这些年的打小战役,他也滔滔不绝地讲给他听,如何如何退兵,如何如何大败敌人,如何如何排兵布阵,如何如何让敌方损兵折将等等。

楚砚脸上的笑容显而易见地多了。

感受最深的是七皇子府的一众人等,以前自家殿下什么模样?孤寂冷清,寡淡无趣,性子默然,言简意赅,多余的话一句不说,如今的殿下什么模样?时常见他与老王爷笑谈,也时常见他面带笑容,整个人比以前,像是褪去了身上笼着的一层冷郁淡漠,带着一层薄薄虽然不太明显但身边侍候的人还是很容易发现的暖色。

就连幕僚们都觉得,老南阳王来京真是一件好事儿,就连他们的心都稳实了。

这三日,对比老南阳王,皇帝心情却不太美好,他一直等着老南阳王上折子求见,在他的记忆中,对老南阳王的了解来说,老南阳王是个急性子,他既然来京了,不该是个能坐得住的人,没想到,一连三日,他岿然不动,待在七皇子府,连面都没露。

更让他生气的是,他发现,他竟然探听不到七皇子府内的任何消息。

他虽然让禁卫军围了七皇子府,不许进出,但是探听不到七皇子府内部的动静,他埋在七皇子府的人,不知何时,传不回任何消息。

这时,他才恍然地觉得,他这个儿子,是真真正正地不受他掌控了。哪怕,他让他闭门思过等同于圈禁了他,却也没能真正掌控住。

他气的摔了一个茶盏。

楚澜正巧撞上皇帝发脾气,要说他赶的也巧,什么事儿,都能让他恰巧地碰到,他瞧见皇帝恼怒,猜出了原因,心里一下子乐开了,面上却一副孝子之心,“父皇,您这是……谁惹您动怒了?”

皇帝脸色难看,“还能有谁?”

楚澜也跟着怒道,“原来父皇是因为老南阳王,他果然如儿臣所说,不将父皇看在眼里。”

皇帝震怒,“还有楚砚。”

楚澜看着皇帝,“原来是七哥。”

皇帝气的脸色铁青,“他的眼里,已没朕这个父皇了,你还喊什么七哥?”

楚澜心里一喜,想着七哥啊七哥,原来在父皇的心里,你已经不是他的儿子了吗?他压下心中的高兴,对皇帝建议,“父皇,这里是京城,您是皇帝,论老南阳王,您是君,他是臣,论七哥,您是父,他是子,您这般生气,也只是气坏了自己龙体,何不拿人作伐?”

皇帝看着他,“朕拿谁作伐?”

“皇后啊。”楚砚诡计使出,“父皇,您想想,您若是处置了皇后,老南阳王和七哥还坐得住吗?那是一定坐不住的。”

皇帝一听觉得十分有道理,“皇后也有七十多日闭宫不出了,她老实的很,朕如何发作她?”

“您是皇帝,皇后不出凤栖宫,您就不能进去了?只要您进了凤栖宫,何愁找不到由头发作皇后?只要您发作了皇后,老南阳王和七哥若是还能坐得住,那才不是人。”

皇帝点头,心下怒气散了些,“嗯,你说的对。”

楚澜自然也是看不惯老南阳王入京后就猫去了七皇子府,皇帝都打探不到消息,他自然也打探不到,哪怕买通了看守七皇子府门的禁卫军中人,一样得不到七皇子府内的内情。他心中也是郁闷,觉得怕是小看了这些年楚砚培植的势力,不过如今他也没别的法子,只能从皇后入手了,趁着安华锦杀花似玉自找皇帝杀意,趁着老南阳王胆大来京,他怎么也要抓住这个机会,扳倒楚砚和皇后。

楚澜想起镇北王和苏含,又道,“父皇,怎么不见苏世子?”

“苏含啊,他被朕打发去刑部大牢了。”皇帝道。

楚澜一怔,“父皇为何将他打发去刑部大牢?”

“朕听闻张宰辅病了,这个老东西,可不能轻易让他死了,朕打发苏含带着太医去看看他,能让他活着受罪,也不能让他这么死了。”皇帝着实是恨张宰辅的,他做皇子时,就十分信任亲近他,没想到他亲近了二三十年的人,竟然是敌国安插在大楚的奸臣,他焉能不恨?

他堂堂帝王被愚弄,每逢想到这些年被张宰辅愚弄的事儿,就恨不得将张宰辅碎尸万段,只不过碎尸万段太便宜他了,他才让他活着受折磨。

同时,他还有一个想法,只要让张宰辅活着活活受罪,那么,在家逃到南齐和南梁的人,没准就会回来救张宰辅,然后,他等着将张家人一网打尽。他就不信,张家人能忍的了几个月,忍得了一年甚至而三年。他等的起。

楚澜点点头,趁着苏含不在,正好对皇帝建议,“父皇,您能不能将苏含放在儿臣身边?”

“嗯?你要苏含做什么?”皇帝看向他。

楚澜立即压低声音说,“也不瞒父皇,我想要他控制镇北王府,镇北王府不将儿臣看在眼里,明明母妃出身镇北王府,可是,镇北王府瞧不上儿臣,他瞧不上儿臣,儿臣偏偏还就让镇北王府服气儿臣了。”

皇帝了然,看着楚澜没说话。

楚澜见皇帝不表态,露出委屈的表情,“父皇,您可要帮儿臣,您答应过儿臣的,儿臣这么多兄弟,也只儿臣对父皇赴汤蹈火了。父皇您可不能说话不算数,那儿臣可就伤心死了。”

要说楚澜这个人,优点还是很多的,会哄人,会撒娇,会利用自己的优势为自己谋算,也还装弱小可怜委屈,运用城府心计,炉火纯青。

可惜,他唯一差的,就是从小到大,没有人教给他怎样行得正坐得端。

良妃毕竟不是真正出身镇北王府,从小没受过镇北王府的正统教育,不过是被镇北王选中送给皇帝的讨好工具而已,虽有心机,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位置,自己成功让儿子早早封王,得了高于一众皇子的王爵,自己隐忍多年忍耐多年,如今也得到了良妃的位置。

皇后闭门不出后,她协理六宫之权,儿子得皇子器重,她如今成了后宫的独一无二风头无两的嫔妃。

但正是因为出身,因为多年小心谨慎,使得她教导楚澜上,很受局限,交给了楚澜如何讨好皇帝,但是没教给楚澜怎样堂堂正正,这也致使,镇北王派进京的镇北王府世子未来继承人苏含看不上楚澜,间接地,镇北王自然也看不上楚澜。

但他不怕,他有皇帝这张王牌,一定要将镇北王府抓在手中。

第二十四章 给了(二更)

皇帝虽然诸多儿子,目前为止,最贴心最喜欢的儿子自然是楚澜。

楚澜最听话,最孝顺,他自然愿意给他更多。

见楚澜露出委屈的神色,皇帝没多做考虑,便点了头,“行,苏含给你了,朕让他到你身边当差。不过,你也不要太过苛责,对于镇北王府,还是要多加宠络,否则,失了一个南阳王府,再失去一个镇北王府,朕这天下,该换人坐了。”

楚澜大喜,“多谢父皇,儿臣一定听父皇的。”

楚澜心中也知道,如今与南阳王府关系如此僵持,对于大楚江山来说不是好事儿,但是没办法,谁叫南阳王府不是他的外祖家呢?谁让楚砚比他命好早生两年投了皇后的胎呢,南阳王府再好,也不支持他,他只能想方设法将之除去,否则,皇帝即便将皇位传给他,他也坐不稳。

天生就是敌对,南阳王府他宠络不来。

但是镇北王府不同,无论如何,他娘出身镇北王府,就算是镇北王府养女的身份,那也是个裙带关系的身份,镇北王府别想摆脱掉他。

他必须要牢牢地将苏含抓在手中。

皇帝答应后,楚澜便不走了,等在南书房,等苏含从刑部天牢回来。

苏含这趟差事儿办的快,没多少时间,便带着太医从刑部天牢回了皇宫向皇帝复旨,见楚澜也在,对楚澜拱了拱手。

楚澜对苏含呲牙一笑。

苏含顿感不妙,心里立即警惕地想着不知楚澜在打什么坏主意。

皇帝没怎么理会二人的眉眼官司,问,“那老东西病情如何?”

苏含挠挠头,看向太医。

太医立即回话,“回陛下,罪犯内有灼症,外感邪风,腹伤脾肾,病情十分复杂,再加之地牢阴湿,深秋凉冷,此病症若不将养,恐防有性命之忧。”

皇帝沉下脸,“如何将养?”

太医呐呐半响,一时间也不好说出怎么将养来,毕竟张宰辅身份特殊,囚于地牢,总不能将之挪出地牢,让他住进金屋华帐里用上好的珍贵的名贵的药材来仔细调理养好他的身子吧?

对于一个本该诛九族杀头的罪犯来说,这不合适。

苏含在一旁说,“陛下,依臣看,让他病死得了,也是他罪有应得,何必浪费好药给他治?”

皇帝沉默不语。

他私心里,就是想狠狠地折磨张宰辅,折磨他时间越长,他心里越解气,尤其是还想利用他来套张家跑出去的那些人落网,如何肯让他死?

楚澜自然是最了解皇帝的心思,立即说,“父皇,这个简单,给他换一间干松干净的牢房,再给他配个太医,给他治,库里最不缺的就是药材,给他用,治好了他,再继续折磨他,岂能让他轻易就这么死了?那可不行。”

苏含:“……”

是他想简单这对父子了!

皇帝点头,“嗯,你说的对,你去安排此事。”

楚澜应是,“父皇放心,儿臣一定尽快医治好他,让他再重新回那间牢房继续为自己所作所为赎罪。”

皇帝点点头。

楚澜转向苏含,“苏世子,你跟着我走吧?”

苏含看着楚澜,心中不妙加大,“敬王殿下,我为何要跟着你走?我如今在陛下身边当差。”

楚澜咧开嘴角笑,“我手里的朝务实在太多,父皇心疼我近来累瘦了,说你文武双全,十分得用,将你拨到我身边了。”

苏含:“……”

他转头看向皇帝。

皇帝和蔼地对苏含笑,伸手拍拍他肩膀,“苏含啊,跟在朕身边,只能给朕做个跑腿的,屈才了,从今日起,你跟着敬王吧,历练历练。”

苏含:“……”

不要啊,他不想啊,不、不、不啊,谁乐意跟着敬王这个心机精?

可是他说不管用吗?

苏含看看皇帝,又看看楚澜,显然这对父子商量好的,他心里喊着不要,但却不是认不清形势的人,立即机灵地当机立断地表态,“行啊,陛下器重我,敬王殿下只管吩咐。”

楚澜讶异,没想到苏含这么痛快就答应了?他早先不还耍着他玩呢吗?如今这是……怎么回事儿?

难道是看他如今得父皇重视,有立为储君的想法,太明显,他又投靠过来了?那前几日去城门口跟着楚宸、江云致一起接应老南阳王又是怎么回事儿?

楚澜忽然很是弄不懂苏含了,不过他决定,把他放在身边,盯死了他,弄懂他,让他再不能跟南阳王府有什么联系,镇北王府必须得支持他扶持他。

苏含却在想着,在皇帝身边与在敬王身边,也没什么二样,他都得同样小心。皇帝将他放在身边,是为了盯紧了他,隔离他与老南阳王的联系,让南阳王府与镇北王府没什么往来,那么敬王呢,他琢磨片刻,也隐隐猜出了几分,怕是敬王是为着他身后的镇北王府。

镇北王府迟迟不表态支持,敬王有点儿慌了,如今想要死死地抓住镇北王府。

他得尽快给父亲去一封信,让父亲想个法子,将他弄回漠北,可别他孤身一人在京城,被敬王这头小狼崽子给吃了。

毕竟,敬王如今的势头的确繁花似锦如日中天,稍微被老南阳王进京压下去那么一点儿风头,也是有限,朝政一大半,还是被他攥在了手中,楚砚一日不被放出来,他一日就会上钻下跳,有陛下支持,没人敢惹他,他也还是少惹为妙。

二人各怀心思,一起高高兴兴地离开了南书房。

皇帝在二人离开后,心里默默地叹了口气,对张公公道,“张德啊,你说,小八是那块料吗?”

张公公哪里敢公然地评价敬王是不是那块料,连忙摇头,“这,老奴不知,陛下圣明,自由明断。”

皇帝哼笑一声,“朕不圣明,朕若是圣明,早就该在安华锦进京时,早早动手,不让她活蹦乱跳地闹腾的京城天翻地覆后,拍拍屁股回了南阳,还拉上了朕的好臣子顾轻衍,让素来温和知礼的顾轻衍这般为了她反抗朕,如今倒是朕奈何不了她了,顾轻衍至今不知回没回京,朕连他的人影都见不着。”

张公公垂下头,也不好说,只能劝道,“陛下,为了大楚江山着想,您是不是不该……”

“不该什么?”皇帝看着他,竖起眉头,“不该杀安华锦?”

张公公闭了嘴。

皇帝冷笑,“安华锦这个祸害,朕岂能容她乱了礼法规矩?你知道她一个女儿家,想要做什么吗?想要掌管南阳军,想要做南阳王府的世袭王,就连老南阳王也动了这个心思,上折子试探朕要将爵位传给安华锦。她一个女子,封王封爵,岂不是乱了朝纲?将来所有女子都有样学样,那这大楚江山,岂不是要一群女子说了算了?”

张公公心惊,看着皇帝,“陛下,这……天下也没几个女子如安小郡主一般特殊。”

“那也不行,这个先例不能开。”皇帝断然道,“尤其是安华锦这个小丫头性子反骨,不好掌控,脾气不受摆布,她今日敢做女王爷,明日兴许就敢称女帝。我焉能让她一个女子祸乱我大楚之姓。”

张公公倒吸了一口凉气,“这……不能吧?”

“不管能不能,总之,这个女人,不能留。若是早知道老南阳王教导出了这么个东西,朕早就该下手除去她。”皇帝心如铁,“她必须死。否则,朕不能安心。”

张公公不说话了。

皇帝心累地道,“你们都劝朕做明君圣君,为人宽和慈善要大度能容人,哪怕安华锦杀了朕最心爱的女人,还有朕期盼着降生的皇嗣,也要念在她是安家有功之臣之后的身份上,从轻处置,不应喊打喊杀,可是你们一个个的,谁理解朕的苦心?”

张公公抬头看向皇帝。

皇帝又道,“若非为了大楚江山,朕又岂能容不得她?可是安华锦,是朕料错了她,她与皇后同是安家的女儿,却不如皇后乖巧听话,太反骨,决不能留。朕最后悔的就是当年给她订下了顾轻衍的婚约,亲手将安家和顾家拧在一起,如今才如此被动。”

第二十五章 少时(一更)

楚澜给皇帝出的主意,皇帝还真是上了心,在楚澜带着苏含离开后,他便打算晚上去皇后的宫里坐坐,用这半日的时间琢磨一番,该怎么发作皇后,进而利用皇后拿捏老南阳王和楚砚。

他这里打着算盘,张公公背地里赶紧地将消息递给了顾轻衍。

顾轻衍收到消息后,嘲讽地笑了笑,负手而立看着窗外道,“咱们这位陛下啊,如今还看不清形势吗?还是他觉得,如今能动得了南阳王?”

“有公子在,陛下自然动不了老王爷。”青墨道。

顾轻衍收了笑,“敬王蹦跶的够久了。”

青墨点头,“可是王六公子似乎支持敬王。”

顾轻衍扯了扯嘴角,“他是恨不得将这浑水搅动的越浑越好,敬王不过是他的梯子而已。”

青墨看着顾轻衍,“公子,属下不明白,您为何任由王六公子为所欲为?本来,若是在他回京时,您便动手,他根本就没有机会对小郡主如何,也没有机会这么快官拜兵部尚书。就算在宫宴之日后,您动手,也来得及,只要您出手,他得不了这个位置,反而是您随小郡主去南阳,好像是……好像是特意给王六公子腾地方让他快速地得陛下的信任器重快速地施展占有一席之地一样。”

顾轻衍神色顿了顿,一时沉默。

青墨立即垂下头请罪,“属下失言,公子恕罪。”

寻常时候,顾轻衍容许手下的人与他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但是一旦遇到事情,是不准许手下的人在他面前胡言乱语的。今日这番话,在青墨的心里已压了许久了。

他毕竟自小跟着顾轻衍,时日长,对他很是了解,对他在京城的势力,更是了解的深透,王岸知离京四年,更何况,他走时,王老爷子京中的所有势力,都给了顾轻衍,再加上顾家的人,若是顾轻衍真出手对付他,不是说多容易,但最起码,不至于太被动,他是根本就没对王岸知真正地出过手。

屋中静静,青墨话落,落针可闻。

顾轻衍负手立在窗前,整个人忽然静静的,似乎青山变成了雪山,他也化成了一株万年青竹。

青墨单膝跪在地上,再次请罪,“公子恕罪。”

顾轻衍不语。

青墨颇有些后悔,自甘领罚。

过了大约一盏茶的时间,顾轻衍才动了,随意地对身后摆摆手,语气浅淡,“起来吧,恕罪什么?你能看出来,想必她也看出来了,她是那般聪明,难得从来没有开口问我,只对我说,让我好好地收拾王岸知一顿,却没说让我杀了他。到底太聪透。”

青墨松了一口气,默默地站起身,试探地小声问,“小郡主她……不见得比属下更了解公子吧?也许没看出来呢。”

毕竟,他是自小跟在顾轻衍身边,而安华锦,才与顾轻衍相识多久。

顾轻衍淡笑,“有一种人,她天生聪明剔透,凡事给人留三分余地,看破不轻易说破,她就是那种人,陛下自从登基,对南阳王府素来不好,玉雪岭一战后,她既然能藏起了宁儿,小小年纪,便是不止防的想要对南阳王府夺权的人,最主要的,怕是防的是陛下,怕陛下对南阳王府那颗真正的唯一的独苗动手,毕竟,陛下想铲除南阳王府之心,虽一直以来隐晦,但也不是不被人知。她虽与我相识日浅,但自从三年前撞破了我事关大皇子私造兵器案的密事儿,在得知我的身份后,怕是不知在心里已将我翻来覆去揣测琢磨多少回,她那样的人,若是认真琢磨一个人,焉能不了解个透彻?虽与我相处日短,但粗粗算起来,也半年有余了。有的人了解一个人要一生,而她,半年已足够了。”

青墨唏嘘,“若是小郡主知道公子刻意而为,却从来不问公子您为何,她心里是怎么想公子的呢?”

顾轻衍捻了捻手里的玉扳指,这枚玉扳指,是安华锦离别时与他换的新的,他笑了笑,“她啊,聪明的紧,虽没言语问我为何,但是却告诉了我一桩南阳王府最隐秘的秘辛,将我带去了灵泉山,带去了安家祖陵,又把宁儿交给了我,等同于把南阳王府的命脉交给了我,你说,比问我是不是要打紧的多?”

青墨点点头,的确是打紧的多,可是……

他看着顾轻衍,“这样的话,不是代表小郡主信任公子吗?但若是公子但有不利南阳王府之事,那岂不是……”

他说着,立即改口,“是属下错了,公子对小郡主之心,天下有目共睹,就连属下都为之欷歔,从来没想过公子为谁能做到如此地步,在皇宫里动用了禁卫军,公子自然不会对小郡主对南阳王府不利的。”

顾轻衍弯了一下嘴角,“这天下,还有什么比用人心拴牢一个人,更安全的呢!”

青墨:“……”

公子的意思是,他是被小郡主用人心拴牢了?

青墨看着顾轻衍,忽然发现哪怕自己在公子身边自小长大,也没学到公子三分聪明,与公子说了这么久,他愈发地觉得自己很笨很糊涂了。

顾轻衍转身坐回桌前,收了笑说,“青墨,你可还记着,有一年,大雪纷飞,我与六表兄比试,谁也不服输,最终彼此都浑身乏力,恰逢遇到大雪,一起被困在了京郊的一处山洞里。”

青墨对这件事情记忆最深,那时,两位公子都十一二岁的年纪,公子似乎还没与小郡主订下亲事儿,两个人甩开了他和凤冥,身边没带一个人,三天不见人影,惊动了王家和顾家两位老爷子,最终发动人手去找,才将人找回来。

顾轻衍轻声说,“那时,我们栖身的山洞里,有饿死冻死的几个小乞丐,最小的,不过八九岁,最大的,也就十三四。六表兄见了,心生怜悯,对我说,他长大后,要让这天下,再没有一个乞丐,没有一个冻死骨。”

青墨愣住。

这是王六公子的志向?

他那么冷血邪肆心狠手辣的人?少时还有这样的志向?让天下再没有一个乞丐,没有一个冻死骨?真不敢相信,这是他说的话。

“我天性凉薄,倒没有多少感触,对他说,怕是很难。他却说,难自然是难的,但因为难,便不做?难的事儿,总要有人做,若是没有人去做,那么,这天下,该有多少苍凉白骨堆成山。”顾轻衍提起过往,目光悠远,“少时,对比他,我冷情冷性又凉薄无心,却不曾想,遇到了安小郡主。”

青墨张了张嘴,没说出什么来。

小郡主那个人,周身像是洒满了阳光,清清透透,而公子,他再清楚不过,就是那长在夜色里的冷月,从小到大,多少年,一直如是,他曾以为,公子一辈子,都会一个模样了,却也不曾想,因为小郡主,公子改变如此之多。

原来他不是性子冷清冷心无心无情,原来他不是温和知礼淡漠疏离远在云端站于青山白雪之巅,原来他不是冷月高悬视万里尘埃心无一物,原来他会闹脾气会使性子会吃味吃醋会七情六欲统统汇聚于一身,原来也可如日色般灼热。

他想,这一刻,他忽然似乎有点儿明白了王六公子为何要杀小郡主了。

一个人被一个人改变的天翻地覆如此之大,对他自小了解甚深一直想试图改变他的王六公子,没能做到的事儿,却被小郡主短短时间轻易做到了,他如何会喜欢小郡主?

再加上,小郡主的身份,大约也碍了王六公子想做的事情。

青墨忽然激灵灵地打了个寒颤,一时间他似乎了悟了什么事情,他看着顾轻衍,见顾轻衍不再说话,他也不再说话,默默而立,不再打扰顾轻衍。

片刻后,顾轻衍对青墨摆摆手,语气淡漠,“去给陛下找点儿事情做,让陛下没法去找皇后的麻烦。”

青墨点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