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培给赵波脱了鞋。将其双脚搬到床上。躺在其身边,又想起父母坚决反对自己与赵波谈恋爱的神情,暗自神伤。

王桥一直不看好赵波和吴培的爱情,他的爱情观如今很现实:在自身不强大的情况下,爱情只能是海市蜃楼,禁不起生活波折。

早上七点半。王桥还在睡觉,杜建国和陈秀雅来到华荣小区。

“这么早。”王桥打开房门,见陈秀雅也在门外,赶紧回到卧室将外衣外裤穿上。

陈秀雅道:“我妈听说我爸要与人合伙做生意,紧张得睡不着觉,一大早就把我叫起来,让我来问个明白。自从我爸出事以后,我妈变得很是多疑,什么人都不相信。我和爸都说合伙人是蛮哥的亲大姐。还能有什么信不过。”

杜建国身材肥壮,心胸也同样宽广,道:“我们还是要理解万岁,既然你妈要你再来问清楚,我们就过来问一问,顺一顺她的心,这不是原则问题。”

陈秀雅幸福地看了一眼杜建国。

王桥给两位同学泡了茶,道:“我说得直白一点。我姐和陈秀雅他爸合作是各取所需。我姐和赵海愿意投资也是有所图,陈秀雅他爸技术好。在省内交通系统关系深厚,这个背景对一个新起步公司很重要。至于他们各占多少股份,是他们内部的事情,由他们自己解决,我只是负责介绍。”

杜建国拍着陈秀雅的肩膀,笑道:“你妈是乱操心。赵海和大姐是出资方,他们不怕受骗,你爸这种光杆司令还怕什么?最多就是不赚钱,总不会亏钱进去。”

陈秀雅道:“你给我说没有用,关键是让我妈相信。”

王桥补了一句:“合伙还得投缘。如果三人聚在一起互相看不顺眼,这事也成不了。我的原则是很简单,能合则合,不能合千万不能勉强。”

三人聊了一会合伙开公司的事,话题转到赵波身上。

陈秀雅道:“我觉得赵波是表面上嬉皮,实质上内心纯真,所以才做得出不要工作,守在学校培养爱情的荒唐事。”

王桥道:“他现在感到了生活压力,只是不愿意承认。男人都要经过挫折才能成熟,说不定经过这事以后,他的爱情观和事业观就会成熟。我跟吴培聊过,这个女孩心智很成熟,她明言大学毕业就要出去留学。”

陈秀雅道:“我作为女性不会信任这种没有事业的男人,爱情固然美好,可是不能当饭吃,能成功的爱情都是建立在相应的物质基础之上的。”她原本是极喜爱琼瑶的女生,父亲的经历让她早熟,将不食人间烟火的琼瑶抛在一边。

王桥道:“但愿等吴培出国以后,赵波能清醒过来。”

这时,杜建国的手机响了起来,是陈秀雅母亲李末琳的电话。

杜建国拿着手机走到阳台,耐心地向李末琳解释合伙之事。他刚放下电话,陈强的电话打了过来:“建国,李阿姨疑神疑鬼,你别让蛮哥知道。蛮哥是一片好心,知道李阿姨的态度会不高兴。”

杜建国和陈秀雅离开不久,王晓开车来到华荣小区。

王桥将自己的存折递给大姐,道:“我只取了两万块钱作为日常开支,老味道土菜馆的散伙费全部在这里,作为我的投资。”

王晓道:“这是你的血汗钱,如果投资失败就太可惜了。”

王桥笑道:“你大胆用,投资失败只不过是重头再来。”

他用了一句歌词,这句歌词是鼓励下岗工人重新创业的,歌词唱起来美好,可是对于中年人来说重头再来是太艰苦的事情。王晓知道其中艰辛,将存折很郑重地收好,道:“以前爸常说,人生能有几回搏,我们两姐弟又要搏一次。”

王桥道:“我们还年轻,失败都有重头再来的本钱,所以可以大胆一些。”

十点,王晓、陈强、王桥和杜建国在茶楼找了一个安静的包间,正式见面。

王桥让三人见面后,便主动退出,到外面和陈秀雅、杜建国汇合。三人来到附近一个茶馆,坐定以后,杜建国拿出随身携带的小象棋。陈秀雅一人对阵两个男子汉,丝毫不落下风,更准确地说,是大占下风,使用“马”术,毫不留情将两个男子汉一次又一次踩在马上,就如那一次在乡下茶馆。

王桥道:“胖墩,认输吧,我们两人加在一起,也抵不过陈秀雅的智商。”

杜建国眼光仍然看着小棋盘,道:“我就不相信,天天看棋谱,就赢不了一回。”

王桥也就不再帮忙,因为帮忙略于添乱。他坐在旁边喝着茶,心思在茶馆飞翔,然后滑出茶馆,在天空中自由翱翔。

接近十二点,王桥接到姐姐电话。

王晓道:“谈了两个小时,陈强这人还不错,有合作的可能性,可以继续接触。”

第二百零九章 公司初成

王桥高兴地道:“中午就在一起吃饭,庆祝合作愉快。”

王晓道:“但愿这一次合作能够成功。陈强的年龄、资历和经历决定他不会太贪大,这也是我愿意与他合作的原因。这件事情对于赵海来说只是一件小事,是一次投资而已,具体的经营他不会参加,主要是我和陈强。”

王桥道:“你们具体怎么分工?”

王晓道:“这个只是达成初步意向,赵海主要是信任我,才肯出资,所以我要担当董事长的角色,陈强担当总经理的角色。”

王桥、杜建国和陈秀雅在省交通厅宾馆订好了房间,等着三位合作方过来汇合。如果是前一段时间,陈强绝对不会到省交通厅的宾馆来吃饭,在这里有太多的熟人和老部下。如今他将以新的身份重新回到现实社会,而且是做路桥行业,走进交通厅宾馆便是必须的。

远远地看到省交通厅宾馆的牌子,陈强便感慨起来,以前作为省交通厅的领导成员,到这里就是座上宾。以后来到这里,他将是以商人的身份宴请交通厅的老同事。

走进交通厅大门,接连有三个人与陈强擦身而过,看到陈强都没有任何反应。而陈强清楚地记得,这三个人都是当年交通厅的年轻工作人员。

陈强不由得有些担心,人走茶凉是官场的常见现象,自己作为过气的老人。还能否从交通厅这里拿到工程,实在是一个未知数。

“老陈,是你吗?”在电梯口。终于听到一声招呼。

这个声音太熟了,陈强没有回答便知道是谁,他脸上浮现出笑容,道:“老张,是我。”

来者是省交通厅副厅长张淳,四十七八岁的年龄,戴了幅无框眼镜。面容瘦削,衣着一丝不苟。张淳与陈强握手后。道:“老领导,你的眼镜到哪里去了?刚才我还以为自己眼花了。”

陈强看着自己昔日的下属,如今交通厅的领导,顿时生出无数的感慨。他笑道:“在劳改队几年。基本上不看书,不看电视,劳动完了就睡觉,眼睛居然奇怪地好了。现在血压也正常了,眼不花,头不昏,感觉还不错。最初我觉得监狱是地狱,现在看起来也没有这么严重。”

张淳仔细看着以前的老领导,握着手不放。道:“我没有想到老领导是这种心态,太值得高兴了,我是真心替老领导高兴。”

陈强进去以后。除了两位厅领导,基本没有扯牵出交通厅其他人,其直接下属更没有一人受牵连,因此陈强在交通厅老人面前挺有面子,口碑不错。陈强刑满初期,张淳在国外搞建设。因此一直没有能见上面。

陈强道:“人总是要向前走,走不出阴影。下半辈子就无趣得很。”

张淳道:“今天到这里有事吗?”

陈强道:“没事,和几个朋友来吃饭。这里的老川菜可是一绝。”

聊了几句后,张淳留了陈强的电话号码,这才离开。

成立路桥公司,自己不出资就能占到不少股份,这让陈强有点忐忑。出监狱以后,虽然与交通厅老同事见面时,他们仍然还算客气,但是这不能说明什么,到底自己还有多少面子,这得涉及具体利益以后才能检验出来。

此时在交通宾馆偶遇到老部下张淳,这让陈强或多或少增加了一些底气。

几人落座以后,陈强介绍道:“省交通宾馆最出名的菜就是老十盘,全是廉价的大众菜,这更考验手艺。”

老十盘陆续端了上来,宫爆鸡丁、夫妻肺片、麻婆豆腐、回锅肉、油渣莲白、盐白菜豆瓣肉片汤、蒜泥白肉、口水鸡、凉面、毛血旺,十种常见的川菜,是交通宾馆拿手菜。

一位穿着黑色衣服的漂亮女子走了进来,道:“请问哪位是陈先生?”

陈强道:“我是。”

漂亮女子道:“我是小秦,张厅长让我送两瓶红酒过来,需要给你开上吗?”

得到肯定答复,小秦就将红酒打开,给桌上的人倒好。

赵海原本是看着王晓的面子才愿意投资,此时看到现任的交通厅副厅长对陈强的态度,便觉得这次投资应该是成了。

他笑着对王桥道:“蛮哥,你是城管委副主任,是不是拿出一单生意让新公司开开荤。”

王桥道:“我这个城管委副主任是菜鸟,没有啥决定权。要想等着从我这里下米,估计黄花菜都凉了。”

王晓道:“王桥还是一株小苗,现在找他要生意,就是拔苗助长,我们既要靠着政府,也不能全靠政府。”

陈强补充道:“不管什么情况,我们不做违法违规的事情,这应该成为我们企业的第一规矩。”

让陈强、王晓和赵海结合在一起组成公司,是王桥认真思考了很久才做出的决定。如今顺利地走出了第一步,这让他感到由衷地高兴。他和雷成等人不一样,在进入学校前曾经闯荡过社会,并不完全认为进入官场就是唯一的选择。又由于在看守所的经历,所以十分小心地回避着有可能遇到的雷区。

几人举杯碰了红酒,轻脆的声音在小房间里回响着。

“红酒不错啊。”王晓喝了一口红酒,夸了一句。

王桥道:“自然不错,这是交通厅副厅长送的酒。”

陈秀雅一直没有说话,这时道:“爸,是否要去回敬张厅长。”

陈强摇了摇头,道:“他有公务,我这个身份就不凑过去了。”

在另一个大包间里,张淳正与匆匆而来的两个女子见面,他主动伸出手来,道:“欢迎,林书记。”

林玥笑道:“张厅,你跟我客气什么,多年的老朋友了。”

张淳道:“我没有和你客气,所以安排在这里吃饭,如果客气,就要到金星大酒店了。你到秦州当地方大员,和在宣传部不一样吧。”

“理念其实是一样的,具体事情不同。”林玥又道:“给你介绍一个新朋友,省委办公厅常委办公室的晏琳。”

林玥在省委宣传部文明办工作了四年时间,于近期调到了秦州市任市委副书记。张淳多次说要请林玥小聚,今天与林玥同在省里开会,抽空在中午小聚一顿。

“原来是领导机关的领导,失敬啊。”张淳原本以为晏琳是林玥的秘书,谁知却是省委办公厅的人。

林玥在省委宣传部工作时,与办公厅多有接触。她与晏琳认识以后,很快就成为了好朋友。这一次她调到秦州任市委副书记,更需要在省委核心机关有自己的关系。有了这种关系,至少占了信息之全,有时在不起眼地方能起到大作用。

林玥是极聪明的人,工作上颇为泼辣,在为人上又有亲和力,在不少要害部门都有关系良好的姐妹。

“张厅,我就是小办事员,哪里敢称领导,你叫我小晏就行了。”晏琳谦虚地道。

林玥道:“张厅,你也别太客气,我称她小琳,你就叫小晏吧。”

张淳道:“我在厅里的管过党群工作,以前也到办公厅开过会,没有与小晏见过面。”

晏琳道:“我大学刚毕业。”

张淳道:“难怪没有见过。”说这话时,他也暗自琢磨:“能分到要害部门的年轻女子,要么有特殊机缘,要么有强硬背景,要么是高学历,都不简单。林玥能带小晏来吃饭,看来对我也不见外。”

三人落座,也点了老十盘。

林玥开门见山地道:“秦州交通欠债很多,我到秦州以后,担任了交通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张厅可以支持工作啊。”

第二百一十章 缘分天注定

老十盘陆续上来,味道果然正宗。

晏琳安静地听着林玥和张淳聊天,偶尔说一两句话。

如果在刚毕业时,晏琳骤然见到两位副厅级干部,会慌乱得手足无措。如今在省委办公厅常委办工作,由于服务对象的原因,她见到两位副厅级实职干部就觉得很寻常,并没有觉得两人有多少高深。

这或许就是眼界的问题,眼界开了,看问题的角度就不一样。从这个角度来说,晏琳挺珍惜这一个宝贵的工作机会,工作非常认真。

但是一入大机关就觉得深如海,不少机关干部都呈现了疲态。这个疲态并非是指具体的疲劳状态,而是指精神状态的疲惫,一种在大体系下被动运转的无奈。

由于下午要上班或要开会,三个没有喝酒,在良好气氛下吃了一个多小时便结束了。

与张淳分手后,林玥送晏琳回机关。

“小晏,有没有男朋友。”林玥随口道。

晏琳道:“暂时没有。”

林玥脑子里想着王桥的模样,道:“我这里有一个小伙子,是我家家的熟人,在基层锻炼,很有发展前途,人也不错。”

这几年来,晏琳一直对王桥不能释怀,道:“林姐,我才参加工作,工作压力大,暂时不想考虑。”

林玥推心置腹地道:“女人的青春只有这么几年,小晏也不要太执着于工作,一边工作,一边可以把个人问题解决掉。”

晏琳还是没有接受意见。摇了摇头。

由于晏琳压根没有谈恋爱的想法,林玥就没有谈及王桥的具体情况。人生在不经意间会错过很多机会和姻缘。只是错过错过了,大家在懵懂状态下也不会觉得可惜。当偶尔探知曾经的机遇,才会感叹人生之无常。

在另一个房间,杜建国拿着酒瓶子,兴致勃勃地道:“今天是好日子,谈了一件好事,所以得多喝一瓶。陈叔现在酒量还可以,以前一阵子提高很多。王桥参加工作以后,天天泡在酒里,酒量大增。赵哥酒量我不知道。想必也不会太差劲,所以,这一瓶酒没有问题。”

杜建国的酒量在山大三兄弟中是最好的,从大学喝到山南日报,一直没有遇到过对手。

陈秀雅道:“建国,差不多了。”如果没有长辈在面前,她肯定就要叫“胖墩”,如今自己父亲在场,便采用了正式的称呼。

“开吧。已经两瓶了,这是最后一瓶。”王桥最近在城管委喝了大多的酒,现在见酒就怵,反而没有了山大之时那么豪情。但是经过这一段时间的锻炼。酒量确实是增加了不少。

杜建国拿了四个啤酒杯,陈强半杯,赵海半杯。他和王桥满杯。

王桥主动举酒,道:“大家碰了杯。祝一切顺利。”

“碰杯,顺利。”“一切顺利。万事大吉。”王桥虽然年轻,但是在众人面前都有很强的号召力,在场之人没有谁将他看作才毕业的年轻人。

王桥对这次成立公司是有很大信心和兴趣的。

他的经历决定了他的思想是复杂的,贩鱼做生意的经历让他懂得了金钱的重要,在旧乡的经历让他看到了底层社会生活的艰辛,在广南第三看守所的经历让他认识了社会的阴暗面,在山南大学让他广泛接触了社会精英和预备精英。

因此,在城管委认真工作的同时,他在为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寻找一个安身立命的合法保障。这个保障就是当下的这个公司,这个公司比起自己曾经开过的小餐馆以及姐姐的装修公司,都应该是一个飞跃。

有了这个公司以后,王桥在仕途上就可进可退。

古人云: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王桥自己的想法是能够在仕途前进就尽力前进,若是仕途无望则还可以有一份家庭企业。他的思想不是主流纯粹的思想,与当时山大各系学生会主席们的思想都些区别。比如前任学生会主席雷成就没有太多杂念,专心地想着如何为官一任造福一生。

这顿饭后,王桥回华荣小区睡了一觉,晚上又约了在省天燃气总公司工作的吴湘出来小聚。

王桥到山南大学第一天遇到的老生便是师姐吴湘,从某种程度来说,吴湘属于王桥学生会干部的引路人之一。吴湘最初的理想是留校任教,后来在竞争中输给了陈刚,被分到了天燃气总公司。

两人之间是比较纯粹的同学关系,曾经也有过小小的暧昧。当然,小小的暧昧如雨中火苗,即将燃起就被现实生活中雨水所浇湿。

王桥在山南大学里新开的小餐厅等到了吴湘。

吴湘是开着小车进入学校。她穿着很精致,完全没有了学生时代的青涩,见到王桥,高兴地挥手。

两人在小餐厅吃了一顿安静的晚餐,然后在校园内散步,重温了一番当日校园景色。

“当初那天晚上我喝得多了,幸亏和你在一起,否则就出了丑。”站在樟树林下,路灯光透过树叶,滴在了吴湘脸上,让她显得非常有女人味道。

“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现在回想起来,在大学校园内没有多少值得回忆的事情,脑子里总想着分配,主要精力在学生会上。那次醉酒反倒成为一次难忘的回忆。”

两人沿着香樟树慢慢地走,聊着往日琐事。经过了青教楼。吴湘道:“后来,你和陈刚关系处理还可以吧。”

王桥对陈刚颇有些轻视,道:“他这人心术不正,这几年我只是为了应付他,没有建立起真正的友谊。毕业以后,我们就没有什么联系了。”为师者讳,王桥没有讲陈刚嫖娼被抓之事。

吴湘道:“没有能够留在山大,始终是我的遗憾,我好喜欢这个环境,到省天燃气公司,钱肯定比在学校多一些,可是仍然觉得遗憾。”

两人就在香樟树下反复散步,十点半钟,吴湘将王桥送到了华荣小区,这才分手。

在山南之行,原本还想和孟辉见一面。由于孟辉到北山省出差,这一次就没有见成。

星期天晚上,王桥原本准备到静州帮着杨涟做顿可口的家常饭,谁知接到了乐彬电话,得知城管委要集体招待静州市人大邱副主任,便提前回到昌东县。

晚上六点,乐彬、王正虎和王桥来到霸道鱼庄。

霸道鱼庄生意依然红火,站在柜台前的女子依然是杜主任的小姨子,她面无表情看着进出食客,见到乐彬才有了点笑意。

王桥在旧乡时,做过黑鱼生意,经常送鱼到霸道鱼庄,对这里非常熟悉。如今身份变了,旧地重游,多了些感慨。

迎面遇到了公安局杜主任。杜主任热情地打招呼:“乐主任,你在哪间,我领你过去。”他看到乐彬身边的王桥,也打招呼道:“王桥,好长一段时间都没有见到你,跑哪里去了,还在旧乡吗?”

王桥道:“我在城管委工作。”

乐彬介绍道:“桥主任是城管委副主任,我的助手。”

杜主任惊讶得合不拢嘴,道:“几年时间没有见面,你怎么混成了城管委副主任?”他在公安局当了多年办公室主任,一直谋求进步,无奈竞争太过激烈,办公室主任位置上几年都没有挪窝,因此对王桥突然变成城管委副主任感到格外吃惊。

王桥笑而不语。

乐彬介绍道:“王桥是省委组织部的选调生,戴帽子下来的干部。”

杜主任一拍脑袋,道:“我在七月份看见过一份任职文件,任命王桥为城管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当时没有想到此王桥就是旧乡的王桥。”在他印象中,王桥是个一心捞外快的小鱼贩,现在由小鱼贩变成省委组织部戴帽干部,跨度之大让他想不通里面的关键环节。

六点二十五分,乐彬、王正虎和王桥在门口接到了静州市人大邱大海副主任。

邱大海约有莫有五十三四,国字脸,身材高大威猛,很有领导气势,道:“老乐,今天晚上不准灌酒。”

“我们班子要表达心意,喝多少老领导说了算。”乐彬随后介绍道:“邱主任,这位年轻人是党组成员、副主任王桥,省委组织部选调生,山大毕业的高材生。今年七月分到城管委,非常能干。”

邱大海曾是昌东县委书记,名声极大,王桥耳朵都听起老茧了,今天终于坐在了同一张酒桌上。他双手握着邱大海宽厚的大手,道:“邱主任好,我是城管战线的新兵,请多关照。”

邱大海打量着王桥,道:“后生可畏,小王这样年轻,我真感到老了。小王家是哪里的,家里有哪些人?”

王桥道:“我是本地人,父母都是414。”

邱大海和蔼地道:“有没有兄弟姐妹?”

王桥道:“有一个姐姐,大学毕业以后留在山南。”

邱大海夸道:“你们家为国家培养了两个大学生,了不起。”

第二百一十一章 缘分天注定(二)

进了房间,落座以后,乐彬将一包好烟放在邱大海身旁,道:“城管委是新成立的单位,各方面条件差,工作局面还没有打开,请老领导多关照。”

邱大海道:“城管委新成立,各级人大都有必要帮助你们,你们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乐彬道:“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是财政体制,城管委是县政府组阁局,但是钱还要从建委绕一个弯子,实在麻烦。我向县政府报告过此事,分管宫县长原则同意城管委直接对财政,彭县长还没有表态。我担心夜长梦多,还请邱主任有机会时帮着我们说句公道话。”

虽然邱大海离开了昌东,可是他在昌东树大根深,还是市人大副主任,有些事情由他出面,往往能够取得实效。这种操作方法其实被昌东现任领导所忌讳,可是一物克一物,邱大海若是说一句话,彭克肯定会听。或者换句话说,邱大海、彭克本来就是一条线上的人。

邱大海瞪着眼,道:“政府这是乱求搞,城管委要独立就彻底独立,钱被建委掌握,乐彬就相当于建委的二级班子,哪里有这种做法。”

乐彬道:“邱主任一针见血,说出我们的难处。”

酒宴正式开始后,主要是邱大海和乐彬聊天,其他人完全是陪客。王桥专心听着邱大海和乐彬谈起昌东官场逸事,从话语间,了解到很多昌东官场的内情。

邱大海个子高大威猛,酒量却不行。喝了几杯酒后,脸就红得象关公。王桥觉得城管委人多。胜之不武,敬了两杯后就不好意思再敬。在乐彬授意下。王正虎和王桥开始敬第三杯酒。邱大海与王正虎碰杯时,只是意思意思,与王桥碰杯时,兴致盎然地喝了整杯。

回到家以后,夫人李珍英感紧泡了浓茶。浓茶解酒不利于身体健康,但是邱大海酒后就喜欢这一杯,李珍英为此还和他吵过架。争来争去,她默认了丈夫喝浓茶的习惯。

邱大海喝了几口浓茶,道:“宁咏不在家。女孩子一天在外面野,不象话,你这当妈的也不管一管。”

李珍英回击道:“你当县委书记时能管几十万人,怎么管不了家里小女儿。今天晚上你就给她约法三章,晚上九点前必须回来。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你这个当爹的一点都不关心宁咏的婚事。”

邱大海道:“谁说我不关心,上次给她介绍的那个小伙子,条件不错。她为什么瞧不起?”

李珍英道:“她嫌别人说话一股昌东腔,土里巴叽的。”

邱大海惬意地再喝一口浓茶,道:“今天乐彬请吃饭,我觉得城管委有一位小伙子不错。配得上我们家宁咏。”

李珍英道:“城管委是新成立的单位,真正条件好的人谁到城管委。”

邱大海道:“小伙子是山南大学的毕业生,省委组织部选调。在城管委当副主任,还没有女朋友。爸妈都是414厂里的。条件还可以。”

李珍英眨巴着眼睛,道:“这么年轻就当了副主任。条件不错。家在农村不是问题,你想办法提拔他,他就得死心踏地跟着我们家。关键是你那女儿眼光高,一般的人还真看不上。”

邱大海道:“小伙子长得很精神,一米八,气质沉稳,我觉得宁咏应该看得上眼。”

门锁响了数下,脸色酡红的李宁咏推门而入。邱大海道:“宁咏啊,你能不能象个女孩子的样子,安安静静呆在家里,别三天两头在外面玩耍。女孩子喝什么酒,弄得象个疯丫头,今天是和哪些人在一起耍?”

李宁咏变腰换拖鞋,道:“台里搞晚会,一起喝了点酒。爸,你越来越婆婆嘴,我的事情你就别管,这是干涉人身自由。”

李珍英道:“你爸看上了一个小伙子,准备给你介绍对象。”

李宁咏正和王桥好得蜜里调油,根本不想提相亲的事,不耐烦地道:“妈,你给我介绍了七八个青年才俊,拜托你,别找那些歪瓜裂枣一般的青年才俊。”

李珍英正要给女儿详细讲一讲王桥的情况,李宁咏飞快地钻地卫生间,在门口丢下一句话:“你们别让我相亲了,再让我相亲,明天我就找个人结婚。”说到最后一句话时,她想着王桥,只觉心里装着一大桶蜜糖。

这句话听到邱大海和李珍英耳朵中是另一种意思,是女儿的反抗和威胁。邱大海和李珍英面面相觑,邱大海略一思考,道:“我们不能硬攻就智取,改天我请城管委班子吃饭,你和女儿就在另一桌吃饭,你也可以看一看这个年轻人。”

李珍英道:“你这人就是鬼点子多。早点安排吃这顿饭,我也想看看八字还没有一撇的毛脚女婿。”

邱大海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隔个四五天,我再安排大家在一起吃饭,你一定要把人看清楚。凭我的感觉,这个年轻人应该能够被宁咏看上眼。”

几天后,城管委正在召开星期一的例行办公室。

乐彬接到邱大海邀请吃饭的电话,受宠若惊。他乐滋滋地道:“晚上邱主任请城管委班子全体成员吃饭,大家都要参加,不能缺席。邱主任平常很少邀请人吃饭,是看得起我们城管委,才请我们全体班子成员吃饭。刘友树去订好餐厅,准备好酒好烟,不能让人大付费。”

散会后,王正虎拿着笔记本与王桥一起走回各自办公室,王正虎摇头晃脑地道:“邱老虎请客,稀奇,稀奇。”王桥道:“人大领导请吃一顿饭,有什么稀奇。”王正虎道:“邱主任以前当过县委书记,门生故旧遍布全县。他以前被称为邱老虎,威风得紧,一般人根本请不动,更别说主动请我们部门喝酒。”王桥道:“人是会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的。”王正虎道:“这里面总有其他名堂,到底是啥名堂,我暂时想不通。”

下午五点,城管委一班子人提前来到霸道鱼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