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点钟,邱大海带着市人大一位主委出现在众人面前,乐彬上前几步,与邱大海握手,道:“接到邱主任电话,我们班子成员精神振奋,干活有劲。”

邱大海道:“老乐这样说是在变相指批评我,批评我架子大,吝啬不请客。呵呵,开个玩笑。我请大家吃饭是给新成立的城管委鼓劲。城市要搞好,三分建设七分管理,我认为你们比建委重要。”

邱老虎给出了高度评价,尽管有应景嫌疑,还是让乐彬感到很高兴。

五粮液的香味四溢,城管委诸人轮番给邱大海和市人大来人敬酒。

酒至半巡,李珍英端着酒杯走了进来。乐彬急忙站起来,道:“嫂子,你也在这里吃饭。”

李珍英笑道:“我就在隔壁,家里人吃饭。听老邱说你在这边,我过来敬杯酒。”她一边说话,一边用眼睛去寻找年轻副主任。

在座诸人除了王桥都在四十岁以上,李珍英一眼就认出了“毛脚女婿”,她与乐彬说笑几句,向着丈夫点了点头,脸上是认可的表情。

乐彬得知邱宁刚和邱宁勇在隔壁,对王正虎和王桥道:“邱检和邱局在隔壁,我们去敬杯酒。”

走出房门后,王正虎对懵懂的王桥道:“邱主任有两个儿子,一个在县检察院当副检察长,一个在县公安局任副局长。”

王桥道:“都是重要岗位啊。”

王正虎道:“城管委每年都要遇到扯皮事,没有公检法支持,难度大得很。”

走进隔壁的包间,王桥吃惊地见到了李宁咏。

李宁咏见到王桥以后,除了惊讶外更多是羞涩和高兴。

李珍英观察着女儿面对王桥的表情,见到女儿难得地出现忸怩之态,暗道:“这回有戏了,宁咏应该瞧得上这个年轻人。”

第二百一十二章 缘分天注定(三)

乐彬主动与在座的每个人都碰酒,来到李宁咏面前时,道:“我有很多年都没有见到宁咏了,听说你在电视台工作。小李其实应该就在静州工作,没有必要回昌东。”

李宁咏在小时候就见到乐彬,只是不太熟悉,礼貌地道:“乐叔好。那天我到城管委与乐叔见过面,你没有认出我。”

乐彬道:“哪一天?”

李宁咏道:“师范后街居民过来送绵旗,我来采访过。”

乐彬拍着额头,道:“瞧我这眼光,当时是觉得眼熟,就是没有想到是小李。我第一次见到你时,你还在读小学,现在都参加工作了,时间过得真快。”

李珍英道:“今年静州电视台搞改革,暂时不招人,宁咏先到昌东锻炼,以后找机会就会静州。”

王桥假装听着谈话,用眼睛寻着李宁咏,目光相遇时,就瞪她。

乐彬、王正虎和王桥等人离开以后,李宁咏拿着手机走出房间。李珍英笑眯眯地对二儿子邱宁勇道:“你觉得刚才那个年轻人怎么样?”邱宁勇长得极象父亲,四方脸上有两道浓眉,看上去颇有威势,道:“哪个年轻人?”

李珍英道:“城管委年轻的副主任,配不配得上我家宁咏?”邱宁勇道:“妈是咸吃萝卜淡操心,年轻人的事情就不要管了。”李珍英高兴地道:“你注意到三妹的眼神没有,看见王主任就开始放光,他们俩这是一见钟情。”邱宁勇不以为然地道:“三妹大学毕业才半年。还没有到嫁不出去的地步,用不着你们这样发愁。”

大哥邱宁刚素来沉默寡言。安安静静听着二弟与母亲聊天,突然插话道:“三妹和王主任应该认识。而且比较熟悉。”说了一句,他又闭紧嘴巴。

李珍英道:“刚娃每次说话都是说半句留半句,真是急死个人。你怎么知道三妹和王桥认识?”

邱宁刚慢条斯理地道:“他们两人明显认识,进屋就有眼神交流,一眼就看得出来。”

李珍英抱怨道:“你说了半天等于不说。”

李宁咏溜出包间,在大堂角落给王桥打电话,约到楼下见面。

王桥道:“你是邱主任的女儿?以前怎么不说。为什么不姓邱?”

李宁咏道:“我是谁的女儿很重要吗?不姓邱的原因很简单,两个哥哥都姓邱。生我之前,爸爸妈妈就商量好了。让我跟着母亲姓。你真的生气了?”

王桥道:“没有生气,只是有点意外。”

李宁咏解释道:“我是在静州长大的,昌东很少有人认识我。我到昌东工作以后从来没有想过隐瞒我是邱大海的女儿,只是没有说出来炫耀。”

王桥道:“你们单位知道你和邱主任关系的人多不多?”

李宁咏道:“电视台一把手是我爸的老部下,在电视台只有他认识我。我爸多次提出不要透露我是邱家女儿,免得有人主动拉拢关系。”

王桥道:“说实话,现在我的感觉有点复杂,似乎有攀高枝的嫌疑。”

李宁咏开玩笑道:“都象你这样想法,那我们家的人还能不能结婚。你别想太多了。老爷子都是要下课的人了,到时还得王主任多关照。”

两人在黑暗处匆匆亲吻数下,各回各的房间。

李宁咏回到包间时,发现妈妈和大哥二哥都用异样眼光瞧着自己。还以为与王桥亲吻时弄出了什么状况,坐贼心虚地回到自己座位上。她越想越觉得今天这顿饭吃得莫名其妙,问:“妈。你今天怎么会在这里吃饭?”

李珍英道:“我这几天一直想吃黑鱼,今天你大哥二哥都在。就过来吃鱼。”

李宁咏追问道:“那爸为什么在也在这边吃鱼。”

李珍英道:“我不知道他在哪里吃饭,就在这里遇上了。”她又神神秘秘地道:“你觉得王主任怎么样?那天晚上你爸跟你提的就是他。”

李宁咏故意道:“人长得不怎么样。高得象个门板,我们家里本来就有三个门板了,再来一块要把家里光线全部挡完。”

邱宁刚打量着眉飞色舞的妹妹,道:“刚才出去跟谁打电话,是不是给王主任。”

李宁咏从小就有点怕不苟言笑的大哥,被大哥一语道破真相,胡搅蛮缠道:“我出去方便,没有打电话。而且我给谁打电话是个人隐私,尊重隐私可是现代文明的重要一环。”

李珍英知道大儿子眼光最准,半信半疑地问道:“你当真认识那位王主任。”

李宁咏故意撒娇道:“你们真想要个傻女婿,我明天就把他带回家,后天就结婚,行不行?”

李珍英道:“我给你说正事,你别调皮捣蛋。”

邱宁勇这时才明白过来,“原来今天这顿饭是看女婿,妈应该早点说,我可以认真看一看,刚才只顾着喝酒了。”

九点,两桌都散席。邱大海、李珍英和李宁咏坐着儿子的车回家。望着两辆警车离开,王正虎笑哈哈地对王桥道:“今天这饭局有意思,桥老弟要交桃花运了。”他人老成精,隐隐猜到了事情真相。

王桥故意装糊涂,“交什么桃花运?”

王正虎道:“今天这顿饭很有意思。邱主任是老资格,没有必要请我们班子吃饭,而且李珍英带着儿子和女儿恰好就在隔壁,这个很有意思啊。我觉得邱主任看上你了,如果能成为邱家的乘龙快婿,三四年后一个正局跑不了。”

王桥万万没有想到李宁咏居然是老县委书记邱大海的女儿,这让他凭空增加了一些心理负担,来到昌东以后,他定下的终极目标是回到省委,“几年后一个正局级”实在没有什么吸引力。

王桥在县电视台门口等了一会,见到李宁咏的车开了过来。

“住在家里麻烦,出来玩都要解释半天,如果不是说要采访大宗寺,我妈还得啰嗦。”李宁咏道:“今天是大宗寺建市纪念日,热闹得很。据说是建寺纪念日,信徒在今天上香求卦都很灵。”

王桥道:“我不信这一套。”

李宁咏道:“我也不信,就是去凑个热闹。”

大宗寺位于昌东师范学校背后的半山坡上,半山坡上人山人海,根本不能通车,只能将车停在山下。李宁咏把昌东电视台的牌子放在车窗前,直接朝昌东师范学校开去。守门人见到采访车的标牌,没有阻拦,让小车开了进去。

停车后,两人通过后门,沿着小道上山。这个后门位于后山,比较偏僻。王桥在旧乡时曾经走过这个门,于是牵着李宁咏通过后门上了山。

前往大宗寺的路上行人磨肩接踵,多是中老年人。除了信男善女外,还有许多成双成对的年轻人。前者为了信仰,后者为了爱情。

王桥道:“山南人很有喜剧天赋,不管是什么严肃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场合都弄得象乡场赶集,你说得对,这确实和信仰无关,大家只是找了个理由聚在一起玩耍,我敢肯定地说这些来大宗寺的人十有八九还会到平安夜到教堂去凑热闹。”

李宁咏道:“你别这么尖锐,大家都是玩,谁都不会想这么多。”

寺外更是人山人海,人群中有人卖热包谷、鸡蛋、甘蔗、瓜子、花生,还有的卖酒,更有人在大宗寺围墙外围放鞭炮,大宗寺的纪念夜被各种小吃营造出浓重的昌东特色。

王桥和李宁咏原本就是凑个热闹,来到寺前就被人海吓住了,连忙退到外围。两人沿着缺少路灯的小道下山,通过缺口回到师范的运动场。

整个运动场陷入黑暗中,百米远处才有一盏路灯。王桥牵着李宁咏的手,嗅着淡淡香火味道,身体发热,口干舌燥。

王桥道:“我们到后座说会话。”

李宁咏知道这个时候坐到车后座将会发生什么,脸上滚烫一片,“嗯”了一声,打开后车门,坐了进去。

王桥钻进后车门,在一片黑暗之中,将温香软玉结结实实抱在怀里。

第二百一十三章 暗渡陈仓

李宁咏浑身又痒又麻,如小猫一样乖乖地伏在王桥怀里。

“我要进来。”

“在这里。”

“就在这里。”

解皮带声刚响起,李宁咏伸手拉了拉他,道:“有人过来。”

路灯下,两位保安朝着运动场走过来。

王桥赶紧扣上皮带,李宁咏则飞快地将裤子拉了上来,整理了衣衫。两人安静地靠在车里,等着保安过来。

两位保安来到车边,凑到车里看了几眼,外面黑,车内更黑,他们没有看清里面是否有人,又朝着运动场方向走去。

王桥笑着道:“这两个保安来得太不是时候。”

李宁咏伸出拳头轻敲了两拳,道:“都怪你,差点被人堵在车上。”

保安在运动场周围转悠,此地不适宜亲热,两人转到前座,发动汽车,朝校外开去。

两人保安看见车灯光,听见车响,议论起来,一人道:“刚才我贴在车窗上看了一眼,里面没有人啊。”另一人道:“你这傻瓜,车里面黑,你眼睛又不是探照灯,怎么看得清。你猜里面是什么人,不出声不出息地坐在里面。”

“唉呀,我们错过一场好戏,里面肯定有一对狗男女在操逼。”

两个保安赶紧追到门口,问了门卫,得知确实是一男一女在车上,直呼可惜。

开到电视台门口,车停片刻,又继续朝前开。停在了电力局家属院前面。

李宁咏挽着王桥胳膊上楼。

两人迫不及待想要完成在师范校园没有完成的运动。

夜里十二点,李宁咏被家里人催促数次。这才依依不舍地离开电力家属院。王桥习惯性站在窗边抽烟,等着李宁咏的电话。

十来分钟后。手机响了起来。

“到了,我一人在卧室里,好想你。”

“想就过来。”

“我妈看得紧,过来不了。这个周末浪费了,下个周末我们到哪里玩。”

“我决定不了,得看环卫这边有没有急事。”

“堂堂山大毕业生管什么环卫,你想到哪一个单位?我们想办法把工作换掉。”

“这是组织部门的事情,还轮不到我说话。暂时不想这事,把手里的事情做好再说。”

电话打了二十来分钟。手机发烫以后,李宁咏这才依依不舍地放下话筒。

星期一,城管委招开班子会,研究近期工作。

乐彬道:“桥主任初来时简单做了一个班子分工,当时分工是临时性的。从这一段工作的情况来看,桥主任适应工作能力很快,将环卫工作抓了起来,今天我们重新研究分工。王主任给我提过多次,不想分管办公室。专心把工程和市政监察这一块抓起来。桥主任是山大高材生,书法水平高,文章写得好,王主任把环卫工作管好的同时。把办公室、宣传、组织工作抓起来。”

班子开会前,乐彬分别征求过王正虎和王桥的意见,达成共识以后。这才召开办公会。乐彬是经验丰富的基层领导,一直重视班子会。凡是涉及人事调整和大笔资金使用,都必须在班子会上研究。由办公室做好记录。这种做法既能实现自己的意志,又不违背民主集中制,如果决策出了问题,也能减少一把手的责任。

王正虎年龄偏大,即将到达县里规定由领导职务改成非领导职务的年龄,船就要到码头车即将到站,不想揽事,把办公室、宣传、组织等繁杂工作交给王桥,乐得轻松。

王桥是初生牛犊,与王正虎的心思完全相反,想多做事情积累经验,愉快地接过一大堆麻烦事。

乐彬道:“城管委是新成立的单位,影响力弱,加强宣传工作犹为重要。桥主任平时要多和报社、电视台联系沟通,多宣传好事,少找茬。”

王正虎立刻产生充分联想:“乐彬应该从邱大海那里得到暗示或明示,如此安排是有意给王桥创造接触邱家小姐的机会。只是婚姻这事得郎有情妾有意,靠这种撮合手段没有用。王桥如果真能娶邱家小姐,在昌东算是有了靠山,以后发展会很顺利。但是凡事有利有弊,邱大海即将退休,到时他的风光不再,邱家女婿也就不吃香了,甚至还有反作用力。”

第三个议题讲完,乐彬道:“现在研究最后一个事,最新的《山南省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发布了,静州市政府要求各地贯彻好新条例。宫县长在静州市政府的文件上有签字,要求我们搞一个贯彻方案,通过对新条例的宣传贯彻推动环卫工作。”

《山南省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由山南省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14次会议通过,新的条例第一章是总则,第二章是市容环境管理责任,三、四、五、六章节为具体管理责任,第七章为监督职责,第八章为附则。将于2001年3月执行,目前距离执行时间很短,还要除去元旦和春节。宫县长的签字是“城管委认真研究新条例,制定相关贯彻落实方案上报县政府。”

刘友树将复印件递给王桥和王正虎。乐彬安排道:“桥主任认真研究新条例,提出我委贯彻方案,上报县政府。”

乐彬只是按部就班地布置贯彻新条列的工作,王桥拿着新条例动起了脑筋,道:“报纸前几天就登过新条例,新条例相对老条例有多处改变,从体制、管理模式等诸多方面都有微调,比如,老条例的适用范围是全市包括建制镇在内的城市规划区。而新条例的适用范围是静州主城区的城市建成区和主城区以外县政府所在地的城市建成区。城市建成区的范围小于城市规划区,这些不同极有可能引起城关镇和城管委新的纠纷,我认为宫县长所说的制定相关贯彻落实方案包括了对以前管理模式的改变。”

乐彬道:“桥主任想法有一定道理,不论管理模式是否改变,城管委不能吃亏。”

散会后,王桥立刻开始研究新条例。

环卫所目前有许多难处,其中一个是制度难题,环卫所从事的公益事业,却是一个差额拨款单位,环卫所必须要在做公益事业的同时,还要开动脑筋找钱给职工发工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就是逼着环卫所走歪门邪道的制度。

利用新条例实现环卫所差额改全额,这是王桥最想做的事情。他给乔勇打去电话,道:“乔所长,二级班子以上的干部在三点钟到环卫会议室开会,学习《山南省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乔勇自然想不到王桥的真实想法,道:“桥主任,新条例没有啥意思,用不着集中学习。”他还有一句话没有说:“环卫所都是具体事情,忙都忙不完,哪里有时间来学习。”

王桥坚持道:“让每位干部都了解政策,这一点很重要。城管委办公室这边买了些单行本,我带过来每人发一本,大家都要认真学习。”

分管领导执意要学习,乔勇只能服从。

打完电话以后,王桥思考良久,决定向一把手乐彬透露底牌。他拿着单行本和文件来到乐彬办公室,道:“我个人想法是利用新条例出台之机,为环卫所多争取点利益。”

乐彬道:“具体怎么争取,你有什么想法?”

王桥道:“上一次宫县长召集城关镇和城管委开会,议定了各自的业务范围,用县政府会议纪要的形式发了出来,让我们很受益。我想利用新条例出台之机,争取再让县政府出台一份文件,进一步明确各方职责。否则城关镇会以新条例出台为理由,再与我们扯皮。”

乐彬道:“会议纪要在县里是有效力的,在城关镇没有提出异议的情况下,我们主动挑事,最好的结果就是维持原纪要,搞得不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王桥道:“县政府会议纪要毕竟要服从于新条例,新条例出台以后,县里没有相关配套文件出台,以后工作肯定会遇到麻烦。”

乐彬了解王桥,知道他脑筋清楚,不是无事挑事的人,靠在沙发上望着王桥,道:“桥主任是聪明人,坚持要搞新文件,应该有另外的想法,否则我们没有必要在占优势的情况下重新明确职责。你真实的想法是什么,不能连我也瞒着。”

“还是被乐主任识破了。”王桥嘿嘿笑了两声,道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其一,新条例出台后,县里出台配套文件,有利于工作;其二,我想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借着新条例出台之机,将环卫所由全额拨款改成差额拨款。具体做法就是在文件无关紧要的地方标出一句环卫所是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只要县政府没有注意到这个细节,发了文件,我们可以拿着县政府文件去找财政,把这个老大难问题解决了。”

这个思路其实与前次请预算科朱柄勇有关。那次请朱柄勇吃饭后,王桥一直在琢磨朱柄勇说的那一番话,今天恰好遇到新条例颁布,便有了这个大胆的想法。

乐彬没有料到王桥盘算的是这件大事,道:“县政府成立了编制委员会,涉及到编制的事情都要由编委会开会决定,哪能轻易地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这个想法没有操作性,太异想天开了。”

第二百一十四章 暗渡陈仓(二)

王桥道:“这半年我发现一个规律,这和我们委没有关系,是另外一些局的事情。县领导将事情布置给局长,局长就交给科长,科长懒一点就踢给科员,所以县领导的水平往往就是由科员决定。”

乐彬笑道:“你很敏锐啊,说出了我们当前工作中的一些弊端。”

王桥又道:“每个县领导都要分管好几个部门,多的要分管十几个部门,县领导精力有限,很多文件根本没有办法细细研读。我想在环卫改革的文件上加上一句不起眼但是很关键的话,比如加上环卫处是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等政府的正式文件出来以后,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份文件去找财政。只要财政和编办不提出反对意见,事情就有可能稀里糊涂地过去。”

乐彬不转眼地看着王桥,道:“我还是认为成功的希望不大。”

王桥道:“虽然成功希望不大,但是不成功也没有任何损失,顶多就是维持原状。我下午到环卫所开会,与大家一起研究新条例和老条例的异同,认真做一份新条例下环卫体制改革的文件,既能达到我们暗渡陈仓的目的,又能切切实实将环卫工作按新条例做好。”

乐彬靠着椅背想了想,道:“你这个想法给其他人说过没有?既然没有,就只能限于我们两人知道,最多让乔勇知道。你的主要精力要放在新条例的解读和应用上,暗渡陈仓只能是一个副产品。”

得到乐彬有保留的支持以后,王桥在下午组织环卫所二级班子以上同志认认真真地学习了新条例。研究了新条例和老条例中不同之处,结合昌东实际情况进行了讨论。

环卫所同志们习惯于做具体工作。没有认识到制作文件其实就是制定规则,对玩文字游戏没有什么兴趣。他们更关心的是即将到来的静州市年终检查以及春节期间的环卫工作。讨论条例时敷衍了事。

王桥决定改变方法,把乔勇、姜大战等几个骨干叫到办公室,小范围沟通交流,效果比集体座谈好得多。

在王桥亲自操刀下,《关于落实市容环境卫生工作新条例的报告》正式出笼。报告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昌东县环卫工作现实状况;第二部分是分析新条例提出的新要求;第三部分是提出落实新条例的具体措施。

乐彬很满意这份报告,将报告送到宫方平副县长手里。宫方平仔细看罢报告,在上面签字:“呈彭克县长阅示。宫方平”几天后,彭克县长同意以纪要为基础。出台一份落实新条例的文件。

按县政府惯例,这份文件由城管委拟稿,由县政府名义发出。为了实现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职责,王桥依然亲自起草这份文件。文件主要内容是根据新条例明确县环卫所新的管理职责,包括水域垃圾、废弃物管理等。在不起眼部分夹带了私货,写下了关键的一句话:“县环卫所是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

文件草稿出来以后,乔勇没有理解到其中的意义,专门找到王桥,道:“桥主任。你弄错了,县环卫所是差额拨款。”

王桥微笑道:“我是有意写成全额拨款。”

乔勇道:“差额拨款改成全额拨款需要编委会开会,要专门打申请。”

王桥道:“这份文件是落实环卫新条例的文件,然后由县政府下发。县政府明确我们是全额拨款。我们就是全额拨款,财政局应该要认这事。”

乔勇这才恍然大悟:“桥主任是想蒙混过去,玩文字游戏。偷偷地把差额改成全额。想法是好的,做法有点太儿戏了。”

乔勇为了解决环卫所差额拨款问题。多次向建委领导汇报,建委领导也向分管领导作过数次汇报。都没有完成将差额拨款改为全额拨款的任务。王桥居然在这个事涉体制的重大问题上瞒天过海,在他眼里实在是不可思议。

王桥道:“这是战争中的暗渡陈仓之计,领导们各自有一摊子事,除了宫县长,其他领导都不熟悉环卫工作。参加县政府办公室的领导的注意力肯定会集中在城管委与城关镇的职责调整之上,我估计没有人会注意到整个文件中不起眼的一句话。”

乔勇道:“编办主任管着编制,他有可能注意到细节。”

王桥道:“开政府办公会时,有少量综合部门要全程参加。更多部门在会场外面等待,涉及本部门议题时才进入会场。编办一般不会全程参加县政府办公会,说不定研究环卫体制改革时编办恰好不参加。”

乔勇道:“如果参加,怎么办?”

王桥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那就靠老天保佑,希望没有注意到我们夹带的私货。”

乐彬看到文件草稿以后,斟酌再三,将《关于环卫体制改革的通知》改成了《关于环卫体制调整的通知》,解释道:“改革往往意味着要涉及一部分的利益,比较敏感,参会领导都会打起精神看文件。在领导心目中,调整意味着从左手交换到右手,肉烂了还在锅里面,他们不会太在意。”

王桥细细体会乐彬修改的两个字,不得不承认很多基层领导干部们在官场上摸爬滚打这么多年,确实有着对人性和体制有极深的洞察力。

《关于环卫体制调整的通知》稿子出来以后,送到县政府办公室综合科。

十月底,县政府办公会正式召开,城管委《关于环卫体制调整的通知》被列为第九个议题。

王桥在会议室外的休息室拿到了会议议程。会议议程中明确了参会单位,县政府办、建委、规划局等单位全程参会,在讨论第九个议题时。县编办列席会议。

“此事有点悬了,编办要参加。”王桥低声在乐彬耳边道。

乐彬道:“我等会要到第一排汇报文件起草的前因后果。你想办法和编办常焱坐在一起。我汇报时,你有意找常焱说话。分散他的注意力。”

王桥从来没有和编办常焱打过交道,要在开会时间不露声色地吸引常焱的注意力有点难度,他从包里取出一份新条例的单行本,准备开会时向常焱主任宣传新条例和老条例的不同。

乐彬突然用胳膊推了王桥一下,站起身与一位头发自然卷的中年人握手,道:“常主任,什么时候有空,想请你吃饭。”常焱道:“乐主任有什么事,请吩咐。我能办到的一定马上做。”乐彬道:“我们委里有三个编制还空缺,能不能使用。”常焱道:“现在编制卡得紧,要用编制得有好理由,还得在编制委员会中通过。”

乐彬介绍道:“这是王桥,城管委的副主任,山大高材生,省委组织部的选调生,他在委里分管组织,以后要经常给你汇报工作。”

常焱道:“你就是王桥。久闻大名了。”

王桥搞不清楚常焱是确实听到过自己的名字还是随口一说,他热情地握着常焱的手,道:“常主任,最近委里调整分工。组织人事方面由我来服务,我还没有向常主任报到,请多原谅。”常焱笑道:“谁说大学生不懂人情世故。王主任很会讲话嘛。”

第八个议题要结束之时,县政府办一位年轻漂亮的女子走到休息室。道:“乐主任,下一个议题是城管委的。你们作好准备。”

不一会,会场上传来椅子搬动的声音和脚步声,这是前一个议题结束的象征。乐彬和王桥赶紧前往会议室。

会议室正中间是一个椭圆形大桌子,县政府领导和人大、政协相关领导围坐在大桌子前,除了县领导外,椭圆形大桌子还留有一个专门用来发言的空位,空位在县长彭克的正对面。

椭圆桌子外围还有四排会议桌,这是其他参会人员的位置。

常焱不是主发言人,坐在外围。王桥是第一速度进入会场,趁人不注意,顺手将环保局和城管委的座牌进行了掉换,让城管委和编办的座位靠在一起。

“常主任,这是省人大通过的条例,与以前的条例有一些不同。今天讨论的事情就是根据新条例对环卫体制进行调整。”

常焱是编办主任,对环卫业务一窍不通,他接过王桥递过来的新条例单行本,翻开以后,见许多条款上标识着王桥的注释,低声赞道:“这是你写的字,好漂亮的书法。”王桥压低声音道:“一般般,鬼画桃符。”常焱道:“你这是鬼画桃符,我们就不敢写字了。”

城管委长乐彬正式汇报《关于环卫体制调整的通知》。

县长彭克打断道:“你不用全文照读,直接讲老条例和新条例有什么地方不一样,我们需要做什么。”

乐彬认真研究过条例,对汇报关键点掌握得很清楚,再加上王桥专门做了一张体制调整对照表,因此汇报起来头头是道,既抓住了重点,又不显得啰嗦。

彭克翻看着文件,道:“城关镇,你们有什么意见?”

城关镇姚向辉镇长对环卫工作哪些地方最花钱了解得一清二楚,快速地翻了一会城管委提供的文件,大体上抓住问题核心,道:“我有三个意见,第一个是化粪池管理有关问题,按照新条例第六十三条,粪便处理设施每年应当定期清掏,并按国家规定的设施维护标准进行维护……未及时清掏或因清掏、维护不当,造成粪便外溢污染环境卫生的,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应当及时组织环境卫生专业单位清掏疏通。清掏疏通费用由产权单位或物业管理单位负担。粪便处理设施的维护管理由产权单位或物业管理单位负责,产权不明的由环境卫生管理单位负责。新条例规定得很明确,化粪池应该由市容环境卫生管理部门来负责。”

听到姚向辉提起化粪池问题,乐彬心还是悬了起来,暗道:“如果县政府接受了姚向辉的观点,我们就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吃个哑巴亏。”

彭克县长拿出城管委文件的附件略为浏览,道:“第一个问题在前一次县政府会议纪要中写得很明确,城关镇具体负责化粪池管理,城管委业务指导。这个问题不要争议,你谈第二点。”

城关镇副镇长杨明福写了一个纸条子,给姚向辉递了过去。

姚向辉道:“第二个问题是背街小巷的问题……”

王桥不停地主动找常焱主任说话,介绍城关镇和城管委体制上的矛盾由来。常焱的注意力完全被吸引到城关镇和城管委体制调整方面,专心听着姚、乐两人各自陈述以及王桥的低声解释,没有注意到在不起眼的地方有一句话“县环卫所是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

环卫体制调整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耗费了办公会接近半个小时。此议题结束之时,姚向辉和杨明福没有坐电梯下楼,而是沿着楼梯往下走。姚向辉发火道:“政府办搞啥子名堂,环卫体制调整涉及到城关镇,文件事先没有和城关镇商量就搞到县政府会上,宫县长太偏心了。党政办几个人球本事没有,与县政府搞不好关系,总是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