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人进了暖房,立刻被暖房里那姹紫嫣红的景像所吸引。

程笙就问那汪大娘:“你们家的墨莲在哪里?我们也开开眼界!”

“贵人言重了。”汪大谨慎地笑道。“不过些花花早早地罢了!您过的桥比我们走得路还我。哪里能说是开眼界呢?您也谦虚了。”说着,做了个请的手势,引她们到了暖房的中间。

青花瓷的大缸里浮着像圆盘似绿色叶子。几株说是黑的实则是暗红色如碗口大小的睡莲点缀在其中。

“真漂亮!”程笙围着那睡莲看着,道,“这睡莲怎么卖?”

汪大娘歉意地道:“这睡莲不好养,也曾有人买了回去。不过三、五日就死了,之后就没再买了。”

这恐怕是汪家用来吸引主顾的镇店之宝。

程笙笑了笑。没有再问。

周少瑾觉得这墨莲还没有白莲或红莲好看,但能养出这样的品种来,还是很让人好奇的。

她道:“这是用红莲养出来的吗?不知道是什么品种的红莲养出来的?”

周少瑾没有养过莲花但她养过菊花。

墨菊就是通常绿菊一代代改良得到的。

那汪姑娘见周少瑾问的是内行话,神色间不由变得警惕起来。

汪大娘也有所保留。道:“这种花的事,还得请教我们家老爷子,我也就只是嘴皮子利索罢了!”

周少瑾知道汪家是敝帚自珍。想到汪家是靠这吃饭的,也不会去为难别人。笑着就把话题岔开了:“不知道你们家还有些别的奇花异草?”

汪大娘正要开口,有丫鬟模的小姑娘跑了进来禀道:“大娘,方家的六小姐带着个亲戚过来了,说是要买几株名贵的花草回去种…”

“方家的六小姐?”没等汪大娘说话,程笙已道:“是舒城方家的六小姑吗?”

那小丫鬟连连点头,道:“上次她曾把我们家的两株十八学士给买走了。”

“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了亲戚!”程笙笑着对那小丫鬟道,“你就我在这里,让她们等着!”

那小丫鬟有些惶恐看了汪大娘一眼。

汪大娘笑道:“没事。彭太太和方小姐是亲戚。你直管去传话就是了。”

程筝就笑着对周少瑾道:“廖大太太就是舒城方家的姑娘,方家的人你应该认识才是。都不是什么外人!”

周少瑾笑道:“我只是在上次官哥洗三礼的时候见到了几个方家的人,这位方家六小姐我未必就认识。”

她的话音刚落,就听见一个清脆的声音道:“我说是谁这么厉害要让我等着,这可找到主子了!”

周少瑾回头,就看见两个女子。

年长些不过十六七岁,年少些的十五六岁的样子。一个穿着玫瑰紫的比甲,肤若凝脂,面若皎月,气度雍荣;一个穿着大红色的比甲,眉若远山,眼睛灵动,俏皮可爱。

第四百零七章 姑子

说话的,正是那个神色俏皮的小姑娘。

程筝等人都笑了起来。

那小姑娘见状就欢快地跑了过来,挽了程筝的手甜甜地喊了声“筝姐姐”,又和程箫、程笙打了招呼,然后招着她的同伴招手道:“葭姐姐,这是金陵九如巷程家的几位姐姐!”

那女子的脸腾地一下就红得仿佛能滴出血来,神色间也变得有些羞赧起来。

这么大方的女子,怎么会突然变得害羞起来?

周少瑾暗生不妙之感。

果然,那女子上前恭恭敬敬地给她们行了个福礼,就微低着头站到了一旁。

那神色俏皮的小姑娘就抿了嘴笑,道:“葭姐姐是福建闵家的大小姐!她的胞兄,就是前科状元郎小闵大人。”

众人皆露出恍然大悟之色。

周少瑾蹙了蹙眉。

福建闵家的大小姐,不就是要嫁给程许的那个人吗?

今天是什么日子?

出来逛个花市也会遇到程许的未婚妻!

前世她从来没有和闵家大小姐见过面,没想到今生她这么快就碰上了。

但愿以后大家少接触些。

只是不知道这闵家大小姐怎么和方家小姐这么熟了?

程筝把周少瑾介绍了两个小姐,又把两个小姑娘介绍给她:“这是方家的六小姐,闺名一个萱字,这位是闵家的大小姐…”

方萱笑道:“闵姐姐单名一个‘葭’字。我们两个人都是草。”

程筝等人都笑了起来。

周少瑾也跟着弯了弯嘴角,笑意并没到达眼底,好在她看上去就是个温婉柔顺的小姑娘,加上闵葭的注意都在程氏三姐妹的身上,而程氏三姐妹的也都注意着闵葭。没有谁注意到。

程箫就笑着问方萱:“你怎么也选了今天逛花市?舅舅没有拘着你写字吗?”

那口气,十分的熟悉。

可见袁家和方家走得是很近的。

方萱叹气道:“箫姐姐可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我爹怎么会放我出来?是葭姐姐从福建过来,我娘让我陪着葭姐姐到处逛逛,我爹这才开了金口,我每天能少抄五百个大。”她说着,走过去抱了礼貌地跟在程筝身后听顾宁和顾中,笑道:“筝姐姐。您们今天怎么也过来逛花市了?大郎、二郎。我们有些日子没有看见你们了,你们可曾想我?”

顾宁和顾中都露出萌萌的笑容来,喊着方萱“小姨”。那顾中更是道:“您为什么这么长时间没有去我们家串门了?”

方萱脸色一红,吱唔了片刻,笑道:“下次小姨去看你们的时候,给你们带窝丝糖和木里水去!”

两人才都笑眯眯地点头。

程笙在一旁直笑。和周少瑾耳语:“是我二舅舅的女儿,从姐妹里排行第六。实则是我二舅舅的独生女,年过四旬才得的这个宝贝,宠溺得很,人有些活泼。说话也直来直去的,心肠却很好。”

颇有些若是方萱说错了什么话,让她不要放在心上的意思。

大家萍水相逢。周少瑾根本就不会她生气。

她朝着程笙笑了笑。

程笙就突然地叹了口气,道:“少瑾。你可长得漂亮。脾气又这么好,得改改才是。免得嫁到别人家被婆婆、姑子拿捏…”

从前程笙也说过让她别什么事都忍着让着,她当时只觉得程笙是天之娇女,站着说话不腰疼…现在想想,她的话是很有道理的,而且还是推心置腹的一番话。

周少瑾心生歉意。

汪娘子见大家都很熟,松了口气,忙殷勤招待大家去暖棚外的凉亭喝茶:“…小姐、奶奶们还可以看看我家的花圃。”

程筝笑着应“好”,其他人以她马首是瞻,自然不会有异议。只有周少瑾,笑道:“我想看看她们家的其他花,几位姐姐先去,我等会就过来。”

既然在这里遇到了未来的弟媳妇,想必程家三姐妹对闵葭都很有兴趣,她与其坐在那里无所事事旁观,还不仔细看看汪家到底有些什么花卖。她可是抱了很大的希望来丰台的,希望能找几盆好点的花回去。

池舅舅说了如果可能,会赶回来和她一起过端午节的。

倒落到时候就很热了。

若是能养几株树,应该很凉快些。

也不知道池舅舅储了冰没有?

或者是,劝池舅舅搬去朝阳门那边的宅子住?

那边既然马都能养好几匹,想必极宽敞。

周少瑾心里七想八想的,送走了程筝等人,围着汪家的暖房转了一圈。

汪家的女儿在一旁陪着她,不时地向她介绍暖房里的那些花草:“…这些是茶梅…这些是腊梅枝,刚刚开过一茬,正在修剪…这些是牡丹,是我祖父那时候就养出来了的双色牡丹,还有这几盆,是君子兰,不是什么太别稀罕的品种,却销得很好,来我们家的都要带一盆回去…这一排都是建兰,从福建送过来的。”她说到这里,顿了顿,道,“那们方小姐就是来买建兰的。”

闵葭是福建人,方萱想买建兰也就很好理解了。

她笑着点头,仔细地瞧了瞧汪家的君子兰。

叶片肥美,花蕊也是含苞欲放,已经可以看得出颜色了。

周少瑾笑道:“的确是要带一盆回去才好。”

汪姑娘笑,面露迟疑。

周少瑾从不是多事的人,只当没有看见,低头仔细地选了七、八盆君子兰。

汪家小姑到底没能忍住,笑道:“原来方家六小姐带来的就是闵家的大小姐啊!他哥哥披彩游街的时候我也曾去看过,不过隔得太远,根本没看清楚。闵家大小姐长得这么漂亮,那闵状元想必也长得很英俊了。”很感兴趣的样子。就像那些在梨园捧角太太、奶奶们。

周少瑾笑了起来,道:“我也没见过。不知道。”

汪姑娘脸色一红。忙叫了仆妇来帮把周少瑾看中的几盆君子兰移到了一旁去,等会给周少瑾装上马车。

周少瑾又选了几盆梅花、茶花和金桔钱,问她有没有西府海棠之类的花树。

汪姑娘又把她领到了另一个暖房里。

周少瑾忙了半天,终于把汪家的花圃逛了个遍,她发现汪家的花卉比花树种得好。她没有勉强自己,只是看了看,决定下次来的时候去其他的花农家里走一走——既然能以丰台卖花。各家都有各家种得好的花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