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一怔,“我还没陪舅舅用膳。”

“你带着王府里的丫鬟妈妈过来,用膳的时候难道不让她们在身边侍候?”安七变微笑着暗自叹息,“今天就算了,你简单用些膳食,然后就回去吧,以后有机会了再来。”

无双顿时难过起来,委屈地说:“你们就要回龙城了。”

安七变忍不住,伸手轻轻拍了拍她的胳膊,“别这样,我去龙城看看你父汗、母妃,跟着就回来。”

“不要。”无双连忙拉住他的手,“你多待几年,母妃才高兴。”

安七变很感动,连声说:“好孩子,好孩子。”

无双虽然不舍,却也知不能让荣妈妈她们知道自己与安七变的关系,于是又赖了一会儿,便起身去了正院,独自用了荣妈妈盯着厨房做出的膳食后,便登车回府了。

王府里看上去一切如常。她在二门下了车,荣妈妈坚持不让她步行,定要她换乘小轿,赵妈妈也是同样的态度,让她没办法,只得乘轿。

“先去萱草堂给母妃请安。”她吩咐一声,便坐进了轿子。

这是亮轿,能看到外面的景色,一路上不断有丫鬟婆子让开,在一旁行礼如仪。王府里规矩森严,让她享受到最大的尊贵,可她却没了之前的开心,只是无声地叹了口气,蓦然想起楚灿华说的那句话:纵使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王爷与老王妃都对她很好,她没什么可埋怨,但是她想家了,想念辽阔无边的草原和自由自在的生活,却知道此生很难再回去,所以,生活再好,有再多的宝贵尊荣,却总是有着几分遗憾。

叹完气,她又笑起来,用母妃的话自我安慰,生活中哪有十全十美的事,能好过大部分人就足矣。

等到从轿里出来,她已经恢复了快活的心情,脸上满是笑意。

今天的萱草堂气氛有些奇怪,站在院子里的丫鬟婆子一见无双便迎上来行礼,请安的声音也压得低低的,仿佛怕吵到屋的人,引来什么不好的结果。

无双的眼中出现一丝疑惑,赵妈妈已经抢先问道:“老王妃有客人?”她是人精,看这气氛就不像是老王妃生病之类的,多半是来了什么特别的客人。

一个二等丫鬟轻声回答,“是老王妃娘家的亲戚,正在里面哭呢,看着景况像是不大好。”

听她话音,这亲戚多半不是什么显赫权贵,倒有点像是来打秋风的穷困之人。无双微微点头,心中有了点数,便走进了房间。

屋子里有不少人,老王妃坐在当中的榻上,一手搂着一个女子,全都在痛哭。余妈妈和几个大丫鬟不停地劝着,递上热手巾,送上温茶,忙得团团转。看到无双进来,众人都松了口气,连忙行礼,“王妃娘娘。”

老王妃抬起略微红肿的眼睛,看到无双,汹涌的泪水这才止住,情绪平稳了许多,松开了挽在臂弯里的女子。

无双笑吟吟地上前,从余妈妈手上拿过热帕子,替老王妃细心地擦了脸,再用香脂匀了面。旁边的丫鬟也服侍着两个女子洗脸匀面,又扶到侧厢去重新梳头。

无双看着老王妃饮了半盏茶,这才挨着她坐下,关心地问:“母妃这是怎么了?哀毁过度,于身子可不大好。那是咱们家的亲戚吗?若有什么难处,尽管言语,我们帮她们解决了便是。有王爷在,天塌不下来的。”

老王妃的心定了,悲伤的情绪也消失无踪,拉着她的手仔细端详,看她面色红润,眼睛明亮,唇含笑意,显然一切安好,便更加欣慰,一边拍着她的手一边低低地说:“那是我娘家的亲侄女,另一个小姑娘的母亲是她亲姐姐,她们姐妹都是我嫡亲兄长的女儿,亲母早亡,我兄长娶了续弦,生了儿子,对这两个女儿就不如以往。我哥哥两年前病故,她们的继母与她们就更没情分了。我们赵氏是世家大族,我那大侄女嫁给了安阳王氏嫡脉二房的嫡次子,因为只生了一个女儿,再无所出,她婆婆就给她丈夫纳了不少妾侍,她性子软,不敢吱声,也想不起找我们替她做主。她那狼心狗肺的丈夫得寸进尺,宠妾灭妻,竟是生生将我侄女给折磨死了。如今那家想贪了我侄女的嫁妆,竟想将我那刚满十三岁的表外孙女送给湖广总督做妾,真真是禽兽不如。那孩子的奶娘机灵,让自己的儿子跑去我娘家报信,我那大嫂却是不肯管,还是我这二侄女过去,硬把孩子接出来,马不停蹄地上京来找我。唉,我那二侄女也是苦命人,本来订了亲,未婚夫却在游湖时落水,病了半年就去了,她便守了望门寡,如今也没个着落。年轻轻的,又为继母不容,便是我叫人去发了话,也不能护她一辈子,那冷言冷语也不好听,唉…”说着,又长叹一声。

无双听明白了,连忙安慰她,“母妃别难过了,这不是什么大事,好办得很。等王爷回来,仔细问过情况,这两天就派人过去,先把表姑奶奶的嫁妆要回来,给表小姐存着,以后表小姐就在咱们这儿出嫁,定给她找个好人家。至于表姐,那望门寡守了这些年,也对得起她的未婚夫了,很不必再守着,咱们也给她寻个合适的人家,您看好不好?”至于宠妾灭妻、继母继女之类的纠葛,那是别人的家事,她是不会管的。

“好,好。”老王妃笑着纠正她,“你不能叫表姐,要叫表妹,我那侄女比潇哥儿小几岁。”

她的话音未落,那两个重新梳洗好的女子就回来了。

走在前面的女子大约二十四、五岁,生得窈窕多姿,容颜秀丽,肌肤雪白,有一种成熟的魅力,仿佛刚刚盛开的鲜花,娇艳欲滴。跟在她身后的小姑娘的相貌与她有点像,却比她更美,只因年幼,少了成熟,多了青涩,却另有一种迷人之处。

两人过来,端端正正地对着无双行了礼,一个低柔婉转地叫“表嫂”,一个清脆稚嫩地叫“表舅母”。

老王妃笑着介绍,“她就是我侄女,叫窈娘。那是我表外孙女,叫清姐儿。”然后又温和地提醒那姨甥俩,“你们都叫王妃吧,这是国礼,不可轻忽。”

“是。”两人赶紧点头,重新行礼,“王妃娘娘。”神情间多了几分怯生生。

老王妃一辈子慈和纯善,待她们是发自内心的亲厚。无双虽然也笑得很温和,骨子里却有股天生的尊贵气派,让她们从心里生出几分敬畏。

无双见她们眼中有一丝惧意,连忙抬手虚扶,“自家亲戚,不必多礼,快坐。以后你们就把这儿当自己家一样,不必拘束。余妈妈,可安排好她们的住处了?”

余妈妈笑道:“回王妃的话,老王妃的意思是让她们住在旁边的流滟阁中,离咱们萱草堂近,平日里也好走动。丫鬟婆子就从这里拨过去,反正院子里人多事少,正好调整一下。”

“好,就按母妃的意思办。”无双点头,“赵妈妈,你帮着余妈妈把这事办好,看看那边还缺些什么,尽管开了库房去拿。”

赵妈妈连忙答道:“是。”

无双看向窈娘和清姐儿,温声细语地说:“你们一路劳顿,先好好歇歇。清姐儿年纪小,这么长途跋涉的,若是不好好养一养,谨防伤了根本。既到这里,就安下心来,一切都在母妃、王爷和我担着,万不会再让你们受委屈。”

老王妃真点头,“是啊,是啊,王妃说得很对。窈娘,清姐儿,你们都听王妃的,先好好歇着,把身子调养好。过些日子,咱们去王妃的庄子上避暑,那儿的景色比王府好,咱们好好玩玩。”

无双抱住老王妃的胳膊耍赖,“母妃别灌我迷汤,就算把我夸晕了头,我可不会把那庄子送给母妃的。”

老王妃笑出声来,“哎呀,竟被你看出来了,下次要想个更好的主意,把那庄子骗过来。”

旁边的丫鬟婆子都凑趣地笑起来,屋子里顿时洋溢出欢乐的气氛。

窈娘和清姐儿都坐得很端正,笑得很有分寸,心里却暗自纳闷,这王妃竟敢跟婆婆这般说话调笑,没个正形,真是亘古罕见。

第七十六章 楚小姐是肯定要进宫的

余妈妈和赵妈妈带人去收拾流滟阁,老王妃坐不住,也跟过去看了看,却不让无双多走动,一个劲地赶她回去歇息。

无双也不坚持,笑着答应,便回了无双殿。

管事们已经知道王妃回府了,立刻赶来回事。在荣妈妈的协助下,无双很快就把府中的事务料理妥当,然后回到月华殿歇息。

对于今天来的老王妃娘家的亲戚,她没放在心上,皇帝尚有三门草鞋亲,王府有些穷亲戚也不算奇怪。她倚在榻上,闭目沉思,想着楚灿华说的事。

她现在算是明白了,两宫太后与摄政王已是势同水火,又是妇人见识,小人心思,即便不能扳倒摄政王,也要想方设法给他添些堵。楚家似乎是王爷的心腹,上次没整夸他们,让楚灿华翻了案,这次干脆就想把这姑娘指到王府来为侧妃。楚灿华是个很刚强的女子,性情坚毅,若是存心跟无双争风,杀伤力绝对不会小。结局无非有三:一是楚灿华胜,无双败,皇甫潇背个宠妾灭妻的名头,嫡子又没影了,便是生下庶子,也是没用的;二是无双胜,楚灿华败,楚家势必与亲王府离心离德,甚至倒向太后或首辅赵昶那一边,此消彼长,对王爷很不利;三是无双与楚灿华势均力敌,最后斗个两败俱伤,王爷既失名又失势,损伤更大。无论是哪种结果,对太后和赵昶来说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倒是很奸狡阴险的做法。”无双暗想,“不过,有王爷在,哪有那么容易就心想事成?”

在绝大多数人眼里,皇权至高无上,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可无双却没这么想过。她敬皇帝,敬太后,守着国法宗规,主要是感恩图报,毕竟是燕国提供的粮草种子帮助她的祖国度过了难关,还有就是不让自己的丈夫为难,毕竟摄政王的权力再大,也依然是臣,她若与皇帝或太后撕破脸,岂不是在逼迫王爷谋反?

大概太后和赵昶那一系的人都是这么想的,料定只要不触及皇甫潇的底线,那么无论他们做什么,摄政王也只能接受,就像当初他们挤兑他娶异国公主,他虽勉强,却也答应了。谁知他成亲之后,这些人却发现这位公主对亲王府似乎有益无害,便不肯罢休,又想再塞几个厉害的人进来,或捣乱,或牵制,若是能让王府陷入混乱,那就更好。

无双把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都琢磨了一番,却没想得太深,因为她并不很清楚燕国朝堂中的纠葛纷争,只能从自己比较了解的地方推测,但是得到的消息太少,也理不出太多的线索,白白花费脑子罢了,于是她思考过后,感觉再也想不出新的东西,便暂时丢到一边,等皇甫潇回来了再说。

今天出门一趟,在迎宾馆还应酬了楚灿华,回来后又用了许多脑力,让她感觉有些疲倦。这么一放松,她便躺在榻上,迷迷糊糊地睡了过去。

皇甫潇回府时,已是夕阳西下。齐世杰跟在他身后,徐世群从府里迎上来,将今天发生的比较重要的事向他禀报。

听到表妹带着表外甥女来了,而且形容狼狈,他的脚步顿了一下,然后示意徐世群,“你接着说。”

“是。”徐世群的声音平缓而清晰,“表小姐与表姑娘来时没带任何行李,盘缠都是当了头上戴的一只珠钗而勉强维持。王妃身边的赵妈妈已经叫了针线房的管事,先把府中做好的不拘哪位主子的新衣改一改,今儿晚上便送到流滟阁去,另外还让针线房再做几套衣裳,三日内便要送过去。王妃娘娘还送了几副头面首饰给表小姐与表姑娘,又让逸之叫了银匠明天进府,给府中的各位主子和表小姐、表姑娘打些首饰。”

“嗯,这些事你和逸之都听王妃的吩咐去办。”皇甫潇想了想,平淡地说,“至于表姑奶奶的夫婿,那个宠妾灭妻的混账东西,就由你带几个人过去收拾。当年的嫁妆要全部收回来,庄田铺子的出息也要算清楚,一个铜子儿的便宜也不要让他们占。还有,那个嚣张跋扈,害死表姑奶奶的小妾,让他们当你面处置了。”

“是,王爷放心,下官知道该怎么做。”徐世群微微一笑,“竟敢对王爷的亲表妹不敬,下官很想见识见识那个胆大包天的蠢货。”

听了他的话,齐世杰心里一动,“王爷,这事透着蹊跷,照理说,便是不喜欢表姑奶奶,也会当菩萨般供着,断不会如此不留后路。依下官看来,那位表姑爷多半是被人蛊惑得迷了心智,说不定矛头却是对着咱们王府,不可不防。”

皇甫潇立刻点头,“守衡言之有理。子固,你带人悄悄过去,先仔细查探,看看那个小妾是什么来路,那混账东西被灌了什么迷魂汤,再做定夺。”

徐世群也反应过来,“是,下官明白。”

“你先去准备吧。待本王问清楚事情始末,你再出发。”皇甫潇吩咐完,便去了萱草堂。

这里灯火通明,笑声不断,一派喜气洋洋。因为老王妃的娘家表小姐、表姑娘来了,所以无双派人传话,让侧妃、夫人、孺人在晚膳时分齐聚萱草堂,一是见见客人,二是陪老王妃用膳,热闹热闹。

皇甫潇进去时,只见屋里站满了人,虽都穿着常服,也仍是衣香鬓影,花枝招展,让人眼花缭乱。见到他进来,站在地上的人都赶紧行礼,莺声燕语不绝于耳,“给王爷请安。”

“嗯。”皇甫潇点了一下头,便穿过脂粉阵营,来到老王妃跟前行礼,“母妃安好。”

“好好。”老王妃拉过儿子,指着面前的两个人说,“你看,窈娘都长这么大了。这个小姑娘叫清姐儿,是容娘的女儿。”

窈娘和清姐儿都已换上新衣,头上戴着珠钗,拇指大的东珠颗颗圆润,衬着两人都是雪肤花貌。因窈娘一直守望门寡,清姐儿更是为母守孝,因而穿着打扮都很素净,在这一屋子艳丽女人中显得格外清丽。

两人听着老王妃说完话,便腼腆地上前行礼,低声叫道:“王爷。”

皇甫潇淡淡地笑着点了点头,“表妹与外甥女都不需多礼,既来了这里,就当是自己家一样,平日里若无事,也可多陪母妃说话,去园子里逛逛或乘船游湖都行。”

窈娘低眉垂眼,柔声道:“多谢表哥。”

清姐儿低着头,也紧跟着道:“多谢舅舅。”

皇甫潇怔了一下,却没说什么。老王妃的脸上出露出一丝意外之色,随即又仿佛想明白了,便没有多说,笑容依旧,和蔼可亲地说:“既是王爷回府了,就让她们摆饭吧。今儿我让厨房多加了几个菜,也算给窈娘和清姐儿接风。”

皇甫潇点点头,“既如此,我就回无双殿用膳了。”

男女有别,窈娘和清姐儿就算是亲戚,到底都是成年女子,闺誉重要,他不便多待,更别说与她们同席吃饭了。想起无双,他抬眼扫了一圈,略感诧异地问:“王妃呢?怎么没来?可是身子有什么不适?”

“没有,没有。”老王妃明白他的担忧,赶紧安抚,“你媳妇今天去迎宾馆看娘家人了,回来以后又安排窈娘和清姐儿的事,我怕她累着,就特特让人去说了,叫她好好歇着,不要强撑着过来。听说她下午睡了一会儿,这时应该醒了吧,你去看看,正好陪她用膳。你看着她多吃点,可千万别饿坏了。”说到后来,想到即将到来的孙子,已是眉开眼笑。

皇甫潇知道母妃话里的意思,不禁也很开心,便笑着说:“好,那我就去了。窈娘,清姐儿,你俩安心住在这儿,缺什么尽管告诉母妃或是你们院里侍候的丫鬟妈妈,不用客气。”

窈娘和清姐儿赶紧起身。窈娘红着脸答道:“姑母已是安排得很周到,王妃娘娘也很照顾我们,什么都不缺。”

“那就好。”皇甫潇又一一看过自己的女人们,温和地说,“你们好好陪着母妃。”

那些女子本是容光焕发,好几个人都卯足了劲,想抓住这个见到王爷的宝贵机会争得宠爱,此时见他迫不及待地去看王妃,不禁心下黯然,却又很是不甘,表面上却不敢怠慢,赶紧答道:“是。”

皇甫潇对母亲行礼告退,便直奔无双殿。

无双刚起来不久,一边梳头一边听赵妈妈禀报,“表小姐和表姑娘什么也没带,竟像是逃难一般。奴婢已叫来管事,给她们备齐了平日里要用到的所有物件,针线房也将刚给几位孺人做好的新衣改了改,先给她们送去。另外,奴婢看她们头上一点首饰也没有,因王妃睡着,便自作主张,给她们送了几件头面过去。表小姐守寡,表姑娘守孝,也用不了颜色鲜丽的首饰,奴婢只送了几支嵌大珠银簪,这样也就不失体面了。”

“嗯,挺好的。”无双的首饰可谓堆山填海,给亲戚送几支簪子也算不得什么。她轻松地笑道,“这也算不得自作主张,小事情本来就用不着我操心,有赵妈妈帮我理着,我挺放心的。我以前在龙城也没见过这种遭了难来投奔的亲戚,实不知该如何待她们。中原人的规矩多,若是给的东西多了,又怕伤了她们的自尊心,若是给的少了,又恐她们觉得寄人篱下,心里生怨,还是你们积年的妈妈有经验,想得周全。你和荣妈妈看着办吧,她们缺什么都给补上,反正也花不了多少钱。”

“是。”赵妈妈从珠兰送过来的托盘上端起一小碗燕窝粥放到她面前,“王妃先喝点,垫垫底,等王爷回来就可用膳了。”

无双喝了两口,忽然想起,“不是让韩氏、宋氏她们都去萱草堂陪母妃和客人吗?王爷也应该在那儿用膳吧?”

“那怎么成?”赵妈妈笑道,“有表小姐和表姑娘在,王妃却不在,王爷肯定是不会留的。”

无双想了一会儿才恍然大悟,“哦,对,虽然是亲戚,不过按照规矩,男女七岁不同席,王爷确实不便留在那儿。”

正说着,外面传来一连串“给王爷请安”的声音,接着皇甫潇就走了进来。

他仍穿着朝服,看上去气宇轩昂,神采奕奕。无双在椅子上侧过身,仔细打量了他一番,欣赏地一挑眉,“王爷果然龙章凤姿,招人恨啊。”

皇甫潇忍俊不禁,“这是怎么说的?”

无双却端起碗喝粥,没理会他。等到茉莉、丁香她们服侍着皇甫潇更了衣,一起退出去,她才微笑着说:“今儿我去迎宾馆,正好碰到楚府的郡君,跟她喝了两杯茶。”

皇甫潇坐到她身旁,轻轻抚了抚她的头发,柔声道:“她说了什么?”

无双转头看他,“她说太后娘娘想给你恩典,往咱们府里多塞几个女人来,似乎想把她指给你做侧妃。”

皇甫潇接过赵妈妈奉上的茶碗喝了一口,清了清嗓子,这才笑道:“宫里是有这个意思,不过,楚小姐是肯定要进宫的。”

第七十七章 确定有喜

“进宫?”无双有些惊讶,“选秀女不是早就结束了吗?皇上也已经立了皇后,只等大婚,秀女们进宫封妃封嫔,楚小姐怎么还能进去?”

“特旨加恩就行了。”皇甫潇说得很轻松,“还没有大婚,就可以再添人。皇上按制应有一后四妃九嫔二十七世妃八十一御女,现在除了皇后已定外,四妃九嫔都没满,再添几位也是应当的。”

无双有些不相信,“太后不会反对?”

皇甫潇牵了牵嘴角,轻轻一哂,“若是不反对,怎么会想要指给我?”

“那…”无双微微蹙眉,“你硬把楚小姐塞进宫去,岂不是让太后心中不快。两宫太后,再加个皇后,想要为难一个宫妃,那实在太容易了。这不是让楚小姐去送死吗?”

“你说的只是一个方面。”皇甫潇搂住她的肩,轻笑着说,“皇上大婚之后,我势必要还政与他,摄政王之职也就卸了,但满朝文武、各地督抚将军可有不少是我的人,皇上岂能不给我面子?我交出权柄,皇上纳一贵妃,这就是一种和解的姿态。况且,宠幸一个妃嫔,对皇上的江山社稷并无大碍,却能换来我在朝堂上对他臣服,这是一本万利的买卖。所以,皇上对楚小姐不但不会冷落为难,反会加意宠爱,就是太后与皇后也只能私下纵奴使绊子,自己在明面上反会示好。楚小姐心志坚定,出手果断,那些阴招是伤损不到她的,而她可借势站稳脚跟,若能趁着皇上宠爱之时生下皇子,她那位子便是铁打的了。”

无双这才明白来龙去脉,于是点了点头。沉吟片刻,她长叹一声,“今天楚小姐对我说,她只想找一良人,做正头夫妻,便是一起吃苦,也是心甘情愿。”

皇甫潇轻柔地理了理她的鬓发,淡淡地道:“大家族的子女享受了权势带来的好处,就得为此做贡献。我的王妃都不是我自己挑的,但我仍然娶了,而且并无怨怼。你当初从龙城出发,本是要来我燕国进宫为妃的,你当时也是愿意的吗?”

无双想起当初自己的心情,要远来异国,给别人做妾,对一个嫡出公主来说,自是天大的委屈,可为了国家安危、百姓生存,必须要牺牲她,所以她的父汗、母妃和哥哥弟弟都只是厚厚地陪送了嫁妆,却没有谁说过反对的话。她为国和亲中原,比起她父兄血战沙场,无数次险死还生,也算不得什么。就像皇甫潇说的这样,既然身为皇族,就要为国家付出更多。而楚家本不是世家名门,只是个略微有名的大族,想要让楚氏家族一飞冲天,固然要靠楚家的男子在官场奋发向上,而楚小姐虽身为女子,也照样要付出所有,为自己的家人、族人尽心尽力。

“我明白了。”无双靠到皇甫潇肩上。一旦想通,她就不再纠结于此事,将话题带开,开心地说,“我过来出嫁,也是一波三折,走到半路才知道夫君换人了,真是比那些话本里写的故事还要传奇。”

皇甫潇笑出声来,“我也没想到啊。明明一开始是代皇上向你父汗、母妃求亲,谁知把人迎回来,竟是我自己的媳妇。”

无双乐了,“好像这应该叫‘有缘千里来相会’吧?”

皇甫潇知道自己的这个媳妇不比书香门第的千金小姐,虽然也读书识字,却对典故之类的运用一窍不通,稀里糊涂地乱用成语佳句,总是逗得他心里暗笑,表面上却随声附和,“是啊,咱们确实很有缘分。”

两人越说越开心,随后一起去用晚膳。无双一点也没挑食或者有什么不合口胃的表示,照样能吃能喝,对于文妈妈精心烹制的菜肴大加赞赏。皇甫潇见她没有一点有喜的征兆,心里不免患得患失,又不敢明说,这种感觉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既新鲜又奇异。他把这些感觉和着饭菜一起细细咀嚼,默默地体会着其中滋味,眼中闪现着变幻莫测的光华。

用完膳,皇甫潇怕无双积食,便拉着她去花园散步,又到湖边欣赏了一番水中月色,这才回到月华殿安寝。

自从得知无双可能有喜之后,皇甫潇就没敢在夜里再与她有情事,荣妈妈曾悄悄暗示过他,是否与王妃分房,但皇甫潇没有同意。现在还是新婚,没个理由就要让王妃空房,这是很不妥当的。若是有人误以为无双失宠,不知天高地厚的动了歪心思,就会惹来很多麻烦。他宁愿就这么天天与无双同床共枕,便是没有情事,也很安心。

无双年少,虽已识得个中滋味,却并不贪恋陷溺,只觉得与他相拥而眠的感觉很好,每晚都睡得很香甜。

不知不觉间,五月过去,六月到来,王府中的各个池塘里,所有的荷花都盛开的时候,来自神鹰汗国的送亲使团启程回国了。

勇毅亲王与王妃摆出全副仪仗,非常隆重地送使团出城,在十里长亭处摆酒相别。礼部官员和王府亲军陪送他们至边关,而神鹰汗国的铁骑此时已经等在关外,准备护卫他们回龙城。

这时候,无双成亲已经有了一个半月,老王妃立刻让皇甫潇请来太医院的章医正,为儿媳妇把脉。

无双依然蒙在鼓里,但她本来就是大而化之的性子,问了几次都没头绪,也就不理会了。这半个多月来,老王妃、皇甫潇、荣妈妈、赵妈妈、文妈妈和萱草堂的余妈妈都对她特别的好,多走一步怕累着,少吃一口怕饿着,比她亲生的父母兄弟还要宠她,这让她感觉很享受,每天都笑眯眯的,十分开心。

这些日子里,王府后院的女人们异乎寻常的乖巧。陈孺人一直关在院子里养病,其他人也很少出门,顶多在院子附近的花园里走一走,或是交情比较好的人会聚在一起喝茶下棋弹琴赏花。整个王府里平静安宁得仿如世外桃源,让一些心思重的管事都觉得心里发毛。

章医正这次被轿子抬到无双殿。他以前多次来过这里,为先王妃诊脉,直到先王妃去世,这才不再涉足。此次一进来,他就感觉到与以往不同的气氛。先王妃王氏端庄沉肃,规矩严谨,这里到处都是冷凝的气息,谁都不敢喘口大气,就连笑容都是经过长期训练后保持着相同的尺度,像是戴着面具似的。现在的这个王妃却是性子随和,活泼开朗,几个从草原来的丫鬟妈妈也都不很拘束,渐渐就渲染得王府原有的丫鬟婆子们比较放松,脸上也多了许多真心的笑容。

章医正下了轿,便被丫鬟妈妈热情地带到月华殿。不仅老王妃在这里,就连皇甫潇也在。他特意挑了一个休沐的日子请太医来给无双诊脉,就是为了自己也要在场。

无双被他们的隆重态度惊了一下,疑惑地说:“我没病啊,怎么这般阵仗?”

老王妃笑着安慰她,“没说你有病,就是给你看看。”

她这话说得没头没脑,无双更觉糊涂。看着所有人都是一脸的喜气洋洋,似乎不是坏事,她才勉强忍耐住,却是无论如何都不愿躺在床上。她本是好动的性子,现在成天让她坐着都是为难,更别说躺下了。皇甫潇倒也不强求,反而帮着劝老王妃,就让她靠在胡床上,一边说话一边等太医来。

章医正这次诊得更加仔细,神情无比严肃慎重,又向赵妈妈询问了无双以前来小日子的时间,然后整个人都放松下来,笑着拱手为礼,“恭喜老王妃,恭喜王爷,恭喜王妃。”

老王妃大喜,连忙追问,“可是有喜了?”

“千真万确。”章医正十分肯定,“已有一个多月,脉息明显,平稳强劲,完全可以确定。”

老王妃心花怒放,一把拉住无双的手,像看稀世珍宝般盯着她瞧,连声道:“好孩子,好孩子。”

皇甫潇也是喜上眉梢,笑着请章医正到旁边的书房去,详细询问需要注意的事项。

无双这时才渐渐反应过来,“我…有喜了?真的吗?”

老王妃笑得不行,“真的,真的,你这下可要好好的听话,不许骑马,不许习武,不能累着,也不能乱吃东西,健健康康的,明年给我生个大胖孙子。”

无双的脸泛起红晕,眼睛却越来越亮。真是天从人愿啊,她就要做母亲了,多好。

第七十八章 风起

无双有喜,对于皇甫潇来说,意义非常重大,并不止是传宗接代,而且还维护了他身为男人的尊严。

他成亲十余年,女人有过不少,却一点动静都没有,来请平安脉的太医也没诊出那些女人有何不妥,再说,也不可能王妃、侧妃、夫人、孺人、侍妾、通房全都得了不能怀孕的病症,最有可能的还是他不能让女子有孕,这对于一个男人来说,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即便他权势滔天,也挡不住外面的流言,总有人明里暗里推测,他是寡人有疾,不可能有子嗣,所以才不好色,不贪欲。对这些不怀好意的谣言,他无可辩驳,虽然暗地里下手收拾了那些人,可明面上仍无法消除别人的怀疑。他的脸面,勇毅亲王府的体面,随着一年一年的过去,已经渐渐蒙上了阴影,他虽强撑着若无其事,午夜梦回时,还是会着急,会忧虑。如今,无双成亲不久就有了喜,顿时让他腰杆挺直,心里也踏实了。不是他不行,而是以前他的那些女人不行,别人要再议论,只能说他过去运气不好,娶的妻,纳的妾,肚子全都不争气,现在娶回来一个福星,从此就后继有人了。

随着一声“重赏”,章太医乐呵呵地拿着数百两银票离开,王府上下全都得了厚厚的赏钱,王妃有喜的消息也就传开了。

不管心里是怎么想的,各院主子全都满脸喜色,赶来无双殿道喜。一时间,宽敞的月华殿里挤得满满当当,侧妃、夫人、孺人和各处管事一拨一拨的上前行礼,满口的吉祥话,恭喜老王妃、王爷、王妃。

无双并没有恃宠生骄,娇娇弱弱地躺在床上,而是跟以往一样,坐在老王妃身旁,笑着对行礼的人说:“起来吧。”

她管家时虽然严格,但总给那些管事们留一丝空子,可以漏点钱到手上,并没有迫得她们太狠,因此那些管事们这些日子都比较老实。有些以前大捞油水的管事准备等王爷新婚过后开始宠幸其他主子时,再来为难这位年轻的王妃,谁料这位来自异国的公主却这般争气,刚成亲一个多月就有了喜,现在便只能巴结讨好,再不敢下绊子为难。

来贺喜的人终于行完礼,除了各院主子外,管事们道完喜就退下了,屋里渐渐不再那些嘈杂。皇甫潇始终一言不发,只端着茶碗坐在老王妃的另一边,虽然脸上并未有明显的笑容,但是整个人都变得柔和起来,完全没有了以往那种冷峻威严,很多人都感觉心里松了口气,不像以前,一看到他就本能的感到敬畏怯懦。

等到管事们退出去,房间里只有各院主子及其贴身侍候的大丫鬟,一直笑逐颜开的老王妃才渐渐平静下来,但仍是喜形于色。她怕儿媳妇说话太多会累着,便主动与韩氏、宋氏和杨氏聊了一会儿,其他人也跟着凑趣,都表现得大方得体,希望能引来王爷的注意。王妃现在有喜,自然不方便再侍候王爷,这就是她们的机会来了。

听着她们说笑,无双的兴头已经过了,此时觉得颇为无聊,便心不在焉地低着头,一会儿摸摸手指上的戒指,一会儿弄弄腕上戴的鸽血红手串,一会儿弹弹刚刚修剪过的手指甲。

皇甫潇很快就注意到了,笑着起身道:“母妃,儿子送你回去,让无双在这儿好好歇歇。闹了这么半天,她也有些乏了。”

“对对,咱们走,别闹你媳妇了。”老王妃欢喜地拉着无双的手拍了拍,“你歇着吧,想吃什么就吩咐她们做,想要什么就跟我说。”

“好。”无双笑着点头,起身要扶她往外走。

老王妃连忙按住她,“你别起来了,快去躺一会儿吧。”

无双知道老王妃紧张她,也就不再坚持,看着皇甫潇送老王妃走出去。韩氏她们向她行了礼,跟在皇甫潇身后离开,屋里顿时安静下来。无双这才恢复原形,走到旁边的花厅去,倚在贵妃榻上,眯着眼睛欣赏外面花开似锦的美景。

她成亲后不久,屋子里就没用过熏香,都是按照花期采摘各种香花来插瓶,用淡雅的花香来代替香料。此时,花厅里的角落有一瓶洁白的重瓣栀子花,散发着悠悠的清香,让她渐渐感到有了倦意。

睡意朦胧间,她似乎听到皇甫潇低声跟谁说着话,便睁开眼睛去寻找。

皇甫潇把章医正说的那些话详细交代给赵妈妈,还没讲完,就感觉到无双的注视。他转头一看,脸上露出了一抹笑容。匆匆把话说完,他就过去,坐到无双身旁,温柔地问:“怎么不睡了?是我吵着你了吗?”

“没有。”无双摇摇头,“我本来就没想睡,只是闭着眼睛养养神。今天来了太多人,吵得我头疼。”

皇甫潇轻笑,“自父王建府以来,这么多年了,只有母妃生下我的时候,曾经如此热闹过。府里冷清多少年了,今天有了这么大的喜事,她们自然要赶来奉承。你也知道的,一个嫡子对我们有多么重要,对王府的每个人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