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城后,钦差的仪仗就全部收起,所有人快马加鞭赶往京城。

整个队伍中只有几辆马车,梁俭德坐了一辆,后面跟着李文芳七人的马车,再后面还有两辆装着所有人的行李,程世安与钦差卫队都是骑马。

初坐马车,李文芳还有些新鲜感,但一天赶路下来,李文芳就不觉得马车有什么好的了,木质的车轮走在同样硬质的路面上,颠都快颠死了,让李文芳万分想念橡胶轮胎这种东西。

晚上下榻在驿站,钦差能享受的待遇是最好的,连带着随行人员的饮食标准也不差,李文芳伺候了梁俭德用餐和洗漱后,就回自己屋休息了,梁俭德说要忙公事,没再要她伺候。

程世安从京城赶到小阳县,一路快马加鞭露宿风餐,用了十天,现在钦差大队人马返京,每日行程有数,时间就节省不了,不过京城倒是有了充足的时间做迎接钦差还朝的准备。

离京城越近,春妮虎妞她们六个就越兴奋,只要逮着一点空,就去找那些卫兵们聊天,打听有关京城的一切,然后坐在车上热烈谈论,简单的一个话题也能从上车聊到下车,精神头足得很。

李文芳就有些吃不消了,马车的新鲜劲过去了,留下的就只有长途旅行的厌烦感,大白天的她都觉得没劲,别人聊得起劲,她在边上一样昏昏欲睡,到下车才醒。

所幸李文芳的这种精神状态并未影响到工作质量,该她做的事一件岔子都没有,因此梁俭德虽发现李文芳精神不好,也没怎么干预,只觉得可能是旅途疲惫,等回了京城好好歇歇几天就好了。

走了半个多月,夏季都已接近尾声,京城终于在望。

最后一次在驿站下榻时,皇帝派出的天使跟钦差大队几乎就是前后脚地抵达,李文芳在边上奉茶,因此她知道奉旨前来的天使是礼部尚书董元庆大人。

李文芳奉了茶后就退下了,屋里只有二位大人说话聊天,连程世安都站在门口,天使的等随行人员也都在外面院子等候。李文芳正好抓紧时间去吃饭,一会儿回来伺候。

小半个时候后,房门打开,梁俭德送董大人出来,两人在门口分手,之后董大人就带着人匆匆回京复命去了。

吃饱喝足的李文芳也跟着出来,上前问是否可以传饭了,梁俭德点头后,马上招呼卫兵们把餐桌抬进屋去。

梁俭德与程世安总是同桌吃饭,李文芳在边上伺候。饭后撤桌,梁俭德捧着茶碗,跟李文芳吩咐道:“文芳啊,明天进京后你们直接去见夫人,我和程将军进宫面圣,回头见着夫人,你就这么跟她说。”

“是,大人。中午大人在哪里用餐?”

梁俭德想了想,摇了摇头,“难说,就不要预备我俩的饭菜了,要是我们回来得早,随便下碗面就行了,夫人知道怎么做的。”

“是,大人。”

次日一大早,打起钦差的仪仗,浩浩荡荡地出发,沿途百姓纷纷闪避道路两旁,虽无人跪迎,但也个个都是垂手肃立表情庄重严肃地行注目礼。

队伍一路进了城门,李文芳探出车窗,一抬头,看到城门上方写着东京二字,还以为自己眼花,得进了城门洞子才回过神来,此东京非彼东京,然后她就飞快地转了情绪,整个人就几乎贴在了车窗上,睁大了眼睛等着看京城内的风景。

从黑黑的城门洞子里出来,眼前豁然一亮,紧接着就是一副车水马龙的景象,在这拥挤的大街上,百姓仍然主动靠边给钦差让路,无人喧哗,安静地等着队伍的最后一个士兵走过自己面前才恢复先前的行为。

城门口的笔直大道直通皇城城门,看百姓的服饰,上中下阶层什么人都有,街上的交通工具也是各有各的不同,有钱人的马车、女眷的小轿、拉客的人力车、还有洋人带来的双轮马车、载货的平板马车,再加上各种流动小贩,普通行人,各色人等组成了京城街头的热闹画卷,熙熙攘攘川流不息。

李文芳早就从卫兵们的嘴里知道了双轮马车的事,当她看到实物的时候,看到与前世见过的马车大同小异,她短暂地惊讶过后就完全接受了,其他六人则是兴奋得叽叽喳喳,从进城前就开始言论猜测,到进城后左看右看,恨不得再长两双眼睛才看得够。

春妮虎妞她们一路上跟卫兵们打听的都是有关京城的八卦消息,无非是京城有什么有名的地方、哪里有好吃的小吃、哪里有繁华的商业街等。李文芳偶尔也打听一些,但她打听的则是有关京城格局方位等比较大的内容,她对京城的细节不感兴趣,那些东西日后不去刻意打听也会自然知道的。

从那些卫兵的嘴里,李文芳知道了京城的格局规划很有意思,居然也有环线。皇城在京城正中心,围绕着皇城有四条横平竖直的环线,一圈圈将皇城围起来,将京城划分成了同心的回字形,越靠近皇城的地价越贵,达官贵人和有钱人都住二三环内,普通百姓住四环内,最穷的人只能住四环外的窝棚。

李文芳就对这四条环线最感兴趣,她早就打听过,西三环与北三环交界的西北角上就是京城最大的手工作坊和工场聚集的地方,李文芳日后要靠化学谋生,必须得知道自己将来的进货渠道在哪里。

钦差大队进入四环内,队伍开始分成两部分,李文芳她们乘坐的马车原地暂停,看着前面梁俭德的马车越走越远,等到后面的钦差卫兵越过自己,李文芳她们这辆马车才重新启动,左拐弯,往西四环行去,然后又转向北边,来到四环的西北方向。

马车开始穿街走巷,越走越偏,车里气氛紧张起来,春妮虎妞她们怎么都不能接受堂堂钦差大臣的宅子居然会在这种根本没有大宅子的地方。

李文芳倒是镇定,还在行辕的时候,她从大人们的谈话中就猜到梁大人怕是在京城有问题,所以她是早有思想准备,就等着看最后结局。

“不会吧?梁大人的宅子不会在这种穷地方吧?”春妮她们甚至都有些不安起来。

“急什么,暂且看着,没准事情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呢。”李文芳一边忙着记路,一边分出一些心思安抚其他人。

“钦差不都是大官吗?大官的宅子不都是很大很漂亮的吗?这里住的都是穷人吧?梁大人家怎么会在这里?不会是要卖掉我们吧?”

“哪能呢?不是给了雇佣契约吗?慌什么,耐心等着。”

说话间,车子拐进了一条胡同,停在了中间的一户人家门前,墙上白灰都脱落了很多,露出底下的青砖,潮湿的角落里长着颜色漂亮的苔藓。

车夫唤李文芳她们下车,然后他去敲门。

街门应声而开,里面马上出来几个男女仆人,都是布衣打扮,中年以上,只有一个眉清目秀的年轻男子。

“老爷回来了”

随着一声吆喝,门里的人都拥到马车边迎接,把刚下车的李文芳等人弄得紧张万分,抱着自己的包袱有些手足无措。

与之相反的是,那些下人倒没什么反应,转过来看到只有七个孩子,马上就是一副了然的神情,好像梁大人不在这里是正常的没什么好奇怪的。

“有新人?”这是下人们对李文芳七人的唯一反应。

“随大人回来的?大人是进宫去了吧?”那个唯一的年轻人走上前来,眼睛一扫,目光最后放在了李文芳身上。

“是,婢子李文芳。昨天下榻时礼部尚书来了,随后大人吩咐今天他直接进宫,说是中午就不要备他的饭了。”

“知道了,宫里早等着老爷回来呢。都别站街上了,赶紧进屋去见夫人吧。”

一大群人转进街门,那个年轻人带着李文芳等人往后面走,其他下人招呼车夫喝茶休息。

才出了角门,就见上房门口站着两个岁数差不多的四十岁上下的妇人,服饰也都大同小异,一个穿大红一个穿靓蓝,也都是布衣打扮,全身没什么值钱玩意儿,连首饰都少,穿大红的那个衣服上绣着福字,眉目慈祥嘴角含笑,穿靓蓝的那个双下巴略显福态,衣服上绣着松枝,也是一副和气模样。

“夫人,老爷带回来的孩子们。”

李文芳等人低着头,随那年轻人来到上房门前站定,抬起头来时,年轻人已经介绍完毕,正等着她们这七人见礼。

刚才只顾低头走路了,压根没留意谁才是夫人。

春妮虎妞她们正紧张着,李文芳快速地在二位妇人身上扫了几眼,马上面向那位穿红的妇人弯腰鞠躬,“李文芳携弟弟毛小武、虎妞皮蛋姐弟、春妮大牛小牛姐弟给夫人请安。”

李文芳一句话,把自己七人全介绍了一遍,梁夫人面上笑意更浓,觉得李文芳是个聪明孩子。

“一路长途跋涉都辛苦了,进来吧,院里晒。”夫人身边那个穿靓蓝的妇人打起竹帘子,先请了夫人进屋,后又招呼李文芳等人一道进去,那个年轻人跟在最后头。

梁夫人在厅堂上首座下,穿靓蓝的妇人站在夫人右手边,李文芳七人站在夫人三步远的位子,那个年轻人站在夫人左手下方。

第一卷 滨州剿匪 第65章 见过夫人

第65章 见过夫人

“夫人,她们带来了老爷的口信,说老爷直接进宫去了,中午不用备饭。”

“嗯,知道了,中午一切照旧,老爷这趟进宫,不到下午怕是回不来。”

“是,那我先吩咐他们。”

“不急,你跟新人见过面了?”

那年轻人不好意思地挠挠脸,“哟,一时激动,忘了。”

夫人摇头失笑,望向身边的那个妇人。

那妇人上前一步,指着那年轻人对李文芳等人介绍道:“他是我们府上的大总管,叫梁一夏,你们平日里唤他梁管家就是了。”

“是,梁管家。”李文芳等人向梁一夏鞠躬。

梁一夏袖着手受了李文芳等人的礼,笑眯眯地又给引见那位穿靓蓝的妇人,“这位是香姨,早年随夫人一起过来的,嫁的府里的一位管事,你们一道都叫她香姨吧。”

李文芳等人又转向香姨,给她行礼。

屋里的人都引见完毕了,梁一夏终于退下,留屋里人自行说话。

梁夫人再次把李文芳七人上下左右地打量了一番,问了些简单的问题,李文芳也落落大方地把与梁大人认识的经过告诉了夫人,并且自己七人现在的身份也详细告诉了夫人。梁夫人与香姨听得一阵唏嘘,先是叹息几个孩子谋生不易,后又赞她们有远见有志气,并不介意别的。

“太不容易了,没想到滨州府居然乱成那样,任由奸商与海盗勾结欺行霸市,幸好现在案子结了,又能过上太平日子了。”梁夫人欣慰道。

“回夫人话,这都是大人的功劳,初见面时只以为他是富家翁,根本想不到他会是钦差大臣,海盗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清除干净,都是他运筹帷幄的结果。”李文芳谦虚客套的描述里略带着一点小马屁。

梁夫人真的觉得有些讶异了,“文芳,听你说话,好似读过书?”

李文芳赶紧摇头,“回夫人话,不曾读过书,都是家里长辈得空时教导一些,零零碎碎的,也不成体统。乡下人哪里懂得多少知识,连个名字都不会起,我现在的名字文芳还是大人给赐的名,听大人一解释,我觉得这名字真好听。”

“呵呵,这是你的福气,老爷轻易不给人起名的。那你的本名叫什么?”

“回夫人话,我的本名是李小丫。”

“李小丫,小丫,这名儿的确有些不好。既然老爷给起了大名,不如我再起个小名吧,权当是对过去的一种纪念。你本名叫小丫,不如就取这小字,唤你小小如何?”

“谢夫人赐名。”不管“小小”这个称呼好不好听,李文芳先谢了再说。

“小小,挺顺口的,也显得亲昵可爱。”香姨轻念了几声,觉得不错,越念越觉得好听。

李文芳对小名叫什么不甚在意,她能继续叫“李文芳”就已经心满意足,一个主人家起的昵称而已,叫什么都随便,阿猫阿狗她都不觉得反感。

李文芳行过礼,就把春妮虎妞她们推了出来,请夫人为她们赐名。

梁夫人一一再仔细问过她们名字,也觉得不雅,于是给春妮和虎妞分别取名为春蕊和春蓉,四个男孩子的名字没变。

“既然男孩子们日后要进学堂的,不如就请夫子代为起名吧。”

“是,谢谢夫人。”七人齐声道谢。

小武的怀里突然有了动静,衣领处鼓起一个包,没一会儿,小叽探头探脑地从小武怀里钻出半个身子,刚睡醒的它,好奇地打量着新环境,圆溜溜的小眼睛四下张望,鼻子一抽一抽地仔细地嗅着空气里的信息。

梁夫人和香姨吓了一跳,“哎呀,那是什么?怎么有只小畜生?”

小武傻了眼,完全不知反应,李文芳抱出小叽抓在手上,“夫人别惊慌,这是滨州特产海貂,我们的宠物,它叫小叽,很乖的。”

“滨州海貂?就是做貂皮的那个海貂?”夫人定了定心神,左右看了几眼。

“正是。它是小武家遭灾后家里唯一留下的东西,我们一直带在身边,它陪我们度过了那段最艰难的日子。”

见小叽在李文芳手上的确是一副温顺乖巧的样子,梁夫人与香姨终于安下心来,脸上重新有了微笑,“你们在那样艰难的日子都没想过放弃它吗?”

“回夫人话,因为滨州海貂身价昂贵,我们始终想着万一生活不下去了就拿它卖钱,哪怕当时并不能卖到好价钱,所以我们一直养着它,小叽是我们当时唯一的生存希望和心理安慰。现在蒙大人和夫人收留,小叽也不用在毛皮商的割皮刀下变成一张生皮,我们希望它能继续陪在我们身边,直到它不乐意再跟我们在一起为止。”李文芳温柔地抚摸着小叽的被毛,小叽半眯着眼睛惬意地享受着。

梁夫人再次被感动了,用手帕压压眼睛,抬手让李文芳走近些,她想摸摸小叽。

小叽从未攻击过人,但为了安全,李文芳还是小心地握住小叽的四肢,让梁夫人轻轻地挠挠小叽的头顶,没想到小叽也给予了回礼——在梁夫人收回手前,它抬起头轻舔了一下夫人的指尖。

梁夫人惊喜于这意外之礼,李文芳她们也很意外,“小叽从来不亲近生人的,跟大人生活那么久,除了我们几个,谁都没有摸过小叽一根毛。夫人,小叽喜欢您呢。”

“好通人性的小畜生,不容易呀,世间生灵自有其神奇之处,你们要好好照顾它呀。它平时都吃什么?”

“海貂吃肉,新鲜肉,各种畜肉禽肉鱼肉贝类水产海鲜,海貂都吃,就是不吃素。每日少吃多餐,我们想以我们的月钱养活它应该不成问题。”

“哦,那倒费不了多少钱,京城物产丰富,周边城郊很多村庄专为京城供应每日蔬菜禽肉,码头上天天都有渔市,你们的月钱养几只海貂都够。”

李文芳大喜,她本来还预备着私下做兼职给小叽赚饭钱呢。

“好了,你们一路过来也累了,先随香姨去休息一下,下午可能会有新消息来,我们暂且等到那时再做未来的打算。有什么生活上的问题尽管找香姨或者梁管家。”

“是,夫人,我们先退下了。”

李文芳怀抱小叽鞠躬行礼,然后七人随香姨一道出去了。

香姨带着李文芳七人来到同院的西厢房,西厢房有三间屋子,靠上房的那间窗子开着,显然是有人住的,香姨打开了另两间的房门,让孩子们随意往里面张望。

“老爷早就传信回来,说收了七个孩子一同返京,所以我们早早地就把屋子收拾出来。这两间就是给你们准备的,我们院小,屋子不多,里面都是炕不是床,你们就随便挤一挤吧,等下午来了新消息再做打算。”

李文芳谢过香姨,两间屋子都看了看,定了她们三个女孩子睡中间这间,四个男孩子睡边上那间。

“香姨,不论下午会有怎样的新消息,日子总是要过,我们初来乍到,有很多东西要添置,这附近有什么好一点的商街吗?”

香姨对李文芳的淡定从容暗暗赞赏,指点了李文芳怎样去最近的商街,然后香姨就回上房伺候,李文芳七人进屋整理行李稍事休息。

三人把各自的包袱解开,将里面的衣物和私人用品都拿出来放在合适的地方,炕设在进门左手的北墙下,正对房门的东墙下放的是方桌和长条凳,两扇西窗下放着水盆架长桌等家具,靠南墙摆着厨柜和大衣箱。

三人一边收拾整理,春蕊春蓉一边好奇地议论,猜测那个下午的新消息会是什么。

“小小姐,你猜得到吗?”春妮更名的春蕊一边在水盆架边挂面巾,一边扭头问李文芳。

李文芳抖抖肩膀,一副受不了的样子,“别叫我小小姐,听上去好像是什么身份似的,就直接叫我小小吧,还顺耳些。”

春蕊春蓉扑上去揽着李文芳的肩膀嘻嘻笑了一会儿,“小小”“小小”地直唤她了几声,李文芳也毫不示弱地反击,拿她们的新名字打趣了一番。

三人玩闹了一阵,春蕊想起先前没聊完的话题,又提了起来,“下午的那个新消息到底会是什么啊?”

“还能是什么,当然是大人的未来啦。你们看看这地方,这会是高官的住所吗?我们是不知道大人怎么会住在这里,但下午的新消息一定会解答我们的一些疑问。”

“这样哦?”春蕊春蓉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接受了李文芳的这个答案。

“等着吧,离下午也没几个时辰了。都收拾好了吗?还要到隔壁看看呢,别让那几个小子把衣服折成咸菜。”

三个女孩子大致地把自己东西放好,然后去隔壁房间看看弟弟们的情况,果然如李文芳所猜,包袱里折得好好的衣服经他们的手一拿出来就都散了,一堆堆揉得像咸菜似的。

姐姐们赶紧动手帮着把衣服折好,牵了弟弟们一起到前院去见人,先前在街门外看到的那些下人都在前院忙碌。

第一卷 滨州剿匪 第66章 官复原职

第66章 官复原职

那些下人见着李文芳等人出来了,都暂停下手下的活,围上来问好寒暄,李文芳把自己这拨人都介绍了一遍,对方也都各自介绍了一遍,都互相了解了一下后,女孩子们挽起袖子帮忙干活。

刚才在互相介绍的时候,李文芳就算过人数了,除了夫人和香姨,加上梁管家,仆人总共只有九人,再算上梁大人和程将军,整个梁府总共十三人,算上她们七人,现在梁府二十人,就像在滨州府时的生活人数一样。

人少,活少,连午饭都很简单,梁夫人的午饭也不过是清淡的四菜一汤而已,李文芳在上房与香姨一道伺候夫人用餐。

午饭结束后,众人陆续歇中觉,李文芳睡了一会儿就醒了,大概还没一刻钟,在炕上躺了一会儿,见春蓉春蕊还在睡,她悄悄下床,穿好衣服,拿上钱,打算上街买些日常用品。

李文芳来到街上,心里记着香姨的指点,并一路上跟路人打听,顺利地到了最近的商街上。

商街都是繁华的,只是商家所售商品的高低档不同而已,这里住的都是一般水准的普通百姓,这条不太宽的商街的商家主要是以售卖日常生活用品的杂货为主。

夏季的中午,又是午饭后没多久,正是阳光最强烈的时间,没人乐意在这个时候出门,街上行人稀稀落落,偶尔经过一辆什么车子。

李文芳饶有兴趣的满街溜达,从街头逛到街尾,再从街尾走到街头,每家店铺她都要停驻看上一会儿,但都不急着买,问问价钱,看看东西质量,丢下一句“考虑一下”抬腿就走,继续去下一家。

李文芳在商街上来回走了两趟,该货比三家的也都比完了,她才慢悠悠地来到心仪的店里购物。

李文芳一边挑,一边跟掌柜和伙计侃大山,听他们聊起今天钦差大臣回京的事,故意逗他们,问他们是否知道那个钦差大臣是谁。

掌柜和伙计都答不上来,他们也只是听别的客人这么一说,他们自己根本没亲眼看到,能猜到钦差大臣恐怕是去剿海盗的那个,但具体是谁不知道。

李文芳觉得不能小瞧了京城百姓的消息灵通性,但她也没说实话,她只说自己是刚来京城的下人,买点日常用的东西,不能耽误时间,主人家还等着她回去干活。

掌柜和伙计也都从李文芳的口音里听出她是外地人,虽觉得奇怪,怎么这附近还有人家会雇佣外地人做丫头,不过也没多嘴,打个哈哈就另起了话头。

李文芳买了一堆的盆桶,见东西多,店家派伙计送货上门,李文芳顺便搭了个顺风车。

回到梁府,那个送货的店伙计似乎不知道这栋小院子里住的是什么人,只是叫开了街门后,把李文芳买的东西都放到门槛内,然后就走了。

这时间院里的人也都陆续歇了中觉起来了,帮着把那些东西拿进她们的房间。李文芳拿出买的零嘴请大家吃,众人坐下话匣子一打开就收不住了,那些老佣人把梁府的一些规矩和习惯都告诉了她们这群年轻人。

李文芳屋里正摆龙门阵呢,街门上又传来急促的敲门声,梁一夏等几个男人正在前面,听到声音开开门,外面站着一个士兵,衣服上有属于兵部的标记。

“梁夫人在吗?我是兵部派来送口信的。”对方很严肃地对梁一夏抱了抱拳。

“好消息还是坏消息?”梁一夏见对方那表情,马上提起一颗心,惴惴不安。

“见着夫人就知道了。”对方存心钓人胃口。

梁一夏给噎得没辙,赶紧带人往后头去。

李文芳等人听到院里动静,纷纷出去查看,李文芳她们认不到那个士兵的身份,身边的老佣人却都认得,马上围到上房门前,忐忑不安地等着消息。

屋里,那士兵已经给梁夫人见过礼,开始口述口信。

“梁大人进宫后直接上朝面见皇上和百官,退朝后又去了御书房,临近中午才出宫去兵部,接着圣旨下来,梁大人官复原职,兼内阁首辅大臣,赐还兵部尚书府,着一个月内搬家。梁大人说,今晚上不回家吃晚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