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鹤鸣一听便笑道:“他倒明白的快,若落个不孝的名儿,被同僚一本参上去,他这个官儿也别想顺当了。”

作者有话要说:通知:因后头还有许多未交代的情节,故此决定暂不开现言,明儿开始全力更新《锦屏春暖》争取一天更六千的量,至五一前顺利完结,再开现言,亲们理解啊!!

80章

张永寿着实也没想到,他娘会到扬州来,以前在家时,也曾听爹娘提过,南边有个远亲,虽久不走动,赶上年节,偶尔也会捎个信儿来,张永寿却不知这个远亲就在这扬州城过活,当初他隐下家乡原配娶了冯氏,也是想着待成婚后木已成舟,再寻个机会告知冯氏,便是大闹一场,也无法儿可想,秋娘自来是个贤惠妇人,便是将来到了一处,想必也能糊弄过去。

哪想到冯氏竟是这么个妒妇,别说他的原配,就是那些丫头也不让他近身,但能瞧中哪个,寻事便打一顿撵了出去,或寻人牙子来卖了,竟是个丝毫没有容人之量,张永寿哪还敢提家乡原配之事。

后在扬州安顿下来,私下使人回老家,想着送些银钱回去安家,却扑了空,他爹病死了,他娘跟秋娘南边儿投亲也不知去向。

昨儿在席间,忽听的信儿,张永寿先时真唬了一跳,待听得秋娘病死在半路,才暗暗松了口气,虽说瞒了冯氏许久,如今秋娘已死,她也闹不太甚去。

家来,便直接进后宅寻冯氏,冯氏这几日心里不爽气,当初跟着爹上任,不想半道遇上山匪,劫了她去,后被张永寿所救,她爹便非要将她嫁给张永寿,冯氏自来心高,哪里会瞧上张永寿这么个庄稼汉子,只父母之命违逆不得,委委屈屈嫁了过来。

不想张永寿这厮娶了自己,由是不足,成日跟那些丫头不干不净的,她如何忍下这口气去,或打或闹,没个消停日子。

张永寿忌讳她娘家势力,倒也处处忍让,这次是她整治了那贱丫头,不想却落了贱丫头肚子里的胎,张永寿脾性上来,自此再不进她的屋子。

冯氏思量起来也暗暗后悔,这事儿若让她爹娘知道,说不得也要念她的不是,想着寻个机会说两句软话儿,哄他一哄,夫妻仍如前头一般,却苦无机会,张永寿这回却长了志气,宁可在外头院中蓄着biao子,也不进她的内院一步。

这日晚间,坐在炕上,正想着怎生想个法儿哄他回转,不想奶娘一脸喜色的进来道:“姑爷进了二门呢,想来有回转之意,姑娘不如身段软些迎他一迎,夫妻间有什么隔夜仇,关上门哄他几句,明儿还不好了。”

冯氏一听,忙叫丫头端了菱花镜来,用抿梳抿了抿两鬓,扶正头上的金丝儿髻,起身迎了出去,直迎到院门首,见了张永寿屈身一福道:“听见说你去了陈府吃酒,怎这早时辰便家来了。”

张永寿心里有事,哪里还端得住架子,便也道:“因惦记你一人在家,便寻个托词回来了。”

冯氏听他这话儿,不禁暗暗疑惑,前两日还一副跟她生分的冷言冷语,瞧那意思,打着这辈子都不进她的屋了,这会儿怎忽然就回转过来,蓦然想起他在外蓄养了biao子,不禁咬了牙,猜度着他不是要纳个biao子进门,这才跟她好言好语的,指望着哄她欢喜了,答应他这档子事呢。

想到此,心里不禁恼上来,有心跟他闹一场,又想起两人冷了这些日子,若再闹起来,说不得又是多少日子,她还想生个儿子傍身呢,他不进她屋子,哪里能成,倒不如软着话儿先哄他个欢喜,他若真敢纳biao子进来,再瞧她的手段。

拿定主意,脸上带上笑意,夫妻两人各有心思的进了屋去,丫头上得茶来,便退了下去,张永寿斟酌半晌儿,才开口道:“有一事要说与你听。”

冯氏暗暗冷哼,却也不动声色的道:“你我夫妻,什么话儿还藏着掖着不成,让人知道岂不笑话,有甚话只管说来。”

张永寿道:“你也知我家乡爹娘在堂。”冯氏听了这个,倒松了口气,还道他要纳妾,原来是这事儿。

冯氏早知乡下还有公婆,只张永寿没说什么,她乐的不开这个口,又不禁疑惑,今儿怎的巴巴提起这事。

却听张永寿道:“除却高堂,家里还有个原配妻子…”这冯氏不听这话便罢,一听这话,只觉火气从胸中直窜到脑门儿,耳边嗡嗡作响,眼前一阵阵发黑,闹了半天,这厮竟还有原配妻子,那她堂堂的巡按千金,岂不与他做了小,这会儿想必是那原配妻子寻了来,他没法儿,才跟自己吐了真言。

冯氏蹭一下站起来,伸手把炕桌上的杯盏尽数扫落地上,破口大骂起来:“张永寿你个贼没廉耻的汉子,当年叫花子一样儿的家底儿,房无一间,地无一拢,我爹念你救下我,将我许了给你,曾问你,家中可娶妻房,你言道,家中无妻,只二老高堂,遂成就亲事,寻门路给你谋了个扬州守备的官儿,才有了如今体面,却原来你这杀千刀的囚囊汉子早有了妻子,坑害我一个千金小姐与你做了小老婆,今儿这话辨不清楚,我跟你拼了。”

说着,身子一窜扑了过去,跟张永寿撕扯到一处,张永寿虽是武将,这会儿也无大用,任他多大本事,跟个妇人也使唤不出手段,被冯氏照着脸抓挠了几道血檩子,着恼上来,一把推开冯氏。

他力气大,推的冯氏仰面一个倒踉跄摔在地上,张永寿站起来道:“什么千金小姐,当年不知让几个野汉子入捣了来,你爹打的什么主意,才把你许给我,你心里清楚,本念着夫妻之情,不想撕破脸去,既你非要闹,索性我一封休书送你家去,自此,想嫁什么汉子嫁什么汉子,便是招赘得十七八个,也与我不相干,各寻自在的好。”

冯氏本没想到张永寿敢跟还手,坐在地上正扯着嗓门嚎哭,待听得张永寿这话儿,又自发虚,当初被那伙山匪劫到山上,哪里能保的清白身子,若非如此,她一个千金小姐也不至于嫁给张永寿这个乡下汉子,他若真写了休书,闹出旧事,她还活不活了,倒不如一根绳子吊死的干净些。

想到此,不免真怕上来,止住哭声,坐在地上抽嗒嗒的抹眼泪,张永寿也是恼狠了,才说出这些话来,他如今尚且指望着岳家当官呢,哪里会真休了冯氏,这会儿见她怕了,也算拿住了她一回,便又道:“我张永寿也不是那等忘恩负义之徒,便是娶了你家来,过往的事便丢开了,只你莫要事事跟我为难,便过的顺遂日子,我家里虽有原配妻子,奈何她是个短命的,我爹死后,跟着我娘南下投亲,半道上就病死了。”

冯氏一听这个,才松了口气,只,也真有些惧怕张永寿休她,张永寿伸手扶她起来,坐在炕边上道:“秋娘虽死,我娘却寻来了扬州,现在府衙后街的小院里存身,圣人言道,百事孝为先,明儿你随我去接娘家来,好生奉养才是道理。”

冯氏心里自然不大乐意,巴巴的多出个乡下婆婆来,却也说不出旁的话来,张永寿见这一回挟持住了她,心里大是顺意,琢磨着过些日子纳两个妾家来,延续子嗣,这冯氏前头失了贞洁,后面又无子善妒,若非瞧着她爹的权势,早休她出门了。

两口子闹了一场,倒也商量妥当,第二日便来了府衙后街,宛娘既说认陈氏个干娘,自然也要跟张永寿夫妻见面,一照面,宛娘就不禁暗暗皱眉,这冯氏明显是瞧不上自己,两句话不到,便不搭理了,连个场面的笑都没有,素着一张脸,倒跟谁欠她多少银钱一般。

梅鹤鸣在一边瞧着,一张脸阴沉的不行,张永寿心里暗恼冯氏不会应付场面,这宛娘虽说如今没个名份,瞧梅鹤鸣着紧的样儿,说不得,将来就是梅府里的正经主子,有道是不看僧面看佛面,这冯氏着实不明事理。只得笑着跟宛娘见了礼,一口一个妹子叫着,甚为亲热。

老陈氏哪里想到,会在这里遇上经年不见的儿子,这一见了面,就成了大官,欢喜的眼泪啪啪的往下掉,待瞧见冯氏,老陈氏这才明白,儿子这些年不回家,原是在外又娶了妻子。

思想起秋娘来,眼泪更是止不住,叫过儿子到一旁,细问端详,张永寿便含糊的说了来往缘由,竟是只字不提秋娘。

老陈氏心里暗叹,只道:“你如今都当官了,旁的娘也不说了,只秋娘的坟,如今在青州府的乱葬岗上呢,你寻人起了,挪到咱们张家的坟茔地里头来,她是咱们张家的人,死了也得有个名份去处。”

冯氏在不远处听了个影儿,心里暗恨,这贫婆子越发来给她来添堵,如今且容她,待来日寻的机会窝盘住张永寿再说。

目光扫过宛娘跟梅鹤鸣,心里愈发不自在,这妇人瞧着不过平常,却配的这样体面男人,自己千金贵体,却嫁了张永寿这么个上不得台面的乡下汉子,心里不自在,脸上也便带了出来,宛娘更是忧心,这冯氏瞧着就不是个什么良善之人,老陈氏跟儿子回去,也不知将来是享福还是受罪。

有心拦阻,却又没个由头,人家是正经的亲母子,她拦着算怎么回事,瞧着老陈氏坐上了张府的轿子,渐行渐远,宛娘还立在门首发呆。

梅鹤鸣携着她的手,才进了屋去,梅鹤鸣见她神色,便劝道:“各人有个人的造化,你莫忧心才是。”正说着话儿,陈夫人使了两个丫头过来道:“听闻明儿就动身,心里念着宛娘,让过去说说话儿呢。”

因在青州府里,多蒙吴氏照看,不见面自然说不过去,梅鹤鸣让两个婆子跟着宛娘去了陈府,吴氏迎将出来,亲热的拉着她的手进了屋,坐下才道:“自青州一别,倒让姐姐我好生惦念,却不知你也来了扬州城里。”说着端详她半晌儿道:“瞧着比那时倒胖了些,越发的好看了,怪道惹的咱们梅公子如此这般的撂不下。”

宛娘脸一红,吴氏笑道:“你也莫害臊了,我们当女人的生在这世上,若能得个有情知道疼人的汉子,便是八辈子也修不来的福分了。”说到这里不禁暗暗一叹。

瞧着宛娘比对自己的处境,越发觉得人跟人的命真真不一样,在青州府时,哪个不知梅公子的风流名,真正一个浪荡天下知的,家里侍妾成群,外头相好的妇人,数也数不过来,不想一旦有情,却是这么个重情重义的男人。

而自家老爷呢,家里几个妻妾尚不足,在青州府纳了伴香进门,这才多少日子,丢在脑后,又要纳那个贵香阁的李琴娘。

宛娘刚头进来的时候,瞄见前头搭设锦帐,廊前红灯高悬,仿似有什么喜事,这会儿见吴氏的脸色倒不像,反而有些不郁之色,便问道:“府里可有什么喜事吗?”

旁边的蒋氏听了,哼一声道:“可不是喜事,大大的喜事呢,我们家老爷明儿又当新郎官了,纳了贵香阁的头牌进门,这会儿想必乐的嘴都合不上了。”说着瞥了一旁的伴香一眼,尖着嗓子道:“我们几个倒罢了,横竖有一便有二,只伴香妹妹如何忍的下这口气,以前爷的腿脚儿多勤,把伴香妹妹屋里的门槛都快踢破了,如今可不都长了一寸的青苔了。”

吴氏见她越说越不像话,脸色一沉道:“宛娘妹妹在呢,说这些做什么?”那蒋氏才悻悻然住了口。

宛娘这才明白,原是那陈子丰又要纳妾,纳的还是那贵香阁的头牌李琴娘,忽想起老陈氏曾说过,那李琴娘生的好颜色,想来陈子丰贪恋着女色,非要娶了家来,便是再好的姿色,娶了家来,也不知道过得多久,便又厌烦了,想着这些不禁可恼可悲,也不知梅鹤鸣将来会不会也如此。

吴氏见她神色不大自在,知道被蒋氏的话所扰,忙岔开话道:“姐姐原想着,好容易咱们姐妹见了面,怎的也要好好说几日体己话儿,不想你走的这样急,日后也不知何时能再见了。”

宛娘忙很宽慰了她几句,吴氏知道如今宛娘有着身子,累不得,说了会儿子话儿,便放她去了,临走让丫头取了三个老大的匣子来递给宛娘身边的婆子,只说是些小玩意。

宛娘便没推辞,回了家打开才知道,竟是自己这些日子以来堆得那些花,一朵也不差的放在匣子里,想来是从那个李琴娘处得来的。

梅鹤鸣探头瞧了瞧道:“陈子丰果然有心。”伸手捻起一枝桃花来插与宛娘鬓边,端详了端详道:“我的宛娘真真好看。”

宛娘不禁脸色微红:“你莫用这些好听的话哄我,论姿色,哪里比得过你过往那些相好的妇人。”

梅鹤鸣不禁笑了起来:“你莫吃这些没用的醋,便是她国色天香在爷眼里也比不得宛娘半分去,爷从不打谎。”把她搂在怀里,大手贴在她小腹上,温声道:“宛娘,你说它是男是女?”

宛娘侧头瞧着他:“你定然盼它是个男孩吧!”梅鹤鸣却笑着摇摇头:“男女都是爷的骨肉,有甚分别,只若真说起来,爷倒希望是个丫头。”

宛娘不禁挑眉,举凡这古代的男人,哪个不是重男轻女的,偏梅鹤鸣是个别的不成,便问他:“为什么?”梅鹤鸣低头亲了她一下道:“我们梅家这一辈上,我大哥我二哥房头虽早得了子嗣,只都是小子,竟没一个丫头,我们家老太太便想着念着,满口里道,咱们这梅府里满园都是绿叶,怎的连朵花儿都没有,你想想,若爷得个丫头,便拔了尖,老太太还不疼到心坎里去了,有老太太疼着,宠着,赶明儿谁敢欺负。”

宛娘倒不禁暗笑,心道,有梅鹤鸣这么个爹,她女儿能被谁欺负,不欺负别人就念佛了,不禁又发起愁来,若真是个丫头,生的梅鹤鸣这般恶毒性情,将来可不要成了祸害。虽愁,如今却也愁不过来这些。

次日一早,在渡口辞别众人,登船北上,正是五月里,一路上夹岸杨柳成行,荷荫片片,虽暑热之中,却也不觉难耐,只心里却仍忐忑不安,梅鹤鸣却心情甚好,不见半分愁容,待船过青州府,吴婆子上得船来,宛娘觑了个空,才问她梅府中事。

吴婆子先头也未料到,爷真要娶宛娘当个正头娘子,可后来想想,两人折腾的这些日子,又觉实无他途,爷早对宛娘动了真情,况如今又坏了身子,爷府里多少妻妾,除却宛娘,谁也没怀上过,这就是造化了,便是瞧着肚子里的孩子,老太太那儿一关也不难过,难过的是老太爷和老爷,只爷自小便是个十头牛也拉不回的扭性子,既他说要娶宛娘,就一定会娶,老太爷老爷哪儿势必要闹上一场,落后儿宛娘定然还是梅府里的正经主子,早些知道梅府的事也有好处,便跟她底细说了梅府都有什么人,什么性子等等。

宛娘越听心里越虚,这梅府真算钟鸣鼎食的世家望族了,这样的家族定然家规极严,怎会接受她一个来历不明的寡妇进门,再若,便是她勉强嫁进去,身后没个娘家支撑,将来如何。

越想越愁,加上怀孕不适,心里越发憋闷起来,话儿都少了,也不怎么喜欢搭理梅鹤鸣,梅鹤鸣先头以为她是热的,待过了两日瞧着又不像,越近京城,宛娘的眉头皱的愈紧,眼瞅明儿一早就到了,这一晚上宛娘辗转半宿睡不踏实,把他吵醒了。

梅鹤鸣坐起身来燃亮灯火,抱她在怀里底细问她,才知这几日忧虑什么,梅鹤鸣不禁道:“宛娘倒不信爷了?”

宛娘闷闷的不说话,她哪是不信他,她是不信这个封建的社会,梅鹤鸣道:“宛娘莫想这些有的没的,大不了爷自请出族,就咱们俩儿在青州府里过一辈子也自在的紧。”

宛娘一愣,倒不曾想他如此离经叛道:“你舍得?”梅鹤鸣笑了:“爷自来没觉得梅家又什么了不得,当年祖父逼着爷去当官,爷不去,跪了三天祠堂,终是祖父妥协,此事你不用愁成这样,爷自会打点的清楚明白。”

宛娘忽觉梅鹤鸣虽不算什么好人,却对自己着实不差,让一个古代制度下的世族男子,为了个女人自请出族,便是嘴上说说也是不易了。

想起那陈子丰,喜新厌旧,一个个娶回家来不说,还让妻子操持,若是自己,说不准早疯了,张永寿就更不用说了,可怜他的原配秋娘,还满心盼着丈夫归家,岂不知,早在外头另娶了新妇,还有那周存守,孙元善,哪一个能做到如此,梅鹤鸣至少有这个心。

思及此,不免感动上来,低声道:“若实在不行,就算了,也不必太过为难,只你不娶旁人,我便跟着你吧!”

梅鹤鸣却不依了:“爷说娶你必然要娶,爷正要用这个名头拴着你,免得爷瞅眼不见,你就跑的没影儿了 ,你知爷这两个月怎生熬过来的,莫要思想旁事如何,只信爷一个便是。”

见他如此坚定,宛娘不禁缓缓点了点头,次日到了渡口,换乘车马,先送宛娘到了郊外一处庄子上,安置妥当,梅鹤鸣这才换了衣裳要去。

刚迈出去一步,不妨衣摆下头被一双小手扯住,梅鹤鸣回身,见宛娘一张可怜巴巴的小脸儿上满是担忧,心里忽悠一下便化成了水,他的宛娘怎就如此招人疼,过来按着她狠狠亲了半日,才放过她道:“你这样,让爷怎生放心的下。”

宛娘目光落在他的伤腿上,颇有些担忧的道:“他们不会打你吧!”梅鹤鸣心里明白,这顿打他肯定得挨上,却怕宛娘忧心,便骗她道:“普天之下,谁敢动爷一根寒毛,好了,莫忧心这些,一会儿睡一觉,烦了便出去走走,这个庄子收拾的很是齐整,花园里好些花呢,只别淘气去打那架秋千的主意…”倒是又啰唣了半日,才依依不舍的去了。

宛娘这边揪着心且不说,再说梅鹤鸣,前脚刚进了梅府大门,还未往后宅去,便被祖父身边的顺伯,请到了前头祖父的书房。

一进去,就见不止祖父父亲,两位兄长也都在呢,这架势跟三堂会审似的,见了礼,梅老太爷沉着一张老脸,先撂了话:“你在外头怎样胡闹,也由着你去了,只婚姻大事需的父母做主,不得任你胡来。”

梅鹤鸣嘻嘻一笑道:“正好您老人家提起此事,孙儿这儿跟你说交个底,孙儿要娶宛娘进门,一月内便行大礼。”

作者有话要说:这文虽要完结,接档的古言已经想好,延续锦屏的风格,文名初定《画堂韶光艳》,锦屏春暖完结后,改成《锦屏春正暖》算个系列文吧!!喜欢的可以继续,争取写出一个更有意思的内容来。

81章

“宛娘?你弄到庄子上那个寡妇?胡闹,别打量我不理会你在青州府干下的那些荒唐事,你祖父是老了,可还不至于糊涂至此,为了个妇人,你瞧瞧你自己像什么样子,你若舍不下她,在外寻一处安置她便了,纳进府来休想。”

梅鹤鸣早知要娶宛娘难上加难,可他就稀罕宛娘一个,就得娶她,天王老子也拦不住,听了祖父的话,梅鹤鸣又嘻嘻笑了两声道:“祖父说的什么?孙儿怎听不明白,孙儿何尝说要纳她进府来着。”

梅老太爷脸色略缓,却又听梅鹤鸣道:“孙儿是想三媒六聘八抬大轿把她娶了家来,孙儿已然遣散府中姬妾,从今儿往后,孙儿只爱她一个,只娶她一个。”

梅鹤鸣的父亲跟他两个哥哥听了,也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他大哥上前扯住他道:“老三,休的胡言,莫非疯魔了不成。”

老太爷给他这一句话气的浑身直哆嗦,随手抓起案头的砚台扔了过去,别瞧梅鹤鸣断着腿,杵着拐,动作却利落,他祖父一砚台扔过来的时候,飞快往旁边挪了两步,他大哥可没如此幸运,虽侧身避开了砚台,却被砚里的香墨泼了一头脸,好不狼狈,霎时便成了个黑李逵。

梅家大爷也真拿他家老三没辙,因鹤鸣生的晚些,他跟二弟两个比他大上几岁,自然要让着他些,祖母又宠,久而久之便成了个霸王性子,满府里就没个能辖制住他的人,也就祖父的话儿,他或许还听些,便是霸道胡闹,横竖他是梅家门里的老小,由着他便了,前些年他要做买卖营生,祖父拦阻不住,私下道:“他这个性子,哪里做得买卖,不定出去几月知道了难处,便家来了,倒时再寻门路给他在兵部谋个缺儿便了。”不想鹤鸣这一去几年,买卖越做越大,赚的金山银山回来 ,府里也因他银钱宽裕上来,他跟二弟这个官儿当得也越发顺当。

说起来鹤鸣的心计手段都是人上之人,只他生了个惫懒性子,不喜官场拘束罢了,在外交朋好友,行起事来也颇有张致,只在妇人女色上有些浪荡名声,弟妹去了之后,更没个忌讳,成日跟外头那些粉头□混在一起,这还罢了,横竖还知轻重,未曾纳的那些妇人在身边,不想这会儿却越发胡闹,瞧上了个清河县的个寡妇。

就鹤鸣干的那些事,瞒得过谁去,使手段弄的那家一个活口都没了,把叫宛娘的小寡妇强抢直身边,弄成了外室,这也罢了,不想后来又折腾出许多事来,如今瞧这形容,刚头一照面,他跟二弟险些都认不出,整整瘦了几圈,脸色又黑又黄的不好看,腿也断了,杵着个古怪的木头棍子,一瘸一拐的,这哪儿还是他家霸王似的老三,真真那寡妇倒成了祸水,这会儿却要娶成了正头娘子,可不疯魔了。

老太爷一砚台没落准,又抓起案上的其他物件扔了个过去,梅鹤鸣左躲右闪,断着腿儿也灵活非常,倒半点也没落到他身上,倒弄的书房乱成了一个。

梅鹤鸣他爹更是没法儿,自来便是如此,若说父亲最疼的孙子非鹤鸣莫属,真是那句话,爱之深责之切,明知道鹤鸣的性子,每每还是忍不住动手,辖制不住鹤鸣,倒把自己气的吹胡子瞪眼的。

老太爷把案头的东西扔的一个不剩,伸手再去摸,哪里摸的着,梅鹤鸣却倚着那便隔扇门,泼皮一样无赖的笑道:“祖父莫气莫气,你若非要打孙儿,孙儿让您打了解气便了,只宛娘我必是要娶进门来的。”

老太爷恨声道:“她什么身份,一个人牙子手里出来,爹娘都不知道的寡妇,这样的妇人莫说当我梅府的正经主子,便是进我梅家门里当个粗使的丫头都不成体统,你想娶她进门,除非我这把老骨头先死了。”

梅鹤鸣道:“你老人家这身板硬朗着呢,孙儿瞧着,活个一百不是事儿,我家宛娘,虽无爹娘教养,却自来生的贤良性子,针指,女红,性情,模样儿,样样比的那些闺秀,便是她一无是处,奈何孙儿爱她,也曾想过撂开手,可一旦不见她,孙儿便觉活在世上都无趣之极,此一生孙儿是丢舍不下了,孙儿常想,莫不是前生欠了她的债,得用今世来还的。”

老太爷听了,心里也不禁暗暗讶异,鹤鸣的性子,他是深知的,何曾见他如此着紧过一个人,更何况还是个妇人,瞧他这光景,倒真跟走火入魔了一般,竟不知是个怎样狐媚子的妇人,把他的魂儿都勾了去,只梅家宅里,容不得这样不清不白的女子进门。

鹤鸣的性子古怪,越不应他,他越要做成事,自小便如此,思及此,梅老太爷的脸色缓了一缓道:“若实在丢舍不去,祖父应你,收她进房也就是了,娶她作甚?她若是个贤惠妇人,也该知道守自己的本份,她一个寡妇还想嫁你当个正头妇人,岂不是痴人说梦。”

梅鹤鸣一听,不禁道:“她何曾想做我的正头娘子,她恨不得自己一人自在的过日子呢,是孙儿强要了她,非要娶她,与她什么相干。”

梅老爷见老太爷神色不对,忙喝一声道:“越发胡言乱语,还嚼说这些做什么?来人把这畜生叉出去便了,省得气坏了老太爷。”

两个小厮进来,瞧见梅鹤鸣那脸色,想起三爷的手段,哪个敢上前儿,梅老太爷见梅鹤鸣这般不服管教的样儿,刚压下去的火气又窜了上来,道:“你非娶她不可?”

梅鹤鸣梗着脖子斩钉截铁的道:“非娶不可。”

老太爷抬手指着他,浑身直哆嗦:“忤逆上人,不服管教,来人,压他进宗祠去,请家法,今儿当着我梅家的祖宗牌位,我要教训教训这个不孝的子孙。”

老太爷这一声请家法儿,下头的小厮再不敢怠慢,刚要大着胆子上去,被梅鹤鸣一拐打了过来:“用不得你们两个奴才,爷自己个去。”

梅鹤鸣早想的通透,想娶宛娘进门,只有一招或许可行,便是苦肉计,这一招使唤出来,没准就置之死地而后生了,他祖父便是真想打死他,上头还有祖母呢,横竖这顿打他的挨上,倒不如早早的挨过了,宛娘的肚子可等不得。

梅鹤鸣杵着拐,挺直腰身,自己往宗祠走去,把个梅老太爷气的脸色铁青,梅家二爷一见,祖父这是动了真怒, 便是当初鹤鸣非要出去经商,也不过跪了几天,哪里请过家法,如今鹤鸣这般模样儿,哪里禁受的住,瞄着祖父的眼色,偷着挪到门边上,冲外头不远处候着的随喜儿使了眼色。

随喜儿知意,心里暗道,真坏了,老太爷这是要整治他们爷呢,转身便往内院里跑,想着进去搬老太太这个救兵,不想刚到了垂花门首,便被老太爷身边的兴伯,指挥着两个外头看家护院的家丁把他堵了嘴拖到了前头的空院子里去。

一进院,随喜儿这心都凉了,爷跟前的四个贴身小厮,不光他,常福儿,天寿儿,来禄儿,有一个算一个,都捆了个结实,堵着嘴,院中四条板凳,旁边几个手持板子的,都是老太爷跟前使唤的人。

兴伯让人把他们四个按在板凳上道:“堵着你们的嘴,也是我老人家的好意,免得一会儿挨了板子疼上来,你们几个鬼哭狼嚎的,再吓着旁人,老太爷那里吩咐了,三爷在青州府做下此等大逆不道之事,都是你们几个挑唆的,念在你们那服侍了爷一场,且留着你们的小命,没人赏下二十板子,长长教训。”

说完,让人按了四人在板凳上,退了裤儿,光着锭,板子狠狠打将下来,几个人疼的恨不得立时死过去,可又想如今爷不定都挨打呢,他们当奴才的跟着挨顿板子也不冤枉,四人倒是忍下来,一声没吭。

再说梅鹤鸣,一瘸一拐的到了梅家宗祠,跪的直挺挺,真个宁死不屈好有骨气的样儿,把个梅老太爷又爱又恨,子孙里他最是瞧中鹤鸣,天资聪敏,性子机灵,本还想着将来做出一番事业光宗耀祖,不想却成了个不服管教的纨绔,落得如今竟要娶个寡妇进门,哪里能容。

却又着实心疼孙子,忍着气又询他一句:“你可知错?若知错,在祖宗牌位面前磕头认错,便饶过你。”

梅鹤鸣抬头扫了眼上头的宗牌位,一代一代的排下来,足有两层之多,梅鹤鸣最烦家里这些规矩,也不知是哪个祖宗不开眼想出来的,真真缺德冒烟,估摸是自己自在了一辈子,临死想出这些规矩来辖制后代子孙,若让他当个家主,这些一条一条的家规,包了包全扔到茅厕里去,有个屁蛋用。

心里这么想着,哪会服软,听了祖父的话,真就咚咚咚磕了三个头,梅家大爷二爷,跟鹤鸣的父亲,在一旁看了,不禁暗暗松了口气,却不想,梅鹤鸣磕了三个头起来,却大声道:“列位在上的祖宗听了,今儿在祖宗面前立个毒誓,今生若不娶宛娘进门,我梅鹤鸣不得好死。”

众人大惊,哪想他如此忤逆,梅老太爷勃然大怒,指着他道:“好,好,好个硬气的不孝子孙,请家法上来,我倒是看看你能嘴硬到几时。”

所谓家法其实是一根藤鞭,长这么大,梅鹤鸣还是头一次近处见,别说梅鹤鸣,便是梅鹤鸣的两个兄长也是头一回,平时都高高的供在上头,他们小时纵然调皮犯错,也不过跪跪祠堂,打几下板子戒尺罢了,便是鞭子,也不是这藤鞭。

顺伯郑重取下藤鞭,看上去颇老旧,梅鹤鸣的父亲却深知道这鞭子的厉害,不与平常的鞭子相同,是用千年古藤绞入铜丝制成,当年自己幼年顽劣不驯,惹的父亲大怒,请了家法出来,也不过一鞭子,便把他抽的皮开肉绽,足养了一个月才见大好,那还是自己求饶悔过了,父亲才只抽了一鞭子,可鹤鸣什么性子,哪里会悔过求饶,父亲正在气头上,不得把鹤鸣打死,打死这杀才的畜生,便不吝惜,母亲哪里可不知要怎样了。

想到这里,瞧了二儿子一眼,梅家二爷心里也正急,这眼瞅都动上家法了,随喜儿那奴才怎的还不见影儿,忽想到莫不是被祖父的人拦下了,待见父亲的眼色,偷偷往门边退了几步,觑着空儿溜出祠堂往后宅而去。

老太爷指着顺伯下令:“替我狠狠教训这个不孝的子孙。”顺伯不免有些犹豫,老太爷恨声道:“祖宗在上,你若要手下留情,连你一并打死。”

顺伯哪里还敢怠慢,执起鞭子挽在手中,瞧着梅鹤鸣道:“三爷,老奴得罪了。”高高扬起,一鞭子抽下来。

如今早已入夏,梅鹤鸣只穿了一件轻薄的月白绢袍,这一鞭子下去,便把梅鹤鸣身上的袍子抽了开去,实实在在的抽在了梅鹤鸣的肉上,疼的钻心刻骨,便是梅鹤鸣都不禁蹙了蹙眉头。

老太爷又问他:“你可知错不知?”梅鹤鸣咬咬牙道:“孙儿定要娶宛娘进门。”老太爷怒极,大声喝道:“给我打狠,狠的打,打死这畜生落个干净。”顺伯又抽了两鞭子下去,便停下手来,想这藤鞭,寻常人连一鞭子都经受不得,身子略差些,真能丢了小命,便是三爷自小练武身强体壮,若再打下去,也说不准怎样。

正迟疑,梅老太爷却以为他留情,怒极攻心,上来夺过他手里的藤鞭,一脚踹开他道:“你不中用,这畜生哪知道个怕字,需的狠狠教训了他才是。”挥鞭子啪啪就是几鞭子,鞭子落处,疼的梅鹤鸣止不住哆嗦,心里暗骂,也不知哪个祖先弄了这么个鞭子,这是安心要断子绝孙不成,宛娘啊!宛娘,你可知爷为了你,这条命都豁出去了,若再跟爷扭着,爷可不要冤死了,便是这会儿被打死了,做鬼也要缠着你,缠着你…

梅鹤鸣只觉浑身疼的,如剥皮挖骨一般,脑袋便有些发懵,这一懵不由便想起了宛娘,想起宛娘,又觉身上虽疼,却可忍上一忍,遂紧紧咬着唇一声不吭。

老太爷又两鞭子抽下来,梅老爷见儿子不大对头,疼的那样了,却吭都不吭,再打下去,便是不死也差不离了,忙过去跪在父亲面前求情:“您老人家便是打死这畜生,儿子也不心疼,只顾念着些母亲才是,若活活打死了他,不是要了母亲的命,让儿子如何自处。”跟着梅老爷,梅家大爷,一众奴才哗啦啦跪了半屋的人。

老太爷被他儿子抓住鞭子,举了几次举不起来,火气刚落下些,低头瞧梅鹤鸣哪样儿,真个打死也不屈,怒意又窜了上来道:“这等不知悔改的奴才,打死了干净,省得丢我梅家的脸。”却听门外道:“

“你梅家有什么脸,这会儿到来说嘴儿,你打死鹤鸣是假,安心要气死我是真。”梅二爷扶着老太太走了进来。

话说梅老太爷早知道梅鹤鸣在外的胡闹事,只睁只眼闭只眼让他糊弄过去了事,不想却闻他要娶那寡妇进府当个二房,哪里能容,早让人望着风,梅鹤鸣的船一到了渡口,便报信给他,知道鹤鸣家来,必然先去后宅寻他祖母求肯允诺,他祖母自小溺爱,被他三两句甜言蜜语哄住,什么荒唐事不应他。

便一早让人等在前头,仪门那边儿也让人守着,不许进去通风报信儿,瞒了个铁通般严实,老太太哪里知道。

老太太心里也正惦记孙子呢,这些日子打听了几家闺秀,只等着鹤鸣家来询询他的意思,若他乐意,便去求娶,眼瞅都小三十了,还没个正经媳妇掌家,如何能成,再说,她还想着抱曾孙呢,现有的那几个曾孙虽也好,只不如鹤鸣贴心思,鹤鸣若给她生个曾孙,必然最最合意的。

忽思及前儿听了婆子们几句闲话儿,便跟边上的赵嬷嬷道:“我怎么听见说,鹤鸣在青州纳了个寡妇,你可知道此事?”

青州府虽说不近,可两处里总要送东西递信儿,免不得奴才奔走来往,三爷在青州府折腾的那么大事儿,怎会半点风声不透,只梅府里规矩极大,下人们不敢妄议主子是非,故此才瞒了这些日子,如今闹的越发不成样儿,自然瞒不住的。

赵嬷嬷道:“老奴也听见些影儿,只不是切不切实。”老太太叹道:“若是真事儿,可是胡闹,多少闺秀挑不过来,怎的巴巴瞧上个寡妇。”赵嬷嬷忙道:“哥儿性子纵然有些荒唐之处,却是个心里最有计较的,这些年,虽说外头的风流账不少,也没见哪个落切实了去,便是真事儿,想也是贪着新鲜,过几日便撩开手去了,哪里真要娶回家来。”

老太太摇摇头道:“正是深知鹤鸣的性子,才觉奇怪,若果真切实,却麻烦,不是他真相中了,哪里会动了纳进家的念头,倘若他拿定了主意,你想想,谁能拦得住他,待他家来,我好生问问底细便了。”

话音刚落,就听外头丫头给二爷请安的声儿,老太太不禁道:“这个时辰,鹤声怎来了我这里?”正纳闷间,梅二爷从外头三步两步奔了进来,显见是一路跑进来的,一头脸都是汗,见了老太太便道:“祖母您可快去救命吧!祖父请出家法,打的三弟半条命都没了。”

老太太听了,只觉眼前一黑,稳住神儿,忙着立起来,扶着赵嬷嬷便往外走。

待进了宗祠的门,一瞧见梅鹤鸣被鞭子抽的跟个血葫芦一般,把个老太太给心疼的,见丈夫还口口声声,丢了梅家的体面,拿着鞭还要抽,哪里还能由他。

老太爷一见妻子来了,便知今儿这家法再也行不得,他虽敬重老妻,当着子孙的面儿却也不好下台,便道:“你怎过来了?”

老太太哼一声道:“我再不来,你不生生要打死我的孙儿了,我倒要问问你,什么大事,你这样下黑手的打他。”老太爷道:“你莫问我,只问这畜生便知,他要三媒六聘的娶个寡妇进门来呢。”

老太太心道,果真为了此事,虽也觉这事荒唐,嘴里却仍的护着孙子道:“便是如此,你好好说难道不成,鹤鸣最是个孝顺孩子,待我慢慢劝他,你便是打死他能怎样?”

老太爷长叹一声道:“还不都是你宠得他,成了如今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当着祖宗牌位他仍不认错回转,还发了毒誓,若不娶那寡妇,不得好死,这么个忤逆不孝的子孙,打死他都不屈,若再任他胡闹,赶明儿梅家的体面都被他丢光了。”

老太太听他张开体面,闭口体面的早不乐意听了,又见如此心狠,把鹤鸣打成了这般,着恼上来道:“什么体面?你梅家这些年便不说,往上倒倒什么根底儿,当着这些祖宗牌位,你自己想想,你手里的藤鞭便是个见证。”

老太太一句话正戳在老太爷的腰眼儿上,梅家如今显赫,若真往上倒,祖上也非是天生地长的世宦之族,只后来因缘际会,得了造化,数代经营下来才是如今光景,被老妻揭开,老太爷脸上不大自在,手里的鞭子掷与顺伯道:“妇人见识不可理喻。”扭身走了。

老太太这才低头去瞧孙子,低声唤他,梅鹤鸣已经被打的迷糊了,模糊听见老太太的声儿,才勉力睁开眼道:“祖母您来了,孙儿便有救了。”身子一软,不省人事。把个老太太给疼的,一叠声叫请李太医前来,又使人寻了张软踏来搭上去,直抬进了后宅。

太医不会儿便忙忙赶来,瞧了鞭伤,上药包扎妥当,又细细诊了脉,开了方子,才退出去,老太太知道孙子的腿也断了,那眼泪就没止住过,怨天怨地的埋怨了半日,守在床榻边上,谁劝也不离开。待等丫头熬了药来,亲瞧着灌下去才放了些心。

赵嬷嬷低声劝道:“哥儿睡了,老太太也去歇会子是正经,若累病了,谁还能护着哥儿。”

老太太刚站起来就听梅鹤鸣嘴里嘟嘟囔囔的正说胡话呢,便俯身过去听了听:“宛娘,宛娘,为着你,爷就被打死了,若你还惦记着跟爷分开,爷便做鬼也不放过你,不放过你…”老太太听了,不禁哭笑不得,真真哪辈子行下的冤孽,怎就如此撂不下了…

作者有话要说:现言也是过了五一,跟古言一起开,喜欢现言的稍等几天呗!!!

82章

寻常人若挨了这顿藤鞭,不说丢了小命,怎的也要将养些时日,梅鹤鸣却自幼练武身强体健,一宿过来,便回缓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