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淑芝脸就红了,呐呐道,“姨娘…”却也再没有别的话。

荀淑芝出嫁那天,荀卿染第一次看到了张子皓。张子皓身量高挑,许是年纪尚小的缘故,身板却有些瘦弱,不过他相貌清秀,言谈举止也是谦恭稳重。听人说他是个性格很好的人,荀卿染心中为荀淑芝庆幸。

转眼便到了荀卿染的婚期,婚礼前一天,按照京城风俗,荀家特意请了一个全福太太和荀大奶奶一起,带着一共一百二十台嫁妆,去安国公府安床。

送嫁妆之前,荀大奶奶带着荀卿染去看了她的嫁妆。竟满满地摆了一院子。从床、桌、器具、箱笼、细软、衣服、被褥等一应俱全,日常所需无所不包。最大的一件便是一张花梨木的拔步床,然后是内外房家伙如案桌、方桌、茶几、古董架、床前橱、衣架、春凳、梳妆台等应有尽有,甚至连马桶都包括在内。

“姑娘别笑,这马桶可是必不可少的。这是马上能动,讨个好兆头,愿姑娘嫁过去就能开枝散叶,多子多福。”

那个全福太太笑着向荀卿染解释。

荀大奶奶领着荀卿染一样样地看,时不时提点两句,也就是这件东西是如何如何得为不容易,那件东西估工如何精致,这件花了多少银子,那件用了多少人工。荀卿染自然连连称谢,那全福太太也不住口地赞方氏贤德、荀大奶奶能干。

这边荀大奶奶带人去铺床,荀卿染就叫人请了荀君晖过来。

她那天买的两个丫头,一个取名叫茶花,一个叫做紫苑。这些天都留在水畔居,一边查看两人品行,一边让桔梗教她们规矩。她明天就要出嫁,已经想好了把年纪大些更加稳重的茶花给荀君晖,自己则留下紫苑。

一会工夫,荀君晖就来了。

荀君晖已经到书院读书,他和荀君皙在书院附近租了一个小院子,本来早就要搬过去,但是他不放心荀卿染,便还住在外院,直等荀卿染出嫁,才会搬过去。对于荀君晖搬出去住,荀大老爷本来并不同意,但是毕竟君晖一进京就一直住在外院,他租的那房子,又靠近书院,每天去书院读书也很方便。荀君晖和荀大老爷说了几次,荀大老爷也就同意了。方氏心里巴不得的,但是嘴上却不肯说,见荀大老爷肯了,方氏还主动拿出钱来,要替君晖买下那所房子。

荀卿染跟他说了买丫头的事。

“木棉年纪渐大,问问她的意思,要想着提前给她安排好出路。这个丫头,先让木棉调教着,等木棉出去的时候,她也能顶用了。”

荀君晖点头应了,又说起给荀卿染置办嫁妆的事。原来他不放心,连日都是和荀君皙一起,从书院下了学,就盯着给荀卿染置办嫁妆的事。

“…即便帮不上大忙,总要在旁边看着才能安心。虽没有田宅,那些家伙倒也够用了。”荀君晖道,又低了头,“若是我年纪大些就好了…”

荀卿染明白弟弟的心思,少不得开解他两句,“钱财身外物,这已经比原本想的好很多了。”

桔梗端了茶进来,就退了出去。

“姐姐,你似乎不是很开心?”

屋里只有姐弟两人,荀君晖小心翼翼打量着荀卿染的脸色,试探着问道。

荀卿染一愣,从拿起旁边的靶镜照了照,“我还好吧,哪里有不开心了?”

“虽然没有不开心,可也没有开心。姐姐脸上,少了几分喜气,”荀君晖闷闷地道。

荀卿染顿时沉默下来。

“姐姐,你不喜欢这门亲事吗?我是不是不该把姐姐的八字告诉容老太君?…齐攸,齐四哥的为人我打听了,他不是好色之徒,朋友相处,也很有义气。国公府根基深厚,老太太,太太,上上下下一家子人,规矩多些,却有它的好处,谁都不能乱来。姐姐嫁过去,只要做足本份,就无需担心什么。”

荀卿染认真地看着荀君晖。她这个弟弟还是第一次在她面前说起这些。原来他是很赞成这门亲事,原来他小小年纪,已经有了这样成熟的想法。

“你说的很对。”荀卿染点头道。

情投意合的婚姻实在是奢望,而良好的婚姻关系都是需要细心经营的。脸上缺少喜气,荀卿染摸摸自己的脸,那么或许她该好好调整一下心态,积极一点,最起码给这份婚姻一个良好的开端。

“姑娘,太太那边叫您过去那。”

第六十八章 花嫁

荀卿染进了思安院的上房,方氏正坐在榻上,手边放着一个木匣子。

荀卿染上前给方氏见礼,“给太太请安。”

方氏这才抬起头来,亲热地让荀卿染到榻上坐下。

“方才你也看过嫁妆了吧。唉,我们做父母的,总怕孩子委屈,为了给你陪嫁撑场面,家底都搜罗了一遍,本来要把老家一处田庄给你陪嫁,不过离京城太远了,你以后管起来不方便,索性变卖了,才置办全了这一百二十抬嫁妆。”

京城的风俗,大户人家嫁女,为了女儿以后的生活着想,都会置办些宅子田地,让女儿一生无忧。方氏这是在表白,原是要给田宅作嫁,不过怕她管理不便,折成了银钱,都添在那些嫁妆里了。

只是真相如何,谁又知道,这样讨好又落便宜的话,谁都会说的。

“让太太操心了。”荀卿染低头道。

方氏又从手边的木匣子里拿出几张纸来。

“你贴身伺侯的几个丫头都跟你陪嫁过去,这是她们的卖身纸。”方氏抖了抖手里的纸,却不交给荀卿染,“安国公府是世代簪缨之家,家里从上到下,太婆婆,婆婆,妯娌小姑,规矩是一点都不错不得。你身边几个丫头还都年轻了些,我怕你嫁过去吃亏,还要有个懂的规矩经过世路的老人儿跟着你,我才放心。”

方氏说着便对身旁的常嬷嬷点点头。常嬷嬷出去,便带了一个四十多岁的婆子走进来。

“这是佟孝家的,也是我身边的老人儿。这些年一直在京城,她在府里帮着大奶奶管事,她男人也管着咱们家外面的铺子。两口子都是能干的人,尤其她,自小就在侯府里,大家族的规矩都懂得,也忠心可靠。我还真舍不得她,不过,可怜天下父母心,想来想去,也只有她跟你过去,才有让人安心。你嫁过去,凡事要听你婆婆的,切不可忤逆不孝。要是你有不懂的事情就问她,内外的事情也让她去管,多听她的,你才不会吃亏。”

荀卿染早知道方氏会在她身边安插人手,原本想着会是个年轻貌美的丫头,却原来是早给了她定下个“教养”嬷嬷,还要全权帮她理事,这可比小丫头难打发多了。

“这是你的嫁妆单子,还有这几个丫头的卖身纸,如今都给佟孝家的替你拿着。你嫁过去,只要好好伺候夫婿,孝顺公婆,做个轻轻松松的少奶奶就成了,呵呵呵。”

方氏笑着将那匣子东西给了佟孝家的。

荀卿染三就不敢相信方氏会白白陪送那些嫁妆,果然是在这等着她了。荀淑芳出嫁,方氏是扣下了陪嫁丫头的卖身契,荀淑芝出嫁,妆匣半空。到了她这,干脆派个嬷嬷把她全给架空了。

佟孝家的接了匣子,一张脸笑的直发光,也不知她下了多大的本钱,才讨了这个好差事。

荀卿染起身向方氏福了一福,“太太对我的恩情,比山高,比海深,我这辈子都不敢忘。”又向佟孝家的行了半个礼,“我年纪轻,很多事情不懂,还请以后嬷嬷多教导我。”

荀卿染如此驯顺,方氏心中很是畅快,那佟孝家的更是把脸都笑成了一朵花。

荀卿染从方氏屋里出来,袖内只多了一本小册子,是方氏私下塞给她的,嘱咐她行夫妻之礼的时候再看,除此之外,再无别物。

回到水畔居,荀君晖还没离开,听荀卿染说了这些话,腾地从椅子上站起来。

“岂有此理,哪有把嫁妆和丫头们的卖身契都给下人掌管的,这下人还不是姐姐的人,这是要架空姐姐,还有没有主仆尊卑。我去和她讲理,还要告诉父亲去。”

荀卿染拍拍弟弟的肩膀,“稍安勿躁,稍安勿躁。她不过是不甘心,给我添堵罢了。你现在去说,她只怕早准备了多少条道理在那等着呢。人家没有尊卑不分啊,不过是心疼我,让我不用操心,把事情都交给下人去管罢了。只不过,她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出了这个门,事情就由不得她了。”

“我总要告诉父亲的,看父亲怎么说。况且,姐姐,你养在深闺,桔梗她们也都没出过门,外面那些婆子们什么事没见过,什么事没做过,姐姐你又经过多少事,她又有个教养嬷嬷的身份在那摆着,我怕姐姐吃亏。”

“她有身份,却还是奴才,我却是主子。你放心,姐姐总有办法的。”

“姐姐。”荀君晖显然并不放心。

“那我有应付不了的事,就派人找你帮忙,好不好。”

“嗯。”荀君晖这才点头,“我与齐仪交好,他为人赤诚,姐姐有事,也可找他帮忙。”

齐仪,那个开口就掉书袋的小男生,荀卿染一笑,为了让弟弟放心,满口应承下来。

转天就是婚期,天没亮,荀卿染便起了身,洗漱、梳妆打扮,穿上一层层嫁衣。就要离开这个家,到一个新的生活环境,荀卿染有些恍惚,少不了还有几分忐忑,几分期待。

喜娘过来给荀卿染盖上盖头,荀君晖特意从书院请了假,早和荀大老爷打了招呼,亲自背荀卿染上轿。

荀卿染坐在轿子里,不知走了多久,只听得鼓乐喧天,心知是到了安国公府。安国公府正门打开,从正门到仪门,一直到二门,都铺着厚厚的红毯。

花轿落地,荀卿染听得外面有些喧闹之声,不过片刻,就远去了,也听不清是什么事。喜娘过了一会才掀起轿帘,就有一个五六岁盛装打扮的出轿小娘,用手轻轻拉了荀卿染的衣袖三下,喜娘这才上前,递了条红绸带在荀卿染手里,扶了荀卿染下轿,先跨过一个朱红的马鞍子,这才走上红毯,一直到喜堂来。

有赞礼者高声赞“吉时到。”喜娘扶着荀卿染站到右侧,红绸带那段的人站到左侧,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赞礼者一声“礼成”。

荀卿染在喜娘搀扶下,感觉到红绸带那端有人轻轻牵着,往后面走去。荀卿染看不到,感觉是走进一个屋子里,被人扶着坐到床上。

“快掀盖头,大家好好看看新娘子。”有人笑着道。

盖头被掀开,满屋子都是或熟悉或不熟悉的笑脸,尤其身旁这张,笑的尤其开心,手里还牵着红绸。

却是齐仪。

第六十九章花嫁(二)

荀卿染虽然有些害羞,还是忍不住用眼四下瞟了瞟,并没有齐攸的影子,不觉心中一沉。

“我如今可算服了老太太相人的眼睛。平时看着已经是个美人,现在装扮起来,更像是从那画里走出来的人。”

齐二奶奶笑着过来拉着荀卿染的手上下打量。

“可不是,那次妹妹来,我就想,像妹妹这样的相貌人品,如果能常常来往该多好。天从人愿,终归做了咱们家的媳妇,以后姐妹们在一起,真是让人高兴。”

齐大奶奶也笑着走上前来。

“四弟是个有福气的,得了这么个相貌可人的媳妇,看这模样,性格也是极好的了,可正配四弟那个脾气。”

说这话的却是有点面生的媳妇,五短身材,皮肤微黑,一双眼睛倒是颇为妩媚。荀卿染记得似乎见过一次,是齐家三爷齐俭的夫人,齐三奶奶。

“四嫂自然是好的。”齐仪还坐在荀卿染旁边,笑的眉眼弯弯。

“五弟,你不过是替你四哥拜堂,看你笑的那样,不知道的还以为今天是你娶媳妇。”

齐三奶奶拿衣袖掩了嘴笑。

齐二奶奶伸手拉起齐仪,“瞧你这个傻样,这个地方可是你坐得的。等会你四哥回来看见,他揍你,我们可不拦着。”

齐仪便站起身,走到旁边去了。

齐二奶奶让人将绣墩搬到荀卿染床前,坐下拉着荀卿染的手。

“弟妹,今天是你和四弟大喜的日子。四弟高兴的觉都没睡好,早早就起来了,谁想到却被康郡王找了去,说有差事一定要四弟才能办的成。我就气了,什么样的大事,难道就不能找别人,非要在今天巴巴地把四弟叫过去!只是这上峰命令,也说不得。

弟妹放心,老太太、老爷和太太都派了人去,不管怎样,总要四弟快点赶回来。不过,春宵一刻值千金,只怕不用人去,四弟也正心急火燎地往回赶呢,呵呵呵。”

齐二奶奶一席话,说的屋里人都笑起来。

荀卿染埋下头,心里暗道,这个年代来说,齐二奶奶说起话来真够彪悍的,同时暗自祷告,千万不要有闹洞房的项目,否则一个齐二奶奶,她就难以招架。

“呵呵呵。”屋里都是女人的笑声,齐仪刚刚有些变声的公鸭嗓就格外突兀。

“唉哟,五弟,这早没你的事了,你还留在这做什么?我们姐妹们说话,你自己玩去。”

齐二奶奶推了齐仪出去,又嘱咐丫头婆子们好好照看齐仪。

“四奶奶,喝口香茶润润嗓子吧。”

旁边有人双手递了一杯茶过来。

荀卿染抬头,认得是孙姨娘。孙姨娘今天穿着件桃红色的妆花褙子,头上依旧是高高的娥髻,对着荀卿染善意地笑着。

荀卿染不好拂了她的美意,便接了茶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