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院里的姐姐刚才过来了。”有丫头进来禀报。

“我正要过去老太太那。”齐二夫人道,又吩咐齐婉丽,“你扶你姨娘回去歇着,我们去老太太那,你莫过来说傻话。”

众人就往宜年居来。

“有这样的事?!”容氏听了齐二夫人的讲述.沉默了半晌才道,“宫里的事,瞬息万变,这就是为何我家这几个女孩,我都不让她们进宫的缘故。”

“老太太见多识广,和太后颇有交情,还请老太太帮着想个法子,咱们家这两个女孩娇生惯养,去了那里,哪还能有命在。”方氏和郑姨妈道。

“荀家老爷是什么意思?”容氏问道。

“这个…”方氏有些语塞。

“老太太,”这时齐婉丽从外面进来,“老太太,我愿意跟永晴公主去和亲。”

容氏听了齐婉丽的话也是一惊,眼睛在齐二夫人脸上一扫而过,转而对齐婉丽填道:“你这丫头,说什么傻话。大人们商量事情,你个孩子家莫跟着掺合。”

齐婉丽到了容氏跟前,又把方才在齐二夫人那的话说了一遍,“…我是齐家的女儿,我想为家里做点事。”

“你这个孩子,唉…”容氏叹了口气。

众人都屏住呼吸,只等着容氏一锤定音。

第一百零六章转机

 “你这有个想法是极好的。”容氏缓声道,突然话锋一转,向齐二夫人三人问道:“齐家一个女孩怎能换得两个女孩回来,你们打算如何换法?是让六丫头换回荀家四姑娘,还是郑家的好儿姑娘?”

“这个…”齐二夫人沉吟了一下,其实她也没想好,是去换了郑好儿还是荀淑兰。

“自然是换了我家兰儿。”方氏抢先开口道。

“大姐,二姐。”郑姨妈眼睛又蓄满了泪水。

方氏说完,也觉得有点愧对郑姨妈,齐二夫人更是不好说什么。

容氏在几人面上扫视一眼,又问:“要换人,也要个章程。现在咱们巴巴地送了六丫头去,可想好了在皇上和太后跟前怎么说?”

齐二夫人等人俱是低头思量。

容氏抿了抿嘴,又说道,“让六丫头去换人,就算找了多么天衣无缝的借口出来,皇帝和太后面前,如何瞒哄得过去?就算皇上和太后答应了,心中难道就没有芥蒂?两个女孩儿以后的婚事怎么办?两位姨太太家里的前程又如何打算?”

姜还是老的辣,容氏明显不愿意齐婉丽跟去和番,可她却一句反对的话都不说。上来一句,先是瓦解了郑姨妈和方氏的联合阵营,接着反将了姐妹三人一军。

方氏和郑姨妈互相看了一眼,她们何尝不懂得这个道理,只是实在舍不得亲生的女儿。这事说到底,不该齐家的女孩去换人。如果是她们自家的女孩去换,这功劳还是她们自家的,也就不涉及触怒皇上,影响家族前程的事。

方氏又一次恨恨地看了荀卿染一眼,转头对郑姨妈道:“妹妹你还好,还有一个姝儿,总可替了好儿回来。”

“姝儿,关姝儿什么事?”郑姨妈一开始没明白,等明白过来,立刻摇头,“姝儿更不成,她年纪小,还没姐姐老成。手心手背都是肉,我舍不得好儿,也舍不得姝儿。”

不过是一句话,这姐妹俩的心性、人品高下立现。

容氏瞧了瞧这姐妹两个,看向郑姨妈的眼神柔和了许多。

“那如今可怎么办?”齐二夫人、方氏、郑姨妈急得团团转。

“四爷跟前的小厮黄芩在外面,说有事回禀。”就有丫头进来禀报。

“这个时辰,老四有什么事?…必是宫里有了新的消息,快叫他进来回话。”容氏哈哈道。

一会工夫婆子领了黄芩进来,闲杂人等都被打发出去,就在里间门上挂起珠帘,只让黄芩门口回话。

“快说,可有什么消息?”齐二夫人忙问道。

“回老太太、太太。娘娘从宫里传出话来,说是一个参选的秀女,顶了郑姑娘的缺,要跟着公主去和亲。请老太太和太太、姨太太放心。”

有人顶了郑好儿的缺?!用了顶缺二字,也就是说不仅是那个人自愿,而且还颇有了一番工夫才替了郑好儿?

荀卿染和齐二奶奶对视一眼,心下不约而同地想到,不知这郑好儿是运气好,还是手腕高,她果饶有兴趣是不用人操心的。

郑姨妈悬着的心落了下来,低声念了声佛。

方氏此时更加着急,开口就问,“那我家女孩那?”

齐二夫人赶紧问黄芩,“荀家的四姑娘可也有人替了?”

“回太太,娘娘打发出来的人没说这个,只说估计过了晌午,就有旨意下来。又说,圣上也知道了这件事,请太太、姨太太不要勉强行事,免得触怒圣颜,得不偿失。”

方氏一听这话,身子再也坐不住,一下子从椅子上滑到地上,一口气憋在那里,脸色瞬间紫涨起来。常嬷嬷在方氏跟前伺候,她是有经验的,忙叫了一个婆子帮忙,掐人中,抚胸口,又从怀中掏出药碗,要了碗水研话了,给方氏喂下去。

半晌方氏才缓过气来,哇地一声哭了。

这边就打发了黄芩下去,让他一有消息立刻来禀报。郑姨妈私下里叫了跟着的一个媳妇出去,封了个大大的红包给黄芩。

容氏面露倦容,在炕上叹了口气。

齐二夫人忙让人扶了方氏起来:“老太太年纪大了,禁不住呱噪。我这就带了姨太太回去说话。”

容氏点头,“在我跟前你们都拘束。还不如你们姐妹好好商量个办法出来。荀家四姑娘,我看着是极好的,跟去和番可惜的。或是要用金银,尽管来和我说。”

荀卿染暗笑,老太太真是太狡猾了,话说的很漂亮,其实啥也没应承,真需要金银,谁还好意思来找她要。

郑姨妈扶着方氏迈步出门,齐二夫人跟在后面。

容氏又叫住齐二夫人,指着齐婉丽对齐二夫人说道:“咱们齐家的女孩,就要像这样。你教导的很好,要好好看顾她和她姨娘。”

齐二夫人自然满口应承了。

“你们都走吧,让染丫头留下来,我这鞋子穿的不跟脚,让她给我改改。”容氏又道。

众人都跟了齐二夫人出去,屋内只留下容氏和荀卿染。容氏招手让荀卿染坐到她跟前。

“我瞧着六丫头是个有主意的,果然她心里有数,可喜的是心思也干净。你和她本就投缘,以后多看顾她些。她将来嫁出去,要靠娘家撑腰。独木不成林,这个家你们要支撑起来,也需要臂膀。”

这是老太太在传授持家之道,荀卿染忙站起来,恭敬地听了。

容氏让她坐下,“就咱们祖孙俩,不用这些虚礼。你把我的话都记在心里就够了。六丫头跟去和亲,我看的出来,你婆婆是十分愿意的。”

荀卿染不好附和,但是心里却是同意容氏的说法。齐婉丽并不是齐二夫人亲生的,生离死别,齐二夫人总没那么肉疼。齐婉丽只要跟着公主嫁过去,或生或死,或发达或沦落,于齐二夫人都只有好处。

眼看着一个诺大的国公府,齐家的这些子孙,多是仰仗先祖荫蔽享受宝贵的。就算这一代仍有爵位赐下来,也是齐家长房的人承爵。而二房这边,长子齐儒病弱,齐仪、齐佐年幼,齐仪虽有文采,应试的学问却不成,齐佐庶出,以后如何还不知道。只有齐攸一人可堪造就。若是二房出了个番王侧妃,皇帝因此加恩贤妃娘娘和齐家,那么不用去打拼,荣华富贵就都有了。

“可我却有另外的考量。倚靠女人得来的富贵,终究不能长久。北番那个地方,我听老国公爷讲过,咱们这些闺阁中的女孩到了那,实在是九死一生。”

荀卿染静静地听着,容氏不仅是不愿意拿齐婉丽的婚事做政治资本,也是考虑到投资风险太大。

“况且,就算六丫头有那个福气熬出头来,她的儿子,真的能当上未来的番王。对宫里的娘娘是好的,可是老四以后就掌不得兵权了。咱们齐家祖上,可是实打实用军功换来的爵位!”

荀卿染恍然大悟,原来容氏对齐攸是寄予了这样的厚望,原来她心中有着这样一个复兴国公府的志向。

番王求亲,宗室中未必就没有适龄的女孩,但是皇帝却舍了亲生的公主。未来的番王当然最好是他的亲外孙,如果不能,他也只会选文官的女儿去替番王生子。而荀淑兰,是清贵文官的女儿,郑好儿出身皇商,都不涉及兵权,也不会威胁帝位。

“老太太…”荀卿染有些说不出话来。和齐二夫人安享富贵的算盘相比,容氏这个老人复兴国公府的理想,实在是让人敬佩。

齐攸是否知道,他身上肩负了这样的大任那?应该知道吧,容氏既然肯对她说,就一定和齐攸谈过。

祈年堂内,齐二夫人已经让郑姨妈先回香萝院,又将伺候的人打发的远远的,因为方氏正拉着她的衣襟,哭的鼻涕一把,泪一把。齐二夫人被她哭的心焦,偏一时想不出办法来。

“大姐,你和娘娘不能这样撒手不管,早知道,不让兰儿进宫,和攸…”

齐二夫人并没将方氏的话听进耳里,她在想着黄芩捎来的话,娘娘说不能勉强行事,免得触怒圣颜。可是方氏这样,是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

齐二夫人灵机一动,劝止了方氏:“二妹,你怎么忘了你家大姑奶奶。这件事情,娘娘树大招风,被好些人盯着,只怕做不了什么。反而是些小人物,可以派得上大用场。你家大姑奶奶家…”

“娘娘晋位就是他从中帮忙!”方氏被齐二夫人提醒,“那,咱们去求求他试试。”

“他如今是你家姑爷,还用的着求。我听我家三奶奶讲,你家大姑奶奶着实富贵体面,想来在杨家是说话算数的。兰儿的事,着落在他们身上,再没错的了。”

方氏有些讪讪然,她和荀淑芳已经撕破了脸,这个时候求上门去,面子上委实有些下不来。可是为了自己的女儿,方氏咬咬牙,下了决心。荀淑芳是什么性子她清楚,她能拿捏荀淑芳那么多年,这一次也一定让荀淑芳替她办成了这件事。

“只好去试一试了,不过,还请大姐借我一样东西。”方氏道。

第一百零七章 杨宅

荀卿染从宜年居到宁远居,正在和桔梗等人说话,就听外面有人报说方氏来了。荀卿染吃了一惊,心下尽快地思虑了一番,忙对几个使眼色。

“我病了,是因为去庵里进香,染了风寒。”荀卿染吩咐几句,让桔梗出去迎接方氏,她在屋里带着几个丫头忙碌了一番。

院子里,桔梗迎住方氏。

“太太,奶奶昨天去庙里进香,正赶上下雪,因此染了风寒。奶奶怕老太太和太太担心,强支撑着,现在支撑不住,躺下了。正要请太医来,屋里乱糟糟的,太太还是…”

方氏并不搭理桔梗,只顾朝里走。桔梗也只好在后面跟着。

当方氏走进宁年远上房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样一番景象:荀卿染躺在炕上,身上盖了厚厚的被子,麦芽正浸湿了巾帕盖在荀卿染的额头。屋内宝珠等几个丫头焦急地侍立在一旁。

荀卿染在炕上,听到方氏进来,忙撑着要坐起来,却突然头晕,又无力地躺了下去。

“我失礼了,请太太别责怪,改日登门谢罪。”荀卿染虚弱的声音道。

方氏本来是含笑来的,在院内被桔梗迎住,那脸色就有些不好看,现在看了荀卿染的样子,方氏面沉似水。她直接走到荀卿染跟前查看,见荀卿染脸色通红,确实像染了风寒的样子。

荀卿染现在很不好受。她一听方氏屈尊来了宁远居,心里就有很不好的预感。可这个时候又躲不出去,只好装病,不管方氏有什么事,怎么着也不好强迫一个病人。机时荀卿染则可以见机行事。为了怕方氏看出破绽,她不仅盖了厚被子,被子底下还放了两个热热的手炉,这屋子里又暖和,因此才热的脸色发红。

“刚才不是还好好的,怎么这一会就躺倒了?”方氏将信将疑地打量荀卿染。

“方才不过是强撑着。快请太太坐,上茶。”荀卿染吩咐桔梗。

桔梗忙请方氏在炕下椅子上坐了,紫菀端了茶送上来。

方氏在椅子上坐了,她现在心急如焚,也懒得寒暄绕弯子,直接对荀卿染道:“你四妹妹的事,刻不容缓。如今正是你们姐妹们出力的时候,我打算去你大姐那一趟,让她和大姑爷帮着想个办法。你大姐姐的性子,你是知道的。你赶紧起来和我一起去,你们姐妹俩感情好,你去跟着求一求,这事更有把握。”

和方氏一起去杨家找荀淑芳,让荀淑芳帮忙?荀卿染本来觉得好好的,现在却真的头疼。方氏和荀淑芳,差不多称得上是冤家对头了。

方氏病急乱投医,去求荀淑芳,荀淑芳肯定没有好脸色给她看。方氏这是拉着她做垫背,太不厚道了。荀卿染腹诽,而且方氏怎么看出荀淑芳和她感情好来着,明明以前荀淑芳为了讨好方氏,总是欺压她和荀淑芝的。

况且,就算荀淑芳肯帮忙,她又能怎么帮?杨庭俊是御前侍卫,难道还能左右皇帝和太后的想法,或是能让永晴公主改变主意?

想到荀淑芳和杨庭俊,荀卿染记起荀淑芳成亲时,她与两人的几次碰面,顿时觉得不仅头疼,身上的皮肤也开始发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