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敖双眸落于阿玄脸上,瞧了片刻,忽然笑了起来,神色如雪逢春,坚色瞬间消融,目光却隐隐透出刀锋般的锐利之色。

“你言下之意,孤是非不辨,暴虐无道?”

“我虽非穆人,从前对君上所知不多,从去岁君上于边境秋狝偶遇以来,算上今夜,总共也不过得见君上三次,但却知道,君上绝非昏暴之人,非但如此,君上心性坚定,意志宛若磐石,不可夺,更不是以暴虐取乐之人。便是认定君上是这样的人,我才斗胆,敢恳请成足将军代我求见君上,言我所想。”

庚敖似笑非笑:“如你所言,你与孤总共不过寥寥数回碰面而已,你何以就敢对孤下这般的论断?以为奉承几句,孤便会改了主意?”

阿玄摇头。

“我知君上心性坚定,是因为前两回见到君上,君上恰都处于病痛之中,身体僵屈,触之如岩。我自小随义父行医,深知人体若僵屈到了如此地步,则疼痛几已达人体所能承受之极限了,以刀绞肉为譬也不为过。我见多了略有病痛便呻,吟呼号之人,君上承受这般痛楚,意识却始终清晰,更未听君上发出过半句苦痛呻吟,凭此断定心性坚忍,远超常人,应当无错。”

或许是第一次听到有人对自己做这样的描述,又或许,是想起当时自己在她面前的狼狈模样,庚敖面上露出一丝浅浅的不自在的神色。

“我知君上非以暴虐取乐之人,则来自去年秋狝之时,君上所猎的那头白鹿。”

她想起那头白鹿,心里一阵发堵,很快压下情绪,继续道:“我记得君上当时也曾向我解释,君上猎它之时,并不知它是怀有身孕的母鹿。对畜如此,何况是人,故我也敢断言,君上绝非以暴虐取乐之人……”

庚敖动了动肩膀,微咳一声,打断了她的话:“不必说这些了!孤知你来意,只是孤告诉你,秭人以俘隶之身,竟敢暴动伤我穆人军士,罪不可赦,你多说也是无用!”

阿玄急道:“君上请再听我一言,那夜暴动来的实在突然,当时人人惊恐,乱作了一团。成足将军最清楚不过了,那夜参与暴动冲入军士宿地之人,多来自历地,和旁的秭人并无干系,不但如此,许多妇孺还遭了池鱼之殃,死伤也不在少数。君上如今却要将全部秭人青壮一概坑杀,实在不合情理!”

庚敖冷冷哼了一声:“你怎知其余秭人都是无辜之辈?据孤所知,这些人中的不少,都是在逃跑途中被抓回的,不少还有反抗。”

阿玄跪了下去,双膝着地。

“君上,我从小生活于与穆接壤的赤葭,我所知的那些赤葭人,从前只是普通的田夫和樵猎,一年到头艰辛维生,倘能遇到一个丰穰之年,于乡民来说就是上天垂怜,无不起社祭神,感恩戴德。前夜事发之时,乱作一团,即便出逃,那也是出于恐惧,对君上您这个征服者的恐惧,对发迁狄道后的种种未知的恐惧。这难道不是人之常情吗?即便有罪,也罪不至于坑杀。”

庚敖注视着她。

“君上,容我大胆揣测,君上之所以下令将全部秭人青壮坑杀,一为平愤,二为震慑,其三,或许也是为了免除日后类似的麻烦。只是君上……”

阿玄慢慢抬起眼睛,对上了他的视线。

“恩威并施,方是治人之道。那夜我亲眼所见,无数秭人彻夜不眠,焦心等待来自君上的裁决,心中唯一所盼,不过是君上能留他们一条性命。次日绝早,君上坑杀之令带到,四野哭声不绝,人人悲恸难当。”

“苍苍烝民,谁无父母,谁无兄弟?坑杀容易,只是坑杀过后,君上留下的秭人,从此往后只会愈发怀念故土旧王,无论男女老幼,无人不视君上为敌。君上何不将这迁发路上的所有秭人全部一并坑杀,以绝后患?”

庚敖两道剑眉微蹙,神色仿佛有些不悦。

“君上杀参与暴动的秭人,此是立威,毫无可指责之处;赦罪不至死之人,此是施恩。君上并非暴虐之人,何不施这恩德?于君上不过一句话,于万千秭人,却是生死大事,无人不对君上感恩戴德。”

阿玄说完,低头下去,屏息等着来自座上那男人的反应。

庚敖盯了她半晌,忽冷冷地道:“你说的好听,却以为孤不知,你此时此刻,恐怕正在腹诽于孤吧?”

阿玄一怔,抬起了头。

“不知君上此言何意?我实在不解。”

庚敖道:“便如你方才所言,从前你们这些秭人,守着故土家园度日,如今国灭家亡,又被发往狄道,秭人岂不怨怪于孤?”

阿玄沉吟。

庚敖冷笑:“无言可对?孤既灭了秭国,自然也不惧秭人之怨。只是,我也告诉你,你们秭人,与其怨责于孤,倒不如怨秭国之王,竟背叛于孤,妄想分楚人一杯羹,有此下场,也是咎由自取!”

阿玄道:“君上,秭王即便没有参与此次穆楚之战,依旧如从前立于中间之地,日后君上难道一直会容秭国安卧于侧?”

庚敖一怔,随即挑了挑眉:“你此言何意?”

“穆人先祖,最早不过偏居西北一隅,为周王牧马御边,连爵位都不曾获封,而今竟能与楚人一战,君上所图,恐怕远不止西北之地,而是要承先祖之志,将穆国之力东向渗入中原吧?远交近攻,穆楚地域相连,世代交恶,秭国恰又处于穆楚之中,君上岂能容秭王长久左右逢源?即便秭王不投楚人,日后秭国之地,也必落入君上之手。周王无力维持公义,天下再无正义之战。确如君上所言,要怪,只怪秭国羸弱不能自保,便如林中猛虎追肉,弱肉强食,无可避免,今日即便没有你穆侯,日后迟早也必有他人来攻。蝼蚁烝民,卑贱如泥,唯一所盼,不过就是强者能秉持最后的一点人道公义。”

阿玄眼眶微微湿润,极力忍住了。

“故我今夜斗胆前来,恳请君上酌情处置暴动之事。”

她说完,向座上的男子深深叩头下去,以额触地。

座上一直沉默,良久,阿玄听到他平静的声音传来:“出去吧。”

阿玄默默起身,退了出去,行到门槛前时,身后那个声音又响了起来:“你就不问,孤最后如何决定?”

阿玄抬眼,见他端坐,目光笔直望着自己,便恭敬地道:“无论是坑杀,或网开一面,我料君上必有自己的斟酌。我为秭人所能传达的话,都已说了,一切都在君上的一念之间。”

她向他再次行了一礼,正要转身出去,身后传来脚步声,老寺人茅公进来了。

方才他应该一直在门外听着。只见他笑吟吟地站定,向庚敖弯腰道:“君上,这秭女想留下服侍君上,君上意下如何?”

阿玄一愣,转头呆呆望着老寺人。

老寺人面上却丝毫不见异色,依旧望着庚敖笑道:“老奴前几日于天水城时,也略略打听过,这秭女名玄,从前在赤葭,名声也算不错,我见她手脚也勤,不似滑头油脑之人,觉着留下也是可以的,君上以为如何?”

“想留,她自己没嘴?”

庚敖低头,已在翻着一幅简牍,简片相撞,发出轻微的悦耳哗啦之声。

他的语调显得漫不经心。

茅公看向阿玄,朝她丢了个眼色。阿玄终于回过了神儿,心里苦笑。

老寺人突然这样说话了,如此情境之下,她怎么可能再拒绝?只好顺着老寺人的口风,低声道:“确实我有此意。”

庚敖抬眼,瞥了她一下,对茅公道:“你看着办吧。”语气淡淡。

茅公露出喜色,道:“老奴明了。不早了,君上也早些歇下,老奴先带她下去安置。”

……

阿玄跟着老寺人退了出来,心情有些郁闷,到了个稍远的角落,正要开口问,茅公已摆手道:“不必多说了,前回你已惹怒君上,这回算你还聪明。你留下,往后随我服侍君上!”

头顶悬着的灯笼皮里漾出一片昏光,照着老寺人两道生的杂乱的花白浓眉,眼睛被眉毛投下的影子所掩盖,面容顿显严厉。

阿玄知他还是没改之前的想法,无可奈何,只得应是。

茅公点了点头,语气又变得温和了。

“我其实也是为了你好,”他说道,“方才你和君上说的那些,我都听到了。君上既留下你,想必就会考虑你的所求。你等着就是了。”

和隗龙以及那些罪不至死却等着要被活埋的秭人的命运相比,自己往后的去留,此刻已经微不足道了。

阿玄一凛,恭敬地道:“我明白了。多谢太宦!”

老寺人嗯了一声:“明日起便随我服侍君上吧,须用心。”

阿玄应是。

第11章 美人

次日绝早便动身上路了,临行,阿玄看到一匹快马载着庚敖身边的一个斥候朝昨天自己来的方向疾驰而去,应当是给成足带去了消息。

尽管昨夜茅公的话,令阿玄感到放心了些,但在未确证前,她终究还是忐忑的——她自然不能面问庚敖,更不可能指望那人会主动告诉自己,今早那个发往天水方向的斥候到底带去了他怎样的一个决定。

深夜,终于抵达沿途的下一个馆舍,阿玄觑了个时机,拦住茅公打听。

茅公道:“斥候今早已带去了君上之命,赦免死罪。”

他说这话时,神色是愉快的。

阿玄终于舒出了一口气。

这世道,死很容易,随便生上一个小病就有可能死去,活下去却不容易。只要隗龙能继续活下去,那就是件好事。

“多谢太宦告知。”阿玄向他道谢,恭恭敬敬。

茅公一双花白眉毛微微动了动:“不早了,服侍君上就寝吧。”

……

庚敖这趟出行,身边既没带姬妾,也没带多少服侍的隶人,以护卫居多,轻装便行。

阿玄观察了几天,发现此人既好伺候,也不好伺候。

说好伺候,是因为他为人似乎不算苛刻。昨晚宿于馆舍,舍人进上膳食,其中一盘配菜,以芝荋(木耳)佐螺酱,大约是合了他胃口,他吃的不少,吃到最后,盘底却赫然出现了一只已被烹熟的肉虫。舍人大惊失色,和庖厨下跪告饶,倒也没见他发多大的怒气,皱了皱眉,事情也就过去了。

说不好伺候,是因为他精力远比一般人旺盛,到了令阿玄惊讶的地步。每到一城,不管多晚,他必见当地官员,会面往往持续到深夜,随后略睡上一两个时辰,天亮便又动身继续上路。

他自己无妨,次日照样精神抖擞,近身服侍的人却跟着受累。此前一直是茅公在旁伺候,他体谅茅公,往往早早就让他去歇息了。阿玄却没茅公那样的待遇。必须要等到他合眼了,她才能躺下。

几个晚上过去,茅公似乎对阿玄终于感到放心了,将服侍就寝的事交给了她。

阿玄不敢怠慢。只要他没躺下,她便等着伺候。连睡觉也不得安生——她就睡在和他卧室相连的外间,随时要听他的传唤。

好在白天上路后的那段行程,她有时可以在颠簸的车里补个觉。虽然日夜颠倒,令她颇感吃力,但只要想到数月之前,她还曾拖着被磨破了皮的双脚一步步地向北跋涉,这么一点事情,也就不算什么了。

……

这个世代的人口密度相对稀少。周王室下的许多诸侯国,都是由一个个以点状分布的城池而构成的。有些小国,名为国,其实不过就只是几个城池而已。出了城池和郊畿,就是大片大片的荒野,在城池和城池之间,则由四通八达的驰道相互连接,通常每隔五六十里,驰道上会设一处路馆,以供来往使臣宿息。

这个白天,因在路上耽搁了半日,此刻天已黑了,下一处的路馆却还遥遥在前,人困马乏,庚敖便命就地搭设帐幕过上一夜,等天亮再继续上路。

阿玄感到十分疲累了,却还跪坐着,肩背挺的笔直,一下一下地摇着手里的蒲扇。摇了许久,手酸了,困意也袭来了,一双眼皮控制不住,慢慢地粘重起来。

在路上已这样走了七八天了。茅公说,再走这么七八天,就能回到国都丘阳了。

毕竟上了点年纪,此刻又不早了,已经睡了下去。

庚敖的随卫们也分成几拨,有的先入帐就寝,有的在近旁瞭夜。

夏夜的旷野里,静悄悄的,帐幕帘缝里不时钻入几声忽远又似近的虫鸣声,愈发的催人困顿。

阿玄手里的蒲扇越摇越慢,终于停了下来,头往下一点,猛地一个激灵,惊醒,抬头飞快看了眼正坐在地席上翻阅着简牍的庚敖,见他依旧全神贯注,既无就此收了去睡的打算,也未觉察到自己的走神,忙打起精神,啪嗒啪嗒,再次摇扇为他打着凉风。

又片刻过去,摇扇声再次变得稀落,凉风也有一下,没一下。

庚敖的视线从手中的那卷简牍上挪开,眼角瞥了她一下。

烛光映出她额头上的一片细细汗光,她微微垂着眼皮,睫毛在眼睑下拖出两道圆弧形的暗影,一根一根,丝丝分明。

相对了几天,大约是习惯了,倒也没再觉得这张脸是如何的不堪入目了——就如同王宫里那些华服美人,再美的一张脸,看的多了,也同样没了任何的感觉。

甚至,这个秭女倘若不是脸庞皮肉粗糙黯黄,原本生的应该也还算是端正的。鼻、唇,面型,都还过得去。

一把头发也算好的。便如此刻,绾的松了些,便沿着肩膀斜斜地堕了些下来,又被烛火打了层光,看起来像是一匹厚实黑亮的光滑绸缎,摸一摸的话,手感想必甚是清凉。

尤其她的眼睛,其实给他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

他到此刻,还记的去年秋狝第一次见到她时的情景。

他恰从剧痛的昏迷中苏醒,睁开眼,映入了他瞳孔的,就是她望着自己的那双眼睛。

两丸晶莹宝珠,眸光灼灼若华,居高临下,用带了点厌恶似的目光俯视着他。

令他印象鲜明,至今如在眼前。

……

见她困的越发厉害了,脑袋越垂越低,庚敖手中简牍一合,抛在了她膝前的地席上。

“啪”的突然一声,在这静谧的夏夜里,听起来倍加的脆亮。

阿玄一下被惊醒,抬头,见他坐在对面,两道目光冷冷地投向自己,忙打起精神,再次替他扇风。

“罢了,睡去吧!”

他淡淡地道,大袖一拂,背对她便卧了下去。

……

阿玄当然没有可以自己一个人睡觉的幕帐。

她卧在距帐帘门不远,那块他脚边的地方,不大也不小,正好可以容下她。

躺下去后不久,黑暗中,她便听到他发出的均匀呼吸声。

说也奇怪,片刻前,她还困的坐着打扇就能差点睡过去,此刻真的叫她睡,她却又睡不着了。

他的呼吸声明明和她隔了至少数尺的距离,听起来却格外的近,如同就响在她的耳畔,不断地吹着她耳垂上的茸毛,吹来吹去,吹个不停。

帐内闷热,躺下去没片刻,浑身汗更多了。

她愈发心烦意乱,闭着眼睛,开始数他的呼吸。

一,二,三……

她数到两百,非但没数来困意,反而惹出了内急。

小腹慢慢地涨了。她屏住呼吸,侧耳又听了片刻,确定他已熟睡无疑,慢慢地从卧毡上爬了起来,摸索着幕帐角,蹑手蹑脚地猫了出来。

钻出帐帘,迎面一阵夜风,整个人凉爽了不少。

……

阿玄向瞭夜守卫简单说了声,便朝不远处的一处土坡走去,藏在坡后,迅速解决了内急,转身来到了野河旁。

宿地傍水而起,数十丈外,便是这条野河。

满月高悬于顶,清辉曜洒若水,河面倒映了一片银光,夜风拂水,泛出粼粼一层微波。

阿玄蹲在水边,俯身撩水泼面,一阵清凉之感仿佛渗透入了毛孔,慢慢地入了肌肤的深处,感觉极是熨帖。

替那人打了一晚的扇,身上汗津津的。

阿玄回头,看了眼不远处的宿地,静悄悄无人,只有瞭夜卫兵几道模糊的身影。

她便沿着河边,又往前走了数十步路,停在一簇高及人腰的水苇丛边,蹲了下去,脱去外衣,洗去沾在身上肌肤的一层汗泥。又濯了足,正要穿回外衣,忽然感动脸庞微微发痒。

阿玄起先并没在意,只下意识地抬手摸了摸,手却顺势一滑。

她顿住了。

那层她早已经习惯了的附在她脸上的如同第二层肌肤的面皮,仿佛熟透了的果子,毫无预兆就这样顺着她的手,从她的脸上整张自然地脱落而下了。

一阵夜风吹过,身畔苇草簌簌地响,阿玄感到面庞凉飕飕的。

她呆住了。突然反应过来,再次摸了下脸。

触手柔嫩而光滑,犹如一只刚刚剥去了壳的蛋。

义父临走之前曾说过,在他去后半年之内,他施在她身上的异术就会自解。

义父去世后,她先是被发迁北上,再又到了庚敖的身边,中间一波三折,算时日,至今已经过去了将近四五个月。

随着半年之期日渐逼近,阿玄也不止一次地想过,倘若哪日恢复了原本的容貌,她该如何自处。

她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天竟比原本预料的要快,猝不及防,说来就来了。

长达数年的时间里,她早习惯了附着这张假面生活,此刻骤然没了假面,就如同没了能让自己躲藏的蜗壳。

面庞依旧凉飕飕的。阿玄不死心,又抬手捏了捏。

另只手上的那张面皮,还在随风晃荡。她忽然感到一阵心慌意乱。

身后渐渐传来窸窸窣窣踏着草丛的脚步声。

阿玄回头,看见一个男人正朝自己的方向走来。

月光照出了他的身形和面庞轮廓。

竟是庚敖。

阿玄吓的魂飞魄散,什么都来不及想了,几乎是出于本能,哗啦一声跳下了水,高声嚷道:“你不要过来!我没穿衣裳!”

第12章 本章补完

月光如银瓶泄水而下,芦苇丛边的水面泛着涟漪的波光,她正背对着他,矮身于这片波光的的中央,只剩一段颈背还露在水面之上。

柔美的颈项线条,抹了层凝蜜似的雪白后背,湿淋淋地泛着水光。

庚敖的视线,定了一定。

阿玄未敢回头,却听到他脚步继续踏草而来,仓皇又往前下了两步,本已安静的水面便裹着那片月光再次荡起了一圈一圈的银色涟漪,那涟漪便盖住了惊鸿一瞥的那爿雪背,只剩一段脖颈还露在水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