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敖人虽出了王宫,事务也不似之前繁忙,但其实也就相当于换了个地方履行国君之职罢了,每日照旧会有成车简牍送来等他批阅,大臣们也来来去去,故白天还好,但到了晚上,玉玑还是要和阿玄粘一起,不到入睡时刻便不走,总插在两人中间,令庚敖倍感不便。

这日傍晚,他早早结束事情,打发了人,回到这些天他和阿玄所居的宫室,不出所料,玉玑果然又在,正和阿玄说着她从前山居时的一些趣事,边说边笑,人还未入,先便听到了她那银铃似的笑声。

庚敖入内。阿玄见他回来,起身相迎。

因此处是别宫,故阿玄日常穿的也不似前些日在王宫中那般严谨,一袭雨过天青色的深衣,长发垂束于后,除去耳畔戴了一双玉珰,别无多余装饰,别有一种温婉之美。

她帮他脱去外衣,一边脱,一边问:“腹中饥饿了吧?正等着你回,稍候便可用饭了。”

她眉眼盈盈,语气温柔,庚敖心中极是受用,低头看着她:“你想必等饿了吧?下回不必特意等我,若是饿了,自己先用饭便是。”

阿玄摇头:“先前我和玉玑吃了些小食,不饿。”

她顺手又帮庚敖理了理了衣襟,庚敖便握住了她的手,送到自己唇边,飞快地吻了吻她的手背。

他做这事时,本是背对着玉玑的,动作也很快,却还是被眼尖的玉玑给看到了,在他身后睁大眼睛,吃吃笑个不停。

阿玄有些耳热,急忙抽回自己的手,庚敖便转过身,冲着玉玑道:“小丫头,笑什么笑?”

玉玑道:“才回来,竟就当着你姑姑的面和她亲热!眼里可还有我这个姑姑?”

庚敖笑吟吟道:“孤和夫人亲热,天经地义,哪里来的姑姑,既是长辈,怎就不知避让?”

玉玑手指划脸:“好不知羞!”

庚敖正色道:“你再说孤不好,孤今晚就派车把你送回去。你来也有些日了,叔祖他老人家定有些想你。”

玉玑冲他嘻嘻一笑:“你休想赶我走!我才不怕你。来之前,我就求过叔父了,叔父说了,我想住多久就住多久!你若瞧我不顺眼,不如你回宫去,我陪她留在此处过冬。等春来了,我再送她回宫。”

庚敖笑:“原来你也知孤瞧你不顺眼?”说罢屈指,重重弹了一下她的额头,玉玑哎呦一声,捂住头,撅嘴向阿玄告状:“他欺负我!他从前不这样的!”

阿玄白了庚敖一眼,赶紧伸手摸了摸玉玑方才被他弹过的额,又凑过去轻轻吹了吹:“方才你不是嚷着腹饥吗?去用饭吧。”

玉玑见她护着自己,一下又欢喜了,朝庚敖投去一个不屑眼神,挽住了阿玄的胳膊:“我们一道。”

庚敖望着阿玄被她带走的背影,摇了摇头,迈步跟了上去。

三人一道用完了饭,歇了片刻,庚敖取了件镶着狐裘的大氅,披在阿玄身上,一边为她系着领口,一边低声道:“和孤出去走走吧。”

他话音还未落下,一旁玉玑立刻站了起来,一边催促侍女赶紧取来自己的斗篷,一边凑过去,伸手要挽阿玄的胳膊:“我也要去走走。”

庚敖眼疾手快,抱住阿玄肩膀,一带,便将她带入自己怀里,玉玑手伸了个空,嘟了嘟嘴:“你不能撇下我。我先前就和她说好了,你们去哪都不能丢下我,她也答应我的了,是不是?”

她终于还是捉住了阿玄的一只手,一边轻轻地摇晃,一边用恳求的目光看着她。

阿玄犯难之时,脚下一空,庚敖竟将她打横抱了起来,撇下玉玑,转头而去。

玉玑目瞪口呆,回过神来,顿了顿脚,追了上来。

庚敖停下了脚步,转头看着玉玑,扬了扬眉。

玉玑有点害羞,却仍不肯认输,翘着下巴道:“你这般我就怕了?你抱便是,休想撇下我!”

庚敖笑吟吟的:“小姑姑,你知孤要带她去何处?”

“何处?”

“孤要和她去泉宫共浴,你真要来,孤也不拦你。”

玉玑虽天真浪漫,对男女之情也懵懵懂懂,但一男一女到温泉中会是什么样子,她还是知道的。

要脱了衣裳下去,她之前和阿玄没少一起洗过。

玉玑一张小脸顿时涨得通红,脚步定在了原地。

庚敖见终于镇住了她,哈哈一笑,抱着怀中阿玄,转身便扬长而去。

……

他抱着阿玄,一直出了宫门,回头见身后静悄悄的,想必那丫头知道害臊,终于没再跟出来了,顿觉耳根清净,这才放下了她,吁出一口气。

阿玄想起方才一幕,忍不住又是好气又是好笑,见他看向自己,两人四目相对了片刻,忍不住同时笑了起来。

“陪孤走走吧?”

笑完了,庚敖柔声问道。

阿玄嗯了一声,将手放进了他朝自己伸来的掌心之中。

外面空气干冷,他的掌心却很温暖,握住了她手,两人并肩,朝前慢慢走去。

……

庚敖和阿玄散步了片刻,便转去泉宫。

温泉洗滑脂,美人娇无力,身处此间,别有一番销魂滋味,等出来已是半夜,阿玄腿脚连走路的力气都没了,被他一路抱回了寝宫,此刻玉玑早已回去睡了,阿玄倒在床上,很快便睡了过去。

这一觉睡的沉甜,连身畔的人什么时候起身离开,阿玄都未觉察,只在醒来睁开眼时,发现外面天还是黑蒙蒙的。

虽也是清早了,但这里毕竟不是王宫,大冬天的,庚敖没必要起的如此之早,来此半个多月,阿玄还是头回醒来不见他人。

她等了片刻,一直不见他回来,渐渐觉得有些不对,于是披衣下床,开门问人,寺人忙忙地跑来道:“禀君夫人,卯时大司马来此,急欲求见君上,君上出时吩咐,君夫人若醒来,继续睡便是,他见完大司马便回。”

大司马便是祝叔弥。他忽然这么一大早地从城中赶来木兰宫见庚敖,莫非起了军情?

阿玄望了眼前方,呵了呵手,迟疑了下,转身慢慢入内,爬回已经渐渐凉下的被窝里,也睡不着觉了,见天渐渐起了丝曦光,正要起身,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接着殿门被推开,急忙坐了起来,看见庚敖回了。

她忙掀被要下床,庚敖已快步到了床边,坐在床沿之上,俯身过来,伸手将她按回了枕头,微笑道:“还早,你不必起身,再睡便是。”

他的双手虽已小心地不去碰到她了,但阿玄依然能感到他的双手,带着外面的寒意。

她便从被窝里伸出自己带着温暖体温的手,捂了捂他的手,望着他轻声问道:“大司马如此早来见你,可是出了事?”

“孤正想和你说此事。”

庚敖侧身躺到了她的外面,将裹在被中的阿玄搂在怀里。

“昨夜大司马得前方军情,晋人欲发兵夺曲地。曲地乃晋人南下之通道,亦是我穆国东出之道,附近横贯大河,有一良渡,地理至关重要,若被晋人夺去,则我穆国东出之道必定被阻,事关大计,故大司马一早来此见孤。”

阿玄听到晋人二字,不禁微微恍惚。

距离跃被困于大冥遇险的那场变故,时间过去虽还不到半年,但这中间,却仿佛已经发生了很多事情。

她嫁入穆国,成了庚敖的君夫人,而晋国,似乎也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

妫颐当时带兵赶回晋国之后,凭着手中强大兵力,将公子缓和趁自己不在时追随公子缓作乱的一众公族大夫们制住了。

如何对付这些人,成了摆在妫颐面前的一个难题。

因为分封制的存在,一直以来,各国国君权力被手中握有兵权和土地的公族大夫们分削乃至架空,这已是一个普遍的问题。

妫颐梦想着将全部权力都集中到自己的手上,而公族大夫们不肯放权,这就注定他无法和他们和平共处下去。

怀柔,已被证明作用甚微,他的一再容忍和安抚,只会愈发助长这些人的野心。

继续以分封为名将这些人赶到远离国都的地方,也非良策,反而给他们提供了在暗处继续发展实力相互勾结的机会,此次公子产的卷土重来,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教训。

剩下驱逐,让他们远离晋国,这亦是个风险举动,他们极有可能贿赂别国国君,借兵回攻晋国。这一招,在别国也已屡屡上演,并不新鲜。

妫颐最后采用了一个可谓是石破惊天的斩草除根之法。他先是赦了所有人的罪,表示不予追究,诚恳地希望他们往后能真心拥戴自己,并保证不会削弱他们已有的半点权力。随后,他以封赏为名,将这些人召集到一个远离他们原本封地范围的城邑,等人全部到齐之后,深夜时分,预先埋伏在外的军队便涌入城中,将这些还在睡梦中的人一网打尽,全部杀掉,这其中,就包括了他的弟弟公子缓。

政治斗争从来就是冷酷无情,不论血缘,亦无亲情,不是你死,便是我活。妫颐能做出如此决断之事,可见他亦非寻常之人。

这些人在睡梦中被砍掉脑袋的时候,也依然无法相信,一向看似谦恭的妫颐,竟敢对自己下了如此的狠手。

自然,等这可怕的消息传到国都,全国为之震惊之时,妫颐便称当夜杀入城中的军队乃是穆人乔装潜伏入境所为,当时自己倘若不是得到亲兵誓死保卫,恐怕也难逃一死。

消息传开,整个晋国哗然。

当初庚敖婉拒晋国联姻,便已引起晋人不满,如今出了这事,街头巷尾,到处都是痛斥穆人不讲信义卑鄙无耻的言论,晋人义愤填膺,纷纷要求与穆人誓死一战。

上月,晋侯病死,妫颐顺理成章继位,晋侯出丧后,他便下令发兵曲地,不惜代价定要夺下。他身穿孝衣,亲自督阵,晋国大军,如今正在向着曲地开赴而来。

……

庚敖对曲地,早亦虎视眈眈,但此刻也不欲对阿玄多说这些,沉吟了下,道:“孤有事,今日先回宫。王宫阴冷,此处更适合过冬,你无事,不必急着回去,和玉玑在此住下便是。”

阿玄知这些军情之事,和自己确实无多大干系,望着他慢慢点了点头。

庚敖一笑,伸手亲昵地揉了揉她堆在枕上的鸦鬓,俯身靠过来,亲了一口她温暖的额头:“安心住下便是。孤议完事,便来看你。”

第71章

玉玑一早得知庚敖有事入城回了王宫, 留阿玄和她在此过冬, 喜出望外,恰好当天,又下起了今岁入冬的初雪, 木兰宫很快变成白皑皑一片,美不胜收。

玉玑快乐极了,趁着雪停下了,白天呼阿玄同登宫围之内的小山,欣赏雪景, 入夜去泡温泉。

外面冰天雪地, 泉池内热气氤氲, 正当享受时刻。

昨夜在这池中,全程都是庚敖抱着阿玄, 她自己几乎不费半点力气,这回边上没有他的借力,阿玄没泡片刻, 便感浑身无力,手脚发软, 何况今日雪景虽美, 但她其实一直有些提不起兴致, 心里总觉有所牵挂, 本想出浴回往寝宫,但见玉玑依旧兴致勃勃,不忍扫她的兴, 便自己裹巾从泉中爬了上去,靠坐在水边,望着还在池中戏耍的玉玑,渐渐出神。

玉玑自己再玩片刻,也乏了,分水来到阿玄身边,趴在那道雕镂着柿蒂花瓣纹的玉阶之上,托腮歪头看着阿玄,从她露在巾外未被包裹住的一双莹润玉腿往上,一直看到她那张汗蒸粉肌、睫毛犹沾水珠的面庞,半晌没有作声。

阿玄低头笑望着她:“怎不说话了?”

玉玑轻叹一声:“你真美。难怪敖想赶我走,他就想独占你。”

阿玄忍俊不禁,轻轻捏了捏她被温泉浸的红扑扑的面颊:“小姑姑才是小美人,再过一两年,会比如今更美。夫君说……”

她顿了一下,停住了,含笑望着玉玑。

玉玑甚是聪明,立刻摇头:“敖是说要将我嫁出去是吗?世上之男子,除非能入我眼,否则我不嫁人!我是他的姑姑,他休想将我胡乱婚配!”

阿玄笑道:“他怎敢将你胡乱婚配?他是叫我问问你,你想嫁何等男子,他好为你留意。”

玉玑松了口气,凑了过来,将自己面庞贴在她柔软的胸口,闭目蹭了蹭,轻声道:“我还不想嫁人。你不知道,我生母生下我后不久,生病死了,我连她生的是何模样都不知道。我父续娶她时,年纪已经很大,这便是为何我年纪小,敖却要叫我姑姑的缘故。后来我被叔父养大。叔父待我很好,只是我从前总是有些孤单,没人陪我说话。如今你来了,我真是欢喜……”

她紧紧地抱住阿玄腰肢,嘴里含含糊糊地说道。

阿玄微微一怔,随即反手抱住了她,轻轻拍她肩膀。

玉玑在她怀里伏了片刻,抬头睁眼,又恢复了先前的灿烂神色:“你累了吧?我们回去了。”

阿玄笑着点头,将她从池中拉上,春和侍女过来,服侍干身穿衣,回到寝宫,同床同眠,阿玄抱着钻入自己怀里的玉玑,陪她喁喁细语。

“……我听闻你从小长于秭,何人将你抚养大的?那里如今可还有你的亲人?”

“我有义父,义父已去世,如今还有一位义兄,我视他如亲兄,他待我亦极好。”

“原来你还有义兄啊?既如此,你成了穆国君夫人,何不叫他来?敖如此喜爱你,只要你开口,封地封官,必不在话下。”玉玑有些好奇。

阿玄想起那日送别隗龙的一幕,微微惆怅,却微笑道:“他天性淡泊,不求这些。”

玉玑哦了一声,又开始追问阿玄和庚敖当初如何相识,叽叽咕咕了许久,困意袭来,终于睡了过去。

夜色之中,阿玄听着玉玑均匀而平静的呼吸之声,久久无法入眠,到了下半夜,耳畔仿佛传入雪压松枝之声,忍不住披衣悄悄下榻,来到西窗之前,轻轻推开槅窗。

不过一天而已,她发现自己竟然仿佛开始挂念他了。

不知军情到底如何,他此刻又在忙碌着什么。

木兰宫中雪景极美,温泉之池更是造化馈赠,然他不在,再美的景,再好的泉,仿佛也变得索然无味。

阿玄在夜色里眺望着远处漆黑夜之下丘阳城的方向,伫立良久。

……

次日一大清早,庚敖便派了个寺人来传话,说中午时分过来看她。

午时他没现身,倒又来了个寺人,传话说他临时有别事,今日恐怕来不了,改明日,让阿玄今日不必等他。

阿玄压下心中失望,看了眼预备好的午食,唤来玉玑道:“他有事,今日不来,不必等了。”

用饭时,玉玑不时看她,用完饭,一起身,便命人备车,收拾物件,对阿玄道:“我想回了。”

阿玄有些意外,疑心是自己这两天的表现令她感到无趣,心生歉疚,忙挽留。

玉玑叹气:“唉,前些时日敖在,我是巴不得他走,如此没人和我抢你。如今眼看又要打仗,他真走了,我却又于心不忍。我看出来啦,你亦在想他,若不是我绊着你,你必也早就回王宫了。”

阿玄略一迟疑,道:“便是走,也不至于今日就走。再过一夜吧,明早我再送你回。”

玉玑摇头:“出来前,叔父其实叮嘱过我,叫我住两日便回,不可长久打扰你和敖。我骗敖,说叔父叫我想住多久就住多久,他也就信了……”

她说着,忍不住自己又捂嘴笑了起来。

阿玄哭笑不得地望着她。

玉玑笑完了,洒脱地道:“我今日便走吧,你也好回王宫了。其实出来这些日,我亦有些想叔父了。”

阿玄见她如此说,也就不再强行挽留,何况自己确实亦想回了,便道:“也好,如此我便不留你了。下回再叫你来。”

……

庚敖走之前,在木兰宫留下了保护君夫人的一队锐士,当日,阿玄在锐士护送下,先送玉玑回往熊耳山,顺道上山去拜望武伯,下山之时,天色已暮。

她归心似箭,马车颠簸在泥泞雪地,连夜径直回城。

丘阳东西南北四城门外各有军营。马车靠近丘阳之时,透过望窗,阿玄看见远处军营的方向灯火点点,隐隐似有马嘶之声传来。

战争的气氛,就这样毫无预兆地再次笼罩而下。

阿玄回到王宫,已是晚上亥时初,手脚冻的业已冰冷。

庚敖不在寝宫。

阿玄还来不及暖回手脚,便问他详情,寺人说他还在高室与大臣议事,又得知他从木兰宫回来的这两日,极其忙碌,军情来往不断,昨夜深夜才回寝宫,今早天没亮便又被急报唤起,这个白天,还没见他回过寝宫。

阿玄叫人不必去通报,自己安顿了,沐浴过后,便在内寝等他回来,一直等到深夜,春送来了夜间小食,阿玄吃了一口,味道甚好,便叫春多盛了几碗,装在食盒之中,提了往高室而去。

高室灯火通明,外间有七八个寺人,中门里,寺人余候着,非召不得入内,忽见君夫人至,也不知她怎就突然从木兰宫回来了,惊喜不已,忙迎了上来。

阿玄听到内里隐隐传出说话之声,知庚敖还在和人议事,不等寺人余开口,先示意他噤声,随后压低声问:“可曾送进夜食?”

寺人余知她不欲扰了国君,亦轻声道:“先前太宦曾传食,君上却无暇食用,冷了,便拿走了。”

阿玄便命人放下食盒:“你瞧个空,去唤太宦出来,就说我来过,叫他趁热将吃食送进去。”

寺人余笑容满面地应了,阿玄转身正要离开,高室里有人开口说话,声音飘了出来。

从她这距离听来,声音听不大清楚,但阿玄还是听出了那人话中提及“周室”二字,下意识转头望了眼高室,透过槅窗,见烛影里人影晃动,仿佛有人起身走动。

阿玄低声问道:“君上此刻和谁议事?”

“今日有郑国使者至,方才成足将军带了郑人入宫面君,如此晚了,想必是有要事。”对着君夫人,寺人余知无不言。

阿玄再次看了眼高室:“你先出去吧,还是由我亲自送进去为好。”

余不疑有他,点头应允,退了出去。

阿玄迟疑了下,慢慢朝着高室走去,最后停在了门外。

片刻后,门外等候的寺人余见君夫人出来了,忙迎上去。

阿玄微笑道:“我想了下,还是不打扰君上正事了。食盒下有滚水热着,我留下了,等他议完了事,若还未冷,你再送入便是。”

寺人余恭敬地应下,阿玄转头,看了高室方向一眼,转身离去。

……

高室内,庚敖双目炯炯,打断了郑使的滔滔不绝:“郑伯遣汝之来意,孤已知悉。回去告诉他,孤当初既应允结盟,今日便不会坐视晋人南下而置郑于不顾,孤必阻晋人于曲,绝不叫晋人南下一步,叫郑伯放心便是!”

妫颐大军开往曲地,声势浩大,一旦曲被晋占领,南下无碍,首当其冲者,必是位于曲国之南的郑国。

郑国国力虽一度强盛,甚至号称中原小霸,然毕竟是几十前的事了,最辉煌的高峰已是过去,如今每况愈下,国力根本无法与晋抗衡。

郑国国力最为强盛之时,曾为控制曲地所在的曲国而与晋国结下仇怨,对晋南下入中原之意图,一向极其抵触,是以一得知妫颐如今似要大举攻占曲的消息,郑伯便匆忙遣使来穆。

郑使要的便是庚敖如此一句话,闻言吁了口气,忙郑重道谢。

庚敖话锋一转:“只是孤亦另有一话,你也须替孤将话带到郑伯之前。”

郑使毕恭毕敬地躬身:“穆侯但讲,外臣必牢牢铭记,予以转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