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家的事,穆嫣才懒得理会。

这时间过得飞快,如白驹过隙般,很快就到了过年。

除夕的夜里,安国公府的众位主子都团团聚在了黄太夫人的慈心堂内,不分男女,不分长幼,欢坐一堂,一齐守岁。

黄太夫人百感交集地望着屋内张张笑脸,这些都是她的子孙。

如今齐聚一堂,除了嫁出去的女儿和孙女外,唯独只缺了一个人,那就是她最疼爱的三子穆世杰。

她眼中有一闪而逝的悲伤,好在,看到三房的独苗小孙子重琪一扫从前的病容,健健康康地坐在了下首,她心中便有了安慰。

重琪这孩子,连太医院的首座都摇头判了他的死刑。

可命不该绝,这孩子却坚强地挺了过来,不只没有一日比一日虚弱下去,还一日比一日强壮起来。

到如今,居然也能在这天寒地冻的时候和家里人一块到她的慈心堂来守岁,这是苍天庇佑啊!

想到这里,她的目光就温柔地望向了穆嫣,此刻,这个新来的孙女正体贴地照顾着嫡母的饮食,又时不时看顾着幼弟。

黄太夫人忍不住道了一声“好”,将众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来。

她乐呵呵地说,“今年咱们家里虽然没有什么了不得的显绩,却也平安和顺地过去了,我心里高兴,要给你们每个人都发发奖赏。朱嬷嬷,将我八宝橱内第三格上的箱子取出来。”

一听到要发赏,二夫人黄氏的目光立刻闪闪亮亮的,她忙不迭地问道,“母亲,我有吗?我有吗?”

太夫人见四个儿媳妇,有一个还是庶出的,人家都端庄安静地坐等着,只有老二媳妇那么沉不住气,心里难免有些失望。

不过,傻人有傻福,老二媳妇虽然不上台面,可老二偏生就喜欢这调调的。

看在他们夫妻琴瑟和谐的份上,老二媳妇又是自己的娘家侄女,她也只能暗地里叹口气,但脸上却丝毫都不显地说,“人人有份。你说,你有没有?”

她抬了抬手,“这些东西都是我昨晚分好了的,朱嬷嬷给一个个地分下去吧。不过……”

太夫人忽然言辞肃穆起来,“我是按着你们的喜好和需要,认真地分的礼物,你们可不许暗地里说我偏心眼,说我给了哪个贵重的,又给了哪个便宜货。”

她面容严正,语气刚果,“我丑话说在前头,若是我听到谁私底下说这些,那么以后,就再别妄想从我手里得什么东西!”

盒子里大多是一些字画首饰,价值当然有大有小。

话又说回来了,就算是要给工匠做的,一模一样的东西,宝石的份量,金粉的用量,也难免有多有少,有大有小,怎么可能完全毫厘不差呢?

太夫人给孩子们些赏赐,原本是图个喜庆,图个开心。

可若是有人借此闹事,可就犯了她的大忌讳了,她是怎样都不允的!

二夫人黄氏刚想说些什么,朱嬷嬷便将她那份放在了她桌几前,她打开匣子,明晃晃的一根六翅金钗,拿起来沉甸甸的,份量不轻。

再看那凤眼上的宝石,又大又透,那可是好东西啊!

黄氏美滋滋地抚着金钗爱不释手,连声谢过了太夫人,哪里还敢有半句反驳?

确实是人人有份。

四位儿媳妇的都是首饰,按着这几位不同的性子选取了不同质地不同式样的东西。

三个儿子的都是些书籍字画,许多都是市面上没有的孤本。

孙子们的多是些镶嵌了宝石的短兵,虽是些装饰品,但却十分稀罕。

而膝下唯二的孙女穆念蓉和穆嫣拿到的,却是一张纸太夫人置在南郊的两座庄子的房契。

穆念蓉与穆嫣对视一眼,连忙对祖母说,“这个赏实在太重了,祖母,孙女们不敢接。”

黄太夫人却笑意盈盈地说道,“这有什么不敢接的?我的这点东西,将来不都是你们的吗?拿着吧,也不是什么稀罕物件,你们三个姐姐出嫁时我也都给置办了的,只不过提前给了你们罢了。”

国公夫人怕孩子们拘谨,也附和着说,“祖母的心意,怎么能拒绝?孩子们,拿着吧!”

第80章 女医

众人都心情愉悦,唯独唐氏不易察觉地皱了皱眉。

等过了子时,黄太夫人容色倦怠地让子孙们都散了,唐氏才压低声音对穆嫣说,“我瞧你祖母的身子似乎有些不大舒坦,你懂医,找个机会替她把一把脉吧!切记不要声张。”

穆嫣听了,离开时便故意落在人后,刚出了慈心堂的门,就“哎呀”一声。

唐氏问道,“怎么了?”

“母亲,我的帕子遗忘在祖母那了。”

“那你回去取吧,我在这儿等你。”

“哎。”

穆嫣回转过去,还未到门口,猛然听到屋子里太夫人一阵猛烈的咳嗽,紧接着便是朱嬷嬷的惊呼。

“太夫人,怎么……怎么又吐血了?”

她神色一凛,连忙推门而入,只见榻前黄太夫人脸色苍白地倚在床头,身前的衣襟上落下了斑驳的血迹。

“祖母!”

黄太夫人叹口气,“你这丫头怎么又来了?”

穆嫣不敢隐瞒,便将唐氏吩咐她的话说了一遍,“母亲细心,察觉到祖母似是身体抱恙,实在是不放心,让孙女儿回来给你把把脉。”

她不敢耽搁,连忙拿起太夫人的手腕。

太夫人苦笑着摇了摇头,“我这是陈年的宿疾,好些年没犯了,太医说,这叫咯血。你也别慌,已经请了陈太医过来看过,开了汤药。”

她又咳了几声,帕子上又是鲜红的一滩,“年轻时跟着你祖父出门打仗,有一年遇到个彪悍的匪首,胸口这里被扎了一刀。勉强捡回了一条命,伤也好了,一到寒天却总是咳血。”

穆嫣听这脉象,也是咯血之症,与太夫人所说吻合。

这病,最要紧的是要止血,然后再慢慢养。

她看了眼倦容满面的太夫人,想了想道,“这位陈太医用药似乎有些保守,祖母,您换一个,请周太医过府来看看吧。”

看这样子,祖母的咯血已经有些日子了,因是旧疾,她有些掉以轻心。

再加上,前阵子三姐姐出阁,她老人家也不好扰了大房嫁女的兴致,平白让三姐姐跟着担心。

所以,一直便没有声张。

可这陈太医的药用下去,病情却一直都不见好,可见他是个用方保守的人。像这种病症,拖着没法止血,时间长了,就不大好了。

该用猛药的时候就该下猛药,这一点,周太医要强得多。

黄太夫人有些惊讶,“你认得周太医?”

穆嫣忙笑笑,“太医院的医正,哪里能随便见到?我只是听说过这位周太医的大名,说他用法大胆,总有奇效。”

她顿了顿,“等止血之后,孙女儿再给您准备几个药膳方子调养,祖母的病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黄太夫人目光不由湿了,她握住穆嫣的手轻轻地揉,“你母亲的心最细了,我这稍微有些不舒服就被她看出来了,我以为我装得很好呢。”

她摆了摆手,“天也不早了,你母亲还在门口等你吧?赶紧陪着她回去,更深露重,莫要着了凉。”

穆嫣也知道这事情急不得,点了点头,“那孙女儿明日再来看您。”

等回到了晴好院,穆嫣迫不及待地问道,“母亲,您是哪里发现祖母不妥的?”

唐氏低声轻叹,“这世上唯有两件事是遮掩不住的。”

她话还未说完,穆嫣不由掩着嘴笑道,“爱情和咳嗽?”

唐氏瞥了她一眼,“小姑娘家家的,什么爱不爱的?是贫困和咳嗽。”

她接着说,“你祖母好几次都有要咳嗽的动作,可她忍了下来,期间还离席了两次。我看到她时不时捂着胸口,就猜,她时不时旧疾又犯了。还有……”

唐氏看着桌上太夫人赏赐的首饰,“今日太夫人赏给众人的东西,虽称不上价值连城,却也价格不菲。太夫人虽然家底丰厚,但家里这么多人,也禁不住这么一大圈地赏下来。”

她顿了顿,“尤其是你和四姐儿的那两个庄子,那可是南郊最好的良田。”

黄太夫人这是害怕自己时日无多,着手在安排自己的财产了……

穆嫣心中赞叹,唐氏果然心细如发,如此微小的细节都逃不过她的眼睛。

但同时,她也有些担心,自己并不是穆三老爷的私生女这件事,唐氏是不是真的毫无察觉呢?像那样一个生了七窍玲珑心的女人,或许也有被情绪冲昏头脑的时刻,可一旦清醒过来,还有什么是能够遮掩得了的?

她这样想着,心里便有些百味陈杂。

既不希望唐氏察觉到什么,可是又希望唐氏能够发现什么……

大年初一,原本是不该请大夫上门的。

但太夫人年轻时是行军打仗的人,她百无禁忌,不在乎这些繁文缛节,还是一大早就请了周太医过府。

这位周太医果然行事风格与陈太医不同,一语道破了太夫人的病症,也主张用虎狼之药迅速止血。

黄太夫人有了穆嫣的话,心中很是淡定,“就听周太医的吧!”

周太医反倒愣了一下,他怀疑地问道,“太夫人就不再听听别人的意见?我这方子可是辛辣地很哪!万一有个什么差池,是有风险的!”

太夫人摆了摆手,“既然请了周太医,便要相信你的本事,用吧。”

周太医难得遇到这么信任他的老太太,欢天喜地地开了方子。

临走的时候,太夫人忽然问道,“周太医,有个事情老身想要打听一下。”

“太夫人请说。”

“本朝有没有说不准女子考医证?”

周太医思忖片刻,“虽然没有过,但确实倒是没有不准的条文。”

他好奇问道,“太夫人您是……”

黄太夫人笑着说,“无事,今日找你看这旧疾,让老身想到了,从前老身可也是马上的女将军,我就估摸着,女人既然能行军打仗能当将军,那是不是也能去考个太医什么的。”

她摆了摆手,“周太医,你可别放在心上,我只是随口一说罢了。”

周太医却正色道,“其实,您说的这事儿,六年前倒有另外一位也曾对在下提起过。若不是……以这位在陛下面前的恩宠,恐怕我朝还真能出几位女太医。”

他长长叹了口气,“唉,往事俱往矣,不提了,不提了。”

第81章 承恩

周太医的方子虽然性烈,但确实有效,不过两幅汤剂,黄太夫人的血便止住了。

太夫人的病情有了好转,唐氏这才敢在大年初二欢欢喜喜地带着重琪和穆嫣一块儿回娘家长宁侯府。

长宁侯夫人看着愈发健康的小外孙高兴不已,这么多年了,孩子一直都病恹恹的,这还是头一回到外家做客。

唐少谚记得那日与穆嫣的约定,趁着大家高兴,便提出要带妹妹们出去玩耍。

唐氏有些犹豫,“这大过年的,都在家里耍,街上都没几家铺面是开着的。你们要去哪儿玩?”

长宁侯夫人笑着说,“我的儿啊,你这两年除了我这,就没出过门,不知道外头好玩的地方可多了吧?”

她掰着手指数着,“今日是初二,秋水苑只初一不开放。它那的梅花开得好,踏雪寻梅的人多得不胜枚举,莫说小年轻,许多老太太都爱去凑热闹呢。”

“东安王在东郊造了一个园子,里面每间屋子都通了地龙,后院里还有好几处泉眼,王爷和世子时常约了三五好友去饮宴赏玩。”

“啊,对了,还有北街的灯会,从年三十就开始亮上了,一直要到正月十五呢!”

长宁侯夫人一边拉着穆嫣的手,一边问唐氏,“还有几天就要除服了吧?”

唐氏回答,“正月初八。”

日子过得可真快啊,一打眼,她的夫君就已经过世二十七个月了。

而在这二十七个月里,她的心境也不知道变化了多少。

长宁侯夫人安慰了女儿几句,又说,“孩子从平城过来后,还没好好逛过街吧,也好,今日就随着她两个妹妹出去好好玩玩,反正有少谚在呢,你怕什么?”

唐少谚是出了名稳妥可靠的孩子,有他照顾着妹妹们,长宁侯夫人是半点都不担心的。

唐氏对这侄子也是爱重信任地很,想了想,便还是答应了,“好,那就去吧。”

他怀中的重琪也想要去,“外祖母,母亲,我也想跟着姐姐去玩,可以吗?”

孩子一脸期待地望着家里的大人,眼神里写满着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和憧憬。

穆嫣轻轻地蹲下身子,笑着摸了摸重琪的脑袋,“姐姐答应重琪,等天气暖和一些,我们重琪再长大一些,一定带你出门玩儿。”

重琪最听姐姐的话了,虽然很想出门,但却还是乖巧地点了点头,“嗯,那好吧。不过,姐姐回来的时候,可不能空着手,记得给重琪带好玩的!”

穆嫣伸出了小手指,勾住了重琪的,“当然。拉勾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得到了大人的允许,唐少谚便带着三个妹妹出了门。

长宁侯夫人望着几个孩子欢快离去的背影,眼中满是赞叹,“这小皮猴可真听姐姐的话,好孩子,都是好孩子!”

唐氏低声对着自己的母亲,吐露心里的话,“人心都是肉长的,那孩子这么好,我又岂能……”

长宁侯夫人点点头,“我的儿啊,娘晓得你心里的苦。起先时,娘也怕你想不开,没想到你自己却想明白了。不过,这也是你和那丫头的缘分,你们有这缘分,才能两好并一好,真成一对母女。”

唐氏听着这话,心念忽然一动。

她问道,“母亲,您是不是好些日子没回承恩侯府了?”

长宁侯夫人摇头,“倒也不是,前些日子,我娘家一位伯祖母病了,我跟你大嫂去了一次。怎么,突然问起了这个?”

唐氏忙说,“也没什么,我只是听大嫂说,您原本想要从陈家替少谚物色一个孙媳妇,是有这回事吗?”

长宁侯夫人点头,“少谚不是长子,娶回来的妻子将来不需要当侯府的家,只要姑娘品性好,为人良善,少谚又看得中意,就成了。”

她顿了顿,“所以,你父亲的意思是,不要从皇城中那些门第显赫又招摇的人家寻。这么看来,也只有陈家的姑娘合适一些。”

承恩侯府虽然因为陈皇后而承宠至今,有陛下的维护,但他们十分低调,除了二老爷还在朝中当差,其他几位老爷闲赋家中,少爷们走的也是读书科举的路子。

换言之,陈家门第是高,但手中却无甚权势。

唐氏连忙问道,“那可有看中的姑娘?”

长宁侯夫人取笑女儿,“怎么?替你家姑娘可惜了?”

当初女儿有意要将穆嫣嫁给少谚,她是没有意见的。

穆嫣这丫头懂医术,心底也良善,长得天香国色不说,还十分机智聪慧。

虽然出身安国公府,可她父亲没了,只有一个幼弟,自己还是外室所出的女儿,恰好符合了长宁侯府对唐少谚婚事的要求。

所以,她是乐见其成的。

没成想,女儿提出来的想法,后来又是女儿回来说不作数了。

好在没有明面上提起,不过算是一段小插曲,算不得什么。如今女儿忽然关心起少谚的亲事,她少不得要好好取笑一番的!

唐氏低声叹道,“我倒也不是觉得可惜,少谚和我家嫣儿彼此都没有那个意思,如今瞧来,他们做一对好兄妹倒反而自在也没什么不好。”

她嗔笑着冲着长宁侯夫人撒了回娇,“哎呀,母亲,我就不能纯粹是关心一下我侄儿?”

长宁侯夫人笑着说,“好啦好啦,不和你开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