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公主说的这些,都是家国大事,我不怎么懂。”李桐直视着福安长公主,“我只说说我们家,我家大约是祖坟风水不好,从我曾外婆起,到我阿娘,一连三代,都是少年寡居,还都是只有一个独养女儿,可我曾外婆,外婆,我阿娘,都能顺着自己心意,不再改嫁,金娇玉贵的养大女儿,再十里红妆的送女儿嫁人,是因为从我曾外婆起,就是嫁妆极其丰厚,又有本事善经营,我外婆说过,有银子就有底气。”

福安长公主脸色微凛。

“长公主也得有底气,才能顺心顺意的过日子,只是,我不知道象长公主这样的身份,怎么样才算是有底气。”

“我知道了。”好半天,福安长公主面色渐渐缓回来,看着李桐,目光闪闪,脸上渐渐露出丝丝笑容,“你这妮子,心里明镜儿一样,偏跟我说什么你不懂这样的话。算了,我不跟你计较,你跟我说的这些话,句句大逆不道。”

福安长公主悠悠叹了口气,“能以大逆不道之话劝我,也只有你了,行了,你回去吧,后天早点过来,跟我一起进宫,别穿的太素净,用不着。”

“好。”李桐笑应了,站起来,退几步出去了。

福安长公主端坐在炕上,自己动手,慢慢沏了杯茶,慢慢喝了,举着杯子又出了半天神,放下杯子,叫进绿云,淡淡吩咐道:“你亲自走一趟,去跟吕相说:户部尚书楚怀贤最佳。”

“是。”绿云脸上一丝愕然闪过,随即又压回愕然,低头应了,低着头出了厢房,慢慢走到院门口,再抬起头,已经神色如常。

……

宁远散了朝,在侍卫房说了一会儿闲话,出宣德门上了马,吩咐大英去寻周六。

周六是个闲人,听说宁远寻他,来的飞快,宁远已经在凌云楼摆了一桌子,见周六进来,忙示意他,“你这点儿踩的可真准,刚刚上齐了,早饭吃了没?陪我再吃两口,一大早起来,就喝了两口燕窝粥。”

第四百八三章 河东和河西

“我早饭也没吃呢,昨天酒多了,早上没起来,正好。”周六看了一圈,叫过茶酒博士,又要了几样。

两人吃了早饭,撤了饭菜上了茶,宁远舒舒服服的喝了几口茶,看着周六恭喜道:“还没恭喜你,现在也是世子了。”

“咱们兄弟还用恭喜?昨天已经收了你那些礼。不瞒远哥说,做了这世子,还真让人扬眉吐气!就一样,这世子要是再加上罔替这两个字,那就更好了。”

周六不客气的哈哈笑道。宁远斜着他,“那还不容易,等太子爷登上大位,封赏群臣,就冲你跟太子爷这份交情,加个罔替那还不是一句话的事?”

“我也是这么想的!”周六拍着桌子笑声愉快,他跟他远哥总是英雄所见略同。

“对了,有件事,我得问问你。”宁远转了半天心思了,想来想去,对上周六这种,就是直截了当最好使。

“什么事?远哥你只管问,小六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咱们兄弟,没有不能说的!”周六拍着胸脯。

“昨天皇上问我什么刺客不刺客、打劫不打劫的。还说是你说的,我说过遇到刺客这样的话?我怎么不记得了?”宁远一幅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的样子。

“皇上问你了?”周六一只手揉着额角,底气不足浑身气虚,“远哥,这事……那个啥,它吧,是这么回事,我是记得你说过一回,遇到了好几百个刺客,远哥这身手,一刀一个,一刀一个的,可我记不得什么时候、在哪儿听远哥说的了,我那个小厮,说是那一回咱们仨,你、我,还有墨小七,在软香楼喝醉了,你说的这话。”

“我说过?我怎么不记得?我这人酒量这么好,什么时候喝醉过?”宁远一脸的这怎么可能。

“远哥你是醉了,我也醉了,小七也醉了,你说过这话,那句一刀一个,我记得清楚,别的就……也不知道记没记住,我阿爹听小厮说了,说这是大事,得跟皇上禀一声,我爹发了话,我想着禀了皇上对远哥你也没坏处,就跟皇上说了。”

周六努力解释,宁远长长噢了一声,“我就说,皇上怎么知道这事,其实就是几个小毛贼,我那马好,一冲就冲过来了,当时……你知道,你远哥就是好个面子。”

“我知道我知道。”周六赶紧点头。

“你跟皇上说的时候,皇上已经知道了吧?”宁远接着问话,周六紧拧着眉头,“让我想想……我还真没看出来,远哥你也知道,皇上心思深沉,谁能从他脸上看出什么事儿?不过我觉得皇上肯定知道了,宁娘娘遇刺这么大事,皇上能不知道?就算别人不说,宁娘娘肯定得说啊!”

“那倒也是。”见从周六这里问不出什么,宁远立刻收手,周六这货,成事不足,败事可有余,不管谁的事,他败起来都有余!

“不提这个了,你们府上,一门两国公,那门上的匾额怎么挂?”宁远说起了真正的闲话。

“太婆说了,在东边另开个大门,算是荆国公府大门,一个府,两个府门,不管哪个门进来都还是一家,等太婆……那啥,府里拦道墙,就是两家了。”周六看起来很满意,等荆国公府大门修好,他再也不从随国公府大门进出了!

宁远和周六扯了半天修府门的话,不动声色的转了向,“……要推举个副相了,这事你听说没有?”

“当然听说了!”周六一脸得意,“我不是跟你说过了,如今我也大了,我阿爹跟太子爷商量大事,都带上我,阿爹说了,我得好好历练几年,这么大事,我怎么可能不知道?”

“这是大事?也是,是不小,太子爷肯定要推你阿爹入阁了吧?除了你阿爹,没谁更合适了,你这个荆国公世子,转眼就是相府公子了,恭喜恭喜。”宁远抱拳恭喜。

“我也是这么想的,可是……”周六有几分忿忿,“这话不能说,不是不能跟远哥你说,是跟谁都不能说,臣不密丧其身,我得学着守口如瓶,不说了,总之,我阿爹这回入不了阁。”

“啊?”宁远一脸的这怎么可能,“那这副相不推了?还是太子不管这事了?随他们推谁?就算随他们推谁,那还是非你爹莫属,你爹入不了阁,那还有谁能入阁?”

“就是这话!”周六猛一拍桌子,宁远这话算是说到他心眼里去了,这满朝上下,哪还有比他爹更有本事更有资历更深得皇上和太子恩宠的?“反正明天就推举了,都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跟你说也没事,不算我不密,阿爹说要推高使司,说他最合适。”

“他合适?”宁远一声惊叫,“笑话儿!他凭什么?不管从哪儿论,他给你爹提鞋都不配!”宁远比周六忿然多了。

“没办法,阿爹说他答应过,唉!”

“我觉得你应该再劝劝你爹。”宁远眼珠不转心思转,“入阁拜相这事,也讲究个先来后到,现在高使司先入阁,过个几年,就算你爹又有机会入阁了,那也得排在高使司后头,你爹跟高使司年纪差不多,这一排,哪还有机会当首相?这首相跟次相,差的可厉害了!”

“可不是!”周六更加忿忿。

“说起来……”宁远捏着下巴,“高使司要是入了阁拜了相,那以后,高子宜那小子岂不就是相府公子了?那咱们再在一起乐呵,论起座次,他可就坐到你前头去了,墨七是首相府公子,接着就是高子宜了,我还好,好歹我姐是皇后,你可就排远了。”

宁远用力拍着周六,哈哈大笑,“那你以后得好好巴结巴结高子宜了,真是十年河东转河西,这爵位可比不上权势,真是!一眨眼,你们家跟高家,这一上一下就掉了个个儿了!”

刚才那些话对周六不痛不痒,宁远现在这番话,听的周六脸都青了,让他巴结一向巴结他的高子宜?还不如拿刀杀了他呢!

第四百八四章 娶媳妇儿

宁远正要再说几句,门外一阵脚步声扑面而来,小厮有些急切的禀报声还没落,墨七就一头扎了进来。

“可算找到你们了,怎么到这儿来了?”

“来吃早饭。”宁远一边仔细打量着墨七,一边随口答了句,“你吃了没?”

“吃了。”墨七挨着宁远坐下,接过茶先喝了几口,“就是没吃,我也没心情吃。”

“出什么事了?”周六精神了,脖子伸长凑过去,“快说说!”

“你太婆要给你定亲了?”宁远看着墨七苦瓜一般的脸,想了想,也只有这件事了。

墨七不停的点头,“定倒没定,不过也快了,唉,屋漏赶上连阴雨!”

“哪家姑娘?”周六急忙问道,“怎么一点风也没有?说定就定了?唉哟!那你岂不是很快就要成亲了?哈哈哈,好事儿!恭喜恭喜!”

“你能比我哪儿去?你娘也快给你看好人家了吧?”墨七一把把几乎贴到他脸上的周六推开。

“哪家姑娘?”宁远也追问道,这个时候,不知道多少人家,眼巴巴看着墨相要和哪家结亲,要是定下的是太子一派……

“没定,就是……看样子差不多了。”墨七哭丧着脸,“是我三姑婆家侄女儿,明家三娘子,前天刚到京城,今天早上我才知道,唉!”

“你三姑婆家侄女儿?是两浙明家?那不错啊,两浙明家是跟江南季家齐名的大家族,人才辈出,听说明家姑娘个个都是才女,你这个三娘子,也是才女?”周六先给宁远解释了句,他的认知中,宁远对北三路以后一无所知,全靠他提点指示。

“才女!”墨七一张脸更苦了,“可不就是个才女!就是那种,抿一口茶,说半句话,然后相视一笑,尽在不言中那种!”

宁远噗一声笑了,“跟谁尽在不言中?跟你?”

“哪能跟我?说半句话我哪懂?我跟她怎么尽在不言中?她都说全了我也不见得懂,何况还没说全,她跟我六妹妹,两个人尽说半句话,你看我一眼,我看你一眼,就一脸的我明白了,明白什么?我简直……”

墨七痛苦不堪,周六不停的点头,一脸的与我心有戚戚焉,“我跟你说,我最讨厌这样的人,上回阿萝也搞这事,抿一口酒,在那感慨,什么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我就翻了脸,跟爷摆这谱,爷不吃这套,阿萝说训就训了,这要是媳妇儿,可不好训,说不定还得挨训,唉,可怜!”

周六用力拍着墨七的肩膀,一脸同情。

“要是明家三娘子象你说的这样,人家能看上你?”宁远直指重点。

“听太婆那意思,这门亲事,她们瞒着我商量了至少半年一年了,这一趟是我小姑的嫂子带着这位三姑娘来的,好象没别的事,就奔着亲事来的,我是不怎么样,可我是相府公子,我翁翁是首相,就冲这个,我不怎么样也怎么样了。”

墨七垂头丧气,周六却听的脸色微变,墨七再不怎么样,可他是相府公子,首相公子!

宁远斜着周六变幻不定的脸,只装没看见,和墨七说话。

“也是,你虽然有一点胡闹,可也算不上大错,成了亲就好了,毕竟是相府公子。才女有什么不好?你看看你这样子。”宁远随口乱说。

“七哥,咱们兄弟不是外人,老实说,我真是想娶一个我喜欢的,合得来的,夫妻两个,得脸对脸过一辈子,对吧?明家三姑娘好是好,太好了,她说话我听不懂,我说话她看不上,这么脸对脸过一辈子,多憋屈?我家又不许纳妾。”

墨七看起来十分难受。

“你不是还有阿萝吗?这京城有的是善解人意的女伎,不纳妾就到外头乐,有什么大不了的。”周六心情不怎么好。

“你真要不喜欢,那就跟你太婆说一声,另外再挑就是了,这事可不能含糊,一含糊就是一辈子。”宁远凝起精神,神情很是认真。

“别的都好说,就这件事上,太婆不会听我的,她就想找个象明三姑娘这样的诗书大家的姑娘,好给我生个会读书的儿子,我爹也这么想,我怎么说?说明三姑娘书读的太多说话我听不懂?太婆能理我?”

墨七抹了把脸,他快要哭出来了。

“那你有相中的人没有?”宁远也有点挠头。

“没有,我玩也就是在红楼玩,我又不是登徒子,我到哪儿相中人去?”墨七横着宁远,他哪有相中人的机会?

“这事……”宁远一根手指按着太阳穴,“小七,有句话,你说的特别对,这夫妻两个,得脸对脸一辈子,无论如何得娶个自己喜欢的,这事,七哥帮你!咱们兄弟,三个臭皮匠,怎么着也得抵上一个诸葛亮!”

“对对对!还有我,六哥也帮你!说什么也得让你娶个称心如意的媳妇儿!”周六急忙凑上拍着胸脯跟在他远哥后头表态。

“是还有你,你也得娶个称心如意的媳妇儿!”宁远一巴掌把周六拍回椅子上坐下,看着墨七,一脸严肃,“七哥没跟你玩笑,你想清楚,要不要咱们兄弟齐心,让你,还有小六,都娶个称心如意的媳妇儿回来。”

“要!”墨七急忙答应,话音刚落,又急忙补充道:“可是,七哥,可不能过了,别害了……”

“放心,这是什么事?不管害了谁那都是伤阴德的事,该怎么做,咱们兄弟三个商量,商量好了再做。”宁远知道墨七的意思,立刻答道,他可没打算得罪墨相,以及墨二爷。

“远哥您先说,咱们怎么办?把明家吓回去?”周六来精神了,一只脚踩在椅子上,就要挽袖子捋胳膊。

宁远一巴掌把他打坐下,“头一条,你和小六都老大不小了,不成亲肯定不行,今年定下亲事,拖一拖,明年后年成亲,就差不多了。”

“嗯,我也是这想的。”墨七点头,周六不停的点头,他其实对成不成亲没什么大感觉,成也行不成也行!

第四百八五章 谈判

“第二条,要娶个称心如意的,首先,你得找到那个称心如意的。”宁远手指点在桌子上,墨七和周六一起看着他那两根手指。

“远哥,你这话说的容易,做起来怎么做?怎么找?咱们娶媳妇,那肯定得娶大家闺秀,名门之女,对吧?到哪儿找?那名门之女又不是阿萝柳漫,站成排儿随咱们挑。”

周六一听就晕了,这话不是白说么!

“你急什么,七哥话还没说完呢,你没办法,又不是七哥没办法!”墨七不等宁远动手,一巴掌拍回周六。

“是不能站成排儿由着咱们挑,可也不是一点儿都见不着,头一样,年年你们府上花会诗会文会的,不少会吧?也就隔个湖,隔一间亭子,也不是看不到对吧?人家写了诗,咱们写了诗……”

“远哥你写过诗?”周六失口问道。

“我没写过怎么啦?就是这么一说!我是说不是没机会!算了算了!对你这样的蠢货,只能把话说的明白的不能再明白,这亲事,头一条,得门当户对,对吧?门不当户不对,你要娶阿萝,你爹能把你打死,门当户对的小娘子,能有几个?不就那点儿?春天里这个会那个节,法会放生一串儿的事,想见哪个不容易?先看对了眼,咱再想办法多看几回,不就行了?你说说你们两个,怎么能笨成这样?我简直跟你们说不明白了!”

宁远指着两人发脾气,他确实说不明白,他的打算,是找李桐商量商量,他觉得给墨七和周六找个合适的媳妇儿这事,李桐必定手到擒来,他实在说不清楚该怎么找那个对眼的人。

“远哥的话我听明白了!”周六赶紧点头,“你也听明白了吧?我觉得远哥这主意太好了!步步周到,远哥,我同意,就这么定了!”

“我也同意。”墨七一头雾水赶紧点头,这会儿没明白不要紧,回去再想想就明白了,七哥说话一向高深。

“那就这么说定了。”宁远松了口气,虽说他自己没明白,不过他俩明白了,那就行了。

“那明家三姑娘怎么办?太婆要是把话说出去了……”墨七忧心忡忡的看着宁远,如今他头顶上顶着个媳妇儿呢,眼看就要掉下来扣到他头上再也脱不去。

“你跟你妹妹,六妹妹,交情怎么样?”宁远眼珠转了几转,问道,墨七连连点头,“我俩最好,比一个娘的兄妹都要,我跟她都是在太婆身边长大的,从小一起睡在暖阁里,六妹妹对我最好!”

“那你去找你六妹妹,跟她直说,就说你不想娶明三娘子,让你六妹妹想办法帮你拖一拖,跟你六妹妹说,什么法子都行,告诉明三娘子,你有个心头爱,阿萝,你说过你无论如何都要把阿萝接进府里……”

“我没说过!”墨七脖子一梗,周六一巴掌打在墨七头上,“笨!就说你说过!”

“总之,让你六妹妹把你往不好了说,明三娘子讨厌什么,就说什么,总之先拖几天,我今天才知道这事,总得给我个起手布局的时间。”

“行!”墨七深吸了口气,“六妹妹比我聪明多了,她肯定能行!远哥,你要是真能帮我娶个称心如意的媳妇儿,你就是我的亲哥。”

“得了!”宁远吓的上身往后仰,有这么个亲弟弟,这是想累死他呢!

……

禁中,吃了午饭,吕相背着手,沿着东西大街溜溜跶跶的散步消食儿。

远远看见季天官,吕相不紧不慢散步过去,招手示意季天官,“吃过了?一起走走!”季天官急忙几步迎上,合着吕相的步子,和他一起背着风慢条斯理的散步。

“……季尚书统理吏部多年,帝国官员,没有比季尚书再熟的了,副相的事,季尚书有什么想法?”东扯西扯了几句,吕相直入正题。

季天官虽然想到了,但吕相说的如此直接,他还是有几分惊讶,呆了一瞬才陪笑道:“推举副相这事,还得皇上,和相爷,还有墨相商量着定。”

“你一向是个爽快人,这是咱们俩个私底下说话,不用顾忌太多,再说,吏部推举,前例也多得很,从前季老丞相入阁,就是吏部的推举。”吕相一向温和可人,说话从来都是让人如沐春风。

“是。”季天官应了一声,心里的戒备并没有因为吕相提到季老丞相而放松多少,想了想才接着道:“若论资历、绩考,六部尚书等处,都不差多少,六部中,下官自忖能力有限,无力担当相公之责,工部、兵部尚书从前朝起,没有直接入阁的例,刑部王尚书刚刚升任尚书两年不到,除非特旨,不宜再升,礼部解尚书年事已高,身体也不算太好,这次又点了主考,说起来,也就是户部楚尚书,和高书江高使司,以及枢密院周副枢密。”

“那你觉得,这三人哪一个更合适?”吕相认真专注的听完,立刻问道。

“下官以为,”季天官看着一直微微带笑的吕相,他说的这三个人,他觉得哪个更合适,这还用问吗?“楚尚书更合适些。”

“嗯。”吕相轻轻呼了口气,“说起来,墨相和我都不擅经济,要是高使司入值中书,就补上了墨相和我的短处,不过,既然季尚书觉得楚尚书更合适,嗯,仔细想想,也确实合适。”

“是。”季天官看着吕相,等他说后面的话,话说到这份上,他心知肚明,他找他,是来谈判的。

“户部统管天下赋税钱粮,乃重中之重,原本有楚尚书定着,诸事无忧,要是楚尚书入阁中书,户部由谁打理,季尚书可想过没有?”吕相扭头看向季天官,季天官迎着他的目光,“下官以为,墨侍郎极为合适。”

“嗯,我也这么觉得。”吕相仿佛松了口气,“那墨侍郎的缺呢?”

“相公觉得……”季天官心里转了转,微微笑道:“员外郎宁山十分合适。”

第四百八六章 一点儿慈悲

“确实!”吕相笑意浓了起来,“宁山勤勤恳恳,又十分能干,季尚书果然极其熟知朝廷官员。”

“相公过奖了。”季天官心里一松,脸上的笑容也轻松起来,一个侍郎换吕相的支持,十分划算,不过,他大约也是没有别的选择。

“今天有人提议五爷封王的事,虽说年纪小了点,可毕竟是嫡子。”吕相声音柔和轻缓,话题却不柔缓,季天官心里一凛,凝神细听,五爷封王这事,可不是小事。

“我给驳回去了,五爷虽说是嫡子,可是已经立了太子,这嫡子不嫡子,再提,岂不是别有用心?季尚书说是不是?”

吕相紧盯着季天官,季天官迎着他的目光,没有丝毫退让,“嫡子就是嫡子,立嫡立长立贤,太子占了贤字,贤明大度,想来不会计较这些。”

“是啊,想来如此,不过,太子和五爷兄弟之间,容不得小人离间,所以,我就驳回去了,五爷年纪还小,又一直体弱多病,到现在,才从三字经开始读书,太子爷象五爷这么大时,诗经都读完了,就算太子当年,也是成了年要成亲了,出了宫开府建衙,才封的王,五爷这会儿就封王,实在是过了。”

吕相声调依旧,话却半分不让,季天官沉默片刻,“吕相公这话极有道理,下官也这么觉得。”

“那就好。”吕相舒了口气,站住,抬手拍了拍季天官,“如今立了太子,朝局初定,总要安稳一年两年,你说是吧?”

“是。”季天官答的很快,吕相满意的拍了拍他,“老丞相有子如此,令人心向往之。”

“吕相公过奖了。”季天官并不愿意听吕相提及父亲,一直以来,他始终就没待见过父亲这位如朋友般的弟子。

……

杨淑妃的升位诏书既然下来了,这庆贺宴就是紧跟而来。

李桐一身艾绿绣竹枝裙袄,外面穿了石青织锦缎素面银狐斗蓬,先到宝箓宫,福安长公主一身深褐色缁衣,手里甩着根尘拂,李桐忍不住揪了揪她那根拂尘,“你拿这个……这是佛家的东西?”

“不要那么拘泥,什么佛什么道?一样小玩意儿而已。”福安长公主根本不理会李桐的质疑,甩来甩去甩着她那根漂亮的出奇的拂尘,和李桐一起,安步当车,往宫里进去。

福安长公主安心要把这场热闹从头看到尾,和李桐一起出来的很早,到了瑶华殿,连宁皇后都还没到,杨淑妃和晋王妃秦氏却已经到了。

杨淑妃缓步迎出来,冲福安长公主微微曲膝,“长公主到的早了,宁娘娘还没到呢,长公主请这边坐,先喝杯茶等一等。”

“不用,你们忙你们的,我们四下逛逛,今天天气好,真是天公作美。”福安长公主细细打量了一遍一身崭新的杨淑妃,目光从晋王妃秦氏身上一掠而过。

李桐上前半步,极其认真的先给杨淑妃曲膝道了贺,又半转个身,同样认真的给晋王妃秦氏见礼。

福安长公主侧头看着她,晋王妃秦氏眼角瞄着侧头看李桐的福安长公主,杨淑妃倒是很认真的将李桐打量了一遍,对于这位陪在长公主身边,嫁进绥宁伯府却又成了弃妇的商家女,她的心里充满了鄙夷,以及些许居高临下的怜悯。

也许是因为福安长公主侧头看着李桐时往下扯动的嘴角,晋王妃秦氏有几分不自在,下意识的想回礼,也就是想了想,就意识到不妥当,挺直后背,微微颌首,算是还了礼。

福安长公主好整以暇的等李桐认认真真见了礼,看够了杨淑妃这对婆媳,这才和李桐一起,闲闲散散的沿着今天宴会的场地,仔仔细细的看了一圈。

盛开的山茶从瑶华殿里一直摆出来,延伸到瑶华殿前几处亭子里,又从亭子里漫延出去,福安长公主沿着往外漫延的茶花,转个弯,再转个弯,一直走到绕过一间暖阁,再绕回来,指着暖阁外宽敞的青石路和李桐笑道:“看看这儿,多好,有茶花指引,一路赏着花过来,这条路上,要是遇到谁,真是顺理成章。”

“皇上会……经过?”李桐立刻就明白了,茶花到这儿就没有了,那就是专门引人到这条路边的,这儿确实很合适,离宁皇后设宴的地方不远不近,既不至于有观望的嫌疑,又能遇上的十分凑巧。

“她这是心怀慈悲,这点子慈悲!哼!”福安长公主甩了把拂尘,冷哼了一声。

李桐心里微微一动,站着左右看了看,才跟在福安长公主身后往回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