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太太看着商大奶奶瞬间就光亮起来的脸,不忍也得说下去,“你别抱什么希望,照桐姐儿一直说的那些事,十有九成九,长公主根本不会理会这些事儿,只是,这关着儿女的事,哪怕只是万一之望,咱们也得尽力不是。”

“是是是。”商大奶奶用帕子按住眼,“我就是这么想,才想着求您,我知道了,您放心,别的地方,能想的办法,我都……象您说的,哪怕是万一之望,也得尽了全力。”

没有不散的筵席,袁夫人送走众人,又谢了来帮忙的几家媳妇,歪在厅里,看着众人收拾东西。

赶紧娶个媳妇回来就好了,有个媳妇儿,这些收尾的事儿,她就不用操心了……正歪着胡思乱想的犯困,吕炎进来,袁夫人看到儿子,立刻精神了,坐直笑道:“忙了一天,还不赶紧去歇着。”

“阿娘不也没歇着,我看着收拾,阿娘去歇下吧,我刚才看阿娘都快睡着了。”吕炎侧身坐到榻沿上笑道。

袁夫人顿时笑的眼睛都眯起来了,她这个儿子,真是好的挑不出一点儿毛病。

“就是眯着眼睛歇一歇,哪里睡着了?你不去歇着,那就坐着陪阿娘说会儿话。”袁夫人心里微微一动,正好,趁这个机会,探一探儿子的话,看看他是不是真看中了李家那个已经嫁过一回人的小娘子,这可是大事。

“……今儿个,我才算看清楚了李家娘子。”说了几句不相干的闲话,袁夫人将话题扯到李桐身上。

“嗯?李家……李大郎的妹妹?”吕炎立刻反应过来,袁夫人嗯了一声,心里一紧,她一说李家,他就知道哪个李家了!

“从前也见过一回两回,没留意,今天仔细看,李家娘子生的真是好看,气度也好,确实十分难得。”袁夫人一边说,一边紧紧盯着儿子的神情,吕炎多聪明的人,立刻感受到母亲的不对劲,迎着袁夫人紧张到令人屏气的目光,瞬间就明白了,不禁失笑出声,“阿娘!你想哪儿去了!”

话音没落,吕炎就紧张的追问道:“阿娘,你没对李家太太和李家娘子有什么……不客气的地方吧?”

“你这话说的……我想哪儿去了是什么意思?”袁夫人心里一松,立刻又紧张起来。

“阿娘!”吕炎连声叹气,挠着头,“算了算了,还是跟你说几句吧,不然……我跟你说的那几句话,是翁翁交待下来的,您别多想了!翁翁交待这句话,是因为翁翁当年受过张太太母亲……张太太父母的大恩,翁翁当年读书赶考,都是张太太父母的资助,阿娘,您真没做什么不妥当的事吧?”

“啊?”袁夫人呆了片刻,一拍额头,儿子这几句话,让她一下子联想到不少事,当年婆婆还年青的时候,偶尔跟公公发脾气,她一时避退不及,听到过几回婆婆的抱怨,说什么:你是不是后悔娶我了?你是不是还想着那个江南女子呢?

那个江南女子,李家可不就是江南来的。

“你太婆当年……”袁夫人瞪着儿子,说到一半,后面不知道该怎么说了,这个江南女子,是张太太,还是张太太的母亲?这事……唉哟哟!

“唉!”吕炎一看母亲的神色,就知道她又不知道想哪儿去了,这事还是说清楚比较好,免得母亲捅出什么篓子来。

“这件事,翁翁就跟我说了,连阿爹都不知道。”吕炎先郑重交待一句,“翁翁当年是受过张太太外婆的大恩,翁翁家里穷得很,这事阿娘知道,翁翁能读书进学,全靠张太太外婆的资助,翁翁中进士那年,听说张太太的父亲横死,张太太的她母亲成了孤儿寡妇,翁翁就想娶回张太太的母亲,算是报了张太太外婆的大恩了,当然没娶成,太婆性子娇惯,虽然知道翁翁只是为了报恩,可……所以这些年,翁翁从来没提过这事,时间隔的越久,这事就越没法提起,只能暗中照顾,就是这样。”

袁夫人眨了下眼,又眨了下眼,好一会儿,唉哟的唉字出口,哟字硬生生咽了回去,这桩八卦的主角是她公公,这事儿可唉哟不得。

“这可是真真正正的大恩,你翁……你也真是的,怎么不早点跟阿娘说?真要照应,还是阿娘这里便当……唉哟这也真是,早说了,也不能让桐姐儿受那么大罪,怪不得你跟李家大郎交往的那么好……这可真是大恩,可怜张太太这一支,从她外婆起都是苦命……”

袁夫人被这桩惊人的八卦冲的一阵又一阵凌乱,吕炎无语的看着母亲,“阿娘,这桩事儿,可不能流传出去,毕竟,这样的大恩,说起来,翁翁……”

“我懂我懂!”袁夫人急忙点头,她当然懂,这事传出去,让有心人说起来,就是知恩不报。想到知恩不报,袁夫人一阵心虚,今天她可不算真心热情,大家都是明白人……

唉哟这可真是!袁夫人抬手拍着自己的额头,这事得赶紧描补描补,唉哟哟,自己也真是,前天炎哥儿说的时候,怎么就没想起来多问几句呢?

……

李信回到李宅,文二爷对着几碟子时鲜小菜,一个满满都是羊肉的锅子,一壶酒两个杯子,已经在等着他了。

李信净了手,在文二爷对面坐下,文二爷给他斟了杯酒,拿起筷子示意他,“先吃点,今天这文会时候可不短,饿坏了吧?”

“是饿了。”李信拿起已经放好青蒜和香菜的碗,先盛了碗滚热的羊肉汤晾着,再拿起张春饼,卷了绿豆芽、搅瓜丝、木耳丝、椒油鸡丝,连吃了两张,再喝了羊肉汤,长长舒了口气,吃饱了真舒服。

“说说,今天文会上,都有什么有趣的事儿。”文二爷看他吃饱了,举起酒杯示意了下,笑着问道。

第五百四一章 春风与煎熬

“有不少。”李信抿了口酒,“周六少爷曾经和季大郎打过一个赌。”

文二爷一愣,“什么赌?”

“我当时也忘了,季大郎说他也忘了,季大郎这个人你知道,修身严谨,他说忘了就是真忘了。”

李信说到这里,文二爷噢了一声,他想起来什么赌了。

“周六少爷找季大郎先陪了礼,又说起这个赌,季大郎很意外,因为这个,跟我很感慨了几句,说从前对周六少爷看的太低了,这人至少有信。”李信笑起来,“小吕也很感慨,也说自己从前走了眼,他还以为那个赌,就算季大郎去找,周六也得打滚撒泼的赖个干净。”

“只怕不是周六少爷自己的意思吧。”文二爷慢吞吞说了句,李信点了点头,“后头还有事……”

李信将高子宜不依不饶,宁远发话,以及宁远一箭射中海棠树,弄箫吹笛,以及他那些话,几乎一字不漏的说了一遍。

“真是好手段。”文二爷听完,回味了片刻,拍手赞叹。

“嗯,知道他借了势使了手段,可从头到尾,却不招人厌恶,倒让人十分敬佩,我觉得这一条最难得。”李信想着宁远那随手一箭,那些话,以及漫不经心弄箫吹笛的样子,总不是因为他生的太好看了吧。

“他这手段里是实情,有真意。”文二爷随口说了句,两只手扣在一起,拇指相对敲的飞快,“晋王今天从宣德楼进宫,却是从东华门出来的,只怕是去了宝箓宫。”

文二爷好象要岔开话题,李信眉头皱起。

“晋王最近很有章法。”停了片刻,文二爷又突兀的说了句。“你怎么看?”文二爷看着李信问道。

“我刚考出庶吉士,一时半会,只怕轮不着给五爷讲书。”李信迟疑了片刻道。

文二爷嗯了一声,他明白他的意思,他还没见过五爷,或者说还没有机会了解五爷,文二爷沉吟片刻,上身微微前倾,“倒有个办法,吕府的文会,五爷倒是可以过去见识见识。”

李信一愣,随即拧起眉头,“五爷要是去了吕府,是不是太招摇了?毕竟,宁皇后和五爷刚回京城,皇上……”

皇上对宁皇后和五爷,到底是个什么态度,现在还说不上来,别人还好,万一惹怒了皇上……

“晋王越来越有章法气度,楚相入阁,在朝臣眼里,是季天官一力促成,如今朝中一片太平,晋王和季天官一向低调谦和,现在比从前更加低调谦和,以太子的眼力,他是看不到现在这样状态的危机,稍稍有点眼力的高使司,现在又生了心结,只怕眼睛全盯在荆国公和随国公身上。”

文二爷说的很慢,“太子看不到,高使司和荆国公、随国公纷争一起,一时半会就顾不上,五爷要是继续隐忍,那晋王在季天官的教导辅助下,很快就能水滴石穿,在朝廷中越来越有人望,他毕竟是成年皇子。”

李信越听,神情越冷峻。

“晋王这个人,只要没什么事,做个太平王爷,太平天子,还是很象样子的,我觉得,宁七爷是看到了这个危机,才突然改弦异张,让五爷到吕府露露面,他大约十分愿意。”

文二爷眼睛微眯,他对宁远真是相当的欣赏,很有知音的感觉。

“万一太子盯上五爷……”后面的话,李信没说出来,万一太子和五爷以及宁远对上,两败俱伤,那可就是真正便宜了晋王爷了。

“你别忘了,还有位爷呢。”文二爷一脸的笑,“虽说高墙圈禁,可高墙圈禁后出来做了一代圣主的都有,墙里那位,可从来不知道自知之明是什么东西。宁七爷这个人,在搅混水这上头,算得上天才。”

李信听的笑了,还真是,要论惹事生非把好好的局面搅个稀烂,再把稀烂的局扭回来,宁远确实是算得上圣手一个。

……

大相国寺最后最深处那间偏僻破烂的小院台阶上,姜焕璋面朝里对着院门坐着,姜焕璋脸色青灰,因为疲惫太过,眼睛深陷,嘴唇上爆起一层皮,看起来象是正在历劫的苦行僧。

知客僧无智袖着手,苦恼无比的看着姜焕璋的背影,从进了这个月,他就等在这里了,非说这院里的高僧闭关多年,要出关了,说他和高僧有缘,一定要见一面,这个破院子空关多年,哪有什么高僧?

他从前瞧着他就不怎么对劲,现在看起来,这是要疯了吧?

无智看了好一会儿,叹了口气,硬着头皮上前,第不知道多少次劝道:“姜长史,您看您这脸色,回去吧,再这么熬下去,您哪能受得了?这个院子是空的,姜长史又不是没进去看过,回去吧。”

姜焕璋恍若不闻,无智长叹了口气,蹲在姜焕璋旁边,接着劝:“姜长史,我虽然不知道你到底生了什么心结,可总在这儿坐着,真是一点儿用也没有,回去吧,您看看这个天,夜里肯定要下雨,您看看您,熬成这样,再淋一场雨,肯定就得病倒了,这院子真是空的,空了十几年了,从前确实听说有位高僧住过一阵子,不过那位高僧早就作了古了,这院子里真没有人,姜长史,回去吧,不管出了什么事,都不能这样跟自己过不去。”

“你不用劝我。”姜焕璋声音暗哑,“这间院子的事,你现在还不知道,可我知道,无论如何,我都要见一面,我一定要见他一面!”

姜焕璋语气极为坚定,无智摸着光光的头,苦恼极了,这位是真疯了!

无智站起来,低头看着姜焕璋,连叹了几口气,转身往方丈室过去。

在方丈室门口招呼了声进去,盘膝坐在蒲团上的青空大和尚睁开眼,目光清亮温和的看着无智,“各人有各人要经受的魔障,别难过。”

“嗯。”无智应了一声,深吸了口气,心里顿时轻松多了。

“给他送点热汤饭,再提只炉子过去,煮一壶茶给他,夜里有雨,你找几位师兄,给他搭个挡雨的芦棚。”青空大和尚温声吩咐。

第五百四二章 暴雨

“是。”无智恭敬答应,刚要退出,突然问道:“师父,那个院子里,真有人闭关吗?”

青空看着他,露出丝笑容,“快去吧,天色不早了,把芦棚搭好,别让他淋了雨。”无智呆了呆,有些答应一声,退出方丈室,走出十几步,呆站了片刻,才往厨房去取热汤热饭。

宁远和墨七、周六等人,从吕府出来,找个地方又吃喝玩乐了一通,眼看日头西斜,才各自回去。

宁远先到京府衙门,再从东华门进去,四下兜了一圈,这才往定北侯府回去。

刚进了定北侯府,六月迎上来,一边跟在宁远后面往宁远住的小院过去,一边禀报今天的大事小情,“……晋王爷今天去了趟宝箓宫,巳初进去,巳初一刻出来,经过延庆宫,叫了当值的内侍,问了五爷的饮食起居可好,十分关切。”

宁远哼了一声,脸色微冷。

“……姜焕璋今天还在大相国寺,说是夜里有雨,青空大和尚吩咐给他搭个芦棚挡雨,人熬的已经不成样子了。”

宁远的脚步一下子顿住了,沉默了片刻,“那间小院到底有没有什么古怪?还是没听到什么信儿?”

“没有什么有用的东西。”六月愧疚中带着隐隐的不安,“小的今天在大相国寺后巷几间茶坊里听了一两个时辰的闲话,又守着大相国寺后门,看到往寺里送东西的,就想办法攀谈几句,都没听说过那间小院,有几个知道的,也是说那间小院一直空关着,大相国寺里象这样空关着的院子足有七八处,那间小院偏在一角,空关也是常理之事。”

见宁远凝神细听,不管有用没用,六月统统细细禀报。

“只有个送香花的婆子,头一句就说她七十了,说是往那间小院送过几回香花,问她当时小院住的谁,什么时候送的,送的什么花,她糊里糊涂又说不上来了,只翻来覆去不停的说她的花怎么好,怎么新鲜,怎么洁净。”

“去找这个婆子,想办法问清楚,到底什么时候送的花,当时院子里住的是谁,送的什么花,为什么送花,总之越详细越好。”宁远吩咐,六月垂手答应,退后几步出去了。

宁远回到自己屋里,换了衣服,到后院练了几趟拳,做了晚课,回来沐浴洗漱,挑挑拣拣了半天,挑了件象牙白素绸长衫穿了,刚踏出门,想起六月说的夜里有雨,回身又吩咐大英取了几件斗蓬,挑了件墨灰织锦缎薄斗蓬穿上,吩咐大英备车,从角门上车,直奔李宅而去。

大英扭开后角门,宁远闪身进去,左右看了看,大步留星,直奔李桐的院子。

路上不时看到提着灯笼的婆子,或是成双成对的小丫头们,宁远警惕的看着前后左右,躲躲闪闪曲折往前,一边走一边思念城外的紫藤山庄,那个庄子多好,足够大,这宅子也太小了,磕头碰脑全是人!

离李桐院子后角门不远,宁远轻轻舒了口气,左右看了看,正要一个箭步上前冲进角门,一棵开的正盛,在已经紧起来的风中哗哗拍着树叶的高大山茶后,文二爷笑眯眯闪身出来。

宁远没提防,吓的一个趔趄,看清楚是文二爷,瞪着他,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才最合适。

“我刚到,七爷就到了,这个时辰掐的还算准。”文二爷笑眯眯一脸说不清的味儿。

“正好路过……”宁远的话说到一半就咽回去了,算了,不解释了,“你等我,有事儿?”

“当然。”文二爷左右看了看,招手示意宁远,宁远上前两步,也隐在那棵旺盛无比的茶花阴影里,挤在文二爷身边。

“也没什么大事,听说今天吕府的文会很热闹,七爷没带五爷过去凑个热闹?”此时此地不宜客套,文二爷直奔正题。

“嗯?”宁远皱起了眉。

“好在这文会不只吕府这一场,季老丞相号称天下文人领袖,过几天他家的文会,指定比吕府的更好,七爷该带五爷过去凑个热闹,涨涨见识。”文二爷接着道。

宁远盯着文二爷,片刻,慢吞吞嗯了一声,“我知道了。”

“知道就好,知道就好!”文二爷低低的干笑两声,“那我就不打扰七爷了,这样的天儿,眼看就要下暴雨,七爷还……呵呵。”文二爷这两声笑更加干巴,“我家大娘子不是寻常人,七爷慧眼识人,难得,难得!”

宁远斜着他看了一会儿,转身就走,没理他。

半空中一声炸雷,雨点落下时,宁远已经站在李桐正房廊下,仰头看着一落就倾盆一般的暴雨,长长舒了口气,今天运气真好。

雷声刚过,窗户上就响起几声轻轻的敲击声,绿梅正背对着窗户剪灯花,吓的一个机灵,水莲急忙竖指唇上示意她淡定,自己急步过来,经过绿梅,低低嘀咕了句,“指定又是那个!”

绿梅会意,顺手拿起灯,跟在水莲身后,水莲推开窗户,绿梅把灯举高。

“你们大娘子呢?这天早着呢。”窗户一拉开,宁远就探头进来,伸长脖子左右看。

“姑娘在书房对帐。”水莲答了句,“烦您先等一等,我去跟姑娘禀一声。”

“快去快去。”宁远缩回头,挥手说了句,抬脚就往西厢书房过去,李桐这间院子,那间书房,他已经熟的不能再熟。

水莲从屋里穿进书房,话没说完,门上就响起了两声极轻的笃笃敲击声。

李桐手指飞快的拨着盘算珠,‘嗯’了一声,水莲会意,上前开了门,立刻示意宁远,“先进来坐着,等姑娘对完了帐。”

宁远立刻掂起脚尖,脸上的神情看起来比水莲还小心几分,进来坐到常坐的位子,坐下去,转了几下,怎么看李桐都得拧着脖子,掂着脚尖站起来,搬起椅子,挪到正对着李桐的方向,重又坐下,往后靠进椅子里,换了几个姿势,翘起腿,侧头看着将算盘打的噼里啪啦、简直比外面暴雨还急的李桐。

第五百四三章 有大事

算盘声偶尔停一下,李桐写一行字,算盘声接着响起,直算了两刻来钟,李桐才推开算盘,提笔写了几行字,合上帐本示意水莲,“拿给阿娘吧。”

李桐还没怎么样,宁远长长舒了口气,“可把我累坏了。帐都对上了?”

“送到我这里的,明面都能对起来,你做什么累坏了?”李桐站起来,自己去沏茶,以活动活动肩颈四肢。

“给我也沏一杯,看你对帐看的,你这么噼里啪啦,我看的累坏了。”宁远伸出一只手,举在空中象抽风一般抓着,圆瞪着两只眼,摆出一脸紧张相。

李桐斜了他一眼,正要往另一个杯子里放茶粉的手缩回来,沏了自己的茶,示意绿梅,“给七爷沏杯茶。”

绿梅看着宁远那只抽风一样的手,忍着笑,上前给他沏茶。虽然不怎么确定,可她总觉得,这位宁七爷一来,大娘子就明显比平时活泼许多。自从在姜家摔伤了头之后,大娘子就和从前大不一样,消沉的简直象个七老八十的老太太。

“我很佩服你。”宁远收手接过茶,看着李桐一脸夸张的赞叹,李桐皱眉看着他,这句话后面,只怕又没什么好话。

“我就这么看着你,你还能旁若无人只管算帐,真厉害,换了我肯定不行,你要是就这么在旁边看着我练功夫的话,我肯定练的乱七八糟,连气息都调不匀。”

宁远微微屏气,紧盯着李桐,看她的反应,李桐压根没理他,坐到宁远对面一张锦垫松软的扶手椅上,一边抿茶,一边看着宁远问道:“又有什么事?”

“来看看你。”宁远眼里几丝失望一闪而逝,“没事就不能来了?”

“要是没事,我就不陪你说闲话了,过几天我们家要办文会花会,这是头一回,好多事儿呢。”李桐将杯子放到几上,就要站起来送客。

“有事有事!”宁远急忙喊道:“你看你,我就是随口说一句,你别当真,没事我哪能上门打扰你?肯定是有事,有大事!”

李桐坐回去,无语的看着宁远,绿梅瞄了眼宁远,又看看李桐,悄声退后,到隔壁守着听传唤去了。

“有什么事,说吧。”看着绿梅退了出去,李桐问道。

“明家那位小娘子,你今天见到了?”宁远往上坐了坐,耸了几下肩膀,端直坐好,一脸严肃问道。

“嗯,机敏通透,清雅豁达,学问很好。”李桐听问到明三娘子,一颗心顿时有几分沉落,墨七确实配不上她,她和墨七,最好也不过举案齐眉,相对无言。

“跟墨七合不合适?”宁远紧盯着李桐的神色问道。

“跟墨七,是有些委屈了。”沉默片刻,李桐轻轻叹了口气道。

“那你看到跟墨七合适的小娘子没有?”听到李桐说有些委屈,宁远愉快的打了个响指,接着问道。

李桐仔细想了想,“今天到吕府的小娘子……解二娘子肯定看不上墨七,赵九娘子大约也看不上,楚三娘子更不用说了,周八娘子心思太单纯,又是荆国公府小娘子,解三娘子话太少,太能忍,凡事都闷在心里,事情关已不关已,都不敢开口出头,真要和墨七在一起,墨七必定无法无天,还不知道过成什么样儿,汤五娘子……汤家这样的门第,和墨相府上差的太远了,汤五娘子又是初到京城,今天来的小娘子,就这些。”

李桐一个个说了一遍,宁远满脸赞叹的看着她,“就这一会儿功夫,你就把每个人的脾气禀性看的这样清楚?你这眼力太厉害了!”

宁远冲李桐竖着拇指,“那你觉得解家那位三娘子,和周家小六怎么样?解三娘子虽然是侄孙女,可这个侄孙女是跟亲孙女一起养在身边长大的,也就和亲孙女差不多,周泽轩能和解尚书结亲,必定求之得。”

李桐摇头,“我觉得,若论人品,周六少爷可比不上墨七少爷,解三娘子真要是嫁进周家,”李桐顿了顿,“周家可不太平,依解三娘子的性子,什么事都悄无声息的忍下,能忍几年?”

“不知道高书江想拿汤家五娘子和哪家攀亲。”宁远揉着下巴。

李桐想着刚刚阿娘说的那些,沉默片刻,低声道:“汤五娘子的亲事,五娘子的阿娘商大奶奶托到我阿娘那里。”

李桐低低的将商大奶奶那些难处说了,“我阿娘是个心软的,又因为我去年那一场事,就松了口,说和我商量商量,看能不能找到机会。”

“这容易,她们看中了哪家,你求一求长公主,出面保个媒,长公主其实挺爱看热闹的。”宁远轻笑,李桐斜着他,“如今什么样的情形,你又不是不知道,长公主不知道,汤五娘子这事,要不是后头站着高家,怎么都好说,可沾着高家,沾着太子,求到长公主那里,不是给长公主找事么?”

“你别想这多,长公主这样的,怎么看都不象是个怕事的,只怕她巴不得找点事儿呢……行行行,你说的对,我错了,我刚才都是胡说八道。”宁远话说到一半,迎着李桐的怒目,立刻改口认错,“你替长公主着想,就该这样,是我错了,你大人大量,别跟我计较,就当我胡说八道。这样好了,汤家……姓商是吧?商大奶奶看中了哪家,你跟我说,我替她保成这个媒,怎么样?算我陪礼道歉。”

“保媒?就你?你坏事有余,成事可不怎么样。”李桐哼了一声。

“那要不这样,汤家和高家提的亲事,只要商大奶奶不点头,我就让他们说不成,这样行吧?发挥我能坏事的长处。”宁远顺着杆子再次献殷勤,李桐失笑,一边笑一边摇头,这位宁七爷这份疲赖可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那我的呢?你没替我看中哪家小娘子吧?我告诉你,解家那位什么二娘子,我打听过了,心眼太多聪明太过,错了,是知道自己有点小聪明而自负,以为天下在她掌中,满京城的人她都能拿来当棋子,傻到家了,这样的,你别打主意想塞给我,别的,你看中哪家没有?”

宁远目光紧盯着李桐,心提在半空。

第五百四四章 不是莲花啊

“今天来的小娘子,我刚才都说过一遍了,你自己觉得哪家小娘子好?”李桐摊手,他的亲事,哪里轮得着她插手?

“都不好。”宁远摇头,“我读书不多,什么墨家明家这些满门书香味儿的,人家瞧不上我,我也受不了那股子酸味儿,周家就别提了,太傻。你看,我不管门第,不要什么书香清雅,贤惠什么的,也不要紧,只要一条,就是得跟我能说得来,象咱俩这样,你看咱俩多能说得来!夫妻两个,就是得什么话都能说,你说是吧?我就要这一条,别的都无所谓,我这样的人,什么规矩世俗,统统没在我眼里。”

宁远一边说,一边盯着李桐的神情。

李桐斜着他,听他说完,瞬开目光,“那可难了,你这真成了说亲了,得先说得来,你自己想办法吧,我可帮不了你。”

“就你能帮得上我,你别这样,你不帮我谁还能帮我?”宁远看起来十分无奈,李桐懒得再理他,抬手掩下半个呵欠,“还有事吗?要是没事,我今天一天累坏了,明天还要早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