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零章 最笨的法子

墨二爷提着颗心,几步奔到墨七院门口,飞快上了台阶,刚跨进门槛,就听到了墨七有气无力的背书声,墨二爷一口气松下来,腿一软,身子一歪靠到了门框上。

看样子,小七这一回是真要上进了。

宁远连急带怒冲出来,冲出墨七院门没多远,就冷静下来了,不过冷静归冷静,脚步不停,照样急怒交加的往外冲。

高书江要替儿子求娶桐桐,必定是冲着长公主去的,李信是个精明的主儿,张太太也不差,桐桐就更不用说了,这桩亲事求不成。他托谁都没用,就是个笑话儿,急什么急?

一家有女百家求,不管高书江看中了哪一条,有人求亲不是坏事,他生什么气?

是没什么可生气的,宁远错着牙,他没生气,他一点也没生气,他就想一脚把高子宜踩成一只肉饼子!

宁远上了马,纵马直奔出城,周六在墨府里没追上他,等他出到大门口,宁远早就没影儿了,周六带着人满城乱找,哪里找得到。

宁远纵马出城,绕个大圈子,南门出,东门进。跑了这一大圈,他已经理了一遍。

这门亲事看样子等是等不来机会了,现在看来,最笨的办法,就是最好的办法,他直接上门提亲,不托人,就自己去。

宁远再次仰头,仔细看了看天空,伸出手挥了挥,今天不行,明天一早去,宁远打定主意,往定北侯府走到一半,突然又勒住马,吩咐大英,“去李府请文二爷到凌云楼喝茶。”

大英答应一声去了,宁远掉转马头,直奔凌云楼。

文二爷到的很快。一进门,迎着宁远斜过来的目光,咦了一声,“七爷气色可不怎么好,出什么事了?这京城还有谁敢招惹七爷您?”

“这京城敢招惹我的人多了去了。”宁远回了一句,“坐吧,找你请教点事儿。”

“七爷请讲。”文二爷在宁远对面坐下,自己拿杯子倒了茶,伸头往桌子上看了一圈,“这凌云楼的茶点怎么好象一天不如一天了。”

“我想上门求亲,你怎么看?”宁远没理他这句抱怨,直接问了句。

“嗯?”文二爷一个愣神,“您……跟谁求亲?”

“明知故问!”宁远没好气的答了句。

“我是说……那个,恭喜七爷。”文二爷眨着眼,宁远眉头皱起来了,“我问你怎么看,你恭喜我干什么?”

“七爷要上门,那是……说好了?”文二爷眨了下眼,宁远明白他的意思,却不愿意直面回答,“没上门怎么说?”

“噢!”文二爷明白了,干笑几声,“出什么事了?”

“我问你怎么看,你净问这些不相干的干什么?”宁远心情十分不好。

“不怎么看。”文二爷这下干脆了,“要是别的难处,我也许能看看,七爷的难处,在下想看都看不到,七爷问的事儿,七爷自己最清楚。”

宁远烦恼的呼了口气,他不就是不清楚,才找他问的么。

“你说说,怎么才能打动……人心。”宁远含糊了后半句,文二爷噗一声笑起来,“七爷,您这个红粉堆里见多识广的,问我一个老光棍怎么打动人心,您说您这不是问道于盲么?”

宁远被文二爷这一句话气乐了,“行行行,算我找错人了。”宁远站起来就往外面走,文二爷在后面追了一句,“七爷打算什么来?”

“明天。”宁远头也不回的答了句,文二爷站起来,走到窗前,推开窗户仰头看了看,嘀咕了一句,“明天,嗯,明天是个好日子。”

……

自从扔了两本刑统给墨七,这一天,墨二爷就再没心思做别的什么事了,一直看到夜色深沉,墨七还在高一声低一声背他的刑统,墨二爷这心又一点点往上提起来了,这用力过猛,只怕就是一口气的事……

墨相一进门,听到的头一句话,就是七少爷背了一天的书了。这一句话把墨相吓了一跳,直奔墨七院子过去,坐在院门里的墨二爷见父亲来了,急忙迎上去,墨相冲儿子抬了抬手,脚下一丝没停,进了院门,一直走到垂花门下,看着映在西厢窗户上墨七捧着书,走来走去的影子。

“出什么事了?”看了一会儿,墨相才低低问儿子。

“说是,要象季探花求亲明家那样说一句,算一句。”墨二爷低低答了一句,墨相转头看向墨二爷,墨二爷带着几分苦笑,“我没敢多问,也不知道……就怕万一不是良家。”

“不会。”沉默片刻,墨相声音虽低,却很肯定,“小七大事不出格,背了一天了?”

“嗯,嗓子都哑了。”墨二爷十分心痛,墨相斜着他,“念书念哑嗓子,不是常事?”

“是。”墨二爷低头认错,他是担心的太过了些。

“不过这会儿也太晚了,念书要循序渐进,用力过猛,容易伤着,你去跟小七说一声,该歇下了,明天再背吧。”墨相吩咐儿子,墨二爷答应一声,几步走到西厢门口,先敲了下,再推开半扇门,“小七,天色不早了,今天别背了,赶紧歇下,明天……”

“刚背出来一点味儿!我的事不用你管。”墨七不耐烦的回了墨二爷一句,墨二爷还想再说话,墨相在他背后道:“回来吧。”

墨二爷只好带上门退回来,墨相捻着胡子,“让他背吧,你别在这儿看着了,回去歇着,明天有早朝。”

“是。”墨二爷答应一句,两人出到院门口,墨二爷叫过小雨等几个小厮,仔仔细细吩咐了半天,才和墨相一起出了院门。

“阿爹,你看小七这一回,能有长性吗?”墨二爷又是高兴,又是忧虑。

“别想太多,能有一星半点长进,就是邀天之幸了。”墨相对小七的要求,比墨二爷低多了。

“唉,也是。”半晌,墨二爷才有几分无精打彩的答了句。“他只要能把这两本刑统背下来,他要说话算话,就让他算话。”

第六百五一章 上门

“两本刑统就让他算话了?”墨相哼了一声,“不行!不背个十本八本,这话就不能让他算。”

墨二爷赶紧点头,十本八本,小七得背到什么时候?

……

皇上如今差不多五天一次早朝,隔天早朝后,宁远回府换了衣服,揣了根簪子,出门直奔李家。

昨天回去,宁远要上门求亲这事,文二爷没跟李桐说,只告诉了李信和张太太,李信就告了一天假,在家等宁远上门。

宁远在李家大门外下了马,拂了几下衣襟,上了台阶,请见李家大爷,门房急忙进去禀报了,李信迎出来的很快,转过影壁,一眼看到宁远,就长揖见礼,“七爷登门,真是蓬荜生辉,七爷请。”

李信只当不知道宁远来干什么,以及宁远的心思,只照官场上,以及京城待客的规矩,一丝不错。

宁远还了礼,跟着李信进了正堂,李信一定要让他上座,他一定不肯上座,要让李信上座,两个光这座位,让了快有一刻钟。

上首空着,两人一左一右对面而坐,上了茶,李信端起杯子让宁远,开始扯这茶是如何难得,今天天气真好哈哈哈,绝口不问宁七爷登门有何贵干。

“……我今天上门,是有求而来。”宁远开始往正题上扯。

“七爷真是客气,七爷这样的身份地步儿,哪有能求得着在下的地方?七爷真是说笑了。”李信顾左右往外扯。

“我是来求亲的。”宁远干脆直说。

李信一个愣神,不等他说话,宁远紧接着道:“求娶令妹。”

“原来……”李信被宁远这两句话直接的没办法再打呵呵,“七爷真要求亲,该请媒人上门,哪有自己上门替自己求亲?”

“那些是礼数。”宁远直视着李信,“大哥放心,该有的礼数,一丝儿也错不了,我今天来,是先求个可字,若能得了允可,明天就请媒人上门提亲。”

“七爷真是周到。”李信拱了拱手,“舍妹的亲事,自然由母亲作主,七爷……”

“宁远求见伯母。”宁远站起来,冲李信长揖到底。

李信跟着站起,犹豫一下,吩咐婆子进去通传。

文二爷吩咐他最好能挡回去两回三回,唉,看样子他连这一回也挡不回去了。

婆子进去没多大会儿,就出来请大爷和宁七爷到后面花厅说话。

李信陪着宁远,进花厅见了张太太,宁远这次更干脆,长揖见了礼,直起身就直接说了求亲的事。

张太太虽说已经知道了些,也知道他今天要来,可被宁远当面请求,还是愣了下,随即上上下下将宁远打量了几遍,看了眼李信,微微欠身道:“七爷,我家桐姐儿是再嫁之身,所谓初嫁从亲,再嫁由身,这事,我不能替桐姐儿作主,再说,我家桐姐儿性子娇脾气倔,也不会陪小心小意侍候人,宁七爷要三思而后行。”

“伯母放心,我脾气好,性子随和,必定不会委屈了大娘子。”宁远夸起自己来一点儿不脸红。

“呃!”张太太压根没想到他能这么说,后面的话差点说不下去,“七爷,婚姻是结两姓之好,七爷冒冒失失过来说这些话,令尊令堂知道吗?还有七爷的长兄长姐。”

“已经写信告知父亲和母亲了,来京城前,父亲和母亲就交待过,若遇到好姻缘,和姐姐商量好了就行,之前,我已经和姐姐商量过了,姐姐也觉得好。”宁远欠身答话。

张太太看向李信,李信也在看着她,两人交换了个眼色,张太太温和道:“既然是这样,只要桐姐儿点头,我和信哥儿没什么说的。老万。”张太太转头叫过万嬷嬷吩咐:“你去跟桐姐儿说说这事,问问她的意思。”

万嬷嬷曲膝答应,目不斜视的出去,没多大会儿就回来禀报:“回太太、大爷,七爷,姑娘说,从姜家回到家里,她就打算一辈子清修,早就断了嫁人的念头,姑娘说她已经身舍佛门,以后不要再用这样的事打扰她。”

张太太歉意的看着宁远,微微欠身道:“桐姐儿既然这么说……”

“我去问她。”宁远打断张太太的致歉。这话他想到了,要是一问就肯……那他说不定已经成过亲了,还用等到现在?

张太太又看了眼李信,看起来十分迟疑,也十分为难,好一会儿,才勉强道:“老万,你陪七爷过去问一声。”

万嬷嬷答应了,带着宁远出了花厅,张太太伸直上身,看着宁远走远了,才急忙问李信,“你觉得?”

张太太话没说完,桐姐儿能不能点头,她心里不怎么有谱。

“二爷说……”李信犹豫了下,还是接着笑道:“说求是要求一求,难为也是要难为难为,求还是能求得下来的。”

“那就好,难为难为倒不怕……”张太太看起来十分纠结,“你看看我,昨天听说这事,就乱到现在,我是怕求不下来,又怕求下来,这位七爷,好是好,就是太好了,你看看他长的,比桐姐儿好看,又有本事,出身又高,宁娘娘嫡亲的弟弟,哪儿都好……也不能说哪儿都好,听说他从前在北三路就泡在红粉堆里……不用说北三路,就是在京城这一年多……唉,我不是说不好,桐姐儿也是个大度的,可是……”

张太太越说越觉得这位宁七爷,好象算不上什么良配。

“宁七从不乱来。”李信忙往好处讲,“在北三路也是这样,二爷让人仔细打听过他,他十二三岁就出入烟花之地,这么些年,从来没听说他迷恋过谁,连个让他上心的都没听说,只要不上心,都是小事。”

“那倒是。”张太太顿时觉得心宽了不少,可又忧虑起别的,“北三路多冷,这以后……”

“这会儿想不到那么远,二爷说,宁七爷就算不留在京城,要走也还早得很,五爷还小着呢。”最后一句,李信声音压的很低,张太太听到五爷,眉头皱的更紧了,叹了口气,低低道:“就是五爷还小,这门亲事……让人害怕。”

第六百五二章 近站远观

“就是没有这门亲事,也没什么大分别。”李信淡然接了句,张太太沉默片刻,点了点头,转头正要吩咐孙嬷嬷过去看看,话没出口,自己却站起来了,“我去看看。”见李信要说话,示意他道:“我知道,悄悄看看。”

李信陪张太太出了花厅,张太太和吴嬷嬷、珍珠几个绕着圈往李桐院子方向过去,李信站住看着张太太走远了,调头去找文二爷。

宁远跟着万嬷嬷,到了李桐院门口,万嬷嬷上了台阶,宁远跟着一脚踩出去,却被万嬷嬷一个转身拦住了,“请七爷往后退一退,在这院门口稍等一等,容老奴先跟我们姑娘禀一声。”

宁远只好撤回脚,往后退两步,站定等着。

万嬷嬷进去出来的极快,“我们姑娘说,七爷请回吧,她虽然没有剃度,却早视自己是出家人了。”

“我要当面问她一句。”宁远冲万嬷嬷长揖,“请嬷嬷再走一趟,我要当面问问她。”

万嬷嬷急忙侧身避过宁远这一揖,爽快点头,“那请七爷再等一等。”万嬷嬷进去出来的比刚才还快,“我们姑娘说,其一,男女有别,其二,见不见没有分别,七爷请回吧。”

“她不见我,我就不走。”宁远来前是千思万想过的,这一趟来,无论如何不能无功而返,若是铩羽而归,这门亲事,只怕就再也没希望了。

万嬷嬷一个愣神,这不是耍赖么。“七爷,这是我们内宅,您在这儿站着可不怎么合适,要不您……”

“我就在这儿站着,她见了我,再说别的。”宁远一脸坚定。

万嬷嬷从上到下扫了眼宁远,“那老奴去跟我们姑娘再说一声。”万嬷嬷进去,片刻出来,冲宁远曲了曲膝,越过他,扬长走了。

宁远稍稍挪了挪两只脚,垂手站定了。

万嬷嬷回到花厅,叫了个丫头问了,绕个圈找到张太太,从张太太肩膀上看着远处宁远的侧面,“姑娘有点生气,说我不该带他进来,说宁七爷是个无赖,不好打发,后来……还真是,宁七爷说,姑娘不见他,他就在那儿站着等,说要一直等到姑娘见了他,不过,可没说见一面就走这样的话,只说见了再说,我跟姑娘说了宁七爷的话,姑娘让我去找大爷和文二爷,叫人把他拖出去。”

“怎么拖?”张太太看着站的笔直的宁远,“人少了拖不动,人多了……那不是闹事儿么。”

“可这站着……也不是个事儿。”

“站就站着吧,能站多长时候,站累了就走了。”张太太轻轻叹了口气,她心里十分矛盾和复杂,也说不清是希望桐桐点这个头,还是不点这个头,这门亲事,好,就是太好了。“先看着吧。”

张太太和万嬷嬷、孙嬷嬷在这边悄悄看着,文二爷和李信在另一面也正看着。

“这是什么意思?苦肉计?”知道宁远说要站到李桐肯见他,李信哭笑不得。

“可不就是苦肉计。”文二爷晃着折扇,“瞧七爷这样子,象是有几分把握,才敢这么赌一把,老这么站着,可不轻松。”

“是啊,该坐着等。”李信随口道。

“坐着等还叫苦肉计?这赌就是赌一个心疼不忍,该跪着等。”文二爷点评道。李信无语的斜着他,那宁远如今已经是三品了,跪着等,二爷这气派可越来越大了。

“欢哥儿呢?去趟厨房,让你小悠姐给我和你们大爷用心做几样好吃又吃不饱的点心过来,再拿几瓶酒,要最淡的,算了,不要酒了,再淡也不行,把茶炉茶具拿过来,算了算了,还是拿几瓶酒吧,拿两斤就行,快去!”

欢哥儿答应一声跑了,李信瞪着文二爷,文二爷嘿嘿笑道:“早呢,他得干站着等,咱们可犯不着象他那样清苦,吃点喝点,看着也得舒服点看着。”

“二爷这是看戏呢?”李信心里不安,有几分没好气。

“也只能看着不是?”文二爷晃着折扇,坐坐这把椅子,再坐坐那把,叫小厮瑞哥儿,“这几把椅子没一个舒服的,把我屋里那两张竹椅抬过来。”

“二爷您这……”李信简直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了。

“我跟你说,早呢。”文二爷又晃了一圈,扭扭脖子甩甩手,“大娘子那份心境,比你强多了,那位七爷不站上个一天半夜,说不定得站上个一天一夜,两天一夜,两天两夜,都说不准,反正短不了,咱们不坐舒服了,有吃有喝,那咱们不成陪站的了?”

李信眉头皱起,没说话,宁远的品性脾气,他仔细留心过的。

“二爷,这万一要是拧上了……别结亲不成,结了仇。”李信有几分忧虑。

文二爷打了个哈哈,“放心吧,那位七爷,红粉堆里混出来的,拿捏女人心意……我不是不尊重大娘子,不说这个,宁七爷只要这么站下去,就冲这份真心,大娘子怎么也得见他一面,只要见了面……我的意思是说,见了面说开了,也就没事了,至少不会结仇,就算不见面,宁七爷这样的人,不说胳膊上能跑马,那也差不多,要是因为这点事儿就结了仇,那岂不成了小人了?咱们只管看着,放宽心。”

“我也是这么想。”李信舒了半口气,站在窗前,远眺着还是站的笔直的宁远,这心无论如何放不下去。

他跟张太太一样,心里纠结无比,对这门亲事掂来掂去,掂去掂来,放下舍不得,拿起不放心,他比张太太还多了一份心思,万一宁七以后辜负了桐姐儿,对上宁远,他有几分胜算……

欢哥儿带着厨房几个婆子,摆了满桌鹅掌鸭信、果脯蜜饯等等,摆好茶炉茶具,把酒放好,瑞哥儿的椅子也搬来了,文二爷舒舒服服的坐着,翘起二郎腿,抿着茶,看着还站在窗前的李信,“别看了,早呢,过来喝杯茶,这兰花豆不错,比凌云楼的强多了。”

第六百五三章 围观

李信又看了片刻,紧拧着眉头,坐到文二爷对面,看着抓着把瓜子嗑的十分愉快的文二爷,“二爷这心性,可真是……”

“瓜子不错,你尝尝,小悠做的,先泡后煮再炒,好吃。”文二爷让李信。

“二爷,”李信可没文二爷这份心情,“这门亲事,我真是越想越觉得……唉!”李信一声长叹,“宁远这厮,心思深沉,密而不露,桐姐儿还是姜家妇的时候,只怕他就起了心了。”

“不是只怕,是就是,啧!”文二爷啧啧几声,他去江南时,就看出来了。

“这将近一年,稳扎稳打,二爷,这样的人,他对桐姐儿好自然好,要是不好,桐姐儿能仰仗的只有我,我想来想去,竟然一分成算也没有!”李信烦恼的拍着桌子。

文二爷两只眼睛瞪大了,上身前倾,“你这话?什么意思?这八字……才开始撇,你就盘算着怎么对付他了?你这个这个……这个!你这都想哪儿去了?”

李信沉着脸没说话,文二爷放下瓜子,“未虑胜先虑败,嗯,你这是辅国相公之才。”

李信斜了眼文二爷,没理会他的讽刺。

“照你这意思,你家妹妹要嫁,得嫁个万全的?可哪有万全的?这人,不盖棺,就不能定论,临死前糊涂一把坏了一辈子清名的,多了去了,我告诉你,也就是死人能万全,你瞧瞧你这都想哪儿去了?你现在瞧那位宁七爷,瞧到哪儿不好没有?好过头不能算不好,现在没看到,你就想,以后也许有,哪有这么想的?这可真是……”

文二爷重新抓起瓜子,嗑的飞快,象是气着了。

李信呼了口气,没说话,不过脸色看起来好多了。

……

李桐的晓风院,大门旁边的倒座间里,水莲踩着张椅子,从窗户缝往外看,倒座间四间屋,她看了一遍,这儿视野最好,看的最清楚。

“走了没有?”扶着椅子的清菊明知道掂脚没用,还是时不时掂着脚问道。

“嘘!”水莲手指竖在唇中间,示意她噤声,清菊不敢问了,水莲又看了一会儿,小心下来,俯耳过去,“你上去看着,我去和姑娘禀一声。”

清菊不停的点头,急不可耐的爬上椅子,透过窗户缝,一脸兴奋的看着笔直站在院门口的宁远。

水莲掂着脚尖,出了倒座间,沿着游廊急步进去,到了上房门口,停住步,深吸了口气,拉了拉衣袖,又拂了几下衣襟,自觉和平时没什么两样了,这才掀起帘子,抬脚进了屋。

李桐正端坐在南窗下的榻上,沉着脸,慢慢抄着本经书。

水莲先看向垂手侍立在旁边的绿梅,绿梅和她对视了一眼,目光撇向榻前已经快满了的纸篓。水莲看看纸篓,再看看端正坐着,看起来抄的极其专注的李桐,再看看绿梅,屏了口气,上前禀报:“大娘子,还在门口站着呢。”

李桐手里的笔一滑,已经抄了一半的一张纸又废了,李桐团起纸,扔进纸篓,再拿张宣纸过来,重新抄写。

水莲扫了眼纸篓,掂着脚尖过去,拿起纸篓出去倒进化纸盆,再掂着脚尖进来,垂手和绿梅站在一起,冲绿梅使了个眼色,绿梅会意,掂脚出去,出了上房门,提着裙子,一溜烟往倒座间奔过去。

……

秋媚、夏纤和冬柔三个,一起扎进大厨房,秋媚跑的最快,扶着门框刚喘了半口气,夏纤和冬柔就冲上来,一前一后扑在秋媚身上,把秋媚那后半口气硬生生压了回去。

秋媚用力推开两人,猛喘了几口气,才说出话来,“小悠……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