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给长辈请安,燕国太夫人跟温老夫人都已经过世,简平愉现在没有正妻,昨天取玉如意给简清越的妇人瞧着像他身边得宠的姨娘,然而姨娘再得宠,也受不起正经嫡孙媳的请安的。

所以宋宜笑也就是去高氏那儿。

高氏看到她非常高兴,专门给陆茁儿行了礼之后,才道:“我正打算遣人过去找你,昨儿个你们伯父回来后说了,后日就会开祠堂,虽然说到时候咱们女眷不会进去,但也要准备准备才是。”

想来昨天晚上简平愉把儿子们喊过去吃饭,应该就是商议过继之事了。

这件事情是苏太后提出,太皇太后、端化帝、晋国大长公主一致认可的,所以不管简家怎么想的,反正也只能照办了——宋宜笑应下之后,跟大房的女眷们说了会话,方告退回绛珠阁预备。

后天转眼就到。

第四百零七章 祠堂

这天一大早,天还没亮,宋宜笑就起了身,自己梳洗打扮的时候,命丫鬟去把简清越也喊醒了收拾。倒是陆茁儿因为不是简家人,是过来做客的,宋宜笑叫铃铛去守着她,今儿个就让这妹妹待绛珠阁里,不带出去了。

母女两个弄好之后到了花厅,简虚白早已等在这儿,夫妇两个随便用了点早饭,就抱着女儿去正堂。

他们到得早,这会堂上还没个人影。

但大家都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所以没多久人就齐了——宋宜笑察觉到简离邈面上有着掩饰不住的喜色,看自己一家,包括陆茁儿在内,目光都格外慈祥。

看来这位叔父,不,今天过后的公爹,虽然恪守着对于仪水郡主的诺言,在丧妻后再未婚娶,连个通房丫鬟都没纳,到底也是希望有子嗣承欢膝下的。

“咱们待会不能进去,你让丫鬟装点心带在身上了吗?”简平愉是最后一个到的,他今天没带那美妇,想来是今日这样的场合,侍妾不适合出现的缘故。他到之后没说几句,就带头朝祠堂走了。

高氏领着儿媳跟庶女走到宋宜笑跟前,提醒道,“也不知道他们在祠堂里要待多久,咱们大人也还罢了,清越年纪小,到时候恐怕会饿着。”

宋宜笑谢了她,道:“方才叫她乳母装了几块糕点了。”

高氏点了点头,这才领着女眷们跟上前面的队伍。

简家祖上寒微得很,据说只得三五亩薄田,简平愉幼时又遭逢乱世,日子过得可想而知,自然也是没功夫去管祠堂怎么样的。

后来他读书出了头,又娶了锦绣堂出身的燕国太夫人,得了燕国太夫人的丰厚陪嫁后,才开始整饬祖宅跟祠堂这些地方。

如今这座祠堂距离简家祖宅所以不是很远,出了大门,沿着镇中青石长街朝外走,在镇口就能看到祠堂的轮廓了。

这时候天才蒙蒙亮,祠堂里里外外点了许多灯,门口还簇拥了不少族人,三三两两的议论着——宋宜笑听了几耳朵,她生长帝都,没去过其他地方,此刻听本地的乡音,难免觉得佶屈聱牙,不过北地方言变化不如南方大,连估带猜,也大略能够明白,他们大部分是在议论今儿这场过继。

也有人在说她,道是“长得不错,难怪是诰命夫人,就是不知道陪嫁几何,与当年的燕国太夫人比起来谁多谁少”。

这句话宋宜笑大致听懂了,不觉十分无语:简平愉那会是个穷小子,需要指望发妻的妆奁也还罢了;简虚白这会可是正经的皇亲国戚,娶妻还用得着算计人家陪嫁吗?

她一时间不免对简家族人的印象有点不好,但转念想到简虚白自己这辈子都是头次回桑梓,与这些人素无交情,人家看她估计也是看个热闹,说话自然也是很随意的,如此计较倒是没意思了。

是以只看了那几个人一眼,也就牵住简清越不说话了。

但这个动作已经让他们知道,他们说的固然是土话,宋宜笑却也未必全部听不懂,不禁讪讪的走了开去。

“这些人一辈子连辽州城都没去过几回,更遑论善窈你这样从帝都来的贵人了。”高氏察觉到,也帮忙呵斥了几个还朝宋宜笑母女探头探脑的族人,圆场道,“所以好奇之下,冒犯的地方,还请你多多包涵!”

“伯母这话见外了,都是自家人。”宋宜笑忙道,“说起来也是我们不孝,这些年都没回来看过祖父,所以与族人生疏。”

又说这些年来亏得大房照顾简平愉云云,高氏听得舒畅,连连谦逊:“我们是大房,这都是应该的。再说要没二房三房在帝都为国效力,家里也没有现在这样的声势。”

两人客套了一番,那边简平愉已经跟几位族中耆老说得差不多,就进祠堂里去了——这时候的规矩,女子除了出嫁时辞别娘家祖先,以及进门时告慰夫家祖先外,是根本不能进祠堂的。

所以眼下族里有身份的男子从老到少统统跟了进去,高氏、宋宜笑等女眷却只能在外面等。

宋宜笑看着渐次亮起来的天色,摸了摸女儿被夜露沁凉的小脸,忽然想到件事情:男子都进祠堂去了,她们这些女眷只能留在外面,那么接下来呢?

她小声问高氏:“大伯母,咱们在这儿要做什么不?”

高氏闻言却是一愣,下意识的看向简家现在的当家媳妇、简夷岷之妻苗氏:“老太爷可说咱们在这儿做什么?”

苗氏闻言茫然道:“老太爷这两日都在跟三位老爷说事情,媳妇并没有得到什么吩咐。”

好嘛,她们就是过来枯等的?

高氏很是尴尬的跟宋宜笑道:“这是我们的不是了,早点没跟老太爷问清楚——不然咱们兴许不用来?”

“来了也好,我还没见过简家祠堂呢。”宋宜笑笑着道,“再说这么重要的事情,咱们待祖宅那儿吃茶也不合适。”

高氏见状松了口气,正要说什么,旁边一个穿戴还算光鲜的妇人却凑了上来,笑道:“大嫂,这是燕国夫人?”

那妇人问的是高氏,目光却一直在看宋宜笑母女。

“正是阿虚媳妇。”高氏朝她点了点头,给宋宜笑介绍,“这是老太爷堂兄弟的媳妇,论起来是你们六婶母,娘家姓连。”

宋宜笑忙朝她福了福,客气道:“原来是六婶母!”

又叫简清越也给婶婆见礼。

连氏忙道:“我一个民妇,怎么担当得起?”

她摘下镯子给简清越做见面礼,只是看着简清越一身太皇太后所赐的佩饰,不免觉得拿不出手,“我们庄户人家没什么好东西,让大小姐拿着玩罢。”

宋宜笑跟她寒暄了几句——总算把这六婶母敷衍过去,旁边几个跟六婶母身份相若的族人许是觉得她没有看起来那么高不可攀,也纷纷围上来说话了。

这一番话说了好半晌,不知不觉祠堂里都散了,简平愉有点不高兴的走出来,看着外面叽叽喳喳的女眷,不轻不重的道了声:“祠堂重地,怎么这样嘈杂?”

他自重身份,不可能当众叱责一群晚辈妇人,道了这么一句也就算了。

但紧跟着他出来的许多男人就没这忌讳了,一时间乡骂四起,纷纷扯了自家媳妇,边数落边同简平愉告退。

宋宜笑见这情形不免觉得很是尴尬,沈绮陌由于身份的缘故今儿个没有过来,她生的是个儿子,是以让简夷犹直接抱进去了。

这会在外面的远客只有她们母女——虽然说是族人主动上来跟她搭话的,如今弄成这个样子,她到底难堪。

好在简离邈跟简虚白这对新鲜的父子已经出来了,见这情形,简离邈负着手轻哼了一声,道:“爹说了祠堂重地不许嘈杂,你们嘴里不干不净个什么?还有没有点规矩了?!”

简虚白则走到宋宜笑跟前,朝她点了点头,道:“等累了罢?清越来,爹爹抱。”

宋宜笑见他们一唱一和都在为自己解围,这才松了口气,将简清越抱起来,递到了丈夫怀里。

如此回到祖宅,重定的三房人再次给简平愉敬茶——在祠堂里是在祖先与族人面前将简虚白过继到三房,这回则是在家里再次确定一下彼此之间的名份。

敬完茶后,简平愉正要叫众人散了,简离旷许是气狠了,忽然出言道:“阿虚现在到了三弟名下,三弟还是好好管教着点好!方才咱们出祠堂时,外头乱七八糟的成什么样子!说起来阿虚媳妇还是江南堂嫡女出身,海内六阀之后,在娘家时的规矩是肯定没问题的。这进门才几年,竟被阿虚惯成这个样子!”

宋宜笑闻言变了脸色,她虽然根本不稀罕宋家,但简离旷这话可是在转着弯骂她娘家失教了!

她又羞又怒,待要开口反驳,坐在她上首的简虚白却转过头来,递了个眼色,示意她稍安勿躁。

果然简离旷话音才落,简离邈已放下茶碗,不紧不慢道:“这儿又没外人在,二哥何必虚张声势?谁还不知道咱们简家祖上当年,乃是连饭都吃不上了的——有道是仓廪实才能知礼仪,咱们简家从合族能吃饱饭到现在统共也才几十年?除了咱们这一支外,其余族人慢说做官,那是连个秀才都没有!”

“这样的门楣,也就是糊弄下同处乡间的黎庶罢了!”

“还谈什么规矩?!”

“二哥这番话,却也忒忘本了!”

说到末了一句,简离邈露出似笑非笑之色,略带病容的眉宇间,满是讽刺。

看着简离旷阴沉的脸色,宋宜笑低下头,掩住嘴角的笑意:这前任公公是生怕她跟新任公公处不好吗?这么上赶着给简离邈收买儿媳妇的机会?

“海内六阀…嘿!”简离旷被简离邈堵得无话可说——其实也不全是无话可说,也是因为上首的简平愉一直在看着他,目光之中颇有不赞成——顿了顿,他到底转过头去,没再作声。

简平愉这才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叹道:“散了吧!”

顿了顿,“有什么事情,晚上再说!”

第四百零八章 丧讯与哀荣

回到绛珠阁后,宋宜笑问起今日祠堂里的过继经过,简虚白道:“不过就是走个过场——中间几位耆老说二房子嗣不多,大房虽然也才两个庶子,但孙辈已有好几个,不如从大房过继嗣孙给三房,又或者族里其他人家也有许多子嗣。祖父说娘…说二伯母已经答应了,那几位耆老也就不说话了。”

连宋宜笑这个国夫人都能引起祠堂外的围观,大长公主殿下更是高高在上,简氏族人即使有点小心思,又哪里敢违抗?

简虚白又道:“今儿祠堂外面,你们在说什么那么热闹?”

“族里长辈上来说话,我想着不理会也不好,且有大伯母在旁介绍,就跟她们寒暄了会,让清越给她们见了礼。”宋宜笑懊恼道,“不想却扰到祠堂里头了。”

“本来这种事情,不说提前演几遍礼,怎么也要跟到祠堂的上上下下说清楚各人所司职务的。”简虚白却叹了口气,“爹方才说得没错,简家究竟底蕴浅薄,哪有什么规矩不规矩,你不必放在心上,反正爹都不在意,管其他人想法呢?”

正说着,外头丫鬟进来禀告,道:“老太爷说,今儿个晚饭让公爷去后堂用。”

简虚白看了眼妻子,道:“就我一个过去?”

“老太爷说有点事情要跟家里男嗣们商议下。”丫鬟委婉道,“而且女眷们今儿个在祠堂外候了许久想也累了。”

宋宜笑倒不在意:“既然如此,那晚饭我带清越跟茁儿用吧。”

如今过继已经完成,简平愉跟简离旷也差不多该上路了——这眼节骨上,这位祖父难免要把遗嘱留一留,少不得也有话要叮嘱下子孙们,她一个孙媳妇,带着个两岁的小女儿,去了估计也跟今日在祠堂外一样,不过是做陪衬。

还不如就留在绛珠阁呢!

时间到了晚上,简虚白自去后堂,宋宜笑带着两个孩子用过晚饭,看她们都还精神,便叫人拿了七巧板来,将厅中长案腾空,陪她们拼七巧板玩。

拼了会,偶然一抬头,却见廊下风灯照出的夜暮里,纷纷扬扬的银色,似风吹柳絮,满庭飞舞。

下雪了。

“怎么还没睡?”宋宜笑招手把两孩子喊到琉璃窗前,领她们看了会雪,忽见两个下人提着灯,引了简虚白走进来。

他在廊下脱了大氅,绛底掐金线的氅衣上已经积了一层雪,濡.湿的地方呈现出触目惊心的暗红,在灯下望去犹如血色,衬着他面色愈加如玉如脂。

此刻边跨进门槛,边说妻子跟两个孩子,“都这么晚了,她们居然有精神?”

“原只想看会雪就送她们回房安置的,不想一看就看到了现在。”宋宜笑说这话的时候,原本已经有些困了的简清越,看到父亲又来了劲儿,腻到他身旁伸手要抱:“爹!”

简虚白抱起女儿颠了颠,笑道:“爹送你们回房休息好不好啊?”

说着俯身将陆茁儿也抱了起来——宋宜笑忙叫人拿了两条毯子来,给两孩子裹上,“外头下雪了,仔细冻着!”

简虚白把两个女孩儿送去安置好,回来之后,与妻子说起今晚摆在后堂的晚饭:“其实也没其他什么事情,就是给我们分了家。”

宋宜笑闻言越发笃定,简平愉早知来龙去脉,这是在安排后事了。

只是她万没想到的是次日一早才起来,就接到消息:“老太爷去了!”

简平愉前一日从祠堂出来时还精神抖擞面色红润,瞧着再活个十几年都不成问题,今儿天还没亮就咽了气——简氏一族上下自然是惊诧莫名。

但这儿的人不知帝都风云,所以惊讶归惊讶,也没起什么疑心,觉得:“也许老太爷早就不行了,这些日子以来的好气色,不过是回光返照。硬撑到子孙归来,曾孙跟曾孙女都见着了,三房也有了嗣子,心愿了结,可不就撑不下去了?”

简平愉毕竟曾经位极人臣,又是大长公主的公爹,他死后,按照常理该有哀荣的,自要禀告朝廷。

这丧讯传到了帝都,帝都这边不知就里的人家听了也觉得难怪简平愉忽然要把简虚白过继给三房了,合着他自知时日无多,想在自己合眼前把三房无嗣的问题解决掉。

如此倒把揣测晋国大长公主与简离邈之间不得不说的事情的谣言给冲淡了。

不过简平愉致仕已久,这些年来也一直没怎么跟朝中来往。

所以听说他死了,大部分人听听也就算了,顶多备份丧仪命人送到晋国大长公主府或燕国公府——只有特别有渊源的,才会打发人去辽州吊唁。

但卫溪却头疼了,他专门找到了顾韶请教:“今日朝会上有人公然提了简乐之去世之事,说要礼部议其哀荣。陛下把这差使交给了我,然而…我却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只能请顾相指点一二!”

本来像简平愉这种老臣去世,该给什么待遇,礼部自有从前雍抄来的一套流程,走个过场也就是了,根本用不着卫溪这个礼部尚书操心。

问题是,当初翠华山天花之事,查到简平愉跟简离旷头上的,正是卫溪。

这可是端化帝的杀子仇人啊!

不管卫溪相信不相信这个真相,反正端化帝至今深信不疑!

那么现在还要给简平愉哀荣——卫溪哪能不担心自己前脚按规矩办了,后脚就被端化帝迁怒?

“此事确实是个麻烦。”顾韶当初把天花之事的罪名扣到简平愉父子头上,主要是为了处理自己的“政治危机”,所以他个人是不反对给简平愉哀荣的,反正这老对手死也死了,若非考虑到端化帝的心情,顾韶还准备提议给他封点好的,以彰显自己的宽宏大量。

但现在卫溪求上门来,这既是皇后之父、太子外祖,在天花之事里也帮了他大忙,他也不能不管,所以思忖片刻,道,“这样,简平愉虽然是老臣,但也是太皇太后的亲家,卫大人不如请尊夫人入宫,托皇后娘娘请示一下太皇太后的意思?”

太皇太后是端化帝的嫡亲祖母,只要她肯表态,端化帝怎么也要慎重考虑,到时候无论结果如何,也怨不得卫溪了不是?

卫溪恍然大悟,谢了顾韶,忙回府去跟田氏商议。

田氏进宫给卫皇后转述了此事,皇后自然不会推辞,直接领娘家母亲去拜见了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闻言不置可否道:“既然是晋国的公公没了,该唤她过来才是!”

卫皇后看出太皇太后打算单独同晋国大长公主商议此事,也就告退了。

半日后晋国大长公主奉召入宫,同太皇太后关起门来谈了大半日,还去苏太后那儿传了两回消息,最后又请了端化帝到场。

皇室一家子商议出来的结果是这样的:既然简平愉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最惦记的还是子孙,那么他本人就不给哀荣了,而是折算给他的子孙——鉴于简平愉已死,就不需要他从棺材里爬出来谢恩了。

而折算给简平愉子孙的恩泽,四个子女都有份:

嫡长女简离芝现在是侍郎之妻,诰命为四品淑人,因父之丧,加封为三品的河阳郡夫人;

庶长子简离忧无官无职,赠正五品上的中散大夫,妻高氏封五品硕人。

到这里还算正常。

到嫡次子简离旷这儿就让上上下下的人愕然了。

因为给简家二房的补偿…

全部都给了晋国大长公主!

大长公主殿下不但之前没回去,现在听说公爹死了,也丝毫没有回辽州吊唁公公的意思,更不要讲给公公守孝了——对外的解释还是老一套:“老国公经历三朝,与本宫的母后乃是同辈人,如今去世,母后被勾起往事,心绪越发不好,本宫委实放心不下!所以辽州那边,就请驸马与本宫之子夷犹代为尽孝,本宫还是留在帝都侍奉母后吧!”

那么既然要经常进宫伺候太皇太后,自然不好穿孝了!

虽然说出了阁的女子就是夫家人了,可谁也不敢说简平愉比太皇太后重要,是以大家也只能纷纷赞扬大长公主纯孝,不忘太皇太后抚育之恩了。

但怎么讲晋国大长公主也是亏欠简平愉这个公爹的——结果这公爹的哀荣分到二房倒全成了对她的赏赐…

消息灵通的人听说太皇太后他们商议时,曾派人与苏太后联络,均觉得看出了真相:晋国大长公主不喜欢简离旷,所以简平愉的哀荣不给简离旷,也说得过去;然后晋国大长公主的三子简夷犹,又是把长兴长公主折腾得凄凄惨惨戚戚请求和离的,那么即使端化帝跟长兴长公主不同母,正常做哥哥的,谁会喜欢负了自己亲妹妹的妹夫啊?!

倒也难怪简家二房父子什么都没捞着了!

相比之下,简家三房却是瞎子都能看出来,太皇太后给亲自抚养大的外孙拉偏架了:直接给简清越封了个朝平县主!

这结果经礼部润色成圣旨,用印之后送到辽州,简家上下的脸色可想而知!

不过二房的打击还没完:接旨后两日,简离旷于雪夜坠湖,溺毙在他住的院子里!

第四百零九章 炎凉

不同于简平愉寿终正寝的离世,简离旷死得很惨。

虽然说他死亡的过程未被人察觉,乃是天亮之后粗使下仆打算洒扫庭院时才发现的——但从他被捞起来后那狰狞可怖的神情,也足以推断这位晋国大长公主驸马死之前有过怎样的挣扎与不甘了。

“到灵堂上后,记得不要朝棺材里看。”以至于简虚白赶到之后只看了一眼,回头就私下叮嘱妻子,“尤其不要在灵堂上抱清越,免得她不当心看到不该看的东西,吓着了!”

他们夫妇倒是云淡风轻,简氏族人却抓狂了!

简平愉之死犹可以说是老人家上了年纪总是要走的,简离旷好端端的怎么就没了?

尤其还是死在他自己住的院子里,给他陪夜的下人都死光了吗?!

几位耆老找到简离忧、简离邈,一致要求彻查此事。

兄弟两个闻言都是毫不迟疑的答应下来,而且请了几位耆老各自派遣信得过的人一块查,声称绝对不能让简离旷死得不明不白。

结果这么着,查下来那天晚上是简离旷自己遣散了院子里伺候的下人才出的事。

那么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自然是为了等人——然后查到他要等的那个人之后,耆老们脸都绿了:正是一直侍奉简平愉身侧的那美妇!

那美妇虽然简平愉没有正式介绍过,但这些年来大家也公认她是简平愉的妾了。

然后简平愉尸骨未寒,简离旷竟就同这美貌庶母半夜私会上了,哪能不叫众人想象丰富?

“这种事情传了出去,丢脸的是整个简家。”几位耆老气得死去活来,然而为了合族计,不得不选择息事宁人,同简离忧、简离邈商量,“索性这畜生已经死了,那贱妇横竖只是个奴婢,过两日打发了她下去给老国公赔罪也就是了——对外,就说那畜生思念亡父,夜半于院中哀悼,不小心掉进水里,偏赶着冬夜风大雪大,没人听见,方才去世的吧!”

简离忧跟简离邈都道:“自当从长者之命!”

但简离邈又说:“只恐夷犹侄儿还有疑惑。”

“他有什么问题,让他来找我们这些老头子!”耆老们原本因为晋国大长公主不肯来辽州吊唁公爹,嘴上不敢说什么,心里都暗恨这位大长公主不守妇道。

但现在亲自查出简离旷做的事情,难免怀疑晋国大长公主之所以同驸马感情疏远,恐怕也不只是大长公主不好,简离旷估计也没少做丢人现眼的事情——同样是大长公主,代国大长公主虽然被贬去琼州了,可不一直都跟驸马很要好吗?

可见金枝玉叶们虽然高贵,却也不是一准不会做个好妻子的。

说到底也得看驸马!

此刻听简离邈提到简夷犹可能不服,既觉得丢脸又觉得恼火,纷纷道,“要不是为了族里考虑,这等奸.夫.淫.妇合该绑一起去浸猪笼才是!”

简离邈自然不可能当真怕了简夷犹,不过耆老们肯把这差使接过去他也乐得省心。

次日简离旷之死的结果公布,简夷犹果然不相信,当众提出了质疑——被几位耆老骂了个狗血淋头,说他“目无长辈、忤逆不孝、猖獗顽劣”,要不是简离忧拦着,有位脾气暴烈、最重规矩的耆老,差点拎了拐杖要抽他!

简家内部都知道,简平愉跟简离旷在的时候,最重视的绝对是简夷犹。

现在这两位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先后去世,简夷犹不过怀疑了下简离旷的死因,就被耆老们这样对待,苗氏这个没怎么相处过的堂嫂,瞧着都有点不忍心了,私下向丈夫简夷岷道:“祖父与二叔才去,耆老们就这样欺负夷犹堂弟,也太过了!”

“你少管点闲事吧!”然而简夷岷闻言却是冷笑出声,“耆老们虽然大抵一辈子没出过远门,然而活到这把年纪,又被族人公推出来坐镇族中,岂是糊涂的人?你以为他们当真不满夷犹堂弟呢?不过是做给三房看的罢了!”

苗氏前两年才过门,对于夫家的陈年往事自然懵懂,由于娘家只是乡绅,许多帝都已经人尽皆知的消息,她也是不知道的。闻言不禁惊道:“三房何以要与夷犹堂弟为敌?才过继给三叔的阿虚堂弟,说起来还是夷犹堂弟的胞弟哪!”

简夷岷看了看门外没人,才压低了嗓子道:“我们这一房回乡回得早,所以这十几年来二房跟三房在帝都是怎么个相处法,我们也不是很清楚!但阿虚当初之所以被送到宫里去请太皇太后抚养,正因为夷犹把他推下水池,差点送了性命!以至于皇室震怒,压着祖父把爵位传给了阿虚,免得夷犹作为二房嫡长子,承爵之后越发不给这个弟弟活路!”

“那这回二叔也是落水而亡,难道…?!”苗氏吓得不敢说下去了。

简夷岷瞥她一眼,满含深意道:“咱们简氏一族,祖上连乡绅都没出过一个。能够成为辽州高门,全赖祖父之功!如今祖父已去,连追封都没有一个!这会二叔也没了,爹那个中散大夫不过是个虚衔,说出去好听,实则半点权也没有的。眼下族里唯一能指望的,就是三叔跟阿虚——他们两个虽然眼下都上了折子丁忧致仕,可你想三叔乃是科举出身,还主持了今年的恩科,他正当壮年,来日出孝之后,朝廷会不将他起复么?”

“至于阿虚,单凭他乃太皇太后养大这点,只要太皇太后在一日,就是陛下说不得也要给他几分体面,起复的问题就更加不担心了!”

说到这儿,简夷岷嘿然道,“偏我们这一房,迄今都没能出个读书种子!就算出了,难道离得了三房提拔?所以这件事情,你还有什么想说的?”

苗氏想到自己年幼的孩子,脸色数变,最终狠下心来,道:“二叔之死,既是诸位耆老联手彻查,哪还能有什么内情?夷犹堂弟虽然是悲痛欲绝,当众质问长辈,确实过了。”

“你也不要真觉得夷犹堂弟多么可怜!”简夷岷见妻子想通了,又开导道,“你想这回二叔做什么没有哭灵的儿媳妇?晋国大长公主殿下又为什么不肯来吊唁?说不得就跟他那发妻长兴长公主有关系——那可是先帝嫡女,今上的亲妹妹!结果成亲之后过得还不如寻常女子,你说皇家能咽得下这口气么?”

苗氏郑重点头:“我晓得了!夫君放心,我虽然同情堂弟,却怎么不知道,顾好自己家才是最紧要的?”

这天晚上,很多夫妻之间都有类似的叮嘱。

不过三五日下来,简夷犹已经明显被孤立了。

他本来就是个不爱说话的性.子,现在这种情况越发沉默寡言。

由于没有正妻,沈绮陌的身份很多地方很多场合不好跟着他,他成天独来独往,愈加显出孤零零的凄凉来。

这天他忽然到了绛珠阁,说是:“孩子又发热了,这地方的大夫不够可靠,想请弟妹帮忙,打发芸姑过去瞧瞧!”

宋宜笑连忙命人去请芸姑,又问孩子的具体情况:“这儿天比帝都冷,孩子又小,得好好照顾才是。我们这儿两个孩子,都不许她们去庭中玩耍了!”

简夷犹扯了下唇角,似乎想笑一下,但眼里冷冰冰的——许是景况的不同吧,他从前沉默让人觉得冷淡中别有一种矜持与孤傲,现在的沉默,到底透出落魄来。

他似乎也察觉到,片刻后芸姑来了,他什么都没说就走了。

芸姑跟着他去了小半日,回来后宋宜笑问她:“那孩子怎么样了?路上就染过回风寒,现在呢?”

“也还是风寒。”芸姑道,“不过那边要我过去其实也不是当真信不过这儿的大夫,毕竟这么简单的病症,大夫开出来的方子都是差不多的。却是那大夫觉得简家横竖不是寻常人家,开的药里有几味药有些名贵,然而那边打发人去简家铺子里抓药时,铺子那边却说老国公已经给分了家,那家铺子乃是大房的,二房要用药,该拿钱买才对!”

宋宜笑怔道:“但他们不至于身无分文来辽州吧?”

——那药铺虽然有落井下石的嫌疑,但老实说也没讲错。

之前没分家,简家子弟病了,去自家铺子里拿点药材,也还罢了。

现在已经分好家了,还是宠爱简夷犹的简平愉亲自给儿子们分的——那药铺是大房产业,不让二房的人白白拿东西,也是应该的。

不然二房拿了,三房是不是也可以拿?其他族人呢?到最后,这药铺还开不开了?

只是简夷犹好歹是大长公主之子,之前分家时,简平愉就算不可着劲儿给他拉偏架,到底不可能什么都不给他——至于连几副风寒的药都买不起吗?

“沈姨娘私下跟我说,二房分是分到东西了,但都不在辽州!”芸姑没什么表情的说道,“而他们之前没料到丁忧,所带银钱有限。瞧着马上就要过年,到时候人情来往更要花费,所以也不敢乱花。今儿个喊我过去,就是希望我给开副便宜些的药。”

宋宜笑顿时蹙紧了眉:好么!这却是冲着三房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