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王妃微笑:“说的都是实话,便是抬举也受得起。”

胡夫人早知晋王妃心许宋湘为儿媳妇,但一直以为不过是看在陆瞻死心眼儿的份上才爱屋及乌,此刻看来她这个婆婆却是打心眼里喜欢上了宋湘,欣慰之余却又存着几分纳闷。

按说以晋王妃的挑剔,宋湘再能耐,也不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就得到她的认可,难不成在她不知道的时候,湘姐儿这丫头还做了什么不得了的事情不成?

“胡夫人家的二郎还未定亲吧?”这时候座中有人打听起胡俨的婚事来,胡夫人少不得笑脸应对。

敞轩里摆开了牌桌,由安慧王妃秦氏陪着,已经开了一桌抹上了。看到宋湘进来,大伙都欠了欠身。

宋湘有心与吴氏亲近,邀请她道:“少夫人想玩牌还是下棋?”

第273章 我已是钦封的郡王

吴氏道:“我都成,便是坐着看看姐妹们玩牌亦可。”

宋湘道:“不用客气,随和些才好。”

吴氏再推托便显得不敬,想到宋湘的父亲是个才子,想必她是会下棋的,便说道:“那便玩玩棋子,附庸风雅罢。”

这里便有太监立刻去摆棋。

下了半局,一会儿杨氏也进来了,见宋湘在亲自陪同吴氏,便要去替她下来。花拾连忙从旁给了个眼色。杨氏看的愣了下,然后唤了花拾到旁侧问话:“怎么回事?你跟我使眼色做什么?”

花拾因为失礼而脸红,然后凑到她耳边道:“世子妃想跟何家少奶奶交个朋友。”

杨氏“哦”了一声,颇有些讶异,何家身份不高不低,何至于宋湘还得去结交她?

“这是何故?”她问道。

“具体奴婢也不太清楚呢,也许是看何家少奶奶投缘吧。”花拾眨巴着眼睛说。

杨氏看出来这丫头卖关子呢,也不为难她,走过去到她们二人身边坐下来。

宋湘却与吴氏唠起了家常,宋湘落子利落,话题也没耽误,从今日的花和茶说到街头时兴的衣着,或许是她的谈吐太过温和舒适,吴氏的回应也很积极,于是在杨氏看来,这俩人交谈得十分融洽。几乎已经没有了身份差距带来的束缚。

一会儿人多起来,宋湘站起来,让了位给别的女眷,与杨氏出了敞轩。

杨氏道:“你怎生对这吴氏如此周到?”

宋湘看看左右,就微笑与她道:“还不为了打听何琅受伤这事?”

“何琅这事怎么了?”

宋湘默了片刻,就直说了:“我怀疑何琅被刺,大理寺那边审出的真相只是凶手与何家相互默契的结果。真正的真相绝不是如今这样。”

杨氏还当听到的只是内宅女眷们之间的利益往来,乍听到这里,愣了一愣:“这话怎么说?”

“你知道洛阳骆家吗?”宋湘望着她说。

胡家在晋王妃有意无意地推动下,可谓是与晋王府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但晋王府里头的事情胡家却还一点都不知情。

而将来倘若陆瞻与晋王撕破脸来,胡家夹在中间便会很难做,宋湘不想欺骗他们,更不想利用还蒙在鼓里的他们,陆瞻的身世纵然如今暂不能和盘托出,至少他们也该知道陆瞻与晋王已经各自为政。

究竟做什么选择,是支持其中哪一方,还是说退出这场内斗,她觉得都应该由胡家这边知情之后而来决定。

从安全的角度来讲,倘若胡家因为某些原因不能够站在她和陆瞻这边,及早地做出选择,也绝对好过日后突然退出。

“知道,”杨氏喃喃地回应了一声,“何家跟骆家有何关系?”

“倒也没有什么,”宋湘扬扬唇,“只是据说,何侍郎十多年前曾在洛阳为官,期间与骆家那位二爷私交不错。但奇怪的是何侍郎从未对外说起过此事。

“偏巧我又听说,前几个月骆容的坟被人给动过了,骆家上报了官府,至今还没有结案。

“何琅伤得如此蹊跷,大理寺结案的真相可谓漏洞百出,但偏偏何家又没有异议,因此我在猜想,难不成伤害何琅这些人,亦会是动过骆容坟墓的人?而这份漏洞百出的真相,会否是何家与刺客相互掩盖事实的默契?”

杨氏听得一愣一愣,一时半会儿没能回上话来。

宋湘也不敢一口说太多,一则这些事主要还是要看胡潇夫妇的态度,跟杨氏说及这些,不过是她刚巧问到这儿,自己也就顺势透露些苗头,让她去传给胡夫人。二则因为是顺嘴说起,透露得多了就显得刻意。

“我倒不曾留意过这些,父亲母亲他们知道得详细些。”

杨氏也没把宋湘当外人,直接就说了。

宋湘点头:“我也是这个意思,回头看看义父他们怎么说。”

说完看一眼四面,她又道:“你要是不想抹牌,不如随我去膳房看看,添些茶食吧?顺道我也领你在王府四处走走。”

杨氏欣然道:“走吧!”

晋王妃的茶局设在后园子,以王府占地之大,华厦之广,动静是轻易影响不到别处来的。

故而燕吾轩里周侧妃听完晋王下令让她和陆昀留守王府、不去围场,而因此气得发抖之时,声音也并没有传到园子里。

“唯独咱们不能去?这是为什么?这真的是王爷的意思,不是王妃的意思?!”

她瞪着眼问完面前的陆昀,又问向来传话的景泰。

景泰道:“这是王爷亲口所述,还望侧妃能遵照行事。至于靖安王,王爷说王府总得留个主事的人在,这次便让靖安王负责理事。王爷对郡王爷期望甚高,也望郡王爷能不负王爷厚望。”

“请王爷放心,我定当竭力当好差事。”

陆昀立刻俯身领了命。

等景泰离去,周侧妃就完全不能克制了:“你为何要答应?你为何要这样逆来顺受?去围场这样好在皇上面前露脸的机会,你为何不好好把握?!

“这定然是王妃挑唆的,她就是存了心不让咱们母子去皇上面前露脸!”

“您别胡说了!”前番在陆瞻成亲宴上周侧妃丢的脸,陆昀还没有完全消化完,此时看她又这般乍呼起来,便用了重口:“你动不动就王妃针对咱们,你哪只眼睛看到她容不下咱们?

“今日后园子里来了那么多贵眷,采音也被召去招待了,宋湘来的时日虽短,但对采音也是没话说,不管真情假意,至少人家面子上没疏忽过,至于里子,你这么多年又抓着她什么把柄了呢?”

周侧妃更不能忍了:“你还帮她们说话?你这是胳膊肘要往外拐吗?你别忘了,你可是我生的!”

陆昀听得又是这句话,想到从小到大尽被她拿这生母之恩来压着他行事,心里不禁烦闷,脱口说道:“我知道我是你生的,但我如今已经是钦封的郡王!你不过是王府的侧妃,要如此指责我是不是也该想想合不合规矩!”

第274章 不能“下手”

周侧妃听完这话都懵了,随即眼圈一红,眼泪滚了下来。

能从更衣奴爬到侧妃之位,周侧妃当然也是有她过人之处的。这汪眼泪下来,便立刻把身为儿子的陆昀一腔罪恶感给勾出来了。他侧身站了会儿,说道:“我知道你什么心思,我早说过这东西命里有时终须有,何况得个郡王我也不差,你就别想那有的没的了。来日父亲归天,咱们都分了府,儿子定然接你上靖安王府去养老,那会儿你也能晋个位份,如此有什么不好?”

周侧妃只是抹泪不说话,陆昀再站一阵,也就叹气出来了。

到了外头着太监去找找杜仲春,打听晋王什么时候在府,打算去探个口风,看看究竟是不是如周侧妃所猜,却说杜仲春此时正忙于给晋王处理奏疏,便只好让人去嘱托杜仲春,请他方便的时候回个话,余事便回头再说。

杜仲春被陆瞻的身世缠绕于心,这两日已经不能从中释怀,接到陆昀派来的太监传话时,他正在房中翻阅晋王这些日子处理过的书信。原已是心事重重,陡一听王府里庶出的皇孙也插进来,便又勾动了心思。

晋王想利用周侧妃对付宋湘,内宅里的事情,这样做并没有什么不好,这宋湘确实厉害,陆瞻娶了她可谓是如虎添翼,这从近来延昭宫如意料之中防守得铜墙铁壁一般就看得出来。可晋王宁愿遣使周侧妃上阵,他也不曾去寻晋王妃明言,这太奇怪了。

回想起王妃历年来对晋王的冷淡,杜仲春越发觉得晋王与王妃之间有些不寻常。

或许,他应该从晋王妃这边寻找些机会来解惑?

“杜先生,何先生差小的过来取份文书。”

这时候有仆役进来,说了文书的样式。

何先生是王府另一个幕僚。

杜仲春把文书找出来,递出去的时候顿了一下,自己站起来:“你先回吧,我自己送过去。”

晋王这些事也不知道跟别的幕僚透露过没有?又或者别人是否也看出了晋王的异常?

他且过去与他们聊聊再说。

王府西路有一处精巧的三进院子,起名集贤堂,与承运殿有一段距离,过去需要穿过承运殿与后院连接的甬道,此处住的便全是府里的幕僚。

杜仲春信步往集贤院走去,刚到月洞门下就见前方来了游廊过来了一行人,前方几个侍女手捧馔肴,随后并肩而行的两名丽人,右侧的这位寻常官眷打扮,而左首的这位衣冠奢华,高贵难言,这是他曾随晋王前往茶楼里处理郁之安一案时遇见过的宋湘!

虽说是王府属臣,但杜仲春是外男,如今堵面撞上还是得回避回避方为合理。

刚退到石榴树后,就听宋湘的声音传来:“世子口味刁钻,王妃早前已经给他换过一批厨子,他仍不满意,没办法,我只能偶尔下个厨,摸索摸索他的口味。好在他多少能吃下去些,也不妄膳房特地为我腾出个小灶来了。”

接下来便是旁边女眷轻笑附和,看得出来双方十分熟络。

“谁在那儿?”

宋湘突然停步。

杜仲春心漏了一拍,慌忙走出来:“在下杜仲春,见过世子妃。”

宋湘可是身怀武功的,很容易就看到树后有人。

“原来是杜先生。杜先生如何站在这儿?”宋湘意味深长朝他看过来。她可没忽略过,自从庞昭离开之后,杜仲春在晋王身边可是平步青云,如今已经成了承运殿的头号幕僚。晋王的很多举措与决定,怕正是出于此人之手。

“回世子妃的话,在下是要前往集贤院送文书。半道遇见世子妃前来,故而在树后避让。”杜仲春也不愿引起误会,将手上的文书呈出来,以表明自己确实不是成心在此藏匿。

宋湘瞄了眼他手上,笑了笑道:“杜先生还亲自跑腿呢?”

杜仲春在她这一声轻笑之下不觉深弯了腰:“在下事务不多,说起来也不过就是个为王爷分忧解劳的,送个文书,并不算什么。”

宋湘回想自己方才也没与杨氏说什么要紧的,也不愿再做纠缠,道了声“先生请便”,便与杨氏继续往前。

杜仲春望着她们离去背影,问身边下人:“与世子妃一处的是哪家女眷?”

下人答:“便是胡家大少奶奶。”

杜仲春恍然,原来是胡家!

宋湘与杨氏回到园子里,晋王妃她们已经出来了,正沿着湖岸迤逦漫步。

秋末的阳光温和明媚,哪怕是正午,也只是给人增添了活力。

在宋湘蓄意的接近下,午宴后的茶局上吴氏已经向宋湘提出了邀约,宋湘欣然应允,并顺道邀上了杨氏。而何夫人在看到儿媳应酬得如此得体的情况下,也表达了欢迎的态度,并顺势表示稍候也会准备一场小宴,作为对晋王府的回礼。

宋湘的目的达到,陆瞻回来之后,便也告诉了他。

陆瞻对于她把王府情况逐步告诉胡家是支持的,胡家是端正人家,只有坦诚才能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倘若存在欺骗,反倒有给自己找麻烦的隐患。

末了宋湘就问他:“曾经在承运殿出现过的、跟晋王暗中接触的武士,你查出来底细不曾?”

“后来他又没再出现过,承运殿自打堕马案之后,也加强了警惕,也没有再有令侍卫内探的机会。”

宋湘哦了一声。

陆瞻再问她:“怎么了?”

宋湘便道:“也没有什么,只是今日在府中遇见杜仲春,便突然想起这事来。杜仲春近来颇受重用,我在想,他是否会知道些晋王的秘密?”

陆瞻闻言细想:“那倒极有可能。但咱们也不能对他下手。”像她对付唐震那般,半夜里劈晕扛出来夜审……实在是后患无穷。

“我也没想对他‘下手’。”宋湘轻睨他一眼,扶着杯子不再吭声。

杜仲春身为幕僚,出门身边也随时有人的,的确不好直接下手。目前她也还没把握对他下手具体能有些什么收获。但是她关注关注总没坏处吧?

第275章 需要人搭台唱戏

花拾这些日子在王府里头用心经营,至今已经一半以上的院落里有她相熟的侍女了。

在宋湘表达出对杜仲春的兴趣后,她又不辞辛劳地开始跟小太监们接触起来。

世子妃作为王府里的少主母,而且受到了晋王妃的各种维护,早成了香饽饽。哪里会有人不愿与世子妃陪嫁过来的心腹侍女接近呢?

宋湘一面为花拾的机灵感到欣慰,一面却为如何换掉女官云帏而动着心思。

不过这事暂且也只是忙碌的空隙里想想而已,大多数时候,她还是忙于延昭宫以外的事情。

宗正院于初七晚上收到秦王府打前站送来的消息,曰秦王翌日午后便可到达京城,而汉王也将落后于他一日抵达。

好歹是兄弟,除去宗正院,礼部等开始起了相应的接待仪式之外,晋王府少不得也得行动起来。

晋王下令介时在府内举行接风宴,为了在两位皇子面前呈现出晋王府和睦融洽的景象,时隔数月之后,晋王又着杜仲春到延昭宫,命陆瞻自翌日起,须每日到承运殿去一趟。去的目的杜仲春没说,陆瞻也不追问,总之已无所畏惧。

初八上晌宋湘正与晋王妃合计着秦王此番带来哪些人进京,景旺却匆匆来报:“桂子胡同老太爷差吴全来送信,说是世子妃等的那个大夫已经到京城了!”

执着笔的宋湘听到这儿,立刻把笔搁了下来!

王妃问:“什么大夫?”

宋湘便把沈昱患病,而她托郑百群找了个医术极好的江湖郎中的事给说了。

“柳家那边还没有任何突破,我正想着怎么叩开沈家这扇门,通过他们打听柳家秘密呢。

“倘若这大夫有办法把沈昱的病治好——哪怕治不好,能替他延迟几年寿命,那必然也是好的!

“如今这大夫回来了,我也该想办法如何向沈家献医了。”

晋王妃吸气道:“沈家把这事瞒得这样紧,想让他们承认沈昱患了重疾,可不容易。”

“可不是?我为难的就是这一重。”

晋王妃望着她:“你当真一点办法也没有?”

宋湘抿唇,垂首道:“倒也不是。我想着沈家无论如何也不会想着沈昱早逝,若是这大夫真有医人之能,他们不见得会避讳。

“所以我想,这大夫能展露出真本事来,他们自然也会接纳的。问题是,还是需要有个合适的契机。”

晋王妃想了下,道:“这事你跟阿楠去合计,外面的事情他了解的更多,就是要做个局,也不是难事。”

岂料宋湘却笑了起来:“有母妃这句话,那我自可大胆去办了。”

晋王妃看她俏皮神色,才知竟是被她绕进坑里去了,当下笑嗔:“淘气丫头,原是早就有了主意,是在等我发话呢!”完了道:“去吧,记住分寸就行。”

宋湘响亮地称了声是,出殿去了。

英娘看着她的背影走过来,向王妃笑道:“真是活泼呀,跟王妃年轻的时候似的。”

晋王妃没有回应,只是微笑的目光渐渐悠远。

……

宋湘回到延昭宫,先让景旺去桂子胡同把郑百群和那大夫请过来,而后又让人去告知陆瞻。

这大夫姓杜,叫杜泉,履历早说过了,原来是个道士,道观被毁之后就开始浪迹江湖,早些年才与郑百群认识,算起来也不过几年的交情。自打郑百群亲眼见过他将死人医活之后便对他的医术赞不绝口,时常在郑家说可惜认识晚了,要是往前几年,指不定宋裕都不定会死。

宋湘不过是听他说及,自然将信将疑,但上回杜神医来的时候,仅凭几张方子就把未曾谋面的沈昱眼下病情推算得如同亲手诊过脉一样,使得宋湘对他也就生起了一点信心,不管怎么说,人家也是有过妙手回春的先例在的,让他试试治沈昱,总归没坏处。

郑百群也是个急性子,接到景旺传话后,立刻就拉着还打算打盹补眠的杜泉往王府来了。

宋湘早在门下安排了迎接的人,他们一到,一行就径直前往了延昭宫。

“杜大夫一路辛苦!”

宋湘迎出了厅堂门。

杜泉一把花白胡子,身上一袭半旧袍子,看着倒是一如既往的干净,就是脸上透着些疲惫,还有些不耐烦。

“你这丫头,倒是容我歇上一觉才喊我来,为了你一个承诺,我日夜赶路,好容易在答应你的日期前到了京师,你就这么可劲儿地折腾我!一点也不懂得尊老爱幼!”

“哪里敢不尊老?这不,听说杜大夫来了,我这也就迅速回来了么!”

宋湘笑着还没来得及答话,外边就传来了陆瞻清朗的声音。

杜泉听闻立刻起身,先跟陆瞻施了礼,而后又接着抱怨:“你来的正好,快管管你这婆娘!”

陆瞻笑看一眼宋湘,说道:“杜大夫不必心恼,回头我这儿定有好酒好菜招待!”

杜泉嘿了一声:“这还差不多!”

老头儿倒也爽快,当下就道:“说说情况吧,三个月过去,那沈家娃儿怎么样了?”

陆瞻便自怀里掏出来两张纸,道:“这是他最近的方子,杜大夫请过过目。”

杜泉立刻接在手上,看了两眼后道:“有些变化了。”

陆瞻收敛神色,与宋湘对视一眼道“如何?”

“血气比之前亏了。”杜泉说着便往方子上指了指,“这里有补气之物,但这方子开得实在差劲,肿疡之症会耗费元气不假,但此刻就开始补血补气,不过是催着病症恶化罢了。”

“杜大夫可有妙方?”宋湘不禁上前半步。

杜泉抬头:“在谈方子之前,你最起码得让我先见到他的人。不能诊到他的脉象,说再多也是白搭!”

宋湘看了眼陆瞻,说道:“我倒是已经有了个计策,就是还需要人手搭台唱戏。”

陆瞻道:“你不妨先说说看。”

“咱们需得唱上一出戏,让沈家知道咱们跟前有这么一位能治病的大夫!但这事咱们得做得不留痕迹才成。”

第276章 平时没见这么想我

陆瞻寻思:“若要不露痕迹,咱们最好不直接露面。”说到这儿他道:“濂哥儿不是在沈家么?他跟沈家熟,再说这小子成天在外跑,这事儿交给他合适!我再交代重华他们暗中配合着,问题不大。关键是得怎么才能吸引到沈家。”

说到这个宋湘就胸有成竹了:“药所里不缺患有疑难杂症的病人,这也容易。”

“那还等什么!”郑百群听到这儿便一击掌,“那就赶紧的,这病拖一日可就严重一日了!”

陆瞻看看天色:“重华,去沈家把濂哥儿接过来!”

……

在经历过宋濂成为沈家书院先生嘴里隔三差五提及的学生,随后帮忙沈栎抄作业,以及宋濂成了晋王世子的小舅子,再后来在沈家老太太面前露脸,等一系列没法儿一一表述的事件之后,宋濂跟沈家老爷沈栎已结成了铁哥们。

由于他虽然有个“麻雀变凤凰”的姐姐,但是表现出来的教养又相当符合世家们的观感,于是跟沈家上下也基本混上了点交情。

重华出府来找他的时候他刚放学,正和沈栎他们约好下晌上相国寺去赏枫叶。

“我带点吃的去,咱们坐枫树下吟诗作赋一番,岂不快哉?”沈家有名的书呆子老五沈棋说。

这个提议立刻遭到了沈栎的反对:“好不容易出去玩,吟什么诗作什么赋?带点吃的倒是可以。”

说着他看向宋濂。

宋濂捏着下巴:“可是咱们不干点什么,回头怕是不好跟家里交待。五爷这提议还是要考虑的。”

沈栎挠头:“就一下晌时间,哪还有时间作诗?我还准备了弹弓,准备打鸟呢!”

这时候旁边的沈钿插话:“你们带我去,我帮你们每人作一首诗。”

一圈脑袋齐刷刷地朝她扭过来。

沈钿只朝宋濂眨巴眼:“我保证不乱跑,你们在寺里打鸟的事我也不告诉别人。”

一圈脑袋又转向宋濂。

宋濂纵然不想带她,但也抵挡不住她开出的条件,看了圈众人,就拍板答应了:“那就这么着吧!但是不许娇滴滴的,咱们可分不出人手来照顾你。”

“我才不会!”

重华走进院门,就看到被一圈孩子围在中间的宋濂,忙道:“小舅爷!”

宋濂抬头,一骨碌站起来:“重华大哥你怎么来了?”

“世子让我来接你上王府吃饭呢!”重华当然不会跟这个鬼灵精说实话。

作为姐夫,陆瞻请宋濂吃饭那不是天经地义嘛,他们成亲的时候,自己作为小舅子,连拦门都没拦一下,可不是得好好对他才像话?

宋濂听完也不说二话,把书箱给了小厮,然后就与沈栎道:“我先走了,未正咱们在东城门内会合。”

说完便跟着重华出了大门。

沈栎还不忘追上嘱咐一句:“别忘了时间!”

“忘不了!”

两厢这才散伙。

沈钿得到了他们允许可以跟随,开开心心地回家吃饭。

沈家正如宋濂所观察到的那般,依旧平静,对小孩子们来说根本不存在什么忧虑。但沈昱的病情依旧是每个已成年的人心头压着的石头。

沈家的子弟中目前能担大任的也就沈昱而已,幼年子弟中虽然也有姿质不错的,到底离帮衬当家的沈家均他们还早。

于是每个人嘴上不说,心里便都暗暗希望菩萨保佑能护佑沈昱能逢凶化吉。便是实在无力回天,那能够尽可能地延长他生命也是好的。

因而这一年来沈家总有人负责往寺里捐赠香油祈求神明,相国寺就是必去的寺庙之一。而寺里那片枫林已经红透了的消息,也是去送香油的人传出来的。

往年都有大人们带着孩子们去赏枫,而时下谁又还有那份闲情逸致呢?

孩子们提出自己去,家里也就只好答应了,最多就是多派几个人跟着便是。

沈钿路过正院,在院门口遇见沈楠:“五姐儿这么高兴,是为何?”

“五哥六哥他们要去相国寺玩,他们答应带我去啦。”

沈楠笑道:“去相国寺玩就这么高兴?”

“嗯呐!因为濂哥儿也会去!”

沈钿把欢喜写在了脸上。

沈楠笑着摸摸她的头,转身进了东边跨院。

香樟树下站着个高瘦人影,身披宽松道袍在踱步。

沈楠走进去,声音不自觉地温和下来:“大哥。”

……

宋濂心里至今还憋着几分轻而易举就被陆瞻拐走了姐姐的不甘,陆瞻要是来寻他别的事他不会去,但要接他去吃饭,他无论如何得去的。

但他完全没想到陆瞻请他吃饭既不是要讨好他,也不是想念他,而是要坑他干活!

到了王府,直奔延昭宫,进门先看到郑百群,他愣了下,再看到杜泉,又愣了愣,再看向宋湘准备问话的时候,宋湘已经走过来一掌压着他肩膀将他按下,然后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饭有吃,但是吃饭之前得先听我和你姐夫跟你说个事……”

然后宋濂就被他们俩一左一右押着听完了他们的“阴谋”!

宋濂满肚子都是被他们坑了的不悦,脸色沉得能拧出水来。

直到他们把事儿说完,他才抬起阴着的脸着:“平时没事的时候没看见想着我,合着用不上我的时候,你们还想不起我呗!”

“怎么会?”陆瞻面不改色心不跳,“我这些日子对你日思夜想,辗转难眠,要不是怕你读书不方便,我都恨不得把你接到王府来住着。”

宋濂冷哼:“我信你才叫有鬼!”就是这把嘴把他姐姐给哄走了的,哼!

宋湘催道:“别啰嗦了,先吃饭吧,吃完饭赶紧地听你姐夫安排!”

宋濂心里却有自己的算计,他盘起双手,看向陆瞻:“让我干活可以,但我也有要求。”

陆瞻看了眼宋湘,把耳朵凑了过去:“什么要求?”

宋濂横睨了他一眼。

陆瞻直腰:“好好好,回头送个厨子给你!”说完不由分说拉着他入花厅,已经连他多说一句话的机会也不想给了。

第277章 南城有神医

沈楠在沈昱院子里吃的午饭,自从沈昱生病,各房子弟们都会轮流过来串门陪伴,沈昱仅有一个儿子,方两岁,前阵子闹毛病,其妻带着搬到一墙之隔的邻院住一阵,这院子里就空了,但因为大家伙来来去去,却也不显寂寞。

沈家各房子弟情份极深,沈楠虽未成家,但已经帮忙打理家族庶务的他已经深深明白家族意味着什么,沈昱如此,他心下也十分忧急。看到沈昱没吃两口就放下筷子,一顿饭吃的五味杂陈,十分不是滋味地走出来。

门下看到沈栎他们吆喝着出门,知道是要往相国寺,也没阻着他们,看着他们出了门,便也唤上两个管家,出门去北城,例行去家中开设在北城一片的几家商铺收租去。

既然协管庶务,那自然府里的生意是得看管的,沈家百年积累,已经积攒下庞大家业,除去京外的营生,光是京城内就有十四五间铺子,平均分布在东南西北四面城门之内。每月中下旬主打对京外的账目,而上旬则过问城内的生意,这已经是雷打不动的差事。

北城大街上这四家,全是连成一线的,做的营生却又不同,得挨个儿地进内。

沈楠先进了绸缎铺,掌柜的迎出来,把账目递上,一面口头上禀报着近来的收支,一面亲手奉上了茶点。沈楠也没急着询问,打开账簿,顺着数字看下来,还未及翻页,就听铺子外头传来慌张的声音:“快,快请大夫!”

先还是几个人的声音,后来铺子里的人都开始奔出去了,沈楠也不能再若无其事,他放下账簿:“怎么回事?”

掌柜的走过来:“有人晕倒在街头,据说是个肿疡病人,这下麻烦了,旁人也不敢动!”

沈楠被“肿疡病人”四字拨动了心弦,并情不自禁地探头往外面看了看,街上已经围起了一圈人,当中有人哭,听起来应是病人的家属,其余便就是张罗着请大夫的声音。

沈楠把账簿放下,大步走出门外,挤开人群到了中间,只见果然是个已骨瘦如柴的老汉,正躺倒在个老妇怀中,双眼半阖,微微吐气,看得出来是晕过之后又已经幽幽苏醒。

“请大夫来不曾?”沈楠看到这情状,不由问起周围人。

“不曾!这大娘说大爷已经病入骨髓,请寻常大夫来也是没有用的。”

围观的群众焦急答话。

沈楠皱眉:“既然已病入骨髓,那为何还要出来?”

那老妇抹了把眼泪,说道:“我们是去南城求医的,上晌去买菜,听人说南城有间医馆来了个神医,有人腹间长了肿块,这神医不过推拿两刻钟,竟把那肿块推散了。我们家也就指着他养家了,我琢磨着怎么着也得带他去看看,万一就真有救呢?谁知道半道上他就没撑住,晕了下来!”

沈楠听完缘故,内心里已不由暗嗤。

这些日子为给沈昱求医,城里城外的大夫沈家都找了个遍,当中固然也有些真本事的,但滥竽充数的也有极多。腹中长出来的肿块,怎么可能一番推拿就消除了呢?又不是华佗再世。八成就是出来讹人的。

他说道:“你们家住哪儿?不如我让人送你们回去吧?”

草根百姓可怜,此去南城还有好几里路,他们这如何能撑得到?

这老妇却转头向他磕头道:“多谢公子!公子仁厚,倘若真要送老妇,那老妇便跪求公子好人做到底,索性送我们去南城吧!若公子答应,便是有救命之恩德,老妇来世定当结草衔环相报!”

沈楠见这老妇如此执着,倒不好违逆他们这一番求生之心了,微沉气,就唤来了长随,交代去赶车。

站起来将走之时,却听旁边有人问这妇人:“不知二位要去城南哪家医馆?”

“就是城南的济善堂!”

得了援手的老妇匆匆地答。

济善堂?!

抬了脚的沈楠猛地停步——

济善堂,那不就是宋家开设的医馆吗?

他与宋湘虽不熟,但宋濂成天在他们家出入,他不可能连这都没有打听过!

如果是宋家,那自不存在是讹人了,他相信宋家还干不出这事来!

可他们家哪里来的神医?

他又倏地转身,望向老妇:“你方才说的是城南济善堂?就是晋王府世子妃娘家开的那铺子?!”

老妇讷了下,说道:“我不知道是不是世子妃的娘家,我只知道那家馆子的东家早先帮人申冤,还把南城的恶霸一家都给送进了地府!”

沈楠心下咯噔响起来,那可不就是?

除了宋湘以外,也没有哪家开医馆的有这本事把京城“恶霸”送上狗头铡!

他立刻吩咐小厮:“另雇辆车送这两位老人,我也过去看看!”

说完后他便钻进了马车。

沈楠与老人先后到达药所,只见铺子里平平常常,主顾虽不少,但也没有出现趋之若鹜的景象。

铺子里后请来的掌柜姓余。

余掌柜认出沈楠,立刻堆着笑迎上来:“沈三爷今儿如何大驾光临?快店里请坐!”

沈楠就道:“这两位是专程来找你们铺子里的大夫看病的,听说贵馆大夫医术非凡,快请出来吧。”

李大夫走出来,看到妇人扶进来的老汉就叹气道:“您又来了?不是说了您这症状,眼目下也没有更好的方子了么?”

“李大夫,我们听说馆子里来了位神医,治肿疡之症有奇术,我们是特地过来的!”

“哪有这样的事情?”李大夫道,“二位歇会儿,就快回去吧!您的病我已经无能为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