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只有你在乎我累不累

永安侯这话一出来,在场之人皆都为之静默。

早前以为将他调离军营,去衙门里任职,遏制住了他的势力,可当他的势力已经渗透到了朝中军营里,莫说是将他调离职位,就算是罢了他的官职,又有什么实际用处呢?

如果不是荣禧堂今天夜里闹出这件事,谁会这么快发现他布局之大?

“这里你们守着,我先进宫去禀报皇上!”

陆瞻拿了这份书信,大步出了门。

路上梆子声已经敲过五更,雪已经没那么密了,天却还是黑的,乌压压地笼罩着整个京城。

今日本来有早朝,皇帝已经免了,人坐在乾清宫殿里,正等着下面一拨拨地传消息进来。

陆瞻直接进去,案后沉思的皇帝抬起头来:“人呢?”

陆瞻把手里那封信呈上前:“侍卫追踪他的时候,遇上来接应他的人,双方交战之际,让他逃脱了。”

“这是什么?”

皇帝直接把信接在手上。

“是在长公主身上发现的,萧祺与他曾经驻地军营里的将领的通信。”

皇帝看完,脸色愈加阴沉,“他这几十年,看来不是白呆着的。有这等运筹帷幄的耐心,以往那些事何愁不能成功?”

陆瞻默语。

“你下去吧,去传兵部尚书进来。”

陆瞻拱手。

兵部尚书早已经在衙门里候命,陆瞻传的口谕一到,兵部尚书就立刻前往乾清宫了。

陆瞻没有等结果,直接回王府了。

晋王出来了,王府里没有能当家做主的男人,他不放心。

路上有香喷喷的包子,他下来买了几个,揣在斗蓬里,捂着进了王府。见到来迎门的宋湘的第一面就掏出来给她:“路口那家刚出炉的包子,我看天天都扎堆有人买,就买了几个你吃。”

宋湘才把郑容他们安顿好,还未及歇息。她把纸包拿在手上,还是热的,拿出一个咬了一口,然后放下,端来热汤给他喝:“累不累?”

陆瞻接着:“你怎么不问我人抓到没有?”

“人抓没抓到,你肯定自己会说,但我好像从来没听你说过累。所以只有问你才知道。”

陆瞻道:“这一夜里,所有人看到我的第一句话都是问我有没有抓到人,只有你,在乎我累不累。”

宋湘这一问完全从心,并非刻意而为,哪曾料想到会引起他这番感触,声音不禁也软下来:“那你到底累不累?”

“有一点。”陆瞻低低道,“但是又甘之如饴。一则这事故虽然来得急促,但离真相近了;二则我知道你在我身后,就算抓捕凶手的道路再艰难,我也觉得此生不亏。”

宋湘道:“你这么一说,我包子都吃不下去了。”

陆瞻连忙收声,把包子又拿起来给他:“你快吃吧,我可不是想让你心里有包袱,就是想跟你说说话罢了。”

景旺在这个时候端水进来,顺道说道:“苏慕方才遣人回来了,说皇上已经下旨,让兵部即刻遣人前往萧祺曾经掌过兵的军营,将曾在萧祺手下任职的所有将领,全部卸职待命!

“此外,又还下旨昭告天下,将拥兵自重的萧祺定为钦犯悬赏捉拿。”

宋湘看了一眼陆瞻,给他拧了热帕子过来。“萧臻云走的最早,也不知道杨鑫他们追上他没有?”

“只要萧祺留在城里,萧臻云走不远的。萧祺能够笼络到这么人,有一部分身为楚王后裔的原因,但这个过程里,他想要得到这么多人认可,也不是很容易的。

“萧臻云不可能走得了他爹的老路,他的分量远远没有萧祺重,如果萧祺不露面调遣,他们是成不了气候的。萧臻云要想翻身,也只能想办法把萧祺救出去。”

宋湘想了想:“长公主身边也有十二名侍卫,即便昨天夜里留在他身边的没有那么多,也总有好几个人。

“侯府既然没有搜查到他们的尸体,也没有发现血迹,那有可能他们还在人世,——你有没有让人去查查侯府周围可藏匿的地方?

“也许他们只是被用了下三滥手段给迷晕了。只有迷晕了他们,才能不引起大的动静。”

陆瞻点头嗯了一声,旋即喊人过来,让他前往侯府传话给萧臻山。

完了道:“从长公主身上揣着的信件来看,萧祺伤长公主,应该是他们起争执之后,萧祺想要灭口。

“结合之前长公主还想要把萧祺留在京城,我猜她在那之前也不知道萧祺干了什么。

“长公主与他起争执,而且还拿到了这封信,我猜她一定还掌握了一些东西,不然萧祺又何必惧怕她呢?”

宋湘看看天色:“天快大亮了,你先睡一觉,回头我与你去侯府看看。”

陆瞻点头,起身去了里屋。

宋湘跟陆瞻想法是一样的,竭力救回长公主,再从长公主供出的线索抓捕萧祺,这是最省力的做法。

长公主心思缜密,这么多年悉心栽培萧祺,为侯府崛起而铺路,而且本来也已见成效,虽然也被萧祺欺骗了几十年,但她只要看清事实,回想起来一定能抓到萧祺不少线索。

“世子妃,宁王妃有请。”

花拾进来道。

打从先前去了一趟随喜堂之后,宁王妃也再平静不下来了。熬了二十年,终于到了水落石出这一刻,谁能安得下心来?

宋湘到了随喜堂,只见宁王妃站在屋中:“瞻儿是否回来了?我怕惊扰他歇息,知道你没睡,故而请了你过来。”

“母亲不须担心,您若有事,直接来找我们便是,无须顾忌。我知道如今最最煎熬的就是您了。”

宁王妃拉着她的手,重重点头:“我想知道皇上眼下的举措?”

宋湘遂把方才得到的消息一一给转述了。“萧祺不是一般的对手,他浸淫朝堂数十年,肯定留下了不少退路,我们会竭力而为的。”

“务必抓到他!我要将他押到王爷坟前跪下受刑,再将他碎尸万段!”宁王妃的声音在颤抖。“决不能让他跑了!等捉到他,当年的细节我要一点一点全部问清楚,我要知道王爷在狱中那些天,到底经历过什么!”

第424章 到底心太善

一个尊贵的皇子,最终是活活饿死的,宁王在狱中的那些天,必然经历过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

宋湘不认为宁王妃能承受得了真相的煎熬,此时劝她打消念头却也属十分不智。

她点点头,应了下来。

随着天色渐亮,侯府这边终于上下都弄明白了怎么回事,大理寺派了人留下来,等待长公主苏醒。其余人则先行回衙。

虽然说已经有陆瞻侍卫的话作为证词,每个人都能推算出凶手一定就是萧祺,但萧祺是朝中一直口碑良好的大将军,没有证据的情况下,突然之间断定他就是凶犯,不符合审案流程,还是需要有人证物证。

不过长公主这边保留了一份萧祺与驻地将领的通信,皇帝已经按罪将其通缉,事实上又为侯案的凶案争取了时间。

一夜大雪过后,城中许多人原本抱着惬意赏雪的心情准备迎接这一天,但不多时便听到了这样一件惊天动地的案子,许多人直呼着不可思议,随后就有人恨起长公主的糊涂愚昧来。

当中即便也有少数几个表示疑惑的声音,也被铺天盖地的怨气声掩盖下来。

萧家自此成为众矢之的,一夜之间承受着天翻地覆的待遇。

而城中人们在惊怒之余,又俱都关门闭户,行起趋吉避凶之举,连悉心抚养栽培自己的养母都敢杀,谁知道潜逃中的萧祺会干出什么事来呢?

这一日街头便开始了密集的巡逻。

萧祺藏身在北城这座小院,外面的消息一点儿也没有漏下。

眼下已交辰时,城门却还没有开启,而且街头的巡兵愈加密集。当衙门里悬赏捉拿他的通告下来,他是连露面也不能了。

果然事情在按照最坏的走向在前进。但这已经是最坏了吗?并不。

他与长公主四十余年的母子接触,为了获得她的信任,他不知道留下过多少线索在她那儿。从前她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自然只当寻常。可如今知道了,只要她能回想起来,那么都会成为一步步困死他的牢笼。

想到这里他忽然暗恨起自己不曾对她下死手,倘若当时完全放弃那点养育之恩,将她直接插上几刀,岂不就一了百了吗?

他到底还是心太善了……

“刘颂他们回来了。”

萧夫人进来了。语带担忧:“有两个兄弟受伤较重,方才说街头处处是兵防,他们辗转多处才走到这儿。”

说完她拢了拢身上大氅。

他们是要随时准备走人的,衣着得时刻穿戴好。

“我们身边包括刘颂,总共才二十五个人,重伤的两个,眼下看起来是不能发挥作用了,如此耗下去,不知会是什么结果。”

萧祺把窗户关了,转过身来:“王福。”

王福走进来。

“叫几个人去萧家打探消息,若有机会,让他们把老太太给杀了。”

王福称是。

萧夫人闻言微怔,随后又默默点了点头:“也好。”

又道:“她虽然养育了你,但若是有母子情份在的话,便不该想着揭发你。可见素日那些疼你的话也是假的。

萧祺坐下来。

萧夫人接着道:“倘若她不是这么做,又如何会落得这样下场?想不到她皇家出身,也是这样没眼界。来日咱们成了事,她就是现成的皇太后,还能封她的儿子们一个王位,这样多好?如今反而还要连累你多落个不孝之名。”

“你是不是早看她不顺?”

萧夫人微顿,摇头道:“倒也没有。在一起的时间本就不多,也没机会看不顺。我只是心疼你。若非她不识时务,昨夜非要撕破脸皮对付你,我们便不会被困在此。”

萧祺默语。

王福去了又来:“主上,去晋王府打探的人回来了。”

萧祺扭头,门下人会意,走了进来:“回禀主上,晋王府里的确住着个尼姑,小的拿住他们家下人一阵逼问,探得那尼姑原来是陆瞻的生母,宁王妃!”

“宁王妃?!”

夫妻俩都不由动容。

“她居然出了家?”萧祺站起来,“什么时候到晋王府的?”

“不久。也就几天的工夫!”

“你们能把她弄出来吗?”

黑衣人有些迟疑:“王府高墙深院,防卫森严,小的们进去无碍,但要带人出来,不太容易。”

“你们不是还拿住他们家下人了吗?”

“那是王府里守门的一个小丫鬟,不经事的,刺了她一刀,她就说了。”

萧祺凝眉。片刻后道:“皇帝当年错过了给宁王翻案的机会,时隔十九年又重新翻案,必然是对宁王多有愧疚。如今宁王妃在世,若是皇帝还保不住她,那么他定会受到天下人谴责!只要把宁王妃捉到手,一定能够作为出城的筹码!”

萧夫人站起来:“你想怎么做?”

萧祺目光炯炯:“把我的剑准备好,回头我找机会去趟晋王府。”

“晋王府那么难闯,你要冒险?!”

“留在这里不过是坐以待毙,但若捉到了宁王妃,我们立刻就能出城去!”他深深地看着她,“这就像三十年前我决定走出这一步一样,不走这条路,我永远只是侯府的养子,对长公主一家感恩戴德,走这条路,我才有可能翻身为王,成就我自己的功业。”

……

宋湘从随喜堂出来,迎面就来了匆匆忙忙的钟氏:“家里出事了!后门下看门的老黄的女儿,也是王府里一个丫鬟,被发现淹死在后院井里头!”

虽说是丫鬟,却也是人命,朝廷从来没有法律规定丫鬟下人的命可以被无视。

晋王府在王妃掌管下,几乎没有出现过这样的事情。既发生了,竟又出现在这当口?

原本打发府里长史去看看就行,如今她却不敢大意。

一面打发人去给王妃报讯,一面随着钟氏往后院来:“谁发现的?尸体捞上来了吗?”

“早上打水的婆子发现的,桶子放到半路就放不下去了,后来一看,原来是具尸体横堵在了井道半路,把人捞上来,才认出是谁!如今就放在后院里。”

第425章 府里来过人

宋湘脚步快,不多会儿就到了事发地。地上积雪上铺着张板子,上面陈放着尸体,周围已经围了许多人。

宋湘走进去,一眼就看到湿淋淋的尸体上一片凝固的血迹。视线再下移,只见她腹中赫然出现了一道刀痕!

“她是被杀死的!”宋湘迅速抬头。“昨夜这里发生过什么?把值夜的护卫统领传进来!”

人群里顿时离开了两个人报讯。

宋湘站起来,查看周围,这是靠东边的后角门上,离这里最近的是太监们值夜的房间,然后是花园,花园过去就是延昭宫,随喜堂。

派出去的人很快把护卫统领带进来了。王府看家护院的人与平日跟随晋王以及陆瞻他们的那些侍卫是两班人。

“迅速去查查王府四面,看看是否有人闯入过王府?”

幸得昨夜下的这一场大雪,使人有迹可循。

宋湘挽起了衣袖,蹲下来查看尸体上的伤口。伤口宽两寸有余,力透整个身体,有这样的深度,一定是练家子。单单只挑了这么个小丫鬟杀了,看来一定是外来的杀手,并且得到了什么消息出去了。

王府里又有什么是不能对外公布的呢?

宋湘蓦地想到了宁王妃,当下肃然一凛,发话道:“多派几个人守住随喜堂!”

晋王府上下,也就只有宁王妃是重中之重了。萧祺穷途末路,在城防巡兵如此严密的情况下,他只能选择捉拿人质,挟持逃跑。而宁王妃显然是最佳人选。

钟氏也从旁催促众人:“还不快照世子妃说的去做?”

说完她又问宋湘:“这尸体如何处置?”

“要是母妃那边没有什么特别示下,就按例给出恤银给她家人,打发停当吧。”

钟氏应下不提。

宋湘快步回到延昭宫,陆瞻已经起来了,原来去追踪萧臻云的杨鑫已经回来。

“萧臻云赶往的并非驻地方向,而是去了沧州军营。沧州两个将领连夜接见了他,完了之后,其中一个将领则派快马送信去湖州。

“小的把这封信截了下来,世子请过目!”

杨鑫从怀中掏出还带着体温的信件。

陆瞻飞快接在手上,一路看完说到:“这是在联合他这些党羽准备起事了!——你在沧州的时候,皇上让卸去曾在萧祺手下任职的将领官职的圣旨,已经送达了吗?”

“属下天未亮就打回转了,彼时还没有看到传旨官到营。不过回来的路上倒是看到有朝廷的人马,快马加鞭往那边赶。”

陆瞻皱眉:“你这么快就打回转,萧臻云那边岂非没有人看守了?”

“世子有所不知,在属下到达军营之后不久,长公主的侍卫竟然也已经到了!属下一开始不知道他是谁,以为是萧臻云的同伙,就顺道也把他给盯住了。

“谁知道后来发现他也只是隐藏在萧臻云身后,甚至还曾在萧臻云与将领们谈话之后进入书房盗取物件,借着火折子的光才认出来他是长公主身边的人。

“随后萧臻云发现他了,动了杀机,我就施以援手将他解了围。然后问起他此行目的,他先是不说,后来才说是长公主派他来的,完了就要回京复命。

“属下觉得这件事,更应该及时让世子知道,于是与他商量,让他留下在那看着,我回京来。”

陆瞻恍然。

杨鑫原本就是一个人去的,就算是不遇见长公主的侍卫,他也没有办法同时做到把萧臻云看住,又分身回京来复命。

随后他道:“按时间来推算,杨鑫追踪萧臻云的时间,起码比长公主派出去的人要找出一两个时辰,但长公主的侍卫却也只落后稍许时间就已到达,他这么精准就能找到地方,是否他去沧州,也是在长公主预料之中?”

杨鑫顿了下:“这一层属下委实不知。”

“时候不早了,你既然起来了,我们就赶紧去侯府看看。”

宋湘边说边取来陆瞻的衣裳。

陆瞻在里间穿衣的功夫,郑容也过来了。宋湘立刻迎上去:“母亲来的正好,我正要找您。我和少寰要出去一趟,随喜堂那边麻烦您过去帮我坐阵,一方有什么事故发生。”

“这有什么问题?我这就去!”

郑容立刻掉转头,朝着随喜堂方向快步去了。

郑容平时虽然性子跳脱,但办起事来还是有板有眼。这当口,有她在宁王妃身边寸步不离地呆着,她真是放心多了。

晋王一直呆在萧家,杜泉忙碌了一个早上,没有说能治好,也没有说不能治。只是隔一会儿刮疗施针,隔一会儿又喂服汤药。如此几次,三个时辰就过去了。

萧家这边的人都没有说话,但神情看起来都已经有些着急。如果长公主醒不来,当年收养萧祺的真相就从此埋没下去了。

宋湘和陆瞻到达侯府时,已是晌午。侯府内外安安静静,即便是负责传膳的人也轻手轻脚。

永安侯夫人出来迎接了宋湘,伴着她进了长公主房间。满屋子全都是草药的味道,地上还有些炭火的残渣,也许因为往来的人实在太多,还没有来得及做更细致的清理。

榻上的长公主双目紧闭,双眉也紧皱着,脸色倒不曾露出十分苍白。她的头上脸畔插着数枝银针。

杜泉从旁跟宋湘施礼。

宋湘双手扶起他:“杜爷爷,情况怎么样?殿下什么时候能醒来?”

她知道杜泉既然一刻未曾松懈的在医治,那就说明长公主醒来的可能性非常之大,只是时间问题。

“王爷方才已经跟我说过利害了,我正在尽全力医治,争取今天之内使她苏醒。”

宋湘点头。

一旁的永安侯夫人听到此言,欣慰说道:“这可就好!”

又招呼宋湘去外面坐。

偏厅里稍微安静,应该是临时辟出来,作为说话之所。

“昨夜长公主传见萧祺,侯爷与夫人世贤都不知道吗?”宋湘坐下来之后问道。

“我们哪知道啊?”永安侯夫人拍着大腿,“昨日下晌,我们一家人都还在张罗为萧祺顺利留京之事庆祝庆祝,我可以指天发誓,我们根本没想到他是反贼!”

第426章 去北城搜!

“夫人不必激动,我并非前来审问,不过是了解一些细节,看看大家能不能从中发现更多的线索。”

宋湘安慰她说。

从感情上而言,他们实在不必对庇护凶手的萧家客气。但理智点想,若他们的确不知道萧祺的谋逆之举,实在也没有理由对他们冷脸相向。毕竟收养萧祺的人,又不是永安侯他们。

永安侯夫人听到这话安定下来。她叹了口气说道:“说来说去,可能昨夜里母亲遭灾,由于我多了几句嘴有关。”

宋湘道:“这话怎么说?”

永安侯夫人忐忑地说:“昨日世子来传旨过后,我向老三媳妇道喜,发现她并没有我想象中欢喜。晚膳时侍候母亲,我就多了句嘴,说到他们近日的古怪。

“后来母亲问起究竟,我细细的说了,她随后就打发了我出来。我也没放在心上,兀自回房吃饭。到了夜深,就说荣禧堂这边出事了。

“我猜她肯定是听了我说的话,然后去传了老三过来对质。要是我不多嘴就好了,那昨夜也不会出事!”

看得出来永安侯夫人对长公主十分不安。

但是落在宋湘眼里就不同了。如果不是昨夜出事,萧祺仓皇逃窜,留下许多漏洞,只怕他们也根本没办法把他困在京城里。

当然这个无需往下细究。

她问道:“夫人又是如何察觉到三房不对的呢?”

“我心眼儿小,眼界低,总害怕我们侯爷太老实,不招母亲欢心。因此对三房就不免多留意了一点儿……”

说着,她就把当日对萧臻山所说的那一番话又跟宋湘说了一遍:“……事到如今,我也不去顾及什么体面了,我被老三媳妇拒绝过好几回之后,便怀疑她另外约了别的人碰面,便打发人去跟了跟,谁知道根本没有。每次她都是单兵独马的行动。

“我这妇道人家,也不能想到别的地方,当时就觉得他是不是看不上咱们。谁知道她竟是故意不跟我们亲近,怕我们离得近了,发现他们的马脚!”

永安侯夫人说到激动处,又拍起了大腿来。

宋湘深吸气。永安侯夫人这也算是歪打正着了,若不是因为她的提防,也不会引起萧臻山的注意。萧臻山不把这些向陆瞻倾诉,他们也不会如此迅速将目标对准萧祺。

从萧家母子先后离开侯府来看,昨日那道调职圣旨就是刺激萧祺狗急跳墙的最大原因。萧祺之后就立刻做出了反应,派遣萧臻云前往军营联络党羽。

他们一切都进行得有条不紊,只是被临时打破了而已。

陆战也派了侍卫盯上了萧祺的书房,所以哪怕就是长公主不去传萧祺来见,他的老底也同样会被揭开。

“我让人去给您沏杯热茶。”

永安侯夫人叹喟了一阵,看她枯坐着,便待起身。

宋湘却忽一把按住她的手:“夫人方才说曾经派人盯梢过萧祺妻子的去向,不知他都去了哪些地方?!”

萧夫人独自上街,虽说可能是不想永安侯夫人离得太近,但她没有理由每次都单独出去瞎逛,她所去的那些地方,会不会有可能是萧祺与手下爪牙们联络的地点?!

永安侯夫人愣了下,立刻会意:“我记不太全了,我这就去让人把盯梢的人传过来!”

……

宋湘问到了萧夫人去过的地点,再与陆瞻商议安排人手直扑目的所在,便到了日光偏斜时分。

萧祺这边已经预备好了,准备趁夜色降临时候,前往晋王府拿人。

却在提前用完饭的时候,王福匆匆的进来了:“主上,不好了!陆瞻的侍卫不知为何到了五马胡同,咱们几间铺子都去了大批人马搜查!”

五马胡同位于北城东城交界之处。

萧祺闻言,脑海里快速默算了一下与此地的距离,迅速道:“莫非是老太太醒了?!”

“还没有!但方才陆瞻夫妇去了一趟侯府,没多久就派着人往铺子里去了!”

萧祺胸脯高高提起,再放下来时,双手已经攥上了拳头。

“他们动作竟有如此之快……五马胡同的铺子被找到了,那我们这地方也不会很安全了,他们当中有人知道这个地方!——告诉刘颂他们,天擦黑,就即刻与我往晋王府去!还有一个时辰,让所有人立刻准备!”

“遵命!”

……

宋湘等陆瞻把侍卫打发出去,就在长公主隔壁的房间里坐下来。杜泉说今日之内要把人医醒,她便要等等看。

交申时时分,天色又变暗了,停了大半日的雪又开始下起来。庑廊下被鞋履上的雪带得湿漉漉的,有几个下人在默默的打扫。院子里的花木被压弯了枝,腊梅的苍黄色,与这惨淡压抑的光景甚为合衬。

永安侯夫人带了点心和热汤进来陪伴——如今府里都是男人们在掌事,她也无事可做。

宋湘刚喝了口热汤暖身,忽然隔壁就传来一阵骚动,很多到惊呼声传过来了,随后就有脚步声匆匆地走过来:“禀世子妃,长公主醒过来了!”

宋湘放下碗,腾地起身前往隔壁!

只见先前在榻上平躺着的长公主,此时已经靠在了枕上,双手紧紧地攥着被褥,情绪十分不安!

很快晋王和永安侯他们进来了。陆瞻与萧臻山,还有大理寺留在这里的人也一起进来。

“祖母!”萧臻山挤开人群上前,跪坐在脚榻上:“祖母,您能认得我吗?”

长公主脸庞转过来,点点头,双唇张了张,虽然没发出声音,但反应却很正常。

“萧祺……他人呢?”

接着她终于说出话来了。

“他跑了。”陆瞻说道,“他说是于田勾结外贼袭击了姑祖母。我们请了大理寺来人勘察之后,他就瞅空子跑了。”

“已经出城了?”

“那倒没有。他和他妻子还潜伏在城内,我们正在四处搜查他。”

“赶紧去北城搜!他在北城有猫腻!”

听到这里的长公主突然激动起来,指着门外颤声说道,“北城安福寺附近的宅子,都去搜搜!”

第427章 我无法拒绝一个父亲

陆瞻听到这儿,立刻看了眼晋王,还有留守在这儿的大理寺少卿张桦。张桦立刻说道:“搜搜总不会有损失!请世子安排几个人,带领我们衙门的人去一趟!”

陆瞻立刻唤来杨鑫,交代下去。

这时候杜泉又端来一碗汤药给长公主:“这是定神汤,请公主饮下。”等长公主接了碗,他又掏出两支银针扎在长公主侧脑上。

长公主把汤喝了,闭眼定了一会儿神,再睁开眼时,情绪已经平定了很多。

她逐一的看了看面前人,说道:“我知道你们都想知道来龙去脉,你们让下人们都退下吧。”

永安侯连忙挥手让所有下人全部退下。在场的人便只有晋王一家三口,永安侯一家三口,并永安侯的弟弟弟媳妇,以及张桦。

长公主喉头连沉了几下,开口道:“这件事是我的错,就算我收养的人不是楚王之后,他犯下这样的大错,伤害了那么多人,也属我教养失职!

“但是,收养他并非我的本意!

“我的母妃也就是先帝后宫中的一般妃嫔。我没有同胞亲生兄弟姐妹,母妃死后,父皇可怜我才让我嫁在京城,没有远离家乡。虽然驸马并不算是才华出众,但是为人忠厚,善良体贴,我很满足。

“先帝对我其实算不上特别,我跟大部分的公主一样,平凡地长大。但是丧母之后,因为他的一念之仁,我又有了相濡以沫的家人,为此我也一直很感激他。

“皇帝与楚王的纷争,虽然我一直都很了解内幕,但我从未参与,也轮不到我去参与。楚王死后不久,正值朝中准备按律法处置楚王一族之时,先帝忽然传了我进宫。

“他先跟我说了一番历代皇家子弟斗争,导致江山不稳的典故,随后话题就转到了皇帝与楚王这件事上。

“楚王的死没有什么争议,的确就是他与臣子勾结谋害皇帝,就算他不自尽,留下来也不会有什么好果子。

“但他偏偏就死了,而且还是当着先帝和满朝文武的面当场自刎。先帝作为皇帝,也许并不在乎女儿,但对于皇嗣,不管于公于私,都是付出过关心的。

“一个父亲即便知道自己儿子有错,他该死,但眼睁睁看着他死在自己面前,血染红了殿上一大片金砖,也许于他还是一种不小的冲击。

“他跟我述说这一切的时候,神情萎顿,落落寡欢,与宁王死后皇帝的模样颇有几分相似。

“然后就说到,希望我从楚王府里挑一个孩子抚养下来。因为作为皇帝,他太清楚楚王的家人接下来会是什么下场。他的子子孙孙都不会再有出头之日,注定只能圈禁在高墙之内,苟活着直到最后灭绝。

“他知道楚王有罪,但楚王死的那一幕勾出了他的不忍。他希望给楚王留有一个血脉,可以正常地在这个世上生活,像正常人一样娶妻生子,为仕途功名而努力。

“他提出这样的要求,我当然知道十分棘手。我也有一大家子人,死的虽然是我的哥哥,但我背叛的却是我的弟弟,万一我弟弟知道了,他难道会对我法外容情吗?

“但是那一次,先帝却不是命令我,而是在请求我。我如何能够拒绝一个悲悯的父亲呢?何况如果不是他,我又如何能有当时的安稳幸福?

“那是唯一一次,我的父亲在认真地请求我。于是我答应了他,为了安全起见,与他商议找了个才生下来的庶出之子,以萧家远房族亲遗孤的名义抱养了回来。

“我与他约定绝对不告诉这个孩子他的身世。随后他便把所有知道这件事情的人都灭口了——对于皇帝来说,要做到这件事情多么容易。

“从此楚王这个孩子就在我身边长大,我与外子给他取名叫萧祺。为了防备他因为养子的身份而误入歧途,我给了他与自己亲生儿子同样的关注,甚至有时候还有甚之。但我没想到,我到底还是做错了!

“如果知道他是这样的心性,我便该拒绝先帝!我没防备到他居然从我暗藏着的他的生辰文书上推测出了自己的身世!”

她紧紧地抓着被褥,喘出的粗气发出很大的声响。

“生辰文书在哪里?”

宋湘问她。“既然已经决定不要告诉他身世真相,为什么这些东西又让他发现?”

长公主看向南面的墙壁下:“放着梅瓶的位置往左数三尺,再从放花架的位置从里往外再数三尺,找到交点的那块砖,把它撬开。”

房间地面十分平整,几乎看不出来有任何可以撬动的痕迹。萧臻山自己上前,让人拿来匕首插进去,才发现果然是活动的。

把指定的这块砖撬开,里面就有一个木匣子。

萧臻山把这个匣子拿到了榻边。长公主把匣子打开,里面有一些纸张,有一把小小的钥匙。

她把钥匙又交给萧臻山:“把博古架上的香炉转转,露出口子后,找到一个锁孔,把它打开。”

萧臻山依言照做。机关打开,的确露出了一个暗柜,但是上下左右根本找不到锁孔。

陆瞻凝眉站了站,走过去掌压着暗柜的底部,用力一压,只听哐当轻声,那底板打开,果然就露出了一个锁孔。

萧臻山惊奇地望着他。

陆瞻说道:“如果我没记错,这种机关手法,是宫中用的。”

“没错。这个机关是作为嫁妆被我带到侯府的。”长公主说道,“你们把锁打开,那份文书就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