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能改变皇家的菜谱算不得什么本事,能改变百姓的菜谱这才是真正的功劳一件。

这么算下来,她的未来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这个天下第一鲜的赐名不过是给了她开了一个很美好的头而已,她要做的就是趁着这股东风更加努力的活下去,让这些菌子最终能普及开。

丁小桥自己很喜欢分享,所以她愿意让自己喜欢的菌子能分享给每个人,能让更多的人知道这种美味。

一时之间她很想去丁风儿家看看自己的那些菌子怎么样了。

丁小桥虽然心里这么想,可是到底是忍住了没有去,毕竟,这个自己养殖菌子的事情还是一个秘密,在没有把握能成功之前,丁小桥不愿意让更多的人知道,赛百味也是如此。

卢兴业坐了一会儿,跟丁修节和丁小桥定下了今年的菌子,虽然现在上山采菌子的人已越来越多了,但是,也只限于黄牛肝、鸡枞、见手青和铜绿菌四种。

另外的十多种菌子不光是别的人不知道长什么样,就连卢兴业自己也不知道,毕竟他从得到这些菌子开始就是干的,他没有办法推断出新鲜的长得什么样,就算能推断出来,卢兴业已跟丁修节合作了一年了,如果不是出现什么大的问题,他不会也不能再换供货商。

尽管这些菌子的要价很高,但是比起了换人的风险来说,简直就算不得什么了。

“丁师傅,今年的松茸能不能多一点?”卢兴业问道。

丁修节没有说话,只是看了看丁小桥,毕竟这个事情他说话做不得准,只能问丁小桥才行。

卢兴业顺着丁修节的目光看向了丁小桥也问道:“丁小姑娘,你觉得呢?能不能多一些松茸,毕竟这是宫里面要用的。”

丁小桥其实很愿意答应,但是自己家的菌子养殖还在研究实验阶段,那山上野生的菌子又不是她说了算,于是她只能叹了一口气道:“卢东家,这个真不是我能决定的,你也知道这些菌子都是看天吃饭的东西,我倒是想多多的卖给你,毕竟这价格在那里摆着不是吗?但是也不是我能做主的,所以,我现在答应不了你。”

卢兴业也知道这个道理,他叹了一口气:“哎,只能如此了,今年的菌子还是多多的仰赖定小姑娘了,不过,能不能今年这松茸你们自己家就不要留下来了,都给我们成不?”

丁小桥有点嘀笑皆非,看来这个卢兴业可是对于自家冬天的时候扣下的那七斤松茸干耿耿于怀呢。

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她点点头:“少扣下一点吧。”

卢兴业只能叹息,这个定小姑娘还是真不好说话啊。

不过也算是将今年的订单定下了。有了前一年的验,今年的订货就方便了很多,卢兴业承诺过天就将这文给送了过来,而找工程队给修房子的事情也被他大包大揽的承诺下来了。

要不是怎么说这些做生意的人都是很有一些关系的。

不过两天的时间,何亮就已送了文过来,跟他一起过来的还有四五个人,这些人虽然也是修房子的匠人,但显然是一般的乡下汉子能够比的,当丁小桥拿出了那些由关田做好的图纸的时候,他们个人就立刻凑到了一起,开始研究了起来。

何亮看着丁修节和丁小桥签好了今年的文之后,笑眯眯的将那文收了荷包里面,然后看了一眼那个匠人说:“他们都是造房子的老手了,虽然并不是什么大家也没有承接过什么官宦人家的房子,但是在平城这一代的民间,他们的手艺可是鼎鼎有名的了。”

卢兴业果然是会办事的,虽然卢兴业知道如果请那些给官宦人家盖房子的人来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却会给丁家造成不少的影响,毕竟,丁家只是乡下的白身,家里也没有出过读有功名的人,用那样的匠人实在是太打眼了,倒不如这种民间的匠人更实在。

丁小桥对于卢兴业的安排也是非常满意的,这做大生意的人想法自然是要比他们这些乡下人要细致得多,也深远的多。

虽然按照卢兴业的想法,是这些匠人的工钱都由赛百味来出,可是,却被丁修节一家都拒绝了,何亮劝了一番,见一家人都不愿意,也只能将他们付出的,前期的工钱给收了起来,带着自己的小厮回云通镇了。

站在院子里,望着那个师傅,丁小桥这才有了一种踏实的感觉,他们家这是真的要盖房子!她的唇角露出了越来越大的笑容,日子真是好啊。

第225章 好运来?

丁小桥家的新房子开工的时候是选了一个好日子的。盖房子是庄户人家的大事,而在盖房子的时候也有三件大事,分别是动土、架主梁以及收工。

这一天,因为自家的院子实在是太小了,丁修节干脆租了村里面专门给村民们办席的院子一天,米氏请来了相好的手脚利落的媳妇和婆子帮忙收拾了一顿像样的流水席。

总共是八个大菜四个小菜,蒸炸煮拌,荤素相配,一道道菜端出来,摆上桌子小盘摞大盘,将本来就不算大的桌子挤的满满当当的。

农村人办事最讲究一个面子,一定要盘子一个个的摞起来才叫好看,如果要是谁家办席连盘子都叠不起来那也太寒酸了。

丁家这次的席面办的真漂亮,先不说那些吃席的怎么交口称赞,就连在厨房里帮忙的一个个妇人也忍不住对米氏说:“你家真是起来了,看看你家这盖的房子,这办的席面可是比你们正办的好多了。”

米氏只是笑了笑,说了些谦虚的话,不过心里面那喜滋滋的感觉在脸上化成了灿烂的笑容荡漾开来,怎么都掩饰不住。

这边的酒席才刚刚吃完,那边和丁修节说好的汉子们就开始抡圆了臂膀干活了。

因为现在的农忙,所以就算丁修节给的工钱不少,但是来的人也不算多,毕竟对于乡下人来说,这庄户人家最重要的还是种庄稼。

房子不慌不忙的盖着,菌子不慌不忙的长着,孩子们的也不慌不忙的读着。在时间不慌不忙的流淌中,四月到了。

那一日,一大早的子外面的大树上就有只喜鹊叽叽喳喳的叫着。

米氏一边将鸡食倒在鸡窝外面的食槽里一边直起了腰肢朝着那大树上看了看,丁小桥问:“娘,看啥呢?”

米氏笑着说:“今天一大早的就喜鹊叫个不停,看来今天是有大喜事呢。”

丁小桥歪着头想:“能有什么喜事?我们家的子也还没有盖好呢,菌子也没有种出来,这要说喜事也只能是两个哥哥,说不得今儿又得了先生的夸奖呢!”

“那也能叫喜事?”米氏脸上笑得见牙不见眼,虽然嘴里这么说,可见心里却是觉得这也是喜事一桩:“就算他们得了夸奖,那也是曹先生教得好,给他们开的小灶呢,哪能就算得上。”而后她又顿了顿,继续看了一眼大树上的喜鹊说:“说不定是你爷家或者是你四叔家呢。”

丁小桥撅了撅嘴,暗自嘀咕道:“我四叔家有喜事也是应该的,我爷家那一窝子的妖精哪就有喜事?”

米氏耳朵尖,听得分明,作势举起手来就要打她。丁小桥连忙就跑,只留下了一串笑声。

这到了下午,丁小桥睡了一个午觉起来,还没有缓过那个困来,就听到张氏的声音在院子里传了过来:“老天有眼啊!老天果然有眼啊!我就说老天一定不会埋没我儿的!”

这又是啥事?

丁小桥也没有开窗户,只是贴着窗户纸细细听了一会儿,不过,并没有听到是什么事,只是听出来了老那边人乱纷纷的,好像有很多人,七嘴八舌的说个不停,而且又都是在子里,虽然声音大,可是全部掺杂到一起,并听不清说的什么。

丁小桥现在对于这丁家老的态度是能不参合就不参合,最好全部把他们当成陌生人,所以就算现在丁家老热闹成这样,她也没有生出一点点的好奇心,只是起了床,洗了把脸,又开始想着新的手链样式。

新年过了没天,郭景林就找人将丁风儿叫去,回来则给了一个很大的订单,足足要了五万跟手链,但是需要丁小桥在提供新的四五种手链的花式,而且对于材料还有精细程度也提出了要求,相对的,手链的收购价也高了,现在已是三十文一根了。

但是相对的,材料各方面的层次也高了,这算下来,一根手链的成本已提高到了十五六文。

还好这次要的货时间给了足足一个月时间,农忙也过去了,要不是这一个月时间要弄出三万根手链可真是不容易啊。

丁修义家的地不多,天就弄完了,剩下的时间,丁修义白天去帮着丁修节盖房子,而罗氏和丁小梁则忙着编手链,晚上的时候丁修义还要来帮忙,这忙忙活活的,虽然辛苦,可是钱真是不少赚。

罗氏的脸上整天都好像是花一样开着,身体也越发的好了起来。

前些日子,两口子更是将丁八郎也送去学堂里念了。

丁小桥正低着头研究新的手链的编法,就听见丁小梁咚咚咚的跑了进来,“小桥姐小桥姐,正那边出大事了!”

“找你家麻烦?”丁小桥见自家里静悄悄的,丁小楼和米氏坐在炕头手指上下的编手链,没见出什么状况,那只能是丁修义家出事了。

“没有没有!是大伯呢!”丁小梁见桌子上放着一碗刚刚凉的红豆汤,立刻就端了起来咕嘟咕嘟的灌进了肚子里,看得米氏连连说:“你慢点慢点,锅里还有呢,三伯娘再给你去倒。小心别呛着了!”

米氏还正这么说着的时候,那一碗的红豆汤都已灌进了丁小梁的肚子里面了,她豪迈的放下了碗,一抹嘴巴,两只眼睛亮得好像是小灯泡,她冲着米氏摆摆手:“不用了,三伯娘!”而后说:“大伯当官了啊!当大官了啊!”

她这么说的时候,两只手还使劲的比划了一下,用力的证明着自己的描述。

丁小桥只觉得吃惊,她一直觉得捐官这个事情不怎么靠谱,最后居然还成了?这还真是出人意料啊!

像是这样的事情自然不会藏得太久,到了晚上这事儿乎就村子里面人尽皆知了。而老丁头也找来了丁修义和丁修节以及丁风儿三家人去了正房。

去之前,罗氏跟米氏叨咕:“三嫂,你说这又是弄什么幺蛾子?”

丁小桥说:“应该不会是找我们麻烦吧,今天大伯可是要当官了呢。”

“就是害怕他当官了才找我们的麻烦,他现在是官身,我们是泥腿子,他要是要找我们麻烦不是很容易吗?”罗氏很是担心,她虽然不怕正房,但是对于正房那一出又一出的事情实在是太心烦了。

听罗氏这么一说,原本心里笃定不会出什么事情的丁小桥也不免担心起来,不过,今天确实是喜鹊叫得欢,正房一个个的喜气洋洋,居然也就没有找两家人的麻烦。

丁小桥看去,只觉得王氏和丁小的脸色不是很好看,特别是王氏,脸上的笑容都是苦的。

很快,她就知道了为什么王氏的脸上的表情那么难看了。

也不知道是丁修忠那五百两银子办得好事,还是丁小房这个闺女使得上劲,总之,丁小桥看起来很不靠谱的买官事情还真是办成了。丁修忠的官职任命下来了,官虽然不大,但是却是有实权的。

丁小桥虽然不知道具体官职是什么,但是听起来很是个肥缺。这是一个专门管地方木材砍伐和买卖的县丞之类的官员,在平城下属的一个叫做舟平县的地方。从地理位置上来说,和云通镇可是有些距离。

按照王氏和丁修忠的说法是他们先去,等到打整好了再来接老丁头和张氏。对于这样的说法,老丁头没有说话,只是默默的抽烟,毕竟算起来这丁修忠不算是他亲生儿子不是,更何况这是王氏开的口,他一个老头子不好反驳。

不过一边的张氏可不愿意,说起来张氏也是一个厉害角色。原本她对于王氏还是比较看重的,不过自从这两口子透着藏着在镇子里置办了家产之后,张氏对于王氏就越来越恨恶,再加上他们住在一起这些日子,张氏也算是对于王氏看白了。

用张氏的话说,那就是王氏才撅起屁股,她就知道她要拉什么屎。不过,话糙理不糙,这丁修忠王氏两口子说这个话心里打的什么主意,丁小桥就不相信这在座的人会有人不明白的。

张氏自然也是知道的,所以,在老丁头沉默之后,张氏立刻就拍案而起,直接就把王氏的提议给塞了回去。

说起来,这张氏也是个聪明人,尽管是个农村老太太,可是说话很会拿捏分寸。她别的不说,只说两点。第一,王氏是个女人,这种大事轮不到她插话。第二,丁修忠是老大,她和老丁头自然是要跟着长子,要靠长子赡养。

只是这两条下来,王氏就算嘴巴里再多生出两条舌头来也是辩驳不了的。于是,就这样,老丁头和张氏要跟着丁修忠两口子去上任的事情便成了板上钉钉的事情。

这边老丁头和张氏要跟着去了,丁修孝和刘氏也不管了,哭着闹着要跟着去,他们两个人的理由也很充分,第一,他们没有分家,要跟着父母。第二,他们放心不下二老,一定要跟着去照顾。

当然,丁小桥相信,后面一条就是屁话,主要还是前面一条。

第226章 去向

本来是一件喜事,不过好像无论是什么事情只要是放在老丁家都能闹出天翻地覆来。这样一件好端端的事情,最后在老丁头、张氏还有大房和二房之间闹得一塌糊涂,就连三房、四房还有嫁出去的丁风儿这样一些看热闹的外人都有点实在是觉得看不下去的时候,丁修节开了口:“爹,你到底叫我们来是干什么?如果是要看你们这些子事的话,我们家就先回去了,我们最近在盖房子呢,我得随时去盯着。”

丁修节的话成功的打断了这些人的闹腾,张氏显得很是不屑的撇了撇嘴,不过却没有说什么,倒是刘氏眼中流露出了不少的羡慕。丁修节家的房子已盖了两个多月了,她去看过次,那真是太大了,特别是那后院大得让她都觉得丁修节家是不是捡到了什么宝贝了,要不是怎么一下子能有了这么多钱。

老丁头颇为尴尬的清了清嗓子,他瞪了丁修孝和丁修忠一眼,然后才说:“我跟你娘要跟着老大到舟平县,这家里这些庄稼才种下去,我寻摸着交给谁也不放心,不如就交给你和老四帮我看着吧……”

丁小桥的眉头皱了起来,这个事情听起来挺理所当然的,但是仔细一想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

田地里的庄稼到底能收多少这个完全是看天吃饭的事情,庄稼人当然是希望庄稼能收得越多越好,可是,这才开春没有多久,离庄稼熟还早得很呢,谁知道会出什么事情。

万一,这一年当中出了什么旱灾、洪灾、蝗灾……等等不是人力可以抗拒的因素的事情要怎么办呢?就算今年这一年平平顺顺的过去了,庄稼也丰收了,可是没有达到张氏和老丁头的心理预期值,又该怎么说?

说你没有好好的种,说你暗中的使坏了,等等等等各种话,这才是百口莫辩。这些事放在一般人家都可能,更不要说是放在老丁头和张氏的身上了,那就更不好说了。

老丁头的话还没有说完,“还有家里这些房子,院子,还有家里的那些牲口,虽然都不是什么新的,但是俗话说得好,破家值万贯……”

他的话才说到这里,就被丁修孝打断了,他说:“爹啊,这些个东西还看什么啊?我们这是要跟着大哥去,大哥是要去做官的,人家都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我大哥虽然不是知府,这三年时间一万两银子也能挣到的,你这点东西能值多少钱?还用得着让老三老四给你看着?要我说,倒不如统统卖了,这多点银子傍身总是好的。”

丁修孝这个话丁修忠可是老大不愿意了,他看了丁修孝一眼说:“我又不是去做贪官,年俸就那么两银子,还要养活那么一大家子人,不留着点地傍身怎么可以?再说了,万一爹和娘住在哪里不舒坦的话,要回来呢?这什么东西都卖了,你让爹娘住哪?”

“大哥,你这话就不对了,你是老大,只要你不赶爹娘出门,他们哪有不跟你住的道理?还是说,你现在就打着主意要到了那舟平县就要赶爹娘回来?”说着丁修孝看了刘氏一眼说:“我就说,我不放心,你看看看,娘,你看看,这人还没有走呢,大哥就说得什么话!”

眼看着,丁修忠和丁修孝又要吵了起来,丁修节不慌不忙的开口问老丁头:“爹你是要将地和房子交给我们吗?”

老丁头也不管丁修忠和丁修孝怎么吵,只是看着丁修节点头道:“是啊,老三,我最是相信你了……”

丁修节嗤笑一声,直接打断了老丁头的套近乎,于是说:“房子我和老四可以帮你看着,这个地吧,爹我觉得你还是请人帮你种吧,熟了你给些粮食,交过税之后,剩下都是你的。”

“这这,这多大点事儿,还要请人……”

“爹,我家这事儿也不少,自己家的事情就忙不完了,实在没有能力在帮你管这些地了。你也知道我中河村还有那老些地,现在又弄了房子,哪有多余的精力再管这些呢?”

说着丁修节就站了起来,居高临下的看着老丁头:“爹,您和二娘再商量商量,这地我是真没有能力了,房子要是放心我的话,我就帮你看着,保证给您弄得规规矩矩的。”说着他从钱袋子里拿出了两锭子五两的银锭子放在了小桌子上:“这是十两银子,留给你们二老一路上的花销,我们没有办法在您跟前尽孝了,就麻烦大哥他们多多费心了。”

言罢,丁修节再也不听别的话,带着一家人转身就走了。

丁风儿见丁修节走了,也施施然站了起来,不过她可没有留下什么银子,她是嫁出去的闺女,没有必要给娘家补贴,更何况,这个娘家也没有值得补贴的。

眼瞅着丁风儿和丁修节都走了,丁修义也不是傻的,也跟着站了起来,他手头没有丁修节宽裕,但是也拿出了五两银子放在了桌子上,说了跟丁修节一样的话,就拉着罗氏和一双儿女离开了。

老丁头眼见着,这一转眼的工夫,这所有的儿女都走了,不由得心酸不已,再看看还在吵个不停的丁修忠和丁修孝只觉得心里堵着一口气,出也出不去,进也进不来。

那一天夜里,老丁家照例又吵了很晚,不过这已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了,丁小桥并没有因此而睡不着。

丁修忠的任命很着急,他的走马上任也很着急。总之就在那天老丁头将丁修节一家叫去正房之后的三天,丁修忠就带着自己一家子人外加老丁头和张氏还是丁云儿以及丁月儿还有丁修孝一家子就朝着舟平县走马上任去了。

走得那一天,丁小桥可是送他们去了村口,好家伙,这才是好大的一支队伍,人、箱笼还有雇佣的马车,浩浩荡荡的站在村口看起来着实的吓人。

老丁头看起来对于这上河村还真是很有感情的,拉着来送别的里正的手说个不停,眼泪都忍不住掉了起来,最后在丁修忠的已在催促下,他终于是收拾了自己的情绪,跟丁修节和丁修义以及丁风儿还有整个上河村的村民挥别,带着这一大支队伍离开了。

站在村口的大榕树下面,丁小桥望着丁修忠一行人的背影直到看不见了,她才长长的呼出了一口气来。她现在只希望这丁修忠的官要长长久久的当下去,这样,老丁头和张氏就会一直跟着他,对于他们家来说离得远远的,这才是最好不过了。

至于老丁头家的地,最后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只能租给了村里两个比较穷的人家了,到底是哪两户人家丁小桥没有打听,不过听米氏和罗氏闲话的时候,似乎是说,村里人因为张氏的缘故,其实都不太愿意组老丁头家的地。

为了这点事,老丁头可是劳心费力的跑了好些天最后才将这地给租了出去,只不过这这个价格实在很低廉,给了人家报酬之后剩下的也就一半了。还好老丁头和丁修忠没有分家,他家的地不用交赋税,要不是,真正的就什么都剩不下了。

罗氏说:“这种便宜啊,也只能拱手让给别人,让我们来做,别说便宜占不到,只怕还要弄出多少幺蛾子来也不知道呢。”

这是个正理。

老丁头一家子走了,虽然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们又会回来,但是,丁小桥的心情只觉得从来没有如此轻松过。

她也天天跟着米氏他们去建房子的工地上去看着,关田一看见她过来,就连忙跑了过来,笑着说:“丁姑娘,你过来了。”

关田在丁小桥家开始建房子开始,就被杜开霁长期派遣到了丁家,吃住都跟那些师傅在一起。虽然说条件一般,但是能跟这些古代工匠一起交流,一起真正的投身到了这古代建筑的修建中,更重要的是运用得自己的图纸,关田只觉得从来没有如此兴奋过。

特别是听说了,这丁修节家最后能用自己的图纸,还是这位丁小姑娘拍的板,关田就忍不住对于丁小桥格外的亲热些,对于他来说,来到这个陌生的时代之后,屡屡碰壁,他甚至以为要一直在杜家做个小厮一辈子,却被这个丁小姑娘慧眼识珠,给了他这个会。

这简直就是知遇之恩啊。

虽然在现代的时候他是一个精英建筑师,可是来到这里根本就是一个连自己自由都没有办法掌握的下等人。刚刚到这里的时候,关田只觉得自己人生简直糟透了,要不是他没有自暴自弃,估计现在他也不能站在这里了。

面前的这个小姑娘不过**岁,微微有些瘦,头发的发梢很黄,估计是原来营养不良,不过现在长出来的头发倒是乌黑的。一张巴掌大的小脸上看得出来是个漂亮的丫头,特别是那一双眼睛实在深邃。

看着那双眼睛,让关田常常有一种感觉,这个小丫头实在是不像是这么大的孩子。

第227章 辣椒

说句实在话,丁小桥一点不愿意跟关田打交道。原因无他,实在是因为这个关田太过聪明了,他虽然随时笑眯眯的,但是丁小桥能感觉出来,他的骨子里有一种属于现代职场精英特有的精明,她上一辈子最怕跟这样的人打交道了。

虽然现在的情况对于她是十分有利的,但是并不代表丁小桥就乐意跟关田多接触,她可是心里惴惴的。毕竟关田也是穿越的,她也是穿越,现在对方虽然不知道她的身份,但是如果跟他接触太多的话,她怕自己露馅了。

不管如何,不管任何情况之下,她对于认老乡这样的事情可是一点点都不感兴趣的。

“关大哥好。”丁小桥望着关田露出了一副跟自己身份十分适合的乖巧,关田见她的身后背着一个大大的竹筐,里面放着中午大家吃的饭食,连忙就伸手帮她取了下来。

“今天又来送饭啊?”关田笑,虽然他现在这个身体的也不过是十五岁,但是比起丁小桥来说可是有力气多了,毕竟在古代这个年龄都已算得上是个大人了。

站在丁小桥身边的米氏答应着,然后招呼着所有上工的人都过来吃饭。丁家的饭食历来是好的,每天中午和晚上都有七八个妇人帮忙送饭,所以一到吃饭的时候,这工地上很是热闹。

关田拿了一个馒头,端着一个盛着红烧肉的小碗坐在一边跟丁小桥没说句话,就看见杜开霁从远处跑了过来。

“小桥小桥,你怎么在这里啊,我到处找你。你看看我跑得满头大汗!”

“找我干嘛?”丁小桥现在对于杜开霁时不时就跳出来已很淡定了,她甚至都有点想不起来,当时自己怎么跟这个家伙杠上的了。

“快点快点跟我走,我家得了个好东西,可好看了,你跟我去看看吧!”杜开霁不由分说就拉着丁小桥的手便走,全然不顾米氏微微难看的脸色和丁小桥挣扎的表情。

这一路的长跑很快就到了杜老财家,进门的时候正好看见了李氏带着一个丫头出门去。她望着杜开霁脸上便浮现了笑容,她提着那绸缎的手绢轻轻的压了一下嘴角,道:“开霁回来了啊。”

杜开霁大概是上一次被自己老爹教育的比较惨,现在对于李氏明显没有原来那么热络,听到了李氏的打招呼,他只是点点头,道:“嫂子又要出去逛啊!”

“我不是……”

不过不等李氏说完话,杜开霁就已拉着丁小桥朝着院子里面跑去了,根本就没有在乎她在说什么。

李氏不由得翻了一个白眼,对着杜开霁的背影轻轻啐了一口,没教养的小东西……

进了堂,并没有看见人,杜开霁只是拉着丁小桥的手穿过了堂就朝着后面的院子去了。

说实在的,丁小桥来杜老财的家已不少次了,可是一次都没有进过后院,首先她不想,其次俞氏每次都恶狠狠的瞪着她,最后,她完全不想来杜老财家啊,所以每次来只要办完了事情丁小桥就立刻闪人,根本不给杜开霁邀请她去自己子里玩的会。

算起来,今天她真是破天荒了。

俞氏和杜老财都在,他们坐在自己的院子里。院子里面无一处不彰显着有钱两个字,什么太湖石的假山,什么百年的桂花树,什么精美的盆景,总之,不管丁小桥叫不叫得出来名字,总之看着这一个院子,丁小桥就忍不住咋舌。别看人家杜老财是个土财主,但是真实有钱啊。

“三儿回来了。”俞氏笑眯眯的表情在看见杜开霁拉着丁小桥的时候彻底黑掉了,她抽动了一下嘴角,然后很不客气的说:“丁家的小丫头,你怎么会到我家里来!”

杜老财很是不悦的看了俞氏一眼,然后轻轻的清了一下嗓子,俞氏立刻意识到自己的语气不对,便硬生生的挤出了一点笑容道:“你看看,家里什么准备都没有,我也弄不住什么好东西招待。”

这越说越不像话了,杜老财的眉头微微一皱。别看丁家现在还不如自己家,可是这丁家起来的多快啊,这丁修节才不过回来大半年的工夫,现在居然又是盖房子,又是弄菌子,眼瞅着发家致富不是问题,再加上他们家里的还有那么一个厉害的先生,两个争气的儿子,可不像是自己家里的三个儿子就没有一个出息的,这丁家要起来啊!

对于这样的人家,杜老财当然是要想方设法的交好才是,可是不知道自己的这个老婆到底是哪里不对劲,横竖就是看不起人家丁家,觉得丁家土,觉得丁家是泥腿子,成天的看着别人都是鼻子望天,要不是人家丁家不计较,还真是坏了他不少的好事。

狠狠的白了俞氏一眼,成功的让她闭上了嘴巴,起身去叫小丫头给丁小桥准备糕点去了。杜老财这才朝着两个孩子说:“过来过来,小桥怎么今天过来了,你平日可是忙的很呢,想让你过来吃顿饭都不容易呢。”

“爹,我带她来看你弄来的那个红条条。”杜开霁直接就杜老财坐着的石头桌子上摆放的那一盆煞是好看的盆景。

这盆景绿绿的叶子,映衬着红红的果实,实在是惹人喜爱。在阳光下,那一个个条状的果实闪烁着红火火的光芒,看起来像是宝石一样的漂亮。

而丁小桥自从进了院子,她的眼睛就完全的落在了那盆景之上,心里忍不住掀起了翻天巨浪,然后又听着杜开霁叫这个东西叫做红果果,心里只想哀嚎。我勒个去啊,这个是什么红果果啊,这明显就是辣椒好不好!而且还是在四川最出名的“二荆条”!

丁小桥在现代的时候就是一个无辣不欢的人,可是自从穿越到这里来,真是就没有吃过辣椒了,因为这个时代她真是一点辣椒都没有见过,于是,那种嗜辣的爱好就放在了自己的心里面,再也没有提起来。

看看那一位在康国做丞相的同乡人都没有弄出辣椒来,丁小桥估计,在这个时代是不可能有这种东西了,所以渐渐的就连她自己都已忘记了她曾到底有多喜欢吃辣椒了。

可是惊喜就是来的那么突然,来的那么让人接受不了。就在丁小桥以为这辈子都没有办法再享用这种美味的时候,这东西就这样一点缓冲都没有的出现在了丁小桥的面前,让她的心脏到现在都在砰砰砰的乱跳。

还好,在这样巨大的震撼之下,丁小桥该有的礼节还没有完全的忘记掉,她老老实实的给杜老财问好之后,就迫不及待的跟着杜开霁来到了那桌子边上,用**辣的眼神望着那一盆的辣椒。

杜老财也从丁小桥那毫不掩饰的眼神中看出了她对于这盆红果果的喜欢,于是就给她讲起来这东西的来历。

别看这是一盆普通的辣椒,可是来头还真是不小。

在老皇帝的皇后还没有死之前,曾有那么一个番邦国家作为友好的礼物送给了皇后这一盆辣椒,虽然这东西没有香味,可是却很好看,而且结果子的时间又长,更重要的是它会慢慢的从绿色变成了红色,便让皇后非常喜欢。

而在皇后死了之后,老皇帝非常的悲伤,就把这东西交给了园丁去管理,没有想到,这东西从花盆里移栽到了地上成活率还挺高,没有年,皇后寝宫的后花园里就长出了一片来。

老皇帝有一次路过皇后的寝宫便想起了曾夫妻的美好时光,便走了进去,就看见了这一片红果果,老皇帝睹物思人,便大手一挥,那一年的皇室成员还有所有的大臣都赏赐了两棵。

在皇帝没有死之前,这东西精贵啊,可是现在老皇帝死了,虽然一样是皇家所赐,在新皇的面前就显得没有那么珍贵了。有很多达官显贵也得到了这这东西的种子,所以,在有钱人和上流社会,这辣椒便成为了一种跟牡丹花一样有名的观赏植物。

杜老财这一棵来得着实不容易,很有些弯弯绕绕的来头,总得来说,就是跟马太后还有点丝丝缕缕的关系。

家里有了这么一株的宝贝,自然杜老财和俞氏都是非常欢喜的,天天的小心的伺候着,真是连杜小三都比不上了。

家里有宝贝的人总免不了一个习惯,就是希望所有能见到这样宝贝的人与自已同样能够非常的喜欢。

而丁小桥现在的眼神,现在的表情无一不说明了,她真的是非常喜欢这东西的一种心情。这种喜欢不是敷衍的不是讨好的,更不是一种流于表面的,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

杜老财自认看人十年,从来不从看走眼,自然也看得出来丁小桥是真心实意的喜欢这盆东西,他不免有一种遇见知己的感觉,原本就对于丁小桥的热络更加多了分亲切和真心实意。

主客两边针对了这盆植物各自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相谈甚欢。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扫兴的,大概就是俞氏后面进来之后说得那句不咸不淡不冷不热的话了。

第228章 辣椒种子

连着有好天都没有看见杜开霁。丁小桥并没有觉得有多奇怪,反正杜开霁来他们家的频率一直都很没有规律。闲的时候天天都来,忙得时候七八天来一次,总之,他在她们家也算得上是一个熟面孔了。

不过这一次,间隔的时间实在是有点太长了。丁小桥忽然想起他来,已距离上次去杜开霁家过去了半个月了。

她问正在桌子面前写字的丁五郎说:“哎!大哥,这个杜开霁是不是出什么事了,好多天都没有见了。”

丁五郎想了想,说:“好像是啊,在学堂也好多天都没有看见他了,不知道是不是他们家出什么事情了。”

“应该不是吧,如果杜老财家出了什么事情,这村子里面不早就翻天覆地了。”丁七郎写好最后一个字,这才满意的看了看自己的这一篇字,然后有些不太在意的说:“他不来不是更好,他一来了就跟一个蝗虫一样,非把我们家弄得一片狼藉才满意呢。”

想起杜开霁吃东西的能力,丁小桥对于丁七郎的话深以为然。想想看也是,丁七郎的话说得实在是在理,她也就将这个事情丢开,并没有放在心上。倒是第二天去工地的时候看见了关田,她随后问了一句,不过关田的表情很是尴尬,匆匆敷衍了她句就离开了,弄得丁小桥一头的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