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丁小桥望着卢兴业并不回答,只是笑眯眯的摇摇头,反而说:“卢东家,这东西放在你店子里面代卖如何啊?”

其实这个主意也是丁小桥刚刚才想到的,本来她打算是将这些东西放在自家的小吃店里卖的,但是想来生意一定不会太好,毕竟在他们小吃店里吃饭的都是一些没什么钱的工人,而这鸡枞油可不是便宜的东西。现在看见了卢兴业,她这个脑子一下子就活泛开了,不如就放在赛百味里代卖,又能不愁销路,又能将这个品牌打出去,真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第272章 分工

卢兴业听见丁小桥的这个话,微微的一愣。他是何等聪明的人,只是听完这话,他就已经完全的知道丁小桥的意思,看起来,这个鸡枞油的方子是不可能从丁家的手里要过来了。对于这些他不由得微微有些失望,可是转念一想也是,这是鸡枞油虽然美味,却并不是什么名菜,说白了也就是一个下饭的开胃小菜,就算是拿到了这样的方子也实在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倒不如就按照丁小桥的说法,两家合作,由丁家来制作,他们来贩卖,然后从中再赚取一点代卖的费用,何乐而不为呢?

想通了这一点之后,卢兴业也就对于鸡枞油这个东西不那么在意了,倒反大方的点点头:“如果丁小姑娘愿意,在下当然也是愿意的。”

既然双方都有了这个合作的意向,那么接下去就是具体细节的讨论。丁小桥拿出一个差不多大的小罐子说:“我们这鸡枞油也是才做出来,装的罐子都没有做,大概最大的就是这么大的一个,接下去还有两种比这个略小的,最小的那种我们卖一两银子一罐,其次的是二两银子一罐,最大的这一种要买三两银子一罐。”

卢兴业拿起了那个罐子看了看,然后掂量了一下里面能装多少的东西,于是说:“这个罐子大概能装六七两鸡枞油吧,就要卖三两吗?”

“是七两的罐子,这种的罐子连鸡枞带油我还有人工才卖三两,这也不算贵,要知道五斤的鸡枞我才能炸炸出一斤鸡枞油来,算算新鲜的鸡枞也就知道不算贵了。而比他略小的那种我打算是做成半斤的,最小的那种就是三两了。”

卢兴业算了一下,其实按照成本价来说还真是不算贵,于是他点点头:“行,不过,这光是做出罐子来,只怕人家也不会买啊,总得有点试吃的吧……”

“我们每个月给你每个店子里提供十斤的成品鸡枞油作为试吃如何?”丁小桥既然已经想到了要在卢兴业这里代卖,自然要将这些事情都想得清清楚楚透透彻彻。“每一罐子的鸡枞油卖出去的话,我给你一成的毛利如何?”

这真是非常大的利润了,大到让卢兴业一时之间都不好意思说要不要接受这样的利润,而是干笑了声道:“丁小姑娘,你看我们两家的关系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这种关系之下来谈这个实在是有点太不好意思了,你要把这个东西放在我们这里卖当然是可以的,只是你要给我们多少,还是跟你父母商量一下,这有点太多了……”

丁小桥笑了笑,只是转头看了看曹宿生,而曹宿生只是冲她点点头,她便转过脸来冲着卢兴业笑了笑,而一边丁修节也接到丁小桥和曹宿生的眼色,他便开口说道:“卢东家只管放心,正如同你说的,我们两家是什么关系,你那么大的店子能帮我们卖这个鸡枞油已经是很大的帮助了,自然而然,我们也要将最大的利润让给你才行,不然怎么对得起你对我们家这么大的照顾?”

话已经说到了这里,卢兴业如果在继续推辞的话实在就是有点不给人面子了。于是两家人又商量了一下细节之后,便将这件事定了下来,不过卢兴业折回来也没有带什么印章,所以两家人只是定下了细节,而文这个还没有签,只等着过两天连带着送这些鸡枞油去镇子里面的时候再签了。

送走了卢兴业,一家人就要商量一下这个鸡枞油的另一个问题了。那就是包装的问题。在用陶罐还是瓷罐来进行包装的问题上,大家讨论了一番之后,最后决定现在是处于这个鸡枞油的推广期间,所以还是不要用太过于高档的包装,要等着大家都认可了这个东西之后再多做出个包装才好,这样的话,也让大家比较能够接受得了。

做出了这个决定之后,丁修节趁着手上没有事情,就起身去找了陆安。这一年多的时间,陆安一直都是在帮着丁家做这手链上的珠子,因为收入十分的稳定,所以现在他家里里外外已经翻修过了。

丁修节是在陆安的窑外面找到他的,跟他说了一下自己家要做的罐子的样子,又强调了一下,做出的罐子要古朴一些,最好在显眼的地方要有他们家的商标就是那个丁小桥原来做出来的桥牌的商标。

这可是比做珠子简单多了,毕竟大一点,而且陆安现在手下也带了七八个徒弟,要做这些罐子实在比那珠子方便多了。于是他拍着胸口就答应了,并且说第二天就给丁家送去个样本让他们看看,挑选一下,最后在确定这罐子的样式。

这样自然是最好的,丁修节也忍不住汗颜,还是这陆安想得周到些,如果一开始就弄出一个罐子的样式万一不满意的话,这些罐子还真是浪费了。

这边丁修节在忙着定这罐子的事情,那边米氏忍不住问丁小桥和曹宿生:“这鸡枞要五斤才能炸出一斤的鸡枞油,我们还有菜籽油的价钱、还有满枝红的价钱,还有人工,只卖三两银子一大罐会不会太便宜了?而且还有分给赛百味一成,对了,还有那做罐子的钱呢……”

曹宿生手指头在算盘上噼里啪啦上扒拉着:“嫂子你就只管放心吧,这看起来好像是我们只是赚得很少,其实,我们还是赚得很多的,毕竟这满枝红和鸡枞都是我们自家的东西,算成本的话,实在没有多少,至少比在外面买便宜得多。特别是这满枝红,简直就是跟蘑菇一样,一茬接着一茬,这么一算,我们前期投入并不多。”

自从这菌子生意和家里的小吃店都走上正轨之后,丁小桥就跟丁修节提出来一个品牌的观念,他们家现在的生意实在是太散了,东一块,西一块,而且有些之间还没有什么联系,如果继续这么发展下去,只怕是以后会做成一团散沙,所以,他们决定自己家里面要做出一个品牌来。而在这个品牌之下的全部他们家的产业。

虽然现在产业看起来,只有一个菌子、一个小吃店、还有一个手链子,但是,这并不代表以后他们丁家永远只是这点东西,与其等到以后生意都做大了,没有办法再去更改人们意识的时候,倒不如现在就做出一个品牌来。

现在手链子这块的桥牌首饰已经多多少少有些名声了,所以,经过了一家人的商量,干脆就直接用这个桥牌作为他们丁家人的品牌。关于这一点丁小桥是不太同意的,这好像一用,会不会让别的人觉得这东西是她一个人的?这不是太对不起家里人了吗?对于这个问题,丁修节和米氏以及其他的三个孩子都想得很开。先不要说,丁家能有今天的兴盛跟丁小桥简直是分不开关系的,就算这些产业全部给了她,其他的个孩子也没有什么话说,更何况,丁小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家里的人是最明白的了,就算家里的这些产业给她,也不见得她就会大大方方的接受,所以,最后,在一家人的坚持之下,桥牌便成为了丁家正式的招牌。

以后,他们家所有的东西,比如菌子干的口袋外面,或者装新鲜菌子竹筐外面都要贴上关于桥牌的标签,就算是小饭店里面,以后所有进的新碗也要印上这样的标志。而手链上更不要说,早就是已经有这个招牌了。

有了这个品牌,接着就是股份的划分,按照原来说好的,菌子和手链上的利润有丁风儿一家的三成,而丁修节又分出了一成来给米林,虽然米林再三推辞,但是在丁修节的坚持下,他最终还是收下了,毕竟自从米林来到丁家之后,这田地里面所有的产出以及育苗、还有菌子有时候养殖的各种问题都是米林在做,一年多以来,兢兢业业。无论是于公于私,这一成菌子上的利润给米林都是理所当然的。

至于曹宿生一开始本来是给丁五郎他们做先生的,可是后来丁小桥发现他对于做账这方面简直是太有天赋了,就直接将这些事都交给了他,现在曹宿生手里管着的账可是整个丁家所有的账,包括菌子、小饭店、还有菌子以及地里面的产出,这才是这正的财务总监呢。

这一个公司里除了老板之外,最重要大概就是财务了,所以,怎么也不能让曹宿生白干不是吗?于是经过大家一商量,大家一致同意给曹宿生整个品牌下面百分之十的股份,可是曹宿生却坚持不要,双方互相推辞了之后,最终,曹宿生留下了百分之七的股份作为自己的工钱。

这样一来,丁家的品牌以及该分的股份就大致已经分好了。当然,除了分股份之外,也给大家明确了分工。丁修节主要管菌子的事情,米林是管土地的育苗、播种、以及所有土地收成的事情,米氏主要负责小饭馆,曹宿生则是管所有的账目,至于四个孩子,男孩子的主要责任就是读,而丁小楼的任务便是属于后勤之类的活计,至于丁小桥,更多的是研究她的川菜还有一些市场拓展的事情。

第273章 初心不变

既然已经按照品牌分好了工,从确定的那一天开始,丁家所有的产业在出场的时候就全部都贴上了这桥牌的牌子,这一个小小的改变,有的人注意到了,也有人没有注意到,但是这样改变便这样无声无息的开始了。

秋天的时候,孔让便经常让侍卫来丁家查看这玉米和土豆的情况。每当看见那长得郁郁葱葱又的玉米的时候,这些过来打听消息的侍卫们没有一个不是脸上笑得跟烂桃花一样,可是只要一去看土豆的时候,脸色就凝重了。谁让这两种作物生长的地方截然不同呢,玉米很高调,所有的果实全阿布都长在枝头上,任凭谁可以一眼看得完完全全,可是土豆呢,所有的果实全部长在地下,如果不把土地刨开,光看着那地上那些小小的不算很高的叶茎,这些来巡视的侍卫不止一次的问米林:“你真的确定这个下面有粮食吗?”

“当然。”

“真是一点都看不出来啊!”

“大人,这就跟红薯一样,你也看不见红薯地下长了多少果实是吧。”

好吧,这真是一个好理由用来说服他人,不管满意不满意。总之在这么多人大眼瞪小眼的关注之下,玉米和土豆的生长已经成为了所有人的焦点了。

时间很快就已经到了中秋。

中秋的那一天,本来是合家团聚的时刻,不过这个时候,十里却让人将丁修节和米林招到了他的别院里去了。这一去就是两个时辰,米氏在家急的团团转:“不会出了什么事情吧!怎么去了那么久都不回来。”

丁小桥伸手拿了一只刚刚蒸好的河蟹,掰开了蟹腿就开始用专门的工具将里面的蟹肉戳了出来,沾了点醋,放进了嘴里,很是享受的闭上了眼睛,然后不甚在意的说:“娘,这次去一定是说那玉米和土豆收获的事情的,不会有别的事情,你就别担心了。”

“不就是说句话的工夫,哪里就需要那么长时间,你看看这晌午就出的门了,现在都什么时候了,怎么还不回来!”米氏一开始也是这么跟自己说得,可是到了现在越来越觉得不大对。

“娘,我们上一次去时间不是更久?我跟你说见这些人可不是跟我们去见那隔壁邻居家的大婶一样,那得在外面等着,反正事多的很,轻易见不到的,我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过一会儿可能就要回来了。”丁小桥算了一下时间,又安慰着米氏。

听到丁小桥这么肯定的说法,米氏的心便稍微的放下了一点,不过她是个闲不住的人,转身又去厨房里看看做着的菜好了没有了。就在米氏前脚去了厨房里,后脚这丁修节和米林后脚就已经进了家。丁小桥见他们回来,连忙站了起来,虽然她并不担心丁修节和米林去十里那里会有什么生命的危险,但是,去了这么久,丁小桥还是比较好奇到底讨论了些什么。

对于丁小桥的好奇,丁修节并没有卖关子,点点头说:“其实也没有什么,但是十里公子,其实也就是那个孔让大人通知我们说等到我们收获的时候,他们这边会有专门的人过来计数和检查这些粮食的质量。除此之外,就是让我定下收割日期的前三天要去跟他们汇报一声。”

这么看来似乎是没有什么大事。但是曹宿生却说:“这一次来收粮食和做记官的人一定是辅政王的人,而且一定是朝廷里面的天子近臣。”

这话倒是让丁小桥大吃一惊,她可没有想到自己家不过就是收点粮食怎么还会惊动到天子近臣了呢?不过看曹宿生一脸笃定的样子,她也忍不住好奇起来。曹宿生说:“虽然辅政王高高在上,可是辅政王在做宁王的时候就是一个极为务实的王爷,这个人,怎么说呢,虽然他是先皇后的最为喜欢的一个儿子,少年的时候也很得宠,可是却被先帝因为一点小事流放在了这里,我想对于他来说这是一个打击吧。所以,宁王呆在自己封地的时候都是十分老实的,随时都是吃吃喝喝的,并不关心朝政,最多也就是跟着人到乡下溜达溜达,这么多年来,先帝对于他很是放心。

大概也就是这样的放心,最终让宁王靠着这样低调掩饰了自己的实力,最后在这王位的争夺中能够异军突起,最后成为了辅政王。虽然他还不是皇帝,但是,我觉得这已经跟皇帝没有任何区别了,现在的小皇帝根本就没有话语权,就连马皇后也是处处受制。这样一个人,在乡下呆了这么多年,跟农民打了这么多年的交道还能不知道这土地里到底出产多少作物吗?他现在估计是担心,本来没有那么多的作物,却被这一级一级的官员层层虚报最后变成了这样多的数字,这才排了自己的近臣到这里来监督。”

原来是这么一个道理,丁小桥点点头,她也算是明白了原来这浮夸风在古代也是很盛行的,盛行到连一个国家的统治者都已经对此开始防备了。这么一说,其实还是蛮可怜的。

不过最让曹宿生在意的事情并不是这个,而是:“这一次不知道陛下会不会顾念我们丁家的辛劳,能不能给五郎的仕途铺铺路呢?”

丁五郎自然是明白曹宿生为自己精心打算的心思,他心里很是感动,但是他还是开口说:“师傅,不管最后朝廷给我们家什么封赏,我都不愿意我就着这件事在仕途上得到什么好处。”

丁五郎的话让曹宿生愣在那里,丁修节连忙过去拍了丁五郎的后脑袋一下子,呵斥道:“怎么跟你师傅说话呢!你师傅为了你劳心劳力的谋划,你小子说得什么狼心狗肺的话!”

丁五郎却并不屈服,而是反而站了起来,退后了步,撩起了直缀的下摆便跪在了曹宿生的面前,恭恭敬敬的磕了三个响头后这才直起了身子说:“师傅,爹娘,我知道你们这是为了我好,可是,师傅,我不想乘着这样的东风扶摇而上,我还年轻,我想靠着自己往前走,走到不能走为止。”

曹宿生静静的看着丁五郎,面色已经没有了刚才诧异,而是平静得好像是古井一样。丁修节也看不出曹宿生的心里到底在想什么,不过还是很着急的跟曹宿生解释道:“宿生,你别跟五郎一般见识,他就是一个毛都没有长全的臭小子,怎么会知道你的苦心……”

不等丁修节的话说完,曹宿生就已经抬起了手,轻轻的挥动了一下,示意放丁修节不要再说了。而丁修节本来好像再说点什么,可是,看见那个姿势之后,他也只能认命的闭上了嘴。静静的坐到了一边。

天地君亲师,有时候,在教育的问题上,先生师傅可是要比父母更有发言权,而父母也更愿意听从师傅和先生的建议。就好像,在丁家对于男孩子的教育上,丁修节和米氏基本没有太大的发言权,更多的还是要听从曹宿生的建议。

“五郎,你说得可是真心话?”

“是。”

“你可知道,如果没有什么助力,就凭着你一个农家少年想要在朝堂上干出点什么事情那简直是比登天还难?”

“徒儿明白。”

“既然你知道,为什么还要放弃这次会?你可知道这样的会有的人一辈子都不会有一次,现在你却在最好的年纪里遇见了它,如果你这次方剂了这个会,你可能一辈子就不会有这样的会了,甚至连出头的会都没有了。”

丁五郎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似乎在说服自己也似乎在给自己打气,沉默了好一会儿之后,他终于吐出了一口气说道:“师傅,这些道理徒儿都明白,可是徒儿不孝,徒儿还是要做出这个决定。我的想法很简单,就算我这一辈子在仕途上也没有出头的会,可是,我也绝对不要做像是我大伯一样的人,我丁家儿郎,立定在这天地之间,自降生之日起,到归为尘土那一刻为止,我的要求并不高,我只愿我自己俯仰无愧天地,不愧我自己的这颗良心,如此而已。”丁五郎又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之后才说道:“如果,我是说如果,我有会能够在这朝堂之上谋得一个小小的位置,我也要为民做官,做一个好官,做一个能为百姓做事的官,别的,我再也不图。”

丁五郎说完这话,又深深的磕头在地上。

丁修节没有说话,可是他的拳头紧紧的捏着,看得出他的情绪很激动,而米氏坐在一边眼圈忍不住红了起来。曹宿生没有说话,依旧静静的坐在那里,过了许久之后,他抬起了手,用力的击掌三下,大声道:“好好好!”说着他就已经站了起来,步就走到了丁五郎的面前,一把将他扶了起来:“虽然在我看来,你想法很是单纯美好且有些幼稚,可是,五郎,为师还是要以你为荣,你能这么想,我很欣慰,你比我为师强。为师没有别的话,只愿你无论在多少年之后,回首之时,初心不变!”

第274章 惊喜

今天是个好日子。

庄户人家是很少睡懒觉,特别是,今天对于丁家来说是个大好日子,更是没有顺懒觉的。

米氏天不亮就醒了,然后开始翻箱倒柜的给丁修节翻衣服,一会看看这件,一会看看那件,然后叹息:“这都不好看呢,哎呀,我前天怎么就没有想起来给你做件新衣服呢?”

丁修节被她折腾得也睡不着了,直接从炕上坐了起来,顺手就将拖了一套平日里穿着下地的衣服,不但洗的褪色了,甚至上面还有好个补丁,便穿在了身上。

米氏一看,立刻说道:“怎么能穿这件衣服呢!你怎么能穿这件衣服呢!快点脱了,我再给你找一件好一点的,你不能穿这个。”

丁修节望着米氏那已经翻出来的好套才做得新衣服,叹息道:“我这是下地干活儿,又不是去做客,穿什么新衣服啊!”

……

跟丁修节两口子一大早上翻衣服不一样,丁小桥今天也是紧张的天不亮就醒了,一边穿衣服的丁小楼见她咕噜的从炕上爬了起来,十分奇怪的问:“小桥,你怎么起那么早?”

“我这不是睡不着嘛,我有点紧张。”

“不就是收个庄稼嘛,有什么紧张的。”不得不说,在某些方面上,丁小楼可是要比丁小桥可淡定多了,至少在这个问题上,丁小楼从一开始就表现的很淡然,反正不管天塌下来还是怎么地,她每一天的事情就是那么多,做饭收拾子做女红,顺便帮丁小桥看看辣椒等等等等,反正用丁小桥的话来说,那就是完全都是一些贤妻良母的活计。

“当然紧张了,我在想万一今年的粮食收的没有去年的好,我们会不会被辅政王判一个欺君之罪来。”这话虽然说起来像是玩笑,但是丁小桥还是很担心的,毕竟这藏弓烹狗的事情都是上位者经常做得出来的事情,不见得这一次就不会这么做了。

丁小楼闻言也跟着紧张了一会儿,不过很快她就说:“不可能,你就别瞎担心了,这地里你又不是没有去看过,我觉得比去年的收成好多了,你急个什么劲啊,说不定收了那么多上面一高兴,直接赏给你一堆金子呢!”

要是这样,我就谢天谢地了……

不管个人的心思怎么样,太阳还是缓缓的升了起来了。

不过,别管丁家人怎么紧张,别管他们穿什么衣服,今天这个日子里,谁都没有想到,他们一家子人无论做了多少准备,都连地里都没有下去。

今天是丁家收玉米和土豆的日子,而且今天有很多朝廷的人来监工,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自然而然有非常多的周边的老百姓过来围观。一时之间,这丁家的块地边上密密麻麻的围着的都是人。

因为丁家的地并不是在统一的一片上,所以只能将记官分成了三个,分别记录三块地上的上出产,而派下来的天子近臣就和十里公子在管道上盖起了一个棚子,顶着烈日在这里等着看结果。

这收庄稼可不是什么简单的活计,如果只靠丁修节一家人这要收到猴年马月去,而且人家朝廷重臣天子近臣也不能一直这么等着啊,更何况还有一个十里公子,要是在这烈日之下晒中暑了,谁来负这个责任。所以这次收庄稼的主力并不是丁家人,而是直接由驻守在这里的军队找出了三百个年轻力壮又在家里干过农活的小伙子来给丁家收庄稼。至于丁家也就跟着所有围观的老百姓全部站在自己家的土地边上,眼巴巴的看着这些小伙子们卖力的给自家收拾土地。

这些年轻的侍卫脱掉了身上的盔甲换上了短褂,一个个就下地收起了庄稼。虽然平日里他们都是在军营里面当兵,可是在家里的时候都是干过农活的,再加上在军队里天天的练兵,这点小小的农活实在是不怎么看在眼里。他们收割的速度不但非常的快,而且很是精细,并没有出现将庄稼踩坏的各种状况,总之,丁小桥只看见他们精壮的身体在田地里面到处的飞走,而那收下了玉米便堆在了一边像是小山一样。

除了这收玉米的人,还有很多侍卫在帮着将玉米的壳子给剥下来,最后才将已经弄干净的玉米棒子全部都放进了麻布口袋里面装好,记录上是从那一块地收起来的,就等着过称了。

那一边收土豆的就是要麻烦一些了,首先得拿锄头将地里面的土豆给刨出来,而且不能把土豆给弄坏了,这就是要考一点技术了,除此之外,还要将这土豆上面的沾着的泥土全部都弄掉,这个时候才能称重,虽然看起来麻烦一点,但是干得习惯了也就速度很快。

丁修节家用来种这两种作物的土地一共是三十亩,这平均一亩地里就有十个侍卫在干活,那速度简直是像飞一样,没有多少的工夫,全部的作物就已经收完了,并且全部装进了口袋里面。这个时候一直在边上看着的传令官就飞快的跑到了棚子里面,在这里,十里公子正在跟农部的大臣沈其正在谈笑风生,听得这传令官上报所有的庄稼已经收获完毕了,只等着达人们一声令下就可以称重了。

十里转头看了看沈其正,而沈其正的目光正落在不远处田地里那么一袋一袋的粮食里面,十里笑了笑说:“沈大人是要坐在这里等着传令官报数字呢还是要过去看看?”

“不知道十里公子意下如何?”按照沈其正的想法,当然是要靠近了边上去看才是最好的,但是却又不能只顾着自己的心思,毕竟这明面上,在这里做主的还是这个半大不小的孩子十里公子,所以,当然要听从他的意思了。

“这个自然是要走近一点看得清楚一点,如果正如这下面的人上报的一样,我觉得我们自然是不能错过这样一个激动的时刻,您说是吧!”十里说着已经站了起来。

“公子说得极是,下官也是这么想的。”说着沈其正也跟着站了起来,朝着十里比划了一个请的姿势。

两个人便朝着距离他们最近的一块田地走去。

得见在场的两个官职最大地位最高的人到了之后,传令官便问到:“公子,大人,不知道可以称重了吗?”

沈其正朝着十里又比出了一个有请的姿势,而十里却退后半步,朝着沈其正同样比出了有请的姿势,他的脸上挂着谦和的笑容,他说:“沈大人可千万不要客气,术业有专攻,在这个事情上,我们自然是要仰仗沈大人的。”

沈其正在朝廷里面本来就是管理各种粮食的,对于土地出产自然是最为清楚不过的了。所以,当下也不再推辞,直接就上前了一步,双手背在后面,仰首冲着下面的传令官十分威严的说道:“传令下去,开始称!”

这一声令下之后,便听得下面负责称重的侍卫们便开始报数。他们报数的方式是固定的,首先是那一块地,其次是这块地的土地是什么品质,最后是这块土地里种植的是什么庄稼,以及庄稼出产的装在麻袋里的粮食的数量。

他们一边在报着,一边负责记录的记官们就开始飞快的记录下这些报数的侍卫报出的数字,一边还有一个副官手指头飞快的在算盘上拨动着什么。

记录完这些之后就是真正的重头戏来了,称重的时刻到了。每块地里面出产的粮食的数量按照这麻袋为基数,一个一个麻袋称着数量,每一次称完一个麻袋的重量,就会又传令官大声的报出这个麻袋的重量,而记官则快速的记录下来,一边的副官则开始将每个麻袋的重量相加起来。

这个过程看起来很繁琐,可是当做这个的事情多了起来,就显得没有那么麻烦了,反而速度很快。

丁小桥站在土地的边上,紧张的看着那一个个的麻袋被放在秤上秤了重量,然后又被抬下来,接下来,在有人高声喊出了重量。丁小桥紧紧的着自己的衣角全神贯注的注视着这一切,根本就没有注意到距离她不远处的十里不动声色的将目光朝着她身上绕了一圈后,才缓缓的收回了自己的目光。他扬起了头,望向了远处忙碌的人群,唇边渐渐的染上了一抹意味不明的笑意。

“禀大人!种植玉米的劣田四亩,共计出产玉米五千六百九十八斤!”

“禀大人!种植玉米的中田五亩,共计出产玉米七千四百四十九斤!”

“禀大人!种植玉米的良田五亩,共计出产玉米八千八百九十一斤!”

“禀大人!种植土豆的劣田三亩,共计出产土豆三千二百零七斤!”

“禀大人!种植土豆的中田五亩,共计出产土豆六千四百九十四斤!”

“禀大人!种植土豆的中田五亩,共计出产土豆八千零四十三斤!”

“算平均数!”光是听到这个数字的时候,沈其正就已经在心里面多少算了一下均数,可是,得出的那个大致的数字让他有种心惊胆战的感觉,他直觉是自己算错了,于是连忙大声的喊道,如果细细去听的话,甚至能从他的声音里感觉到因为激动而产生细微的颤抖!

第275章 介绍

沈其正简直不相信自己听到的数字。

这两种作物,就算是劣田出产的亩产也超过了千斤,他半天都没有反应过来。这可是顶的上好年头里面的良田两亩半出产的粮食了。

丁修节觉得虽然这个数字让沈其正那么震撼,可是他还是要将这些话说得清楚一点,他跪在地上,又磕了一个头道:“大人,草民还有话要说。”

“只管说来!”现在沈其正的心情正是激动不已的时刻,就连他平日里威严的声音在现在听起来也是充满了温和的喜气洋洋,他大手一挥,对着一边的侍卫说:“赐座!”

这可是极大的荣耀了,像是丁家这样的升斗小民,平日里就算是见到九品芝麻官那都是要点头哈腰,跪在地上的,别说赐座了,就连站着说话都不行。可是现在呢?这沈其正可是天子近臣,那可是极大极大的的官员,被这样的官赐座,尽管是坐在太阳地里,那也是整个上河村从来没有过的荣耀,一时之间,周围围观的人全部都议论纷纷,那投向了丁家的目光就没有一个不是艳慕到了极致的。

丁修节坐下之后,沈其正便问:“你还有什么事情要说?”

“回禀沈大人,这个玉米看起来虽然亩产很高,可是这个玉米里面是有一个棒子的,这东西可以用来当成柴火烧,但是却不能吃,所以如果要算这玉米地里到底产了多少的粮食还是要等到这玉米都晒干了,剥掉了里面的棒子,这个时候称量才是最标准的。”虽然沈其正现在激动着已经忘记了这个事情,但是丁修节还是觉得这种事情自然是要放在前面由自己说清楚是最好的。

毕竟跟这个上面的人打交道,有些事自己主动说出来和对方问起来你再被动的说出来这绝对是两码子事情。平日里,这地里面出产的粮食其实都是要晒干了才称重也才上交赋税的,照这个规矩一对比就知道其实玉米也是要这么做才行,只不过今天他们都是来监督着收获,自然就没有晒干的工夫,所以,丁修节想了想,还是主动说出来,让他们有个心理准备比较好。

果不其然,这沈其正听了这个话之后,便稍微的收敛了一下自己兴奋的情绪,然后伸手从桌子上拿起了一个刚刚被传令官呈上来的玉米细细的看了起来。这个分为两种,一种玉米颗粒大而饱满,呈现了米白色,在其中还有不少的深深浅浅不同的紫色,另外一种则色完全混一色的金黄色,玉米大而且长,颗粒从上到下的差别并没有太大。翻来翻去看了看之后,申请正问道:“这两种玉米你们都吃过吗?”

“回禀大人,草民家里去年都吃过的。”

“那你给我说说这两种玉米有什么不同?”沈其正的目光在两种玉米上面转来转去。

“不知道大人可不可以给草民两个玉米,草民好为大人仔细讲解一下。”虽然这面对着天子近臣这样的大官丁修节还是很紧张的,但是他深深的吸了两口气,平稳了一下自己的心神这才不慌不忙的说了起来。沈其正点点头立刻吩咐人给了丁修节两个玉米,丁修节先拿出了那种米白色和深浅不一的紫色相杂合的玉米说道:“大人,这种玉米个头是比较小的,但是这种玉米的煮出来比较糯。”说着他用直接抠开了一个玉米粒,里面的雪白的玉米浆就涌了出来,接着他又抠开了另外一种玉米,说道:“比起这一种玉米来说,它的玉米浆比较浓稠,所以,煮出来的味道更为软糯。而这一种……”他接着拿起了另外一个全部都是黄色的玉米说:“这一种的果实比较大,得到的玉米粒也比较多,但是要说晒干之后软糯的程度却要比另外一种稍微差一点。不过,两种玉米相比较起来,光是煮出来吃,黄色这种更加香甜,而白色紫色相间的这种玉米更能填饱肚子。”

沈其正一边听着丁修节的话一边也自己伸出手将那两种玉米的颗粒抠开仔细的对比了一下,果然是像丁修节说得那样,一种玉米浆要浓稠一些,一种要略微的淡薄一些。他不禁点点头,而后又问道:“去年,你们将这玉米收回来之后,主要是用什么样的方法吃的?”

“这个玉米的吃法还是比较多的。”丁修节开始详细的介绍起了这个玉米的吃法:“在没有完全成熟之前,就是在玉米的的果实还比较嫩的时候,可以直接摘下来放在锅里用水煮熟了,也就是刚才我跟您说的那种直接说法。另外就是将玉米晒干了。一种将玉米粒磨成了跟大米一样的颗粒,可以跟白米饭一起煮在一起,做成玉米白饭吃,也可以跟豆子煮成粥吃。再一种就是将玉米粒磨成了面粉,跟一点白面搀和在一起,做成馒头、烙饼,做成窝窝,不过,这玉米的粘合不行,是做不了面条的,只是做干粮的话,既好吃,又比白面更能填饱肚子。”

丁修节这么详细的介绍了之后,让沈其正也忍不住点点头,他说:“既然已经来了,我们自然要算出今年的粮食到底要产出多少才能回去。”这话就已经说明白了沈其正他们这一行人是要等着这玉米晒干了才走了,跟着沈其正一起来的人全部都以他马首是瞻,自然是沈其正说什么他们就答应什么。而孔让也点点头,确实应该是这样,跟辅政王回话还是要仔细仔细更仔细一些才行,不能从什么地方出了纰漏。

介绍完了玉米,沈其正已经颇为满意了,然后又指着另外一种作物土豆问道:“那你就在说说看这个土豆的具体情况吧。”

丁修节当然没有不同意的,他说到:“这种土豆的话就更加神奇了,这是一种既可以当成填饱肚子的粮食也可以作为菜的作物。”

这个说法倒是让沈其正颇为讶异的扬起了眉头,到现在为止他接触到的所有的作物还没有那一种是既可以当成粮食,又可以当成菜的呢。从这个土豆的外表看其实跟红薯很像,不过,红薯是只能当成粮食的,并不能当成菜,所以现在这个说法真真是让他奇怪:“你仔细说说看。”

“这个土豆和玉米不一样,它里面没有棒子,也不能晒干,晒干就不能吃了。也就是说,现在报上来的产量就是它全部的产量。这种东西如果当成粮食的话,可以直接洗干净上面泥巴就放在锅里煮,煮熟之后是没有什么特别的味道的,但是有它本身的一种清香,微微带一点甜味。如果觉得味道淡的话,可以加上一点盐就可以吃了。而且,这种作物并不挑地也不太挑天,就算是遇见了灾荒,它一亩也能收上来一点,只是具体能收多少我不太清楚。这东西当成粮食来吃要比一般的大米或者高粱玉米更顶事。而土洞要是当成菜的话,可以用来炒,当然最好吃的还是用来跟肉炖在一起,除此之外还能油炸,无论怎么做,这土豆都是很好吃的,反正在我们家里全部都很喜欢吃这东西。”丁修节说到了这里不太好意的头发:“大人要是有会的也可以尝尝看,就可以知道草民所言非虚了!”

丁修节说得话虽然很朴实,也没有什么多余的修饰,可是越是这样朴实的话其实越有感染力。他这样说了一番之后,沈其正也忍不住笑了起来,坐在他身边的十里唇角微微的勾了起来:“这说得倒是热闹,不知道沈大人要不要试一试?反正这土豆也是刚刚从地里面刨出来的,新鲜的很。”

“当然是要尝一下的,话都已经说到了这里了,如果我不好好的尝一下,实在是对不起我这来了一趟了。”沈其正哈哈的笑了起来,然后伸手拿起了那个尚沾着泥土的土豆在手里来来回回的翻看了一下,便点点头道:“很好,丁修节,你们做得很好,我定然会将这些全部呈给陛下。”说着他已经站了起来,对着一边的县令说:“让人在村子里面找出晒粮食的地方,将这些玉米晒上,一定要保证晒干。”

“下官明白。”

丁修节再沈其正站起来的时候也已经跟着站起来了,现在沈其正跟县令交代完这些事情之后抬头又看向了丁修节于是说:“丁修节你们这事做得极好,你们可有什么要求要跟陛下说的?”

这个可真是天降馅饼了,虽然在昨天晚上的时候曹宿生就已经说过了,今天只要是沈其正满意的话,一定会给一个许诺,本来这个许诺他们是要给丁五郎谋个出路的,但是丁五郎那样的拒绝,也只能作罢,所以大家只能又重新商量了一下别要求。

现在果然如同曹宿生说过的,这沈其正问起来了,他下意识的朝着曹宿生的方向看了看,曹宿生朝着他点点头。丁修节深深的又吸了一口气,便跪在了地上……

第276章 奖励

时间一下子就好像凝滞了起来,就算是刚才还在窃窃私语的那些村民此时此刻也暂时统统住嘴了。大家都不是傻子,就算是没有早呢么见过世面,可是这种话一说出来,要是还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的,大概就以后村口的二傻子了。所以,一时之间,所有的人的目光全部都聚焦在了丁修节的身上,开始猜测着丁修节到底会提出什么样的要求。

“要是我说的话,他们家有两个念的儿子,一定是会给他们家儿子要个功名。就算是不为他们儿子,光是为他们自己,也该要这个功名,你们不想想看,原来那丁家老大还在村子里的时候,就因为这丁老大是有功名的人,所以,在这里他们一家被那个张氏欺负成什么样子,现在好不容易有会,可不是要住这个会翻身吗?”

“我觉得会要点钱吧,要功名这个没有那么容易吧,这要个官多大的事啊,随便要一个就可以管那么多人,哪是说要就能要的!”

……

在目光聚聚啊哦在丁修节身上的时候,大家的猜测也没有停止,便全部都任由着自己的想法开始猜测起来,当然,除了一些真诚的客观的猜测之外,还有不少羡慕嫉妒恨的说些酸话,总之,虽然大家没有大声吵吵,但是这私底下讨论的事情还是相当的热闹的。而这个时候沈其正也在看着丁修节,他其实也挺好奇这个农民会提出什么样的要求,按照他一般的经验,这种情况下,基本上是要钱要功名或者要土地,总归就是这么种,不会有什么特别的。

而十里则用右手撑着自己的头,歪歪的靠在了椅子上,以一种很是松弛的姿态看着丁修节,不过,随后他就已经将目光投向了丁小桥。今天的丁小桥似乎跟平日里也没有太大的区别。她还是穿着村子里面的女孩子最常见的蓝花布的裙子,头上还是照旧梳着两个小发髻,她的皮肤很白,是乡下人少有的白,就连在城里的小姐的身上也少有这样的白色。灿烂的阳光照在她的脸上,将她的皮肤微微的晒出了一点点粉红色,她的鼻头上冒出了薄薄的汗,她的眼睛是亮晶晶的,和平时一样,甚至比平时还要亮。而她的表情却并不紧张,这倒是昂十里有些许的好奇了。

按道理来说,现在沈其正丢出的这个问题实在是太大的诱惑,在这样的诱惑之下,鲜少有个人是能继续保持自己的淡定的。就算表面上淡定的,只怕连心中也是激荡不平,可是从丁小桥的身上却看不到一点点这样的激荡,哪怕是那一双眼睛里也平静得太让人想不通了。

十里的唇角的笑容翘着,那弧度上染上了丝的暖意,这个小丫头还真是有意思。

丁修节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心里其实也是在天人交战。虽然昨天丁五郎已经义正词严的拒绝了用这样的会为他谋求功名,可是丁修节的心里还是放不下,毕竟这样的会千载难得呢,就好像是曹宿生说得,人的一生能有这样的会呢?他实在是舍不得,可是就在他要说出为丁五郎谋取功名这样的话的时候,他忽然又想起来,昨天在月光之下,丁小桥笑眯眯的说:“爹,你不用为哥哥担心,人这一生呢,都是要为自己的负责的。就算是你们也不可能一辈子看着哥哥,也不可能一辈子干预他的人生,爹,你总不希望大哥成为另一个大伯吧!”

“丁修节,你想好了没有?”沈其正等了一会,见丁修节还是没有回答,便开口又问了一次。

这一声询问总算是将丁修节从自己的思绪里拉出来了,他忽然觉得自己的背后已经被汗湿了一片,忍不住笑了起来。是啊,他不想自己的儿子成为丁修忠,就好像是小桥说得一样,人必须为自己选择负责任,他不能像是老丁头一样一辈子都在为丁修忠保驾护航,也不能像是老丁头一样一辈子都在为丁修忠擦屁股。他丁修节的儿子,必须为自己的选择的路负责任,只要是自己选择的,就要这样走下去。

想清楚了这些,他如释重负,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这才抬起了头冲着沈其正笑了起来:“沈大人,草民想请陛下把今年的收上去的这些玉米和土豆给草民留下三千斤做种子,当然,要好一点的……”

说起来,这丁修节的要求实在不算是过分。因为一开始,这些粮食就已经说好了,今年这些地里的土豆和玉米都算是被朝廷买下来的,所以当收获的时候看这亩产是多少之后会给丁修节家一个满意的价格,另外丁修节今年地里面所有的产出的赋税就免了,毕竟这是帮皇帝干活,帮朝廷干活,这高高在上的皇帝陛下总不能太小气了是吧。

这也就是说今年这些土豆和玉米其实都不是丁家的,都是丁家帮朝廷种的,所以,这留种的事情自然也就不是丁家自己说得算了。不过尽管这个事情这样说得通,可是沈其正还是觉得比较吃惊的,毕竟留种这个事情,就算是丁家不提出来,他也一定会给丁家留下合适的种子的,只是不可能留下这么多就是了。但是,相比较之下,好像丁修节完全是放弃了一个很好直上青云的会啊。

当丁修节这样的要求提出来之后,沈其正并没有马上回答他,只是细细的用很深沉的目光看了他一会儿之后才说:“丁修节,你可是真心只是要求这个?如果你没有听明白,我便再说一次,你有什么要求的话,完全可以提出来,只要是陛下办得到,都可以。”

沈其正的声音虽然不大,但是这话却好像是响雷一样在人群中炸开了,人群中一片哗然,甚至有个跟丁家关系好的人都开始小声的对着丁修节喊,让他要点别的。可是丁修节却摇摇头,很沉静的笑了笑说:“沈大人,您说得意思我明白,可是这真的是我想要的。”

“我记得你们家有在考功名的儿子……”大概是因为丁修节的淡然,反倒是让沈其正有些放不下了,他反常的又提醒了丁修节一句。

丁修节摇摇头:“大人,我真的明白你的意思,但是,我已经决定了。您说得没错,我们家确实有两个在念的孩子,不过,这以后他们自己的路由他们自己来定,他们要是有本事,便往上考,能到皇帝陛下的金殿去看看也是他们的运气,要是不能,那就回来种地,反正家里有田,我们不担心孩子之后的前程。不过,这些跟今天这件事没有关系。我们就是庄户人家,就是种田的泥腿子,我们的本分就是种地,所以,对于我来说,最重要的是明年的种子,这真的已经是真心实意想要的东西。就请大人成全。”

丁修及不算是一个嘴皮子利索的人,这些话在他的心里反反复复的练习了很久,他也不知道自己说得清楚不清楚,于是说完之后,他还有点不放心,对于还没有开口的沈其正又说:“大人,我这个人嘴笨,不太会说话,不知道我这么说说明白我自己的意思没有?您听懂了吗?”

沈其正看着面前这个脸上有着狰狞伤疤皮肤黝黑的典型的乡下汉子,唇角翘了起来:“我听明白了,你说得很清楚。”说着他又重新坐了下来,转头看向了一边悠闲得好像根本就不在情况里的十里问道:“公子,您觉得呢?”

“沈大人,这事还是您看着办吧,毕竟是陛下亲自交给您的事情吧,我也就是帮着你看着他们的地种的如何,至于这个种子的事情,我还真是有点弄不明白呢。”十里直起了身子,微微笑了笑,撇清了自己,表示了自己的立场。

其实沈其正也没有想真的询问十里的意思,毕竟这个十里的身份尴尬,如果不问下也说不过去。现在十里这么说倒反免了不少麻烦,沈其正便点点头:“好,既然这是你的愿望,按照陛下的口谕一定是要达成的。等到这粮食晒干打下来之后,我就将这玉米和土豆各留一千五百斤给你,作为你明年春种的种子如何?”

“谢大人,谢大人!”丁修节这下子才算是真的放下心来,他连忙跪在地上给沈其正磕了个头。

而后沈其正又让人端来了一个盘子,上面盖着红色的绒布,打开一看,里面整整齐齐的码放十个小小的金锭子,说这是陛下给丁家今年的地租,以酬谢他们为朝廷照顾耕种这玉米和土豆一年的辛苦。

虽然说刚才沈其正给出的那个要求十分的诱惑人,可是在诱惑人也没有这真心白银更让人觉得刺激,在这样的小山村里何时见过这么多的钱,一时间,整个场面都炸开了,要不是立刻有侍卫在一边喝止了那些咋呼咋呼胡的村民,估计现在整个场面就乱的没有办法控制了。

丁小桥站在人群中,听着耳边嘈杂的声音,微微的抬起了头,看向了那蔚蓝的天和雪白的云,唇边荡开了一个舒心的笑容。

第277章 丑闻

关于那一天最后的事情,可是在上河村沸沸扬扬的传了好久,以至于后面很长一段时间,不少人跟丁修节家的人说话,开头或者结尾用得都是“你们家可是被赏赐了一百两金子的人家”如此的句式,这让丁修节家真是忧愁了好长时间。更多精彩小说请访问在那一段时间里,一家人只要一提起这个话题都是装聋作哑,甚至快点找个借口离开掉。弄得米氏天天忍不住叹气:“早知道要给这么多的金子就不说什么只要种子好了,弄得现在给被老猫追的耗子一样。”

话虽然是这么说,可是,钱已经给了,事情已经发生了,现在说这些真心没有什么意思了。好在,在乡下这种小地方,任何事情的八卦都不会流传太久,很快就会有新的八卦冒出来,就在丁小桥他们在还在八卦的漩涡中间苦苦挣扎的时候,想不到的是真的会出现如此大的一个八卦将他们一家人从水火之中挽救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