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含秋坐起来将啾啾抱进怀里顺毛安抚,紫双听得响动撩起帷幔看到的就是一人一兽相依为命的模样。

夏含秋早习惯了两人的惊醒,头也不抬的吩咐道:“将果蔬拿过来。”

啾啾醒来的时间也没个准,担心它醒来会饿,一直备了一篮子新鲜的果蔬放在屋里,紫叶离得近,赶紧拿过来双手奉上。

啾啾眼睛一亮,一个纵身,小身子整个都埋了进去,细碎的咀嚼声很快传来。

几人都松了口气,有胃口了就好,前些日子那勉强吃喝的模样实在是让她们揪心。

不止她们觉得如此,当次日一早,啾啾神气的坐在夏含秋肩膀上出现在众人面前时,就连陈辰都伸手挠了挠它下巴,啾啾也不排斥他。还用小爪子搭了他的手一下,那小模样让陈辰心都软了。再一想到小师妹的命是它救回来的,当下心里就有了主意。

消失了一天一夜,陈辰再出现时身上带着一股子厚重的寒意,看他小心护着的那一兜用冰块保鲜的红色果子,夏含秋哪还会不知道师兄这是去了哪。

雪地果的形成条件很苛刻。首先得冷到一定程度,雪要下得大,还得有结雪地果的那种植株埋在雪下,向来只有深山中才有,并且这东西一摘下来必须用冰保鲜,不然不用多久就会失去水份,所以哪怕这种果子好吃,且据说人吃了极有好处。也少有人能吃到。

曾经有贵族开出极为优厚的条件购买,不少人冲着那银钱去深山中寻找,可真正能寻到的少,且送命的多,渐渐的,钱再多也无人再去了。

这东西也就再少有人吃到过,师兄不知多辛苦才找到了这许多。

夏含秋心里感动,也不说多谢的话。一连声的催人回屋去泡泡热水回回暖。

“你三师兄曾说过这东西补血补气,难得我运气好找到了这些,你和小东西都吃一些。对了,我拿几个给师傅去,看早早能不能吃。”

“虽然是师兄你辛苦弄回来的东西,可我也不能吃独食,我和啾啾留下一半,另一半留一点给娘。其他的你拿给师傅去,早早吃不了多少,师傅却要吃一些,二师兄,师傅…老了一点,都是我害他受累。”

“生老病死乃是轮回,谁也活不了个没完没了,师傅六十了,你当他还年轻?不过据师傅说你们这一脉没有活得少于八十岁的,以后好好给师傅养着就是,还有。”

陈辰看着她,神情中透出点无奈来,“你自己好歹多吃几个,别到处送。”

夏含秋都不好意思接话了,她刚刚就在心里想要给祖父祖母送几个去,凝脂刚生了孩子最是需要养着的时候,也给她送两个,莹莹这些天受累了,也得分两个…

陈辰看她那模样就知道自己说对了,虽然无奈,却也觉得这样的小师妹没什么不好,大不了他再多往山里去几趟,总能让她多吃几个。

雪地果生长在雪地上,却性温,入口即化,夏含秋数了数,分出来的一半也有二十六个,自己一口气吃了六个,给啾啾分了八个,让丫鬟拿了个盒子来装了两个让紫叶送去何家,另外装了两个放好,打算私底下给莹莹,剩下的八个用匣子连果子带冰块的装起来亲自抱着往夏家走去。

虽然离得近,出月子后她也不过去了夏家一回,又挂心儿子又挂心啾啾,坐了没一会就回来了,现在也是该去一趟了。

夏家门房看到她赶紧迎了出来,刚要跪地请安就被免了礼,心下感叹表小姐不管何时都体恤下人,脸上的笑容就更真切了几分,“好教表小姐知道,府里刚刚送走大夫…”

夏含秋停下脚步,“谁病了?还有,怎么去外面请的大夫?”

门房哪能事事知道得清楚,不过是想在大小姐这讨个喜才多了句嘴,此时也只得将自己知道的那点皮毛说出来,“小的不会说话,府里没人生病,是请了有名的妇科大夫来给大少夫人诊脉,后来是管家亲自出来送的大夫,小的听管家那语气像是府里有了喜事。”

大表嫂有身孕了?想到姜氏,再想到姜氏留下的那个孩子,夏含秋心情有些复杂,看柳氏之前也不是拎不清的人,希望以后有了自己的孩子还能一如既往的待那孩子才好。

夏含秋加快脚步往里走去,紫双给了门房赏钱也赶紧跟了上去。

门房看着手里的一个银裸子笑眯了眼,幸亏今日轮值的是他,不然这钱可落不到他手里。

虽然知道了这遭喜事,夏含秋还是直接去了主屋,不出意外的在门外就知道了大舅母的说笑声。

“成亲一年总算是有喜讯了,前面两三个月最是要紧,千万记得好好养着,晨昏定省的都免了,我不在乎那些,养好身体是正经。”

老夫人靠坐在塌上,脸上眼里全是笑,也不拦着大媳妇做主,想想她老婆子这一辈子老天也不算薄待她,虽然早先因为女儿的早逝伤神多年,可最后还是将女儿又好好儿的还给她了,家里更是从一个小商家变成如今这番模样,并且家里还出了个王妃。

这个王妃还是有着极大权力的,就是和皇后比怕也只有好没有差。

正想着,厚重的帘子便被人高高打起,通传声随着进来的人传来,“老夫人,表小姐来看您来了。”

在这夏家,所有人都是唤表小姐而不是王妃,也不知是什么时候形成的习惯,老夫人在婆子的侍候下坐起身来,看她脱了斗篷要上前行礼,连忙道:“自家人,不用管那些,天冷得很,怎么过来了?”

夏含秋照常浅浅福了一福方道:“天冷可不是不来尽孝道的借口,您身体好些了吗?”

老太太被这句话哄得笑眯了眼,示意她坐到自己身边来,边道:“我本来就没什么事,哪有不好的,你来得正是时候,刚刚才请了大夫来看过,咱们夏家又要添丁了。”

从夏含秋进来便站起身来的柳氏脸上的喜意压都压不住,一年下来她也知道这一家人和别人不同,在家只论辈份,不论身份,只是还是会多加注意,不在夏含秋面前逾越了去。

此时看到夏含秋坐下去了她才坐回原位,脸上因喜悦布满红霞。

“这可真是好消息,恭喜大表嫂了,我带来的这样东西倒正好适合给你用。”说着话,夏含秋打开一直没离手的匣子,离得近的老太太顿时感觉到一股寒意。

“这是…”

“我二师兄找回来的雪地果,送几个过来给您和祖父尝尝鲜,大表嫂,你也吃两个,对你和孩子都好。”

雪地果大家都只听过,听到要分自己两个,柳若烟忙摇手,“不用不用,我平时身体好,不用吃这个,给老人吃的好。”

“你表妹给你你就收下,连你的份都有,你表妹又岂会亏着我和她祖父。”人老了,家里又和睦,心也就宽了,不要说给她这么珍贵的雪地果,就是其他任何东西,只有含着一份孝心在内她就高兴。

夏含秋接过话头,“祖母说得是,就是可惜数量不多,家里人多,分派不开,大舅母您可不要怪我不孝顺您。”

“你这孩子,我还能在这事上头挑你毛病不成,你已经足够孝顺了。”柯氏笑骂,就算心里知道伏莹莹未必没有份,在看她连柳氏都没有轻慢的情况下是真没有计较的心思,在两个儿子时不时的提点,相公时不时的敲打下,她要是还不开窍,也掌不了这偌大的夏家多年而不出错。

紫双用干净的碟子装了两个送到柳氏面前,柳氏看了婆婆一眼,起身双手接了过去,“多谢表妹。”

“谢什么,快吃了,这东西放不得,我要是有好东西不记着自己家里人,不要说祖母要不饶我,就是我娘都得用眼泪淹了我。”

老太太笑得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了,“你娘哪有那么软弱,背着她这般编排她,看我学不学给你娘听。”

夏含秋笑,拿起一颗雪地果喂到老太太嘴边,看她吃下去了才道:“我娘在我面前就是眼泪多,不信您问问紫双看是不是这样。”

紫双抿着嘴笑,老太太当然不会真的去问,接连吃了两颗就不愿再吃,四颗想着留给老爷子。

夏含秋却不管这些,几乎是半强迫的又喂了一个进去才罢了手,一人三个才公平嘛!

326章 团圆夜未团圆

得知祖父在书房,夏含秋犹豫了一下,没有亲自送去,而是唤了管家进来,遣他送去。

“我今日过来是还有点其他事要说。”

老夫人拍拍她的手,“有什么事尽管说,自家人还用客气什么。”

夏含秋笑了笑,“其实也算是喜事。”

柯氏眼前一亮,马上明白过来,老二一心在他的事业上奔走,压根没有成亲的打算,现在人不在眼前,她也就眼不见为净,可女儿的婚事却让她操足了心。

现在终于听到夏含秋听起这一茬,心也就放回了原地。

“囡囡这几年一直没有放人家,大舅母,您心里应该是有主意了吧。”

柯氏也不兜圈子,直言道:“看了家宝几年,除了他的姓氏,我挑不出半点不满意来,要说之前我是不太赞成的,你表妹被我们养得娇了,太过复杂的人家不适合她,可现在章家几乎算是破家灭族了,也就剩下你们姐弟两人,你就不用说了,疼囡囡不比我们少,有你在,我也相信家宝不会变得和他那个亲爹一样。”

喝了口茶,柯氏继续道:“之前我有和囡囡说起这事,她虽然没有表态,但是对家宝确实也有了几分不同,千金难买一个你情我愿,家宝又不是不好,我又何必做那棒打鸳鸯的恶人。”

看外孙女边点头边看向自己,老太太失笑,“看我做甚,你大舅母会这么说自然是我们这里连你娘那里都通过了的,家宝那孩子确实不错。就是在一众世家子弟里都算拔尖,最主要是他和你亲。人一路往前行就是得有个人如明灯一样给他引路,那样才能不走歪了,有你这么个姐姐在,我相信家宝歪不了,再说现在也不是以前了。你母亲经历过的事绝对不会再发生。”

夏含秋倒没想到连娘那里都点头了,她原本还想着问过大舅母的意思再去和娘好好说道的…

“你娘那里你也不要多想,她都能接受家宝喊他一声大娘了,又岂会在这事上打拦阻,受苦受难几十年也没让她变得心硬些,不过家宝的事是你全权做主还是得知会他那个姐姐一声?”

“不会知会,上回她来了家宝都不愿意见。”夏含秋看向柯氏,“我回去后就请师傅算个好日子。虽然离家宝出孝还有几个月,该预备的也可以预备起来了。”

“是这个理儿,虽然从囡囡出生起嫁妆就在准备了,现在还得再添上一些时兴的东西,对了,他们的新房是布置在哪?总不能一直伴着你住,他外面那个院子会不会小了些?”

“我已经给他另外置办了一处大宅子,离得不远。我事多,恐怕不能事事顾及,家宝又是个男人。就是从章家出来的那些下人也都是男的,对这些没有经验,到时恐怕还得大舅母多费心些。”

“费心我也乐意,这事你只管交给我就是,其他忙帮不上,这事上我还有点经验。”

在两个当事人都不知道的情况下。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一回府,夏含秋就去师傅那里求了个好日子,六月十五。

虽然还有半年之外,可当章家宝知道后还是高兴得无可不可。

这事在两家来说是大事,真到了成亲那日也必然是热闹非凡,可在现在这会,却是连个水花都没激起。

这日一早,夏含秋的軿车驶出王府,走在此时人还不算多的街道上。

不用鸣鼓开路,更无需唱喏吆喝,凡是见到軿车的人都马上让开道去,跪拜在街道两旁,偷眼看着軿车里朦胧的身影,心里才真正确信王妃确实无碍了。

这样就好,他们也能过个安乐年了!

夏含秋并不想因为自己的出动而弄得众人皆知,到了府衙前也是使人将軿车驾到侧门,打算从那里进去。

可就在她的车驾到之前几息间,府衙大门随着沉闷的声响从里打开!

这还是自那两晚过后,衙门中门大开。

以喻长弓为首的男人和以伏莹莹为首的女人分例成两排迎了出来。

这种时候夏含秋又岂能躲。

持着紫双的手下了軿车,受了众人的礼,夏含秋笑,“这一出是谁预备的?恩?这么齐心的来迎我这个大难不死之人。”

“王妃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喻长弓抱拳一礼,经历了那两个晚上的磨砺,便是如今,他身上都仍可见萧杀之气,他自己却满意得很,既然走了这条路,文文弱弱的像个什么样。

衙门前已经有人在探头探脑,夏含秋也不和大家客气,“大家的关心我心领了,现在大家也都看到了,我很好,所以接下来的日子,我们还得互相配合,将大本营掌好,让前方将士安心。”

“是,臣等必当竭尽全力。”

“眼看着还有几天就要过年了,我在这里便和大家说一声,二十八封印,初六上衙,趁着这几日假大家都好好歇歇,明年,我们还有得忙,希望各位大人一如今年这般努力。”

“是,臣必不负王妃所愿。”

一众男人陆续散了,夏含秋被女将们众星捧月般簇拥着往里走,她的屋里摆设都没变,便是她那日动胎气的那个地方都干干净净的再不见半丝血迹。

可那日的经历已经印入她心底,只是进来,她便觉得有些透不过气来,眼神下意识的四处扫,像是担心有人再从屋子哪个角落跳出来用匕首比着她。

紫双心细,发现了王妃跨过门槛时的那一下迟疑,附耳轻声道:“王爷下了死命令,就算天塌了,您身边的四个隐卫也必须护在您身边给您顶起那天,在您进来之前,他们已经先一步检查过了,并且藏在各处,定能护您安全。”

夏含秋心里顿时安宁不少,坐下后对随后跟进来的一众人自嘲道:“我现在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生怕有个刺客从哪里跳出来威胁我,人家是经历越多胆越大,我反倒是胆子变小了。”

“您可别这么说,要是换成我,那天都不知道怎么样了。”吴琳琅是个聪明人,也不在这个话题上纠缠,三言两语就拐到了现在会亭城的情况上。

“原本会亭城就算得上是极为安稳,一起历了难后就更不用说了,便是邻里之间关系都要好了许多,前不久我陪嫁庄子上的管事送年货来特意求见我,说起他有个远房侄子来投奔他,也不愿在老叔家吃闲饭,想着在城里找个活做,之前我们不是贴了告示招收一些人进作坊里做事吗?他便是来问我作坊里还要不要人,我当时没有给他一个准信,只说要问过您,王妃,我…”

看出她是有话想说,却又觉得自己逾越了以至于说不出口,夏含秋就笑,“有话只管说,我巴不得你们个个能干,能将所有的事都做了去,我就乐得清闲了。”

吴琳琅赫然的笑了笑,抬头搭了搭掉下来的头发,也不再迟疑,“之前那次守城,最后的问题是箭矢少了,后来不得不用火油才拦住了敌人,而现在梁国也只是占据几城便已经是如此了,以后疆土越大,后勤岂不是越加赶不上?我就想着,作坊是不是可以扩大,又或者干脆多弄几个作坊,便是做多了积压在那里也好过需要用时没有得用。”

夏含秋不先发表意见,而是问其他众人,“你们觉得如何?”

朱佳莲率先表态,“我赞同,就是琳琅姐不说我也打算提一提的,上回那样的事有一回就够了,我们需得吸取教训。”

其他人纷纷附议,夏含秋笑意更显,“看来我这一个月的月子没有白做,没有我在前面撑着你们都愿意想问题了,很好,保持下去,琳琅,这事是你提起来的,便由你负责。”

吴琳琅只是稍微一顿便朗声应下。

“快过年了,天气冷得厉害,少有主将会选在这种时候攻城,所以这事年前可以稍做准备,年后再大肆动作,另外不止是兵器坊,其他几处作坊也要扩大,想来现在要增收一批女子帮工也不那么难了。”

“何止是不难,王妃您是不知道有多少明里暗里在议论这事,若不是我们都算高门大户,门不好进,怕是有人都要问到我们头上来了,只要将这消息放出去,怕是不用多久就能将那门槛踏平了。”

姚凤的话逗得大家都笑了,她们是有资格笑,甚至该骄傲,因为有她们在前,有些事才变得不那么艰难不可能。

夏含秋也笑,“这也是好事,不过在添人之前要将话讲清楚,若是说了什么不该说的,做了什么不该做的是要吃板子的。”

“王妃放心,这些我们都谨记在心。”

转眼已是年关。

麒王府一片喜庆,丫鬟仆妇皆是一身新衣来回穿梭。

夏含秋对着镜子,看着镜子里的人努力让自己笑得自然,可自己看着都觉得太过勉强。

人未团圆,团圆饭便失去了意义,可还有师长在,有娘亲在,她要是沉着脸那也太过扫兴,可是…

要怎么才能笑得自然呢?

ps:

打算下个月完本,后面剧情会加快,恩,这里会有一点过渡。

327章 四面,八方

好在家里的人都是极有眼色的,一顿饭吃得热闹又温馨,不该说的话没一个人说,不该提的人也没有谁去提起,夏含秋总算笑得自然了些。

喝了两杯师傅亲自酿的酒,晕晕乎乎的被人扶着上了床,几乎是下意识的就握住啾啾的小爪子,心里念叨着一个人的名字。

“换之…换之…换之…”

画面开始在脑海中出现,风雪中,火光冲天,防守与进攻的拉锯,换之领着一队人马从后头绕了过去,刀起,刀落,血光乍现!

睁开眼睛,夏含秋被那入眼的红刺得没了半点酒意,不过,只要不是换之的血就好。

别人都只道她守在后方有多辛苦,却不知道和在前方拼杀的人比起来她幸福了何止一点半点,至少在这会亭她有家人可以依靠,想看儿子时随时可以去看,她的根在这里,心便安稳。

而出征在外的人命如浮萍,谁又知道是不是能活着回来见家中父老。

就如这日,她能在家吃团圆饭,被家人围绕着迁就着,生怕惹了她不高兴,而换之,这时候不知是在筹划进攻还是已经在进攻了。

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正月十四,陈九八百里加急送回消息,宣和城破!

至此,景泰、安厚、宣和三城收入囊中。

夏含秋不知道换之有没有和秦国的孟家联系上,她现在要保证的,是换之的退路不被人断了。

恰在这日。柏瑜派人报捷,僵持整整五个月后。闽国和吴国的联军不但没有占到便宜,还被夏德使计让他们生了内乱互相打了起来,再加上仁兴城和双丰城在后方制造乱子,两国撑过了寒冬,却在立春到来之前散了伙。还闹得双方都火气四溅。

段柏瑜趁他们里边出了乱子,以迅雷之势拿下了南边的隆久城,眼下,他手里的兵力已经增加到了十二万,这还是一直秉持不过度征兵引起百姓反弹的情况下,所以凡是拿下来的城都少有乱子发生,百姓所求其实很少,只要日子能过。不逼得他们活不下去,他们就会安分。

“去请喻将军和陈将军。”

两人来得极快。

免了两人的礼,夏含秋开门见山的问,“喻将军,兰石城情况如何?”

喻长弓不知道王妃怎么突然问起这个,遂道:“虽然闽国有心将兰石城夺回去,但是有程均坐镇应是无防。”

“兵力呢?”

“还是程均带去的那两万人,现在的情况他无意增兵。怕将一些心怀不轨的人加入进去,王妃您是想…”

夏含秋眉头微攒,在心里盘算一会后将自己的打算说出来。“王爷已经将通往秦国的三城拿下来了,我们需得保证他的退路不被闽国斩断,所以我想往这三城增兵,会亭基本是无兵可抽了,兰石城照你所说怕是也不行,看样子我只能先从柏瑜那里抽调一部分。当然,前提是那里有这余力,两位怎么看?”

两人对望一眼,喻长弓想了想,问,“王妃打算从殿下那里抽调多少?”

“尽他所能。”

这倒是很有弹性,喻长弓起身抱拳,“臣自请去一趟殿下那里。”

“叫你们来也就是这个用意,你去或者陈将军去都可以,只是一定要快,闽国不是傻子,这几个月一直在我们手里吃亏,一定不会善罢干休的。”

“臣明白,臣收拾收拾,马上就出发。”

“辛苦。”

待喻长弓一走,夏含秋就对陈军道:“现在城中兵力有两万左右,你带五千人去找陈老爷子,无论如何,这条路一定不能断。”

陈军并不是莽撞的人,再加上有之前的那番险事打底,他满脸不赞同的道:“恕臣不能同意,臣和喻将军必须有一人坐镇会亭,便是王爷在这也必然不同意您再次涉险。”

“我没有要涉险的意思。”夏含秋表情沉静的看着他,“便是我不爱惜自己,这会亭城也还有许多我在乎的人,喻将军去柏瑜那里,是因为他去比其他人都更合适,让你领兵去找陈老爷子,也是因为你合适,至于会亭…我二师兄的本事你应该信得过,发生了之前的事便是赶他他都不会走了,另外,吴将军也不是挑不起大梁的人。”

提起吴公明和陈辰,陈军不得不点头,这话他没法反驳,公明且不说,他们多年交情,信得过他的本事和忠心,只说陈辰,那人虽然并不合群,也不会刻意融入他们,但是那身本事和护王妃的心思他们是看得真真儿的,有这两个人在,他确实放心。

“王爷是在走险棋,我们要做的就是给他留一条生路,一旦事不可违也不至于找不到回来的路。”

陈军斟酌半晌才点头,“臣会好生交待公明,另外臣再举荐一人。”

“说。”

“他并非贵族,自称姓时,名安,臣也是因缘和他相识,但他确实是个有本事之人。”

“可信得过?”

陈军点头,“臣和他相识已有四年,若非查明白了他的底细,臣也不敢和他来往。”

“那好,你离开之前将人领来让我见见。”顿了顿,夏含秋又道:“但愿他不会嫌弃我是个女人。”

“王妃多虑了,他平日里便赞您敢做敢为,巾帼不让须眉,让人佩服,他早就服气得紧,之前他并没有为谁卖命的心思,所以哪怕臣觉得他可堪大用也不敢荐给王爷,这回也是他和我透露了一点,臣才会和您提及,臣甚至觉得,他正是因为服敢您才愿意出山。”

夏含秋没想到会引出这么一番话,愣了愣方道:“若能如此,那我就真的高兴了。”

陈军离开之前,夏含秋又嘱咐道:“我知道很多人说我妇人之仁,尤其是在征兵一事上,若是按战时的规矩抽调,我们手里的兵力远不止如此,偏偏王爷听我之言,完全顺了我的意,我自是知道战时便是绝户的事都不少,但这却是我严令禁止的。

一个百姓是弱小,一百个一千个也威胁不到我们,但是这天下贵族只是少数,绝大多数是百姓,是他们在底层搭起了一个国家,他们稳妥,上层才会稳妥,若是他们心怀不忿,只要稍不尽心力,这个国家都可能会垮掉,可若是善待他们,便是他们不入军队效力,也会在其他地方尽力,就如同上次守城,他们都是尽了力的,民心所向,才是大势所趋,这些话,你带给陈老爷子,他能听得明白的。”

陈军沉声应喏,他也听懂了!若非这一条善政,会亭不会有现如今的团结安稳,夺下来的几城也不会那般好治理,几乎从没发生过大乱子,便是有人心怀不轨,也会被百姓告发,这就是民心所向,就算以前还有人说王妃妇人之仁,到了现在他们也都闭嘴了,没有谁规矩夺天下只能用暴政,仁政有仁政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