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是王府世子,难怪这神态和别人不一样,秀才娘子心里嘀咕一声,接着就拉着锦夏行礼:“世子安…”

孟微言已经双手去扶秀才娘子:“伯母请起身,在下今日到此,不过是子侄辈罢了,伯母千万不要多礼。”

世子?锦夏也震惊了,这可是比县城里的知县还要大很多很多很多的人物,长的这么好看不说,说话还这样温和,真的是世子吗?锦夏有些怀疑,可再看看旁边的小吴,想起那天锦绣说的,小吴是世子身边贴身服侍的内侍,那看来这人还真是世子。

秀才娘子晓得一个道理,礼下于人,必有所求,这会儿王府世子对自己这样温和,又一口一个子侄辈,难道说是来求自家女儿的?秀才娘子不由瞧一眼锦绣,正好看见孟微言和锦绣四目相视,锦绣已经害羞地低下头。

这个孩子,绝对有什么事瞒着没告诉自己,秀才娘子心里下着判断,面上却没露出来,只对孟微言道:“贵客辱临,不胜惶恐,还请往里面坐。”孟微言对秀才娘子点头,也就往堂屋走去,秀才娘子悄声对锦夏:“快些告诉你爹,就说有贵客来了。”

锦夏还有些疑惑,不过还是飞快地跑出去。秀才娘子这才走进屋内,既然孟微言说把他当子侄辈,秀才娘子也就没有太客气,请孟微言上座,自己在主位相陪,锦绣给孟微言倒了杯茶,就在秀才娘子身后垂手而立。

孟微言喝了一口茶,看一眼锦绣对秀才娘子小心翼翼地道:“伯母,在下有一言相求,能否让在下和令千金单独说说话!”

“贵客提出要求,本该允的,只是儿女婚姻大事,自然是父母做主,恕我不能答应。”

这一句让锦绣面上红的更厉害了,拉一下秀才娘子的袖子,轻声道:“娘。”

真是女大不中留,秀才娘子把女儿的手打下去,对孟微言道:“不过我们家的事,都是她爹做主,还请世子稍待。”

孟微言的心事被说破,毕竟还是不满二十年的年轻男子,脸不由自主红了下,小吴见秀才娘子为难孟微言,开口想为孟微言说几句话,被孟微言一个眼神过去,小吴就乖乖闭嘴。

“什么样的贵客,这样忙乱?”刘秀才的声音已经在堂屋门外响起,接着刘秀才就跨进门来,见上面坐着个华服青年,自己媳妇活像谁欠了她钱一样,女儿满面通红站在那。刘秀才更加疑惑了,孟微言已经站起身,对刘秀才长揖下去,口称伯父。

刘秀才急忙还礼,对妻子道:“这位是?之前从没见过。”

“这位是宁王府的世子,今儿来,是想见你闺女的。这事我不能做主,当然只有把你叫回来。”秀才娘子已经站起身解释。

宁王府的世子?那不是…刘秀才想起锦绣曾和自己说过的话,两道眉立即就拧成两个疙瘩,上下打量着孟微言,生的呢还不错,毕竟皇家选的媳妇,一个个都很漂亮。那生的孩子也不会丑。礼貌也不错,肯来一个秀才家里,还一口一个伯父,实在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只是他的目的?刘秀才不由看向女儿,锦绣的头低垂在那,只能看到耳根通红,刘秀才的嘴咂了一下,这才开口,问的不是孟微言,而是锦绣:“锦绣,你告诉爹,你是真喜欢这个男子?”

这一句问出来,在场所有人都愣住了,小吴差点叫出声,急忙用手捂住嘴。孟微言先是愕然,接着笑了,锦绣的爹,看起来真的很疼女儿。

“你这人,这样的话,哪有当着人面就问出来的?”秀才娘子嗔怪地对刘秀才说,刘秀才已经摇头:“你不懂,我自然有个道理,若是女儿真的喜欢,而不是什么为了荣华富贵,那我应了也可。如果女儿不是真的喜欢,而只是被荣华富贵耀花了眼,那就算是皇帝的圣旨,我也不能答应。”

这样的爹,难怪养出锦绣这样的女儿来。孟微言唇边的笑越来越浓,对刘秀才再次揖下去:“伯父,小侄…”

“这会儿不是问你,男女结亲,总要有个情愿,若我女儿不情愿,我也不愿意的。”刘秀才还是看着锦绣,等着锦绣的回答,这回紧张的是小吴,他顾不得许多去拉锦绣的衣衫:“锦绣姐姐,大哥这样对你,难道你就一点不为所动?”

、第34章 应选

锦绣觉得心头更是乱的什么都说不明白,勉强让自己抬起头,看着面前的众人,刘秀才眼里是疑问,秀才娘子在皱眉,孟微言眼里是期待。锦绣深吸一口气,对刘秀才道:“爹,按说这样的话,不该我说的,可我晓得,您是一直牵挂着我的。爹,我也不晓得我喜不喜欢他,可我觉着,看见他就会很高兴。”

说着锦绣的头微微一偏,似乎在想问题,也没有人催促她,锦绣想了好一会儿才又继续道:“我晓得,我是得罪了王妃了,这一回去,说不定王妃…”

“锦绣,你放心,我会护住你的,再说,做儿媳和做丫鬟是不一样的。”孟微言急急下了保证。

“这可不一定,这婆婆不喜欢,男人越去护,婆婆越不高兴。”提起婆媳相处的经验,秀才娘子分明比孟微言懂的多了,也在那解释。

孟微言从没想过这点,一下愣住了。

锦绣觉得眼睛又有些湿湿的:“我也晓得啊。可是我,一想到不能见到你,心里就会酸酸的,我不晓得到底是为什么才会酸酸的。可我晓得,能待在你身边,就算受了王妃再多的责难,我也愿意。”

秀才娘子听了女儿这话就晓得,女儿的主意这下是彻底定下了,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锦绣,不会的,我会去说服娘,让她不要责难你。”孟微言说到忘情处,差点去拉锦绣的手,刘秀才在旁边咳嗽一声,孟微言急忙把手缩回去。

刘秀才叹气,对锦绣道:“你都这么说了,我不答应似乎就是不近人情。可是锦绣啊,王府是个什么样子,你比爹要清楚,你真嫁过去了,爹以后就帮不了了,遇到什么事,都要你自己去扛。锦绣,你想好没有?”

“伯父,我不会让锦绣一个人去扛的。”孟微言连声在旁边做承诺,不过刘秀才并没听进去,还是看着锦绣,等着锦绣的回答,锦绣眼里的泪落下:“爹爹,我不害怕,我也不担心。爹爹,我晓得,我选了的路,只有我自己一个人去走,没有让别人代我走的理。”

刘秀才轻叹一声:“那我去告诉你弟弟,这一辈子,只用考考秀才举人就成了,进士,就别去想了。”刘秀才说完这句话,整个人就沉默下来,仿佛瞬间老了十岁。锦绣此刻心潮起伏,跪在刘秀才面前:“爹爹,我对不住你。”

“傻孩子,起来,哭什么?这要换在别人家,是怎么求都求不来的好事呢。”刘秀才把女儿扶起来,拍下她的肩膀安慰她。

孟微言已经听出刘秀才话里的意思,在宗室子弟眼中,读书人努力读了一辈子,中了进士授了官,也不过是个小官,完全不被宗室子弟放在眼里的。可孟微言晓得,许多读书人努力了一辈子,为的是那个目标,而不是被不被人放在眼里。

因此孟微言已经对刘秀才再次长揖到地:“伯父您放心,小侄,不,小婿以后,一定不会辜负伯父的。”

“说什么辜负不辜负?你是亲王世子,对我等小民来说,高高在上。您要什么,我只该…”说着刘秀才也忍不住流泪,转过身用手背把眼泪擦掉。

屋内的气氛顿时沉重起来,锦绣站起身,靠在秀才娘子身上,刘秀才过了好半天这才转身对孟微言道:“再说,我这样拼命为什么,不就是为的儿女们。为了儿女们,我再受些罪,又有什么呢?”

秀才娘子已经忍不住哭出声来,当着外人不好去拉刘秀才的胳膊,只哽咽着喊了声孩子他爹就说不出话来。

小吴不知所措地看着孟微言,孟微言再次行礼下去:“我不会辜负你们的。”

刘秀才把孟微言扶起:“辜负不辜负的,我也管不到那么多。锦绣!”刘秀才看向女儿:“只要你不后悔,就好。”

不后悔,不管以后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后悔,不要在得到荣华富贵之后又哀叹,我要的,本不是这些。锦绣明白父亲话里的意思,对父亲点头:“爹,我懂您的意思,我不后悔。”

不会后悔,那就好,刘秀才笑了,笑的很释然:“如此,后面的事要怎么办,就由得你们了,这些事我也不懂,什么王府择妃。”

“这些我都安排好了。”小吴憋了半天,总算轮到他说话了,手舞足蹈地道:“我已经寻人安排下了一所宅子,就在方圆二十里的地方,你们今儿就收拾东西,明儿搬过去,等到了那里,自然会有里正过来,把锦绣姐姐的名字给报上去。等到了二月初八,初选那天,锦绣姐姐自然会过,然后就是再选,再选之后就进王府住一个月,等到了最后,那就是大哥的事了。”

小吴越说越高兴,孟微言勾唇一笑,他生的本来就好,这一笑就像春风拂过,刘秀才看眼孟微言,又看眼女儿,也算一对璧人,既然女儿执意如此,只有成全的,没有不成全的。那一丝不甘,总归会在以后,慢慢磨平。

孟微言和小吴并没在刘家待多久,又喝了一杯茶,孟微言就告辞,小吴把安排好的宅子的地址交给刘秀才,叮嘱他一定要在正月二十五之前搬到那所宅子里面,也就匆匆走了。等人走了之后,锦程才回到家,只远远地看到孟微言的一个背影。

锦程进了家门不由好奇地问:“家里到底来了什么样的贵客?我只听路上的小孩子嚷着说,有穿的好富贵的人到我家来了,远远望去只望到一个背影,难道说是有人听说姐姐很好,亲自来上门提亲的?”

刘秀才不由咳嗽一声,秀才娘子瞪儿子一眼,锦绣听到这话,已经害羞地躲进屋里。

“到底什么人?爹爹?”锦程还在那追问,刘秀才端起茶,但那手一直在抖,抖的茶碗都差点掉了,刘秀才索性把茶杯放下,努力平静地说:“老二啊,原本你还想好好读书考进士呢,以后呢,你考个举人就到头了。”

“为什么?”锦程疑惑不解,秀才娘子拍拍儿子的手:“今儿来的,是王府世子,他想求你姐姐为妻。你是读书人,也晓得你姐姐真要嫁进王府,成了世子妃,你和你爹,就不能去考进士了。”

王府世子?锦程有些不相信地看着秀才娘子,刘秀才点头:“是啊,王府世子,以后呢,有的是荣华富贵,可我要的,罢了,老二,你姐姐愿意,人家又这么诚心,难道我还真硬着要你姐姐不答应?”

锦程看向那垂着软绸门帘的屋子,那门帘是锦绣回来之后,锦绣挂上的,上面还绣了鲤鱼跳龙门,取的吉利意思,这一回,对刘家,还真算得上是跳龙门了,不过却是另一种方式。

锦程迟疑了半天才笑了:“爹爹,这没什么,等我有了儿子,让他好好读书,总会出个进士的。”

“你才多大,就想这事?”秀才娘子取笑了一句,刘秀才笑了:“这也是个主意,老二,你不怪你姐姐,我很高兴。”

锦程用手抓抓后脑勺:“我怎么会怪姐姐呢?要换在别家,高兴还来不及呢,王妃,这是多么大的荣耀?说不定还笑话我们,听说这事不但不高兴还一家子在这发愁。”

这一回连刘秀才也笑了,锦绣坐在屋内,听着外面的对话,一颗心终于放了下来,锦夏走进屋里,偎依在锦绣腋下,锦绣把妹妹抱紧,唇边现出一个微笑,既然决定了,那就不害怕、不后悔,坚定地走下去。

刘秀才一家按了小吴说的时候搬到了那宅子内,那宅子在个村落之中,刚进村就有人迎接,问起来,说是孟微言车夫的哥哥。一家子到了宅子里,刚把行李搬进屋,本地里正就来了,见了刘秀才,里正十二分地客气,客客气气地问过锦绣的年貌,把锦绣的名字记在了册子上面,也就告辞。

等到了二月初八,刘秀才带了女儿前往县衙,通往县衙的路上,全是今日来应选的少女们,一个个坐在小轿内,家人陪着,按照秩序被叫到了,就从轿内出来,进到县衙中。县衙那条路上,已经被衙役设了屏障,不许别人出入。

一条进,一条出,从出去的那条路上,可以看见落选人家的脸色十分沮丧。荣华富贵,真是个非常好的东西啊。刘秀才望一眼女儿的小轿,心中不由感慨,接着刘秀才摇头,在别人眼里,自己也是一样的。

“刘氏,父刘楚,秀才!”一个内侍在县衙门口喊了一声,刘秀才忙让女儿下轿,看着锦绣走进县衙,刘秀才又想叹气,但没有叹出来。

锦绣走进县衙,负责初选的是宁王府内的内侍和嬷嬷,看见锦绣的时候,他们就像不认识锦绣一样,让锦绣走了几步,就让锦绣到内堂去。

、第35章 等待

到内堂,就是初选过了,锦绣走进内堂,内堂内全是嬷嬷,领头的嬷嬷锦绣也见过,见到锦绣,那几位嬷嬷相视一笑,就对锦绣道:“请宽衣。”

锦绣的手刚解开衣带,有个嬷嬷就笑了:“罢了,不用了,你先在外面稍坐一会儿,等会儿随我们回府。”

锦绣知道这是给自己面子的话,对着那嬷嬷行礼,那嬷嬷急忙把锦绣扶住:“使不得,以后,还要姑娘您多照顾了。”

宁王府内的嬷嬷,果然没有一个不是人精,锦绣再次微笑,走进后堂。

后堂已经有好几个少女等在那里,因为旁边还有宁王府的内侍,少女们并没说话,各自在那维持着端庄神色,看见又来了一个,少女们自然对锦绣投来好奇目光。锦绣对少女们依次点头,找了个位置坐下,再过一会儿,就又回王府了,不晓得现在的王府和原先,有什么不一样?

一直到了晚间,所有的少女才选完,嬷嬷们带着少女们登车,驶向王府。一上了车,少女们就开始说话了,问一问是哪里的人,今年多大了。还有人目光满是憧憬地道:“就算没被选上,能进了王府瞧瞧,也是福气。”

锦绣望向那姑娘,那姑娘瞧着和锦绣差不多大,见锦绣望来就对锦绣笑着道:“姐姐,听说王府内规矩森严,你听说了吗?”

“哎呀,别说王府内了,瞧今儿来的这些嬷嬷内侍,就和别人家的不一样,要是胆小的,只怕就要哭出来了。”这话顿时让车内的少女们都笑了,锦绣也浅浅一笑。外面立即传来嬷嬷的声音:“噤声!”

少女们立即捂住了嘴巴,不敢说话,马车已经停下,有丫鬟上前掀起帘子,外面已经点上了灯,能看到一路都是高脚灯笼,延伸到很远很远。

“这得多少…”最爱说话的那个少女立即又要说话,猛地把嘴捂住,把那蜡烛两个字给咽下去。嬷嬷们见众人都安静了,这才带着少女们走进园内。

这地方,锦绣在王府数年都没来过,只听说是专门建来给王府选妃,选仪宾时候选择用的,是个小小花园,花园内景致不错,屋子都围绕着花园建的,分为四个院子,每个院子有八间房,少女们每两人住一间,另外三间是王府的嬷嬷们和来服侍的丫鬟们住的。

每个院子配有两个嬷嬷和四个丫鬟,这一次选了三十个,住满了三个院子。

嬷嬷们带着少女们进了院子,分配好了各人的屋子,就让她们各自休息,锦绣走进屋内,这屋子比宁王府内丫鬟们的屋子要大一些,陈设也要好一些,妆台床铺,都是一模一样的两份。

拉开妆台抽屉,可以看见里面的各项梳妆用品都齐全,里面还放了个首饰匣子,打开,里面是一套银首饰。这是担心,入选的少女们贫富不一,总有人没有首饰衣衫的预先准备好。

锦绣刚把首饰匣子关上,就见和自己同屋的少女已经把银镯子戴在手腕上,见锦绣看来这姑娘急忙把镯子取下:“我从没见过这样精致的首饰。”

锦绣微笑:“戴着吧,既然放在屋内,那就是你的。”少女还在疑惑不解,锦绣没有多解释,这屋内的首饰衣服,都是让落选的女子带回家的,她们也不能白白来这一趟。

只是不知道宁王妃这会儿,心里在想什么?

“大哥,这选的三十个姑娘,要按原先规矩,是只剩下十个来选的,可我觉着,你弟弟们也要选媳妇,倒不如你先选了,剩下的,再让你弟弟们在里面选如何?这样的话,就留十五个。”

宁王妃听完前去主持选妃的嬷嬷们的回报之后,就把孟微言找来,想和他再商量商量。

孟微言等宁王妃一说完才对宁王妃道:“其实,儿子已经选定了。”

选定了?宁王妃疑惑地看着儿子:“我怎么没听说,要说你舅母前些天带进来的那个姑娘,姓柳,我觉着娇憨了些,你爹爹身边的大伴说过,有个姓林的姑娘,祖父做过一任通判的,我还想着,过两天让她到我跟前来,我好见见,果真好,就定下这个。你怎么就选定了,你只见过柳姑娘,难道是她?”

“娘,我选定的,是锦绣。”孟微言的话刚出口,宁王妃的神色已经变了:“锦绣?她不是已经出府了。”

“她的年貌,家世,正好可以应选。娘难道忘记了这个?”孟微言的话让宁王妃面上红红白白,接着宁王妃冷笑:“于是你就把人给弄来了,真是我养的好儿子,这悄无声息的,就把这事给办了。你还和我身边的嬷嬷说过吧?朱嬷嬷,你来,你…”

“娘不用去责怪娘身边的嬷嬷。”孟微言见朱嬷嬷已经走进,对宁王妃缓缓地道:“选妃,虽说选的是娘的儿媳,可也是儿子的妻子,儿子当然愿意,选一个自己喜欢的人。娘,儿子就想问您一句,锦绣哪里不好?”

“她不守本分,妄想…”

宁王妃的话再次被孟微言打断了:“娘,锦绣这样想有什么不对,她虽然被卖进王府做丫鬟,可她也是好人家女儿出身。娘,您认为锦绣不守本分,可是娘,难道不是您先提醒锦绣的。”

宁王妃没想到孟微言会这样说,整个人都愣住了,接着宁王妃对朱嬷嬷道:“这件事,怎么我一点风声都不晓得?我要选儿媳,竟然要挑进一个我不喜欢的人,实在是…”

“王妃息怒!”朱嬷嬷已经给宁王妃跪下:“王妃,大哥所言,未尝不可。所选的,毕竟是大哥的妻子,是大哥要过一辈子的人。难道王妃您情愿看着大哥的妻子独守空房吗?”

朱嬷嬷的话让宁王妃咬紧下唇,接着宁王妃冷笑:“他是王府世子,还不是亲王呢,你们就这样听他的?”

“娘,我已经娶过一次妻子,给娘您生过一个孙子。娘,我并不是孩子了。该做什么,娘我很清楚。娘,不管您怎么责怪,儿子这一辈子,只选锦绣,只要锦绣。娘您难道不愿意疼一疼儿子?”孟微言也给宁王妃跪下,声音已经带上哽咽。

“我,我…”宁王妃的手握成拳又松开,对孟微言无可奈何:“那你可想过我的面子没有?”

“娘,儿子的一辈子啊!”孟微言又膝行一步,抱住宁王妃的膝盖,抬头看向宁王妃,眼里全是恳求。宁王妃叹气:“你既这样有主见,为何到了这会儿,才肯告诉我?我…”

“娘,您一直都很疼儿子的。”孟微言只重复这句话,宁王妃轻叹,没有说话。

锦绣并不知道宁王妃已经知道自己已经到来,第二天大家集中学习礼仪的时候,锦绣才发现林大姑娘也在园中。见到锦绣,林大姑娘很惊讶,不过锦绣并不惊讶,照了王府选妃的标准,林大姑娘是肯定会走到最后的。

因此锦绣并没和林大姑娘多解释什么,林大姑娘的好奇也很快就被各种礼仪训练给打断了。日子一天天过去,每一天都有人离开这座院子,和锦绣同屋的姑娘在第十五天被人要求整理东西离开屋子。

姑娘一边整理东西一边对锦绣道:“我真希望你能成为最后被选定的。”

“为什么?”这姑娘笑了:“因为你要是成了,那我就能和人说嘴,我和王妃住过同一间屋子。”

“陈姑娘,时候差不多了。”丫鬟已经来到门边催促,姑娘把包袱结好一个疙瘩,对锦绣微笑:“不过呢,进了王府这么多天,临走还能带走那么多东西,真的不错。”说嘴姑娘拍下包袱:“有了这么些嫁妆,我也能嫁个好人家。”

锦绣把这姑娘送到院门边,那姑娘跟着在院门处等着的内侍离开,锦绣刚要走回院子,从另一个院门处走出一个少女,看见锦绣,她对锦绣微笑,锦绣回以微笑,另一个少女已经从这姑娘身后走出来,对这姑娘道:“柳妹妹,别和这人说话,你是要做王妃的人。”

柳姑娘的脸顿时红了,推那姑娘一下转身回到院子。锦绣哦了一声没有放在心上,也许这是通过各种关系和宁王妃搭上线的人,不过这和自己没多少关系,只要等着最后的花园挑选就可。

日子很快就来到,各位少女们的衣服首饰也都送了过来,送到锦绣面前的是比较朴素的衣服首饰,负责这院的嬷嬷有些惊讶地看向送衣服来的内侍,内侍摊手:“我也不晓得,是王妃突然吩咐,说要亲自过问衣服首饰,还指定了每个人穿什么衣服。”

嬷嬷神色了然,看向锦绣的眼里多了几分不一样的味道。

、第36章

锦绣神色没变,见嬷嬷望着衣衫不动手,对嬷嬷微笑:“麻烦嬷嬷了,还请嬷嬷帮我梳头。”嬷嬷回神过来,对锦绣道:“其实呢,这素淡一点的衣衫,要打扮好了,更加出色呢。”

素淡?锦绣望向那些衣衫首饰,要真是素淡颜色就好了,但宁王妃指点送来的,恰恰是怎么穿都不出彩的颜色。不过,这又有什么关系?锦绣望着镜中自己,只要孟微言眼中有自己,什么样的衣衫首饰,都只是外物。

众少女打扮好了,也就在院中聚齐,要在嬷嬷们的带领下,往宁王府花园去。

这些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今儿又特地打扮起来,每个少女都显容貌娇美。林大姑娘在这群少女中,也显得十分出众,她往柳姑娘那边望去,正好看见柳姑娘也瞧过来,两人不由相视一笑。

林大姑娘晓得,除了自己,柳姑娘在这府内,也是有人照顾的。只是不知道今日这选择之后,自己和柳姑娘,是一起被选中呢,还是一人入选,一人落选?还有锦绣,林大姑娘往锦绣的屋子看去,只有她没出来了。

柳姑娘也悄悄地往锦绣的屋子看去,前几天柳姑娘的家人通过内侍告诉了柳姑娘,宁王妃那边是没有问题的,很喜欢柳姑娘,只是王府世子这边,听说有个心仪女子。让柳姑娘今日一定要好好表现,盖过那心仪女子,获得世子的心。

而柳姑娘从嬷嬷丫鬟们的细微区别之中,猜世子的心仪女子,十有八|九就是锦绣。这会儿她迟迟不出来,难道是要艳压群芳?柳姑娘正在想,就见锦绣的门打开,锦绣从里面走出。

和柳姑娘想的不同,锦绣身上穿的衣衫,虽然和众女穿的是一样,但那颜色,真叫柳姑娘无法形容,那不蓝不绿的颜色,偏偏又用水红色绣了朵花在衣角边,就显得更难看了。还有发上的首饰也是,一点都不精致。

不光是柳姑娘愣住,别的少女也都一脸惊讶,在院内等着的嬷嬷们虽然没说话,但还是看向跟着锦绣出来的嬷嬷。

这嬷嬷只轻咳一声,对她们做个手势,嬷嬷们就已会意,见锦绣已经走到人群之中站好。

领头的嬷嬷这才带着众嬷嬷丫鬟对着少女们行礼下去:“诸位姑娘,在这院内一个月,各项礼仪都已学的娴熟,这会儿,该去见正主了。还请随我们前来。今日之后,你们中的一位,就要让我们改口了。”

众少女中有人不免面上飞红,嬷嬷们站直了身,也就带着少女们往王府花园去。

今日的选妃在王府花厅举行,里面已经布置好了座位,宁王的,宁王妃的,还有孟微言的。茶水点心各样都齐全了。少女们要从这花厅经过,有中意的,会被叫进厅来,细细盘问,等全部盘问过了,这才定下是谁。

宁王妃早已打扮好,但并没动身,朱嬷嬷对宁王妃轻声道:“王妃,时候已经到了,那些姑娘们,都已经…”

“朱嬷嬷,你跟了我也有二十年了,你觉着,我是该顺着大哥呢,还是…”

“王妃,按说呢,是该大哥顺着您的。”朱嬷嬷的话,总是这么恰当,宁王妃瞧着朱嬷嬷微微一笑:“你这滑头,我晓得你要说什么了,还不是…”

宁王妃话还没说完,寿安王突然跑进来:“母亲好。”

“三哥今儿怎么突然跑来?”宁王妃看见突然出现在这的庶子,不由惊讶地问。寿安王笑嘻嘻地坐在宁王妃的下面:“母亲,我听说母亲给大哥选完继妃,还要再给我挑个郡王妃。我想着不能让母亲这么操劳,因此,想求母亲一件事,今儿横竖有这么多姑娘呢,不如我也跟了母亲和大哥去,要有中意的,挑一个出来。”

宁王妃一脸错愕,朱嬷嬷已经劝寿安王:“三哥,这事,没有这样的规矩。”

寿安王没有理朱嬷嬷只对宁王妃撒娇:“母亲向来是疼我的,再说这些姑娘,好好地学了一个月,又是那精心挑选的,都是够资格做王妃的人,我挑一个,也算不辜负了她们。”

“三哥,话虽这样说,不过从来没有一天之内,挑出两个的例子。”朱嬷嬷还想努力用规矩来说服寿安王,寿安王的眼眨了眨:“规矩是什么?规矩就是谁最疼我,谁就说了算。”

“罢了,原本也就想给他挑一个,他既这样说,我觉着,是不是瞧中了谁?”宁王妃望着寿安王笑盈盈地说,寿安王的脸微微一红,接着摇头:“母亲这回就猜错了,儿子从来都是不敢多走一步的,哪里就能瞧中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