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微言笑着点头:“好,听媳妇的。”当着这么一屋子人,锦绣的脸又要红了,这会儿再打他的手似乎也不合适,只又瞪了他一眼,任由丫鬟们给自己换好衣衫,也就和孟微言一起出门。

两人走出屋门,才见到小吴迎上前。锦绣还没说话,小吴已经给锦绣行礼:“见过世子妃。”

说着小吴就一脸苦笑:“世子妃好歹在大哥面前给求求情,叫大哥不要再罚我。”

这又是怎么了?锦绣奇怪地看着孟微言,孟微言瞪小吴一眼:“你还好意思,这会儿又来缠…世子妃了。都是你做的好事,自己不认着,难道还要怪别人?”小吴的眼眨了眨,对锦绣道:“瞧瞧,这就是大哥的主意,媳妇接进门,媒人扔过墙。”

锦绣噗嗤一声笑出来,孟微言伸脚踢小吴一下:“去罢,别在我跟前了。”

小吴应了一声又问孟微言:“大哥,这是再不罚我了?”孟微言忍不住也笑了:“去罢,等明儿再来。”小吴高声应了,又给锦绣行了一礼这才离开。

“小吴这是怎么了?”锦绣等小吴走后才问孟微言,孟微言掩饰一笑:“也没什么,不过就是有些太爱自作主张了。”

这是大忌,锦绣听了没有说话,孟微言见已经来到两人要分别的地方,对锦绣道:“你放心,在这府里,什么都有我呢。”说着孟微言迟疑一下才道:“娘看在我的面子上,也不会难为你的。”

“我知道,你放心吧。”锦绣见孟微言的帽子似乎戴的有些不大好,伸手替他重新理一下帽子,轻声应着。孟微言又握一下锦绣的手,这才往前面去。

“大哥对世子妃,可真好。”等孟微言离开,吉祥不由感慨,锦绣微笑不语,一行人往宁王妃那边行去。

锦绣将要到宁王妃寝殿时候,从另一边走来一群人,不管来人是谁,除了宁王和宁王妃,锦绣在这府内就没有避让别人的理,因此从人簇拥着锦绣径自走进院内。内侍已经让来人稍等,等到锦绣走进院内,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才轻声道:“这就是世子妃?姐姐要活着的…”

她旁边的是萧夫人,几乎在小姑娘消声同时,她握紧了女儿的手:“玉琅,你姐姐没福气,幸好王妃很看顾我们,等进到里面,可要好好听王妃的话。”萧玉琅恭敬应是,带萧家母女进来的内侍仿佛没听到她们母女的对话,只带着人走进院内。

锦绣走进宁王妃屋里时候,秀才娘子已经带着锦夏等在那里了,屋里还有宁安郡主等人。锦绣进屋时候,屋内除了宁王妃都站起身,锦绣先给宁王妃行礼,站起身时看见秀才娘子,秀才娘子见锦绣看过来,已经带着锦夏行礼:“世子妃安。”

这是礼仪所在,锦绣还来不及阻止,内侍就进来报,萧家母女已经来了。

、第43章 宴席

“让她们进来吧。”宁王妃吩咐着内侍,对已经站起身的秀才娘子母女含笑解释:“萧家,是大哥早先的岳父家,前些时候让人进来说,许久都没见了,想来给我问安。我想着,这会儿娶了新媳妇正是个空,就让她们来了。”

秀才娘子也猜不出这么多的弯弯道来,见宁王妃语气柔和地解释,急忙笑着道:“说来都是亲戚,正该亲热呢。”

宁王妃浅浅一笑没有说话,萧夫人已经带着萧玉琅走进殿内,各自行礼过后,又各自坐下。锦绣坐在宁王妃左手,旁边是秀才娘子母女,锦夏身边才是萧夫人母女。对面是几位郡主和周家的姑娘们。

“大哥房里的人,都是我挑的,这会儿你进来了,也该挑几个人服侍,除了那些去教导和服侍你的人,还要再添几个,我让朱嬷嬷挑了几个,等晚上你回去,瞧瞧可还满意,不满意了再和朱嬷嬷说。”宁王妃温和地对锦绣说着,锦绣含笑应是。

几位郡主在那说话,周家的姑娘们又和郡主们说话,锦绣除了陪宁王妃说话,也不忘和秀才娘子说上几句。萧家母女就没人搭理,萧夫人还好,萧玉琅一张小脸,开始有些冰冷。萧夫人知道,自己的女儿在家也是千娇万宠的,出门应酬,因着她是前世子妃的亲妹妹,从没受过这种冷落。

不过萧夫人今儿来不是为了让女儿知道人情冷暖的,她轻握一下萧玉琅的手,示意她不要如此,对宁王妃开口笑道:“说来,玉琅的名字还是王妃您起的,她头一次进府的时候,还不到十岁呢,那会儿什么都不懂。”

正在和锦绣说话的宁王妃停下说话,看向萧玉琅,对萧夫人露出笑:“要你不说,我都忘了这时光过的多么快,当初…”

说着宁王妃停了停就笑着对萧夫人道:“往事不可追,我们也不要再提那些旧事了。”宁王妃这话让萧夫人心中不知什么滋味,只能咬着牙应是,宁王妃已经对朱嬷嬷道:“取对镯子来,我也很久没见过萧姑娘了。”

朱嬷嬷应是,萧夫人见宁王妃赏下礼物,这才觉得心里好受一些。等朱嬷嬷取来镯子,萧玉琅起身谢赏时候,见到锦夏手上戴着的,也是一对金镯,不过比自己手上这对还要精美,那镯子合口处的宝石,足足有手指甲盖那么大。

刘家是什么样的人家,萧玉琅还是晓得的,那么这对金镯,定然是宁王府的东西。想到方才在宁王妃寝殿外遇到锦绣,还要避让让她先进来。若是自己的姐姐还是世子妃…萧玉琅往锦绣面上瞧去,只觉得锦绣的面容也不算特别出色,顶多就是更温柔些,可是谁做了宁王妃的儿媳,能不恭敬柔顺吗?

萧玉琅手里握着这对镯子,心里没有半分高兴,只有不甘。她毕竟年纪轻,面上神色变化一点都没逃过朱嬷嬷的眼,朱嬷嬷不由担心地望一眼宁王妃,宁王妃面上笑容还是那样温柔慈爱,仿佛心中真的对锦绣这个儿媳满意极了。

朱嬷嬷收回眼,罢了,为着锦绣被选中,已经得罪了一次宁王妃,这一回,如果再不肯听宁王妃的话,暗中提醒孟微言,那么等着朱嬷嬷的,就是被逐出宁王府。当然这其实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宁王妃会让朱嬷嬷落到无人收留的地步。

他们毕竟是亲母子,疏不间亲这个道理,朱嬷嬷还是懂的。

内侍来禀报宴席已经齐备,宁王妃带着众人起身往宴席上去。宴席之上,还是和方才一样,萧家母女坐到了最末位,坐在上座的宁王妃犹如众星捧月一样。

王府的宴席味道不错,然而萧玉琅什么都没尝出来,宁王妃的冷落,锦绣没有把自己放在心上,包括原先也算认识的周家姐妹们,都当做自己不存在一样。

“周四姐姐,这个…”萧玉琅好容易寻出一个话题想和周四姑娘说说,周四姑娘已经笑着对宁王妃道:“姑母,虽说这句话我说了您该笑话我,可我瞧着今儿还没人说这话呢。我啊,就借花献佛,愿表哥表嫂早生贵子。”

宁王妃已经笑了:“你也不小了,这话也该说呢,我前儿还和你娘说呢,要她给你好好准备嫁妆。”周四姑娘放下酒杯,用手捂一下脸:“姑母又笑话我。”

宴席上的众人捧场大笑,唯有萧玉琅笑不出来,若不是手中的筷子十分坚固,只怕萧玉琅把筷子都给折断了。

宴席散后,众人又返回宁王妃殿内,陪着宁王妃说笑,说笑了一会儿,就有内侍进来禀报说孟微言来了。

宁王妃瞧一眼秀才娘子笑着道:“这是女婿要来拜见丈母娘了。刘夫人,我可和你说,我这儿子顽劣,您可千万别看不上。”

秀才娘子忙站起身说不敢,说笑之中,孟微言已经走进殿来,他先来到宁王妃跟前给宁王妃行礼:“儿子见过娘。”

宁王妃不等他起来就含笑往秀才娘子那里一指:“这是你丈母,你也去认认,只是她要觉得你不好,你可不许丧气。”众人再次大笑,锦绣看向孟微言的眼里全是喜悦。孟微言也对锦绣微笑,这才走到秀才娘子跟前,对秀才娘子行礼,秀才娘子还礼不迭。

锦夏已经对孟微言叫姐夫,孟微言也叫小姨,萧玉琅的眼中都有火在烧,看着秀才娘子母女,活像在看仇人。孟微言行完礼,抬头看见萧夫人母女,萧玉琅他不大记得,但萧夫人他还是记得的,孟微言微微愣了下就对萧夫人道:“夫人一向可好,上个月听说夫人病了,曾遣人去看过,不知夫人…”

萧夫人来到宁王府,当然不是为的受这些冷落,而是为了见孟微言一面,听到孟微言要来时候就已经开始酝酿,此刻见孟微言果真问自己话。萧夫人那早已准备好的泪就落下,又掩饰地背转身擦掉眼里的泪才转头对孟微言努力微笑:“好,一向都好,这些年,多亏王妃和你,一直都记得我们,不然…”

萧夫人的这番欲言又止的表演,果然让孟微言面生感慨,萧夫人已经推一下萧玉琅:“这是她妹妹,今年也十三了,我想着进王府来,还想求王妃给选个好一些的人家,不然我们怎能寻到好人家?”说着萧夫人的泪又落下,萧玉琅已经对孟微言行礼,孟微言还了半礼,望了眼萧玉琅,安慰萧夫人道:“这妹妹很好,定会觅的良婿。”

“萧夫人你也不用担心,别的罢了,这年轻才俊,自是不少。”宁王妃不失时机地开口,萧夫人忙转身去谢宁王妃。孟微言的情绪有些低落,并没方才那么高亢,宁王妃也就遣退了他,和众人继续说笑一会儿,众人也就各自散去。

锦绣要和自己的小姑子们应酬,周家两位姑娘和秀才娘子母女一同被送出王府,萧夫人母女落后了几步。等一出了宁王妃寝殿的大门,萧玉琅回头看一眼送她们出去的内侍,略有些不满地抱怨:“娘,我今儿真是受了从没受过的气了。”

“你真以为我们家的荣华富贵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这才刚开始呢。”萧夫人的声音很平静,听不出一点情绪,萧玉琅声音低落:“要是姐姐还活着,哪有那对母女耀武扬威的地?不过是个几两银子买进王府的丫头,竟然也能从王府正门迎进来做世子妃,简直是…”

萧夫人伸手捂住女儿的嘴,萧玉琅更加不满了,眼里泪水开始转动,萧夫人回头望去,隐约能看到世子夫妇所居的院落,因为长女死去而失去的,一定还要再拿回来,一定。

“真是时光如流水,这一转眼,萧家那小姑娘都长这么大了。”宁王妃等众人一走,靠在榻上十分疲惫地感慨。

“这日子,过的本就很快。”朱嬷嬷见宁王妃有想歇息的意思,示意众人退下,自己坐在榻边给宁王妃捶着腿,和她说着闲话。

“这丫头你也见过了,如何?”宁王妃的话让朱嬷嬷微微一愣接着才道:“还是小姑娘,脸上藏不住事儿。”

“我就喜欢这样藏不住事儿的人,再说了,萧家那边会不甘心也太正常了。偏偏那孩子只活了三天,要有个孩子,他们家也不会这样失望。”宁王妃的话让朱嬷嬷有些迟疑:“可是,王妃,大哥和锦…昨天才成亲。”

“萧家那小丫头,也才十三,等上两年,正合适呢。”宁王妃毫不在意地说着,朱嬷嬷小心翼翼地又问:“要按了…”

“总有破例的,偶尔破一次,并没什么大碍。”宁王妃说着已经闭上了眼,朱嬷嬷没再说话,继续给她捶着腿。

锦绣晚上送走众人回到房内,刚在妆台上坐下卸妆,孟微言从背后搂住锦绣的肩:“娘很喜欢你,我就放心了。”

、第44章 美好

“那要是不喜欢呢?”锦绣在镜中对孟微言微笑,孟微言把锦绣的肩搂的更紧一些:“那我就去努力说服娘,让娘喜欢你。锦绣,我喜欢你,所以,我希望,娘也喜欢你。”孟微言的话让锦绣心中无比甜蜜,她勾唇一笑:“你也太小看我了,我难道自己不会让王妃喜欢我?”

“不能再叫王妃了,要叫母亲。”孟微言放开握住锦绣肩膀的手,顺手又拉起锦绣的手指头进行把玩,锦绣的手很秀气,手指头像葱一样白皙细嫩。锦绣把手从孟微言手中抽出,嗔怪地说:“人家还在卸妆呢,你往一边去。”

“那我来服侍你?”孟微言索性坐在锦绣身后,椅子本来还算宽大,孟微言这么一坐下,锦绣差点被挤的站起身,锦绣要站起,就被孟微言拉了坐下,双臂环住她的肩膀,手就往她发上去取那些簪环:“瞧瞧我服侍的可好。”

“你们还不快些把他给赶开?”毕竟锦绣才和孟微言做了两天夫妻,一张脸已经红成一片,屋内的丫鬟内侍都只在那抿唇笑,没有人上前帮忙。

锦绣的腮帮子不由鼓起,伸手掐在孟微言胳膊内侧,孟微言不疼不痒的,已经把锦绣发上的簪子取下,吉祥上前接了簪子放在首饰匣子上。孟微言还在镜中对锦绣微笑,锦绣此刻又喜又羞又甜蜜,命运似乎从离开王府的那一刻就发生了转变,满天神仙都在眷顾着自己。今昔对比,真是让人无法言说。

锦绣不由双手合十在那拜了拜,孟微言已经发现锦绣的动作,停下手问锦绣:“你在拜什么?难道说是…”

“我是想要和大哥长长久久一辈子。”锦绣的话让孟微言又笑了,点着她的鼻子:“哦,这会儿就会吃醋了?”

锦绣的脸又红了:“我不是吃醋呢,就是,就是…”见锦绣又开始结巴了,说不出下面的话,孟微言把锦绣抱了个满怀,下巴搁在她的头发上:“瞧你急的,锦绣,我也不愿意成天换个新人。”

锦绣突然想起今儿见到的萧家母女,萧氏在世时候,锦绣也见过她,也是个美貌温柔的女子,孟微言在她离世时候的伤心众人也都记得的。

“大哥,若以后,我也…”锦绣的话才说了半截,孟微言就打断她的话:“不许说这样不吉利的话,锦绣,那种失去所爱,痛彻心扉的感觉,我只想经历一回,不想再经历第二回了。”

锦绣听出孟微言话里的低落,不由往孟微言怀里偎依的紧了些,对孟微言道:“我懂你的心。大哥,你以后也要多看顾下萧家。”

自己挑中的人果然是善良的,孟微言握住锦绣的手:“自然会的。你也要…”

“大哥,朱嬷嬷来了,说王妃命她挑选的服侍世子妃的人,她带来了。”内侍的禀报打断了两人甜甜蜜蜜的谈话,孟微言嗯了一声把锦绣松开一些,锦绣急忙站起身,吉祥拿过一件外衣给锦绣披上,锦绣刚走到外室,朱嬷嬷已经走进给锦绣行礼。

朱嬷嬷永远都是那样一板一拍的:“按照规矩,世子妃身边最少要有四个大丫鬟、八个小丫鬟,八个内侍服侍。再还有嬷嬷两人。王妃的意思,当初送去服侍世子妃的人,就全跟着世子妃,毕竟世子妃也使惯了。剩下的还有两个大丫鬟,四个小丫鬟,四个内侍,我已经挑选了人,名单在这里。世子妃若觉得合适呢就让他们进来给世子妃磕头,若不合适,再挑就是。”

说完朱嬷嬷就把名单交给锦绣,锦绣请朱嬷嬷坐下,仔细瞧了瞧名单就把单子递给身边的何嬷嬷:“你是王府里的老人了,你瞧瞧可还合适,合适的话就他们吧。朱嬷嬷挑出来的人哪会错呢?”

正接过吉祥端来茶的朱嬷嬷听到锦绣这话,不由往锦绣脸上瞧了瞧,锦绣的面容朱嬷嬷是深知的,性情朱嬷嬷也有些晓得。可这会儿瞧着,朱嬷嬷只觉得锦绣再不是那个对自己哭着说不愿意的小丫鬟,她变了。

朱嬷嬷喝了一口茶,并没品出茶是什么味道,就在心里思索,到底自己是该顺着宁王妃呢,还是提醒下锦绣,毕竟锦绣才是王府未来的女主人?可是,宁王妃今年还不到四十,宁王看着身体也很好,眼面前还有二三十年好活呢。

“嬷嬷既然觉得人不错,那就都留下吧。”锦绣的话打断了朱嬷嬷的沉思,朱嬷嬷急忙把茶杯放下,站起身对锦绣恭敬地道:“是!”说话时候,朱嬷嬷也做了决定,锦绣以后的路怎么走,就看她自己的运气罢,毕竟这个世上,运气也是很重要的事。

朱嬷嬷挑中的人已经鱼贯而入,站成两排,何嬷嬷在旁边念着名字,念到一个,那人就站出来给锦绣行礼问安。锦绣也根据朱嬷嬷在名单上做的备注,安排这人做什么,除了原来的吉祥如意,锦绣又挑了两个叫喜儿寿儿的做大丫鬟,剩下的小丫鬟也各司其职,内侍们自然是交给小吴去安排。

这些都安排定了,朱嬷嬷也就行礼告退,锦绣打个哈欠,往内室走去,孟微言已经歪在床上睡着了,锦绣见他衣着整齐,含笑上前推他:“快些脱了衣服,好好睡觉,这会儿像什么样子?”

孟微言睁开眼:“我在等你呢,谁知怎么等都没等来。你也早些睡吧,明儿一早,还要去你娘家回门呢。”锦绣见他脸上睡意朦胧的样子,有些好笑起来,伸手捏一下他的脸,孟微言已经顺势握住锦绣的手,把她往怀里一拉,丫鬟们放下帘子,退出外室,房里的灯渐渐熄灭,听不到什么声音。

朱嬷嬷回到宁王妃那里时候,宁王妃已经躺在床上但没睡去,见朱嬷嬷走进就抬眼看着她。

朱嬷嬷把去锦绣那里的事都说了,这一路上朱嬷嬷做了许多心理斗争之后,还是决定不把锦绣的改变告诉宁王妃,只对宁王妃道:“瞧着,大哥和世子妃恩爱的很。”

“新婚头里,自然是如胶似漆,谁不是这样过来的。”宁王妃的话里似乎有点淡淡的忧郁,朱嬷嬷急忙应是,见宁王妃打算睡了,忙上前来给她放枕头,又把被子盖上,宁王妃躺在那闭上眼。朱嬷嬷让海棠放下帐子,自己走出屋子。

海棠跟在朱嬷嬷身后,对朱嬷嬷悄声问道:“王妃似乎…”

“这些都不是我们该管的事儿,只要做好自己的就好,免得遭殃。”朱嬷嬷的语气平静,却听的海棠心中一凛,对朱嬷嬷恭敬应是。朱嬷嬷换了口气:“王妃对我们素来好,你又何必去想太多。至于别的,那也是个人的缘法,怪不得我们的。”

海棠点头,朱嬷嬷瞧着宁王妃的寝殿,过了很久才叹气,太后杀了吴贵妃,老越王妃对吴夫人的跋扈无法忍受,于是让她殉葬。宁王妃呢,侍妾们都安分守己,于是她会对儿媳不满。再加上别的王府听说的那些事儿。朱嬷嬷不知道是皇家宗室的主母们都会变呢,还是这世道本就如此?不过不管如何,先保住自己,平平安安地在王府过一辈子就好。

锦绣回门当天,这一路又是张灯结彩,刘家宅子内外,也布置的喜气洋洋。当车驾到的时候,孟微言从车上下来,亲手扶起刘秀才夫妇,到了堂上,锦绣和孟微言两人又身着礼服,恭敬地对刘秀才夫妇拜了四拜。

刘秀才夫妇看着年轻英俊的孟微言,还是他身边含笑的女儿,做父母的人,不就是希望儿女们都平安喜乐?如此一想,刘秀才那点残存的不甘心也就烟消云散。和孟微言在那说说笑笑。

秀才娘子更是满面都是笑,拉着锦绣问长问短,至于更私密的事,也不用去问锦绣,只要看着锦绣的笑容,秀才娘子也就心领神会了。

回门之后,锦绣也就正式进入世子妃的角色。王府的各种规矩日常,何嬷嬷和小朱嬷嬷已经提点过锦绣,虽然和丫鬟日常不一样,但锦绣很快也就适应了世子妃的日常。每天早起去给宁王妃问安,陪着宁王妃用早饭后说笑一会儿,宁王妃去处理王府内的各项事务后。锦绣回到房中,处理一下自己院子里的事儿,用过午饭歇一会儿不是去逛园子就是和宁安郡主说笑,周家有人进来时候,锦绣也会去陪下客。

孟微言也总是晚饭前就赶回来,和锦绣一起用晚饭,告诉锦绣自己一天做了些什么,在锦绣看来,日子就这样平静而美好,曾经预想过的宁王妃的怒气也没有发生,下人们都是经过调|教的,也不会有什么为难自己的事儿。

、第45章 平静

日子就这么迅速过去,很快端午就要到了,按了习俗,锦绣这个做儿媳的该亲手给宁王妃做五毒荷包并且送去。这是锦绣嫁进宁王府的第一个大节,也是第一次以儿媳的身份给宁王妃送上针线。锦绣对这件事当然十分重视,早早就和吉祥如意商量,挑了宁王妃很喜欢的颜色,配了丝线,拿出十二分的手艺来,精心给宁王妃绣荷包。

锦绣在绣荷包的时候,孟微言也回到屋里,见锦绣坐在窗边,一束阳光透过窗纱照进来,阳光被窗纱染成浅浅粉色,照在锦绣脸上身上,让锦绣整个人更添秀美。锦绣并没察觉孟微言进来,她依旧低着头,唇边含笑,在那精心绣着荷包。

丝线在她手指上互长互短,锦绣的指尖似乎会跳舞,孟微言脸上原本的调笑渐渐收起,眼里的深情和欣赏越来越多。这是自己的妻子,那是自己的母亲,母亲很疼爱妻子,妻子很敬重母亲,一家人和和睦睦的,并没出现孟微言想象中的,宁王妃会为难锦绣的情形。

孟微言觉得人生实在是太美好了,上天待自己不薄。

锦绣觉得脖子有点酸,抬头扭扭脖子,见孟微言靠在门上,唇角含笑地看着自己,锦绣把手中的针线放下,对孟微言嗔怪地说:“你在那站着做什么?也不出个声,差点吓到我。”

孟微言见锦绣用手去捏脖子,上前伸手替锦绣按起肩膀来:“这不是看你在这做针线,不好打扰你。”

“要大哥来服侍我,我还真担不起。”孟微言的手势不轻不重的,锦绣觉得脖子十分受用,对孟微言说了句玩笑话就拿起针线继续做。

“世子妃,小的服侍的好,有没有什么赏钱?”孟微言也顺势开着玩笑,锦绣抬头啐他一下:“呸,没脸的,这会儿就来讨赏了。”孟微言噗嗤一声笑了,夫妻相视而笑。孟微言接过锦绣手里的针线:“这荷包是给娘做的,等你把这个给娘送去了,也给我做一个?”、

在内室的吉祥听到说话声急忙从里面走出要来服侍,听到这话就笑着道:“大哥说话也煞好笑,世子妃老早就把给大哥的荷包准备好了。”

“呸,要你多嘴,给我倒茶来,大哥那里就不用了。”锦绣佯怒地对吉祥道。吉祥用手捂住嘴笑,孟微言伸手点一下锦绣的下巴,夫妻又是相视一笑,脉脉情意在室内流转。

锦绣在端午前一天把荷包做好,也就前往宁王妃的寝殿把这荷包送去。锦绣到寝殿的时候,宁王妃正在歇午觉,屋内十分安静,宁安郡主坐在外面桌上在画画,下面扶着纸的,不是别人,正是锦元。

锦绣嫁进宁王府的这一个多月,要说有不足就是见到锦元时候,只能恪守礼仪,两边都不能太过亲热。此刻在这碰见,锦绣眼里现出惊喜的光,锦元也瞧见锦绣了,对锦绣露出微笑,但并没忘记职责,轻咳一声提醒宁安郡主。

宁安郡主抬头见锦绣来了,对锦绣微笑,轻声道:“嫂嫂请来这边坐着,我这画,还有几笔就画好了。”

锦绣依言走到宁安郡主身边,见宁安郡主在画一幅梅花美人,仔细瞧这美人生的,和宁王妃有几分相似,锦绣用手捂住嘴悄声道:“三姐这是要送母亲?”

宁安郡主点头:“我又不像嫂子,有一手好针线,也只有画一幅画,裱好了,当做节礼。”说完宁安郡主往里面瞧了一眼,对锦绣轻声道:“母亲醒来只怕还有一会儿,想出去走走,还请嫂子陪我,这里就交给喜儿她们。锦元陪我们去就好。”

锦绣晓得,这是宁安郡主要让自己和锦元好好地说说话,不由对锦元一笑,锦元也站起身,陪着她们姑嫂走出寝殿。

宁王妃所居甚大,寝殿背后还有个小花园,遍植花木,也有假山荷池,为的是宁王妃不愿走远时候,可以就近散步。此刻花园里花木葱茏,荷池内的荷花已经开始在打花苞,有锦鲤在荷叶下面游来游去。

锦绣和宁安郡主一路走来,到了竹林时候,宁安郡主笑着道:“这里凉快,嫂嫂我们坐坐再走。”锦绣依言坐在椅上,宁安郡主并没坐下,突然啊了一声:“我还有一笔没画好,先回去了。锦元,你在这陪着嫂嫂,母亲醒了,我会让人来叫嫂嫂的。”

锦元应是,宁安郡主已经离开。锦绣并不奇怪,只对锦元笑着道:“你费了这么大力气,想要和我说什么?”

“做了世子妃,果然口气都不一样了。”这里没有外人,锦元也自在多了,对锦绣笑盈盈地说,锦绣瞪锦元一眼,两人相视一笑,锦元也就顺势坐下:“我只是想好好地和你说说话。”

“真的?”锦绣亲热地把锦元的手握在手里:“我也想和你说说话呢,我听三姐说,要带上你出嫁,到时还要给你寻一门好一点的亲事。”提到出嫁,锦元的脸微红,接着锦元就轻声道:“那些事都还远着呢。锦…世子妃,我只和你说,都说婆媳难相处,你又曾得罪过王妃,我隐约觉着,你也要…”

说着锦元就对锦绣连连摆手:“你也不要以为我这是离间你和王妃的话。我晓得你爹娘疼你,进府之后你也没受过什么罪,还有大哥护着你,为你打算。可是锦绣,这个世上,有时候连你自己的爹娘都…”

锦绣晓得锦元比自己想的多,伸手搂一下她的肩:“你也是为我好,我怎么会怪你呢?不过锦元,我用一颗真心待王妃,王妃也会用真心待我的。况且,说一句不怕你恼的话,我这会儿毕竟是她儿媳妇,不是丫鬟。”

锦元点头微笑:“我怎会恼呢?我们原先是一样的人,这会儿不一样了,也是很平常的事。锦绣,我只愿你从此以后,平平安安的。”锦绣忍不住把锦元抱了下:“我晓得,我一定不会辜负你的,我会过的好好的。”

锦元又对锦绣微笑,锦绣刚要再问锦元几句话,就有丫鬟走过来:“世子妃,王妃快要醒了。”锦绣急忙站起身,锦元跟在她身后,以一种谦卑的姿态送锦绣回宁王妃寝殿。锦绣回到宁王妃寝殿时候,宁王妃刚刚醒,正在众人服侍下洗脸,宁安郡主站在宁王妃身后说着什么笑话。

宁王妃笑的手里的手巾都拿不住,对宁安郡主嗔怪地道:“瞧瞧,我这满脸的水呢。”锦绣急忙走上前,接过手巾替宁王妃擦着脸,柔声道:“三妹妹说了笑话,就等着媳妇来服侍母亲呢。”

宁王妃笑的更开怀了:“好好好,这一个女儿,一个媳妇,都这样孝顺,真是好。”屋内服侍的人都捧场地笑了。朱嬷嬷的笑容很浅,浅的连眼睛都没进入。锦元见宁王妃和锦绣这和乐融融的相处,心中也开始觉得,是不是自己想太多了。毕竟宁王妃地位尊崇,不是自己爹娘那种什么都没有的人能比的。

锦绣服侍宁王妃洗完脸,从喜儿手中端着的盘里拿过那个荷包,双手送到宁王妃面前:“这是媳妇为了端午节给母亲绣的。”

宁王妃就着锦绣的手瞧了瞧,连声赞好:“好,果真好针线。”说着宁王妃故意瞧宁安郡主一眼:“比你的针线好许多了。你这眼看着都要嫁了,这针线还不好生练练?”

“母亲这话说的,您不是说,要给女儿陪嫁几个绣娘吗?”宁安郡主故意手一摊装作撒娇,众人再次大笑,笑声之中并没人注意到,宁王妃并没把荷包戴在身上,只让人把荷包收进去。第二天就是端午,宁王府过端午节,也和别人家差不多,门上要挂菖蒲,一大早要吃粽子。

上下人等要换上应节的衣衫,戴上应节的首饰。孟微言起来时候,就见衣衫旁边,放着一个荷包,那针线一瞧就是锦绣的,孟微言打开荷包,见里面放着几味香料。孟微言高兴地把荷包戴在身上,回头见锦绣坐起身,一脸残存睡意。

孟微言坐到床边:“快起来吧,我要去瞧瞧,这荷包你给娘做的,和给我做的,谁更精致些。”

锦绣掩口打个哈欠,丫鬟们已经进来服侍梳洗,锦绣瞧着孟微言:“这也有什么好比的?你竟这样孩子气?”

孟微言摇头:“这不是孩子气,我就想瞧瞧,你是做媳妇做的好呢还是做妻子做的好?”锦绣被吉祥扶起来的时候,又忍不住回头啐他:“这话都好意思说?快去梳洗罢。今儿还有人要进府呢。我听说除了周家,我家,还有萧家,还听说还有人要带几个姑娘进来。我瞧啊,是想给你挑次妃了。”

孟微言见妻子说话时候露出的俏皮笑容,伸手捏她鼻子一下:“又说这话,还不赶紧梳洗了,我们好去给爹爹和娘拜节。”

、第46章 荷包

锦绣嗯了一声坐在梳妆台前,如意给锦绣梳着头,吉祥捧过首饰匣子:“世子妃,今儿是端午节,是戴这支金簪呢,还是玉簪?”

锦绣还没说话,孟微言已经摆手了:“都不好,虽说这两只簪都应节的,没有另一根镶红宝的好,快去把那根拿来。”吉祥急忙把首饰匣子放下,取了另一只簪来,孟微言接过簪子,锦绣的发髻已经梳好,孟微言把簪子插到发上,仔细瞧着锦绣:“这支榴花簪子,这会儿更衬你。”

锦绣也觉得这簪子好看,调皮一笑,正要开口,孟微言已经阻止她:“别说什么我给谁挑过簪子的话了。”锦绣忍住笑站起身:“这可不是我说的,是你说的,我们走罢。不然人人都到了,偏我们到的晚了,这怎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