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漫起身说道,“嬷嬷放心,我现在情况特殊,不会去顺胎,只是去看看。”

现在的天气虽然稍微暖和些了,但大半夜依然是天寒地冻,寒风刺骨。陆漫穿上棉袍棉裙,披上斗篷,就去诊室里拿可能需要的药材和工具。

前两个月,陆漫画了图样,让人去外面做了简易的手术剪刀,止血钳,产钳。这个时代的铁容易生锈,做的都是铜制的。铜的硬度虽然比不上铁,但剪肉、肠子之类的东西,还是锋利无比的。做出来的工具虽然跟前世的没有办法比,比较粗糙,但有总比没有强,也勉强能用。

陆漫私下教过绿绫各种工具的用法,小中和小西也在一旁跟着学。因为她不可能亲自接生,许多事要让绿绫帮她做,小中和小西做助手。不过,今天这些工具应该用不上。

此时,绿绫和小中、小西也已经被叫起来了。

几人准备好,陆漫带着绿和小西,以及几个护院去了东小门,轿子已经停在那里了。

王嬷嬷塞了一个小炭炉在陆漫手里,还拿了两床褥子放进轿子,一床给陆漫垫着一床给她盖着,又一再嘱咐绿绫二人要把三奶奶照顾好。

第二百二十一章 死胎

轿子直接去了前院,跟鲁太夫人碰了头。鲁太夫人被捂得只剩一双眼睛露在外面,走路都是颤巍巍的,被两个人扶着。她只抖着声音说了一句,“好孩子,我们也是没辙了。”

陆漫有些感动,在封建社会,像这样对孙媳妇的老封君真不多见。忙笑道,“太夫人客气了。”又为难地说道,“我也是才知道自己怀了孕,像顺胎之类的体力活肯定是做不了了。”

鲁太夫人极是失望,又道,“恭喜你了,姜三郎终于有了后。你在一旁指导她们做即可,老婆子谢谢你了。”

陆漫这样,不能坐车,只能继续坐轿。

到了鲁府,直接去了鲁六奶奶的院子。院子里灯火辉煌,站了十几个人,其中包括鲁大夫人和鲁二夫人,鲁大奶奶,还有一位年轻的公子,应该是鲁六爷,剩下的是两个御医,几个下人。

陆漫先在一间屋里把外面的衣裳脱下,穿上工作服,带着穿上工作服的绿绫和小西一起进了产房。

此时鲁六奶奶已经晕死过去了,眼睛闭得紧紧的,下体还滴着羊水和血。尽管宫口已经全开,但孩子却没有办法生下来。

陆漫过去摸了摸她的肚子,再摸了她的脉,不仅鲁六奶奶不好了,连肚子里的孩子都不好了。

陆漫摇摇头,一边施针,一边对跟进来的一个管事嬷嬷说道,“去问问外面的人,保大人还是保孩子。若保大人,大人还有生还的希望。若保孩子,大人肯定没救了,孩子也很可能保不住。”又补充道,“若再耽搁,大人孩子都没了。”

接生婆先是说大人孩子或许都保不住了,鲁太夫人才不听晚辈劝阻,亲自去长亭长公主府请陆漫。

现在听陆漫也这么说,管事嬷嬷脸上一喜,赶紧出去禀报。

鲁二夫人脸上又燃起希望,想说保孩子又觉得有些不好,站在那里犹豫。鲁六爷急道,“当然是保大人了。”

鲁大夫人张了张嘴,没敢跟着说“保大人”的话。看到鲁二夫人的犹豫心里很是鄙夷,人家的话已经说得很明白了,保大人还有救,若保孩子很可能一个都保不住。

管事嬷嬷看鲁二夫人没表态,站在那里不知该如何是好,又不敢催。

这时正好鲁太夫人来了,大夫人跟她说了姜三奶奶的话,她赶紧颤巍巍说道,“保大人把握大就保大人,保孩子或许都没了。哎,可怜的孩子,遇到糊涂人,是他没福了。”说完,抹了抹眼泪,又狠狠瞪了鲁二夫人一眼。

她之前一直以为是陆氏帮着孙媳妇顺胎位,觉得连陆氏都没顺过来,应该是没辙了。今天晚上孙媳妇快不行了,才知道儿媳妇阳奉阴为,之前根本没让陆氏帮忙,还对人家颇多不礼貌。

鲁太夫人之前见过陆氏,又听谢大夫人亲口说了一些事情,觉得那个小媳妇不会是图有虚名。因为儿媳妇已经得罪了人家,只得舍下脸皮亲自去求长亭长公主,请陆氏来帮忙。

管事嬷嬷一听,赶紧去产房里禀报。

能来国公府接生的接生婆肯定是最有经验的,怎样接生死胎她们都在行。

陆漫今天把绿绫和小西带来,不仅是给她当助手,也是让她们现场看看孩子难产是怎样接生的。之前,绿绫已经通过同仁堂的陈大夫认识了两个接生婆,跟着接生婆去过平常人家现场看接生。

陆漫让绿绫和小西给鲁六奶奶灌下了她带来的止血和提气的散剂,接生婆则把手伸进产道把胎儿的有些骨头捏碎,以缩小胎儿的面积,再把死胎硬生生地拖了出来。孩子是个男孩,皮肤已经紫了,即使活着生下来,也养不活。

陆漫抬头看了一眼四肢耷拉的死胎,心里又痛了痛。可怜的孩子,还没有见天日,就这样死了。

整个生产过程,鲁六奶奶就像死了一般,没有一点反应。

死胎一出来,陆漫就带着绿绫施针给鲁六奶奶止血。否则,必定会引起大出血,产妇也活不成了…

鲁大夫人和鲁二老爷看了一眼孩子,鲁太夫人、二夫人和鲁六爷都没忍心看。

得知是个大胖小子,鲁二夫人和鲁六爷都哭了。听说孩子的身体都紫了,即使保孩子,孩子出来也养不活,方不觉得太后悔。

陆漫一直忙到天光大亮,先是止血,后是抢救,鲁六奶奶终于醒过来了。

人们不敢跟她说孩子已经死了,只说孩子太弱,在另一间屋里由乳娘带着。

鲁六奶奶之前生过一个女孩,听说是男孩,都激动哭了,不停地对陆漫说着感谢的话。

她这样,让人心酸不已,她的奶嬷嬷和丫头都转过身抹着眼泪。

陆漫更不好说的是,鲁六奶奶以后肯定是怀不了孩子了。她对鲁六奶奶笑道,“现在什么都不要想,好好歇息,把身体养好。”

给她开了药,有喝的,有洗的,又让绿绫拿了几盒同仁益母药膏给她们。

陆漫现在全身是汗。若这样回家,肯定会得风寒。

鲁大奶奶来请她去沐浴,她很听话地去泡了个热水澡。她早已想到这一步,还专门从家里带了一套衣裳来。

绿绫把她的头发擦干,再由鲁大奶奶、鲁二奶奶陪着吃了早饭,三人才告辞回家。感谢陆漫的礼物会后一步送去府里,鲁大奶奶让丫头送了绿绫和小西各十两银子。

陆漫回家后,让绿绫去给宋默施针,她直接回屋睡了个天昏地暗。

陆漫醒来的时候,已经未时末。她吃了饭,又喝了一碗保胎药,下人来报,鲁府送礼来了。

陆漫让人婉拒了。当初鲁二夫人不愿意让她帮忙,很可能就是嫌她太“贵”。她帮鲁六奶奶,还真不是为了挣钱,所以她绝对不会收这个礼。

之后,她就去了鹤鸣堂,得跟老太太说自己怀孕的事。

长公主怕老驸马下晌来东辉院吵着陆漫歇息,已经让人把宋默和姜玖、二狗一猫接去鹤鸣堂玩了。

陆漫跟长公主说了鲁六奶奶的事后,又说了自己怀孕的事。

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心思

长公主听说陆漫怀了孕,都喜疯了,直埋怨她该早些说,让自己早高兴高兴。又后怕夜里让她去鲁家,万一出了事情可怎么办。

她一叠声地让陆漫写封信,她明天就派人送去边关给姜展唯。还告诫陆漫,生孩子之前,不许她出去给别人诊病。三个月前,也不能随意出府。同时也告诫她自己,不能心软随意替陆漫答应,还让大奶奶提醒她。

看到老太太高兴地吩咐着人干这干那,陆漫极是头痛。这个孩子来的不是时候,她真的没有多少喜悦之情,更不想给姜展唯写信“报喜”。便阻止道,“祖母,前方战事吃紧,不好分三爷的心。”

长公主摆手说道,“这怎么是分心,这是让他高兴,让他好好惜命,活着回来看儿子。”

陆漫不好再说,只得答应。

姜玖听说三嫂怀孩子了,自己要有小侄儿了,都激动哭了。

老驸马也喜形于色,说道,“孙媳妇生个女娃吧,我喜欢重孙女。”

陆漫嗔道,“我生个男娃,你就不喜欢了?”

长公主道,“还是生男娃好,展唯就有后了。”

老驸马摇头道,“女娃好,我就是喜欢唯唯媳妇生女娃。”

宋默则说道,“嫂嫂,若你生了弟弟,就当我的弟弟。若你生了妹妹,就当我的媳妇,好不?”

长公主搂着他大笑道,“侄孙孙,你搞错辈份了。那是你的侄儿侄女,怎么能当你的弟弟、媳妇。”

宋默固执道,“我不要侄儿侄女,我就要弟弟和媳妇。”

二夫人、三夫人、大奶奶等人来了以后,都是满脸喜色的恭贺了陆漫。

长公主高兴,留陆漫几人在鹤鸣堂吃晚饭,又让人去把姜展魁叫来。小家伙知道自己要当叔叔,笑得比往日更像老头了,觉得身上的担子又重了好几分。

让陆漫没想到的是,二老爷回来听说这个喜讯,激动得眼圈都红了,连续念叨了几遍,“我要当祖父了?我是要当祖父了?哈哈,我真的要当祖父了?”

长公主笑道,“看把你乐的,这事还能有错?”又语重心长地嘱咐道,“你过去从来没有关心过展唯三兄妹,对这个孙子可要好些,别再落埋怨。”

二老爷赶紧道,“好,好,听娘的。”说完,又看了二夫人一眼。觉得夫人没有不喜,才松了一口气。

二老爷一直认为,姜展玉虽然身体好多了,也肯定会成亲,但能不能生孩子,或者说能不能生下健康的孩子,真的悬。他虽然不喜欢姜展唯,但知道这个儿子的孩子肯定会是健康的孩子。他希望自己的孙子能健健康康的,若孩子身体不好,像展玉那样,多少次命悬一线,那种心碎的感觉真的难捱。他还有一个小心思,若展玉没有孩子,展唯的孩子又多,就过继一个给展玉养…

饭后,陆漫几人刚回东辉院不久,二夫人的丫头默语就拿着两个锦盒来了,说是二老爷和二夫人赏的,让三奶奶好生安胎。

小锦盒里装的是一对玉镯,大锦盒里装的是一斤官燕。

接着,长公主也让人送了几匹缎子,两盒东珠,一斤官燕,一根人参来。再接着,三房和大房都送了礼来。

陆漫还是遵命给姜展唯写了一封信,告诉他自己已经怀了孕,展魁、小玖儿很好,又让他注意安全,总共不到一百字。但因为她的毛笔字个大,还是写了一篇多。

想想自己如今锦衣玉食,再想想姜展唯在边关吃苦受累,陆漫还是于心不忍。想着干脆让送信的人晚几天走,她让人做些好吃的肉干带去边关。

第二天,陆漫让人去给长公主说了自己的想法,长公主也同意了。她就让人去买半头牛回来,牛肉干更好吃。虽然这个时代不好买牛肉,但长亭长公主府想买,还是买得到的。

牛肉买回来,让人切条,再用各种调料浸泡。

这天下晌,鲁大夫人、鲁大奶奶又亲自携着厚礼来了鹤鸣堂,代替鲁太夫人和鲁六奶奶向长公主和陆漫表示感谢,也替鲁二夫人赔了礼。长公主见人家做到了这个份上,她又跟鲁太夫人关系较好,便命令陆漫把礼物收下了。

牛肉浸泡了一天一夜,煮熟后,用小火慢慢烤干。为了御寒和好吃,还撒了辣椒面和芝麻。

牛肉干做好,就连着陆漫的信,以及长公主、姜展魁、二老爷等人的信,还有一些东西,一起由长公主府的几个护卫送去了边关。

之后,陆漫就开始在家里安心养胎。除了给宋默把把脉,调整一下药,就是给偶尔来家看病的陈二奶奶和何五奶奶把脉开药。另一个,就是盼着何氏和何承早些来京。

陈、何两位奶奶,一个二十九岁,一个二十三岁,看了很多大夫都没看好,只得让小妾给丈夫生下了庶子。听说陆漫有这个本事,连闵四奶奶怀孩子都是她治好的,又都燃起了希望。

特别是陈二奶奶,已经年近三十,这在古代是快步入中年人的行列了。她非常着急,几乎每次来都会悄悄跟陆漫讲些家里的不顺心,庶子的讨嫌,丈夫婆婆的偏心,等等。

听了陈二奶奶的话,陆漫更加庆幸自己分府另过。大宅门里媳妇的日子不好过,没有儿子的日子就更不好过。虽然陆漫很同情她,但她能不能怀孕,不光是自己的医术,还要看老天。

因为绿绫都是上门去给这些贵妇人施炙,经常得赏,还有些下人也经常求她帮忙,如今俨然成了小富婆。有本事,又有钱,许多人家都上门说亲,不仅有自家的下人,还有长公主府那里的下人,甚至还有良民。

绿绫和柳芽都是陆漫不可或缺的助手,会把她们留到十九岁以后再出嫁。但是,可以先把人家定下来,不好耽误她们。

柳芽前些日子已经定了亲,是她父母作主定下的,后生长的不错,在长公主府的帐房做事,父亲还是三老爷的长随加心腹。若是原来,柳芽一家做梦都想不到能攀上这样一门好亲。但因为现在陆漫得宠,柳芽的差事又好,还是后生家主动来提的。

第二百二十三章 来信

绿绫很小就被卖了,父母在哪里连她自己都不知道。她的事,陆漫就要多操心了。

陆漫还是现代人的观念,亲事要绿绫她自己喜欢。问了她几次,她都羞红了脸说还没遇到合适的,再等等。

进入二月,天气渐渐暖和一些了,院子里的几株红梅已经竞相绽放,长长的柳条也抽出新绿。

春天到了,何氏和何承已经启程了吧?想到他们两个,陆漫的心里就如吃了蜜一样甜。

王嬷嬷几乎每天都会念叨何氏母子几遍。她给何氏做好了两套衣裳,两双绣花鞋。

陆漫笑她,“若我娘长胖了,穿不进去怎么办?”

因为不知道何承多高多胖,陆漫找了几匹适合少年人穿的锦缎出来,还没让人做。不过,适合少年人戴的饰物倒是让人买了不少,连青年公子喜欢耍帅的大折扇都买了好几把。当然,给何氏买的首饰更是少不了。

王嬷嬷笑道,“姑太太跟三奶奶一样,都是天生的美人坯子,再胖也胖不到哪里去。”她的目光虚无起来,似又想起了往事,说道,“姑太太年轻时跟三奶奶一样俊,又温婉。哎哟,求亲的人家都排成了长队。可惜了,却嫁去了陆家…”

陆漫让下人们称呼何氏为姑太太,而不要再叫什么先二太太,她现在跟陆放荣已经没有任何关系了。

二月初八,陆漫派人通知宋明,残留在宋默身体里的毒已经全部驱除,只继续吃一段时间汤药调整身体即可。

宋默听说要送自己回家,哭得天昏地暗。他舍不得这里,这里不仅有他喜欢的嫂嫂、黄黄、姐姐,还有傻傻的姑爷爷,憨憨的旗长,漂亮的酥心糖,以及魁哥哥、雁哥哥、敏侄子等人,这里多热闹,多好玩啊。他虽然也想祖母和爹爹,但他只想回去看看他们,再回来住。

他边哭边念着,“默儿好可怜,母妃死了,嫂嫂也不要我了,呜呜呜…”

他这样,姜玖先受不了了,含泪求道,“嫂子,就让默弟弟再在家里住些时候吧。”

怎么好一直霸着人家的孩子不让回去。

最后陆漫答应,每旬接他来家里玩一天,他才算罢。接他来,不只是玩,还有后续检查。

下晌,宋明就携着礼物来了。

陆漫已经听说,魏侧妃的母亲畏罪自杀,父亲因为不知情,留下性命,革职赶出京城。

今天的宋明又恢复了往日的光鲜,没有了上次的萎靡不振。

他抱拳给陆漫深深一躬,说道,“大恩不言谢。若三少夫人他日有所差遣,本王定当效全马之劳。”

他一进屋,宋默的小嘴又瘪了起来。见宋明说了这话,他又开始大哭。他知道嫂嫂肚子里有宝贝,不敢去拉她,就使劲拉着姜玖哭,姜玖也被他哭得眼泪巴巴的。

陆漫哄道,“我不是答应每旬接你来玩一天的吗?十天很快就过去。”

宋明也受伤地说道,“儿子只想嫂嫂,就不想爹爹和祖母吗?祖母想你想得流泪,她知道你今天要回家,好高兴,让人准备了好些你喜欢的吃食。她知道你这样,会难过的。”

宋默听了,只得同意回去。又眨着泪汪汪的眼睛跟陆漫说道,“嫂嫂,你先不忙生弟弟和媳妇,要等着我来了再生。“

宋明才知道陆漫怀了孕。他的眼睛又在陆漫身上骨碌转了一圈,赶紧垂下。

陆漫的余光也感觉到他的视线了,不觉脸一红。陆漫不想看见这个男人,因为一看到他,就会想起那天在香梅园的情景,想起自己被丈夫利用和设计的屈辱赤祼祼地展现在这个男人前面。

现在,自己还怀了那个男人的孩子,她就更加不自在。

宋明也看出了陆漫的不自在,赶紧抱拳道,“我还要去鹤鸣堂,告辞。”咳嗽了一声,又说道,“三少夫人,其实,感到羞惭的应该是他,而不是你。”

宋明牵着宋默走了,一起带走的,还是许多陆漫送宋默的东西,包括吃食、玩偶和六套衣裳、六双鞋子。

姜玖问陆漫道,“嫂子,郡王爷的话是什么意思啊,玖儿听不懂呢。”

陆漫深深叹一口气,说道,“莫名其妙的,我也没听懂。”

因为豌豆黄陪伴宋默这么多天有功,宋默一走,陆漫就给它放了长假。

陆漫让人把四进院的东厢房收拾出来给何氏住,再把二进院的西厢收拾出来给何承住。因为姜展魁也住在二进院,又让人在二进院中间砌了两堵砖墙出来,墙上各开了个小门,中间留一条连接一进院和三进院的过道,这条过道被称为穿堂。这样虽然显得逼仄一些,但姜展魁和何承各住一个小院,互不影响。

家里这样改造,姜展魁和姜玖也知道陆漫的母亲和弟弟快来了,高兴得不行。在他们心里,陆漫的母亲和弟弟,就是他们的母亲和兄长,比西面那个大院子里的人亲多了。

那个大院子里,除了长公主和姜展玉、姜展雁,小兄妹跟任何一个人都不算亲近。之前姜玖特别想亲近二老爷,但多次碰壁后终于想通,亲近他还不如亲近五哥哥,便不像过去那样硬往上贴了。

虽然老驸马经常厚着脸皮来东辉院玩,但小兄妹对他的感情很复杂,可以说又怕又不想搭理他,只是不敢表现出来。

这天的下晌,陆漫正在睡觉,王嬷嬷把她叫了起来。派去边关给姜展唯送信的护卫回来了,长公主让陆漫快去鹤鸣堂。

陆漫听了,只得起身,让人去把姜玖叫来,两人一起去了鹤鸣堂。

陆漫一进东侧屋,长公主就笑眯眯地招手道,“快来看,这是展唯给你和展魁、小玖儿的书信。”

大奶奶夸张地笑道,“原来看着三叔冷冰冰的有些吓人,现在一看,还是个多情种呢。给弟妹的信写了这么厚一摞,哎哟哟,那得写了多少心里话啊。”

长公主大乐,说道,“看你酸的。赶明儿让展举去外地当官,给你写封更厚的书信回来。”

陆漫呵呵傻笑了几声,接过信来。

第二百二十四章 母亲和弟弟

这封信的确够厚,有十几页纸。几乎一大半都是想陆漫的情话,特别是听说她怀了身孕,他激动难耐,还专门给他生母烧了纸,告诉她自己终于有后了,又嘱咐陆漫要注意身体,不要再去给人看病…最后两页是夸她的望远镜和迷彩服多么好,为他们执行任务提供了多么大的帮助。因为怕他的望远镜被长官惦记去,他一直是藏着掩着用的…

这家伙,脸皮也够厚,真不像他的性格。还有,从信里哪里看得出他走的时候他们闹了那么大的不快和分歧。

又听那个护卫说,北地很冷,现在那里还是滴水成冰,有些地方的雪足有三尺厚。姜展唯领导的营叫黑暴营,因为任务特殊,走的一般都是非常人走的路线,条件甚至比其它军营还要艰苦得多…

长公主听了,又是一阵哭,众人又是一阵劝。陆漫的鼻子也酸酸的,他再是庶子也是娇贵着长大的,却要受这种苦。

老驸马却说了一句聪明又讨恨的话,“哼,自找苦吃,怨得了谁。”

日子一晃到了二月十九,陆漫很准时地让人去把宋默接了来。

小家伙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看陆漫的肚皮,遗憾道,“肚肚怎么还没长大啊,好急人的。”

陆漫被逗得咯咯直笑,亲了亲他漂亮的小脸,说道,“要到下个月,肚肚才能长大。”

段嬷嬷笑着跟陆漫说,“哥儿今天起得特别早,给老王妃请完安后,就巴巴地站在门口等着三奶奶派人去接他。”

陆漫听了,又捏了捏他的小俊脸。

宋默顺势倚在她的怀里说着苦恼,“家里不好玩,不热闹。原来有祖母、爹爹、我,还有两个侧妃。现在,那两个侧妃都被撵走了,家里就更冷清了。”

陆漫愣了愣,她知道魏侧妃死了,怎么连蒋侧妃也被撵走了,她也犯了什么事?

等宋默和姜玖去了院子里面玩,段嬷嬷才悄悄告诉陆漫,“听说蒋侧妃在给郡王爷的汤里下了药…”

段嬷嬷在东辉院里住的时间比较久,跟陆漫已经很熟悉了,所以会说些心里话。她说,好像蒋侧妃听说老王妃又在给和郡王张罗找女人,就着急了。她想早些怀孕,可和郡王一直不去她的院子。那天,她亲自煲了一盅补汤送去和郡王的书房,和郡王喝了以后没把持住,当时就把她给办了。等和郡王清醒后,觉得有些奇怪,就让人把剩下的残汤拿去检查,结果真从里面检查出了春药。和郡王现在最恨的就是下药,居然还敢给他下。气得让人给蒋侧妃灌了避子汤,把她撵去了别院…

陆漫不觉有些好笑,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一个男人可以找几个女人的地方就必定会掀起血雨腥风,这是定律。

豌豆黄也是在这一天上午回来的,回来的时候成了一个泥猫。若不是它特殊的长尾巴,还有极具穿透力的猫叫声,连青青都不认识它了。它一走十天,也没听说京城哪里鸡狗被咬死,陆漫猜测它或许是跑出京城玩去了。

它困极了,闭着眼睛由着婆子给它洗澡,刷牙。之后,青青把它抱去耳心里歇息,宋默去扯了它半天猫耳朵,都没能把它扯醒。

晌饭后,宋默在东侧屋里歇的晌。一起来,就被下人把他和姜玖带去了鹤鸣堂玩。

陆漫的孕期反应就是嗜睡,早上她不好意思睡懒觉,按时起来处理家事。但晌觉睡得久,基本上要睡到申时,别人都不会在这时候打扰她。

她正睡得迷迷糊糊,柳芽突然进来把陆漫叫醒,说道,“三奶奶,姑太太和舅爷来了!”

陆漫睁开眼睛,人也一下子坐了起来。说道,“你说什么?”

她麻利的动作把柳芽吓一跳,赶紧扶住她说道,“哎哟,三奶奶慢些。”又笑道,“前院人来报,姑太太和舅爷来了,马车停在大门口,王嬷嬷已经迎出去了。”

说着,柳芽服侍陆漫穿上薄袄棉裙,扶着她出了上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