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又问了几句姜展唯的一些近况,柳春都一一答了。陆漫赏了柳春十两银子,才让明叔带他下去喝酒歇息。

陆漫把小包裹打开,里面有一幅图,几张雪狐皮子,几样镶鸡血石首饰,一包奶疙瘩。除了奶疙瘩是陆漫向他要的,其它的都是给小姜悦的礼物。

把图打开,上面画的是一个穿戎装的男人,他坐在草地上半仰着头,正深情地凝望空中那轮明月。画面没有着色,男人只有大半个侧脸,但陆漫依然看出来这个男人就是姜展唯。

旁边还有两个大字——望月,应该是望“悦”吧。

画面辽阔粗犷,人物深情细腻,再加上画的名称,让人禁不住生出几分感动。

姜展魁和姜玖都跑来看图,也都看出画中之人是他们的三哥,喜得二人看不够。

信中依然延续了姜展唯以前的风格,自顾自地说了很多想漫漫想得吃不下睡不着的话。又说那幅图是他亲手画的,让陆漫告诉女儿,爹爹天天都在想她,也让女儿天天看看爹爹,不要等以后爹爹回家她不认识…

看到后面对小悦儿说的话,再看看那幅图,陆漫的鼻子酸涩起来。这个男人,对他在意的人爱得总是这么深。比如说姜展魁和姜玖,或许还有周姑娘,现在又加了一个小悦儿。

自己两世求而不得的父爱,女儿终于得到了。

陆漫起身去了侧屋,让人把姜展唯的画像挂在炕上面的墙壁上,只要小悦儿躺在炕上就能看到她的“爹爹”。

画图挂好后,陆漫又抱着小悦儿坐去画像的下面,对她说道,“小悦儿,这是你在边关打仗的爹爹,他天天都在想着你哦。以后,你天天也要看爹爹,想爹爹…”

小悦儿嘴里“啊”着,似乎答应了。

开始姜玖没有反应过来,只看着哥哥的画像高兴。但当她反应过来这画是送给小悦儿的,画里的哥哥是在望“悦”,心里便有些想法了。

过去,哥哥满心满眼的都是自己,可是现在,除了嫂子,就是侄女了。而且,哥哥从来没送过自己这么好的礼物…

陆漫已经注意到姜玖落寞的眼神,小妮子肯定吃醋了。

她把姜悦放在炕上后,就把姜玖搂进怀里,笑道,“小玖儿当姑姑了,是大人了。以后,嫂子不能再叫你小玖儿,也不让别人这样叫你,而是要叫你玖儿,或者玖儿姑娘,姜二姑娘。而悦儿,她这么小一点,就只能叫她小悦儿了。”

小精豆子姜展魁搞懂了,他也说道,“以后,我和妹妹会像哥哥爱我们那样爱护小悦儿,不许别人欺负她。等我丹青学好了,再画一幅我和妹妹的图,让小悦儿天天看我们。”

这话多暖心啊。陆漫又把姜展魁拉进怀里搂着,笑道,“小悦儿真幸福,不仅天天看能爹爹的画像,还能天天看叔叔和姑姑的画像。”又假装吃醋道,“只画你们两个,不画嫂子啊,嫂子会难过的。”

姜展魁乐处双眼弯弯,又赶紧道,“要画嫂子,画我们三个,让小悦儿天天看我们。”

姜玖也高兴起来,嘱咐哥哥道,“哥哥要把我画得跟嫂子一样好看。”

姜展魁嘴甜道,“妹妹本来就跟嫂子一样好看。”看了一眼姜悦,又道,“还有小悦儿,你们三个一样好看,都是天下好看的女子。”

姜玖笑得眉目舒展,又说道,“小悦儿比我和哥哥命好。她的爹爹这么喜欢她,多好啊。”

说完,眼神暗了暗。

姜展魁说道,“妹妹又提那个人作甚?他虽然不喜欢咱们,但哥哥嫂嫂喜欢咱们,比他更好。”

姜玖嘟嘴道,“我知道,我只是替小悦儿高兴。”

柳春被明叔和王伯、柳信请去东辉院后那座小院里喝酒,几人吃饭喝足出来的时候,看到一辆马车驶进来,绿绫和小中从马车上跳下来。

她们两人是去给陈二奶奶做艾炙,陈家留了饭,所以才回来。

柳春还怕自己看错了,使劲眨了眨眼睛,昏黄的灯光下,的确是绿绫。他上前笑道,“绿绫姑娘,巧啊。”

绿绫见是柳春,惊喜道,“柳春大哥,你回来了。”

柳春笑道,“啊,三爷让我回来给姐儿送生辰礼物。”又道,“谢谢绿绫姑娘,上次姑娘送我的水杨丸可是管了大用…”巴拉巴拉。

他见明叔三人和小中都知趣地走开了,又从怀里掏出一个荷包,笑道,“这是我的斩获,我杀死了一个敌军小头目,缴获的。送,送,送绿绫姑娘了…”

他低着头,都不好意思看绿绫。他觉得,第一次送姑娘礼物,斩获比买的东西更有意义,也更能显出自己的英雄气慨。

绿绫听了,红着脸一把拿过荷包,跑进了后罩房的那个小门。

已经望不到美人的背影了,柳春还在傻乐。

在远地方等他的柳信笑道,“柳春兄弟,回神了,该回屋歇息了。”

柳春听了,才回过神,同柳信一起出门往后街走去。

三天后,柳春又带着两大包东西和几封信件,还有众人的殷殷期盼,踏上北去的征程。

秋去春来,一晃到了第二年的四月中。

这天下着绵绵春雨,雨滴打在房檐上、树叶上“啪啪”作响。雨雾迷离中,院子里的花朵更鲜艳了,竹叶和树叶更苍翠了。

下晌,刚睡醒的小悦儿被姥姥抱在廊下看了一会儿雨。白天经常见不到娘亲她已经非常习惯了,可没看到傻傻的太祖父却一点都不习惯。

她的小嘴瘪着,含着眼泪要哭不哭。

何氏亲了亲她漂亮的小脸,哄道,“太祖父生病了,所以不能来看小悦儿。等他的病好了,就会马上来。走,咱们看爹爹去。”

第二百七十七章 飞飞

小悦儿被放去侧屋里的大炕上坐着,又习惯性地仰头看“爹爹”。

小悦儿已经七个多月了,长得白白胖胖,雪玉可爱。她发育得非常好,也聪明得紧,不爱哭,也不娇气。不仅会坐,会爬,更会看人眼色,十分讨人喜欢。

只不过,小家伙似乎被宠坏了,非常好强,不仅把太爷爷、姥姥、叔叔、姑姑、舅舅拿捏在手心,连全府上下闻风丧胆的长公主都敢忤逆,一不高兴就大着嗓门又吼又叫。

长公主不仅不怪,还哈哈笑道,“本宫的重孙女,就是该这么霸气。咱们府里的女孩儿,凌儿太端庄,玖儿太懦弱,和姐儿太娇气,只有小悦儿正正好。”

说者无心,长公主夸了一个,又打击了一大片。姜玖倒是喜欢得紧,大夫人心里却是不高兴,怎么长房嫡女还比不上一个庶子之女?虽然心里不高兴,却也不敢再表现出来。

大奶奶这回真没生气。

因为姜展举已经在年初升为户部的员外郎,官升了一级不说,还去了户部。而且,员外郎干好了,是容易升郎中的。

她也不生长公主和老驸马偏疼陆氏的气了。陆氏真是个旺家旺夫的媳妇,不止旺了姜展唯,连他们本家都旺了。

非常没有水平的姜老二爷也在年初官升一级,当了从四品的光禄寺少卿。这个官连皇上都不想给,最后还是咬咬牙,看在老姐姐的面上,力排重议,给了。

这两年,长公主一直在为儿孙们的前程操心。她总觉得自己岁数大了,想在死前再为儿孙们谋划谋划。皇上也知道老姐姐的心思,所以才在谢元帅要“神药水杨散”时,专门招见姜侯爷,趁机把陆漫献方子算在长亭长公主府上,给他们叔侄二人谋了好处…

小悦儿望了“爹爹”一阵,就把两只小胖手叠在一起放在嘴边,给了“爹爹”几个“飞飞”,才低头抓起一个布玩偶拉扯起来。

坐在一旁做小衣裳的何氏听到“吧吧”的声音,又红了脸,暗怪女儿乱教孩子。这可是个姐儿,那动作和声音,多羞人啊。

自从小悦儿会做手上动作开始,陆漫就教她飞吻这个动作。她当然不能说“吻”字,太离经判道,就说这是“飞飞”。还告诉她,只能这样对爹爹和娘亲。看看旁边急得不行的姜展魁和姜玖,还有老驸马,又说,还能这样对小叔叔、小姑姑,太爷爷,太奶奶,姥姥,舅舅,对别人都不行。

陆漫挨个数下来,才觉得宠闺女的亲人还是蛮多的嘛。跟自己前世今生的凄凉相比,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当然,这么多的爱里,陆漫最愿意小妮子能享受父爱。那是自己两辈子求而不得的爱,也是一个孩子不可或缺的爱。

陆漫内心深处极度渴望父爱,可惜两世父亲都是不疼女儿的渣。再看看姜玖,为了能得到父亲的一点爱,她卑微到了何种地步,可依然没有盼来。

陆漫希望自己的女儿不要有这个遗憾,希望她能得到她该拥有的所有爱。而且,她也充分相信姜展唯绝对会是心疼女儿的好爹爹,因为对弟妹都如此疼爱的人不会不疼亲闺女。

不管自己将来跟姜展唯的关系如何,陆漫都希望他们父女二人能好好相处。

这时,上完琴艺课的姜玖领着罗嬷嬷走了进来。

罗嬷嬷几个月前才从宫里放出来,是长公主为姜玖找的教养嬷嬷。罗嬷嬷已经三十五岁了,不想再嫁,又怕侄儿把自己的傍身银子哄走,就答应来给姜玖当教养嬷嬷。之前的郭嬷嬷患了重病,姜玖赏了她一百两银子,放她回家养病去了。

姜玖今年已经满八岁了,不仅要读书,还要学习礼仪、吹笛子和做针线。做针线没有请专人教,何氏的针线很好,她跟着何氏学。

小妮子不仅长高长胖了,人也非常讨喜,见人三分笑。长公主因为姜玖没少夸过陆漫,说她心正,把小姑教得好。

姜玖四周看看,问何氏道,“婶子,我嫂子还没回来啊?”

何氏笑道,“没呢。”

姜玖坐去炕上,把小侄女抱进怀里,指着姜展唯的画像说,“小悦儿,来,再给爹爹飞两个。”

小悦儿最喜欢给爹爹做“飞飞”了,可惜刚才做了好几个姥姥都没表扬。现在听了小姑姑的话,又忙不迭地放下手中的玩偶,对着画像“吧吧”地使劲飞,声音比刚才还大。

姜玖被逗得咯咯直笑。

小悦儿看见小姑姑高兴,兴奋地小屁股使劲颠,还不停地拍着小手,嘴里“哇哇”叫着,意思是看人家好能干,好会做“飞飞”。

姜玖逗了一会儿小侄女,才开始在一个绣花绷子上练习针线。

陆漫此时正在鹤鸣堂的西侧屋。屋里没有别人,只有陆漫和长公主,两人表情都非常凝重。

她们刚刚才把贵人送走。

昨天老驸马“患病”,陆漫就一直在这边忙碌,天黑了才回东辉院。今天下晌,听说消息的太子来鹤鸣堂探望老驸马,还专门带了太医院的高院使来。

把下人遣退,陆漫给太子看了折磨了他十六年之久的“隐疾”。

太子的病属于最高机密,只有皇上、皇后、长公主等几个亲人知道,另外还有太医院院使和院判等几个御医知道。

长公主之前跟陆漫讲了一下大概,太子的积症是从胎里带来的,长在背部,淡紫色。刚出生时只有黄豆那么大,慢慢地越来越大,非常痛,夜里比白天更甚。

御医换了一个又一个,都没有治好。王皇后也急得要命,派人悄悄遍访名医。在太子八岁那年,还真找到一个,虽然把积症控制住,没有继续长大,但也没有消除,依然疼痛无比。由于经常夜里睡不着觉,导致身体一直不好。

太子今年已经十六岁了,皇上只有他一个儿子,照理今年就应该成亲,好早些绵延子嗣。皇上上年就已经为他指了一个太子妃,一个太子良娣,一个太子良媛。但因为他身子不好,不敢让他过早接触女色,只得把婚事推到了明年。

第二百七十八章 太子隐疾

皇上和太子之前曾经问过长公主,能不能让陆氏帮着看看。长公主有些犹豫,虽然陆漫被一些人尊为“神医”,但她精的是妇科和心疾,怕她治不好,又多了一个人知道太子的病。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王皇后恨陆漫,也不会相信她。若是太子有什么不好,不管是不是陆漫的原因,弄不好王皇后都会怪在陆漫身上。

可是,明年太子就要大婚,积症折磨得他歇息不好,身体虚弱。前几天皇上又暗示,还是让陆氏帮着看看。太子也聪明地暗示,这事绝对不让王皇后知道…

陆漫听了长公主的形容,心里就犯起了嘀咕,这个积症怎么跟刘惜蕊的积症那么像呢?

把屋里的下人都遣下,只剩下长公主、陆漫、太医院高院使几人时,李公公把太子的外袍脱下,再扶他在榻上爬下,把中衣卷起。

太子真的很瘦,背上瘦骨嶙峋。在背部的中间偏左侧,长了一个包块,有半个核桃那么大,淡紫色,下面微红。陆漫用手摸了摸,有点软,发烫,还能滑动,像是皮下囊肿。捏的时候,太子又痛苦地吸了一口冷气。

看了这个包,陆漫心里可谓翻江倒海,也坐实了之前的猜测。因为这个包块跟何承描述的刘四姑娘的包块几乎一样,只是长的地方和大小不同。刘四姑娘是长在下巴上,有核桃那么大。而太子是长在背部,只有半个核桃那么大。

还有不同,就是出生时的不同。姑娘出生时,全身皮肤都是紫的,包块有桂圆那么大。而太子出生时,皮肤是正常的,包块要小得多,只有黄豆那么大。

陆漫联想到李妃,以及王皇后,她们和刘三夫人是同时怀孕的,那么太子的积症也应该是中了胎毒。兴许是下毒份量轻得多,症状才轻一些。

陆漫强压下心里的惊恐,皱眉想着,刘四姑娘一直在吃白贺丸和水杨丸,何承说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刘姑娘的疼痛。那么太子用这两种药也没有问题。

太子已经坐起来,把衣裳整理好。说道,“都说三郎媳妇是神医,你有没有办法治疗本宫的这个病?”

太子虽然才十六岁,但气质内敛,沉稳,矜贵中带着温润儒雅,让人顿生好感。

不要说他是太子,又跟他们有亲。就是一个不相干的少年,陆漫都希望他能健康,平安。

陆漫屈了屈膝,斟酌着说道,“禀太子殿下,臣妇也是浪得虚名,不敢当‘神医’二字。这个包块是长在皮下的,比长在其他地方危险相对要小一些。臣妇虽然目前没有办法把包块化了,应该可以解缓一下殿下的痛苦。”

太子治了这么多年的病,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只不过随口一问,没想到得了这样一句话。他双眉一挑,笑问,“你真有法子?”

陆漫说道,“我们同仁堂新制出了两味丸药,正好能用于殿下这个病。白贺丸能清热解毒,”怕被有心人听到招祸,她专门加了“清热”两个字,又道,“水杨丸能驱邪镇痛降热。不过,这两味药都有些许毒素,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吃,也不宜长期吃。太子最好现在先各服用两粒,若没有大碍,以后就可以定期定时吃这两种药。”

太子一喜,说道,“好,本宫试一试。”又道,“水杨丸和水杨散有何区别?”

太子之前听说水杨散是神药,能驱邪止痛降热,可御医却说这种药的毒性大,不宜给他吃。

陆漫笑道,“水杨丸是用水杨散做成的,我加进了一种罕见药材,把水杨散里的毒性降到最低,所以相对安全一些。”

她的医药箱里随时都放了几瓶白贺丸和水杨丸,她倒出白贺丸和水杨丸各两颗先交给李公公。皇上和太子吃东西,太监是要先尝试的。

李公公吃了一刻钟后没觉得不妥,太子又各吃了两颗。

陆漫又道,“为了效果更佳,把水杨丸捣碎用水调成糊擦在包块上,内外皆施,缓解疼痛效果更佳。”

太子点头同意。

陆漫拿出一颗水杨丸放在茶碗里用勺子压碎,又加了一点水调成糊。

太子已经爬在榻上,她过去把糊涂抹在包块上。

之后,太子就同长公主说笑起来。看得出来,这姑侄两个很亲近。说高兴了,长公主还会把他的手拉过去拍拍。

看到他们这样,陆漫也清楚了为何长公主不怕王皇后和王家,而王皇后却怕极了自己给长公主当孙媳妇。

现在看来,王皇后还是蛮有先见之明的嘛,她陆漫还没有通过何晃留下的蛛丝马迹,就已经窥探到了一些皇家辛秘。

大概两刻钟后,太子喜道,“果真效果颇佳,已经没有之前那么痛了。好,好,真是神药。”

高院使也面露欣喜。他之前就直觉水杨散对太子的病或许有帮助,但太子从小吃药,肠胃极弱,根本不敢给他用。后来用这水杨散制的水杨丸开始在同仁堂少量投用,高院使曾去买但没买到,还是向跟陆漫关系匪浅的付御医要了半瓶。他一直在亲自试药,觉得若是行,就给太子吃这种药。

没想到,姜三夫人今天真的就给太子开了水杨丸,还另加了一种白贺丸。姜三夫人有“神医”的头衔,她开的药,定然是妥当的。

高院使又说道,“下官也听说同仁堂制出了这两种药。只不过,价格极贵,平常人家消用不起。”

这两种药现在非常紧俏,贵得离谱不说,还非常少。必须是病患,还必须是同仁堂主治大夫确认必须用这两种药,才能购买。

即使有些人想多购强购,但因为同仁堂的后台太硬,也不敢。

陆漫点头道,“因为这两种药里加的药材极为罕见,目前我培育出的数量极少,供不应求。等我把那种药材培植多了,药的价格就会降下来,造福于民。”

高院使又道,“这两种药能不能卖给我们太医院一些?”

他也是无奈了,若是其它医馆或者药铺,他想要多少要多少。可同仁堂他也惹不起,还要跟陆漫商量。

第二百七十九章 想摘现成果子

陆漫不敢说不卖,特批白贺丸二十瓶、水杨丸五十瓶给太医院。

陆漫又对高院使强调了注意事项,请他多注意些,若太子一有异常马上停药并通知她。

她把医药箱里的几瓶白贺丸和水杨丸都交给李公公,说道,“若殿下吃着效果好,我们再给殿下送去。”

太子走后,陆漫便犹豫着把何承被拉去给平国公府的刘四姑娘看病,刘四姑娘却告之她得的不是病,而是中了胎毒的事跟长公主说了。

看到长公主苍白憔悴的脸,陆漫非常不忍心拿这事劳烦她。今年年初长公主得了一次严重的风寒,若不是陆漫手里有黄克来和水杨丸,又衣不解带地照顾了她半个月,她的老命兴许就交待了。

她的病虽然好了,但身体也虚弱了不少。这些日子里,陆漫一直在给她吃调理身体的药,偶尔还会给她施几天针。

这个家里缺不了这位明理又强势的老太太,老驸马有病,姜侯爷目前还顶不起这个家的繁盛,二老爷无用,三老爷官职不高,世子爷还太嫩,洪氏又是个搅家精…虽然陆漫这一房已经分了出去,但长公主依然在罩着他们,这个家的兴盛依然跟他们休戚与共。

可是,事情已经到了一这步,牵扯出了太子,自己又被牵扯进去给太子治病,陆漫也不敢再有隐瞒了。

果真长公主被吓了一跳,脸一下潮红起来,身子也晃了几晃,吓得陆漫赶紧把她搂住,帮她顺着气。安慰道,“祖母莫慌,这于太子的病来说,或许是好事——总算找到病根了。”

长公主闭着眼睛稳了一会儿神,才睁开眼睛问道,“什么,刘三夫人当时生的孩子不是怪胎,而是中了胎毒?”

陆漫说道,“嗯,那位婆婆已经把刘四姑娘发紫的皮肤治好了,由紫色转为白色。包块也停止生长了,只是不能消除。她说的话应该假不了。”

陆漫有太多的疑惑,但看到长公主脸色苍白,不敢多言,起身把长公主扶去床上躺着。再把她的衣裳解开,拿银针给她施针,让她平静一下。

长公主闭着眼睛沉思一会儿,才睁开眼睛自言自语地说道,“若刘三夫人生怪胎是中了胎毒,那么李妃生怪物也可能是中了毒,她们是被人陷害了。十几年前,她们两人和刘淑妃是同时怀孕的。刘三夫人会偶尔进宫探望李妃,她又颇得先太后的喜欢,经常留在宫中吃饭…哎,那个地方,阴私手段从来少不了。”又惊讶地看着陆漫道,“可是,若是她们下的毒,王淑妃怎么也会中毒呢?难道,是别人下的,还连着王淑妃一起下了?那时的后宫,可是先太后把持着的,她在那里浸淫几十年,谁有那个能耐瞒着她给皇上的女人下毒?”

陆漫也想不通。

先前她还在想,是不是先太后和王淑妃不想让李妃生下健康的孩子,才给她们姐妹下毒,再把罪名打到李家身上。若是这样,当时的王淑妃也不会傻到自己给自己下毒吧。

或者是“狸猫换太子”,把李妃的孩子换给王淑妃。若这样,她们也不会给李妃下毒啊。

问题是,太子中了毒,王皇后还没有办法解决,还要在民间找大夫。若是她下的毒,也应该有解毒方子啊。

她之前的两个推测又都被推翻了。难道,后面还有一只无形的手?若这样,王皇后为什么要把太子中胎毒的事瞒下呢?

陆漫用一只手隔着衣裳摸了摸那个小铜坠子,或许答案就在这里面。生完孩子后,陆漫偶尔会去同仁堂,但她都极力控制住自己没有去找寻答案。因为她知道,那个事情肯定大破天。她即使知道那个秘密,长公主不能受大刺激,姜展唯又不在,仅凭她一人之力没有任何办法。

甚至,她想过该不该去寻求谢老国公或者宋明的帮助,他们跟自己的关系非常好,又都是忠臣。可是深思熟虑后,还是不敢,他们再好,跟自己的利益也不是一体。真正到了家族存亡或是生死攸关之际,只讲利益,不讲关系,甚至感情。就像自己同姜展唯,哪怕同床异梦,但因为利益一体,关键时刻必须紧密团结,一致对外,才能共渡难关…

长公主又闭着想了许久,才对陆漫说,“有些事现在想不通,就暂时不要去想了。你还是想办法去见刘四姑娘一面,要仔细看清楚,他的积症同太子是不是一样,一定不能出差错。”

陆漫点头答应,她也迫切地想见刘姑娘一面。

长公主又道,“唉,皇上年纪这么大了,只这一根独苗。若太子有个三长两短,或者生不出孩子,岂不是便宜了别家。当初争那个位子,多难哪…”她的眼里又冒出一股杀气,说道,“或许,这里面不光有王家的手笔,弄不好还有隐藏得更深的人,他想摘现成果子…所以,才造成现在这种错综复杂的局面?”

本来已经够乱的了,真的还有不知道的人加入战场?陆漫的头更痛了。

想摘现成果子的人会是谁呢?皇上同父的亲哥哥硕亲王还活着,亲侄子有和郡王、周郡王,其他就是稍远的堂兄弟了。

周郡王一直不得皇上喜欢,又不着调,好像不大可能。硕亲王和和亲王曾经在皇上争储的时候帮过忙,所以皇上很信任硕亲王,也非常照顾和郡王…

和郡王宋明应该是排除在外的。因为生太子的时候宋明还小,才十一岁,和亲王死的早,那时已经死了。

陆漫越想越心惊。现在来看,不管太子是不是王皇后的亲儿子,王皇后和王家人肯定都希望他的病能好,能顺利继承大统。只有太子继位了,他们才能继续捞好处。

而太子真正的敌人掩藏得太深,现在还没露头。有可能是硕亲王,也有可能是别的宗亲。

自己救太子,也就得罪了那个希望太子死,或者希望太子生不出儿子的人。希望自己给太子看病的事不要传出去…

第二百八十章 那句话

长公主又叹道,“唉,本宫有三个儿子,这么多个成年孙子,现在却不知道该用谁。老大稳重有余,只能守城,关键身边有个洪氏,还不知道他的人里有没有钻进去洪氏的爪牙。老二就不用说了,老三和展举虽然还成,但这么大的事他们也办不了。展玉体弱,展昆还在上学…”突然,她看陆漫的眼里发着精光,说道,“展唯!这个家里,有些事或许只有他才能做到。那小子,心机深沉,连本宫都有些摸不透。关键是,他有人脉,手上也有用得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