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漫心里也是这么认为,说道,“可是,他还在边关呢。”

长公主道,“那就等着。这事一定要保密,切勿外传。等有了一定的线索再说。太子仁善,宽和,又聪慧。只是,皇上年纪大了,疑心又重,若有了一点风声,不知道会扯进多少无辜的人…”又拉着陆漫的手说道,“好孩子,你是咱们家的功臣。”

这种通天的事,陆漫想活命,就不敢外传。不过听到“功臣”二字,陆漫又有些恍忽。姜展唯一心想功成名就休自己,可现在自己跟这个家已经彻底绑在了一条船上,这个家的核心机密自己都知道。她暂时不能脱离这个家,这个家暂时也不敢放她出去。姜展唯要想摆脱她,只有一条路,就是让她死。她充分相信,姜展唯是不会让她死的。他的性子虽然不好,但心肠着实不坏…

只听长公主又问道,“你说,针炙和吃药都不能彻底治好积症,只有用刀割掉才行?那样,人不会死吗?”

之前,长公主似是无意地问过陆漫,积症怎么能根治。当时陆漫并不知道太子得了这个病,就老实地说,针灸吃药都不能根治,只有切除。

陆漫看完了何家留下来的所有医书和手札,又听了一些事情,知道这个时代还是有简单的外科手术,也有一种叫“白散”的止血粉非常好用。

但外科手术一般只用在战场上,或是穷苦人家。没有麻醉药和消炎镇痛药,做了手术,病人痛苦,许多病人还是会死,活下来的算命大。倒是有针刺麻醉,只可以减轻小手术的疼痛,对大手术于事无补。而且,外科手术一直被杏林界排挤,说那是“小技”,甚至是“巫术”。到目前为止,好像只有“痔疮截除术”和“鼻息肉截除术”被所有人接爱,做这种手术的人肯定地位低下了。所以许多外科大夫都主张用内服药治疗外科病,包括太医院,只有那些江胡郎中和地位低下的大夫或者军医才会做手术…

陆漫说道,“何家祖传书医上有记载,说曾经有大夫把肚皮切开割腐肉还成功了。但必须要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有能保证不让外邪入体的黄克来,这个已经解决了,等到五月底夜黄花开了,就能制出黄克来。但是,麻醉药‘盗魂散’还差两味药,我们一直在试,至今还没弄出来。虽然太子的积症只在皮下,比破肚割肉容易多了。但他身分尊贵,又自小享福,没有盗魂散,那种痛苦他是承受不了的。而且,孙媳的胆子就是再大,也不敢第一次动刀就在他的身上动啊。”

长公主也知道切除积症不可行。说道,“但愿你给的那两种药能缓解太子的痛苦,让他多活几年,最好他能多留几条根。”又长长叹了一口气,说道,“这些日子里,我觉着身子骨越发不济了,可我不放心这一大家子。若我不在了,孙媳要劝着些展唯,让他放宽心思,不要怪家里,不要怪你祖父。你祖父现在是个病人,他对小悦儿是真心疼爱的,让展唯要放下成见,尽力帮着这个家…”

陆漫心里酸涩不已,轻声宽慰道,“祖母,别人都说孙媳是神医,有个神医时时在您身边,包您能活到一百岁。还有啊,三爷最尊敬您,也最怕您,有您在家镇着,不需要我劝,他谁都不敢怪。”

长公主笑起来。

两人商量一阵后,陆漫又问了一个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祖母,皇上英明睿智,为什么会在刘淑妃和李妃怀孕的时候说那种句,就是谁生儿子谁当皇后,这不是给李妃招惹吗?”

长公主叹道,“皇上子嗣艰难,唯一的儿子——先太子又夭折了。那年,正好两个妃子同时怀孕,皇上大喜,就去广济寺询问星河大师。星河大师说,皇上这次定能得偿所愿,得一子。皇上觉得大师的意思是二妃中有一个人会生儿子,那么另一个肯定会生闺女了。他知道,若王淑妃生下儿子,他迫于先太后的压力,也会封王淑妃为王皇后。若李妃生了儿子,先太后和王家定会想方设法干涉李妃当皇后。于是,他就先说了那句话,想着机会均等,若李妃生了儿子,他也能顺理成章封她为后。”

原来如此。陆漫觉得自己有些真相了,何晃外祖或许是听说了星河大师的批语,才把李妃怀了儿子的事先说出来。其实就是在暗示那个儿子是李妃生的,可惜别人没明白…

长公主又同陆漫说了一阵话,便闭着眼睛睡了。

出了卧房,陆漫又嘱咐钱嬷嬷和郭公公,长公主近段时间要保持绝对安静,最好跟几位老爷说说,不让无关的人去打扰她,也不能再用不好的事去刺激她…

陆漫又去东屋那边给老驸马喝了汤药,施了针。老驸马根本没生病,不过是为了让太子方便来这里看病,长公主让陆漫给他喝了点没有毒性的蒙汉药,让他睡两天觉。

外面的雨还在嘀嗒嘀嗒下着,陆漫走在游廊里,心情非常沉重。她不想卷某些事情中,可那些事情却偏偏找上门,她还不能不管。为了这个家,也必须把太子的病控制住,最好治愈…

还有就是长公主,她老人家今年才六十二岁,前世这个年龄的老年妇女还在跳广场舞折腾,可她的身体好像已经不太好了。若不是靠陆漫帮她保着,她的身体会更糟。这个家离不开她,陆漫更舍不得她,得让她好好将养着,活久些,不要再被烦心事打扰…

第二百八十一章 亲事

陆漫刚走到垂花门前,就遇到坐轿子来请安的大夫人、二夫人、三夫人,以及大奶奶母子几人。

大夫人道,“展唯媳妇,驸马爷如何了?”

陆漫道,“好些了。我刚给他老人家施了针,喂了药,正睡着呢。祖母倒是又有些不好,正躺在床上歇息,你们最好不要打扰她。”

这个家里,除了大夫人,所有人都希望老太太能长命百岁。所以听了陆漫的话,三个人都赶紧道好。

大夫人看着陆漫上了小轿,走远了,才冷哼道,“一个庶子媳妇,还被分了出去,在别的府里根本上不了台面。看看她什么态度,对着我们这些长辈指指划划,上了天了。”

三夫人道,“她是大夫,或许婆婆身体不好,真的不能被人打扰。”

若是平时,三夫人轻易不愿意得罪大夫人。但一听说长公主的身体又不好了,她的心情就特别糟。

舍不得是一方面。儿子下个月成亲,若长公主病重,家里不会有喜气。若长公主不幸去世,儿子连亲都娶不了。再有,男人正在想办法升官,儿子上年秋连个举人都没考上,读完国子监想谋个好缺,若长公主能多活几年,父子两的事才好办。还有啊,老驸马不清醒,这个家再没有长公主震着,有的乱…

想到这些事烦心事,三夫人重重叹了一口气,匆匆向前快步走去。

看到三夫人的背影,大夫人冷哼一声,对大奶奶说道,“看到没,那个庶子媳妇把长公主和老驸马的心笼去了,连三房都想着巴结她呢。哼,偏份的把正份的挤去一边,也只有我们府才会出现这种事。”

大奶奶也怕长公主真有个三长两短,那这个家的天就塌了。

她只扯着嘴角“嗯”了一声,也不接话。

大夫人觉着没意思,只得往正房走去。

陆漫回了东辉院,一进上房,便听到小悦儿“啊、啊”的大嗓门传出来。她是听到娘亲的脚步声,高兴了。

陆漫抿嘴笑起来,那个小妞子狡猾得紧,这么小就能分出家人的脚步声。小天使的声音驱散了她心中所有的阴霾,她在铜盆里净了手,进屋把炕上的女儿抱起来,在她脸上狠狠亲了两口。

小悦儿咯咯笑着,也搂着娘亲的脖子回亲数口。

陆漫问何氏道,“承儿在同仁堂还没回来?”

何氏望望窗外的雨,说道,“没有呢。”又笑道,“听说,现在你李叔专门请了个厨娘给他做饭整理家务,以后他的日子就好过了。我今儿让承儿给他带了一些海货,还带了一只乌鸡…”

陆漫看了一眼何氏,她很关心李掌柜,但都是以师姐关心师弟为理由。陆漫也不好过多劝她,但心里非常希望她能在陆放荣回来之前嫁给李掌柜,省得那个凤凰男回来烦人。若他真把傻傻的何氏哄过去,那可死气人了。

何氏又笑道,“又有一家来给承儿说亲的。娘觉得这家不错,父亲是国子监的司业,正六品呢,听说叔叔还是个四品官…”

现在,经常有人来给何承说媒。多为商家,还有杏林界的人家,小官之家,也有大户人家的旁枝。

陆漫现在并不想让何承找媳妇,他才十五岁,还没有名声雀起,这时候找的人家不会太好。就像今天说的这家人,父亲和叔叔都是官,为什么能看上何承这个罪臣之后?无非是看中长公主的势和姜展唯的将来,当不了何承的倚仗不说,或许还有更糟心的事。他们能通过何承攀长公主府,也就会利用何承去攀那些不妥当的人家。

陆漫希望何承多学些本事,在杏林界有了一些名气后再找媳妇。她已经跟谢大奶奶说过了,过两年,若谢家旁枝有不错的好姑娘,帮着牵牵线。若谢家没有,看还有没有别家。有强大的主家作倚仗,家主又正直,这种人家才是何承联姻的上上选。

她把自己的想法跟何承说了,何承也同意,他也不想现在说亲。

陆漫说道,“娘,承儿还小呐,他的亲事再等等吧。”

何氏已经习惯听命于女儿和儿子。虽然心里觉得这门亲事不错,何承也不小了,但见女儿不同意,便也歇了心思。

何承是在傍晚回来的。

陆漫把何承叫进屋里,悄悄说了她想私下见见刘四姑娘,看看她的包块。说自己遇到一个病人,好像也中了疑似那种毒,却又拿不准。

何承道,“逢五和逢十,货郎都会在申时前后去后街卖东西。小喜偶尔会出来买东西,我让白芷悄悄看着些。”

陆漫点头,也只有等。今天四月十八,后天就是二十,看看小喜会不会出来。

晚饭后,那边府里的主子又齐聚在长公主床前侍疾,连姜侯爷两个多月的庶女三姑娘姜珍都被乳娘抱去了。

姜珍是今年二月出生的,很漂亮的小妮子。姜侯爷老来得女,非常喜欢,爱若珍宝,所以取了姜珍这个名字。

大夫人一看这个女婴就生气。二老爷当初给庶子女取名“愧疚”,可姜侯爷却给庶女取名姜珍。她再珍贵,还能珍贵得过嫡子嫡女?那小妇自从生了孩子,也越来越猖狂,气得大夫人快把牙咬碎了。

她心里连着长公主一起恨上了。若自己手里有权,早把那对母女整死了。可现在她除了管得着自己的院子,哪里都管不着。而且,大儿子不仅不帮忙,还反复叮嘱她不许动那母女俩,还说收拾她们另有法子。

还有韩氏那个蠢妇,只知巴结长公主,根本没把自己这个婆婆放在眼里。

又想着,只有娘家强大自己的腰杆才硬。但愿太子能早日登上大宝,表妹当上了太后,娘家侄女当上了妃子,将来肯定还能当皇后,看谁还敢把自己不放在眼里…

长公主看到儿孙一大片,说人多了心烦,只留下世子爷姜展举在她屋里侍疾就行。还说,近段时间大家也别去给她晨昏定省了,只三个儿子和长孙晚上去陪着老两口吃个饭就行了。

姜侯爷看到母亲独宠自己的儿子,心里还是高兴,带着众人退下。

第二百八十二章 叮嘱

长公主斜倚在床头,让下人都退下,招手让姜展举坐去她身旁,拉着他的手说道,“祖母知道你是个明白人,将来这个府交到你手里,祖母也放心。祖母现在身体不济,有些事情难免看顾不到,劝着你父亲一些,千万不要擅自参合进某些事情里。祖母不奢望你们能把侯府发扬光大,但至少要保持眼下的繁荣。也嘱咐你媳妇,千万别学你母亲的短视,跟陆氏交好好处多,还必须要把你母亲看紧,不能让她拖家族的后腿…一个好汉三个帮,你要跟你三叔、二叔亲近,要跟那些堂兄弟把关系搞好。特别是展唯,那是有大出息的,别瞧不起他是庶子。他之前在府里受了委屈,性子又不好,能劝住他的,只有他媳妇,你要大度些…”

长公主打起精神念叨好久,姜展举流着眼泪听着。她说一句,他就点点头,“嗯”一声。

长公主睡着后,姜展举给她盖好被子,才起身离开。

回了倚罗轩,他把长公主的话挑着给大奶奶讲了。又嘱咐道,“…祖母睿智,她老人家的每一句话你都要记在心里。万不可像母亲那样阳奉阴为,否则要吃大亏,我们这个家也会毁于一旦。既然祖母让你跟陆氏交好,一定有其道理…”

大奶奶郑重答应,“大爷放心,我省得。”又为难地说道,“婆婆总让我想法子整治一下柔姑娘,说当初周姑娘的月例银子只有五两,柔姑娘却给了十两,还有衣裳、脂粉、首饰这些,都给多了。可这个例是公爹决定的,我怎么敢减下来。又说一个连姨娘都不是的通房配不上用好东西,让我给些劣质的…那柔姑娘比猴儿还精,公爹又大半时间她那里,我怎么敢做这个手脚…”

姜展举气道,“娘从来就不细想想她是为何走到这一步的。那柔姑娘再怎样也就是个玩意儿,还能翻了天?娘一个当家主母,不想着怎样把婆婆夫君的心笼过来,却天天想着整治小妇,也怪不得祖母生气。”又对大奶奶说道,“还是那句话,听祖母的没错。至于母亲,明面上不要忤逆就行了…”

时近子夜,陆漫才放下笔站起身,她是在准备切除囊肿的治疗方案。或许这个方案永远用不上,但她还是在认真地写着。若要做,该怎么办,需要什么东西。她又画了一套做手术用的器械,明天让柳信拿去外面做。

她穿越到这里已经有两年多了,也就是有两年多没再做过手术,手艺肯定生疏了。

取皮下囊肿在前世属于小手术,都不需要住院,陆漫做这种手术应该没问题。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里没有麻醉药,绝大多数人都不能接受外科手术。而且太子娇贵,肯定承受不住那种痛触。

若太子真跟刘四姑娘一样,是中了胎毒,那这个囊肿就是毒素聚集的地方。这东西一直长在身上,就是个危险源。哪怕控制住它不长大,也保不住哪天毒素会扩散。

从私心来讲,她也希望太子身体健康,顺利继位。太子跟长公主亲近,跟这个家血缘关系近,又非常欣赏姜展唯,他当皇上对他们这一大家子是最好的。

现在最大的难点是怎样把“盗魂散”这种麻醉药尽快弄出来。若盗魂散弄出来了,她想先给刘四姑娘做手术,成功后再给太子做。

她相信目光长远的刘姑娘肯定愿意做。只有做了,她今后才有希望堂堂正正站在人前。

若是盗魂散弄不出来,她也爱莫能助。

这几个月,她一直同何承、同仁堂的几位大夫在研究盗魂散,最主要还是何承和同仁堂的人在弄。陆漫把孙洼留下的不全的盗魂散方子,以及她在前世隐约记得的所谓“麻沸散”的方子都给了他们。度娘说过,那个“麻沸散”方子不是出自华陀,而是后人自己研究的。不管有用没用,她都给了他们。

其实,若是个意志坚强的男人,有针刺麻醉缓解一定的疼痛,皮下囊肿这种手术应该能坚持下来。可他们一个是弱女子,一个是娇贵的太子,陆漫根本不敢奢求他们能在只有针刺麻醉的情况下做手术。

外面雨打芭蕉的声音已经没有了,雨终于停了。

桃儿服侍陆漫洗漱完,来到卧室,乳娘正在给姜悦喂奶。姜悦胃口很好,一天三次奶,早晚夜,还要加两次辅食。

陆漫虽然没有亲自喂奶,但坚持把孩子留在她卧房睡觉,乳娘睡在耳房,按时过来喂奶和服侍。她不想不能亲自喂奶,还要错过孩子的成长期。

姜悦闭着眼睛吃完奶,再闭着眼睛拉了臭臭,放在床上又闭着眼睛继续睡。

陆漫过去亲了亲她的小脸,轻笑出声——真是又能吃又能拉又能睡的小妮子,怪不得长得这样好。

躺上床,陆漫依然睡不着。白天的事情太惊恐,她的心绪总是平静不下来,有一种想去同仁堂一探究竟的冲动…

最后她在心里数了几千只羊,才沉入梦中。

第二天,陆漫顶着黑眼圈起床了。

她和姜展魁、姜玖刚在餐桌前坐下,老驸马就来了。

他大着嗓门道,“长亭还在睡觉,我赶着来看小悦儿,没吃早饭。”

自从姜悦满三个月以后,老驸马基本上一半的时间都赖在东辉院。陆漫也愿意他在这里,省得在鹤鸣堂闹腾长公主。老驸马现在的身体倒是非常好,除了头脑不太清醒,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

陆漫忙起身请他坐下,又亲手给他盛了碗粳米粥,再夹了两个金丝奶油卷儿放在他的碟子里。

姜玖笑道,“祖父,小悦儿因为这两天没看到你,可难过了,还哭了好几次,我哄了好久都哄不好。”

老驸马一听就心疼了,扯着胡子解释道,“我也想她。可我生病了,起不来。”

饭后,陆漫把还睡着的小悦儿从卧房抱出来放在东侧屋的炕上,让乳娘和丫头在这里服侍。

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子的女人

小悦儿睡觉的时候,老驸马就坐在一旁望天。他静静地等着,也不吵闹,也只有这时才是他最安静的时候。

陆漫觉得,从这一老一小的相处模式看,上天一定是长了眼的。或许当初老驸马欺负姜展唯欺负得太厉害,连上天都看不过眼了,才让姜展唯的女儿在老爷子身上找补回来。

姜悦继承了姜展唯和陆漫两人的好基因。聪明,会哄人,逢人就笑,见人下菜碟,这点像足了陆漫。而狡猾,气性大,胆子大,睚眦必报,五官,又像足了姜展唯。

特别是针对老驸马的时候,她那些像姜展唯的特性更是暴露无异。别看她不会说话,跟老爷子厉害得紧,不高兴就又吼又叫,甚至还揪过老爷子的长胡子掐过他的脸,老爷子被虐还乐在其中。

有时候陆漫怕长公主会不高兴,要打她的小屁屁,可老驸马还护得紧。

陆漫去了鹤鸣堂,长公主还没起床。自从长公主身体不太好以后,陆漫每天辰时末就去鹤鸣堂,风雨无阻。她给长公主切了脉,又施了针,再服侍她起床。

她回到东辉院时,已经巳时过,谢姝领着沛哥儿正好进了垂花门。

沛哥儿看到陆漫,甩开乳娘的手,向陆漫奔来。粗着嗓门喊着,“干娘,干娘,看妹妹来鸟。”

沛哥儿跑得跌跌撞撞,陆漫紧走几步接住他,拍了他的小屁股一下,嗔道,“只看妹妹,不看干娘啊。”

小家伙长得虎头虎脑,又高又壮,死沉。他呵呵笑道,“先妹妹,后干娘。”

他的话把谢诛逗得咯咯直笑。

陆漫故意逗他道,“这点你就没有小默叔叔乖,小默叔叔每次来了,都说嫂子、悦儿一起看。”

沛哥儿不高兴干娘踩一个捧一个,鼓着眼睛吼了一句,“小默叔叔,打!”

陆漫又拍了一下他穿着开裆裤的小肥屁屁,嗔道,“小默叔叔是君子,才不会跟你打架。”

沛哥儿真难过了,眼里也有了泪水,大声问道,“谁是你儿子?”

看到他委屈的小模样,陆漫也不逗他了,亲了他一口笑道,“你是我儿子,干娘说笑呢,去找妹妹玩吧。”

陆漫回来的路上,远远看到老驸马还有坐在婴儿车里的姜悦以及一群下人在芍药圃边的亭子里玩呢。

看着几个下人领着沛哥儿走了,陆漫才拉着谢姝进了上房西侧屋。

陆漫给她切了脉,换了两味药。想着她来都来了,又让她躺去美人榻上,亲自给施针。

谢姝上年十月被皇上指为太子妃,明年二月就成亲。皇恩浩荡,谢家人自是高兴不已。但谢姝小时候淘气在冬天掉进过湖里,谢大夫人怕会影响她生养,悄悄请陆漫给谢诛调养调养身体,以利怀孕。

小姑娘的确属于宫寒体质,之前吃过不少汤药,还是没有完全调养好。她每一旬便会领着沛哥儿来东辉院跟妹妹“玩”,其实就是来看病。只是不愿意让别人知道,特别是要瞒那边府里的大夫人洪氏。

为了掩人耳目,陆漫不会带小姑娘去诊室看病,而是在正院上房西侧屋,只有她的几个心腹知道。她切了脉,开了药,确定了治疗方案,之后何承便会定期去谢府给谢姝施针。因为这件事要保密,何承施针的技术又比绿绫高得多,所以只得让他去。何承跟谢八爷玩得好,经常去谢家也在情理之中。

给太子选的三个女人,是在几个当权人物博弈后才产生的。

当时皇上圈定的太子妃有两个人选,一个是安国公府的鲁八姑娘,一个是勤国公府的谢四姑娘。两家都是朝中股肱重臣,鲁八姑娘有才情,谢四姑娘贤良大气,真是春花秋月各有所长,太子有些拿不定主意。

王皇后令人意外地选择了跟王家不睦的谢府的姑娘,她话说的漂亮,“本宫虽厌烦谢老头的粗鄙不讲理,但谢姑娘着实不错。贤淑懂礼,有气度,有胸襟,太子妃应该更重德行。”

她的这个态度让皇上和太子都很满意,太子妃人选,的确是胸襟和气度比才情更重要。

王皇后顺势又提出让王家的姑娘当良娣,这个提议被皇上和太子坚决拒了。王家已经出了太后,皇后,不可能再弄个太子良娣。但太子又不愿意太伤皇后的心,便选了王家的姻亲和死党洪家的姑娘洪妘当太子良媛,洪妘也是大夫人的娘家侄女。

而平国公刘府的五姑娘刘惜兰当了太子良娣,只有她是所有人都满意的。

后来谢大夫人悄悄来求陆漫帮着谢姝调养身体,陆漫才恍然大悟。

长公主知道后,鄙夷道,“皇兄还极是满意王皇后这次的态度,觉得她能放弃私人恩怨选了谢家姑娘,是真心为太子打算。却原来她是知道谢姑娘不好生养,才选的她。哼,打的一手好算盘,若谢小姑娘不能生育,洪家姑娘生了儿子,再想办法当太子,最终还是王家得利…”

再想到太子带胎毒的体子,还有吃的白贺丸和水杨丸,这些药都影响生育,或者说容易造成孩子的缺陷,陆漫不禁暗自摇头。

皇家子嗣多了,争位争得你死我活,糟心。若子嗣不丰,或是没有,更糟心。

谢姝性格爽朗,小模样也不错,一笑还有两个可爱的大酒窝,也很健谈,陆漫非常喜欢这个小姑娘。

她开口“三嫂”闭口“三嫂”地叫得热络。陆漫笑道,“也只有现在你能叫我三嫂,等嫁进东宫了,可就成长辈了。”

说得谢姝红着脸嘻嘻笑起来。

两人说笑着,就听见院子里的丫头喊道,“刘五姑娘来了。”

刘五姑娘刘惜兰,是平国公刘大人的二女儿,被皇上指为太子良娣,分位比洪妘还高。刘大夫人请陆漫给她调养身体,以利生养。照理陆漫跟平国公府并不热络,刘五姑娘又没病,不需要她亲自做这些事情。

但是长公主的意思是,只要是太子的女人,又跟生养有关的,陆漫都必须尽全力帮忙。

第二百八十四章 冤枉

刘惜兰的身子没有大病毛,但体质稍弱,阴虚。

陆漫给她调养身体同样是秘密进行。刘惜兰来东辉院的借口是,两府是邻居,她跟陆漫又颇谈得来,所以偶尔会来串串门子。

陆漫给她开药,偶尔也会施针,施针的工作同样是让何承去做。因为两家住的近,刘府的三爷跟何承玩好了,经常会邀请何承去刘府“玩”。

何承说,刘四姑娘真是刘府的一个秘密,因为他跟刘三爷接触了多次,就从来没听他说起过刘四姑娘的一点信息。

陆漫把给她们两个看病的时间安排得岔开了,省得她们见面尴尬,同时也没告诉她们对方在自己这里调养身子。保护病人的隐私,这是医者应该做的,何况这些事还涉及政治。

不知刘五姑娘怎么这个时候来了。

陆漫忙把西侧屋关上,把刘五姑娘迎进了东侧屋。

刘惜兰娇指着丫头拿进来的一个蓝子笑道,“这是我们老家带来的凤梨,拿些来给姜三奶奶尝尝鲜。”

陆漫笑道,“谢了,这东西可是宝贝。”

刘惜兰又道,“明天是我祖母的六十冥寿,我娘要领我们姐妹去寺里给她老人家烧香,还会在那里茹素三天,所以先来这里开些汤药。”

她不好说的是,她去寺里茹素的真正目的是想祈求菩萨保佑她进了东宫后能一举得男。

陆漫听后笑得更加灿烂。明天是四月二十,女眷们上山烧香,还要住三天,肯定会派一些男人护送,平国公府正好空虚,小喜一定会趁这个时候出来买东西的,他们进去也不容易被发现。

她给小姑娘把了脉,又提笔写了一张药方给她。还嘱咐道,“山里湿气重,睡觉前要把被褥烘干,不要在外面的石凳上坐久了…”

刘惜兰笑眯眯地答道,“谢谢三奶奶提醒,我会注意的。”

按前世的审美来看,谢诛五官立体明朗,个子偏高,比刘惜兰漂亮。可按古代的审美看,刘惜兰皮肤很白,五官小巧秀气,削肩偏瘦,又特别会打扮,似乎她要略胜谢诛一筹。而且这姑娘随时都笑眯眯的,很是讨喜。听长公主说,她像她爹平国公,处事圆滑,八面玲珑。

送走刘惜兰,陆漫又去了西侧屋,把谢姝身上的银针拔下来。

谢姝眼里有探寻,但见陆漫没主动说,她也就没有问刘惜兰来这里看什么病。小姑娘性格豪爽又聪慧,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不知当初怎么跟夏家姑娘八卦了姜展唯的那件事。

若她没有把那些话传出来,自己还傻傻地以为姜展唯是真爱自己吧?

谢姝从美人榻上站起来,丫头帮她整理好衣裙。

陆漫笑道,“今儿个在这里吃晌饭吧,有你喜欢吃的铁板烧鹿肉。”

她跟谢老爷子一样,都喜欢吃东辉院做的铁板烧。他们府里的厨子也学了,但老爷子说没东辉院做的好吃。

谢姝挽着陆漫的胳膊,咯咯笑道,“三嫂别笑话我,原本我就打算在这里吃晌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