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话还没说完,何氏就不愿意了,咬牙骂道,“老天,女婿怎么能这样做!那不要脸的舒家女要出家,关他什么事,他们已经没有关系了。他阻止人家出来,居然还给她找住处。哎哟,我的漫漫这么好,他怎么能这样做!”

说着,她就把陆漫搂进怀里,哭道,“漫漫,可怜的漫漫,是娘对不住你。老陆家不妥当,娘又给你留了个恶奴,害你从小到大受尽委屈。如今,你的日子看似好过,但娘知道你有多么辛苦,女婿长年不在家,你要带闺女,抚养教导小叔小姑,孝敬长公主和老驸马,还要治病,制药,管着同仁堂…女婿不知道记你的好,却还要帮那个不要脸的舒家女。”又吸了吸鼻子,坚定地说道,“漫漫,娘跟你说句心里话,不管怎样,都不能让男人纳小,更不许他养外室,这是底线。若女婿敢肆意妄为,你拚着回娘家也不能答应他。”

话刚说完,何氏就怔住了。让闺女回娘家,可自己现在住的这个院子,也是姜家的。

她更难过了,哭道,“这个家也是姜家的。是娘没用,娘和你弟弟不仅帮不上你,反倒一直在拖累你。可怜的闺女,你想回娘家,娘却没有本事给你一个真正的家…”

听了何氏的话,陆漫也心沉谷底。她因为生气,今天就带着闺女,还有一帮“外人”回了娘家。

原来这个自己想避一避的娘家,也是姜家的。自己就是跟姜展唯怄怄气,都没地方可去。

何氏和何承一直住在这里,若遇到什么事,他们的底气更不足。

何承能找个背景比较硬的媳妇,早些成亲就好了。可他在等刘惜蕊,刘惜蕊什么时候才能走到人前,甚至能不能真的嫁给他,还说不准…陆漫的眼前竟然浮现出赵亦的身影。

听到何氏嘤嘤哭得伤心,陆漫反倒劝解了她几句。这一世的娘不是上一世的妈,靠不住。又想到何氏说坚决不能要男人纳妾,这是底线。何氏排斥赵亦,难道有这个原因?

陆漫也不可能容忍自己的丈夫纳妾,这也是她的底线。她有资本跟姜展唯讲条件,可何氏却没有资本跟男人讲这种条件,除了陆渣渣和老实的李掌柜。

何氏似乎想到了什么,把眼泪擦干,抬起头说道,“漫漫,过去是娘不好,从没想过你的为难…”

突然,一个懒洋洋的稚嫩的声音,“嫂嫂,你们没有地方去,可以去我家呀,带着何大娘和承哥哥一起去。我家那么大,院子多得数不过来,你们一人住一个院子都住不完。”

不知道什么时候宋默来了,偷听了多少。但他这话说得多暖心啊,陆漫和何氏都笑起来。

宋默见陆漫和何氏笑了,觉得自己一定是说到他们的心坎里了,高兴地跑过去爬上陆漫的膝上坐下。

陆漫看他脸色酡红,眼睛惺忪,应该才起来。

随着孩子们歇晌完都来了上房,屋里又开始喧闹起来。

陆漫坐在炕上,静静望着窗外,看着从房檐上瓢泼而下的水帘。

她心里还是有一种期待,期待水帘外能突然出现那个高大的身影。柳春闯了那么大的祸,今天肯定会回营向姜展唯请罪。

若姜展唯在乎自己的感受,再难都应该回来给自己一个解释。就像他去边关前,那么艰难都挤时间回家来看她。

她等到晚上也没等回来姜展唯的身影。还好满桌子的海鲜把她的馋虫钩了起来,吃着美食让她暂时忘了心里的不虞。

第二天一早,陆漫又早早起来去晓轩看宋默。

大雨在夜里的时候就已经停了,小丫头正扫着院子里的落叶和水洼。

牵着还打着哈欠的宋默来到正房,吃了饭后把他送上马车。

辰时末,她刚看着姜悦吃了早饭,就有人来报,说和郡王府来人了。

陆漫有些纳闷,宋默不是才回去吗,又有什么事。赶紧说道,“让人进来回话。”

一个婆子急急进来,行了礼说道,“姜三奶奶,我家老王妃有些不好,郡王爷请三奶奶去看一看。”

陆漫一听,赶紧起身,让人去后院通知绿绫做准备,又让人把姜悦送去老驸马那里。

何承会定期去给老王妃请脉,他前几天刚去过。老王妃突然犯病,一定非常凶险。

陆漫急急换好出门的衣裙,绿绫和小中也来了正院。

她们一起坐车去了和郡王府,又坐轿直接到了老王妃的院子。

宋明迎出了来,笑道,“麻烦三少夫人了。”

看他的气色还好,笑容温暖,依旧穿戴得光鲜亮丽,老和王妃的病应该不算很严重。

陆漫松了一口气,说道,“和郡王爷客气了。”

两个人边往屋里走,和郡王边说道,“我母妃早上说有些胸闷,我一着急,就打发人去请你了。刚刚她老人家又说好些了,请三少夫人再帮着看看。”

老王妃还躺在床上,她的脸通红,扶着胸口对陆漫说道,“昨儿好像吹了风,今儿一早就觉得胸闷,心慌。”又指了指宋明,说道,“他一看就着急了,赶紧让人去请你。”

老王妃除了脸色有些不正常的潮红,其它看似挺正常。陆漫又给她把了脉,脉向也挺好。

陆漫有些狐疑,这个病真是来得快,去得快。但也不好直说,笑道,“现在天热,老王妃千万不要贪凉,不能在风口呆久了,要注意饮食,不能不动,但也不能多动…”

说了一堆无关紧要的话,然后提笔开了一个药方。

陆漫起身告辞,宋明送出卧房,刚来到厅堂,老王妃的一个丫头红着脸笑道,“我有些不好,能不能请绿绫姐姐帮我看看?”

第三百七十四章 转变态度

瞧那个丫头的样子,应该是妇科方面的毛病。许多下人不好请陆漫,都会请绿绫帮着看。

陆漫对绿绫说道,“那你就去帮她看看吧。”

绿绫和小中跟着那个丫头去了耳房,陆漫就坐在厅屋里等人,杏儿也被一个丫头叫去另一间屋说话去了。

瞬间厅屋里只剩下陆漫和宋明,她才弄明白应该是宋明有事故意叫自己来的。

她看向宋明,笑道,“郡王爷安排这一出,是有什么事?”

看到她坦荡的眼神,宋明反倒有些红了脸。

宋明手握成拳放在嘴边清了清嗓子,方才笑道,“是这样,我听默儿说,你好像遇到了难事…”他想了一下措词,又说道,“我请你来是想告诉你,不管你遇到什么难事,只要需要我帮忙,我都会义无反顾地帮助你…哦,你帮我母妃、默儿良多,我也想帮帮你。”

他的脸更烫了,为了掩饰自己的心虚,抿着嘴略垂下目光。他心里还是有些恼怒,恨自己太没用,自己不是毛头小子,曾经有过几个女人,可一面对她心里就莫名紧张。为什么自己的目光不能像她一样坦荡,哪怕是装一装。

陆漫先还非常感动,觉得自己在异世交的这个男性朋友真好。但一看他的表情和闪烁的眼神,便有些诧异。难道,这位才貌俱佳又身份尊贵的郡王爷对自己有了什么想法?

这个想法把她吓了一跳,直觉不可能。姜展唯跟他是亲戚,还差了辈份。哪怕自己同姜展唯合离,宋明也不可能冒着得罪长公主府的危险娶自己。在古代,这些豪门大宅把政治利益和政治联姻看得非常重。何况,宋明的条件这么好,要什么样的姑娘没有,而自己是嫁过人的妇人,还生过孩子…

陆漫挺为自己的“自作多情”脸红,忙按下小心思,叹了一口气说道,“谢谢郡王爷的关心,我目前的确遇到了一点小麻烦,不过我还应付得过来。若以后真有应付不了的事,求到郡王爷面前,你可别笑话我不知分寸。”

宋明特别喜欢陆漫的这种坦荡,不矫揉造作,也有别于某些贵女的豪放不羁。他说道,“不会,不会,若三少夫人有难事,我定当尽全力相帮。”

他还想说,若是姜展唯欺负了你,让你不想再在姜家呆下去,就照他儿子的意思办…

但怕把陆漫吓着,没敢说出口。

等到绿绫回来,陆漫谢绝了宋明留饭,坐车走了。

看到那个曼妙的身影消失在佳木后,宋明的心又失落得难受。现在自己想见佳人一面何其难,想得彻夜难眠也只有忍着。

今天早上儿子回来没有直接去上课,而是急匆匆跑去见他。说“嫂嫂”难过了,跟何大娘抱在一起哭,说她们没有地方住。儿子就让他多准备几个院子,儿子不仅邀请了“嫂嫂”一家来住,还邀请了何大娘和承哥哥来住。

宋明想着,能让陆漫不想在家里住,一定是跟姜展唯发生了不愉快。姜展唯回来这么久,也没有跟陆漫合离,他知道姜展唯一定是看到陆漫的美好,不想合离了。而且,即使他想合离,精明的长公主也会全力阻止。

这几个月来,老王妃天天催着他续弦,他都找各种借口推拒。哪怕他觉得那个美好的愿望已经变得越来越渺茫,但他还是倔强地坚持着。

今天突然听儿子说了那些话,他再也不能平静下去。他既心疼陆漫受了委屈,又有一点小小的窃喜。想着,若陆漫真的受了大委屈,不想在姜家呆了,就告诉她不用为前路发愁,他一直在等着她,他会给她一切她想要的…

于是,便非常不孝地拿老王妃作借口把陆漫请了来。可是,陆漫并没有他想像中的憔悴,还说只是遇到有一点小麻烦,她能应付。

宋明极其失望,也就不好再往下说了。

陆漫到家已经午时末,匆匆吃了饭。

卫嬷嬷又拿来十二朵夜黄花,说是黄花园(之前叫后跨院)里的夜黄花夜里凋落下来的。

这种花一落下来制出的黄克来药效最好,陆漫拿着花带着绿绫去了制药房。在后罩房专门辟了一间小屋给她制药。

当她一身汗出来的时候,已经夕阳西下,霞光满天。

她直接去净房洗了澡,出来后问王嬷嬷道,“院子里怎么这样静,要吃晚饭了,孩子们还没有回来?”

王嬷嬷笑道,“老奴正要跟三奶奶说,老奴才从榆青院过来,姐儿,还有八少爷、二姑娘都被长公主请去了鹤鸣堂,说在那边吃晚饭。”又压低声音说道,“听抚琴说,今天下晌那边的三夫人又去了榆青院帮着赵侯爷说合,姑太太居然没有拒,口气还有了松动,说她再考虑考虑。”

何氏坚持了这么久,竟突然转变态度了。陆漫有些吃惊,但想想就明白了,何氏一定是昨天受了刺激,觉得没有给自己一个娘家,让自己背负娘家的一切而难过,才做了这个决定。

陆漫还是有些感动,觉得这样不管是对何氏和何承,还是自己,都算一件好事。

赵亦的人品应该信得过,从这么多跟自己交好的人愿意帮他说合就能看出来。而且,对何氏还算诚心,也给予了她充分的尊重。

赵亦有儿女有孙辈有小妾,有过去的经历。何氏的这个年龄只要再嫁,除了李掌柜,几乎所有男人都会有,避免不了。

何氏对小妾这个问题似乎非常抵触,她这么为难还要接受赵亦,也难为她了。

现在自己跟姜展唯都不知道前路如何,哪怕他们不分开,不合离,若姜展唯的做法超出她的底线,她跟他也不会像现在这样保持表面的和睦。那么,何氏找到一个能护住她自己的好归宿,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何承,总让她少了一些后顾之忧…

陆漫去了鹤鸣堂,男人们都回来了,在陪着长公主说笑。长公主和三夫人看陆漫的眼神有了些意味深长,陆漫笑笑装傻。

吃了饭以后,长公主把陆漫和三夫人留下,把其他人都打发走了。

第三百七十五章 不宜回京

三夫人眉开眼笑,得意极了,那么多夫人都没说成的事,居然让她说成了。虽然何氏还没有最后同意,只说再考虑考虑,但她已经松了口,就说明没有大问题了。今天考虑,明天就会答应了。

她笑道,“展唯媳妇,昨天赵大人求到我家老爷那里,我家老爷推却不过,又觉得赵大人好,品德高尚,位高权重,还如此痴情,也就答应下来。今天下晌我找你母亲说了,她没有拒绝,只说考虑考虑,明天回复。她之前推拒得都非常坚决,而这次说考虑,我想着应该是愿意了。你去问问你母亲,若她答应了,明天就请何家小哥在家等着,婆婆正式去帮着说合。婆婆的身份高贵,由她说合,你母亲的面子足,以后赵家人更会尊敬她。”

三夫人这是要把功劳推给长公主了。陆漫倒不是特别注重“面子”,但由长亭长公主亲自说合,的确会让赵家人有一层忌惮。

三夫人这是投桃报李,感谢自己对三房的帮忙了。

长公主是老人精,她也乐得这样做。既让陆漫领了三房的情,也能让何氏以后的日子更好过。呵呵笑道,“哎哟,老三媳妇废了半天的口舌,还让本宫摘了这个桃子。好,若你母亲愿意,本宫明天就走一趟。”

事关何氏后半生的幸福,陆漫还是不放心,又问了一些赵亦的事情。

这两个中老年妇女眉飞色舞地说着赵亦的好,说若何氏再嫁,赵亦真的是最合适的人选。

虽然他有儿女孙辈,还有两个小妾,但他家跟那些大宅门相比已经算是非常简单的了,甚至比他们这个长公主府还要简单。

那两个小妾,就是两个玩意儿,根本不需要放在心上。小儿子在国子监,一旬才回来一天,在家的闺女又是庶女,也不敢给嫡母气受。

好像赵亦正在想办法把大儿子调回京城,等大儿一家回京的时候,何氏已经在府里站稳了脚跟。何氏温柔,心思也不多,只要得赵亦的宠爱,儿子儿媳肯定也不会为难她…

长公主又拍着陆漫的手说道,“赵亦精明,他倾慕你母亲的同时,还是有他的小九九,就是联姻。他娶了你母亲,跟我们府就是姻亲了。我们府跟太子的血缘近,又跟太子妃娘家的关系好。当然,他也有他的优势,我们府跟他成为姻亲,于我们也好…”

这就是前世说的“共赢”。

果真没有无原无故的爱,有了这种牵绊,对何氏以后更好。

陆漫回到东辉院,又坐车去了榆青院。

进了屋,看到何氏的眼睛红肿,何承的嘴唇抿成了一条线。

陆漫纳闷道,“哟,你们怎么了?”

何承过去拉着陆漫的袖子说道,“姐姐,娘才跟弟弟说了,姐夫居然有了外心。弟弟无能,没有本事给姐姐撑腰,还要让娘以这种方式给姐姐一个家…”说着,眼圈都红了。

陆漫摇摇头,拉着何承挤去何氏的身边坐下,说道,“你们都误会了,三爷没有外心,他只是想帮帮舒明薇。我对他不高兴,不是他帮了谁,而是对他的某些做法不赞同。”又对何氏说道,“娘,若你只是为了我而嫁给赵大人,对你自己不公平,也是对赵大人的不公平。这样不情不愿进赵家,会影响你们的感情,也会让赵大人不喜。”

何氏虽然脸涨得通红,还是坚定地摇摇头,说道,“娘已经决定了要嫁,就不是不情不愿。”目光又看向陆漫,说道,“娘不光是为了你,也是为了承儿,为了我自己。娘过去总是逃避,退让,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我想了很久才想明白,我,我的闺女、儿子,还有外孙女,我们都活在大楚朝,活在上京城这个大世界里,这个大世界里有一切不好的东西。我原来那个安静的世界,是闺女通过女婿和婆家给我的。我的闺女这么辛苦,伤心了找不到一个避风的地方,还要求着婆家给娘家人撑腰,你在女婿和婆家人的眼里,腰杆怎么硬得起来。也就是闺女有本事,把长辈哄得高兴。换成别人,不知道要遭多少白眼…她们都说那个男人风评很好,温和,正直,官声也好。再想想,他家里没有长辈,没有兄弟妯娌,除了他,所有人的身份都高不过我。至于那两个小妾,那是在娘之前他有的,也怨不着他。娘再是软弱没用,日子也不会比在陆家更艰难。”

为母则强,何氏因为儿女终于想通要嫁人了。而且想得还非常明白,赵家再难,也难不过陆家。

何承都快哭了,说道,“要说最没用的是我。我是男人,本应该给娘一份好生活,给姐姐当倚仗,可我不仅不能帮你们,还是拖累。”

陆漫又劝道,“弟弟还小,现在好好学本事,学做人,娘和姐姐以后就等着你撑腰了。”

陆漫讲了长公主和三夫人的意思。

何氏红着脸点点头。何承还有些不愿意,怕何氏过去受委屈,抿着嘴不说话。

陆漫又给何承做了一通工作,告诉他,何氏还年轻,应该有自己的幸福和生活,儿孙和伴侣不一样。又说赵亦为人不错,在朝中的人员关系也不错,否则请不动这么多人来帮忙当说客,还有姻亲的理论,等等。

最后说道,“我们应该做的,就是想办法使自己变得更加强大,不许别人给娘气受。”

何氏羞得头都抬不起来,何承最听姐姐的话,便也同意了。心里暗暗下着决心,早些把“盗魂散”弄出来,早些给刘姑娘和太子做“手术”。太子对自己有了好印象,再加上外祖留下的“证据”,自己也就有了前程。还有刘姑娘…

几人又商量了一下明天的事宜,陆漫很晚才回东辉院。刚进上房,柳芽就呈上一封信来,说是柳山送回来的。

陆漫打开信,信很短,姜展唯说他现在不宜回京,还让陆漫不要多心,他不会做任何对不起她的事,具体事宜等他办完事回家细说。

不宜回京!

陆漫也不想再猜了,把信放进抽屉里。

第三百七十六章 同意

第二天,老驸马一大早上就跑来东辉院蹭早饭。饭后,姜展魁和姜玖去读书,陆漫让老驸马去晓轩看着姜悦。

她自己则回屋打扮了一番,穿戴不能太随意,也不能太隆重,然后领着王嬷嬷等人坐马车去了榆青院。

何承今天做为家主,也跟陆漫一样收拾得中规中矩,一身湖蓝色宫缎长袍,系着玉带,束着碧玉簪。

家里已经收拾好了,把最好的摆件都摆了出来。

何氏穿着半旧衣裙坐在卧房里,今天不需要她出面,只躲在房里害羞就成。

吴婶和吴叔晚上会回自己的小家,榆青院里只有白术和眉儿陪着主子住。他们两个今天早上来上工,听何承讲了这件事,都极是高兴。

吴婶说道,“奴才早就看出来了,赵大人比陆放荣强了一条长街都不止…”

大概巳时,长亭长公主和姜三夫人来了。她们两人今天穿得都很隆重,一脸的喜气。

何承和陆漫非常郑重地把她们迎进厅屋。陆漫倒是挺自然,何承有些紧张,俊脸通红。

长公主笑道,“南山侯赵大人,才貌上佳,人品出众。他早年跟你们外祖何御医熟识,倾佩他医术精湛,人品高洁。又听说你们母亲温婉贤淑,兰心蕙质,赵大人心向往之,诚心求娶…”

何承拱手笑道,“谢谢长公主殿下。晚辈也听说赵大人厚德流光,官声颇佳。他身居高位,还能如此诚心求娶家母,晚辈和家母、家姐都为他的诚意所动。然家母性情柔顺,望赵大人今后能珍之重之…”

听着这二人说着外交辞令,陆漫觉得有些好笑。

长公主点头说道,“何家小哥的意思本宫定会带给赵大人,本宫也会作见证。”

结果肯定是皆大欢喜了。众人又说笑一阵,长公主和三夫人才告辞回府。

长公主又得意又高兴。她原来做媒,都是在牡丹花宴上给小郎君小娘子做媒。而这次是给侯爷做媒,那么多人都没说下来,她却说下来了,多不容易呀。

她也等不急晚上让人去赵府说,而是让严家令直接去了通政史司衙门,告诉赵大人这个喜讯。

赵亦欢喜异常,晚上下衙的时候邀约着离得近的姜侯爷和姜二老爷一起去了长公主府,当面向长公主鞠躬道谢,又顺便在鹤鸣堂喝了酒。

长公主敲打他道,“何氏在本宫家里住了两年多,本宫拿她当了半个闺女。她的性子沉静温柔,你不能欺负她。欺负她,本宫可不答应。”

赵亦又起身给她躬了躬身,笑道,“长公主言重了,下官能求娶成功,已是大喜过望,怎么会欺负。”

他的大实话逗得众人都笑起来。

老驸马才搞明白,也揪着胡子说道,“姑太太是唯唯媳妇的娘,你欺负了她的娘,也就是欺负了她。不说长亭不答应,我都不答应。若是你敢欺负,我就把你的短胡子一根一根拔下来。”

赵亦顿时觉得下巴一阵疼痛,捋了捋短须笑道,“有姜老驸马为她作主,下官就更怕了。”

姜侯爷指着他哈哈笑道,“赵大人真是个情种。怕妇人的这个性子,到老都没变。”

姜二老爷的笑声最大。都说他怕媳妇,这不又来了一个。

两天后,何承在家接待了赵家请的官媒上门来提亲,双方交换更贴。

陆漫这一天都呆在榆青院里。姐弟两个商量下一步的打算,还有何氏的嫁妆问题。

同仁堂(仁和堂)是何家传下来的,是陆漫发扬光大的,就不给何氏分股分带去赵家了。

何氏和何承现在的身家也是颇丰,同仁堂有何承一半的股份,卖黄克来的银子也有一半是他的,他给贵族看病也挣了不少。再加上家里的老底,他现在有四千多两银子,他想拿四千两出来给何氏置嫁妆。

何氏连连摇头,拒绝道,“那怎么行。你也快娶媳妇了,那些银子留着你们小家用。”

何承道,“我是男人,还会挣。可娘去了那里,手里没钱没底气。”

陆漫说道,“弟弟就拿两千两银子出来给娘当压箱银子,我拿五千两银子出来给娘置办田地,再出价值三千两银子的摆件和首饰、布料,给娘置分像样的嫁妆。”

其实陆漫完全可以不让何承出钱,但觉得何承是男人,这时候必须要有所作为。

另外,赵家送的聘礼都给何氏陪送过去。这么加起来,她的嫁妆也非常丰厚了。

何氏的眼睛瞪得老大,提高声音说道,“天,娘再是没用,也不能把闺女的家底都搬走吧?”又教训陆漫道,“你这样,女婿和你婆家人会不高兴的,想都不许这样想。我只要承儿给的八百两银子,漫漫实在要给,五百两足以。我穷,赵家人应该知道。”

陆漫笑道,“娘,你闺女现在最不缺的就是银子。放心,我给的是我的私房,又不是姜家的家底。弟弟是何家的男人,他给两千也应该…”

何氏摇头道,“我不要,当初我爹给了那么多产业,我都没有保住。”

陆漫说道,“赵家可不是陆家,看不上那点银子。不过,娘连这个小家都管不了,当那么大个家的主母就更不容易了。赵大人的儿媳回来之前,你肯定要亲自主持中馈,因为他们府现在是由一个姨娘暂时管着的。我把柳芽送给你,她未婚夫的奴契虽然不在我手上,我会去向长公主讨个人情。让柳芽帮着你管家,等到赵大人的儿子媳妇回了京,再让她嫁人。我会再向长公主讨一个能干的嬷嬷跟娘去赵府,还要买个几丫和下人调教好…”

陆漫之所以不让跟去的嬷嬷帮着管家,就是怕嬷嬷管上瘾了舍不得手中的权力,挑唆何氏跟赵家人起龌蹉。何氏简单,陆漫不希望她过多地去惦记赵家的财产。赵亦是一家之主,外表随意但内里精明,只要跟赵亦的夫妻关系和睦,赵亦该给她的都会给,何氏只要她本分该得的就够了。而柳芽以后是要嫁人的,她只会把眼前的事做好。再让她在赵家儿媳回来前注意关键岗位的人,尽量不要换,但实在不妥的,必须换…

第三百七十七章 又不是他

何氏又落了泪,这哪里是闺女在跟母亲安排去婆家的事,明明是母亲在安排闺女嫁人后的事。

看到她这样,陆漫的眼前又飘过李掌柜的面容。若何氏嫁给李掌柜,陆漫根本不需要操心他们以后的生活。只是他们两个没缘分,而且在这个强权社会,他们俩走到一起也不太合适。

何承明确表示,他会继续住在榆青院。何氏不同意,让他跟自己住去赵府。

这件事陆漫也坚定地跟何承站在同一战线上。一个原因是刘惜蕊住在对面,何承住在这里方便照顾和联系刘惜蕊。另一个原因是住去赵家容易引起误会,觉得他是不是想当赵家的儿子。三个原因是,何承是何家子孙,必须要坚守何家的阵地。现在住在榆青院,也是暂时的,等他娶媳妇了,肯定要自立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