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邀的人里,只有何氏没好意思来。

其他人都当乐子,只有谢开沛小朋友和闵加明小朋友羡慕嫉妒得眼睛都红了。他们都喜欢豌豆黄,因为实在没有比豌豆黄更聪明和厉害的小猫了。

姜悦再一说自己娘亲怀了弟弟,闵加明更不得了了,扯着闵四奶奶嚎开了,“娘亲,悦妹妹有了小豆豆,还会有小弟弟,沛弟弟也会有小弟弟,你给我再生个弟弟吧,求你了。”

闵四奶奶红着脸瞪了他一眼。她心里也着急,不知怎么生了明哥儿后没有再怀孕,而闵四爷的一个通房却已经怀了孕。近几个月她一直在吃陆漫开的药,希望能再生一个儿子。

陆漫见赵大奶奶只带了书姐儿来,便问道,“礼哥呢?”

赵大奶奶有些尴尬地笑道,“今天是我先婆婆仙逝六周年,公爹专门请了一天假,领着礼哥儿去寺里给先婆婆上香…”

陆漫暗道,不止是上香,还是跟他先夫人说自己又要续弦了吧。她早听说赵亦和他的先夫人肖氏青梅竹马,十分恩爱。肖氏多年重病在床不能服侍他,还作主给他纳了两房妾室,他绝大多数时间也是陪着肖氏,而很少去小妾那里。

陆漫笑笑。她能理解,赵亦这样,也说明他是个重情重义的男人。

下晌申时,把谢、赵、闵三家的客人送走。

晚上,下衙的男人又来东辉院吃晚饭。

八月十二去赵家安床。何氏的家具是借了长公主府的一处小院打的,虽然赶得有些急,但请的木匠师傅多,还是赶出来了。

从这天起,相好的人家和朋友便陆续来榆青院给何氏添妆。连刘惜蕊都通过豌豆黄送了一张非常精美的绣品,拿去铺子里镶好,就是一架漂亮的小桌屏。

八月十五是中秋佳节,也是何氏出嫁的前一天,姜展唯和何承都赶回来了。

陆漫一家一整天都在榆青院陪何氏。晚上,去鹤鸣堂吃了晚饭,姜展唯领着孩子们继续在那里玩,陆漫又匆匆去了榆青院。今天夜里,她会一直在这里陪何氏。

何氏、陆漫、何承三人挤在一起坐着说话直到半夜,吴婶催了几遍,何承才回东厢歇息。陆漫和何氏睡一起,她困极了,很快便在何氏的念叨声中进入梦乡。

梦里,陆漫居然又回到了前世的那个世界。那里的今天也是中秋月圆,中秋晚会已经进入到了尾声。几乎家家户户都灯火通明,窗里飘出说话声和笑声。

而她家却是静悄悄的,也没有灯光。她的小屋没拉窗帘,浩月当空,明亮的月光撒进玻璃窗内,把小屋照得亮亮堂堂。这么久了,她的小屋跟她死前没有一点变化。

她的床上,妈妈睡在上面,一只手拿着她生前用过的手机,一只手拿着她的照片。妈妈的头发染了色,但头顶刚长出来的头发几乎全数华白。她睡着了,但睡得并不安祥,眼角还挂着眼泪。她一定还在想自己吧?

陆漫哭了。妈妈才五十几岁,还有那么多年的日子要继续过,一直这样怎么可以。她后悔,自己死前应该想办法让妈妈找个好男人嫁了的,再不济也应该让妈妈培养个打发时间的爱好。那样,她也不会这样孤单寂寞,一直活在痛苦和追思中。

“妈妈,你应该过自己的生活,想办法快乐起来,不要再活在过去的痛苦里。我过得很好,有丈夫,有女儿,还有这一世的母亲和弟弟…”陆漫轻声说道。

妈妈一下睁开了眼睛,坐起来自言自语道,“天哪,我听见了漫漫的声音,她说她过得很好,有丈夫女儿,还有母亲弟弟…”她看看周围,又喃喃说道,“原来是场美梦。也是,即使漫漫重新投胎,也才三岁,怎么会有丈夫女儿,怎么会给我托梦。”

说完,又躺了下去,把相片和手机紧紧贴在胸口上。

陆漫嘤嘤哭出了声,说道,“妈妈,是真的,我不是股胎,是穿越。我这一世很好,你也要好好的…”

“漫漫,漫漫,醒醒…”

是何氏声音温柔的声音。

陆漫睁开眼睛,朦胧中,看到这一世的美貌娘正关切地看着自己。

陆漫抱着何氏哽咽道,“妈妈,妈妈,你要幸福,一定要幸福…”

第四百一十七章 出嫁

陆漫的声音很低,也不清晰,何氏只听清了“幸福”二字。她抱着陆漫也哭了,说道,“娘会幸福,漫漫也要幸福,还有承儿,承儿也要幸福。”

母女二人相拥着渐渐睡去。

第二天,三夫人婆媳和姜展唯早早来了榆青院,帮着一起张罗。

陆漫亲自给何氏化的妆,穿上喜服的何氏很显年青,感觉只有二十几岁,芳菲妍丽,艳美绝俗。比起十几岁的美娇娘,另有一番风韵,让三夫人和江氏赞叹不已。

今天何家的客人不多,但也请了一些,谢家、闵家、陈家,和郡王府,还有同仁堂的一些人。长公主府里的人,除了姜侯爷会陪着长公主去赵家,其余人都是何家的客。

李掌柜已经明说不来,前几天就让王嬷嬷帮着添了妆。王嬷嬷觉得挺好,还悄声跟陆漫说,“他不来也好。若忍不住哭了,反倒不美。”

榆青院太小。装不了这么多客,又把长公主府离榆青院比较近的湖清院收拾出来,一部分客人去那里玩。

辰时末,何氏的六十四抬嫁妆就开始往赵家送。

嫁妆刚抬完,榆青院就迎来了第一批客人,是宋明、老和王妃、宋默。

老和王妃不好意思地笑道,“天儿还没大亮默儿就闹了起来,让我们早早吃饭,早早来看何大娘…”

今天宋明穿得非常花哨,若胸前再系个大红花,真的像个新郎官。

他发现陆漫的眼睛微红,以为陆漫是因为何氏出嫁把眼睛哭红的。笑道,“别担心,赵大人很好,你母亲过去不会受委屈。”

陆笑笑,请他们去湖清院玩,老驸马和孩子们都在那里。宋默去屋里看了何氏后,便去了湖清院。

晌饭后,赵亦领着迎亲队伍来接亲了。

何氏没有活着的长辈,赵亦和何氏给一个牌位磕了头,又给代表何氏长辈的老驸马和谢老国公磕了头。

两个老头都说了几句话,意思是何氏温婉贤淑,是个好女人,让赵亦好好待她。

老驸马的话是由长公主之前教的,让他背了好多遍。他都背全了,最后还是加了一句自己的话,“若你敢欺负亲家姑太太,我会像收拾王老匹夫一样收拾你。”

赵亦自是表了一番决心。

然后,由何承背着何氏上了花轿。

听着鼓乐声渐渐远去,陆漫忍不住流下了眼泪,何承也流泪了。

谢大奶奶和闵四奶奶劝着陆漫,姜五爷和谢八爷劝着何承。

申时后,客人们才渐渐散去,姜展唯也领着孩子们走了,只有陆漫留在这里陪何承。

吴叔和吴婶领着几个下人收拾院子。他们一家和眉儿依然是何家的奴才,会继续留在榆青院。

看着颇有些落寞的何承,陆漫笑道,“以后弟弟娶了亲,家里就又热闹了。”

何承叹道,“让娘嫁人,也不知道我们做得对不对。”

陆漫想着前世的妈妈,喃喃说道,“娘嫁人没错。她还那么年轻,不能让她一直守寡,她应该有自己的生活。就像我们,都有各自的生活…”

陆漫在这里吃的晚饭,呆到戌时,姜展唯亲自来接她。

皓月当空,银霜满地,空气中着飘着浓浓的桂香。

姜展唯牵着陆漫的小手慢慢走着。几个下人见状,都远远地掉在后面。

陆漫很享受这种“恋爱”的感觉。她前世没有正经谈过恋爱,这一世的人封建,姜展唯属于离经判道的人,也只敢偶尔在门前她送他走时快速拥抱一下她。而这种大手牵小手在月光慢慢散步,还是她两世加起来的第一次。

两人都没怎么说话,只静静地走着。月光下两个影子细细长长,一高一矮,连在一起。

陆漫想到昨天夜里的梦。若前世的妈妈也有一个男人这样牵着她走下去,该多好!

她突然生出一分感动,被这个男人牵着走过这一生,也不错。

在路过晚轩附近的竹林时,隐隐听到琴声,应该是风雅的二夫人在月下焚香抚琴。

琴声悠扬,更显得月空静谧而美好。

两人走到东小门,姜展唯看到陆漫还意犹未尽,问道,“还没走够?”

陆漫望着他点点头,目光里倒映着两个小小的圆月,还有殷殷期盼。

姜展唯笑起来,笑容如月光一样温柔。他又牵着她转过身,沿着去鹤鸣堂的那条路慢慢走。走到芍药圃,才又倒转回去。

回到卧房,陆漫有些微喘,鼻尖也出了细细的几颗小汗珠,却异常满足。

看到陆漫喜滋滋的小模样,姜展唯颇有些好笑。小媳妇的想法果然与众不同,喜欢自己在外面牵她走路,走了一圈路就乐得这样欢。

还是提醒她道,“天黑不要在外面走,容易摔跤。实在想走了,等我回来。”

第二天姜展唯独自去了营里,何承要在家等何氏回门。

这一天,陆漫和孩子们去榆青院陪何承玩了一天,同时又准备明天的回门宴。

八月十八,是何氏回门的日子。

姜展魁和姜玖请了假,姜悦也没睡懒觉,一家人早早来到榆青院。结果,看到老驸马已经先去了。

大概巳时,赵亦和何氏来了。不仅他们两个来了,还带来了孙子赵书知,孙女赵书珉,还有一个七岁小姑娘,是庶女二姑娘赵映。

何氏穿着大红遍地金褙子,银红撒花马面裙,头戴一支嵌猫儿眼的大凤钗和两支嵌宝小凤簪,腕上戴着一对水透极好的玉镯子,浑身富贵华丽。

衣裳是她在娘家时做的,而首饰应该是赵亦送的。

她虽然羞得满面通红,但眼里满满的都是幸福和喜悦,也更美丽了。都说恋爱中的女人最美丽,陆漫从何氏的脸上看了出来。

赵亦穿着锦袍,腰系玉带,春风满面,一脸和气。而且书哥儿和珉姐儿叫何氏“祖母”叫得非常自然,他们相处得应该不错。

陆漫和何承给赵亦磕了头,改口叫道,“见过父亲。”

赵亦笑着给了他们一人一个改口红包。

接着,姜悦又来给他磕了头,说道,“见过外祖”。

赵亦又笑着给了她一个改口红包。

第四百一十八章 男人是善变的

赵映给陆漫和何承屈膝万福,喊“姐姐”,“兄长”。礼哥儿和珉姐儿则给他们磕了头,喊“二姑姑”和“叔叔”。

二人又给了他们一家一个大红包。

当珉姐儿听姜悦叫自己表姐时,拉着她的手大乐道,“悦表妹,以后我们就是姐妹了。”

说得众人大笑。姜悦乐得直跳脚,她只有堂哥堂姐,现在终于有表哥表姐了。

之后,孩子们就去院子里同一猫二狗玩。当珉姐儿听说又有一只更小的黄豆豆,闹着要去看,下人又领着老小孩子去了东辉院玩。除了赵映有些生疏放不开,其他几个孩子玩得非常好。

而赵亦、何氏、何承和陆漫则是坐在屋里聊着天。

赵亦很会说话,不一会儿就跟何承十分热络起来,而陆漫拉着何氏去了东侧屋。

陆漫觉得此时她就像何氏的母亲。仔细观察了一番何氏,又问道,“赵大人对娘还好吧?”

她当面叫赵亦“父亲”,但私底下还是习惯叫他“赵大人”。

何氏的脸更红了,小声说道,“他对我很好,很礼遇我,他…是个好人。晚辈们也很好,很尊重我。”

陆漫见她如此,也放了一大半的心。又旁打侧敲了一阵何氏,知道了赵亦更多的事情。他脾气温和,也很浪漫,写得一手好字,弹得一手好琴,偶尔会跟何氏琴笛合奏…

若赵亦能一直这样待何氏,那何氏的后半辈子就有靠了。

陆漫又教着何氏,女为悦己者容,让她适当地为赵亦改变自己,但也不能完全没有自我。她善厨艺,高山流水之余,可以偶尔亲手煲汤做羹,还要放一部分心思在管家和跟他亲人的勾通上…

何点头允诺,又低声嗔道,“你教别人大道理一套一套的,也要想想自己,你和女婿相处也要这样用心。”

陆漫笑道,“我跟他相处当然用心了,我们很恩爱的。”

“皮厚。”何氏用指尖戳了一下她。

陆漫私下又问了柳芽和曾嬷嬷,她们二人都说这两天夫人同府里那些人的关系相处很好,没有谁找晦气。老爷对夫人就更好了,还说他一上衙就会递为夫人请封诰命的折子…

晌午,长公主和三夫人、江氏、姜展玉被请来吃饭。也请了二夫人,她托辞没有来。

长公主笑着打趣道,“本宫说合了好多对小夫妻,现在看来,你们这对夫妻才是最般配最恩爱的。”

赵亦哈哈大笑,抱拳说道,“谢长公主的说合,晚辈感激不尽。”

到了申时,赵亦才起身告辞。

珉姐儿不愿意走,糯糯说道,“不走,要吃了晚饭再走。”过去她和赵大奶奶去东辉院作客,偶尔会吃了晚饭再走。

赵亦没同意,说道,“改天再来玩,哪里有经常赖在人家吃晚饭的理儿。”同时,又请老驸马和陆漫、何承等人去赵府作客。

还对何承说,“家里专门给你准备了一个院子,我还让人买了一些医书放在里面。你无事就来住住,你母亲也高兴。”

几天后,赵大奶奶又领着孩子们来了,她不放心济州府的丈夫,过几天就会回济州,并代替公爹邀请陆漫一家、何承和长公主夫妇八月三十那天去赵府做客。

经过两个多月的治疗,赵大奶奶的身体已经好多了,但还没有完全治愈。

陆漫的意思是,为了她身体能够痊愈,最好再在京城多呆两个月的时间。

赵大奶奶悄声说道,“不怕陆妹妹笑话,我是不放心我家大爷。之前我身子不好,就给大爷纳了两个通房,虽然大爷让她们一直在喝避子汤,我怕我不在他会改变主意…”

赵大奶奶和陆漫算是“姑嫂”关系,她们相处这么久,两个人的私交已经很好了,所以她跟陆漫说了实话。

只是她没好意思说完。她不好说的是,虽然丈夫说了在她二十五岁之前若不能再怀孕,就让通房停避子汤。但她看到公爹对这位后婆婆的好,便有些害怕了。

之前公爹对死去的婆婆非常好,哪怕婆婆不能服侍他,几乎每天都会去正院陪婆婆,很少去姨娘那里。而娶了这位继婆婆后,似乎他所有的情都用到了继婆婆身上…男人,果真是善变的。一旦有了新人,就记不得旧人了。

陆漫不知道她的心思,给她多开了一些药,又让小西跟她去济州呆一段时间,“小西的针灸是我专门调教的,很不错。让她去给你施针和施灸,若你有什么不好,她也能及时发现,写信跟我说,我再做调整…”

赵大奶奶十分感激。又跟陆漫暗示,赵亦那两个姨娘,苏姨娘看着憨厚,其实是个精的,赵亦一直比较看重她。袁姨娘看着精明,又年轻漂亮,其实是个棒槌,并不得赵亦欢心。

还说,赵亦开始是不想要庶子女的,虽然纳了妾,却给她们喝了避子汤。后来因为苏姨娘老实憨厚,赵亦和先夫人便停了她的避子汤,让她生下一个庶女…

“…婆婆人好,温柔贤惠,心思又不多,别着了人家的道。”她的词语有些闪烁。

陆漫了然。若苏姨娘真的老实,也不容易同时取悦赵亦和先夫人,让她生下一个孩子,还让她代管家。

赵家的人口不多,但有妻有妾,有继子有后母,就总会有那些破事。若苏姨娘胆敢对何氏下绊子,陆漫会想办法让何氏收拾她。但也不排除赵大奶奶不好收拾公爹的女人,而让何氏出手。虽然这种可能性极小,但也不是不可能。

陆漫还是灿然笑道,“我知道了,谢谢你。”

八月二十九晚上,只有何承一个人回家,姜展唯没回来。姜悦一见,又大哭起来,姜玖也红了眼圈。

不说孩子,连陆漫的鼻子都有些发酸。她孕期反应越来越厉害,吃了就吐,吐了又吃,十分辛苦。那边府里的长辈她要孝敬要哄着,这边家里的孩子她要照顾,还要给老病号看病。何氏又走了,她想撒个娇,吐个槽,连人都找不到。

现在,她比任何时候都盼望姜展唯能在身边,希望有一个坚实的肩膀靠一靠,歇一歇。盼了那么多天,又是一场空。

悔教夫婿觅封侯!男人太上进了,背后的女人是辛苦和寂寥的…

第四百一十九章 情诗

何承看到陆漫瘦了,又看出她眼里的失望,心疼也没办法。有些事他代替不了姐夫,但他现在才知道,姐夫是干大事的人,他真忙得抽不出空来。

他接过白芷递上来的军用背包,对陆漫说道,“姐,这是姐夫专门让人去山里摘的野山梨,新鲜多汁,酸得倒牙,姐姐肯定喜欢。”又解释道,“军营里的事多,姐夫真的很忙。他本来要回来的,可临时又出了些事情…”

他在丫头端来的铜盆中净了脸和手,又把姜悦抱起来笑道,“爹爹忙,他让舅舅代他抱抱小悦儿。爹爹还给你们买了小礼物,舅舅也买了一些。”

姜悦听了,方瘪着小嘴止了哭,看舅舅给他们从包里掏出一些用草编的木头雕的小玩具。

陆漫听说野梨酸,赶紧让人削了。吃了几块,果真把胃中的不适压了下去。她吃了一个还想要,被王嬷嬷劝住了。

饭后,何承又跟陆漫讲了他在军中的情况,还讲了前天晚上他居然带着李大夫、闵医官和几个士兵跑去义庄,用二两银子贿赂守义庄的人,去解剖了一具尸体。

“听姐姐的吩咐,我们三人先给那具尸体鞠了躬,完事后,把伤口重新缝好,再次鞠躬拜谢…我还是有些害怕,这两天都在做恶梦,那个人在阴槽地府倍受煎熬,我觉得好对不起他…”何承到现在还有些后怕,也很内疚。

陆漫宽慰道,“你有这种想法正常。你再换个角度想,这样做是为了以后更好地救人,救多多的人。佛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那个死的人贡献了一具尸体,就能救很多人,也算为来生积福了,怎么会在地府受苦…”

古人的想法不一样,陆漫只得用“积福”来说服何承。

果真一直背着包袱的何承又放松下来。

何承在东辉院一直玩到亥时才带着四个护卫回榆青院。这四个护卫是姜展唯派给他的,他来回军营都是这四个人跟着。白芷难得回家一趟,已经打发他回家了。

平时家里只有吴叔和吴婶、眉儿在,晚上吴婶要回家,便只有吴叔和眉儿。

吴叔听到敲门声,赶紧把门打开,喜道,“二爷回来了。知道今天二爷会回来,灶里一直温着水呢。”

何承笑道,“谢谢吴叔。”

他拿着眉儿准备的衣裳去了净房。过去,拿衣裳这些事都是何氏亲自帮着他做。还有,过去他只要一回了家,迎接他的都是母亲的笑脸和她温柔的声音,以及她滑腻的手轻轻抚摸一下他的脸…可是现在,这个家里空荡荡的只剩他一个主子,这种日子真不习惯。

他洗了澡穿着中衣中裤回屋,眉儿小脸红扑扑地来给他擦头发,他十分不自在,挥手让她下去了。这种感觉很奇怪,过去有母亲在,他不觉得有什么,怎么今天他就觉得不自在。以后得提醒吴婶,再买个婆子回来。哪怕不用她贴身服侍,有一个妇人在家也好。

他自己把头发擦了擦,就坐在烛下看书。可拿着书却看不进去,时而抬头望望窗外漫天繁星。繁星一闪一闪眨着眼睛,温柔得就像母亲的眸子。过去那双眸子离他很近很近,现在离得比星星还遥远——星星他看得到,可母亲却有好些日子没看到了。真不习惯…

突然,他听到一阵猫叫,压抑的叫声一听就是豌豆黄。接着,一只黄猫背着比它身体还庞大的四肩包从窗户缝里钻进来,跳上书案。

何承把它抱起来,低声笑道,“豌豆黄,你回来了?”他知道,这几天小东西一直在刘姑娘那里。

他把背包拿下来打开,里面装着一小包刘姑娘亲自做的桂花糕,还有一件绸子靓蓝色外袍。外袍的面料不算太好,但上面绣的竹叶和云纹精致又好看。他一阵欣喜,起身把衣裳穿上,大小正好。

他舍不得再脱下来,拿起一块点心吃着,又抱起豌豆黄傻乐着。刘姑娘现在让小东西过来,一定是她知道自己今天会回家,让小喜在侧门处听动静。

他吃了一块点心,把豌豆黄放下,拿出纸和笔,想了许久,只写了四句古诗,“迢迢牵牛星,皎皎汉何女。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过去他也给刘惜蕊写过几封信,都是正而八经的告知或是嘱咐,而写这种情诗还是第一次。哪怕是别人的诗,他也极不好意思。那种异样的感觉让他脸庞发烫,心跳过速,犹豫了一阵,才把纸笺折好装进信封,再装进四肩包,又把他在镇上买的几个草编小动物装进去,让豌豆黄给刘姑娘送过去。

看到豌豆黄翻过榆青院的大门,何承的目光才收回来。他的心情好了许多,嗽了口后,去床上躺下歇息了。

而豌豆黄快速跑去了刘府里的那座小破院子,刘惜蕊正坐在窗边望着漫天星辰。她知道何承今天会回家,也知道他不会习惯母亲不在的日子。

听见豌豆黄的叫声,再看到它爬进小窗,刘惜蕊笑起来。说道,“小东西,这么快又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