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把四肩包取下,看了何承的信和小礼物,欣喜又满足。她心悦何承的良善,俊朗,还有高超的医术。知道自己的病或许能治好,也有机会重见天日,才敢有那样的心思。但还是怕何承看到过自己最不堪时的模样,会瞧不上自己。如今看到何承的这封信,知道他的心思跟自己是一样的了,高兴得眼泪都涌了出来…

第二天早饭后,陆漫和何承带着姜悦、姜展魁、姜玖坐马车去了赵府,还带了二狗和装在小木盒子里的黄豆豆。

长公主说她和老驸马要进宫一趟,就不去了。陆漫猜测,聪明的老太太肯定是觉得他们第一次去赵家,不好跟着掺和。

陆漫走之前,又让人去和郡王府接宋默,直接把他接去赵府玩。

没有外人,他们几人被守在赵府大门口迎接的何二公子直接请去何氏住的正院。

第四百二十章 疑似双胎

正院垂花门口,赵大奶奶等在这里迎接。

见陆漫几人来了,她笑着迎上前先捏了捏被李妈妈抱着的姜悦,就牵着陆漫的手往里请,态度极是热情。

绕过穿堂里的小紫檀青玉插屏,来到院子里,院子很大,花团锦簇,鸟啼莺鸣。

进了上房,赵亦和何氏坐在罗汉床上,笑意盈盈地看着他们。

何氏看到闺女瘦了不少,儿子壮实了一些,似乎外孙女也长高了一截。

她的眼圈红了,哽咽说道,“我只有十天没看到你们,怎么感觉你们都变了呢?特别是漫漫,瘦多了。”

赵亦笑道,“看看你,见到儿女是好事,好事也会哭。两家离得这样近,想他们了,就让他们来这里看你,或是去东辉院看他们。”又对何承道,“你母亲几乎每天都要念叨你们,你今天就留在家里住一天,陪她好好说说话。”

何氏听了丈夫的话,眼巴巴地看着何承,让何承无法拒绝,只得笑道,“好,今天就在这里住一晚,明天一早直接回军营。”

何氏笑得眉眼弯弯,又感激地看了赵亦一眼。

赵二公子赵知雄笑道,“承哥的院子就在我院子的旁边,下晌我领你去看看。”

他叫“哥”而未叫“兄”,又拉近了他们之间的距离。

之后,孩子们在礼哥儿的带领下去看赵府养的两只鹰,赵亦父子陪着何承在厅屋说话,何氏和陆漫、赵大奶奶去侧屋说笑。

陆漫提前送了赵大奶奶一百两银子和一些京城特产当程仪。赵大奶奶三天后离京,陆漫那天就不亲自来送了。

到了晌饭时间。出门一看,孩子们正跟一猫二狗二鹰玩得兴高彩烈,宋默也在里面。

赵知雄和何承已经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二人说得喜笑颜开,还说下晌把谢八公子和姜五公子请来,几人煮酒论诗。

饭后,陆漫、姜玖和姜悦、宋默去西跨院歇息。何氏说她专门让人把这个小跨院收拾出来,以后陆漫几人来了,就歇在这里。而姜展魁和何承一起去了外院为何承准备的院子。

几个孩子睡了,陆漫又和何氏说起了悄悄话。何氏还是说现在自己过得非常好,很轻松,家里也没有什么遭心事。只不过,大郎媳妇三天后要回济州了,中馈要交到她手里,管这么大一个家,她一想就头痛。

曾嬷嬷低声劝道,“夫人切莫如此担心。连奴才们都看得出来,老爷一直支持夫人,想让夫人在府里的日子好过…”

原来,赵亦让曾嬷嬷的男人曾老伯当了赵府门房二管事,又暗示大奶奶让柳芽当了内院二管事。

门房在府里不算最重要的地方,但门房却知道这个府里的所有人情客往,以及主子和下人对外的各种联络。何氏做为新来的人,有一个管门房的心腹能够快速让她了解府里的各种情况。

赵亦的这个安排,是真心为何氏着想,又不为她招黑。这个府将来是要交给赵大爷的,若何氏过多染指外院,会引起赵大爷夫妇的不满。适当在外院关键岗位安插几个她的心腹,让她在府里更好的立足,这就够了。

何氏是当家夫人,主管中馈。柳芽是她的心腹,当内院二管事理所应当。

柳芽和曾嬷嬷又说,内院大管事是苏姨娘的心腹,大奶奶因为不会在府里长呆,所以没换人。

陆漫说道,“这个人过些时候必须换掉,你们要帮我娘找一个好的借口…”

曾嬷嬷和柳芽点头答应。当家夫人主管的内院,怎么可能让一个姨娘的心腹当大管事。

陆漫又对何氏道,“对下人要恩威并施,有些人刁钻得紧,不会因为你慈善或是赏钱多就听话…”

大概申时,陆漫几人要回府了,派人去外院叫姜展魁。何承已经答应会在这里住一天,就随他了。

两刻钟后,姜展魁回来,几人告辞回府。

之后,老驸马经常会带着姜悦去赵府看望外祖父和外祖母。别人亲外祖家还没走得这样勤,但老驸马脑子有问题,长公主又惯着他,他要去哪儿谁也管不着。好在小妮子虽然脾气有些大,但聪明,又识时务,把赵亦哄得团团转,几天不见她就想得慌。所以,除了赵府极个别的人不舒坦,谁也不觉得他们去得勤。

陆漫怀孕一般不出门,何氏隔个十天半个月便会来东辉院看看她。

一场秋雨一场寒,整个九月都在瑟瑟秋雨中流过。

这个月,陆漫把卫嬷嬷和她的儿子儿媳妇派去了襄州府,在那里大面积种植夜黄花。同时,同仁堂旗下的制药馆又派了几个人去那里,在襄州府开个同仁堂制药分馆,专门制水杨丸和白贺丸。因为冬天京城冷,只有少部分的夜黄花能放进暖房,保证冬季长青,制的水杨丸和白贺丸实在有限。

襄州府制药分馆,由黄老师傅的孙子黄小师傅主管,同时还把桃儿和她的相公林小管事派去监管。

进入十月,陆漫的胎已经坐稳,孕期不适也过了。现在她非常能吃,长胖的同时,肚子也长得飞快。三个多月的肚子,感觉像怀姜玖四个多月时的肚子。

此时她还摸不出孩子的性别,但她已经摸出这次怀的是双胎。她一阵窃喜,怀双胎是穿越女的大福利,自己居然又被砸中了,真是妥妥的女主啊。

不过,她还是不敢跟别人说,因为她之前没有替别人诊过双胎,怕万一不准打脸。

陆漫心里还装着另一件事,就是这个月初七是先太后仙逝二十周年。若蔡公公想出宫治病,那么这一天最好找借口出宫。但是直到初七那天,姜展唯也没送信回来,陆漫失望不已。

不知老狐狸是要等到腊月中旬先太后八十冥寿那天出宫,还是依然不相信姜展唯和陆漫,不愿意冒然出宫。

十月初九傍晚,姜展唯和何承都回来了。

整个九月,姜展唯只回来了一天,连小妮子满两周岁都没赶回来,这让陆漫很受伤。丈夫就守在京城外,却搞得跟两地分居一样。

第四百二十一章 顶嘴

姜展唯也觉得对不起妻儿老小,一回来就成筐的好话往外倒。不能回来,就让何承带些媳妇闺女弟妹喜欢的东西回来讨好他们。知道陆漫不吐了,隔三岔五便会专门让人送些新鲜的江鱼回来。

他看到陆漫的肚子已经凸起,笑得极是开怀。上次他回来,她的肚子还是平的。

吃饭的时候,他说道,“漫漫的胎已经坐稳了,就去镇上住些日子吧。那里离军营近,我能天天回家。”

姜玖听了一阵欢呼。她又给姜悦作解释,去了那处别院,就可以天天见到爹爹了。姜悦听了,高兴极了,从李妈妈的怀里滑下来,跳了两跳。

姜展魁要上学不能去,虽然遗憾,但他觉得学业比玩更重要,也没有不高兴。

几人商量,就明天去,住十天,二十回。

饭后,何承带着黄豆豆先回了榆青院。豌豆黄一直在陪刘姑娘,他要让黄豆豆去把豌豆黄找回来。让豌豆黄给刘姑娘送个信,姐姐明天要去京郊,让她有事依然让豌豆黄带信给吴婶夫妇,再由他们转交给长公主。

黄豆豆现在长大了不少,能爬树上房,会咬人,会认路。虽然比不上它爹厉害,但已经非常能干了。它被它爹带去刘姑娘那里玩过几次,就能独自去串门。但还不敢让它送信,怕它贪玩背着书信跑去别处就糟糕了。

姜展唯则带着一家人去了鹤鸣堂,家里的人还都坐在那里陪长公主聊天。

当老驸马听说明天陆漫几人会去镇上住十天的时候,不干了,也闹着要去。

姜展唯可不敢让他去。自己管不住他,家里又小,一伸腿就能跑出去,怕他出事。

长公主和几位老爷也不敢让他去,只得哄着,先让展唯媳妇去住住,若那里好玩,以后再带他去。

众人说了一阵话,谢家祖孙三人和赵亦就来了,长公主又把姜侯爷、三老爷、姜展唯留下开会。

蔡公公初七没出来,他们又要聚在一起商量对策了。

因为赵亦是姻亲,对王家又是深恶痛绝,还有足够的人脉,以后许多事也要用他。所以太子那件事已经跟他坦诚,也彻底把他拉进了他们这个阵营。

一见赵亦,姜悦叫“外祖父”叫得脆甜。赵亦高兴地把她抱起来,从怀里掏出一个小玉兔子给她玩。

二老爷本就不太高兴这种会议把他排除在外,见亲孙女对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外祖父如此亲热,心里更不痛快。虽然他一直不怎么待见这个长孙女,两人也不亲密,但这一幕还是碍了他的眼。

众人出了垂花门,二老爷瞪了姜悦一眼,训斥道,“那姓赵的是你哪门子外祖父?知不知道,你亲外祖父姓陆!哼,小小年纪就长了一双势力眼,亲的不认,只认富贵的…”

“爹!”姜五爷赶紧阻止,声音都大了不少。又觉用这种口气跟父亲说话不好,缓下口气说道,“爹虽然是开玩笑,但悦儿小,会被吓着。”

姜悦已经吓得“哇”地一声大哭起来,边哭边大声喊道,“太祖祖,太祖祖,呜呜,悦儿被欺负了,呜呜…”

二货老爷这话说的多难听,陆漫气得够呛。他不仅骂了姜悦,也把自己和姜展唯,甚至何承都骂了进去。

陆漫沉脸说道,“二老爷的话折煞我们了。我们也想认亲的,做梦都想认,只可惜亲人缘浅,亲爹不管我们的死活,由着别人往死里作践…”说着,就拿起帕子擦起眼泪来。

这话也把二老爷绕了进去。

因为姜展唯三兄妹的关系,陆漫跟二老爷的关系很冷淡,属于井水不犯河水。可今天他这样骂了自己一家,若她不还嘴,连她自己都会气不过。但这是在古代,儿媳跟公爹顶嘴,是不孝。所以,她满怀委屈地还嘴了,还委屈得哭了。

果然二老爷又气着了,指着陆漫对众人说道,“看看,看看,儿媳妇居然敢跟公爹这样顶嘴…”

二夫人气得不行,但又不好当众说自己男人的不是。只得说道,“老爷公务忙,有些事不甚清楚。展唯媳妇小时候在陆家过的什么日子,我们大家知道。她跟陆大人不亲近,情有可原。”又对陆漫道,“你公爹词不达意,快别多心了。”

姜展玉和姜展昆劝着二老爷,三夫人劝着陆漫,江氏则把姜悦抱起来哄。

正闹着,就听见院子里传来老驸马的大嗓门,“悦儿怎么了,悦儿怎么了,谁欺负了你,老子这就来锤他!”

二老爷一听老驸马要揍人,吓得一溜烟地跑了。

老驸马已经跑了出来,把姜悦抱过来,心疼地问道,“重孙孙,怎么了,谁欺负你了?”

姜悦大哭道,“祖父,是祖父,他骂我,呜呜…”

老驸马四周望望,大叫道,“人呢,人呢,老子揍他。”说着,把姜悦还给乳娘,就要追去晚轩打人。

姜展昆和姜展玉赶紧来把老驸马劝回屋,陆漫则领着姜悦几人回了东辉院。

刚回去不久,二夫人和姜展玉分别遣人给姜悦送来礼物,表示慰问。

陆漫冷哼,二老爷那个蠢货,就是为了姜展玉也不该这样对自己和姜悦。之前她还想给姜展玉把把脉,因为她要离开府里十天,怕他有什么不适。二货老爷的一通闹,也没做成。

不过,她还是告诫姜悦,二老爷是她的祖父,不能对祖父无礼。祖父骂她,只能受着,即使要告状,也得偷偷告…

她可没有不让小妮子告状的觉悟。

如今陆漫的睡眠非常好,姜展唯半夜回来也没把她吵醒。

现在天气渐凉,帐子也换成了厚的,帐里漆黑一片。想着陆漫已经凸起的肚子,姜展唯心痒难耐,伸手在她的肚子上轻轻抚摸着。

陆漫被摸醒了,嘟囔道,“三爷回来了。”

“嗯,”姜展唯答道,手依然没有放下来,又道,“漫漫,真的很神奇,里面的孩子一下长这么大了。”

陆漫有些清醒了,嗔道,“哪里是一下长这么大的,是一天一天长起来的好不。你经常不着家,当然觉得一下就长这么大了。”又笑道,“当然大了,有可能是两个呢,我还不敢太确定。”

第四百二十二章 刘姑娘

姜展唯大喜过望,头也抬了起来,说道,“你是神医,摸出是两个,肯定不会错。”

陆漫笑道,“我也希望不会错。”又问,“你们商量出什么对策来了吗?”

姜展唯没多说,只说因为元后的关系,赵亦在宫中也有几个老熟人,其中包括在皇上身边服侍的太监。他会想办法放些风进去,说陆漫的医术如何高明,治好了他的大孙子和儿媳妇,再说说姜二老爷如何不待见姜展唯夫妻,让他十分生气,等等。长公主和太子妃该做的都做了,再由赵亦添把火。今年腊月,必须要把老狐狸引出来…现在是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第二天,老驸马和何承带着姜悦去看望何氏,顺便跟她告个别。之后,何承再去和郡王府一趟,给老王妃请脉。

陆漫则带着人收拾要带去的东西,又让人去李掌柜家说自己去了京郊,若同仁堂有急事去那里找她。

又让人把姜五爷请来,陆漫要给他诊脉。她再生气二老爷渣,也不愿意把对他的气发泄在姜五爷身上,那是个好孩子。还把绿绫留下了,老病号里若有突发性急诊,有些她可以应付。

宋默被接来了,他听说陆漫要去京郊玩,含着眼泪要跟着一起去。

陆漫笑道,“你要上学,不能耽误学业。我们大概二十那天回来,若你父王同意,十九下晌就遣人把你送去那里,第二天我们一起回京。”

她觉得宋明不一定会让宋默去。把锅甩给宋明,她也是没有办法了。事多,她没有多的精力哄小盆友。

宋默不知道陆漫的心思,高兴得跳了起来,说只要跟嫂嫂玩,他父王一定会同意。

下晌未时初,姜展唯和何承骑马,陆漫坐软轿,姜玖和姜悦坐马车,还带了酥心糖和黄豆豆,一行车马直奔城门。

轿子走得慢,走了两个半时辰,才在日落时分到了渠江镇。

渠江镇临江而建,因此得名。

他们的小院离渠江不远,出后门大概五十步,就是渠江。

他们家是胡同里的第五个小院。是个三进宅子,一进住的是男下人和护卫。进了垂花门是正院,三间正房带耳房,还有各三间带耳房的东西厢房,这一进主子们住。后罩房是厨房和库房,一些女下人也住在这里。

院子不大,小巧精致。

先来一步的王嬷嬷等人已经把屋子收拾好了,饭菜也做好了。

陆漫进屋净完脸和手,就去西屋吃饭。上房东屋是卧房,西屋是餐厅。姜玖和姜悦住西厢,东厢是姜展唯的书房兼客房,客房目前是何承的屋子。

桌上有许多江里的鱼虾,都是才打上来不久的,味道很是鲜美。

吃完饭,天已经黑透了。

看守这个院子的一对下人李大叔和李婶来给陆漫磕头,陆漫又赏了他们一人一两银子。

姜展唯领着饶有兴致的几人在院子里转了一圈,又绕过后罩房,从后院墙的一扇小门走出去。

一出门,便能看到蜿蜒伸向远方的渠江。天上明月当空,江里波光粼粼,水面上还飘着几条夜航船,船上灯光点点。

再往前,江的另一边就是看不清的山峦。

古代的江边夜景美极了。

穿越三年多,悠然欣赏辽阔无边的景像,这是第三次。

姜悦看见夜航船上的灯光,激动不已,嚷着要去“坐船船,看灯灯”。

姜展唯好脾气地笑道,“现在晚了,你该回去歇息了。明天吧,明天专门叫一条船晚上点灯给你坐。”又吩咐了柳山几句。

他们住在镇上的这些日子,柳山会专门守在别院里服侍。

陆漫驻足看了一阵,姜展唯催促道,“江风凉,回了。”

众人才不舍地回了小院。

回到上房,姜展唯说道,“这个胡同里住了我的几个下属,其它地方也住了一些,他们的家眷可能会来家里串门子。那些人家的情况,柳山和李婶会告诉你。张副参领的夫人有一位远房表妹刘姑娘,前些日子来张家探亲。那位刘姑娘好像二十六岁,从她十四岁起的几年间,祖父祖母、父亲母亲相继去事,便耽误了婚事,一直未嫁。她祖父致仕前曾官至吏部侍郎,内阁大学士,两个兄长,现一个在陕南任粮储道员,一个在金州任知府,家庭条件不错。听说刘姑娘个性爽朗,知书达理。她若来了,你仔细看看,若人品性情不错,尽量搞好关系。”

姜展唯这么费劲介绍一个未婚老姑娘…

陆漫马上想到了陆放荣,姜展唯是想给她找个后娘?再一想,陆放荣不仅是自己的亲爹,也是他用得最顺手也是最放心的心腹干将之一。于私于公,他都不希望陆放荣后院起火。

或许,刘姑娘大老远的来京城“探望”远房表姐,也是打了陆放荣的主意。陆放荣官职不低,长相俊朗,还是姜展唯的岳父,长亭长公主府的姻亲。在某些人看来,条件实在太好了。

陆漫也不想陆放荣的亲事被老太太拿捏,再找个不着调的媳妇。她现在不可能不跟陆放荣来往,没看连二货老爷都说他们不认亲的只认富贵的。既然要来往,那么还是希望他的家里能太平无事,少给自己添堵。

若刘姑娘真的不错,她也愿意从中撮合。

便点头允诺。

两人上床闹了阵,便睡了。陆漫不择床,又累了,一觉睡到日上三竿。

服侍她穿衣的杏儿笑道,“三爷和舅爷已经走了。三爷不让奴婢叫三奶奶,说这里不是在府里,让三奶奶天天都一觉睡到自然醒。”

有一次陆漫觉得辛苦,曾经跟姜展唯说过,她最想的就是天天睡到自然醒。没想到他还记住了。

姜展唯的性格矛盾,也包括这一点。有些地方特别大男子主义,可对于她某些这个时代许多男人都接受不了的想法,他又见怪不怪,全盘接受。

陆漫想去镇上逛逛,所以穿的很低调,衣裳是墨绿色半旧软缎褙子,头上也只戴了一支玉钗和两支银簪。

第四百二十三章 两个外祖父

姜悦刚刚被李妈妈和珍珠穿起来,姜玖站在院子里玩,还没有吃饭。

三人吃过饭,便带着几个下人及一狗一猫去了前院,柳山已经领着方大几个护卫等在这里了。

柳山躬身问道,“三奶奶,需要喊一顶轿子吗?”

坐轿子逛街有什么意思!陆漫摇头拒绝。

出了大门,看到他们住的这个胡同都是三进院子,白色院墙,里面的房子青砖黛瓦,佳木翠竹随风摇曳。

李婶说,这个胡同里的房子是整个镇上最好的宅子了。

柳山又介绍,这里共有八户人家,五户人家住的是健锐营里的高级别长官,另三户是商户。那五户人家里,有两户家眷在这里长住,两户是别院,就像陆漫这样,家眷偶尔来住住。姜展唯说的张将军,他的家眷就属于在这里长住的。

柳山指着东边的胡同口说,“那个最东边的院子,是亲家老爷陆大人的院子。”

为了区分,下人们现在都喊陆放荣为亲家老爷陆大人,喊赵亦为亲家老爷赵大人。

要去镇中心,就要往东走。众人路过陆家院子时,看到大门紧闭。

柳山又说,“平时家里没人,只陆大人偶尔晚上来住住。休沐的时候,陆大人、陆三爷、陆四爷都会住在里面。”

陆漫暗诽,京城里的那个陆家宅子,是用何氏的嫁妆银子以陆放荣的名义买的。可到头来,一直住着的却是陆老太太和陆家大房。

陆大老爷也够不要脸的了,在京城当了那么久的官,就不知道自己买个宅子搬出去住?

出了胡同,就渐渐热闹起来,吆喝声此起彼伏,铺子一个接着一个。还有许多饭馆和客栈,生意极好。

居然还有妓院,装修的极其花哨,还能看到花楼小窗里向外张望的“姑娘”,隐隐还能听到歌声和琴声。

姜玖好奇地看向那里,被罗嬷嬷挡住了视线。

渠江镇很繁华,不仅因为挨着渠江,有个小型码头,来往的商人、游客多。还因为挨着健锐营,有许多长住和临时来探亲的军人家属住在这里。

陆漫穿越这么久,还是第一次这么轻松地逛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