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报里有“成绩斐然”几个字,也是时候把制出青蒿丸这件事向皇上禀明了。

第五百九十一章 再赐

急报里有“成绩斐然”几个字,也是时候把制出青蒿丸…不,青和丸这件事向皇上禀明了。

当然不能说之前就知道这种药真的有这种效果,而是说陆漫派人去中南省那边研制,没想到真的制出来,而且效果极佳。今天战报指的“成绩斐然”,或许跟青和丸有关…

第二天有早朝,长公主和陆漫吃完晌饭后进宫面圣,还拿了一小盒青和丸。陆漫没见过几次皇上,一直有些怕他。觉得皇上这种生物喜怒无常,属于没有关在笼子的老虎,不知道下一刻会不会突然咬人。

但这件事只有她能说清楚,也只得亲自去见。

她们来到皇宫门口,姜侯爷还在这里等她们。皇上听说老姐姐要见他,居然还带来了陆漫,想着应该有什么事,就在太极殿等她们。

进殿后,三人齐齐跪下,喊道,“臣(臣妇)参见皇上,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上说道,“皇姐快快请起。姜爱卿、陆氏,你们也起来吧。”

三人起身,皇上还给长公主赐了座。

长公主便说了陆漫上年底偶尔发现了一种药材的妙用,有可能能治愈疟疾,而北边冬季已经没有那种植物,无法研制。那时,姜展唯正好要去南方打仗,陆漫想到南方多发疟疾,只得让人去南方试制那种药物。没想到,这种药真的试制出来了,而且效果极佳。但是,为了能出奇制胜打败罗泌国,这事不敢马上公开,姜展唯就写了秘信让她们来跟皇上禀明清楚…

她又起身跪下,姜侯爷和陆漫也跟着跪下。

长公主说道,“本宫之前向皇上讨要金牌铁券,是想着,若那种神药没制出来,展唯打了败仗,可保他性命。神药若制出来了,打胜的可能性就大得多,展唯便可将功折罪…老姐姐藏了一点私心,求皇上恕罪。”

皇上说道,“皇姐快快请起。为子孙着想,这是人之常情。”又有些伤感地说道,“这个世上,若朕连老姐姐都不相信了,还能信谁?”

这话让长公主感动得落了泪,也让陆漫和姜侯爷大松一口气。他们把长公主扶起来,坐去椅子上。

皇上又问陆漫道,“三郎媳妇,那药真的能治疟疾?”

陆漫说道,“禀皇上,早年臣妇在一本书里看过,有一种药物能治疟疾,但加热或者煮沸就会把治疟的有效成分去掉。上年底,臣妇突然想到,能不能用浸泡和铰汁的办法处理药材,保留其药效,可那时已经入冬,无法研制…后来派了一些仁和堂的制药师傅去南方研制,前些日子三爷派人送信回来,说青和丸已经试制出来,治疗疟疾非常有效,还让仁和堂多多的制,送去南方…”

皇上大概也猜到了姜展唯的想法,哈哈笑道,“他主动请缨,或许就是知道陆氏是天才,是神医,定能制出这种神药,不仅能惠及百姓,也是攻打罗泌国的一大助力。三郎一遇到危机,就喜欢剑走偏锋,又总能遇难呈祥。他是朕的福将,陆氏又是他的福妻。”

这话对姜展唯和陆漫的褒奖可是太大了。

长公主谦虚道,“他们两人的确有福,托生在了好时候,皇上英明,看重这两个孩子,让他们有机会大展拳脚。”

皇上笑道,“三郎有多少本事,朕心里有数。特别是这个陆氏,跟前朝的孙医圣一样,都是天才。朕看重她,也是为民造福。”

现在已经平反了孙洼,并尊称其为医圣。

姜侯爷躬身说道,“皇上圣明,是天下百姓之福啊。”

皇上想着,若是能用这种药让南方那些蛮夷小国听话,是再好不过。便道,“这种药说的那么神奇,但朕还没有看到。若姜三郎真是凭借此药瓦解罗泌国的战斗力,朕不仅要给三郎记下一功,还会给陆氏记一功。但是,方子一定要保密,不能让敌国窃取过去。以后,只允许太医院下属的药房和仁和堂制。”

这又说到了献药方的事。姜展唯还在南方打仗,抗旨的罪名还在头上悬着,陆漫又想多为百姓造福,所以非常痛快地答应献药方,并把那一小盒青和丸献上。

皇上大喜,留他们吃了御宴。

真是无巧不成书,献药几天后,京郊突然大面积爆发疟疾,又蔓延到京城,甚至波及到了皇宫,最后连皇上都得了这个病。长公主府也没能幸免,姜展昆和十几个下人也得上了。

仁和堂制出的青和丸也不可能运去中南省了,马上拿出来救急。之后,太医院下属的制药堂也赶紧加班加点制做青和丸,襄州府仁和堂制药分馆制出的青和丸也马不停蹄地往这边送。

陆漫又写了个折子,提了些有关疟疾病人隔离的办法,请姜侯爷呈给太子。皇上有病,太子暂时主持朝政。

之前,大面积爆发疟疾都被看成瘟疫,会杀很多人。其实这个病并没有那么可怕,得了病的人吃青和丸,再做好隔离工作,做好防蚊、驱蚊、杀蚊,就能控制住。为此,她还提供了许多被压成渣的驱蚊药,给那些大夫和易感染人群泡澡。

太子和高院使都信陆漫,并没有像过去那样大肆杀死病人,而是听从陆漫的提议,救治,隔离。

这个让人恐慌的传染疾病在一个月内就控制住了。一共死了几百人,这跟过去死人上万甚至上百万比起来,好得太多。

长公主府当然受益最多,没有死一个人。除了老两口和五岁以下的孩子,每个人都用那种驱蚊药水泡了澡。

后来皇上还通过姜侯爷想要那种泡药澡的方子,陆漫借故推了。不仅因为这种药对人体的危害非常大,还因为它是《慎疾集》里的,不能随意泄露。

现在的回春夫人,已经不是神医,而被尊称为医神了。甚至有许多人去寺庙里为医神点长明灯,希望医神能一直留在人间,千万不要坐羽化仙。

皇上又下了一道圣旨嘉奖陆漫,赏了她千两黄金,并再赐金书铁券。

一个家里,能有两块金书铁券,大楚朝也只此一家了。

第五百九十二章 超出预期

之前,姜展唯连续让人送过两次急报回京。但因为那时京城正陷在一片恐慌中,最主要的精力都用在了抗疟上,打败罗泌国这种小国的事情没有在朝堂激起多大涟漪。

第一次急报送来的时间是五月二十,说平南大军已经占领罗泌国,罗泌国先国王也被杀死。

正如陆漫他们所料,姜展唯利用罗泌国在大楚的人带着几十人先期秘密进入罗泌国,用青和丸治好了那里患疟疾病的人。同时,又跟罗泌国王的弟弟英它王爷取得联系,说若他愿意帮助大楚推翻他兄长,不仅大楚会支持他当罗泌国的国王,同时也会为这里提供这种治疟疾的神药。

英它王爷看到大楚人居然完好地穿越了密林,还拥有这种神药,就知道大楚打他们太容易了。他本就对现任国王颇多微词,觉得他暴虐,残酷,还敢公然挑衅国力强大的大楚。若能在大楚的帮助下推翻兄长,倒真是一举三得。他能当上国王,免于大规模战争,解救百姓于危难,便同意里应外合…

姜展唯领着大军进攻罗泌国,打了一天,便攻下了罗泌国。罗泌国的老百姓在英它王爷的率领下,跪拜投降,愿世代为臣,岁岁进贡。

但是,姜展唯真正接手罗泌国了,就没有再提让英它王爷当国王那回事,而是想办法把他安抚好。因为让不让英它当国王,或者说,罗泌国将以怎样的形式存在,不是姜展唯说了算,那要皇上说了算。而且,也不能把英它惹急,激起百姓的反感。

那时正是太子主持朝政。经过商议,决定罗泌国正式成为大楚的领地,改为南勐州,划归中南省管理。设立五品土知州一名,是这里的文职长官,还是由英它担任,另有几名朝庭派的官员。五品守备一名,武职长官,由朝庭派的汉人担任,另暂时派两千官兵驻守在这里…让姜展唯在那里处理后续事宜,等到朝庭派的官员过去跟他交接后,再返京。

六月初五,姜展唯又送来一份快报,他们急需大量的青和丸。因为今年的气候不好,障气比往年严重,那里的百姓,还有大楚的官兵,许多人都得了疟疾。之前的青和丸就快用完了,中南省制药的数量远远不够。

紧接,中南省的布政史也送来快报,说中南省的许多地方及南边多个小国想要青和丸…

皇上又下旨,让太医院和仁和堂继续加班加点制青和丸,以最快的速度运去中南省。同时,仁和堂制造和运送青和丸的费用,都由国库出了,还另奖励了五千两银子。

陆漫和何承、李掌柜商议,仁和堂再出五千两银子,同朝庭的奖励一起,奖给了奋斗在第一线的制药人员和运输人员,那些人已经连续加班加点几个月了。特别是远在中南省的制药人员,上年冬月就过去了,远离家乡,日夜奋战,很是不易,要多奖。

忙完这些事情,陆漫才轻松下来,也终于有时间想姜展唯了。他运用他的智慧,还有她的大力支持,又一次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居然让大楚的版图又增加了一个豆腐块。开疆扩土,姜家老祖宗做过的伟大事业,他也做出来了。而且,几乎没有损失什么兵将,算得上和平演变。

最最关键的是,他还活着,秋末冬初就能回来。这比什么都好!

长公主和几位老爷也是高兴不已,姜展唯这次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还远远超过了皇上和朝庭的预期。

五月份,朝庭还有两件大事淹没在了那片恐慌中。

一个是四月末举办的殿试五月初发榜,考中的人家不敢请客,别人家也不敢恭贺。

赵二公子考中二甲第六十五名,还被选为庶吉士。还有刘氏的侄子,考中二甲第三十八名,也被选为庶吉士。

赵二公子的名次让赵亦大喜过望,他知道一定是皇上看在先皇后的面子上,才给了他这个好名次,居然比会试提高了一百多名。否则,根本选不上庶吉士。

另一件事是,五月二十七是太子的长子宋泽满月,连满月酒都没办。太子终于得了一个儿子,皇上终于有了一个皇孙。但这个儿子和孙子有逆臣的血脉,所以皇上和太子都不是特别喜欢。除非太子以后再没有儿子,否则这个宋泽根本不可能承继大统。

皇长孙的满月酒是补不了了,但赵二公子和刘大公子的贺礼陆漫和长公主府后来还是补上了。

六月份,长公主府有两大喜事。第一大喜事是姜展唯和陆漫夫妇同时为朝庭立下大功,第二大喜事是姜展玉的婚事。

姜展玉六月二十五娶亲,初十那天已经把聘礼送去了鲁国公府。二老爷和二夫人都不通庶务,长公主就让杨氏、三夫人、大奶奶几个人共同忙碌这件大事。

陆漫前些日子太忙了,长公主特批她好好在家歇息。陆漫不可能歇息得好,一个是何承七月就要娶亲,许多事她都要亲自过问,有时还要去“何府”看看装修情况。

第二个,为了姜展玉的下一代,近三个以来月陆漫定期帮他检查身体,尽量不让他吃药。若有些犯病,她就给他施针。

第三个,来找陆漫看病的人更多了。尽管一大部分人被长公主和和姜侯爷推了,但还是有推辞不了的。现在,她的固定病人增加到了八人。其中六个是看妇科,两个是看心疾。心疾病人陆漫会亲自去府里看病,而看妇科的则是自己来东辉院。

忙忙碌碌中到了六月二十,宋默来了。他又长高了一截,瘦了,有了些宋明的影子。他还是在上年九月份的时候来过东辉院,后来都因为这样或那样的事再也没有来过。

陆漫看到他红红的眼圈,笑着把他拉到身边,捧着他的脸说道,“默儿长大了。”

宋默委屈地说道,“长得再大,也是你的…”他不知道该说什么,又改口道,“还是要叫你嫂子。”

第五百九十三章 同乡

陆漫觉得,孩子的记性大,隔久了,有些亲母子感情都会淡下来。而这孩子隔了这么久还是如此依恋她,一定是身边太寂寞,又在心里把她当成了最亲的人,时时挂着,想着,才会如此。

思及此,她又有了几分怜惜,笑道,“默儿今天在这里玩一天,嫂子给你做你喜欢吃的黄金大虾,再住一宿,明儿早回去。”

宋默笑起来,他也是这样想的。又悄声说道,“嫂子,我祖母又给父王看中了一个小媳妇。”

陆漫见他说这话时表情正常,没有不高兴,颇有些纳闷。这孩子,真的这样懂事了?笑道,“哦,是哪家姑娘?”

宋默说道,“是平西侯家的四姑娘。我祖母和父王商量,再仔细打探打探,若无不妥,就派人去说媒。”

陆漫又问,“平西侯家的四姑娘,是那个闺名叫丁玉琴的姑娘?”

平西侯府的丁四姑娘是陆漫新收的一个病人,前几天才来家里看过病。

宋默点头道,“嗯,她的闺名好像就叫丁玉琴。她救过我,我祖母和父王都挺喜欢她,说她心肠好,手巧。我也觉得她不错,做的猫玩偶多与众不同啊。”

陆漫一愣,忙问道,“你怎么了,遇到什么危险了?”

宋默说道,“十五那天,我跟父王去广济寺给我祖父和母妃上香…”

那天傍晚,宋明还在寺里诵经,宋默先回了广济寺后他们住的院子。

吃完斋饭,天色微暗,只有西边天际的少许晚霞没有散去,宋默来到在小院门口玩着。

突然,他听到一阵熟悉的猫叫声,特别像豌豆黄。他高兴坏了,以为豌豆黄野来了这里,便寻着声音跑去追猫。跑过一片竹林,来到潭边,由于光线不好他先没看到有一位姑娘坐在那里。等跑到近前看到,他往旁边一让,不注意踩到一块石头上,身子一歪就掉了下去。那位姑娘手急眼快抓住他的衣裳,又把他从水里拖了出来。

宋默已经呛了一口水,又吓又痛,哭都哭不出来。

那位姑娘轻轻拍着他的背,轻声安慰道,“莫怕,上来了,没事了…”

这时,郡王府的下人也赶到了,谢谢了那位姑娘,就赶紧抱着已经吓破胆的宋默回去。都回到院子了,宋默才发现自己的手里捏着一个小猫玩偶。想是那位姑娘见他吓着了,塞进他手里安慰他的吧。

一旁的段嬷嬷也拍着胸脯说道,“哎哟,那天可把我吓坏了。我正在屋里收拾东西,那些丫头小厮跟没长眼睛似的,怎么一个错眼就让哥儿一个人跑了。等我们带人找过去,哥儿居然掉进了水里,还好被丁四姑娘救起来。可哥儿的膝盖和手掌还是刮蹭了皮儿,多痛啊。”

宋默又把右手摊开,上面还涂着药膏。

陆漫摸着他的手,心疼地说道,“可怜见儿的,还痛吗?”

宋默摇摇头说道,“已经不痛了,用的是嫂子给的药膏。”

陆漫又上下看看宋默,这孩子个子高,现在的体重至少有五十几斤,再加上衣裳被水浸透,更重。一个嫡滴滴的大家闺秀能一把抓住他,再拖上岸,实属不易。

禁不住佩服道,“丁四姑娘真行,看着柔柔弱弱的,居然有本事把你从水里拖出来。还眼快,手快,反应快,有劲儿。”

段嬷嬷也笑道,“可不是,郡王爷回来听说后也一阵后怕。让人去打听了,才知道是平西侯府的丁四姑娘,那天她和她母亲丁大夫人以及丁二姑娘来寺里上香,正好遇到默儿哥掉水里,她手急眼快就抓住了。郡王爷又专程领着默哥儿去感谢她,还送了厚礼。”

陆漫又嘱咐道,“这些天豌豆黄和黄豆豆一直在家里,根本没有出去过,你那天是听错了。以后要记着,凡事不要莽撞,多危险啊。”

宋默不好意思地说道,“后来我也知道是听错了。若真是豌豆黄,它不可能溜我的腿。看到我掉水里了,还跑得没有了踪影。”顿了顿,他又说道,“嫂子,丁四姑娘送我的那个猫玩偶好漂亮哦,我都带来了,送给悦儿玩。”

陆漫笑道,“谢谢你,人家送你的,你留着就是。”

宋默固执地说道,“嫂子不知道,那个猫玩偶真的极好看,女孩子会更喜欢。”说着伸出另一只没涂药膏的手,一个丫头把猫玩偶从包裹里拿出来递到他手上。

玩偶很小,只有拳头那么大,却着实把陆漫吓着了,她一把把猫玩偶抓过来。

这个玩偶太熟悉,又太久远。熟悉得让她想落泪,久远得隔了一个人生。

这是一个漂亮的凯蒂猫玩偶,白白的脑袋和四肢,耳朵上缝了一朵蓝色小蝴蝶花,穿着蓝色短衣短裤,红红的小鼻头,黑黑的圆眼睛和长胡子。

哦,卖糕的!这个世界又多了一个同乡人。

宋默看到陆漫如此表情,非常得意地笑起来,说道,“嫂子也觉得这只猫玩偶很特别吧?长得不像猫,可就是能看出它是猫。呵呵,它这么漂亮,悦儿肯定喜欢。”

正说着话,姜悦和姜玖手牵手走了进来。

宋默又把玩偶递给姜悦,邀功道,“漂亮吧?悦儿喜欢吗?”

这个玩偶把姜悦逗得咯咯直笑,接过来说道,“好可爱,比黄黄和豆豆还可爱。”

一旁的姜玖也笑道,“是呐,是呐,我也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可爱的玩偶。”

宋默又不好意思地说道,“我只有一个,玖儿姐姐让针线房重新做一个。”

姜玖点点头,她实在太喜欢了。

陆漫让下人把宋默的东西送去竹院,几个孩子又急不可待地去了针线房。

陆漫坐去炕上,继续消化丁玉琴是穿越女的这件事。那姑娘,看着一副柔弱的样子,却那么厉害,前世不会是特种兵吧,再不济也练过跆拳道。还有,她的手真巧,前世肯定学过手工或者画画。那凯蒂猫做得那么传神,那么像,不是她手巧自己做出来的,就是她画出来让巧手的丫头婆子做的。

第五百九十四章 同时落水

丁玉琴今年刚刚十五岁,上年三月初同她的庶姐丁二姑娘一起落了水。那是一件震惊京城贵族圈的大事,陆漫这个不喜欢八卦别人家事的人后来也略有耳闻。

单单是小姑娘淘气失足落水不会影响这么大,关键是在明阳公主府举办的桃花宴那天双双落水。据说是因为丁家庶女二姑娘嫉妒嫡妹才貌俱佳,在桃花宴上大出风头,气不过,当众讥讽嫡妹。丁四姑娘争执了几句,姐妹二人推搡几下怎么就一起掉进了湖里。

那时虽已时至春季,但湖水依然寒彻入骨,丁玉琴被救起来了,却坐下了病根,月信不准,多血块,还痛经。家里人怕她影响生育,多方找人医治。当初也找过陆漫,被长公主直接拒了。那时陆漫刚生了小哥俩,身体不好,一直在家静养。

丁玉琴治了一年多也没有治愈,前些日子平西侯丁大人又求到了赵亦那里,丁夫人又去跟何氏哭诉。说孩子已经十五岁了,因为上年丁二姑娘闹的那一出,丁家丢了大脸,四姑娘也一直没说到称心的亲事。现在那件事已经被渐渐淡忘,想赶紧说一门好亲。但姑娘家有这个病,总得抓紧时间治。何氏心肠软,又觉得丁四姑娘被庶姐整得可怜,让她想起了当初陆漫被陆沅整的事情,就同意了。去跟陆漫说了不少好话,陆漫才同意给她治病。

不是陆漫心肠硬,京城有这么多求她的人,若她都亲力亲为,根本顾不过来。仁和堂的几位大夫,还有何承,已经得了她的许多真传,治疗妇科和心疾的手艺都非常不错,不需要一定要找她的。若找了那几个都没治好,那么她也不敢打保票一定能治好。

据说丁二姑娘更惨,救起来后就被弄去庵堂抄经一年,正在说的亲事也被退了。今年三月刚被接回府,又说了好几家,人家都不愿意要…

那位丁四姑娘,应该是上年落水时换了芯子。

陆漫想着,以后该如何跟那位同乡打交道呢?觉得还是先不要他乡认故知的好,看看这个穿越女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还好自己没有弄出太明显的前世的东西。水杨丸没有脑抽地叫阿斯匹林,这个名字太有特色。洋地黄还是叫的吊钟花,青蒿丸后来被姜展唯改成了青和丸。剖腹产和切肠痈什么的,有些前世的影子,但消炎药是本时空才有的黄克来,而没弄什么土青霉素,可以推到医圣孙洼身上,她和何承都是得了孙洼的真传。而且,那些医学名或者药物名把名字换了,只要是不懂医的人,许多事还是不容易发现…

对了,自己弄出了黄金系列,刨冰等吃食,她之前都说是王嬷嬷教的,王嬷嬷也承认了…

陆漫最讨厌宅斗,明明是亲姐妹,哪怕是同父异母,也不应该这样啊。那陆二姑娘有这个结果,也是她自己作的。而且还跟陆沅一样,又坏又没脑。

当然,究其根源,还是因为男人有大小老婆,有嫡有庶造成的。

若那位穿越女的心术正,宋明娶了她也不错。从她的身手来看,有几分真本事。而且,还挺有心眼,偷偷塞了一个小玩偶,就把那祖孙三代都吸引了。

似乎,又太有心眼了…

不管是本土女还是穿越女,陆漫都希望宋明能娶个纯粹的好姑娘回家。

因为出了这件事,陆漫没有亲手做黄金虾,而是让王嬷嬷亲手做的。

宋默虽然有点小小的遗憾,但他觉得王嬷嬷做得还是比厨娘做的好,依然吃得香。

晌饭不仅把老驸马请来了,也把姜展雁、宇哥儿几个孩子请来了。两岁多的岑哥儿也哭闹着来了,他同俊哥儿、彥哥儿被各自乳娘抱着在另一桌吃虾茸馄饨。

东辉院里,笑闹声一片。这里已经好久没有这么热闹了。

宋默如愿地在东辉院玩了一天,又住了一宿,第二天早上才被陆漫送走。

送走宋默,姜展魁和姜玖也起来了,几人吃了早饭,两个孩子去前院上学。

陆漫听了明叔和夏嬷嬷的禀报,又吩咐了几句,把他们打发走,她又开始坐在炕上想心事。

又来一个穿越女这事,如一块石头打在她的心海里,激起了一圈圈涟漪。若以后交集少,她无所谓,不承认自己也是穿越女,把她的病治好就敬而远之。可若她真的嫁给宋明,交集就少不了…

算到小哥俩起床,陆漫就去了东厢。她只要有时间,都会亲自来看着他们被乳娘穿起来,喂他们吃早饭。然后,再由乳娘用婴儿车推着,他们一起去鹤鸣堂给长辈请安,二豆二狗跟在后面去看姜悦。

旗长已经很老了,得了许多老年病。由于家里有位神医,它也得到了比其它狗狗多的照料。它没有像那二豆一狗那样屁颠颠地跑在前面,而是慢慢走在两辆婴儿车的中间。

此时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还好去鹤鸣堂的路是一条林荫路,两旁的大树枝繁叶茂,竹子繁多,蝉鸣声十分响亮。

俊哥儿指着树上叫道,“虫虫叫。”

彥哥儿纠正道,“不,蝉蝉叫。”

然后,两个小脑袋齐齐望向陆漫,让娘亲仲裁到底谁说得对。

陆漫笑道,“是蝉蝉在叫,”看到俊哥儿的嘴瘪上了,又道,“蝉蝉也是虫虫。你们都没说错。”

小哥俩听了,乐得小胖腿直蹬,又想翻出小车自己走路。

来到鹤鸣堂,三位夫人和两位奶奶位都在这里,说着几天后姜展玉成亲的事。新人的新房是光华院,在大奶奶住的倚罗轩的后面。为了姜展玉的身体,长公主特批,那里卧房和书房的窗户也换成了玻璃。

二夫人看到陆漫他们来了,笑眯了眼地逗弄着小哥俩。她的容貌和身材已经恢复了生姜顺之前的样子,看着依然清丽高洁,目下无尘,只不过眼里已经没有了之前的灵气。现在她还是喜欢看书写字,可再也没有写出过惊艳的佳作。看孩子的眼神,倒是较之过去温暖多了。

第五百九十五章 不愿意

姜顺满了十一个月,长得白白胖胖,非常健康,骑着陆漫送的学步车在屋中间乱蹿着。也很伶俐,虽然还不会说话,但见人就笑,十分讨喜。

她看到两个侄儿来了,疯跑过去,笑得一脸灿烂,嘴里不停地“啊”着。

小哥俩对二夫人的示好颇不在意,但一看小姑姑疯跑过来,就开心起来,同时大叫着,“姑小,姑小…”

“小姑”被他们叫成了“姑小”,又逗得众人大乐。

孩子都是小天使,看到这样的小姜顺,陆漫也喜欢。

二夫人对两个孩子的冷落毫不在意。当她真正确定自己也能生出身体健康、智力正常的孩子时,激动得欣喜若狂。她知道,这个陆氏是有真本事的,照她说的办,展玉生的孩子也会正常。她的儿子,会有自己健康的孩子,而不会像她那样倍受煎熬,更不需要领养别人的孩子了…

只有二老爷依然不太喜欢这个闺女,他忘不了夫人当时遭的大罪。

几人正说笑着,外事房递进来一张贴子,是泽恩伯赵府递来的,说赵夫人下晌要来拜望长公主。

赵夫人就是赵侍郎的夫人。

长公主冷哼道,“那个人,就不能消停点?前几日我进宫看望皇上,她厚着脸皮差人请我去了凤阳宫。话里话外的意思是,皇上看重展唯,她也帮着说了好话…就凭她?哼!”长公主撇了撇嘴,又道,“她现在是看到展唯立了大功,又想跟咱们拉关系,想给展唯塞赵家姑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