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这回不会要把小命报销了吧?

可惜了这一副不错的皮囊,还有大好的青春,而且好不容易熬到长大了,不用再装幼稚了,谁料竟然遇上这等悲催的事。

“小姐…,小姐你快醒醒啊。”

听到彩鹃抽抽搭搭的,玉仪想告诉她自己还没死,可惜身体完全不配合,好像完全脱节了一样,甚至连眼皮都睁不开。

方嬷嬷在旁边不停的念佛,语音含悲道:“这可怎么办啊,还是掰不开嘴。”

玉仪听了在心里直叹气,掰不开嘴就拿筷子撬啊!人都快要死了,还讲究那么多做什么?难不成,还怕自己醒了追究此事?真是叫人无语了。

最后还是彩鹃豁出去了,去找了一双干净筷子,奔回床边哭道:“嬷嬷,我来负责撬开小姐的嘴,若是伤着小姐身体,我情愿自己一人受罚!”

不怪方嬷嬷左右为难,实在玉仪的情形太不好,怎么看都像是救不活了。

原本好好的一个千金小姐,路上遇到这等事,方嬷嬷有看护不力之责,若是再把脸面弄坏,那可真是万死难辞其咎!

方嬷嬷心里念了一万遍佛,祈求佛主能够救活自家小姐。此时此刻,早已顾不得什么京城苏州,只要玉仪能活过来,便是自己一辈子留在苏州也使得。

或许是方嬷嬷的祈求起了效,半个时辰后,玉仪的身体竟然动了动,随后缓缓睁开眼来,只是面色仍然苍白得很。

方嬷嬷上前一把搂住了,激动道:“小姐醒了!”

玉仪虚弱的吐了一句,“还没死…”

“呸呸呸!”方嬷嬷笑着流泪,连连道:“小姐是大富大贵的命,别再说那些不吉祥的话!”泪水直往下滴,哭道:“只要小姐能好起来,我情愿往后日日吃斋念佛,再给佛主塑造金身,年年月月香火不断。”

彩鹃拿勺喂了几口清水,玉仪缓了缓,这才看清屋里还有一名陌生女子,方才隐隐听得方嬷嬷等人说话,便朝那女子微笑,“多谢琼姿姑娘。”

“我只是替人送药。”琼姿见她得救,心下大大的松了一口气,笑盈盈道:“药膏是江大公子的,他不便打扰孔小姐,才让我送药过来。”

此刻大夫还在船上,方嬷嬷命人叫了进来,隔着帘子切了切脉,颔首道:“可算是熬过来了。”转头吩咐,“再把汤药按时给小姐煎服,伤口也要按时清洗,然后仔细的涂抹药膏,慢慢的毒性就会退掉了。”

彩鹃朝着大夫磕了一个头,又朝琼姿磕了一个头,哽咽道:“我先替小姐谢过二位的救命之恩。”

“使不得,使不得。”琼姿让了让,侧身避开了她,“你我原是一样的人,受不得如此大礼。”又道:“我出来的有些久了,也该回去了。”

“琼姿姑娘见谅。”方嬷嬷让人先送大夫下去休息,又陪她走了出去,“今日忙乱不堪,待到明日再行道谢。”

“不用如此多礼。”琼姿并不在意,反而笑着婉拒了,“我家主人一向疲懒,不喜欢会见生人,嬷嬷无须挂心不安,还是留下来,细心照顾小姐养病才是正事。”

这便是不愿见人婉拒了。

方嬷嬷心下明白,笑道:“既然如此,请容我们送上一份谢礼。”侧身耳语了几句,香彤点了点头下去,很快捧了一盘东西上来。

揭开面上的红绫,居然一盘黄澄澄的金元宝,拢共二十四个,每个都是小饺子一般大小。方嬷嬷一面亲自捧给琼姿,一面道:“只因外出不便,身边没带什么好东西,些许茶水钱,还望小姐不要嫌弃。”

琼姿跟在罗熙年身边,平日里着实见过不少好东西,这些金子虽然够打上几套好头面,但也不至于难以舍弃。因此略一犹豫,便婉拒道:“嬷嬷太过客气,只是举手之劳罢了。”

方嬷嬷道:“琼姿姑娘对我们小姐有大恩,些许意思不值一提。”歉意一笑,“等日后小姐回了京城,必当再有重谢。”

琼姿身份微贱,收了孔家的重礼不敢自专,次日得空便奉与罗熙年看了,又把方嬷嬷的那番话重复了一遍。

“真是癞蛤蟆打哈欠,好大的口气!”罗熙年一声嘲笑,拣了两个金元宝在手里把玩,正巧船上厨娘来问早饭,便顺手扔了一个过去,“赏你的!”

把那厨娘先是愣了愣,继而反应过来,欢喜的不知道该如何奉承,连连点头,“爷等着,我这就去做几个好菜上来。”

江廷白在旁边拍掌,笑道:“六爷好生大方。”

“还日后重谢,还以为是十几年前呢?”罗熙年嘴角微挑,不屑道:“京城就巴掌那么一点的地方,谁家昨儿请了什么戏,前儿又吃了什么菜,大家都是一清二楚。说得难听点,连放个屁都能闻着味儿。”

琼姿“扑哧”一笑,嗔道:“爷,这话也说得太不雅了。”

罗熙年哼了一声,“爷从来就没斯文过。”

琼姿的笑容不由僵住,讪讪道:“妾身…,妾身不是…”想要赔不是,又怕更惹得他不快,心中惴惴不安,手上不停的绕着绣花丝帕。

“六爷。”江廷白不愿场面尴尬,打断问道:“难道公主府真的不行了?”

“还呆在这儿做什么?”罗熙年冷哼一声,瞧着琼姿战战兢兢走远了,方才神色一敛,淡淡道:“也不能说不行了,俗话说烂船还有三斤丁呢。”

江廷白道:“六爷似乎不喜欢公主府,莫非有什么过节?”

“我一个不肖的纨绔子弟,能跟人有什么过节?”罗熙年颇为自嘲,眼里闪过一丝阴霾之色,“主要是如今后宫的那位,跟豫康公主一向合不来,我可不想你施了恩,反倒扯上什么瓜葛。”

“多承六爷关心。”江廷白笑了笑,道:“我也不想多管闲事,只是跟顾家有点拐着弯儿的亲戚情分,都已经听说了,实在不好装作不知道。”

“你心里明白就好。”罗熙年对别人家的事没兴趣,闲闲拨弄着茶盖,也不喝,半晌才道:“我家里最近鸡飞狗跳的,实在是没法儿住,打算躲个一年半载的,等老爷子寿诞再回去。”

江廷白笑道:“那就去我家住一段日子。”

“算了吧。”罗熙年敬谢不敏,摆手道:“你那祖父太有本事了,居然一口气养出九房儿孙来,子子孙孙,估摸你连自家兄弟都闹不清。我可不敢去凑那份热闹,回头给不起见面礼可就太丢人了。”

“罢了,你家也好不到哪里去。”江廷白摆手一笑,“我家虽是九房儿孙,却有五房都不在苏州,况且九房只得一双寡母孤女,实则也不过剩下三户而已。”摆了摆手,“倒是你们府里,还真是乱得没法说。”

罗熙年扯了扯嘴角,“要不这样,我又何必多出来?”

江廷白又闲话了几句,起身出去透风。

正巧看见琼姿立在画舫前头,一脸不安之色,心下微微一笑,上前道:“六爷就是那么个脾气,嘴上不饶人,琼姿姑娘无需太过多想。”

琼姿黯然道:“都怪妾身不会说话。”

“你还不会说话?”江廷白趣了一句,又道:“你且想想,六爷身边那么多人,为何却只带了你出来?”

琼姿的眼睛亮了亮,脸上不觉透出一些欢喜,喃喃道:“可是我总说错话,有时候不知道怎么回事,就让六爷生气了。”

江廷白笑道:“他生气不关你的事,别乱想了。”他并不是一个婆婆妈妈的人,只不过想让好友过得舒心点,这才多此一事,言尽于此便笑笑走开了。

晌午吃饭时,只见罗熙年神色一如平常。

琼姿仔细瞧了瞧,果然不像是真的恼了自己,这才放下心来。心思一转,斟了一杯满满的酒,递过去道:“爷,喝一杯。”

罗熙年懒洋洋的,也不去接,只在她手里喝了两口,然后道:“今儿送来的元宝还不少好,你拿去打副头面戴戴。”

“谢爷的赏。”琼姿笑盈盈道:“妾身不缺首饰,先放着吧。”

“哦?”罗熙年看了她一眼,“你倒是大方。”

“不是妾身大方。”琼姿神情娇媚,笑道:“只是跟在爷的身边,难道妾身还缺头面戴不成?只要爷不嫌妾身嘴笨,不生妾身的气就好。”

江廷白咳了咳,“我是不是该回避一下?”

“回避什么?”罗熙年瞪了他一眼,“少来,这可是你的船。”又让琼姿满了酒,一饮而尽,“你若说的都是真心话,也不算太蠢。”

“爷…”琼姿撒了个娇,佯作委屈嗔道:“当着妾身的面说妾身蠢,叫人好不伤心啊。”

“是么?”罗熙年挑了挑眉,“那你先背过身去。”琼姿不知所以,乖巧柔顺的转过了身,却听他补了一句,“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琼姿嘟了嘴转过身,恨恨道:“爷这就算不当着面了?”

“哧!”江廷白忍俊不禁,抚掌道:“你最近心情好了不少,还有雅兴斗嘴了。”举起手中的酒杯,“来,你我先一起畅饮几杯。”

罗熙年连喝三杯,方道:“外头的空气,总是要比京城里好一些。”

且不说他们一路饮酒高歌、肆意作乐。

这边玉仪已好了许多,除了脚面还有一些浮肿,胸口偶尔还犯恶心以外,基本上算是脱离了危险期,调养一段日子就好了。

另外,那只罪魁祸首也被人找到。

原来是一直小小的金蝎子,先头被问棋追丢了后,不知怎么又跑到了厨房,还蛰了厨娘一下。好在药膏是现成的,第一时间就抹上了,那厨娘只痛了一阵子,第二天又开始活蹦乱跳。

玉仪想起前世看“人与自然”,说是蝎子哲人一般很少致死,即便毒性厉害些,也不过是千分之一的概率。

呃,难道自己是传说中的彩票体质?

接下来的日子风平浪静,玉仪看多了江面风景后,兴致也不高了,况且每天被方嬷嬷等人盯着,除了解决生理问题,基本都拦着不准下床。

在玉仪反复争取后,才被批准了房间内活动的自由。

马上就要回到孔家了,——玉仪不觉得那是自己的家,她这一世的记忆里,一天也没有在那个家呆过,实在产生不出任何感情。

玉仪想到了继母阮氏,想到了十年都对自己不闻不问的父亲,还有五个陌生的小毛头,以后就要变成一家人了,这种感觉真的好奇怪。

这种奇怪的感觉,一直延续到抵达苏州登岸。

到了码头,江家的画舫上来了人。

琼姿大家都认得,跟在一个淡紫长袍的公子身后,介绍道:“这位是上次送药的江公子,听闻孔小姐就要登岸,难得一路同行许久,特意过来告个别。”又歉意道:“我家爷昨儿喝多了,人还没有醒,所以就不过来了。”

玉仪在里面听了,不由失笑,想来是懒得跟陌生人打招呼吧,只是宿醉这个借口可不算太高明。

问棋挑了窗帘的缝隙,嘀咕道:“咦,外面来了个白面书生。”

“胡嚼什么?”彩鹃拍了她一下,“小姐在这儿,还不快把帘子放下来?仔细方嬷嬷回来说你。”

问棋吐了吐舌,赶紧缩回了头。

此刻方嬷嬷正在外面寒暄,笑道:“多承江公子救命之恩,真是无以为报。”

“嬷嬷太客气了。”江廷白微微欠身,回笑道:“若是仔细论起来,江、顾两家还是亲戚呢。”这是大户人家有教养公子的做派,遇到别人长辈身边有体面的奴仆,都甚为客气,以示对主人家的尊敬。

方嬷嬷听他如此说,想了想,“仿佛记得,我们家大老爷的妻舅媳妇姓江,莫不是跟江公子是亲戚?”

江廷白笑道:“是我的一位堂姐。”

大舅舅的妻舅的媳妇的堂弟,这是什么拐着弯儿的亲戚?玉仪一时听得头晕,只知道彼此有些亲戚关系。

既然有了亲戚关系,又帮过忙,路上也多得对方照应,方嬷嬷便道:“江公子且稍等片刻,我们小姐已经大好了,且容道一声谢。”

玉仪是现代人的灵魂,当面道谢也没什么好忸怩的。毕竟人家救了自己一命,说声谢也是应该的,只是彩鹃、素莺仍不放心,一左一右搀扶出去。

江廷白给玉仪的第一印象是,干净、清瘦、皮肤白皙,有一种温文尔雅的气质,再加上世家公子的气度,不失为翩翩公子一枚。

因为不是正经亲戚,不便在长久交谈,两人略说了几句,没等玉仪仔细打量,方嬷嬷便叫人送了回去。这边江廷白也笑着告辞,琼姿又嘱咐了些客套的话,彼此谦让礼貌一番,便各自回了自己的船。

“怎么样?”罗熙年迎面笑问:“可见到绝色佳人没有?”

江廷白摆摆手,笑道:“什么绝色,不过还是个小姑娘罢了。”

琼姿在旁边掩嘴而笑,声音娇软,“江公子真是言不属实,那孔小姐虽然年幼,可也是个美人胚子,长几年未必不是个出众的。再说了,方才明明看了人家好几眼,这会儿却又装不在意了。”

江廷白只是摇头笑,罗熙年好奇道:“当真?”说着,一翻身坐了起来,“能让我们江大公子动心的人,想必不错。”

“当然了。”琼姿咯咯的笑,回头道:“想来江公子怕说得太好,让爷也动了心,把他的心上人抢走了。”

“什么心上人?”江廷白无奈笑道:“真是越说越没个边儿。”

罗熙年闻言哈哈大笑,搂住琼姿,故作认真道:“当真如此,我这就去把那孔小姐抢了来,也好气气他,到时候你可别吃醋。”

江廷白忙道:“莫要乱说,坏了人家姑娘的闺誉。”

“妾身不吃醋。”琼姿笑得花枝乱颤,指了指对面,娇声道:“只不过,江公子可要找爷拼命了。”

罗熙年一本正经看过去,“别动,让我仔细瞧瞧。”

江廷白委实说不过他们俩,只好笑着走开。

孔府

孔府

下了船,孔府的马车早就等候着了。

方嬷嬷陪坐在车里,一路上细细交待,末了道:“小姐莫要太担心,虽说如今当家的是二太太,可你是元配嫡出的长女,该敬的地方且敬着她,若有了委屈也不必十分忍让,好歹还有你外祖母呢。”

玉仪感激她年迈跟来,点头道:“嬷嬷放心,你说的我全都记在心里。”

“你和你娘都是我看着长大的。”方嬷嬷有些感慨,叹道:“说起来,你娘小时候就很沉稳,没想到,你比你娘还要胜上三分。”

玉仪心内一阵汗颜,顾氏沉稳应该是性格早熟,可自己却不一样,体内装着三十多岁的灵魂,当然活泼不起来。

方嬷嬷又道:“你在外十年方才回到自家,又是长姐,想必弟弟妹妹都在,应该还要一起吃个接风宴。”

一群小豆丁有什么好见的?玉仪兴趣不大,主要把心思放在了阮氏身上。

正说着话,只听外面的人道:“到了。”

玉仪感觉到马车顿了顿,随后便是一阵响动,似乎是小厮们在拆门槛,紧接着又往里走了一段,只听婆子在外面道:“软轿已经备好,请三小姐下车。”

因为孔府还没分家,所以都是论在一起排行,玉仪虽是二房的嫡长女,但在孙女中却排到了第三。

软轿再往前行了一段路,停了下来。

方嬷嬷扶着玉仪下轿,一个穿石青比甲的丫头迎了上来,笑着赞道:“这就是三小姐吧?瞧瞧这通身的气派。”

赵荣家的介绍道:“这是太太屋里的珍珠。”

玉仪看其穿着打扮,还有言语间的那份干练自信,猜度应是阮氏跟前的大丫头,于是含笑点了点头,“珍珠姐姐好。”不用示意,彩鹃已经递了一个荷包上去。

珍珠接了荷包在前面引路,边走边笑道:“可把三小姐给盼来了,咱们太太、几位小姐,还有小爷们,全都在里面等着呢。”

进了院子,珍珠抢先上去打起帘子,“太太,三小姐到了。”

玉仪刚上了台阶,便听里面传出一个中年男子的声音,“进来吧。”能在太太正房里的男子,也只有自己那便宜爹了。

跨进门槛,玉仪略微站了站,方才适应内里不太明亮的光线。抬眼看去,只见正中坐着一对中年夫妇,左边坐着三个小男孩儿,右边坐着两个小姑娘。

见玉仪进来,小豆丁小萝莉们齐刷刷的站了起来。

玉仪极快的扫了一眼,便宜爹长相甚是斯文、儒雅,倘使刮去胡须的话,——嗯,没准还是一枚萌大叔呢。

孔仲庭也正看着眼前的明丽少女,唏嘘道:“一转眼,仪姐儿都长成大姑娘了。”又颇为欣慰的点点头,“很有几分像你母亲。”

“外祖母也是这么说的。”玉仪笑了笑,转眼去打量旁边的阮氏。

与之前想象的完全不一样,——面相既不是凌厉精明,亦不是娇弱惹人生怜,第一眼印象甚是具有亲和力。因为保养十分得宜,再加上一双漂亮的大眼睛,和粉面桃腮的俏脸,看上去也就二十出头,实难想象已是四个孩子的母亲。

小丫头取来一个布垫放在正中,猫着腰退下去。

玉仪只好先收起惊讶,尽管有些别扭,但还是老老实实的磕了头,嘴里道:“给老爷太太请安。”

“起来吧。”孔仲庭还在感叹,“才一眨眼的功夫,居然过去了十年。”

“老爷。”阮氏打断了丈夫的追忆,温婉笑道:“孩子们都还站着呢。别的不说,三丫头可是一路劳顿,怕是累坏了。”

“先坐下说话。”孔仲庭点点头,珍珠便领着玉仪坐在右边首位,待他入座,几个弟弟妹妹方才跟着坐下。

阮氏指了指左边几个豆丁,笑盈盈道:“这几个都是你的兄弟,承文、承武,最小的那个是承宝。”一面说,一面露出一丝骄傲来。

三个儿子,应是阮氏这辈子最得意的事了。

承文、承武是一对双生子,相貌几乎一般无二,承宝最年幼,今年才得五岁,旁边紧挨着一位奶娘。

阮氏又指了右边,笑道:“挨着你坐的是玉清,边上的是玉娇。”

玉清是庶出,只比玉仪小半岁,长相虽然清秀,但却显得有些畏畏缩缩、束手束脚的,想是平日被做小伏低惯了。

玉娇则是阮氏唯一的女儿,尽管只是继室所出,但也算得上一个‘嫡’字,再加上从前玉仪不在府中,自然是千金万金的小姐了。

“三姐姐好。”玉娇年纪虽小,却透着从小养成的自信张扬,眼睛笑得弯弯的,越过玉清溜下椅子,自来熟的拉起玉仪,“三姐姐回来,又多一个人陪我玩了。”

“好。”玉仪笑着答应了,完全没料到她这般热情,原本还以为会生疏自己,毕竟突然多出一个姐姐,出身又更高贵,哪有一人独大来的爽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