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苏青葙带着弟妹们去了粱家老太爷夫妻处拜访。

自从粱家各房分了出来,粱家老爷自动把身份往上提了提,一个个都成了居家的老太爷身份。

粱启明年纪不大,也顺势成了老爷的身份。他还不曾科考为官,苏青葙只能顺势成了年青的奶奶。

苏青葙听粱家的下人们如此称呼苏青葙的时候,她一时还有些反应不过来。

过后,她反应过来,瞧着苏青葙笑了起来。

苏青葙自然明白苏青芷的意思,她笑瞧着她说:“你们姐夫说,既然都已经分了出来,就等到各房自立门户,如此一来,家中有老太爷老夫人镇宅院,我们也要提上辈份去。”

苏青葙见到粱家老夫人之后,瞧得出来的神色明显是透亮不已。

果然是有了自己的家园,谁的身上都少了那一股在大家庭里的压抑神色。

苏丰道和苏青芷回去之后,苏家老夫人和唐氏问得仔细,他们回答的详细。

苏青芷隐约觉得苏家老夫人的眼里都闪过羡慕的神情,只是转眼之间,苏家老夫人就如同平常一样的神色。

唐氏很有感触的说:“粱家老大人英明,粱家老夫人宽和,这样的分家,兄弟们有情分在,妯娌之间也没有伤了和气。”

苏家老夫人则是笑着说:“粱家那位新上任的老夫人的手腕不错,让分出去的人,都能体念到她的不容易,也能感念到长房的好。”

她们婆媳说话,没有避讳苏丰道兄妹的意思。

苏丰道和苏青芷交换了眼神,两人都是一脸倾听教导的神色。

唐氏是随意瞧了瞧儿女的神色,见到他们面上无一丝诧异的神情,她的心里面还是非常骄矜不已,觉得儿女年纪虽小,却能担得住事情。

第二百二十七章 宁愿

苏青芷很快提有白,唐家接来她唐家小住最为重要的原因。

她陪着舅母们前往一场又一场宴会,在她们的示意,不管有心还是无意的接近那些比她年纪大上几岁的女子。

当中有的年轻小女子,还是会羞涩的跟她交谈几句话。而有的小女子则是坦坦然然的跟她说话,有的人,会跟她打听唐家表兄弟的事情。

当然也有的年轻女子,是一脸不屑的神情瞧着苏青芷。

苏青芷知道她如今最大的用处,是作一个媒介的作用,能让舅母们能把这些小女子的品性瞧得清楚。

苏青芷对任何年轻的女子,不存在偏见,自然是不会存在特别的喜爱。

苏青芷明白舅母们的意思,她所能做的事情,是尽量的让舅母们瞧得更加清楚她们想要的儿媳妇。

苏青芷的表现,同样的让唐家夫人们满意,因为她从来不会在任何人选上面,添加她的意思和看法。

唐家的表兄弟私下悄悄的跟苏青芷打听消息,她总是笑而不语的摇着头。

其实她的心里面,也不明白舅母们心里面的人选。

婚姻有时候,是两个家庭的事情,而不是单方面的心意。

唐家表兄弟瞧得真切,一个个瞪眼瞧着她。

苏青芷被他们的眼神,瞧得不得不说实话:“哥哥们,我不知道舅母们为你们分别瞧中的是谁?

我要是在你们面前乱说话,过后,我又弄错了人,这可是坏人姻缘的罪过。”

唐家表兄弟听苏青芷的话之后,一个个默然下来。

唐家老大人夫妻知道苏青芷的周全处事方式之后,夫妻两人都有些乐了起来。

早些日子,唐家小子们一个个可是很欢乐的认为,苏青芷不管如何都是站在他们那一边,会为他们传达长辈们的安排。

现在苏青芷沉默不语,只会让他们一个个心里更加的着急不已。

苏青芷跟唐家舅母们去过许多趟宴会之后,她还真的结交上朋友。

自然那几个年纪比她大几岁的女子,都是唐家舅母们早已瞧中的人。

只怕她们和她们的家人,心里也是乐意跟唐家扯上关系。

她们的表现大方得体,无人向苏青芷打听唐家表兄们的情况,反而表现出诚心想与苏青芷交好的心意出来。

苏青芷觉得长辈们的眼光就是老辣,从这么多的女子里面,能够挑选比较适合唐家家居气氛的女子们。

至于谁与那位表兄结缘这样的重大问题,苏青芷是无心插手。

在她的心里面,唐家表兄弟们皆是好男儿,遇见合适的女子,都能成就一桩好的良缘。

在唐家舅母们试探的放出风声的时候,苏青芷依依不舍的离了唐家。

她的年纪不小,她这样的身份,在唐家居住久了,对表兄们的婚事无任何的好处。

她愿意做那功成名退的人,也不愿意做那事后尾大甩不掉的人。

苏青芷归家之后,苏家二小姐好奇跟她打探消息,苏青芷是笑而不语。

她的心里面多少明白,她与之结好的女子,或许都是她的表嫂人选。

而那落选的人,因为在这当中还有那么的一回事情,将来也是无法继续结交下去。

苏青芷已经能够感受到女子在这个时代结交好友的不容易,她在林家族学交下的两位好友。

一位去了南方,渐渐的书信稀少起来。

也许,她的下一次书信来,就是跟她提及定亲的大事情。

而另一位好友,虽处在同一个城,却因为双方家人之间无交往,她们相见的机会一样是少之又小。

苏家二小姐悄悄跟苏青芷说:“小九,小三儿送嫁的人选已经安排妥当,由叔叔们护送过去。”

苏青芷略有些诧异的瞧着她,苏家三房先前表现出来的意思,可不是由这么几个人去送嫁。

苏家二小姐瞧着苏青芷笑了起来,她笑着说:“祖父会亲自为她送嫁。”

苏青芷目瞪口呆的瞧着苏家二小姐,好一会说:“三姐姐,好有面子。”

苏家二小姐瞧着她笑了起来,说:“祖母说,祖父跟她说,是想借这个难得机会,他四处走一走。”

苏青芷是不太在意苏家老大人是否重视苏家三小姐这个孙女,反正不管如何,苏家老大人也从来不曾眼里有过她这个孙女。

苏家二小姐的心气却难以平息下来,她瞧着苏青芷说:“这样一来,她在夫家的日子,就会好过许多。”

苏青芷瞧着她轻笑了起来,说:“小三姐将来会如何,我是愿意她过得好。只是她要是一直象现在这样吃酸抢风头,只怕福气也不会长久。”

苏青芷是不看好苏家三小姐的亲事,她只觉得这一次苏家是嫁祸成功。

苏家二小姐认同的点头,她悄悄跟苏青芷说:“我母亲也是这样的跟我说,她说送嫁小三儿,阵势越大,只怕她越受不起这种福气。”

苏青芷笑了起来,只怕苏家的嫡夫人们心里都犯酸,苏家老大人的心里眼里如今是有了苏家三小姐这个孙女。

苏青芷听苏家二小姐抱怨之后,回到芷园又见到苏家八小姐,听她羡慕了的一番话之后,她顿时明白,苏家老大人的送嫁行为,没有她想象的简单。

苏家八小姐一脸感叹的神色跟苏青芷说:“小九啊,你太单纯了。这那是祖父想出去走一走,这是祖父特意给小三姐做面子。我们这么多姐妹,大约只有小三姐是独有一份。”

苏青芷瞧着苏家八小姐面上的神情,她笑了笑,说:“如果要远嫁才能得到这种面子,那我宁愿不要这种面子。”

苏家八小姐一脸不屑神色瞧着苏青芷说:“小九,你这种好人心肠要不得。小三姐可不是那种知情识趣的人,如你这种人,她越发的想要踩一踩。”

苏青芷笑瞧着苏家八小姐,说:“让着吧,反正她嫁了之后,我们与她,远了,时日久了,我们会变成不相干的人。”

苏家八小姐叹息着说:“父亲母亲跟我说,要我注意一些,千万别惹了小三姐。”

苏青芷瞧着苏家八小姐的神色,她想想笑了起来,说:“那你少来芷园几次,小三姐可是把我当成眼中钉看待。”

第二百二十八章 观看

苏青芷在主院里,她还是见过几次苏家三小姐,两人互视之时,苏家三小姐眼神如同锐利的刀片,只是苏青芷眼神清淡无波一触则轻淡闪开。

苏家三夫人警告的瞧向苏家三小姐,她的眼色不快的瞧向苏青芷,却见到苏青芷一脸微微轻拂无波的神色。

苏家三夫人在心里暗自着急起来,她眼见着苏家三小姐的气盛不已,她有心压抑她。

只是苏家三老爷跟她说:“小三儿是要远嫁的人,她在夫家,只有她一人,她要是气弱了,在夫家只怕是要低头过日子。

以小三儿的性子,只怕是过上几年那种忍气吞声的日子,那命数也到头了。

就由着她去吧,如果小三儿的夫婿待她好,自然夫妻总会寻到合适的相处方式。”

苏家三夫人听了苏家三老爷的话,她现在其实已经心慌不已,苏家三小姐的性子已经定了下来,她愿意张扬的活着,对她就是一种幸福。

过上几天,苏丰道放假的日子,他们兄妹两人又随着唐家表兄弟们去茶楼听说书。

苏青芷在茶楼的包厢里面,悄悄的跟表兄弟们打听着,舅母们进行的事情。

他们一个个笑瞧着苏青芷,无一人确切给她答案,反而还直言跟她说:“先前,我们问你,你笑而不答。

那么如今,你就等着听好消息吧。”苏青芷把他们瞅来瞅去,然后不屑的跟他们说:“你们都没有男人宽厚的胸腔,还跟我计较那些小事情。”

唐家表兄弟瞅着她的反应只是笑,然后跟她说:“今天说书的先生,听说讲的书,很得你们小女子喜爱。”

苏青芷一脸的恶俗神情瞧着他们,说:“我记得上上一次,你们说那位说书先生讲的内容,很适合我来听一听。”

苏青芷边说边嫌弃起来,说:“那种小白兔的人,只怕我再活一世,也做不到自己饿得要死的时候,还把手里的吃食让给不相干的人。

结果别人活得长长久久,还要经过旁人的提醒,才记得隐约多年前是还有过那么一回事。”

苏丰道听苏青芷的话,他笑了起来,那样善心肠的人,还是由给别人去做。

他只愿意姐妹们能活得长长久久,而不是为了不相干的人付出所有。

唐家表兄弟们抚着额头叹息起来,说:“你怎么就听了这么一小节,就心存了偏见?”

苏青芷瞪眼瞧着他们说:“你们难道愿意我把那些劝告听进去,将来做一个早早夭折的人?”

“呸,休得胡说。你这样的人,只怕乌龟都活不过你。”

“是啊,你又不喜欢管闲事,一心一意只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瞧上去,就是能够活得长长久久的人。”

苏青芷听着他们的话,笑得脸上开满了鲜花。

苏丰道瞧着表兄弟们的神情,他在一旁笑了起来,说:“下一次,那样的说书,你们就不必知会芷儿,反正她听了,也等同没有听一样的不会放在心上。”

唐家表兄弟们瞧着男装的苏青芷,她如今扮起男子来,如果不是面相上面还瞧得出几分女气来,就举止来,她就象一个知礼节的小书生。

唐家表兄弟们带苏青芷出来听说书,家里的长辈们表现出来的意思,让他们瞧着也是纠结不已。

唐家老大人那般古板的人,对苏青芷男装打扮与他们出行,都从来不曾过问一声,他如同不知情一样的对待他们。

然而唐家表兄弟们清楚的知道,唐家老大人夫妻是知情人,他们这样的态度,让他们一次又一次有机会就接苏丰道和苏青芷出来的游玩。

很多的时候,他们也会忘记苏青芷的女子身份,实在是她的年纪不大,正是雌雄难辩的年纪。

唐家表兄弟和苏丰道兄妹在包厢里吃着食物,慢慢的等着说书先生时间到。

隔壁包厢里进人的动静,惹得他们一个个轻轻皱了眉头,那声音,那动静,只怕邻居们实在是太过喜欢热闹的人。

林望舒跟着伙伴们来听说书,他闲闲的坐在窗子边,轻轻的舒一口气,这几个月可是把他憋闷坏了。

林望舒那一脸舒服的神情,惹笑了同伴们,一个个笑话他说:“早跟你说了,你啊,在要参考前,用功那么几天,装装样子给家里人看就行了,你偏偏不信邪,要装上这么几个月。”

大家提及起来,心里对林望舒是有几分气愤,因为他的突如其来的转折表现,害得他们一个个在家里受折磨着要学着他关门读书。

林望舒瞧着他们一个个的苦瓜脸,他笑了起来,说:“关门读书,又没有什么坏处。你们先前不是说家里的长辈们,想着要你们收心回来读书,一个个催你们早早的定下亲事。

这几个月,你们借口要读书,是不是没有人催你们先把亲事定下来啊?

我跟家里人说好了,这几年,我用心读书,至于亲事什么的,暂时就不考虑,免得误了我的前程大事。”

一群人大笑了起来,一个个冲着林望舒扑了过去,一个个说:“你太不够意思,这时候,你跟我们来说这种好方法,你要是早说一些日子,我们不用躲长辈们这般的辛苦。”

那些扑来扑去的动静,让邻居的唐家人和苏丰道兄妹都轻轻皱眉,遇见恶邻能如何?

只能传唤店小二来说话,却见他一样是苦着一张脸,低声商量着说:“那群少爷们,每一次只闹一会就安静下来。

如果我们去劝说,只怕他们会故意多闹那么一会,到时候,闹得大家听说书都困难。”

唐家表兄冲着店小二挥手示意退下去,他笑着说:“这样的地方,本来就是欢乐的地方。

我们上一次被人借事弹劾家里长辈们,那是我们的运气不好。

有他们在一旁闹着,我们这边闹一闹心,也不会那么打眼。”

苏青芷听着隔壁那明显是在打架的动静,那样大的动静,难怪店小二不敢随便进去劝一劝。

苏青芷伸手担心的摸一摸墙,感觉到木板的厚实度,她稍稍的安心下来,至少破墙而过的事情,她大约是不会有这种幸运,可以现场观看一番。

第二百二十九章 杂书

隔壁一直在‘扑扑’的响不起停,然后就是年青男子们清爽的大笑声音,听上去,是一群人在玩闹不休。

唐家表兄弟们这时候也不知低声说了什么话,大家凑在一处大笑了起来。

苏丰道一脸窘意瞧着他们说:“小九还在这里,哥哥们玩笑要当心一点。”

唐家表兄弟恍然醒过神来,年纪小的那一位,直接说:“表哥,你也太小看小九,她可是比我还要脸皮厚,我听这样的话,还会脸红,

小九那是脸不红心不跳的模样。”苏青芷听他的话,面色也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神情,她直言说:“那些杂书里面,那些书生写得要露骨许多。

哥哥们和弟弟们说得太过含糊,只能哄一哄从来不看杂书和不听外面消息的人。”

苏青芷说完这番话,她顿时就悔了,苏丰道皱眉头瞧着她。

苏青芷连忙跟他解释说:“哥哥,我不会看那些杂书,我只是听别人说了说。听说很是没趣,看了会伤眼,我就没有翻。”

苏丰道还是皱眉头瞧着她,只是瞧着苏青芷面上是没有任何心虚的神色,他的心又定下来。

苏青葙嫁了之后,他接手苏青芷的教导责任,他是希望教导出一个洒脱的女子出来,如同书本上所言,女子洒脱行事,心底无私,在夫家一样生活的好。

他的心里对苏青芷是存在这样的幻想,他觉得大妹妹或许能走上那样的一条人生路。

苏青芷是不知道苏丰道对她未来的计划,她只是不忍心让他失望。

唐家表兄弟则不以为然,他们觉得女子在未成亲之前,多知道一些事情,其实是大有好处。

只是他们还是提醒苏青芷在人前,绝对不能再让人知晓,她看了不好的杂书。

苏青芷听他们人人说过一番之后,她心累得只能用手撑着额头,冲着他们表白说:“我是那个喜欢听外面消息的人。

我不会看那些不好的杂书。还有能到我手里的杂书,都是经过哥哥和你们挑选过的杂书。”

唐家表兄弟们和苏丰道回神过来,苏青芷举止一直稳重,从来不曾轻浮的向着人。

当然有时候,他们是怀疑过这个妹妹不是天生的冷感,就是到现在还是目中无人。

唐家表兄弟是家里有姐姐的人,自然知道女子到苏青芷这个年纪,早熟的人,是已经会在男子面前露出羞涩不已的一面。

而苏青芷则仿佛是不同别的女子,她是轻易不脸红的人。

唐家表兄弟们只要知道苏青芷不会背着他们乱看书,他们就会再追问下去。

只有年纪不大的苏丰道一脸老夫子的神情,他只觉得教导责任深重。

而隔壁此时安静下来,只有隐约的笑声传了出来。

唐家表兄们已经吩咐上菜,等到饭菜上来之后,大家挤在一处用餐,也没有那种静默不语的用餐,反而会时不时点评几句菜色。

苏青芷喜欢这种生活气氛,苏丰道则是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

隔壁自然是叫人传了饭菜,听上去,还让人上了酒。

苏丰道凑在苏青芷的身边,低声提醒她说:“在外面,不管男子和女子最好轻易不要饮酒。”

苏青芷明白的点了点头,在茶楼里听说书的时候,有时会听到几句闲话,听的最多的都是谁家男子被人误了,家中添了一房美艳的妾室。

当然那个误,在大多数男人的嘴里面,是值得羡慕的缘份。

苏青芷听过之后,便明白男人的劣根性,不管在任何的年代都是差不多。

隔壁的林望舒此时已经连饮三杯酒后,他推拒还要上酒的人,黑着脸说:“下一次,我还想要出来,可不能由着你们劝着再饮酒。”

同伴们也不敢真的再劝下去,林望舒平时好说话,可是一旦违了心意,他可是比武人家出身的他们还要敢拼命。

他们这些人,能混在一起这么多年,就是因为彼此义气相投。

他们的父亲先前是不信文人,觉得文人家的孩子,跟文人一样的小毛病坏心思多,自家的孩子跟这样的人在一处,只怕是吃亏给人垫底的角色。

只是后来听孩子们悄悄话之后,觉得林望舒大约是林家的意外,这个孩子生性爽快得不象出身文人家庭。

特别是林望舒遇到机会,也会主动向他们请教健身之术之后,一个个瞧着他更加的顺眼。

林望舒则是觉得林家的兄长们上了考场,为何最后会失利,那是因为他们一心只顾读书,身子弱了,脑子就跟不上的原因。

林望舒也不喜欢跟自家亲近人家的孩子在一处玩耍,只觉得他们一个个性子磨磨蹭蹭的实在让人受不了,还不如有些女子行事痛快。

林望舒在学堂里无意跟这群人结交之后,他慢慢喜欢这群人的直爽性情,有一说一,谁也不浪费谁的时间。

而他也顺势跟他们学过几招之后,觉得非常的好用,至少躲闪功夫比从前来得厉害许多。

林望舒的心里面是有一个侠义的梦,只是做梦也要现实里努力。

林望舒瞧着同伴们的神色,他好奇的问他们:“有武举考试,你们有几人会去参加考试?”

一群人全苦着一张脸瞧着他,就因为他在长辈们胡说一句话,家里的长辈如今全拿他们当成练手的人使用。

林望舒给他们瞧得有些心虚起来,问:“你们不会无一人参加武举考试?”

一群人全摇头起来,警告他说:“林家少爷请你别提这件事情,我们原本日子过得好好的,只待过上一年两年直接从军就行。

就因为你的一句话,如今家里人,逼着我们读书,天天拉着我们过招。

我们有些日子没有见,你就没有瞧清楚,我们一个个全瘦了吗?”

林望舒颇有些不好意思的瞧着他们说:“我以为你们是长高了,所以身上全没有了肥肉。

好啊,你们日子过得舒服自在,还能在家里过一过招,我可是天天给逼着关门读书的人。”

林望舒其实不怕读书,反正他家里人对他的希望也只是考取举人,至于科考的事情,林家的人,认为他最多就是去做一个凑数的人。

第二百三十章 自然生气

林望舒现在是渐渐的有目标,他从读书这桩事情上面看到好处,他想着要能在家里自立说话,还是要用心读书。

他上面有兄长,下面无弟妹,可是家里父母也不是什么好说话的人。

林望舒不太想娶亲,他认为女人实在是太过麻烦,如同他的母亲,跟父亲起争执,或是心气不平,只会向着他们兄弟落泪,话都无法说得清楚明白。

林望舒有时心里也是有想法,认为父亲不喜欢理会母亲,也是因为受不了母亲总是哭了又哭。

林望舒从前也觉得女子骄矜一些可爱,可是他现在年纪大了,一天比一天受不了那无理取闹的女子。

偏偏他所见到的女子,在人前,一个个知情达理的模样,背着人,一个个都带有几分任性,生生把他一腔少男的心思磨砂粗糙起来。

林望舒出来玩,也是想躲着母亲在家里叨念着他的亲事。

他只要想着母亲提的那些人家女子,他的头皮都觉得有些发麻起来。

这些年,他也没有在外面白混,私下里可是听过那些人家女子的威名。

听说有位孟姜女哭功厉得得可以哭倒一堵城墙,在林望舒的心里面,那几个女子的哭功也不差。

听他们的兄弟提过,她们有心想要什么,一个劲的哭起来,能哭得天地都变色。

林望舒自认年纪还不大,还不到为亲事发愁的年岁。

男儿有本事,几时成亲都能寻到美貌贤良知心的女子。

年青男子在一处,悄悄的互相打听起长辈们提过女子的家境及女子的品性。

林望舒目瞪口呆的听着他们的悄悄话,他们仿佛转眼之间就变成了大人。

结果再仔细的听下去,竟然没有听到一个好女子的消息,大家互相对视,眼里都是满满的失望神色。

林望舒对他们的打听,很自然的实话实说,反正他知道他的同伴最终还是会听从父母的意见。

林家的女子或许是骄矜了一些,在林望舒的心里面,因为她们教养得不错,还是比别家的女子知情达理。

林望舒瞧见到他们眼里闪过的神色,他暗自笑了起来,说:“你们又不是不曾见过她们,谁是什么样子,我不信,你们的心里就这么快的忘事。”

男子们一块笑了起来,一个个顺带委婉的介绍自家妹子,一个个透出来的意思,是希望借着姻亲的关系,将来还能继续亲近下去。

林望舒在一旁笑不停,引得大家齐齐的笑了起来。

其实大家的心里面都明白,各自把纵然把自家妹子夸成高岭上的花,也改变不了事实,她们只是平地上生长的一朵普通小花。

茶楼的餐点好吃,茶也清清淡淡,正适合苏青芷的口味。

苏青芷每次来茶楼里用餐,她都是冲着餐点而来,至于说书先先的说书,她只是捎带用了一耳朵听听而矣。

这一日茶楼说书先生的说书,虽说换了新的内容,却更加让苏青芷听得想睡觉。

讲的是一位烈女孝亲的故事,苏青芷听后只觉那个女子如是不是天生的圣母,那就是天生有些傻子。

好好的一桩事,她把动静闹得那么大,她的母亲生病,她听人说,用孝顺女儿的心头血合用,她悄悄的给她的母亲,饮了她的心头血。

她的母亲是病好了,她却因身子弱,接着生了一场病,以至于相看好的人家,识以为她体弱多病而另选她人。

事后,她的母亲终于知道实情,只觉得感动不已。自然有更加好的人家,感动此女子的孝顺,积极主动上门为自家孩子上门求亲。

故事很是老套,说书先生的口技优秀,感动无数的人,茶楼大多数的听客动容不已。

唐家表兄弟们叹息之的,惋惜的说:“这个女子不错,听听就行,这真要娶回家,家里长辈只要生病,她就要动用心头血,只怕也活不了多长。”

苏青芷在一旁轻轻的笑了起来,她笑着说:“幸好她那一次取血用的银针干净,取后,还能平安活下来。”

苏丰道听苏青芷的话,只觉得她关注的重点不在此,他笑着说:“你不觉得她很是孝顺?”

苏青芷轻摇头说:“我只觉得她太会作戏,大夫把她母亲治得差不多的时候,她来这么一出,所有的功劳都变成了她的。

哥哥,日后,你千万别娶这类女子入家门,因为这样的女子实在是慈善的让人心惊不已。”

苏丰道轻舒一口气,他笑着说:“好,那样的女子让人心惊,你哥哥这样的普通人,还是娶一个普通的女子为好。”

唐家表兄弟也是一脸惊耸的神情点头,说:“那样纯美的女子,不是我们这等平凡男子能消受得起的。”

苏青芷瞧着他们微微笑了起来,说:“我听说书先生的意思,世间男儿皆喜欢那类孝顺温柔的女子。”

唐家表兄弟们笑了起来,说:“你瞧一瞧说书先生一把的年纪,他只是在这里说说而已,有这么一个女子出现,就他来娶,只怕他别人还要跑得快。”

唐家这边是如此的动静,只是他们听着楼下的人,一个个激动的拥护声音,他们保持沉默。

林望舒那边的动静,只是他们表现得更加惊怕不已,一个个想着那个女子活下来,只怕生育有问题,妇人血气不旺,身子不太好,不易生育。

同伴们的话,让林望舒惊艳不已,他们一个个亲事不曾定下来,竟然能想到生育的大事情?

林望舒的神色引起同伴们的误会,说:“林家舒少爷,你不会心里是喜欢这种的女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