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这话,哪有干净的?就像今天,吴天一为了父亲,你以为他没做什么?原本就是你死我活的事儿。现在您还为他们挂心,人家只怕就要想着怎么利用您来把这事平了呢?所以,您这心软的毛病可真得改了。”小胖点头,十分忧心的看着辛鲲,就跟辛鲲这毛病有多大了一般。

“滚远一点!”辛鲲指向了门外。

“夫人,我要滚吗?”福姬忙问道。

“你想滚哪去?”辛鲲瞪着福姬,真心的觉得这个小丫头也学坏了,但没想起,她是跟谁学的。

“我顺便去学堂看看,该吃点心了,胖婶小器,得看着。”福姬忙说道。

“去吧!”辛鲲郁闷了,现在好像就自己忧郁了。她在现代看网上那些新闻,看了标题都不会点进去。因为太堵心了!她觉得特别难受,可是这个该怎么办?

能爆出来的,都是被法律制裁过的,可是制裁有用吗?公知们会说,这是社会的问题,妈的,古今中外,这种事层出不穷,哪个制度下,也少不了人渣,所以怎么办?让良善之人只能祈祷上苍,我不遇到罢了。

第六二七章 良善之辈

吴家的案子能有多难断,当然,到了日子把吴尚书和小胡公公拉出来一块审就是了。

郭鹏其实也是做得挺绝的,真的把两人关进天牢,让吴尚书自杀以证清白,吴家就能最大限度得到保存,可是他偏不许两人自杀了,当然,他还人防着有人杀了小胡公公。

于是,关了这么久的两个人一块到堂上时,两人都显得十分颓废。反正原告不像原告,被告不像被告。都被磨得没了脾气。

先开口的当然是原告,小胡公公说的在殿上没什么两样,不过,他就是听母亲的临终遗言,说证据那是没有。气得大理寺真的直吹胡子。转向吴尚书,他也不用跪,尚书可是正二品,在没定罪之前,他的品阶还在的。

听了小胡公公的证言,吴尚书没说话,吴天一就跳了出来,你没有,我们有,比如找出了当初的吴家的账册,账册上,吴家也真的没什么钱,就在地方上的一个士绅,乡里百十亩的水田,但因为一直供着吴尚书读书,田虽说没卖,但家里其实真没有多少赢余。说完了,还找了老家的人做证,证明当初吴尚书的大哥自己都下地干活,家里女眷也要织补,以贴家用。吴尚书得眼皮子多浅,为了百十亩地而杀死供自己读书的大哥?

吴天一在前头说得慷慨激昂,后头一直沉默的吴尚书突然吼了一声,“别说了!”

吴天一回头看向父亲。

吴尚书转向了小胡公公,盯着看了很久,摇摇头:“你一点也不像我大哥!”

“现在不管我是不是吴家后人,但我得替我娘,我哥报仇。”小胡公公在宫里这么多年,能混到今天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他直接就避开了吴尚书言语上陷阱,他不管是不是吴家子嗣,可是他是他娘的儿子,只要他是,那么他就有权状告吴尚书杀兄溺侄。

吴尚书长长的叹息了一声:“你娘是我赶走的,那天她跟大兄吵架自己回了娘家,因为她要分家!她觉得我手不能提篮,肩不能担担,读书十多年,屡试不第,拖累了家里,竟还给我娶妻生子,那会儿我夫人也身怀有孕,一家人,她觉得我们要拖死他们了。”

“妇人短视只为自己小家,也是情有可原。”上面一个老大人点头,那位也是平民出生,曾经也是经历过的。就连朱龙在下旁听时,也在心里暗暗地叹息了一声,他家也算小康,上面还有四个强壮的哥哥,供他念书,也是十分之吃力,更何况吴大人家只靠大兄一人,人口越来越多,但土地就那么一点,妇人心有怨恨,可不就是情有可原吗?

“那是农忙,小仁,就是你大哥在田边玩,我们全都下地插秧了,你婶在家做饭,农时不等人,纵是我从来没干过,却也不得不跟着下地。小仁什么时候溺进水塘的,我们真的不知道,那时都忙昏头了,等你婶送饭来时,找不到人,后才在田边的水塘里找到他。”吴尚书说得很平静,回头对上面的大理寺说道,“这事,当时同在地里插秧的邻居们都知道,大家的地在一起,找小仁人,大家都看到了,这个我撒不来谎,也不用撒这个谎。”

“那我爹呢?总不会因为我哥死了,我爹也投了河吧?”

“没有,小仁死了,你娘疯了似的跑回来,非说是我溺死了小仁,说我的孩子要生了,弄死小仁,我们就能多分家产了。”吴尚书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那天大家都很气,我也很气,若是你娘那天带走小仁,他也不会死。我跟你娘对吵起来,大哥…我大哥…”

吴尚书有点说不下去了。

吴天一看着父亲,也不知道该不该上前去安抚。

“我大哥只比我大两岁,从小就不爱说话。父母看我伶俐一些,便把我送去读书,让大哥跟着他们一块干活。所以哪怕父母死后,他也没跟村里其它家那样分家,让我自生自灭,指着我能光耀门楣。小仁死了,大嫂疯言疯语,大哥一声不吭的就到一边坐下,啥话也没说。等我们吵完了,再看大哥竟然倒在地上,我们才知道他一时想不开把闹耗子的药就那么吞了。这个我没证据,也没证人。当时发现大哥服了药,我叫村人帮我叫大夫,等回过神,大嫂已经不见了。我也没去找,我也恨大嫂,若不是她,大哥和小仁都不会死,我也不至于家破人亡。这些年,我也没提这事,但长兄如父,大哥从小顾着我的恩情,我没忘记。”

堂上一片寂静,这案子怎么判?两边都没有证据,但是,现在人家说了,大哥是服毒的,那么就算派了刑部的高手去,只怕都查不出什么,我们已经告诉你了,我大哥就是自己服的毒,你咬我?

“问一下,那田地呢?”辛鲲也来听审了,不过她没露面,踢出了小何。

小何回头看了辛鲲一眼,只能自己慢慢的出去。

“抱歉大人,学生正在学里读书,觉得这案子有趣,但是心中却有疑惑,不知道该不该问。”小何对着堂上的人一揖,十分诚恳的问道。

“你想问什么?”吴天一有点紧张了。

“吴大人,这跟你没关系,这账本我看看。”小何也不用他同意,顺手拿过了账本,翻了一下。

“吴尚书,这账本是你记的,还是令兄记的?”

“我,家兄不识字。”吴尚书很坦然的说道。

“嗯,账本是老的,这是吴家当初的家务账册,正好涵盖了那年发生的事,丧事用银多少,棺木用银多少,还有…您把还没插完秧的田卖了?”

“我手不能提,肩不能担,家兄不在之后,这些田对我来说只是负担,不如卖了,带着妻儿离开伤心地。”

“有道理。”小何点头,低头又继续看,“祖宅,祖坟…吴大人,原小侄不该问,敢问祖坟为何要卖?祖宗的坟地啊!”

吴尚书一怔,看了一眼账册,迟疑了一下,“不是卖了,那块地上有些树木,吴家在乡里也有族人,吴某带着妻儿即将准备县试,便把祖坟托付,这银钱是族人给的树钱。”

“哦!您的族人还都是良善之辈!”小何笑了,把账本送到了堂上,自己退了下来。该问的已经全问了。

第六二八章 出了什么事

吴天一不知道小何为何出来这一遭,但是他也不是傻子,明显的,小何已经看出了自己没看到的。只不过,他不知道是什么。

而上下的官员们一块脸色变了,朱龙更是一脸气愤。正想上前,但被辛鲲拉住,自己带着小何他们也就走了。

回到家,小何中规中矩的把事情说给了下朝来看辛鲲的郭鹏听,但小何是那细致人,万不可能有说那些他自己想的事儿,只说堂上他们离开之前发生的事儿。没多一句,也没少一句。

郭鹏呆了,然后看着陪他吃点心的小宝和小勇:“来,朕考考你们,小何哥哥刚说的啥?”

“没听!”小勇正在专心的吃自己的奶油咸红薯,现在他很喜欢在辛家吃素点心,终于觉得没有肉肉也很好吃。当然,每次他吃东西时,辛鲲就想,这样做得这么好吃的素食能不能起到守孝的功用?不过又觉得明明可以好好吃,还要特意做难吃了,不是折腾人吗?也就算了。

辛鲲轻轻的拍了她一下,觉得这个小子是不是应该好好教一下了?不过,既然也问了小宝,她也就转向了小宝,想知道小宝怎么想。

“皇上,你都想不出来,凭什么让我想?我比你小呢!”小宝控诉着郭鹏,觉得这个皇上太坏了。

辛鲲伸手,再拍了小宝一下,这小子该打了。

郭鹏也不生气了,转向了福姬,“福姬,李老侯爷进宫了,他们想向你求亲。”

辛鲲拍了桌子!

郭鹏马上回过头看着辛鲲,立刻举了一支手,“我没答应,真的,我保证,我说福姬归你管,我管不着。”

“那个二百五我都没答应,凭什么他要进宫逼您。是不是打着要拿您来压我的意思?”

“应该是!”郭鹏点头,小孩子们吃点心,他就吃面。也是素的,不过是用那香菇,胡萝卜,嫩青豆、豆腐干,用那熟酱烧得极入味,看上去就跟一般的炸肉酱差不多,口感也是能哄下嘴的,郭鹏倒也不挑,来了,给一碗,他真能吃下去。

福姬‘噗’的笑了,看下面对着点心发呆的小何和小胖,他们回来了,自然也是有他们的,不过,这会,两人不吃对着看什么。当然,她也知道,小何和小胖纵是再得皇上的喜欢,有些事也得徐徐图之,真的等着皇上坐稳了江山,他们这么拿大,也是错过。

“能换面条吗?我又不是这个胖子。”小胖回神,立刻盯着皇上的面条咽了一下口水。

“面条有点普通。”小勇的舌头没问题,忙说道。

“那我也要吃面。”小胖忙说道。

“给他们面,想是都不爱吃点心的。”辛鲲忙说道。

“是!”福姬忙回去准备。

“所以除了我们三个,你们都知道发生了什么事!”郭鹏盯着他们,现在他知道了。小何只说发生了什么事,但是没解释,但看表情也是知道的。小胖还有心情考虑是吃面还是吃点心的问题,表示,他对这案子已经没什么兴趣了。而他刚刚有意岔开了话题,自是想让福姬好奇,于是他们解释时,自己也好听听,结果福姬也没当一回事,竟下去煮面条了,所以现在只有自己和这两个小傻子是不知道的。

“也不是,堂上的大官们都知道了。而朱龙也知道,他心里有点难受的,自己回家去了。”辛鲲点头,在郭鹏的心口上又插了一刀。

郭鹏真的觉得活不下去了,瞪着辛鲲。

辛鲲哈哈大笑,就差整个人扑到郭鹏的怀里,没法子,地方不够大,基是书上大观园那么大,才差不多。她就坐在郭鹏的边上,大家面前放着各自的餐盘,辛鲲自己不吃,也不想占了位置,这下子,也就只能扑郭鹏了。

“羞羞脸!”小勇抬头看了一眼忙说道。

辛鲲打了他一下,小宝再抬头,又忙低头了。

“小胖,你听懂了吗?”

“那个,我能听懂吗?”小胖面条泪了,这会是要说自己听懂了,还是说,自己没听懂。

“告诉皇上。”辛鲲点头,看小勇还在吃,拍了他的手,让他出去逛逛。

小宝也就不吃了,啦着小勇走了。

小胖看看吃的还没来,也就算了,“皇上只要想,那是啥时候,即可明白。”

郭鹏想了一下,他已经知道小胡公公的八字,推一下也就知道那是多少年了。虽说那会,他还没生,但凡在子、卯、午、酉这四个年中的八月,都要举行乡试。而他也记得吴大人的生平,他正是哥哥去世之后第二年乡试时中的举,然后一路顺利的考上了两榜进士,在翰林院待了三年,正试授了官,在江南做了三年之后,就又回京,再也就没出过京了。

“所以,你们还是觉得他是为了那点田杀了哥哥和侄子?”

“唉,天下谎言大多都真假渗半才会让人觉得真实可信的。”辛鲲笑了一下,叫人送了纸笔上来,把吴尚书的供词一字不差的默写出来,递给了郭鹏。

郭鹏刚刚也是一时的蒙了,现在看了白纸黑字,就拍的把供词拍在了案上。

“妇人再怎么也不会不带孩子回娘家这是疑点一;疑点二,若是吴尚书妻可以回家做饭,为什么不能在家看孩子?疑点三是吴尚书耕田,虽说吴尚书管着户部,可是我倒是与他有过几面之源,也谈及农耕之事,他有跟我说过,他不事生产,对于农耕之事,他纵是看懂了书,却也是指不上的。可是出事那天,他下地了。”

“唉,真没想到,我看错他了。”郭鹏点了头,自己拿起碗把面吃了。但是想了一下,放下了碗,“吴尚书只为了那点田?”

“不,他说的大部分都是真的,我也相信,胡公公的亲娘的确已经提出了分家一事。原本家里只有兄弟两人,谁多谁少无所谓,反正肉烂在了锅里。可是现在都娶了媳妇,一个要有第二个孩子了,另一个也要当父亲了,那么家里开销原本就艰辛,再一口气来两个婴儿,压力可见一般了。”辛鲲轻叹了一声。

第六二九章 拼凑的真相

其实故事特别简单,吴尚书就跟他说的,从小因为伶俐,于是就去读书了,全家人的资源给了他一个人,哪怕父母死后,兄长也一如既往的对待他。

但是家里人口越来越多,吴尚书估计是那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主,吴太太当年如何谁也不知道,但能把着吴尚书到今天,也不是那简单的。所以小顾看账本时,第一句话问的是,这账本是谁做的。

旧时,当家人管账,这是规矩。估计在吴家父母没死之前,就是吴尚书管着家里的账册,等着父母死了,兄长不识字,自然还是吴尚书管账。一百亩水田也不可能吴老大一个人种,家里也一定有佃农的。有佃农当然就会有地租,有各种收入,而吴尚书是很早就中了秀才,但是没有中举人,所以,除了能在县里有一点银钱之外,并没有更多的优待。但那也是钱不是。所以那时,吴家两兄弟说起来,算是平衡的。

等着两人都成亲生子了,有些事就不同了。吴大的妻子会不会不平,我们两口子累死累活的养活你们两口子,还弄得像是我们占了你们便宜一般。妯娌之间,那点攀比之心,真不能小瞧了。

当然,这一切都不是最后杀人的理由,最后杀人的理由其实在吴尚书已经说了。

分家!

吴大嫂供了小叔一家几年,义难平,赚的钱跟两口子没关系,因为都用到了吴尚书伟大的考学之中。吴大嫂知道自己将有第二个孩子之后,她下定决定不能这样下去了,就算她和吴大可以给小叔子做牛马,她的孩子凭什么?她还想让自己的孩子去读书认字呢!

所以,吴大嫂决定分家,而吴大之死,应该就是吴大也答应了。辛鲲估计吴大也不是真的那种一心一意可以不顾妻子儿女的人。明明我有孩子了,为什么我不能以后把我的力气用在养自己的孩子身上?这是正常人再正常不过的想法了。若不这么想才会奇怪!

而吴老大估计想的是,‘一百亩地,一人一半,反下账上没钱,你的房子我给你留着,至于说,你那五十亩地要卖要出租都由了你。只是从此分灶罢了!’所以,吴老大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

但是站在吴尚书的立场上,这个家不能分。明明我能有一百亩水田的出产,为什么你只给我五十亩?你们怎么可以这么自私,若是我中了举,再中了进士,你们就能跟我鸡犬升天了。他的心里一定觉得兄嫂目光短浅。

当然,他更会想,兄嫂在考试的前一年提出分家,是不是瞧不起自己一定考不上,生怕自己在连累他们,于是只怕心里就恨上了。

其实吴大夫妇啥时候提都不对,若是在考后提分家,考不上,吴尚书会觉得大哥是看我没考上,于是对我失去了信心,不想管我了;若是在考前说分家,那就是生怕我考上了,对他不利,他故意这样来破我的局。

所以吴大最好的结果就是老老实实的给他们做牛做马,若是不然,吴尚书的恨意怎么发泄?

再看看吴尚书的口供,孩子娘没抱孩子走,于是他在田梗边玩,他们两兄弟在插秧,而吴尚书太太在家做饭,那个小孩子自己载进了水田边的小水塘里。说起来非常合理,可是大家不觉得很怪吗?

就像上章说的,吴大嫂要分家,跑回娘家去了。有孩子的妇女吵架回娘家都不兴带人质了?我不带着我的宝贝儿子,我怎么回来?

辛鲲此时都会厚道的想,只怕不让吴大嫂抱走孩子的就是吴尚书两口子,因为我得多少,让你把我们家的长子嫡孙带走?

还有,后来吴尚书干嘛了?他去插秧了,一个啥都不会的人,为什么去插秧?觉得好玩吗,这明显不合理啊?在辛鲲看来,这就是此地无银。我和大哥在一起,然后这个孩子‘万一’死了呢?完美的不在场证明,我跟你一样在插秧,说不定,事前他还向吴大说了什么,给他们吃了什么。所以小孩子栽进了池塘,到时那么多在两边插秧的村民佃户们都能做证,这孩子自己死的。

吴大惟一的儿子死了,老婆哭闹,老实的吴大怎么办?坐门踏上,估计自己伤感着。而之前吴尚书下的毒也就起了作用。

要知道吴尚书是位传说特聪明的一位,啥时候都会趋吉避凶,跟大嫂吵架,吵到全村人看到,然后他再说大哥死了,是被大嫂气得服了毒。这个是不是特别正常。

“你没法证明!”郭鹏瞪着辛鲲。

辛鲲摇摇头:“不,我能证明!”

这回小胖和小何一块瞪大了眼睛。

“怎么证明?”郭鹏很意外。

“小何说的,开棺验尸和查账。”辛鲲点头,随意的摆了一下手。

“很难。我看那账本做得不错。”小何不乐观的摇摇头。

“就是让你看之前的账本,我猜吴大嫂要求分家,应该是吴尚书要求去省城府试时,吴大嫂暴发的。坚定的要求分家!而账上应该是没钱的,而我相信,对于青云志的吴尚书,怎么会为这点钱而杀死两个人?但是,若是没这两钱,我就没有青云志时,吴尚书怎么做?”

“所以账册能证明吴家那时的赤字。”

“验尸就是验两个人的尸体了。因为若是吴夫人亲自推小孩子入水,不在场证明不太好找,还不如弄点药给小仁吃,小仁虽小,却也知道口渴,然后跑到池塘边喝水,一切就是不言而喻了。”

“有点牵强!”郭鹏挠了一下头,有点困惑。

“说了,这一切都是我猜的,但是,我能肯定,吴尚书真的做了。”辛鲲笑了。

郭鹏无所谓吴尚书是不是真的做过这件事,户部的尚书啊,管着天下钱粮,而这个人有点急功尽力了。这个他不喜欢,差点让自己背锅,所以这种人自不能留在岗位上。所以小胡告时,郭鹏交给了大理寺,那时,郭鹏就已经不关注这件事了,因为吴尚书一定不可能全身而退的。而现在,看辛鲲说话,郭鹏就觉得此时的辛鲲好像又回到当初自己笨,她就打的辛鲲了,不禁傻笑起来。

第六三零章 吴天一

而一个能在小池塘里淹死的小哥儿,应该不过两三岁,跟小勇差不多,辛鲲想想小勇那憨憨的样子,看到小胡公公不失俊俏的脸,她能想得到,那个孩子会有多可爱,也能想到,为什么吴尚书会不杀大嫂,因为这是特意留下的,只是没想到,大嫂后来的男人会把儿子送进宫做太监,若是平民,纵是当时他是秀才时,这一切都不可能闹成这样,但就是因为到了今天,他都有了入阁的机会时暴发出来,这才是对吴家致命的打击。虽说,这一切,还真的不是那位继父的苦心孤诣。

晚上,吴天一到了辛家,再一次求见辛鲲。辛鲲带着小宝和小勇一块来了,他们都穿着平民的粗布衣裳,松松垮垮的,小脸红红的,显是刚刚玩得正好。

不过,两人算是受的教育不错,一齐跟着吴天一一礼。

吴天一此时哪里有心情看他们,不过人到了眼前,总不能不管,回了半礼,摸摸身上,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玩艺儿,顺手把挂身上的两块压玉拿下来,一人一块。

“谢谢哥哥,不过老太爷说了,不许收见面礼。”小宝退了一步。

小勇点头,忙吼道:“我学医了,以后也不收!”

辛鲲捂额,小勇刚才拜了师父,跟着师父才见了一面,敢说自己学医了,见人都要吼一句。

“你认字吗?”吴天一也怔了一下,这个小胖子,说自己学医了?这个,这个…

“不!”小勇摇头,但是,立刻又说道:“会认的。”

说完了,他还认真的又点了一下头,表示对自己的认同。

“好了,天一,抱一下小勇。”辛鲲摇头,但却突然说道。

吴天一也没多想,弯腰抱起了小勇,但看向了辛鲲。

辛鲲叹息了一声:“我们小勇是不是很可爱?”

吴天一又看看小勇,小勇忙点头:“对的,我很可爱!”

吴天一笑了,现在他真的觉得小勇不错了。

辛鲲点了头,对福姬挥了一下手,福姬叫人接了小勇,自己带着小宝出去了。大堂的东厢里,也就只有辛鲲和吴天一了。

“辛姑姑!”吴天一想起自己来的目的,但是此时,能面对了,却又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小勇很可爱对不对?”辛鲲突然又问道。

“是!”

“他一岁八个月了,因为这些日子跟着小宝,带着疯跑,倒跟外头平民小子一样了。”辛鲲笑了一下,看着他的眼睛,“你死的堂兄,也是不到两岁。”

吴天一站在那儿不敢动了,刚刚抱起小勇时,他觉得小勇可爱的,可是现在,辛鲲在告诉自己,那个夭折的堂兄,也是这么大时,他的心一下子被堵住了。小勇真是他抱的第一个孩子,他还没成亲呢,而吴尚书家教堪严,他身上虽有各种的小毛病,但是真没有祸害过小孩子。这一刻,小勇的形像与死去堂兄的形像一下子就立体起来了。

“姑姑,家父…”吴天一闭了一下眼睛,他其实也不知道自己来干什么,早上,小何走后,其实就退堂了,大家都没证据,于是只能说是各执一词,于是就看谁找得到证据罢了。若是平时,吴天一会开心,因为他是辛鲲的学生,辛鲲在御史案之后,就一直推动司法要以证据为先。辛鲲“死”后,这个他们这些学生们也在坚持着。

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当时辛鲲提出了一个“疑罪从无”的理论,他坚持的是,哪怕放过一个可能的坏人,但也不能让一个好人蒙冤。

这些年的宣传下来,倒是把这个律法给定了下来,所以只要一直没证据,吴尚书就可以回家。也许对其名声有碍,但是比犯罪强。

可是他在书房里待了一下午,看的就是小何看的那本账册,小何看到了什么,并且念了出来,然后,那些平民出身的大人们也就一脸怒色了。有什么是自己不知道的?或者是我没看出来的?

晚上,母亲叫他进去回话,他自是知道,小厮能把他们在堂上发生的事告诉母亲,她找自己为什么,他也不知道。但是,他并没有那么想见母亲,于是让人说自己已经出去了,便真的跑了出来。

可是去哪呢?去问小何,你看到什么?他不敢,不知不觉的就走到了辛家,可是自己来干什么呢?其实他自己都没有完整的想法,他直觉的是,他要救父亲,可是看到辛鲲,此时的他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了了。

“你之前坚信你父亲不会做那件事对不对?”辛鲲看着吴天一。

“是!”

“那为何一直不听小何的建议,请人验尸,公开家中账本?这都是金玉之言,如此这般,纵是外界的传言也都会好听一些。”辛鲲皱眉问道,她最早怀疑这事只怕是真的,就是因为吴家的做法实在太心虚了。而吴天一今天前来,正好一问。

“家母不愿吴家之事成了人家的笑柄,家母出身不高,这些年,也少有出门,不过,为人倒是坚忍,她觉得吴家家事,用不着跟人解释,这是对家父污辱。”吴天一低头回道。

“是啊,清者自清,回头,只要没有证据,吴尚书就能回家。而小胡也不是污告,他只是误信人言,虽已经是残破之身,却也能一家团聚,倒是一桩美事。”辛鲲微眯了一下眼睛,轻笑了起来。

“姑姑!”吴天一从心里泛起了一丝寒意。

“没事,若是你父被判有罪,只怕你得丁忧了。”辛鲲看着吴天一。

吴尚书之罪虽不会诛连,但是吴天一的前程一定是完了的,好听点是丁忧,但是丁忧完了,你的位置被人占了。弄不好,就只让你候着,看着没把你怎么着,却就那么晾着你,那也够他喝一壶了。

“姑姑?”吴天一睁大了眼睛,此时辛姑姑这么说了,表示父亲死定了?

“今日若不是我在,只怕当时就得有人出来跟你父当堂辩驳了。而大理寺与刑部都是探案的高手,你们自己不肯去寻证据证明清白,只怕回头人家就把证据放到堂上了。”辛鲲轻轻的叹息了一声。

第六三一章 账本里有什么

“姑姑,账本有什么问题?”吴天一终于问出口了。

“你没看出来?”辛鲲怔了一下,她也没想到自己好歹教过的吴天一竟然没有看出账本里的问题。

“请姑姑赐教?”吴天一跪下了。

“我就猜一下好了,不一定是真的。”辛鲲指了自己不远处的一张凳子,对吴天一笑了一下,然后想了想,又笑了,“从前有一对兄弟,哥哥老实,弟弟伶俐,于是略有家财的父母便为小儿子请师教导。弟弟也真的很争气,十六岁就中了秀才,不过很可惜,那时,他的父母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