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误会

阳光柔软而温暖的铺在草地上,让看着的人也会感觉倍感温暖。

而此时王檀正和蒋氏坐在寒云寺后山的一处亭子里,以及对面坐着的则是左都御史闵大人的夫人及其排行第三的千金。亭子的石桌上放着的茶水点心和装着各种凉果的攒盒。

闵夫人是个四十出头的贵妇,圆盘脸,皮肤白皙,穿着一身宝蓝色宝瓶纹样的妆花褙子,梳着抛家髻,髻上正中戴了一个翡翠观莲镶宝石的分心,右边耳上位置插一支梅英采胜金步摇,看起来很是可亲。

而闵三小姐则是十五六岁的年纪,眉如浅黛、杏眼桃腮,穿一身茜红色折枝花褙子,梳着倭堕髻,髻上插金钗步摇,显得姿容十分出彩。

在几天之前,王清已经帮泓哥儿说定了与闵三小姐的亲事,而如今,则是蒋氏带着小女儿在两家定下亲事之前,提前相看这位可能的儿媳妇。

蒋氏坐在铺着锦垫的石凳上,嘴上含笑,眼睛直直的打量着闵三小姐。而蒋氏这样盯着人家,却是已经好一会儿了。好在闵三小姐也落落大方,虽然脸上有些羞涩,但并不显得扭捏,大大方方的任蒋氏打量。

蒋氏又看了人家好一会,然后才开口问道:“三小姐平日在家中喜欢做什么?”

闵三小姐笑了笑,道:“伯母,我闺名一个蔺字,伯母可以叫我蔺姐儿。”说完又才回答她的问题道:“我平日看书或做针线,得闲也帮着母亲一起管家,或教几个侄儿读书习字。”

蒋氏听了在心里点了点头,喜欢看书和针线,说明妇德妇功不错,能帮着母亲管家,说明打理家能有一手,还会教侄儿读书习字,说明有爱心,且跟几个嫂子相处得也不错。

闵 夫人是极会察言观色的人,看蒋氏脸上的表情便知道,蒋氏对自己的女儿是有几分满意的。闵夫人放心下来,接着又笑道:“不是我故意在你面前夸自己的女儿,我 生了两个闺女,别人家都是长女懂事幼女骄纵,偏我们家是倒过来的。我那长女从小不知让我操了多少心,就连出嫁了也没个消停的时候。反而我这个小女儿,样样 懂事,是个贴心的小棉袄。”

蒋氏倒不觉得闵夫人是骗她的,闵夫人的长女她知道,嫁给了西宁伯世子做了世子夫人。如今的西宁伯夫人 林氏是继室出身,非世子亲母。闵大小姐进门后,跟林氏争夺管家之权,闹得十分轰轰烈烈。抓着管家权不放又自来名声不佳的林氏自然没有什么好名声,但大阵仗 跟继婆婆争权夺利还闹得外面人全知道的闵大小姐也落得个“不孝”的名声。

每次想起大女儿,闵氏也都十分头疼。她早就跟她说过,就算要争权,也要关起门来再闹,更要让自己站住理,但偏偏她是火爆脾气,又兼之一向觉得她偏心小女儿,根本不听她这个母亲的话,闹得如今满京城的人都看她们婆媳的笑话。

蒋氏想到这闵大小姐的行事,却不好跟闵夫人继续谈论她,宽慰了她一句“闵大小姐是性子直率”便转了话题,又问闵三小姐道:“蔺姐儿平日在家看的都是什么书?”

闵三小姐道:“《列女传》《女论语》,有时候也看一些闲书。”

蒋氏点了点头,接着看到闵三小姐手上握着的一条帕子,便问道:“这帕子可是你自己绣的?”

闵三小姐笑道:“是的,伯母。”知道蒋氏是想看一看她的女红,便又主动将帕子递给蒋氏。

蒋氏接过来看了看,那帕子上是淡粉色的底,上面简单绣了一枝花朵簇簇的粉梅,帕子的四角各缀着一朵盛开的梅花。图案上的针脚整齐细密,梅花栩栩如生,看得出来,闵三小姐的女红是极好的。

蒋氏看过之后便将帕子还回了闵三小姐,闵三小姐接过来,又笑道:“伯母若是喜欢,我改日绣几条送给伯母。”

蒋氏笑了笑,道:“好,那就多谢蔺姐儿了。”

几人又坐着说了会话,没多久,突然有个丫鬟打扮的女子从亭子外面走了进来,对着王檀和蒋氏等人屈膝行礼道:“请王三夫人,闵夫人和两位小姐安。”

王檀认得这个丫鬟,是彭安侯夫人身边的侍女。有时候彭安侯夫人来王家时,她会随侍在左右。

蒋氏自然也是认得她的,看见她不由皱了皱眉。那丫鬟行完礼后,接着又含笑着对她们道:“我们夫人和应大奶奶应小姐也在寒云寺游玩,刚才看见两位夫人和两位小姐坐在亭子里,想过来与两位夫人和两位小姐打声招呼,便让奴婢先过来问问方不方便。”

王檀和蒋氏抬起头来往亭子外面望了望,果然看到彭安侯夫人和一个三十多岁的贵妇以及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女站在一棵古松旁。彭安侯夫人见王檀和蒋氏看过来,还微微的对着她们点了点头算作示意。

蒋氏在心里哼了一声,她和闵家约了来寒云寺,她们便也来了寒云寺,世上哪有这么巧的事。只怕是不知从哪里打听到她们今日会来寒云寺,所以带上应家大房的人来示威吧。

蒋氏自认为不怕她们,便哼了一声对彭安侯夫人的丫鬟道:“有什么不方便的,既然都是熟人,自然该打声招呼。”

丫鬟笑着道:“三夫人说的正是,那我就回去将三夫人的话带给我们夫人。”说着便屈了一下膝,从亭子里出去了。

闵夫人和闵三小姐看着丫鬟走远的背影,不由对视了一眼。

王家和彭安侯府的事并没有传到外面来,但闵家既然要跟王家结亲,闵夫人自然对王家的事情用心打听过的,闵夫人和闵三小姐对王家和彭安侯府最近的恩怨也多少知道一点。

在 闵夫人对彭安侯夫人的行为多少是有些看不上的,不好的时候巴着人家,等儿子中了解元,便踢开人家令结亲家。听说玉家的那位小公子这几年都是在王家念的书受 王尚书指导。玉家那小公子能中解元,与他的天分和刻苦分不开,当另一方面同样得益于王尚书的指导。如今这样,彭安侯府多少有些忘恩负义之嫌。

而至于抢人的应家大房,同样有些太过霸道了。不过应家仗着两代皇帝的从龙之功,气焰确实比从前要气盛,特别是出了个阁老老爷的应家大房。

闵夫人正想着,彭安侯夫人和应大奶奶及应大小姐已经走了过来。

彭安侯夫人对蒋氏和闵夫人福了个礼,先对蒋氏道:“妹妹,没想到您今日也来了寒云寺。”说完又对闵夫人道:“闵夫人,许久没见过您了。”

蒋氏也不站起来回礼,直接讥讽道:“可不是没想到。”

闵夫人却不想失礼,站起来对彭安侯夫人回了礼,笑道:“可真是巧了。”

应大奶奶虽然比蒋氏小不了几岁,却确确实实小一辈的人,便上前来笑着对蒋氏和闵夫人行了礼:“王三夫人,闵夫人。”

应家大小姐也跟着对蒋氏等人行礼,而王檀和闵三小姐则站起来对彭安侯夫人和应大奶奶夫人行礼。

王檀行完礼之后,不由打量了眼前的应家小姐几眼。她穿一身绣牡丹月季粉色亮缎圆领薄褙子,梳着十字髻,头插凤凰展翅镶玉嵌宝金步摇,耳上戴了一对猫眼石耳坠。身材瘦削,皮肤白皙,五官秀丽。

而在王檀打量她的时候,她同样也在打量王檀,且打量得更加细致。等发现王檀在看她,便只是微微的点头致意,然后便将目光移开。

众人打过招呼,接着彭安侯夫人像是提醒般的,又道:“臻哥儿今日也来了,只是去吩咐寺里的人帮我们准备斋饭去了。等他回来,我让他过来给你们请个安。”

这是做什么,告诉她们玉臻终于妥协愿意娶应家小姐了吗,蒋氏在心里讥讽一声,谁稀罕。蒋氏正想开口说话,彭安侯夫人突然又望着远处笑起来道:“说曹操曹操到,刚说起这孩子,这孩子就来了。”

王檀和蒋氏循着她的目光望过去,只见玉臻正从远远的地方匆匆的走过来。

他的脸色有些青黑,看着彭安侯夫人的眼神带着怒容,而看向王檀时,目光中又带着慌乱,仿佛是让她不要相信她眼前所看到的。

玉臻只觉得有一股怒气无处发泄。他并不知道王檀和蒋氏今日也会来寒云寺。

这段时间,彭安侯夫人为了让他妥协,一直在闹绝食。那怕他心中对彭安侯夫人对他再有怨气,但这始终是她的母亲,从小护着他长大的母亲。看着她一日日虚弱下去,他心中不忍,于是干脆跟着她一起绝食。

后面她好像终于扛不过他的坚定,在昨天的时候提出,让他今日随她一起来寒云寺看一眼应家大小姐,倘若他看过之后仍是不想娶应家大小姐,她便不再逼迫他。

他那时候只顾着高兴母亲态度软化,完全没有想到有什么问题。而如今他明白,她怕是早打听好了今日檀姐儿会和蒋伯母来寒云寺,所以才让他来的吧。故意造成他终于接受应家小姐的假象,为的便是想让檀姐儿和蒋伯母误会,然后彻底断了他的念想。

第115章 王檀被掳

彭安侯夫人和应家的人走后,蒋氏气闷了一会,接着便又与闵夫人重新说起话来。

王檀觉得胸口有些气闷,便与蒋氏道:“娘,我去附近走一走。”

蒋氏停下与闵夫人说话,望着她问道:“你要去哪里?”

王檀道:“我就在这后山逛一逛。”

蒋氏想到王檀与玉臻是青梅竹马长大的,以前的感情也好,刚才的事只怕会令她心中难受,想着让她走一走散一散心也好。她自己不能丢下闵夫人去散心,想了想,便道:“那你带上莲雾和香橼,不要走远了。”

王檀道是,正准备带着莲雾和香橼离开。

坐在闵夫人旁边的闵三小姐想了想,对蒋氏和闵夫人道:“正好我也想四处走走,不如我陪着八小姐一起吧。”

闵夫人乐得女儿跟未来的小姑子处好关系,笑着道:“那你便去吧。”说着又与蒋氏道:“她们小姑娘家陪着我们容易嫌闷,不如让她们自己玩去。”

蒋氏明白闵三小姐的好心,心中感激的,对她的印象也不由更加好了几分。蒋氏向闵三小姐投了一个感激的眼神,然后又叮嘱道:“那你们小心着些。”

闵三小姐道:“那我们便去了。”说着便拉了王檀的手走了。

寒云寺的后山并不比大户人家的后院雅致秀逸,但这里古树繁茂,广阔盎洋,却是那种连一花一草都精心维护的后院比不上的。对闵三小姐这样常年关在内宅的闺中小姐来说,这里却也处处妙趣。

闵三小姐陪着王檀默默的逛了一会,见王檀始终兴致不高,等逛到一处竹林前时,闵三小姐不由看了王檀一眼,然后道:“其实有些人我们不必理会的,早些发现这是不善的人家,于我们反而有好处,总比进了门之后才发现所嫁非人的强。”

王檀知道闵三小姐是想安慰她,不由对她笑了一下,道:“我明白。”

闵三小姐又道:“我知道你心里有些不好受,我不开心的时候喜欢泡茶喝,不如我泡茶给你喝。我知道寒云寺里收藏了有许多陈年的梅花雪水,用它来泡茶最好喝。”

王檀笑着道:“好啊。”

闵三小姐便指了指竹林里面盖的一座六角凉亭道:“那我们到那边坐去。”

王檀自然点头道好。

闵三小姐让丫鬟去问寺里的和尚要煮茶用的红泥小炉和茶壶茶碗茶叶等物并陈年的梅花雪水来。

她身边的其中一个丫鬟道了声是,然后她便又拉着王檀沿着石阶去了竹林里的凉亭。

莲雾等人用帕子将石凳擦了擦,然后王檀和闵三小姐才在石凳子上坐下来。过了一会,去问和尚要东西的那个丫鬟便带了两个小和尚上来了,小和尚手上拿了小炉,茶具和茶叶等物,等将东西在石桌上放下来后,便又合掌对她们拜了一下,然后便又走了。

小和尚送来的是一套天青釉的茶具,茶碗上还绘着荷花纹,茶叶则是上好的湄潭翠芽。

王檀和闵三小姐一起摆弄着茶具,闵三小姐看了看桌子上的东西,接着奇怪的问道:“雪水呢,怎么没有?”

刚才去取东西的那个丫鬟便回答道:“大师说等一下会让小和尚亲自送上来。”

闵三小姐点了点头,便不再说话。

等她们将茶具摆放好,接着便看到一个小和尚用红漆梅花的托盘端了一个天青釉的小瓮上来。等他走到石桌前,放下托盘,将里面的小瓮端了出来,然后道:“几位施主,这是你们要的陈年梅花雪水。”

闵三小姐对他笑了一下,道:“辛苦小师傅了。”

小和尚连忙双手合十道:“善哉善哉。”说完却没有走,而是站到了一边。

王檀颇觉得这小和尚有些奇怪,看着不像是个出家人。

王檀正想着的时候,闵三小姐已经打开小瓮的盖子,将里面的雪水倒进茶碗里,然后将茶碗端起来嗅了两嗅,接着又递给王檀道:“你闻一闻,里面还散着淡淡的梅花香。”

王檀接过来放到鼻子上闻了一闻,果然有梅花的香味。

闵三小姐又笑着望着她道:“你尝尝看。”

王檀笑着道:“你让我现在喝了,等一下你拿什么来煮茶?”

闵三小姐敲了敲小瓮,对她道:“寒云寺这次可大方得很,给了一整瓮呢。”

王檀盛情难却,便依言喝了一小口,闵三小姐眼瞅瞅的望着她,问道:“味道如何?”

王檀笑着对她点了点头,赞道:“很甘甜。”

闵三小姐开心道:“那我也喝一口。”说着又在另一个茶碗上倒了一点,喝了一口,跟着也赞道:“果然很甘甜。”说着端起茶碗,又喝了几口。

王檀正准备也继续喝,但没等她端起茶碗,她便觉得有些不对劲,头晕晕的,仿佛天旋地转一般。她连忙伸手将闵三小姐手上的茶碗拍落下来,闵三小姐抬起头惊讶的问道:“怎么了?”她正想开口说话,但还没见话说出来,接着眼前一黑便倒在了地上。

闵三小姐先是一惊,但跟着也脑袋晕眩,然后倒了下来。

亭中两人的丫鬟连忙惊呼着扑上来,扶起两人喊道:“小姐,您怎么了?”

等丫鬟反应过来那些雪水有问题,转过头来正要质问小和尚的时候,接着几个丫鬟的脑袋也是被人“啪啪啪”的几声一拍,跟着也倒了下来。

小和尚看着倒在地上的一群姑娘,不忍的闭了一下眼睛,双手合十道:“罪过罪过。”

她话音刚说完吗,小亭中却突然出现了五六个蒙面的黑衣人。那领头的黑衣人对小和尚道:“小和尚,谢谢你了。你放心,你偷偷在外头娶妻生子的事不会有人知道的。”

另一个黑衣人则道:“不要多说了,我们快点带着人走吧,这后山常有人来,免得被人发现。”

寺院的厢房里。

玉臻对着彭安侯夫人质问道:“母亲,你究竟想要干什么?”

彭安侯夫人道:“想干什么你不是已经知道了吗。”

玉臻望着彭安侯夫人,满脸的失望和绝望,过了好一会,他才悲愤欲绝的道:“母亲,您这是逼我恨你。”说完便出了厢房。

等他出了寺院,正准备去后面找王檀时,突然看到一群小和尚正匆匆的赶往后山去。玉臻觉得奇怪,连忙拉住一个小和尚问道:“小师傅,这是发生了什么事?”

小和尚回过头来回道:“王小姐在后山竹林里被人掳走了。刚才寺里的一位师兄发现闵小姐和几个丫鬟晕倒在竹林的亭子里,而跟闵小姐一起的王小姐不见了。王夫人如今正焦急着,发动我们去山里找人。”小和尚说完,便又匆匆的走了。

玉臻心中一恸,心里跟着如乌云一般黑暗下来。今日在后山走动的,好像仅有王檀一个王小姐。

玉臻觉得自己整颗心都在往下坠,心里一个声音在跟他说“不会是她,不会是她,一定是别人。”但又有另一个声音跟他说“是她,就是她。”

玉臻迈开腿,跟着就往后山跑去。

而另一边,在寒云寺的门口,周世瑛从马上跳下来,然后走上石阶进了寺庙。

寺庙里面并没有什么人,只有少许的几个和尚在大殿里走来走去。寒云寺是京城香火最鼎盛的寺庙,每日来的香客不知几许,怎么今日来的人这么少,几乎是见不到什么香客。

等看到一个合着掌低着头从大殿里走过的小和尚,周世瑛不由拉住他道:“小师傅,我是继远侯府的二公子,我想进去贵寺的后山看看,不知可否行个方便?”

小和尚抬起头看了周世瑛一眼,问道:“施主想去后山?”

周世瑛道:“正是,还请小师傅行个方便。”

小和尚道:“后山封了,施主明天再来吧。”

周世瑛奇道:“封了,为什么封了?”

小和尚道:“今日在后山有位小姐被掳了。寺里的大师傅们正发动其他师兄弟去找人呢。”

周世瑛不由笑道:“什么时候你们寒云寺的后山这么不安全了,随便就能让一个大姑娘被人掳走。”说着便要走开,但紧接着又想到了什么,脸上的笑容一黯,跟着手 一伸又抓着那和尚的衣领将他抓了回来,厉声的问道:“等等,被掳走的是哪位小姐?是不是吏部尚书王大人的千金?”

小和尚道:“那我就不清楚了。”

周世瑛大声气道:“你怎么可能不知道,你不是寺里的和尚吗?”

小和尚道:“我是真的不知道,寺里的大师傅为了护住那位小姐的名誉,并没有告诉我们被掳走的是哪位小姐。施主没看到,今日的香客也都让大师傅早早请回去了吗。”

周世瑛气得“嘿呀”的一声,将小和尚的衣领一放,接着便往后山的方向跑了过去。

第116章

寒云寺的厢房里。闵三小姐此时已经醒了,此时正坐在厢房里的一张罗汉床上,她的床前围了王清蒋氏闵夫人玉臻和寒云寺的主持大师,蒋氏忍不住的低声啜泣着。

闵三小姐此时还有些晕眩,但她仍是努力的回忆着事情发生的经过:“…我和八小姐在后山竹林里的亭子里准备煮茶喝,还让人去问寺里的师傅要了些陈年梅花雪水。后来我们喝了些小师傅送来的雪水,不久便晕了过去。如今想来,定是那位送水来的小师傅有问题。”

主持不由双手合十,念了几声:“阿弥陀佛,罪过,罪过。”

王清则接着问道:“可记得那位小师傅长得什么样?”

闵三小姐道:“我记得他大概是二十岁的年纪,中等身材。哦,对了,他的下巴好像有一颗痣。”

王清转头问寒云寺主持道:“大师,您可记得寺里是否有这样一位小师傅?”

主持道:“按照闵施主所言,这应是寺里的智云徒儿。只是今日中午,智云以去化缘为由离开了寺里,如今只怕…”说着不由摇了摇头。

众人皆能明白主持的未尽之意,即智云如今只怕很可能已经潜逃了。众人的表情皆不由黯淡下来。而一直站在厢房门口的周世瑛听到这里,却不由在此时转身离开。

闵三小姐自责道:“都是我不好,是我拉着八小姐是竹林的。若不是我,八小姐可能就不会出事了。”

王清安慰她一句道:“这不怪你,那些人明显是有备而来。他们便是不能在竹林里下手,也会找到其他的机会。”

而王清则沉吟片刻,接着又道:“他们掳了人,不大可能还滞留在山里,但也不大可能会走远,最可能是躲在附近县的村庄里,多派些人去那些村子找找。”

他话音刚落,门口传来了一阵脚步声,蒋二老爷从门外走了进来。王清见他进来,正要开口跟他说话,蒋二老爷却对他摆了摆手道:“你什么都不用说了,我调了一支禁卫军来,我带他们去城外的村庄寻人。但京城里的地方也不要放过,你带着他们在京里找。”

“那些人…”

蒋二老爷打断他道:“你放心,那些都是我的心腹,必不会乱说话。”

王清拱手道:“那就多舅兄了。”

蒋二老爷道:“檀姐儿也是我的亲外甥女。”

王檀迷迷糊糊睁开眼睛的时候,脑子仍还有些混混沌沌的,过了好一会,她才想起来自己发生了什么事。

她连忙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衣衫,发现衣衫皆是完整的,这才松了口气。

她又四周望了望,发现自己现在所处的地方是一间破旧的木屋,屋子很是简陋,除了屋子中间放着的一张木桌和几条板凳,以及她现在躺着的木床,并没有多余的东西。

房间的窗户已都被钉死了,缝隙之间有暗淡的光线射了进来,凭着这些光线,王檀猜想现在只怕已经是傍晚了。房间的门也是被紧紧的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