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又拉着手一起回了花厅,等从椅子上坐下,王檀问蒋雯道:“明日是抬妆的日子,是谁陪着去帮你铺妆?”

蒋雯道:“是大嫂去。”说着蒋雯又叹口气道:“其实我真不愿意嫁到王府去,做王妃说得是好听,但王府里能上皇家玉牒的侧妃就可以有两个,更别说其他的通房妾室了。若是可以选择,我宁愿嫁到一般人家去,清静些。只是这是太后赐婚,却也是没有办法。”

王 檀道:“男人若是有纳妾的心思,你便是低嫁也是阻止不了的。若是愿意为妻子放弃齐人之福,你便是高嫁他也一样会为你守身如玉。我看康王也不是什么贪图女色 之辈,你进门后真心对他,他必也会真心对你的。再说了,倘若康王对你不好,你不是还有娘家吗。康王虽得皇上看重,但舅舅和外祖母可也是天子近臣。”

蒋雯笑了笑,道:“说得也是,担心这些做什么。”说着又拉起王檀的手道:“说起来,我一直以为你会嫁给玉六哥的,没想到最后你却跟周二公子定了亲。”

王檀笑了笑,道:“缘分这种事,有时候也是无奈得很。”

蒋 雯继续为她不平道:“从前觉得彭安侯夫人还好,如今看她行事真是令人恶心得很,结亲哪有这样结的。不嫁进他们家也好,做她的儿媳妇是倒八辈子的霉。何况周 二公子也不错,除了年纪大了些,身份尴尬点了外,也没什么不好。且周家的门第不比彭安侯府差,周二公子又有能力,年纪轻轻已经是从三品的将军,以后前程远 大。玉六哥不过是个解元,能不能考中状元还两说。”说着又有些同情玉臻道:“不过可怜了玉六哥,碰上这么个娘,以后还不一定要受她多少连累呢。”

王檀笑道:“知道你为我不平,不过我跟玉六哥终归是有缘无分,也是强求不得。”

蒋雯道:“你能想得开就好。”说着又有些幸灾乐祸的道:“她等着吧,善姐儿是被大表婶和大表嫂给宠坏了的,性子蛮横得很,等进了门,有她这个婆婆好受的。”

第126章

王檀和蒋氏从威北侯府回到王家,刚回到锦春院没多久,秋葵突然从外面进来禀报道:“夫人,六小姐在外面求见。”

王槿的年纪比王檀大了三岁,今年已经十七。本该是早已到了结亲的年纪,这几年王槿的生母丁姨娘也是极殷勤的在原氏面前伏低做小,跑前跑后的服侍,很明显是对王槿的亲事有些焦急了,但原氏这个嫡母却仿佛一点都不着急。

蒋氏和王檀正坐在榻上喝茶,听到秋葵的话,蒋氏不由奇道:“槿姐儿找我做什么?”

王檀笑道:“你将她叫进来问一问不就知道了。”

蒋氏听了,便对秋葵道:“你让她进来吧。”

秋葵道是,然后出去了。没多久,王槿便跟在秋葵身后走了进来,她进来的时候眼睛有些红红的,像是刚刚哭过。见到蒋氏,突然便跪倒了地上,哭着道:“三婶母,求您救救我。”

蒋氏和王檀被王槿的动作吓了一跳,蒋氏连忙道:“槿姐儿,有什么话你好好说,你这是做什么。快起来”说着便让丫鬟去扶她起来。

王槿却摇摇头,哭着道:“三婶母,求求您救救我,您不救我我就不起来。母亲,母亲她…”

蒋氏一听便知,只怕又是原氏做了什么过分的事。

蒋氏对秋葵使了使眼色,秋葵会意,然后便挥了挥手领着屋里的丫鬟从屋里走了出去。等丫鬟走后,蒋氏对王槿道:“槿姐儿,你先起来。你让我救你,总得先让我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王檀也从榻上走了下来,扶起正低声抽泣的王槿,往她手里塞了一条帕子,然后道:“六姐姐,有什么话你先坐下来再说。我们是一家人,能帮你的我们一定会帮你。”说着扶了她到椅子上坐下。

王槿拿着帕子擦了擦眼泪,然后继续一边哭一边道:“母亲想将我嫁给太仆寺卿章大人做填房,我听说那位章大人的年纪比祖母的年纪都还要大,我不想嫁。三婶母,您救救我,您若不救我,就没能救我了。”

太仆寺卿章大人,若她记得没错的话,他今年已经有五十出头了吧。年初的时候他刚刚嫁掉一个孙女儿,她还曾去吃过喜酒。

蒋 氏不由皱起了眉头。将一个十几岁的黄花大闺女嫁给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做填房,也亏原氏做了出来。以章大人的年纪,未必还能让女人生得出孩子,槿姐儿嫁过 去,只怕用不了几年就该要守寡了。到时候膝下犹空,周围都是年纪比自己大一辈的继子,槿姐儿会过上什么日子,想想都能想出来。

王檀对王槿不由也有些同情。她是知道,最近原氏正在找门路想给源哥儿谋职的。太仆寺卿是正三品,官位不低。赔上一个庶女,搭上章大人的路子,这还真像原氏能做得出来的事。

王槿继续在哭求道:“三婶母,求求您帮帮我,我不想嫁给章大人…”

她 早已到了结亲的年纪,比她小的檀姐儿都已经定亲了,原氏如今也在替椒姐儿打算亲事,只要她的亲事还没着落。她不是不着急,这几年她和姨娘一直在原氏跟前殷 勤伺候着,希望原氏能看在她们母女俩人一直本分听话的份上,能尽早给她定下亲事。她不求夫家能多么大富大贵,只要男方不缺胳膊少腿,日子能过得去就行。

可是她没想到的是,原氏竟然想将她嫁给一个年纪都可以做她祖父的人做填房。倘若真嫁过去,她的日子还能有什么盼头。

蒋氏听着又不由有些犹豫。她虽然也很同情槿姐儿,但槿姐儿父母俱在,她一个婶母插手侄女的婚事,多少有些僭越。更何况就原氏那性子,她说话她若能听才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别到时候原氏捏着理跟她闹起来。她虽不怕原氏,但却也不太像引麻烦上身。

蒋氏顿了一会,然后问道:“这件事你可有跟你祖母说?”

这是让她去找王老夫人做主的意思。

王槿愣了一下,然后摇了摇头。找王老夫人做主的法子她和丁姨娘不是没有想过,只是王老夫人对原氏一向宠爱,对她这个庶出孙女却是态度平平,她找王老夫人,只怕未必有用。

三房里只有三叔父做着大官,三叔父和三婶母的话,连大伯父和大伯母都会多听几分的,倘若三婶母愿意帮她说话,就算母亲不听,但父亲总会多听几分的。

王 檀知道蒋氏的顾虑,也知道王槿的担忧,便伸手捏了捏王槿的手,开口道:“六姐姐,祖母平时对你虽有些冷淡,但毕竟是你的亲祖母,她总是愿意见着你好的。你 何不先去找祖母给你做主。”儿孙之中,王老夫人唯一不待见的只怕只有蒋氏和她们姐妹兄弟几个。其余的孙子孙女,哪怕并不甚喜爱,但也多少还是怀有祖孙之情 的。

王槿垂着眉,仍还有些犹豫。王檀便又道:“或者,你不如去求一求湘姨娘,让她帮你在二伯父面前说几句话,让二伯父给你做主。”

湘姨娘这般八面玲珑的性子,既能卖王槿母女两个一个面子,又能趁机在二老爷面前表表贤惠顺便给原氏上上眼药水,只怕是很愿意做的。再加上王槿这个同一房的庶姐能嫁好了,以后栩姐儿结亲时也能好结一些。

湘姨娘如今有了一儿一女在手,在三房可谓混得风生水起。将二老爷笼络在自己房里专宠这么多年,二老爷对她可谓是言听计从。加上她又会笼络下人,她在三房的下人之中,名声可比原氏这个主母还要贤惠。她若肯帮王槿,肯定能帮得成。

王槿不由苦笑道:“湘姨娘怎么可能愿意帮我。”

王檀道:“你不去试一试怎么知道。”

王檀和蒋氏又与王槿说了几句话,接着便将她打发走了。

王槿走后,蒋氏不由对王檀道:“你二伯母做事真是越来越不成样子了。若真将槿姐儿嫁给章大人,不仅害了槿姐儿,整个王家的名声只怕都要被她败坏了。”

王檀笑了笑,却并不说话。“顾忌王家名声”一向是原氏用来要求别人的,真轮到她自己时,可从来都是先以自己的利益为先,可不管王家的什么名声。

王槿从锦春院回去之后,并没有去找王老夫人,但却听了王檀的话,和丁姨娘一起去了湘姨娘的屋子。

然后当天晚上,王檀便听闻二老爷从湘姨娘的院子出来后,便气冲冲的去了原氏的院子跟原氏大吵了一架。

到了第二日,王檀和蒋氏去王老夫人的院子请安,正好看到裴氏和原氏以及二老爷都在,二老爷在跟王老夫人说着什么,王老夫人则频频的点头。

王檀随着蒋氏上前去给王老夫人请了安,二老爷看到蒋氏,不由从椅子上站起来道:“三弟妹,你来得正好,有件事我想麻烦你。”

蒋氏笑了笑,道:“都是一家人,有什么话二哥说就是,有什么麻烦不麻烦的。”

二老爷道:“是这样,槿姐儿年岁大了,已经到了定亲的年纪。原氏这几年一直说给槿姐儿找不着婆家,我想着她可能是认识的人太少了。三弟妹你认识的人多,你能不能给槿姐儿找找看有没有什么合适的人家。”说着又小心翼翼的问道:“这不会太麻烦你吧?”

原氏听着正要开口说话,但却被她身后的王椒拉了拉衣裳,最终忍着将话咽了下去,但脸上却露出愤恨的表情。

王檀却在心里想着湘姨娘可真敢打原氏的脸,哄着二老爷将王槿的亲事绕开原氏这个嫡母,反而拜托给弟媳,这事传出去,原氏的脸只怕都没地方搁,名声更是不知要传成什么样。

蒋氏还是有些同情槿姐儿这个侄女儿的,再加上又是二老爷亲自拜托的,原氏也无话可说,只稍稍想了一下,便答应道:“行,我去打听一下有没有合适的人家。”

二老爷道:“那就多谢大嫂了。”

蒋氏道:“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槿姐儿也是我的侄女。”

过了没几天,蒋氏便帮王槿找好了一户人家。

男方是岑东县孙家的一个旁支,比王槿长了五六岁,家中父母双亡,下边只有一个小了十岁的妹妹。如今是举子的功名。

说起来,这位孙公子跟永宁侯府的二姑奶奶林氏的夫家是同出一宗。这位林二姑奶奶是庶出,当年以侯府小姐的身份下嫁孙家本支。孙二姑爷当年宠爱妾室,年纪轻轻便死于妾室的马上风,林二姑奶奶打杀了妾室给丈夫陪葬之后,便一边靠着娘家护着产业一边拉拔一双儿女长大。

孙二姑爷死后留下的产业不少,但那位孙公子家中却只有薄薄的几亩水田。孙公子要读书科举,家中还有一个妹妹要供养,单靠家中几亩水田的出息根本不够支应。好在孙二姑奶奶怜悯这位族侄生活贫苦,又看其读书有些天分,便请了他来做家中的账房,让他能一边赚钱一边读书。

当日蒋氏在永宁侯府跟陈氏说起要给侄女找婆家之时,刚巧林二姑奶奶回娘家,听到蒋氏所言,便主动推举了这位族侄。

蒋氏从永宁侯府回来之后,将孙公子的情况跟二老爷和王槿一说,二老爷没有什么意见的,王槿与丁姨娘商量了之后,也同意这门亲事。

那位孙公子的家底虽有些薄,但比起已经可以做她祖父的章大人来,却已经好太多了。况且那位孙公子父母双亡,嫁过去不用伺候公婆,孙公子听起来也是有些出息的,以后若能有幸考中进士,她说一定也能做上官夫人。

对这桩亲事唯一不满的,只怕只有原氏了。但可惜的事,这事却没有人听她的意见。

既是二老爷和王槿对这桩婚事都没有意见,便很快合八字过婚事下小定,将亲事定了下来。因为王槿比王檀年长,王檀的婚事定在明年三月,王槿不好嫁在姐姐后头,便将王槿和孙公子的婚期定在了十月。

王槿是三房的庶出,婚事不值得大办,刚好泓哥儿的婚期在九月。泓哥儿成亲之后,接着就办王槿的婚事,东西正好用现成的,也可以免了一些麻烦。

第127章 蚀把米

炎炎夏日,知了在树上一声一声的叫着“热死了,热死了。”

王檀坐在院子里的葡萄架下,一边纳凉一边吃着冰拜的西瓜。她的对面,则是半躺在躺椅上的周世瑛。

按照世俗观念,定亲的男女是不好经常见面的。但周世瑛明显是不把这些规矩放在眼里的,三天两头的就出现在王家,而王檀同样也不觉得未婚夫妻见个面有什么出格的,反而觉得这有助于培养感情。蒋氏说过他们几次之后,见她们仍是我行我素的,便也由着他们了。

周世瑛一边拿着折扇扇着风,一边对王檀道:“家里已经开始在装饰我们的新房了,你希望将我们的房间装饰成什么样?”

女 孩子对装饰自己的房间总是有着天生的钟爱的,王檀听到周世瑛的话,也来了兴致。扔掉手上的西瓜皮,又用帕子擦了擦手,然后便用手支着头认真的思考,思考了 会道:“嗯,房间的家具最好要用檀香木的,纱帐床幔用葱绿色,上面绣一些虫鱼鸟卉等。正房的东次间做卧房,床要拔步床,梳妆台用大理石面的。东次间和东稍 间不要隔断,稍间摆上炕,榻和桌椅等,作为接待亲近的客人用。西次间和西稍间给你用作书房,里面怎么摆你自己决定。一进最好不要建跨院,这样卧房和稍间光 线明亮一些。庭院里最好像归田居一样,架一个大葡萄棚,棚下放石桌和椅子等。这样夏天的时候可以在这里纳凉,七八月的时候还可以有葡萄吃。庭院的其他地方 摆上几个大水缸,里面养锦鲤和睡莲…”

周世瑛笑了笑,道:“行,等回去我让他们全按你说的做。等房间弄好了,我带你去看一看。”

王檀连忙道:“那倒不用了,到时候你让人画成图拿给我看一下就行了。”怎么说也是未婚男女,还没进门就跟着未婚夫去看新房,这在这时候来说,还是有些出格了。

周世瑛知道王檀的顾虑,便也不勉强。接着转过头来看着王檀,又叹道:“真想现在就能将你娶回家。”

王檀笑了笑,正要开口说话,芜菁突然从外面显得有些匆匆的进来,走到王檀和周世瑛面前,先行礼道:“小姐,周二少爷。”

王檀问道:“怎么了,急匆匆的?”

芜菁看了周世瑛一眼,有些犹豫要不要当着他的面说。

周世瑛见了,不由有些不满的看了芜菁一眼道:“喂,小丫头,我可是你们的准姑爷,有什么事不能当着我的面说的。”

王檀不由笑了一下,然后对芜菁道:“有什么事你说吧,他不是外人。”

芜菁这才开口道:“七小姐在彭安侯府出事了。”

今日彭安侯府的玉太夫人过寿,给王家三房都下了帖子。蒋氏因为之前王檀和玉臻的亲事跟彭安侯夫人交恶,厌屋及乌,厌及整个彭安侯府。所以蒋氏只让人送上了寿礼,人却并未到场。反倒是原氏带着王椒兴冲冲的去赴宴了。

原氏和王椒对玉臻打着什么主意王檀是知道的,打心里觉得王椒在彭安侯府遇上的不会是什么好事。

王檀问道:“发生了什么事?”

芜菁显得欲言又止,仿佛是不知道该怎么说出口,过了一会,才开口道:“七小姐在彭安侯府的阁楼里,被人发现与玉五少爷衣衫不整的抱在一起。”

王檀听完差点下巴没有脱掉。

王椒与玉家五少爷?她没听错吧?

周 世瑛一听便知道这之中的事情肯定不会这么简单的,而王家的七小姐他见过,可真不是一位讨喜的姑娘。周世瑛不由笑了一声道:“你们王家和彭安侯府好像注定要 成为亲家似的,你和玉六少爷不成,如今便出来王七小姐和玉五少爷,你说这是不是缘分。”语气中多少有些幸灾乐祸的意味在里头。

王檀瞪了周世瑛一眼,警告他不许再笑,接着又回过头来,对芜菁道:“我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毕竟可能涉及到一些可能会影响到王家声誉的阴私,周世瑛虽是王家的准女婿,却也是不好让他知道的。王檀对周世瑛道:“你来了不少时候了,该回家去了。”

周世瑛也知道自己不好再探听这些事情,便从椅子上站起来,拉了拉王檀的手道:“你送我到门口。”

王檀依言,送了他一直出了门口,看着他上马与她挥手告别,等他走远后才又抬脚回了自己的院子。

等进了屋子,王檀便迫不及待的将芜菁叫了进来,问道:“七小姐在彭安侯府是怎么回事,你跟我说一说。”

芜菁便将自己打听道的事情娓娓道来。

王椒今日本是随着原氏去彭安侯府给玉太夫人祝寿的,拜过寿之后,王椒与其他府上的几位小姐被玉家几位未出阁的小姐招呼到了花厅里去玩。

而在这之中,王椒却突然不见了。当然,因为要招呼的客人多,加上王椒又不是什么重要的客人,玉家的小姐一开始也并没有注意到。

王椒出事的那个阁楼离玉家宴客的院子不远,原本便是准备了给客人们歇息用的。而原氏在前边与其他几位夫人可能是听戏听累了,不知怎么的便想到了去阁楼里休息一下。

结果没想推门刚走进去,却突然看到一个穿杏黄色褙子的少女被一个穿蓝色衣裳的男子搂着,那男子背对着她们,并看不清面容,而那女子却是一直在挣扎,嘴巴被男子捂着,一直拼命的摇头,惊恐的发出“呜呜”声,仿佛是被强迫的。

原氏身边的丫鬟苍兰先捂着嘴惊呼出声,大声道:“玉六少爷,你快放开我们七小姐。”

原氏仿佛也是刚从惊恐中反应过来,然后怒道:“臻哥儿,你怎么能对我们椒姐儿做出这样的事,快放开椒姐儿。”

那些夫人经过她们这两声的提醒,已经反应过来这两人是王家的七小姐和玉家六少爷,纷纷看向彭安侯夫人。彭安侯夫人脸色虽然有些青白,但仍还算镇定的指挥丫鬟道:“你们都是死人吗,还不去将人拉开。”

丫鬟听言,纷纷上前去。但等丫鬟将他拉开,原氏看道面前男子的面容,脸色却瞬间便得青白。

有丫鬟惊讶道:“五少爷。”

王椒哭着跑过来抱住原氏,脸色惊恐的指着玉五少爷,泣不成声的道:“娘,娘,他,他…”

跟随而来的那些夫人便开始面面相觑了,不是说玉家六少爷吗,怎么又变成玉家五少爷了。

而等相觑完了,她们看着衣衫不整正泣不成声的王椒,再看看满脸通红仿佛像是还没反应过来发生什么事情的玉五少爷,然后便含着不明的意味的笑容看起戏来。大家都是在内宅里打滚过来的,这之中的猫猫腻腻,有谁看不懂。

王檀是知道原氏和王椒对玉臻有小心思的,只怕今日的事情少不了有她们算计的缘故,只是不小心这中间出了岔子,算计玉臻不成却蚀了把米。

王檀问道:“二伯母和七姐姐人呢?已经回来了吗?”

芜菁指了指寿安堂的方向,答道:“如今在老夫人的院子里呢。大夫人三夫人还有二老爷都过去了。”

第128章

王檀还在想着王椒的事。

玉家的五少爷玉臶,其跟玉家的大少爷玉臹同是彭安侯爷的宠妾明姨娘所出。玉臶比玉臻大了五岁,如今年二十一。其在四年前娶妻宋氏,宋氏在一年前被“病亡”。

宋氏对外所称是得“急病”而殁,但宋氏之死仿佛涉及到玉家的内宅阴私。

因那时王家和彭安侯府还算亲近,王檀隐约知道,玉臶对宋氏不甚喜爱,在宋氏死之前半年未与其同房,而宋氏死前却被诊出有三个月的身孕。玉家五少爷一时绿云罩顶,偏偏这事情还不能闹出来,宋氏最后自然只能被“病死”。不过宋氏硬气,到死之前皆不肯吐露奸夫是谁。

宋氏既然是“正常的”病亡,玉五少爷自然也要正常的替宋氏守完一年的孝。而在三个月前,玉五少爷正好守完孝。只是彭安侯夫人正忙着操心自己亲儿子的亲事,却还没来得及张罗庶子的续弦之事。

王檀不由叹了口气。

原 氏和王椒一向心比天高,这次想设计的恐怕是玉六哥。倘若弄一个玉臻故意毁了王椒的清白,而来一幕刚好被外人撞见的戏码。事后哪怕玉家明白自家是被算计了, 但文人最重的是品德名声,名声坏了对玉臻的仕途不利,就是为了玉臻的前程,玉家也不得不捏鼻子认了倒霉让王椒进门。

王椒出自吏部尚书王家,王家三房未分家,王清绝对不会允许自家出一个为妾的侄女,就是为了家族和自己的名声,王清很可能也要帮着王椒成为正室。

原氏和王椒想得很好,甚至不能说她们想错了。倘若真的让原氏和王椒算计成功,而玉臻不是被应家大房相中做女婿的话,王清就是为了恶心彭安侯夫人,说不定真会将王椒塞给她做儿媳妇。

但有应家在,王清的势力还没强大到能与应家抗衡的地步,王椒不过是个不得他心的侄女,他不可能会为了这个侄女而与应家现在就正面冲突。到时候最可能的情况,只怕是随便找个能看得故去的读书人家将王椒远嫁了。

而如今摊上的是玉家五少爷,原氏和王椒没能算计成功,但同样免去了远嫁的命运,不知道该说王椒是幸运呢还是不幸。

原氏和王椒敢在彭安侯府算计,只怕早有买通了玉家的下人。只可惜怕也同样被玉家的谁看清楚了她们的算计,于是将计就计导演了今天的这一幕。只是不知,这将计就计之人是玉臻,还是彭安侯夫人。

只是今天的事,哪怕王椒是以受害者的姿态出现在众人面前,王家的姑娘的名声只怕都要受到不小的连累。

王 檀在归田居里纷纷乱乱的想着这些事情,而另一边在寿安堂里,王椒和原氏却是跪在地上在轻声的哭泣。旁边坐着裴氏蒋氏和二老爷,裴氏和蒋氏的脸上面带讥讽, 二老爷则是一脸的震怒,又因为上首坐着王老夫人,二老爷不好当着王老夫人的面发作,只得脸色青黑的坐在椅子上,拿眼睛瞪着王椒和原氏。

王老夫人坐在榻上,看着跪在地上的原氏和王椒,整张脸都被气得涨红,过了好一会之后,才咬牙吐出一句话道:“不要脸的东西!”

原氏连忙抬起头来辩解道:“姑妈,不关我们的事,是玉家五少爷轻薄了我们椒姐儿。姑妈,椒姐儿受了这样的委屈,您该给我们做主才是,怎么还能责怪我们。”

王椒听到原氏说完,很快明白过来,顺着原氏的话也跟着对王老夫人磕头道:“祖母,求您给我做主,如今我还有什么脸面见人…”

裴氏听到她们母女两个一唱一和的,不由低声讥诮的“哼”了一声。这是想把所有人都当傻子糊弄了。

王老夫人气得直接拿起桌子上的茶碗,直接往原氏头上砸了过去。原氏看到茶碗飞过来,吓得不由将脸偏了一下,那茶碗擦着她的脸飞了过去,然后“当”的一声碎在地上。

原氏和王椒被吓得连忙噤声,而王老夫人则是对着她们怒目而道:“你们还敢说,王家的脸面都让你们给丢尽了。”说着满脸失望,怒其不争的瞪着她们。

面前的是自己亲儿媳妇,更是自己看着长大的亲侄女,三个儿媳妇当中,她最宠的是她,最偏心的也是她,这些年她犯了不少的错,裴氏和蒋氏无不都对她不满,但她皆是护着她。但今日,她第一次觉得自己这些年宠错了人,更不应该处处维护她。

做 娘的无不都是望着自己的儿子个个都好。三个儿子当中,老大会打理庶务,老三能当官,皆不用她操心,只有老二,既没有当官的本事也没有赚钱的能耐,倘若再没 有她护着他们一房,只怕连家中下人都要看不起他们一房了。所以哪怕原氏犯了再多的错,她皆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仍是样样以他们一房为先。

结果她宠出了个什么东西出来,却是根本不将王家的名声放在眼里。

王老夫人捂着胸口,只觉得整个胸口都被人揪着一样的难受。

二老爷从椅子上站起来,对着原氏和王椒怒道:“看看你们母女两个做的什么好事,真是不知羞耻,丢人现眼。”说着又对原氏道:“早知道就该将你休回家去,省得你们出去给我丢脸。”

原氏跪在地上,懦懦的不敢言。

她实在不知道这之中究竟出了什么差漏,怎么会变成这样。她明明买通了玉家的下人,让人给他喝下放了药的茶水,再将他引到阁楼去。到时候药性发作,若在阁楼里对椒姐儿做出轻薄之事,她再引着几个夫人进去装作“偶然”撞见。

众目睽睽之下,玉家理亏,必是要让椒姐儿进门的。她很清楚,有王清这个尚书大人在,他必是不允许家中的姑娘去给人做妾的,到时候她再求一求王老夫人,让王清帮着椒姐儿取得正室之位。到时候椒姐儿做了世子夫人,不仅椒姐儿能嫁进好人家,她在王家也能扬眉吐气了。

只是她不明白的是,为什么进去阁楼的会是玉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