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茉上前行礼,那夫人身边的妈妈忙上前将杨茉扶起来。

“杨大小姐,这位是我们周二夫人。”

姓周的夫人又是从醇郡王府来的,定然就是宗室了。

周二夫人上上下下将杨茉打量了一番,杨大小姐看起来比实际年纪还小些,尤其是娇小的身材,总让人觉得弱不禁风,这样的小姐真的和朝廷一起去平瘟,又做出了治痘疮的新药?

周二夫人心里虽有些怀疑,却也没有了别的法子,只能全新恳求道:“杨大小姐,我那嫂嫂醇郡王妃今日要生产了。”

要生产,应该请稳婆,怎么会来找她。

杨茉点点头接着听周二夫人的下文。

周二夫人有些难以启齿,“我那嫂子子嗣上有些坎坷,头一胎就难产,孩子生下来不久就没了,第二胎就更奇怪了,不几日通身就变成了金色,御医、郎中们都束手无策。”

门外听声音的陆姨娘神情顿时变得十分难看,手也抖起来,通身变成了金色,那不是和她生的孩子一样。

大周朝将这种孩子叫祸根,所以老爷死了之后,老夫人才对她不理不睬。不肯当她是杨家人,现在有人因为这种事找上大小姐,那不是提醒大小姐她的生母也是如此。

周二夫人道:“皇上请了上清院的道长来做法式,准备孩子一落地就带进上清院…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郡王爷和王妃那里舍得,便想着再寻郎中回去诊治诊治…杨大小姐若是有法子,还盼能救命。”外面都传杨大小姐的血能治百病,他们也是走投无路才来试试看。

陆姨娘听得这话更加着急,若是这病能治,老爷岂会看着他们的孩子成那般。老爷请了不少郎中来看诊都是束手无策,没想到大小姐才回京就遇到这样的病症。

杨茉思量起来,周二夫人所说的孩子变成金色。应该是黄疸造成的,新生儿黄疸生理性的大多经过一周多的时间自愈,能变成金色的就是病理性黄疸。

周二夫人忍不住又问,“杨大小姐是否有法子?”

很多种原因都会造成病理性黄疸,她没有见到孩子不好说。现在只是心中猜测可能是溶血。

杨茉还没说话,门上的管事来禀告,“太医院来人了,要见大小姐。”

太医院的人怎么会这时候来,周二夫人不禁心中一颤,难不成是来拦着她们请郎中的。

太医院的御医都有官职在身杨茉不好怠慢。忙请周二夫人宽座,戴了幕离去前院见。

来的是位朱御医,杨茉上前行了礼。那朱御医很是客气地应了,然后看了看周围,低声道:“杨大小姐这里是否方便说话。”

杨茉点点头,杨家的下人都信得过,门口更有婆子看着。不会有事。

朱御医这才道:“我和文正公世子相识,文正公世子嘱咐我太医院有风吹草动。让我万要提醒杨大小姐。”

董昭人还在疫区,怎么请了朱御医帮忙。

朱御医道:“太医院都在议论,醇郡王妃眼下就要生产,只怕是生下的孩子病症无治,醇郡王求得恩典可以请郎中上门诊治,我才知晓来请的是杨大小姐。”

朱御医神情亲和,没有半点的敌意,相比是真的为了帮她而来,杨茉仔细听着朱御医的话。

“醇郡王很在意王妃生下的子嗣,若是能帮上忙,王府定然会万分感激,醇郡王在宗室营也素有名声,也算是就此结交了宗室营,是天大的好事,可是太医院不伸手外面的郎中更不敢应诊,一是那病的确不好治,太医院全力以赴还是没有个结果,二是皇上太医院将此归于‘异症奇疾’皇上因此请上清院做法,若是有人治好此病,等于让太医院在皇上面前失了脸面,有让上清院大兴土木,这重责谁能担下,太医院除了童御医,还有右院判大人…”

朱御医不好直接着说右院判是奸佞,就在这里微妙地一停顿,好让杨茉明白这个意思。

“杨大小姐能不接这病症是最好,如果一定心怀仁德定要伸手,定要三拒醇郡王府,不肯出面。这样一来右院判以为大小姐果然不能诊治,反而会推波助澜让杨大小姐接下这病症,好因此让大家知晓,杨大小姐医术不过尔尔,到时候杨大小姐去醇郡王府,一切就会顺理成章,太医院届时也不会出面阻扰,”朱御医说着顿了顿,“董世子托人告诉我应如此办法,大小姐仔细想想,若是觉得可行,我便从中帮忙。”

朱御医说的再清楚不过,杨茉不禁觉得惊讶,董世子竟然想的这样仔细,都说文正公世子有勇无谋,现在看来这话失之偏颇。

——————————————————

今晚和氏璧加更。

感谢流云含风同学的粉红票,感谢joycf打赏的平安符,感谢rqiu打赏的平安符,感谢baiyishang打赏的平安符。

感谢大家正版订阅,求打赏啦。

第一百一十六章 生产 coolsake和氏璧加更

杨茉从前院回来,周二夫人忙放下手里的茶杯期盼地看杨茉,“杨大小姐,太医院可有要事?”

杨茉避而不谈,反问起周二夫人,“郡王妃可将孩子生下了?”

周二夫人道:“还没有,才有先兆,稳婆和太医院的女医都去伺候了。”

病在孩子身上,郡王妃没有生产,她去了也是没用。也就是说,她还有时间再拖延,杨茉看向周二夫人,“您说的这种病症,我治不了。”

没想到杨大小姐会这样拒绝。周二夫人惊讶地看向杨茉,紧接着惊讶的神情变成了理所当然,谁都治不好的病,杨大小姐又有什么法子,这不像疟病和痘疮,总有被治好的病患,郎中都说了这种病不常见,见过的都救不活,杨大小姐的生母姨娘不也是生下了这样的孩子,她就知道这趟是白跑了。

杨茉低声道:“夫人先要嘱咐稳婆一定要让郡王妃平安地将孩子生下来,其他的都是后话。”

听起来像是在客套,可是又夹杂着另一层意思。既然杨大小姐不准备治,为何还说…其他的都是后话。

周二夫人忽然抬起头,看到杨大小姐清亮的眼睛。

杨茉微微向周二夫人颌首。

周二夫人忽然明白了些什么。

屋子里两个人说话打着机锋,外面的陆姨娘不知内情,着实松了口气,大小姐拒绝就对了,否则病没有治好还不知道会牵扯出什么。陆姨娘才放下心,不到一个时辰醇郡王府又上门来请,这一次杨茉仍旧不肯答应。

这样来回闹了两次,醇郡王垂头丧气亲自去了太医院,请御医过去诊治。太医院御医们不禁围上来,“听说郡王爷去请了杨大小姐。”

醇郡王摇头,“杨大小姐不肯答应去诊治,我也没有了法子。”

原来杨大小姐也治不好这病,御医们顿时轻松下来,消息很快一层层地传上去,太医院右院判听了勃然大怒,“丁院判上奏折为杨大小姐请功,说杨大小姐医术精湛且事事以病患为重,朝廷还准备了赏赐…”说着冷笑一声。“没想到杨大小姐才回京就现了原形,醇郡王府这样请,她都不肯上门诊治。说是郎中不过还是大小姐的性子。”

周围立即有人附和,“是啊,院判说的极是。”

右院判突然想起朝廷的内侍要送赏赐去杨家,便挥挥袖子,“我们和内侍公公一起去杨家。也好看看杨大小姐怎么将病患拒之门外。”

旁边的御医道:“有大人的威仪在那里,谅杨大小姐也不敢再张口拒绝。”

朝廷的赏赐圣旨很快到了杨家。

杨茉兰带着人上前跪地听赏。

内侍打开了圣旨宣读。

赏赐的是锦缎、玉石八宝、四对装着金瓜子的小荷包,还有一柄玉如意。

杨家所有人伏地谢恩。

杨茉上前接了赏赐递给身边的梅香,旁边的管事妈妈忙将赏钱送给内侍,内侍笑道:“杨大小姐小小年纪就得这样大的恩赐,将来定会前程无量。”

旁边的太医院院判脸上浮起一丝冷笑。

待到内侍从杨家退出去。正好醇郡王府又有人来请杨茉过去看诊,杨茉刚要推辞,旁边的御医忍不住道:“不管能不能治。杨大小姐去看看又何妨?”

“行医治病,哪能将病患拒于千里之外。”

杨茉为难地看向旁边的右院判,“大人说…民女该如何是好。”

右院判神情不阴不阳,淡淡地道:“苟利患者生死矣,岂因祸福趋避之。这是丁院判夸赞杨大小姐的话。”用彼之矛攻彼之盾,足以让杨大小姐说不出话来。

杨大小姐果然一阵静默。

右院判不禁觉得心里一阵舒坦。童院使被抓起来之后。他只要看到杨大小姐这几个字,心里都觉得腻味的慌。心里想的都是,如果杨大小姐犯在他手里,他一定像捏虫子一样,将她捏死。

要不是时机未到,他早就已经动手。

在御医们的目光下,杨茉不好再推脱,为难地看向醇郡王府的下人,“待郡王妃生产时,便来知会,我定会前去。”

右院判眼睛从杨茉身上一扫而过,嘴翘起来笑了。

等到太医院的人也走了,杨茉吩咐下人,“去济家药铺看看济子篆先生在不在,我有事要去请教。”

下人应了一声,不消片刻功夫,门房道:“济子篆先生来了。”

她本要去济家药铺,没想到济子篆先生亲自登门。

杨茉将济子篆迎到堂屋里坐下,然后将醇郡王府的事说了,“先生可曾见过这样的症状?有没有法子医治?”

济子篆伸出手来捋胡须仔细思量,“那样的病症我也只见过一两桩,病来的急,婴孩又小,外科郎中是无法作为,小方脉的郎中也是用些草药,不过也不见有什么效用,”济子篆说到这里一顿,“大小姐可问过白老先生?”杨大小姐的生母陆姨娘就生下过这样的婴孩。

杨茉怎么会忘了白老先生,她去醇郡王府定会带上有经验的白老先生,可如果是新生儿溶血症,就要用到外科技术,她问济子篆也是想从中了解一下情形,看来这时候,不管是外科还是儿科郎中对这病还都是一无所知。

杨茉道:“我已经让人去药铺接白老先生过来。”

济子篆点点头,很快却又摇头,“这病不好治,只能尽力一试,就算没治好想必醇郡王府也不会怪罪大小姐,”说着微微一顿,“杨大小姐若是有用我的地方,我就跟着杨大小姐一起去醇郡王府。”

杨茉心里一阵欣喜,身边多一个人商量当然是最好不过,“那就劳烦先生。”

杨茉从堂屋里出来去陆姨娘屋里,却看到陆姨娘心不在焉地拿着针线。

“姨娘怎么了?”

听到杨茉的声音,陆姨娘忙飞快地擦了擦眼角,装作若无其事的模样。“没事,就是担心小姐…万一治不好…岂不是要被埋怨。”

“姨娘,”杨茉坐下来拉住陆氏的手,“我早和姨娘说过,您生的孩子是生了病,不是什么灾祸,姨娘连我也信不过了?这次若是能治好这病症,姨娘也好将这件事放下。”

陆氏眼睛一红,拉起杨茉的手,“能有大小姐在身边。真是我的福气。”

第二天一大早醇郡王府马车来接杨茉,“眼见要生了,您说过将生的时候就过去。”

杨茉忙让人去接白老先生和济子篆。

醇郡王府在宗室营。杨茉坐在马车里偶尔听到车夫道:“您这是去哪儿啊。”

外面人答:“我们王爷让我将东西送去宣王府上。”

自从知道柳成陵是宣王之后,就再也没听到柳成陵的消息,杨茉微抿了抿嘴唇,端坐在马车里,摒除杂念开始将新生儿病理黄疸的知识在脑子里过了一遍。

很快马车停在醇郡王府。醇郡王府的下人上前打帘,杨茉从车里出来抬起头看到了周二夫人。

周二夫人忙上前来迎杨茉。

杨茉道:“郡王妃的情形怎么样了?”

周二夫人一脸的紧张,“疼了好几个时辰,稳婆说已经快了。”两个人说着话走进内院,一路上醇郡王府的人纷纷看向杨茉,周二夫人皱着眉头看过去。那些下人慌忙挪开了眼睛。

醇郡王妃的院子里一阵熙熙攘攘,下人们忙碌着端水出来,杨茉看过去已经见红。这是要生了。

思量间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夫人让人搀扶着走过来,“是杨大小姐来了?”

杨茉上前行礼。

醇郡王太妃道连连伸手,“大小姐快起来,你能来帮忙,该我们全家谢你才是。”

侧室的帘子一动。杨茉看到双男子的脚,男子明显十分着急。只停顿了片刻又来来回回走起来。

醇郡王太妃道:“不是头一胎,转眼就要生了,”说着吩咐人,“快将杨大小姐请去东厢房歇息。”杨大小姐是未出阁的闺女,不好就被血气冲撞。

她要赶在醇郡王妃生产时过来,就是想要第一时间诊治,这时候怎么能避开,杨茉迎上醇郡王太妃的目光,“郡王妃生产后,可否将胞胎让我看一眼。”

要看胞胎?醇郡王太妃不禁惊讶,旁边的周二夫人也意外地睁大了眼睛,好好的女孩子怎么看那血淋淋的东西,再说也没听哪个郎中要看胞胎的。

既然将杨大小姐请来,就要照杨大小姐说的做,胞胎入药也是有的,说不定杨大小姐要用它来做药。醇郡王太妃吩咐身边的妈妈,“进去和稳婆说一声,要将东西拿来给杨大小姐看。”

众人在焦急地等待中过了半个时辰,终于听到内室里传来婴孩的啼哭声,醇郡王府的人这才稍松了口气。

白老先生和济子篆也到了,周家人就将杨茉几个迎到主屋旁边的东侧室,几个人才坐下不久,周家下人将刚落下的胞胎拿来给杨茉看。

——————————————————————

还是改称呼问题哈。

太妃是我國古代封建歷史上,皇帝、親王、郡王、“五侯”的遺孀,以及喪夫的誥命夫人,是可以享受“晉爵”的待遇的。皇帝的妃嬪受封為各級太妃,王爺的遺孀們均封為王太妃,統稱“太妃”,誥命夫人受封為“太夫人”,如果丈夫為受封為“某國公”,遺孀的封號是“某國公夫人”。“太妃”“太夫人”的名號是可以追封的。

所以,周老夫人是醇郡王的母亲,所以是醇郡王太妃。

第一百一十七章 换血

古代说胞胎、紫河车,就是现代所说的胎盘,新生儿溶血症的孩子,胎盘会水肿,这些是古代中医并不知晓的。

周家下人眼见着杨大小姐毫不避讳地向血淋淋的东西看去。

一个未出阁的小姐哪里来的胆子,旁边伺候的丫鬟光是看了一眼都觉得脚底发麻。

周二夫人屏住了呼吸,仔细地看着杨大小姐。

终于,杨茉抬起头来看向周二夫人,“能否拿家中的手秤来称一称。”

用手秤?来称什么?周二夫人没明白过来。

杨茉指向胞胎,“称称胞胎有多重。”

周二夫人皱起眉头,光看不行,还要…称…哪有这种事。

胎盘水肿会加重重量,她不能光目测就下结论。

杨大小姐要秤胞胎,这是什么诊治方法?完全不合常理。

周二夫人还没稳住心神,杨茉又道:“二夫人能否将婴孩带出来让我们诊治?”

孩子已经生了下来,怎么迟迟不见抱过来。

周二夫人这才回过神,吩咐旁边的妈妈,“快…照杨大小姐说的做,去拿手秤来,”然后看向杨茉,“我去看看就过来。”

周二夫人话音刚落,只听外面隐约传来歇斯底里的喊叫,“谁…谁也别想抱走我的孩儿…我就是死…也要和他死在一起。”

话音刚落,杨茉看到一个高大的身影从外面走进来,一把掀起了软帘,紧接着是低沉的声音,“瑞娘,你放心,我不会让道士将孩子抱走。我们请了郎中来看,定会将他治好,这是我的骨肉,我怎么能舍得不管他。”

屋子里的气氛十分凝重,所有人仿佛都预料到了结果。

杨茉站起身来,“孩子不能抱过来,我们可以进内室里看诊。”

周二夫人感激地看向杨茉。

说话间下人已经拿了秤过来,旁边的妈妈亲手拿了胞胎来称,“一斤二两。”

“有没有称婴孩?”

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都习惯于将刚下生的孩子称重量。

“小少爷是五斤。”

小少爷的体重正常,不正常的是胎盘的重量。胎盘重量超重只是孩子体重的四分之一,是水肿胎盘。

这是新生儿溶血症的一个重要指标。

杨茉看向周二夫人,“可以进去看了吗?”

周二夫人点点头。将杨茉、白老先生、济子篆迎进内室里。

屋子里满是丫鬟、婆子刚接过生的稳婆也立在旁边,还有太医院的女官们。

看到杨大小姐进屋,大家眼睛中都不免露出好奇的神情,这些日子京里议论最多的就是杨大小姐的抗痘疮血清,紧接着女官就想起太医院御医们要为难杨大小姐的事。于是也不在屋子里久留,一个个慢慢地退了出去。

醇郡王妃睁着大大的眼睛看向杨茉几个。

杨茉将头上的幂离摘下来,她这长长的幂离一直遮盖到膝盖,本来就给人一种很疏离的感觉,何况是此刻如同惊弓之鸟的醇郡王妃、

看到幕离后杨大小姐那恬静、温和的神情,醇郡王妃捏紧的心才松开了些。转头看向身边的醇郡王。

醇郡王伸出手试探着将醇郡王妃怀里的孩子抱过来,醇郡王妃看着怀里孩子那安静的小脸,不由地又变得十分紧张。

杨茉走上前去。轻声道:“郡王妃放心,我们就在这里为少爷诊断。”

孩子抱过来,大家一起向杨大小姐那边看过去,都想知道杨大小姐到底能有什么特别的办法。

外面等候的御医也走进来,右院判大人还在太医院听消息。等着杨大小姐出丑,好抵消些心中的愤恨。

杨茉仔细地看向小孩子。看起来和健康的婴儿没有什么两样,所以大家才接受不了短短几日孩子就会夭折。

“郡王妃是足月生产吗?”杨茉抬起头问向旁边的稳婆。

稳婆低声道:“早了二十几天呢。”

杨茉点点头,溶血症的婴儿,越是足月生产溶血的症状就会越重,一般在一两天之后就会发病,如果要救治就要尽快,不能浪费一丁点的时间。

醇郡王妃的手攥紧了身上的锦被,她期盼地看向杨大小姐,希望杨大小姐能说出,孩子没有病的话。

这是她做梦都想要听见的,她的孩子康健,没有和之前的孩子一样染上恶疾,现在她所有的希望都在眼前这个十几岁的小姐身上。

旁边的御医已经等不及询问,“杨大小姐,小少爷可有病症?”

杨茉轻轻按下孩子的眼睑,眼睑发白,指尖也没有血色,是贫血。

醇郡王妃初胎是难产,有过出血症状,之后第二胎就出现了严重的黄疸,第三胎又是胎盘水肿,孩子甚至有些贫血,她几乎可以肯定的说,这孩子患了新生儿溶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