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杨茉二话不说地跪下来,将手里的茶高高举过头顶,“弟子魏卯,求拜杨大小姐为师。”

杨茉不禁一怔,周围也跟着安静下来,谁也没想到会有人来拜师,成老仵作吩咐弟子来跟杨大小姐学,也可以不必大费周章。

拜一位先生为师,中途再和别的先生学些单方,只要得到师父的应允即可,如今魏卯行拜师礼,是对杨大小姐最大的尊敬。

魏卯跪着,杨茉看向旁边的白老先生,她不是很懂古代这些拜师礼,也不知道这杯茶她该不该接。

白老先生点点头,杨茉这才将魏卯的茶接过来喝了一口递给梅香。

魏卯又将投师帖恭敬地递给杨茉。

白老先生微抬起眼睛,“魏卯,这是成老答应的?”

魏卯点头,“是,是家师吩咐,跟着杨大小姐学习一定要行拜师礼,遵守杨大小姐的训诫,听杨大小姐管教,决不可辱没杨大小姐的名声。”

杨大小姐哪里见过这样的拜师礼,白老先生向魏卯道:“帖子杨大小姐收下,至于要不要答应你,你回去听消息吧!”

魏卯恭敬地抬起眼睛看杨茉。

杨茉颌首,魏卯这才站起身退了下去。

沈微言扶着白老先生去了侧室,杨茉也跟了过去,白老先生坐下来,捋着胡子思量,半晌道:“大小姐也该想想收徒这件事了,大小姐行医从来没有将那些方法遮掩,是不是想要将杨氏的医术传授下去?”

杨茉从来没想过将现代学到的医术私藏,杨茉点点头。

白老先生道:“既然如此,可以寻几个条件好的弟子传授,这样一来弟子也能帮衬大小姐更好的行医,毕竟大小姐的诊治方法和我们不一样,寻常郎中帮不上忙。”

——————————————————————

感谢狂飙小马721打赏的香囊,感谢linxiao1109打赏的平安符,感谢梅在飞~打赏的桃花扇。

第一百六十二章 没落的常亦宁

这个杨茉已经想到,所以才会教身边的丫头,不过真正系统地教古代人现代的医术,她还要仔细想想才行。

“大小姐不用担心,”白老先生道,“在我看来,杨大小姐已经足以教授弟子杨氏医术。”杨大小姐行医时间虽然不长,却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他都是看在眼里的。

杨茉道:“诊脉开方我还在跟老先生学。”对于中医来说,她还是一个弟子。

白老先生点点头,“哪位先生都是传授自己所长,我的老师也有两三位,这一点大小姐不用担忧。”

白老先生的话说进了杨茉心里,她的医术也不能随便传授,起码要传给品德端正有着行医决心的人。

杨茉和白老先生从屋子里出来。

保合堂里的郎中陶冲忍不住迎上来躬身询问,“大小姐准备收徒吗?”这是他最关心的,如果杨大小姐肯收徒,他一定要试着拜师。

杨茉道:“我会考虑…”

话还没说话,陶冲已经跪下来,“大小姐收我为徒吧。”

还没有确定要收徒,她已经被跪了两次。

杨茉让陶冲起来,陶冲坚持行礼叩拜,“我的授业恩师已经不在世,若是杨大小姐能收我为徒,陶冲此生必定跟随大小姐左右,再不会拜旁人为师。”

古代拜师是很重要的一件事,现代普及教育之后,不会这样大动干戈的求师,就算是她在大学时也曾会在课堂上胡思乱想,没有仔细听教授到底讲了些什么。

让陶冲起身,杨茉跟着白老先生去药铺里坐诊,白老先生诊脉她就在旁边听方抄方,这样学习真实病例。进步的也会快些。

将最后一个病患看完,杨茉正准备回去整理脉案,才站起身就看到药铺里的两个郎中走过来手里捧着拜师书。

这是…杨茉看向白老先生。

几个郎中已经跪下来,将拜师书举过头顶。

白老先生点头,“大小姐就让他们跪吧,向老师求学本来就该如此。”

杨茉走过去将拜师书一个个收起来,然后让郎中们起身,没想到她还能收到徒弟,特别是在这个男尊女卑的古代。

白老先生脸上也露出笑容来,虽然向他求师的人不胜其数。杨大小姐小小年纪又身为女子,能有今日已是不易,况且杨大小姐收徒的消息还没有传出去。等到日后,说不得会有更多的人慕名而来。

秋闱考一结束,贡院大门被缓缓地打开,里面的考生立即如同潮水般涌出来,一个个脸上已经没有了进考场时的期盼、忧虑、惴惴不安。仿佛精神已经被蚕食空了,九天七夜就像经过了一场酷刑,内容就是将十几年脑子里的东西都掏出来。

京内的考生已经有家人来接应,京外的考生结伴回去客栈等消息。

常亦宁将脸色苍白手指颤抖的同考生送进客栈,考生坐在床上,抬起手来向常亦宁致谢。

常亦宁道:“我家离这不远。兄台可去我家中休养等待发榜。”

那考生摇摇头,“不好打扰常兄,我让家人给我抓副药来。喝两剂也就好了。”

常亦宁点点头,还没有说话,外面就传来叫嚷的声音,“不是让你请郎中?郎中呢?”

“不是小的慢,是各家都在请郎中来看症。京里好一点的郎中没有,坐堂医那里也是挤满了人。”

这也难怪。三年秋闱考,年年都有从贡院出来就病倒的考生,最后榜上有名,人却已经进了黄土,这才是最悲哀的事。看那考生病得重,常亦宁从怀里拿出五两银子递给考生的小厮,“多花些银钱去请,肯定能请来。”

话音刚落,外面的声音道:“不是给了你银钱?多花点银子也不会?”

“小的花了,您不是要请好的堂医,堂医都被京中大户早早请走了,倒是还有几个名声好一点的郎中,都在看人收徒呢。”

“这是什么话?说的不清不楚,什么看人收徒?收什么徒?”

小厮被骂的苦着脸,“是京城里的女医要收徒,小的给多少银钱,人家也不来。”

“女医?京里还有女医?”

“就是保合堂的东家,杨氏。”

常亦宁听得这话心里莫名的波动,然后是震撼。

杨茉兰要收徒了。

才十几岁的女子竟然能收徒,而且收的徒弟还是京中比较有名的郎中。

有几个女子能做到这一点。

这是他做梦也不可能想到的事,杨茉兰…为何一下子变了这么多,这些日子他眼前总是浮起两张面孔,一个看到他脸上满是羞怯,一个目光清亮,嘴角含笑,义无反顾地从他身边走过。

之前那软软的笑容虽然一直在他心底,却并不会让他心生牵挂,倒是那清亮的眼睛,他总是会在不经意间回想起来。

为什么会这样奇怪。

不经意的时候她还在他身边,他真正欢喜了,她却如同一缕他难以握住的光亮,除了留下照入他心底的感觉,便什么都不属于他。

此生遗憾。

他以为只要实现心中抱负就能圆满的人生,却无论如何都会留下遗憾。

“五爷该回去了,老夫人、老爷、夫人都等着听您的消息。”桃符低声提醒。

常亦宁点了点头和那考生说了几句话,转身从客栈里走出来,却没有径直回到常家,而是慢慢地走到开满药铺那条街上。

“五爷,您来这里做什么,家里已经请了太医,等着给您开单方呢。”

常亦宁也不知道自己为何要走过来。

京里都关切经过这次秋闱,哪家子弟能科举出仕。药铺这边却是在议论保合堂的事。

常亦宁在旁边的酒肆里坐下,旁边一桌的客人正议论的欢畅。

“说起来都没有人相信,一个女娃娃竟然也能收徒,我听说她还在跟着白老先生学诊脉。”

“可不是,白日我还看着杨大小姐坐在白老先生身边抄方。”

旁边的人听着惊讶,“按理说一个抄方的弟子连郎中也算不得。”

“人家不是郎中是女医,你见过哪个郎中被人奉上千金做诊金,宗室营来请两次杨大小姐都没去,这叫什么?没有几分本事怎么敢这样霸气,那陆家少爷那么重的伤不是也让杨大小姐治好了?说实话若杨大小姐不是女子,上门求师的人会比白老先生当年还多。”

“现在常家还没有将杨家财物还过来,等杨家手里有了银钱,还不知道要闹出多大动静,你们等着瞧吧。”

桃符在旁边听得脸红,忙左右看看生怕被人认出来。万一知道他们是常家人,不知道会有多少口水喷过来,桃符不安地低声道:“是非之地,五爷,我们还是回去吧!”

闹出这样的事来,就算他在杨茉兰身边出现,都会被人投以鄙夷的目光。常亦宁心里说不清是什么滋味,半天才站起身来一路回去家中。

踏进常家大门,立即就有管事迎过来,“五爷,您怎么才回来啊。”

常亦宁还没说话,看到有三两个吏员打扮的人在府内穿梭。

常亦宁看向管事,“这是怎么回事?”

管事苦着脸,“是来清点杨家财物的,偏偏选了今天过来,家中前前后后都在应付,本来准备了炮仗等五爷进门来放,却…却…”说着催促身边下人,“快去看看,炮仗怎么还不放。”

说话间“砰”地一声响,管事的满脸堆笑,常亦宁却耳边嗡声不止,仿佛什么也听不到了。

常亦宁从管事身边走过径直去看吏员清点。

管事的阻拦不住忙将消息传去内宅,常大太太这才急匆匆地赶过来,站在门外向里面望着。

常亦宁连衣服也没换,站在吏员旁边,脸上神情淡漠。

常大太太心里忽然有些发凉,吩咐身边的下人,“将五爷叫出来,我有话和他说。”

常大太太等了半天,常亦宁才从屋子里走出来。

常大太太见到儿子,忙道:“你看你,怎么连衣服也不换就…就…这里的事你向前凑合什么?”

说着话和常亦宁一起走进内宅。

“母亲是否觉得丢脸?”常亦宁忽然道。

常大太太听得有些心惊,“你说什么?好端端的怎么说这些话?”

“看着别人清点,我们家贪的杨家财物,母亲是不是觉得脸上羞愧?”常亦宁的声音十分平静没有任何的起伏,听到常大太太耳朵里却有讽刺的意味。

常大太太板起脸,“你怎么这样和母亲说话?”

常亦宁道:“儿子只是实话实说,杨茉兰从常家搬走,祖母和母亲不是都说杨家没有多少财物托管?怎么会有这么长的财物单子?”

常大太太胸口窒闷,被儿子问的一时说不出话,“这里面的事,你如何知晓,这次是有人故意帮杨氏,害了我们家。”

————————————————————————

这几天不能双更,因为要去桂林作者沙龙。

回来一定多多补上。

有木有想要买复贵盈门签名实体书(简体版)的同学,可以加教主的群联系教主。群号是43434563,敲门砖是教主任何一部作品。

第一百六十三章 归还财物

常亦宁无事时在家中喜好穿着宽袍广袖,总会有几分高雅出尘,如今常家乱成一团,他仿佛也没有了那个心性,像是从云端上跌落下来,尤其是经过了几日的科举,显得十分疲惫。

“我劝母亲一句,既然已经惊动了朝廷,就将这件事赶紧了结,不要再节外生枝,还能给常家留些颜面。”

常大太太皱起眉头,“这些不是我们能管的,要听你祖母和父亲的安排。”

常亦宁道:“母亲真的不知道这些事?母亲一心一意将杨茉兰当做儿媳看待?”

亦宁从来不问家事,现在一句一句让她张嘴结舌,常大太太还没有说话,常亦宁道:“母亲想盼着我仕途平坦,就劝父亲偃旗息鼓、息事宁人。”

常亦宁说完弯腰行礼转身向书房走去,常大太太心砰砰乱跳个不停,让余妈妈扶着进了内室坐下,“你听到没有,他这是怨我呢,怨我不该拿杨家的财物,可知这些事都是老夫人经手。”

余妈妈忙端了茶上来,“五爷一准是在外面受了气回来发放,您没听桃符说,贡院的考生都对五爷说三道四。”

常大太太叹口气,“我看这件事要照最坏的打算,老夫人嘴上不说,其实心里已经十分着急,打从我进门老夫人就有旧疾,却还没有病到如今的地步,想是又惊又气才会如此。”

常大太太话音刚落,管事的进来回话,“朝廷的吏员要将清点好的一部分财物抬去杨家了。”

没想到这就要抬走了,乔家那边还没有个消息。

常大太太站起身来,看看余妈妈,“快去和老夫人说一声。”

眼看着那些财物被盘点然后拉出府去,不知道多少只眼睛从背后看着指指点点。常家族里的长辈来问话,老夫人都是以有病在身回了,她整日里在长辈面前赔笑,若是能算准有这一天,就算杨家给座金山也不能要。

“您没听说,杨大小姐都已经开始收徒了。”

余妈妈说出这句话又立即后悔,不该这时候给太太添堵。

常大太太果然诧异,“什么?一个十几岁的小姐还能收徒?”

“听说是正经的拜师,递文书的还不是一个人。”自从杨大小姐从常家走出去,常家接二连三地出事。家里下人的议论就多起来。

从前那个让人提起来就觉得可怜又可悲的杨大小姐,自从跨出这个家门就变得不一般起来,闫阁老帮忙要回了保合堂。杨大小姐又一纸文书告了常家,前些日子官府动辄就来家中问话,杨家少爷的官司已经弄得人心惶惶,现在眼看着官老爷在常家门口打转,让人有一种要树倒猢狲散的感觉。

管事的刚出去。就有门上的婆子来道:“杨家人又来了。”

常大太太皱起眉头,这边的事还没了,那边的事就又来了,“就说我也不舒服,让杨老太爷先回去吧。”

婆子道:“奴婢们还没敢说什么,杨老太爷已经哭倒在地了。衙门那些老爷们都还在…就这样放着不管可怎么得了。”

杨老太爷和杨家人三天两头登门要钱,杨蟠的案子基本已经判下,虽然是常家下人认罪。常家却也丢尽颜面,常亦宛大病不起,之前有意结亲的人家现在都远远的避开。常大太太叹口气,带着余妈妈去前面看杨老太爷。

没想到刚出了月亮门,常大太太就看到了杨茉兰。杨茉兰穿着桃红芙蓉出水交领褙子,下面是樱草色宫裙。梳着单螺髻发髻上插着一只赤金镶宝玉兔奔月步摇,看起来虽然消瘦了些却脸色红润,抬起清亮的眼睛,没有半点的胆怯,放佛对任何事都游刃有余,十分的大气、端庄,如同世家大族中的女子。

一点不像那个杨茉兰。

如果是时隔多年第一次遇到,常大太太定不会将眼前的女子和杨茉兰联系在一起。

一个人在短短的几个月之间怎么会有这样大的变化,活像是脱胎换骨。

“杨老太爷,”常大太太一脸的和善,“今天家中不方便,您还是和杨大小姐回去吧!”杨茉兰在这里是为了盘点杨家的财物,她这样顺水推舟,杨老太爷也就会走了。

杨老太爷还没说话,杨茉向常大太太微微欠身,“常大太太误会了,我是去看诊的路上,遇到杨老太爷,特将他送过来,过些时候杨家几个族人要来问杨蟠的事,”说着顿了顿看向杨老太爷,“您和常家好好商议。”

常大太太听得这话,心里油腻腻的恶心,上次杨老太爷来要盘缠就已经拿走了一千两银子,这才隔了几日就又…好好商议,还要怎么商议?每次说好了的事转眼之间杨老太爷就会反悔。

杨老太爷如同柿子干般的脸瘪了瘪,“还有什么好商议的,常家人杀了我孙儿,我少了人养老,我这把老骨头就要死在这里了。”

自从杨蟠死,杨老太爷只要来闹就是这些话,尤其是杨家明明有人来了京中,却都不肯出现,每次都将杨老太爷送到杨家门前,只要常家没有善待杨老太爷,杨家那些晚辈才会撸起袖子上门。

这样下来到底什么时候是个头,被这种无赖缠上,常家什么时候才能得了清静。

杨茉眼看着常大太太的脸色青紫,“大太太要小心,老太爷的身子不好,可不能动气。”一条性命没有那么好了结。

杨老太爷捂着脸,眼珠子乱转,索性捂住胸口倒在地上。

常家下人忙上来搀扶。

杨茉觉得好笑,有常家这样的孝子贤孙在身边伺候,杨老太爷怎么舍得走。

常亦宁远远地看着那个含着笑的女子,不知怎么的从她的笑容中他竟然也感到几分快意,明明她厌恶的是常家,是常家所有人,说不定他还占了最大的部分,他却跟着会心一笑。

能拿回自家的东西是很不容易的。

这个女子虽然已经不属于他,却值得他为她欢欣。

杨茉准备告辞,抬起头意外地看到翠竹林边站着的常亦宁。

常亦宁眼睛里没有常大太太的冷漠和愤恨,而是淡淡的温和,杨茉兰第一次见到常亦宁的一幕又浮现在杨茉眼前。

杨家的财物箱子由衙差搬上马车,杨茉跟着吏员一起回去了杨家。

街面上有人探头探脑地看着,或是悄声议论或是露出看笑话的神情。

杨茉下了车,从吏员手里接过清点后的财物单子,陆姨娘看到家人将一个个楠木箱搬进门,忽然有一种恍惚的感觉。

直到现在她还不能相信,大小姐真的将杨家的财物要回来了。

仔细清点好东西,杨茉将文书签好字抵还给吏员,吏员客客气气地带着衙差离开。

“姨娘,”杨茉看着红了眼睛的陆姨娘,“大喜的日子,姨娘应该高高兴兴的,怎么倒伤心了。”

看到旧物就想起杨家过去,陆姨娘不想说出来杨茉也跟着伤怀,急忙道:“我是高兴,高兴的掉眼泪,老夫人泉下有知,不知道要多么欣慰。”

“姨娘要帮我一起整理这些东西。”现在除了一部分现银,物件和田庄都归还了回来,尤其是田庄,这些年一直由常老夫人管着,她也摸不清实情,要都打理好委实不容易。

陆姨娘点点头。

杨茉坐下来松了口气,正是她银钱捉襟见肘的时候,这些东西还回来真是帮了她大忙。

第二天杨茉一早去了保合堂,白老先生和济子篆正在笑着说话,见到杨茉来了,两个人脸上都不掩喜气,“恭喜大小姐了,听说昨日已经归还了一部分杨家的财物。”

白老先生笑道:“这样一来大小姐不用担心保合堂周转不灵。”

这些银钱可以拿出来打造工具,正好她要收徒,需要很多模具来讲各种西医的知识,杨茉刚要和白老先生、济子篆说说自己的想法,就听到有人进来道:“杨大小姐可在吗?我们郡主请杨大小姐过去看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