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太夫人半晌也没有说一句话。

二老太爷道:“如果换做旁人你还会这样害怕?”

周三老爷摇头,“我…不怕…我是宗室。”

“你是宗室,记住这一点就好,无论谁是主将都不能将你怎么样,见势不妙就带着人跑,回来京城编造理由,就说回来报讯,我会仔细帮你安排,我就不信他周成陵还能骑到我们头上来。”

二老太爷顿了顿,“不过就是个黄毛小子,”说着看向二太夫人,“快去给老三准备东西,明日按时出征,别丢了我家脸面。”

等周三老爷退下去,二老太爷和二太夫人回到内室,二老太爷一脚踢翻了眼前的痰盂,“本来都安排好的事,怎么一眨眼的功夫就变了,老三不但没有当成主将还被周成陵管制。”

“气死我了,气死我了。”

二老太爷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当着周三老爷不能说的话,现在全都发放出来。

“这世上所有的好事怎么都掉在周成陵头上。”

二太夫人低声劝,“老爷别生气,保定告急…算是什么好事…说不定会死在那边。”

“你也是妇人之见,万一周成陵立了大功回来会怎么样?加官进爵…你懂不懂?你儿子的风光就要被人抢走了。”

二老太爷握起拳头,“这是我们想方设法要得到的军权,没有军权将来就算坐到冯国昌的位置又如何?一夜之间就会什么都没有。”

眼底下这样的好机会就白白溜走。

都是因为杨氏救了那个什么陆正,让周成陵抢了先机。

“稳住你儿子,让你儿子不要慌张,只要跟着回来,将来也会有他的好处。”说到这里二老太爷就怒气就撞上来,小心翼翼才能等到周成陵吃饼,他们捡个渣。

二太夫人紧张地抬起头,“老爷,你就不怕老三出事吗?”

二老太爷吹胡子瞪眼睛,“量他不敢。”

第三百一十章 邀功

二太夫人道:“敢不敢不是老爷说了算的,这件事我们还要从长计较,那边打仗我们也要有个准备,明日我去刘太傅府上坐坐,看看那边有什么消息。”

二老太爷坐下来,“也好,找谁都不如找刘太傅,我们是一条绳上的蚂蚱。”

二太夫人吩咐下人去安排礼物明日送去刘太傅家。

“事不宜迟,等送走了老三,我和老三媳妇就过去。”

杨茉第一次觉得时间过的那么快,就算盯着沙漏时间也像流水一样,哗哗地就过去。

等到外面的婆子来催,杨茉才起身给周成陵整理衣服。

“在家要小心些,我不在京里不能在你身边照应。”

杨茉点头,“没事,如果二老太爷那边再叫,我就说身子不舒服不好过去。”

周成陵道:“这样最好。”

“你也是,在外要小心,要打胜仗不要伤到。”

周成陵点头,“好。”

临到分别,却说不出太多的话来,杨茉道:“将药贴身带着,蜡丸的要等到紧急时刻再吃。”

“你哪里也别去,”周成陵盯着杨茉仍旧不放心,“晚上让你的丫头进屋睡,免得你踢被子。”

原来她还有踢被子的坏毛病。

“走吧,别误了时辰,”她想要留他,却怕误了他的事,开口就是催促,“要不你就别去了。”

“不行,”周成陵将杨茉拦在怀里,“你男人不是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更不是怂包。”

杨茉强忍眼睛里的泪水,笑着点点头。

周成陵转身大步走出了门。

杨茉急忙穿上氅衣跟过去,只在门上看到周成陵骑马远去的身影。

马蹄声渐行渐远,杨茉心里有种怅然有失的感觉,好像这个家冷清了许多。

梅香上前道:“奶奶别担心,十爷一定能平安回来。”

她也知道。周成陵肯定会平安回来。

没有什么原因。

他必须平安回来。

杨茉走进院子,“让人去安排车马,我收拾收拾也要去保合堂。”

杨茉踏进保合堂,魏卯几个立即迎过来。

“师父,”魏卯先开口,“十爷领兵去保定是真的?”

杨茉道:“是真的,已经出城去点兵了。”

点了兵就会出发,急行军去援救保定。

正说着话,就听江掌柜道:“奶奶,太医院的丁院判来了。”

杨茉忙将丁院判请进内院说话。

丁院判带着姚御医见到杨茉便道:“保合堂用的麻药水还有没有?保定府的医工不够多。太医院要派几名御医带着学生跟着大军去保定。”

听说太医院有人要去保定,屋子里的几个人眼睛都发亮。

萧全忍不住问,“是哪位大人要去。”

姚御医笑着上前,“在下和一位程御医。”姚御医说完看向萧全。见到萧全几个人的目光不禁一愣。

那是羡慕的神情。

保合堂的气氛和在太医院时完全不一样。

太医院里听说要做随军医工,大家都纷纷推脱更有人说不合规矩,医工要当地府衙征选,什么时候轮到从太医院抽调人手。

他家里还有病着的老母,本来是不想去,可是看到这种情形。不知怎么的就想起在疫区时的事。

大家一起合力救助病患。

虽然条件很简陋,痘症又会传染,但是他们没有放弃一个病患。

那几天过得比他这辈子都要辛苦,可是看到病患痊愈心里的满足是什么也比不上的。

因为只有在那时候医者才是病患唯一的希望。

就因为这份希望。他义无反顾地要去保定。

大敌当前,不应该将力气都花在打听消息议论主帅上,而是应该做些自己应该做的事。

他站起身的时候,周围都是诧异的神情。

好像他就是个傻子。

杨茉道:“魏卯,去将我们药铺里所有的麻药水都装好。”

魏卯听了这话立即去安排。

那种急促的脚步声让姚御医眼前发热,在太医院大家拂个袖子仿佛都要半日,无论什么事都从来不着急,不温不火。看病下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不知怎么的。来到保合堂,他整个人都热起来。

好像到家一样。

这里应该是他来的地方。

在这里不会有人觉得他是傻子,因为所有人都和他抱着同一个想法。

“姚大人恭喜你啊。你就要带人去保定了,”萧全说着去看杨茉,“师父,咱们有机会去帮忙吗?”

杨茉看向外面的蒋平,不说话却微微一笑,抬起头问丁院判,“从前咱们不是有安乐堂吗?安乐堂是专门照顾伤病的军人。”

丁院判提起这个脸上一片黯然,“从前是有安乐堂是让病残的士兵有所去处,免得病死甚至饿死,可是先皇在的时候,安乐堂就已经缺药少米名存实亡,到了本朝冯国昌上奏更是撤销了安乐堂。”

杨茉道:“我是想能不能比照安乐堂,每隔四五十里设堂,照应从前线下来的兵士。”

丁院判听得眼前发亮,“这是好事,只是…朝廷不会…”

“不是朝廷,”杨茉道,“是我们想要帮忙,不一定能有很多药材,但是能帮多少帮多少,沿途若是能有堂馆,至少能让伤病暂做休息。”

屋子里一下子安静了。

丁院判不禁睁大了眼睛看杨茉。

这个女子为什么总能去做别人想也不会去想的事。

“十奶奶怎么会想到这个?十爷已经知道了?是准备借此重建安乐堂?”

杨茉摇摇头,“十爷得了差事一早就走了,再说这样的朝廷大事我们也不会谋算,我只是觉得这件事我们保合堂有能力做到。”

杨茉说着看向萧全几个,“是不是?”

萧全和张戈没有半刻思量,急忙点头,“师父说的是,我们可以自己将药材送出城,在城外设堂馆。我们药铺的伙计肯定也愿意帮忙,有多少人算多少人。”

“对,”杨茉笑着点头,“有多少人算多少人。”

为什么?丁院判不明白,为什么一个小小的保合堂比太医院让人觉得更可靠,更让人信任。

“光一个保合堂可能拿不出太多的东西,”杨茉低声道,“我们要做些准备,向京城里的达官显贵一起凑些银钱和米粮。”

这要怎么凑?丁院判道:“要不要我来帮忙。”

杨茉摇头,“大人毕竟是朝廷命官。不好和我们这些民间医馆连在一起,这些就交给我来办。”

杨茉说完看向姚御医,“姚御医要保重,一路平安。”

方才姚御医是热血冲头。听到杨大小姐说了这些话,姚御医忽然觉得心里十分的热闹,是不是他一个人只身去军营。

他身后还有这么多人在想方设法帮忙。

这是一件让人想起来就觉得欣喜的事。

二太夫人带着三夫人一起去了刘太傅府上。

刘夫人和刘妍宁早就等在了垂花门,几个人说说笑笑进了花厅,二太夫人才说起三老爷的事,“谁知道老三一眨眼就成了副将。这可怎么办才好。”

刘夫人忙安慰二太夫人,“太夫人别急,等到得胜回来朝廷定然会论功行赏。”说到这里和二太夫人对视。

刘夫人眼睛中是那种心虚的神情。

二太夫人道:“夫人说这些话是为了安慰我,连夫人自己都不信。若是换了旁人也罢。偏偏主将是…夫人想必已经听说了。”

提到这个名字,刘家人多少还会尴尬。

要不是周成陵,刘妍宁怎么会落得如今的境地。

刘夫人半晌没有说话,周三夫人却已经哭起来。

刘夫人急忙坐过去安慰,“你现在带着身子,可不能掉眼泪,肚子里的孩子知道了也会跟着一起哭,想想你们孩子大人一起难受。我这心里也受不了。”

这样的话如同在周三夫人胸口戳了一刀。让周三夫人浑身跟着哆嗦。

刘夫人抬起头,“有没有法子补救?就算是防范于未然也是好的啊。”

二太夫人难免黯然,十指连心。儿子在外打仗,她怎么能不心疼,“我也是这样想,才来问问夫人一起想个主意。”

刘夫人怔愣住,“我也想帮忙…可是我能有什么法子。”

屋子里短暂的安静。

刘妍宁道:“能不能做些善事?周三老爷在外打仗,内宅里做些善事壮壮声势,这样不管将来如何…都还能有转圜的余地。”

这话提醒了二太夫人,对了,可以在城里开粥棚,用家里的陈米,花不了多少银钱,却得来了名声,这药好好算计算计才行。

刘妍宁道:“咱们京里不是有不少的武将家眷,不管是太夫人还是三夫人出面,只要能拉上这些人是最好不过。”

二太夫人脑子已经开始飞快地转动。

一个人算不上什么带动那么多武将的家眷就可以请功了。

男人在外打仗,女眷在内做善事,一外一内,岂止是事半功倍,无论谁说起都要竖起拇指称赞。

就算打了败仗,也是尽了全力,定然能保住阖府平安,如果打了胜仗更不用说,功劳会盖过周成陵这个主将。

太好了,这个主意太好了。

二太夫人看向周三夫人,“事不宜迟快去安排,上上下下都要你一个人操持,你就挺着大肚子去张罗,让人都看看我们家是为国为民的忠臣。”

————

不好意思今天出去了,所以晚了。

求求粉红票。

第三百一十一章 作死

周三夫人摸着自己的肚子,也不知道这样张罗能不能行,抬起头看二太夫人兴致勃勃,却也不好反驳,“那我…要先去哪家。”

刘妍宁道:“夫人可知道樊老将军?樊老将军也是点的副将。”说到这里刘妍宁顿了顿,我也是听母亲说的。

刘夫人立即接口过去,“可不是,听老爷说要打仗我就多问了两句,开始以为是樊老将军或是周三老爷的主将,没想到是还在病中的周十爷。”

病怏怏的人带兵去保定,还做了主将,倒让征战多年的樊老将军委屈在身下,樊家人肯定心里不是滋味。

路子有了,从谁开始也定下了,这件事眼见就能成。

刘夫人道:“十奶奶也是个耳听八方的人,成亲前又是施粥又是送药闹的也很大,我们家都被人指指点点,我们妍宁平日里就窝在家中尚被人说三道四,提起这个我就伤心。”

杨氏能将黑的说成白的,看起来好像没什么,张嘴就说那些恶毒的话,就算刘夫人不说,二太夫人一家也早就领教过。

二太夫人道:“所以这事还要抓紧办好,不能给杨氏机会。”

二太夫人和三夫人无心再久留起身告辞出去,两个人回到周家,二太夫人就交代下去,“将庄子上的米粮都准备出来,我们就要开粥棚,这次要开的大些,让所有人都知晓。”

下人急忙去安排。

二太夫人将目光落在三夫人身上,“你啊,明天一早就去樊老将军那里,然后一口气将所有武将内宅都走一遍,我这就让人列单子。”

周三夫人听得有些发愣。

二太夫人瞪圆了眼睛。“你啊,要有个郡王妃的气势,等老三回来你就是郡王妃了。”

周三夫人急忙低声道:“是,媳妇就照娘说的办。”

等到周三夫人走了,二太夫人将主意说给二老太爷听,二老太爷听的就抚掌。“好,这个办法好,哈哈,这样一来看杨氏还能嚣张,不过一个小小的保合堂,名声还能盖过我们。”

二太夫人还是不放心周三老爷。“不知道那边怎么样,”说起来就要掉眼泪。“细皮嫩肉的,不像那些人,在外面风餐露宿万一生病可不得了。”

二老太爷横了二太夫人一眼,“哭哭啼啼成什么样子,等你儿子立了大功,你那时候才笑不拢嘴。”

杨茉在保合堂里和江掌柜说安乐堂的事。

“不止是药材。还要米粮、铺盖,堂里要煮饭的婆子。”

江掌柜听得这话就皱眉头,“咱们的人手不够。要运这些东西,还要找到合适的房子,不是一时半刻就能做到的。”

杨茉道:“那也要想办法,过了战事,就没必要起安乐堂。”

杨茉话音刚落,就听屋子里传来声音,“杨大小姐…十奶奶说的是救治伤兵的安乐堂吗?”

旁边的陆太太惊讶地看向杨茉。

陆太太身边的晨哥先反应过来,“是爹爹在说话,娘,是爹爹在说话。”说着撒开腿就向诊室里跑去。

陆太太什么都顾不得了,提起裙子一把抓住儿女的手,拖拖拽拽几个人一起到了陆正床边。

陆正嘴唇干裂,眼睛满是红丝,脸颊消瘦,却是在睁着眼睛四处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