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了。

杨大小姐真的将人救活了。

陆太太多少天都没敢哭一声,现在看到清醒的陆正却一下子哭出声,“你这要吓死我了啊。”

看到母亲哭了,两个孩子倒愣在那里不知道父亲醒过来是好事还是坏事了。

旁边的陆家小姐撇撇嘴就要哭,晨哥大大的眼睛转来转去,里面也含了泪水。

陆正抬起手小心地安慰妻子,“别哭…别…哭了…吓到孩子…让别人也笑话…我…这不是好了…”

“那是因为十奶奶,如果不是十奶奶你早就死了。”陆太太说着起身将两个孩子带过来。

陆家小姐扑进陆正怀里,大一点的晨哥站在原地仔仔细细地将父亲看了一遍。

陆正伸出手来,晨哥才握上去,之后小心翼翼地问,“爹爹,你是好些了?”

陆正点点头。

晨哥这才敢相信这是好事。

等到陆家一家人说完了话,杨茉才进去检查陆正的伤口,“好多了,就这样养着会好的,明日换下青霉素试试。”

青霉素太少了,现在只给闫阁老和陆正用着都不太够,这药做起来难,用起来效果不如现代的好,大约是没有除掉里面的杂质,陆正虽然没有严重过敏,但是身上也起了零星的红疹。

“十奶奶,十爷…”陆正问起周成陵。

杨茉立即道:“已经领兵去了保定。”

“刚才十奶奶说…是不是朝廷要重设安乐堂?”

杨茉摇摇头,“不是,我们准备要自己办。”

是自己要办安乐堂,只是为了医治伤兵。

陆正想要撑起身子说话。

他太知道伤兵如今的惨状,“十奶奶可去过军营?”没去过军营怎么会有这样慈悲的心肠。

一个女眷怎么就知道要这样救人。

“伤兵大多数都是冻死、饿死的,”说着看向自己的脚,“如果我带着这样的伤在军营,只会被扔在一旁自生自灭。”

“打仗下来,受伤的人我们就简单包扎伤口,开始我们会劝受伤的人,等到医工来了就好。”

“等啊等啊,等到最后人还迟迟不来。”

“我们还要继续等下去。”

陆正说着抬起脸看杨茉,“杨大小姐知道我们在等什么吗?”

杨茉摇摇头。

陆正说着脸上露出奇异的神情,像是悲伤又像是难过的手足无措,“我们没办法让他们活下来,没办法让他们停止惨叫。我们没有法子,可是谁也不能说出抛弃的话,就等着他们自己说。”

“算了吧,别管我们了。”

“到头来就等这句话。”

“这些人豁上性命来打仗,最后就落得这样的结果。”

屋子里安静下来。

大家都看着陆正,听着自己心跳的声音。

“十奶奶。”陆正眼睛里满是泪水,“如果我有半点良心我应该劝十奶奶,别办安乐堂,伤兵太多,要用太多草药,那是费力不讨好的活。您一个女眷,何必这样累死累活…那么多老爷们儿都睁着眼睛视而不见。您何必呢…十爷已经在外打仗,您只要留在家里好好的生活就够了,您的保合堂已经救了太多的人…已经够了。”

“可我不能这样说。”

“因为除了十奶奶就不会有人想开安乐堂,没有别人了,没有别人去看那些伤兵,去管那些等死的人。”

“十奶奶。您一定要想法子将安乐堂开起来,能救一个人便是一个人吧!他们也有妻儿老小,他们也是人啊。”

陆正说着眼泪掉下来。“我陆正是个没良心的人啊。”

杨茉看着陆正,“陆正,你放心,无论如何我都会尽全力救治伤病,朝廷忌讳安乐堂这个名字,毕竟安乐堂曾是朝廷设下的,我们商量和一下,准备改成养乐堂,就是要伤病在此养病。”

陆正不停地点头。

杨茉从保合堂出来径直去了献王府,将养乐堂的事和献王太妃说了,“光靠一个保合堂凑不齐东西。”

献王太妃颌首,“我们宗室也该做些好事,你缺人手不要紧,我们宗室营就是从来不缺人,你要多少我都能给你找来。”

杨茉点头。

“至于米粮…我们都能凑到,药材…哪家都不少,尤其是达官显贵府上,你可不要小看,几家合起来就是一家药铺,不管有用没用都备了许多,恐怕一时用到,如果鞑靼打过来,人命都保不住还能保住这些东西,我出面让他们往出掏。”

献王太妃话音刚落,外面的管事妈妈进来道:“太妃,十奶奶,二老太爷府上的三夫人过来了。”

周三夫人来了。

献王太妃皱起眉头,“她大着肚子走来走去的做什么。”

管事妈妈道:“来找太妃的,说是有要事。”

献王太妃只好点头,“让她进来吧!”

转眼工夫周三夫人就挺着肚子进了门,周三夫人上前给献王太妃请安,又和杨茉两个互相见了礼。

献王太妃撑起身子,视线在周三夫人脸上停留了片刻,“你这脸色看起来不好,是怎么了?”说着拉起杨茉的手,“兰丫头你来看看是不是。”

杨茉看过去周三夫人脸上苍白,嘴唇也没有颜色,看起来十分疲倦,“三嫂可有不舒服的症状?”

周三夫人忙摇头,“没有,没什么事,都好好的。”

献王太妃“嗯”了一声,“有什么事?”

周三夫人才道:“我们家要开粥棚,我们太夫人让我和太妃说一声,比往年要开的大些,已经在街面上搭起了棚子。”

这时候施粥?在三老爷出去打仗的时候?这是又要闹什么幺蛾子。

周三夫人道:“不光是我们一家,还有童家,朱家,傅家,胡家,明日我们还要一起去樊家。”樊家本应该是她最先去的,只是樊夫人有事不在家中,她才去了别家。

献王太妃听得这话目光落在周三夫人的肚子上,“这些事都是你张罗的?”

周三夫人不好意思地点头,“是媳妇张罗的。”

真是作死。

第三百一十二章 悔

献王太妃皱起眉头,想了半天看向身边的妈妈,“我记得是老七媳妇还是老三媳妇身子不好,上我这里拿过药,还让我别说出去。”

周三夫人脸色立即低下头紧张地握住杯子。

管事妈妈也被问的一愣,“这个太妃没跟我说过。”

献王太妃也开始仔细思量,“我是记得有这样的事,只是记不起来了,”说着看向周三夫人,“是不是你,你心里应该有个数。”

周三夫人忙摇手,“不是我,不是我,我上一胎是三年前,若是给我,太妃会记得。”

献王太妃道:“不管怎么样,你这样的脸色,还四处张罗,就算是没病也要跑出病来,你见过哪个孕妇这个月份坐着马车四处跑。”

周三夫人低头,将二太夫人早就教好的说辞说出来,“也不是没有,我婆婆说过从前康王太妃也大着肚子张罗内宅上的事,何况现在内宅的事有五弟妹帮衬着。”

献王太妃冷笑,“从前康王太妃是因为家里人手少,竟也让你拿出来说道,看来我关切你,你也不领情,还当是我一碗水端不平。”

献王太妃说完看向杨茉,“兰丫头也要从宗室这边调用人手,我已经答应了。”

听得这话,周三夫人惊讶地张大嘴,顿时急出了一身汗。

她急匆匆地向前赶着,还是落在杨氏的后面。

这可怎么办,回到家中要怎么向太夫人交代。

杨氏为何会赶到现在调用人手,一定是听到了什么消息。才故意安排,这个杨氏好黑的心肠。

周三夫人想到这里只觉得透心的凉。

“太妃,您不能不帮媳妇,”周三夫人道。“我们粥棚都在搭了,十奶奶可有什么要紧的事?就不能缓缓?”

这话说的好像她的事多重要。

周三夫人眼睛一眨,“我们可是救人性命的大事,十奶奶不是也慈悲心肠,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城里的灾民饿死吧。”

杨茉不等献王太妃说话,“三嫂,我的事更急,施粥是好事,我要做的也是好事。三嫂不能一句话就将别人的事遮掩过去。不问缘由张嘴就说要让,我凭什么要让三嫂啊。”

杨茉说着笑看周三夫人,眼睛几乎一眨不眨。

是啊,凭什么要让。

周三夫人一时僵住。

献王太妃听得这里挥挥袖子,“那你就做,你做成了就到我这里要人手,你让我一碗水端平,我就端平了,”说着伸手指周三夫人,“有一样你要记清楚。行善积德是好事,不要跟我来鱼目混珠。”

周三夫人忙道:“哪里敢,我们从来没有。”

“从来没有?”献王太妃冷哼一声,“从前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我就不说了,前年你们家送来什么米粮你们心里有数,我怕吃坏了人,就将那些米粮撤换下来,那一笔笔的账我可都记的清清楚楚。”

周三夫人顿时被说的没了话。

献王太妃挥挥手,“回去吧。我也累了。”说着看向杨茉,“兰丫头也去忙你的事。我知道你要办的事,耽搁不得。”

杨茉点了点头将献王太妃扶进了内室然后退出来径直去保合堂,周三夫人回到家中径直进了二太夫人房里将献王府的事说了。

“不知道杨氏要做什么。已经算是早了我们一步。”

二太夫人将手里的茶碗顿时扔在桌上,“这个杨氏,她做什么可有和我说过?论理我总是她的长辈,每次她都借着给献王太妃看病让献王太妃给她撑腰,”说着抬起头看周三夫人,“不管她,看她能弄出什么花样,我们就做我们的。”

“那些武将的家里你不是都去过了,明天一早就去樊老将军府上,只要拉到樊老将军,什么都好说。”

周三夫人迟疑着,“咱们家要用陈米,会不会被献王太妃查出来。”

“不怕,”二太夫人道,“不过就是表面上说的好听,谁家施粥不用陈米,多少年也没见出什么事,那些灾民死掉几个又如何,谁知道是生病还是冻死,兵荒马乱的,谁在意那些人的性命。”

太夫人说的也对,让她将好米拿出来施舍那些人,她心里还真觉得舍不得,周三夫人点点头,“那些人也吃不出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再说了那么多人家将米粮堆在一起,谁也不知道是哪家府上送来的。”这些年宗室营施粥,他们就是这样做,献王太妃那样说不过是吓唬她们罢了。

“你要是害怕少搀点就是了,现在米价腾贵,那些人家也舍不得花多少银钱,大家都是在面子上做功夫…”

周三夫人忙点头。

杨茉回到保合堂,立即问江掌柜,“买了多少药材和米粮?能不能先运过去。”

听到说要运走东西,蒋平的目光立即落在杨茉身上,仿佛生怕这位十奶奶一下子从他面前消失。

十爷有交代十奶奶要留在京里,哪也不能去。

江掌柜看看旁边站得笔直如同门神的蒋平,“今年米价贵,买的粮食不多,但是可以先运一批过去,好歹先做计较。”

米价这么贵,周三夫人却要在这时候盖粥棚,不像是二老太爷一家人的作风。

杨茉低声吩咐江掌柜,“有没有注意二老太爷家让人去买米?”

江掌柜点头,“是听到一些消息,不过买的数目不多,商家本来想要借此抬价,不过没有将价钱涨起来。”

没有将价钱涨起来的原因只有三夫人买的米太少,和他们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杨茉心里有了数,“我们不要管别人,只要先做好我们的事。”

江掌柜应了刚要出屋就有下人来道:“文正公夫人来了。”

杨茉去迎董夫人。

和董夫人一起在内室里坐下。董夫人喝了口茶才开口,“十奶奶这边可有保定的消息?”

杨茉摇摇头,“还没有,也不知道现在大军有没有到保定。”

董夫人眉头紧锁。脸上的皱纹又深了许多,一双眼睛满是血丝,看起来十分疲倦,环顾了四周才道:“十奶奶这是要做什么?准备搬家?”

杨茉道:“不是,这些东西是准备送去保定给伤兵用。”

在家里她不知哭了多少次,这次来保合堂也是打听消息,本来想好了一定要忍着,可是看到这些要送去保定的东西,董夫人就想起董昭。眼泪不停地落下来,“我在家里也听不到什么消息,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公爵爷前阵子已经起程回去戊边,我们也是才将消息发出去,不知道公爵爷什么时候赶回来。”

看董夫人的模样,应该不止是被这些事乱了心思。

杨茉看向梅香,梅香立即带了下人出去,屋子里安静下来,杨茉才道:“夫人是不是有什么心事?”

董夫人用绢子擦眼角。“我是真的害怕了,做梦也梦见昭儿受了重伤,浑身上下都是血,我就想起十奶奶救昭儿的事,喊十奶奶的名字将自己喊醒了,”说着顿了顿,“今天我就总想来保合堂看看。”

看看保合堂里是不是还有那个杨茉兰,那个能将昭儿从生死关头救过来的杨茉兰。

看看保合堂是不是和别的药铺不一样。

这样她才能心安。

才能说服自己,就算昭儿受了重伤。保合堂里的杨茉兰也能将昭儿救回来。

杨茉兰一定会伸手救昭儿。就算她和老爷对杨茉兰一直多有抵触,可昭儿还帮过杨茉兰。不看僧面看佛面…

董夫人现在多期盼他们家和杨茉兰关系密切。

人总是这样,非要到求人的时候才知道那个人有多宝贵。

她眼皮子真是浅,她做错了多少事。

“十奶奶。”董夫人哭的不成声,“我现在才知道,我们公爵爷在外面有了妾室,妾室又生了子嗣,公爵爷将这几件事捂的严严实实,不让我们知晓。这次公爵爷回京,和昭儿父子两个总是话不到两三句就闹起来,我还以为是不满昭儿的作为,原来是因为这个…我还傻着怪这个怪那个,原来是我没有弄清楚,让昭儿受了委屈,我也…没有了依靠。”

杨茉不禁有些诧异,不知道董夫人为什么和她说起这些。

除非私交甚密,董夫人是不会说的。

她不是那个和董夫人来往亲密的人。

杨茉不明白,董夫人心里却再清楚不过,当时她反对向杨家提亲,心里怨恨杨茉兰多少次,将昭儿和公爵爷父子离心的事全都怪在杨茉兰身上。

事到如今她才知道全是因为公爵爷老来得子,心思已经不在她和昭儿这里。

“夫人别急,世子爷总是公爵爷的骨血,将来还要承继爵位,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杨茉轻声劝慰。

杨茉话音刚落,外面传来声音,“江掌柜收下我们送来的米粮吧,十奶奶用的也是自家的银钱买米,怎么十奶奶的米粮就收的,我们的就不能收。”

“就算杨家从前有些银钱,也架不住这样用,米粮、药材哪个不需要钱,人家内宅的夫人们都做什么,十奶奶做什么,一个妇人能如此,钱财是什么?呸,粪土,咱们大老爷们儿还想不透这个,从今往后就别在这街面上混了。”

董夫人立即向杨茉身上看去。

宗室妇,却没有总是的架子,还是像从前一样穿着怪模怪样的衣服在药铺里忙碌。

内宅的夫人们都在做什么?

让下人捶腿,打叶子牌,斗斗嘴,话话家常,杨氏在做什么?

董夫人就觉得眼睛发热。

第三百一十三章 笑

江掌柜进来询问,杨茉点点头,“既然送来了,就仔细入了账目,等到战事结束用了多少要让大家知晓。”

江掌柜应了一声。

董夫人道:“这还要记账?”

杨茉笑道:“这不比开粥棚,米粮早有计算,到最后都会用光,这是给伤兵用的,一时或有用不尽又或有不够用,总要有个数目,让大家也好知道拿出来的东西都用在哪里。”

十奶奶这是在真真正正地做善事,不像她们是为了脸面,施粥都是要看各家要开几日粥棚,互相比较,不能是最好的,也不能是最差的,就这样一年年地糊弄过去。

董夫人立即又觉得羞臊,自己问的问题真可笑。

“十奶奶可知道周三夫人要开粥棚,已经叫了许多人家一起,我们家也收了帖子,去年京里出事,我们家也没开粥棚,就想着不如这次就摆出来。”

二老太爷家就是看中了这一点,才会提出开粥棚,这是事半功倍,既做了善事又拿出的是去年已经备好的米粮。

如果用来搏名声是足够了。

杨茉道:“董夫人若是想要开粥棚,还不如自家开,现在这个要紧的时候,自己家的下人一手安排,心里才踏实。”

董夫人之前还真没想到这一点。